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政教和解的家庭教會 -以A市「地方召會」為例
House Church Reconciling State-A Case Study of the Church in A City
作者 方恩斌
Fang, En-Pin
貢獻者 郭承天
Kuo, Cheng-Tian
方恩斌
Fang, En-Pin
關鍵詞 地方召會
家庭教會
宗教三色市場論
中國大陸
日期 2018
上傳時間 3-Sep-2018 15:59:56 (UTC+8)
摘要 在中國特殊的政治環境下,中國基督教產生出特有的三自教會和家庭教會。「民間」的家庭教會和「官方」的三自教會少有往來且互相對立已是普遍的事實。但隨者中國改革開放,三自教會和家庭教會兩者間已逐漸有交流。我們時常可以看到三自教會的牧師或信徒轉向家庭教會,但是卻很少看到家庭教會進入三自教會系統的事例,也少有相關的研究。本文聚焦在中國重要的本土教派-地方召會,並以A市地方召會為觀察對象,一面探討地方召會在改革開放後的發展情形,另一面則以宗教三色市場論為框架,分析地方召會在政府管制下如何生存,並如何不斷的衝擊紅市的界線,爭取更多自主的空間。擬從神學思想、發展策略、政教組織關係這三面來觀察甲市的地方召會,探討生存和發展的策略。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
     丁光訓,「我怎樣看這50年」,天風,第8期(2000年)。
     
     丁光訓,論三自與教會建設(上海:中國基督教兩會,2000 年)。
     
     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中央文獻研究室,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江澤民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鄧小平文選(1975-1982)(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列寧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朱三才,2013年台灣基督教會教勢報告(台中:基督教資料中心,2012年)。
     
     王作安,中國的宗教問題和宗教政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
     
     王韻,「國內維權,國際賦權,與跨國倡權:基督新教的跨國倡議運動與兩岸三地的宗教人權」,政治學報,第59期(2015年6月)。
     
     列寧,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李常受,歷史與啟示(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01年)。
     
     李常受,作主合用的器皿(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06年)。
     
     李常受,主恢復中劃時代的帶領:召會分項事奉的建立(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05年)。
     
     李常受,主恢復中劃時代的帶領:召會的擴增與開展(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08年)。
     
     李常受,主恢復中劃時代的帶領:新路實行的異象與具體步驟(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08年)。
     
     李常受,教會的見證與立場(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01年)。
     
     李常受,今時代神聖啟示的先見-倪柝聲(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09年)。
     
     李常受,關於生命與實行的信息上卷(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87年)。
     
     李常受,申言建造召會(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02 年)。
     
     李常受,照著神命定之路召會生活的實行(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01年)。
     
     李常受,提多書生命讀經(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07年)。
     
     李向平,「公民基督徒與基督教的中國化問題」,文化縱橫,第4期(2014年)。
     
     李少明,「對基督徒聚會處若干問題的考證與考察」,宗教學研究,第2期(2006年)。
     
     李捷理主編,西方人文社科前沿述評-社會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
     
     李佳福,「倪柝聲與中國「地方教會」運動(1903-1972)」,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班論文,2000年。
     
     李銘倫,「台灣『地方召會』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呂大吉、龔學增編,馬克思主義宗教觀與當代中國宗教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1月)。
     
     沈以藩、曹聖潔,「中國基督教的自立運動」,社會科學,第3期(1982年)。
     
     任杰,中國共產黨的宗教政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邢福增,反帝、愛國、屬靈人-倪柝聲與基督徒聚會處研究(香港: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研究社,2005年)。
     
     邢福增,「反帝愛國與宗教革新──論中共建國初期的基督教〈革新宣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6期(2007年6月)。
     
     邢福增,「當代中國政教關係探討-兼論對基督教發展影響」,新世紀宗教研究,第2卷第2期(2003年12月)。
     
     邢福增、梁家麟,五十年代三自運動的研究(香港: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1996年)。
     
     邢福增,心繫神州(香港:證主出版部,1998年)。
     
     邢福增,當代中國政教關係(香港:建道神學院,1999年)。
     
     桑吉,中國宗教(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4年)。
     
     范麗珠,「現代宗教是理性選擇的嗎?質疑宗教的理性選擇研究範式」,社會,第6卷(2008年6月)。
     
     吳秀良,破殼飛騰:倪柝聲的被囚與蛻變(香港:比遜河出版社,2004年)。
     
     呂沛淵、廖元威主編,屬靈實際的追尋:從聖經、歷史、神學看倪柝聲的思想(台北: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03年)。
     
     林治平主編,近代中國與基督教論文集(臺北:宇宙光,1981年)。
     
     居微,經歷苦難,見證神恩浩大(未出版,2016年)。
     
     吳耀宗,「中國基督教三自革新兩週年」,天風,第332期(1952年9月21日)。
     
     吳耀宗,「中國基督教的新生-出席『處理接受美國津貼的基督教團體會議』的感想」,天風,第266期(1951年6月2日)。
     
     林榮洪,屬靈神學:倪柝聲思想的研究(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1989年)。
     
     林治平主編,近代中國與基督教論文集(臺北:宇宙光,1981年)。
     
     林承慧,「中國大陸擴展中的灰色基督教市場」,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林四皓、周復初編,2011近現代中國基督教神學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北:聖經資源中心)。
     
     喬連生,「國務院宗教事務局喬連升局長在中國基督教兩會委員會擴大會議上的講話」,天風復總,第13 期(1983年)。
     
     金澤、邱永輝主編,中國宗教報告2009(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高師寧,當代北京的基督教與基督徒(香港:道風書社,2005年)。
     
     卓遵宏、周琇環,李常受先生行誼訪談錄(臺北:國史館,2010年)。
     
     張志剛、唐曉峰主編,基督教中國化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年6月)。
     
     曹中建主編,中國宗教研究年鑒1997-1998(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蔡源林,「中共宗教政策的制度面分析」,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第3卷第2期(2013年)。
     
     陳建明、劉家峰主編,中國基督教區域史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
     
     陳至潔、王韻主編,法治的侷限與希望(臺北:元照出版社,2015年)。
     
     高晨揚,「轉型中的基督教家庭教會與中國公民社會的建構」,東亞研究,第44卷第1期(2013年1月)。
     
     郭承天,「大陸《宗教事務條例》與『宗教中國化』」,展望與探索,第15卷第10期(2017年10月)。
     
     張證豪,「台灣眾召會的變遷(1984~2015):神學與教會組織之因素」,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郭承天、周復初、蔡彥仁主編,基督生命長成:現代中國本土基督教神學之發展(新北:聖經資源中心,2014年)。
     
     康曉光,韓恆,「分類控制:當前中國大陸國家與社會關係研究」,社會學研究,2005年第6期(2005年6月)。
     
     羅竹風,中國社會主義時期的宗教問題(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7年)。
     
     羅金義、鄭宇碩編,中國改革開放30年:變與常(香港:香港城市大學,2009年)。
     
     梁家麟,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農村教會(香港:建道神學院,1999年)。
     
     梁家麟,吳耀宗三論(香港:建道神學院,1996年)。
     
     湯紹成,「大陸『家庭教會』的發展」,海峽評論,第245期(2011年5月)。
     
     楊鳳崗,「當代中國的宗教復興與宗教短缺」,文化縱橫,第1期(2012年)。
     
     楊鳳崗,「中國宗教的三色市場」,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第6期(2006年)。
     
     楊鳳崗、高師寧、李向平主編,田野歸來:中國宗教與社會研究(新北市 : 台灣基督教文藝,2015年)。
     
     葉永烈,鄧小平改變中國——1978︰中國命運大轉折(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葉小文,「當前我國的宗教問題——關於宗教五性的再探討」,世界宗教文化,第1期(1997年)。
     
     葉小文,「為什麼要鑽研“社會主義的宗教論”」,中國宗教,第5期(2003年)。
     
     秋石(葉小文執筆),「社會主義的宗教論」,中國宗教,第5期(2003年)。
     
     趙天恩、莊婉芳,當代中國基督教發展史1949-1997(臺北:中福出版社,2010年)。
     
     趙天恩,中共對基督教的政策(香港:中國教會研究中心,1983年)。
     
     趙建民,「『法治中國』長路迢遙—評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展望與探索,第12卷第11期(2014年11月)。
     
     鄧世安,「倪柝聲教會思想之研究(1925~1938)-一個中西對話的面向」,輔仁歷史學報,第24期(2009年12月)。
     
     劉建平,「抗美援朝時期中國基督教界的控訴運動」,二十一世紀,第121期(2010年10月)。
     
     劉澎,宗教問題文集(北京:普世社會科學研究所,2007年)。
     
     劉澎,「家庭教會:問題與解決方案」,領導者,第40期(2011年6月號)。
     
     劉光傳、王柬勤編,統一戰線文件匯編(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7年)。
     
     盧雲峰,「超越基督宗教社會學-兼論宗教市場理論在華人社會的適用性問題」,社會學研究,第5期(2008年5月)。
     
     臺灣福音書房編輯部,李常受弟兄記念專輯(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97年)。
     
     臺灣福音書房編輯部,地方教會的信仰與實行(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84年)。
     
     臺灣福音書房編輯部,倪柝聲文集第一輯第七冊(臺灣:臺灣福音書房,1992年)。
     
     臺灣福音書房編輯部,倪柝聲文集第二輯第十九冊(臺灣:臺灣福音書房,1992年)。
     
     臺灣福音書房編輯部,倪柝聲文集第二輯第二十六冊(臺灣:臺灣福音書房,1992年)。
     
     臺灣福音書房編輯部,倪柝聲文集第三輯第五冊(臺灣:臺灣福音書房,1992年)。
     
     臺灣福音書房編輯部,倪柝聲文集第三輯第九冊(臺灣:臺灣福音書房,1992年)。
     
     臺灣福音書房編輯部,倪柝聲文集第三輯第十三冊(臺灣:臺灣福音書房,1992年)。
     
     臺灣福音書房編輯部,倪柝聲文集第三輯第十四冊(臺灣:臺灣福音書房,1992年)。
     
     Spiritual Counterfeits Project,沈介山譯,神人:李常受思想之評析(臺北:華神,1978年)。
     
     二、英文
     Aikman, David, Jesus in Beijing: How Christianity Is Transforming China And Changing the Global Balance of Power (Washington, D.C.: Regnery, 2003).
     
     Bruce, Steven, “Religion and Rational Choice: A Critique of Economic Explanations of Religious Behavior, ” Sociology of Religion, vol.54 No.2(1993).
     
     Bays, Daniel H., “Chinese Protestant Christianity Today,” The China Quarterly, Vol. 174(June 2003).
     
     Berger, Peter L., The Sacred Canopy: Elements of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Religion(New York: Doubleday, 1969).
     
     Brook, Timothy & Frolic, B. Michael ed., Civil Society in China(New York: M. E. Sharpe, 1997).
     
     Cook, Sarah, “The Battle for China’s Spirit:Religious Revival, Repression, and Resistance under Xi Jinping,” Freedom House(2017).
     
     Chen Cunfu and Huang Tianhai, “The Emergence of a New Type of Christians in China Today,” Review of Religious Research, Vol. 46, No. 2 (December 2004).
     
     Cao, NanLai, Constructing China`s JerusalemChristians, Power, and Place in Contemporary Wenzhou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Fulton, Brent, China`s Urban Christians: A Light That Cannot Be Hidden(Eugene: Pickwick, 2015).
     
     Koesel, Karrie J., “The Rise of a Chinese House Church: The Organizational Weapon”, The China Quarterly , Vol.215(Sep. 2013).
     
     Kinnear, Angus I., Against the Tide: The Story of Watchman Nee(Cambridge: Tyndale House, 1978).
     
     Kangas, Ron, “A Man of Prayer Praying to the Mysterious God in the Divine and MysticalRealm,” The Ministry Magazine, Vol. 5, No. 9 (October 2001).
     
     Miller, Elliot., “We Were Wrong,” Christian Research Journal, Vol. 32, No. 6 (2009).
     
     Nathan, Andrew J., “Authoritarian Resilience,” Journal of Democracy, Vol. 14, No. 1(Jan. 2003).
     
     Scott, James C., Weapons of the weak : everyday forms of peasant resistance(New Have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5).
     
     Uhalley, Stephen & Wu, Xiaoxin ed., China and Christianity: Burdened Past, Hopeful Future(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Warner, R. Stephen, “Work in Progress toward a New Paradigm for the Sociological Study of Relig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Vol.98 No.5(Mar. 1993).
     
     Wielander, Gerda, “Bridging the Gap? An investigation of Beijing intellectual house church activiti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China’s democratizatio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18, Issue 62 (November 2009).
     
     Yang, Fenggang, Religion in China: Survival and Revival under Communist Rule(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Yang, Fenggang, “Lost in the Market, Saved at McDonald’s: Conversion to Christianity in Urban China,” Journal for the ScientiÀc Study of Religion, Vol. 44, Issue 4 (December 2005).
     
     三、網路資料
     AN OPEN LETTER-To the Leadership of Living Stream Ministry and the "Local Churches", 〈http://www.open-letter.org〉
     
     “The Future of World Religions: Population Growth Projections, 2010-2050”,Pew Research Center,2016年1月23日,〈http://www.pewforum.org/2015/04/02/religious-projections-2010-2050/〉
     
     Peter L.Berger, “A Bleak Outlook Is Seen for Religion”, New York Times, April 25, 1968. 〈http://query.nytimes.com/gst/abstract.html?res=9806E0D91430EE3BBC4D51DFB4668383679EDE〉
     
     于建嶸,「為基督教家庭教會脫敏——2008年12月11日在北京大學的演講」,社會學人類學中國網,2008年12月28日,〈http://www.sachina.edu.cn/Htmldata/article/2008/12/1696.html〉
     
     于建嶸,「中國基督教家庭教會合法化研究」,普世社會科學研究網,2010年6月24日,〈http://www.pacilution.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2470〉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國家宗教事務局,1994年1月31日,〈http://www.sara.gov.cn/xxgk/zcfg/xzfgjbmgz/331822.htm〉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宗教工作若干問題的通知」,中國共產黨新聞,1991年2月5日,〈http://cpc.people.com.cn/GB/64184/64186/66704/4495639.html〉
     
     「中國大陸境內基督教會和基督徒遭受政府逼迫的2016年度報告」,對華援助網,2017年3月3日,〈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wO5hRHaKWdOSkNldTVfNnd3RTA/view〉
     
     「中共再嚴厲控制教會,浙江教堂安裝監控器」,大紀元,2017年3月23日,〈http://www.epochtimes.com/b5/17/3/23/n8957665.htm〉
     
     「公安部關於認定和取締邪教組織若干問題的通知」,維基文庫,2000年4月30日,〈https://zh.wikisource.org/zh-hant/公安部关于认定和取缔邪教组织若干问题的通知〉
     
     「介言」,一封公開信,眾地方召會與水流職事站關於李常受之教導的陳明,2013年5月25日,〈http://localchurchopenletter.org/#aintro〉
     
     王艾明,「外界對倪柝聲、李常受和召會的三種誤讀」,福音時報,2014年6月10日,〈http://www.gospeltimes.cn/index.php/portal/article/index/id/23534〉
     
     「王作安局長會見台灣基督教教牧代表團一行」,國家宗教事務局,2012年3月28日,〈http://www.sara.gov.cn/xwzx/xwjj/12985.htm〉
     
     「中國基督教在新中國建設中努力的途徑」,新華日報轉載,1950年10月,〈http://libproject.hkbu.edu.hk/trsimage/christian/er00759.pdf〉
     
     「召會嚴重抗議在大陸被誤導為呼喊派」,基督教論壇報,2014年6月11日,〈https://www.ct.org.tw/1242463〉
     
     米廣弘,「不可輕視境外宗教滲透」,環球網,2016年5月24日,〈http://opinion.huanqiu.com/1152/2016-05/8966394.html〉
     
     「地方教會對政權及政治的態度」,真理辯正,〈http://lrip.org/cftfc/?page_id=336〉
     
     「江澤民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共產黨新聞網,2002年11月8日,〈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9/65444/4429125.html〉
     
     任平,「以史為鑑是為了更好前進」,人民網,2016年5月17日,〈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6/0517/c1003-28355143.html〉
     
     邢福增,「結社自由與宗教自由──試論中國宗教團體的管理及登記問題」,普世社會科學研究網,2008年6月30日,〈http://www.pacilution.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1461〉
     
     邢福增,「全國宗教工作會議評(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信仰百川,2016年4月30日,〈http://faith100.org/全國宗教工作會議評(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31551#fn-31551-1〉
     
     邢福增,「評《宗教事務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中國教會分析和宗教政策的相關網路文章,2016年9月14日,〈http://www.chinesetheology.com/XingOnChinaReligiousRegulationsDraft3.htm〉
     
     邢福增,「續評《宗教事務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時代論壇,2016年9月14日,〈http://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96039&Pid=1&Version=0&Cid=145&Charset=big5_hkscs#4〉
     
     邢福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宗教信仰的核心價值嗎?」,信仰百川,2017年9月9日,〈http://faith100.org/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宗教信仰的核心價值嗎/45218〉
     
     「全國宗教工作會議在京舉行」,人民網,2001年12月12日,〈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252/2152/2900/20011212/625630.html〉
     
     「兩岸基督教交流無限可能」,國家宗教事務局大陸宗教交流團赴台交流紀實,2010年9月21日,〈http://www.sara.gov.cn/ztzz/dlzjjltftjljs/mtjj100916/4711.htm〉
     
     吳有,「不同政教關係下的召會內外走向」,普世社會科學研究網,2017年1月19日,〈http://www.pacilution.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7449〉
     
     「我們是地方召會,不是所謂『呼喊派』」,真理辯正,〈http://lrip.org/cftfc/?page_id=582〉
     
     「訓練沿革」,臺灣福音工作全時間訓練,〈http://www.fttt.org.tw/訓練沿革/〉
     
     「全球訓練中心」,臺灣福音工作全時間訓練,〈http://www.fttt.org.tw/全球訓練中心/〉
     
     「習近平:全面提高新形勢下宗教工作水平」,新華網,2016年4月23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4/23/c_1118716540.htm〉
     
     「習近平:鞏固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新華網,2015年5月20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5/20/c_1115351358.htm〉
     
     張訓謀,「中國的宗教事務管理和立法」,普世社會科學研究網,2005年8月5日,〈http://www.pacilution.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560〉
     
     「尊重大陸三自原則,盼在主內合一連結」,國度網路電視台,2011年12月6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j97jdL2Dsg&list=PL19C2BADFF466F9B7〉
     
     「維穩開支超軍費,中國猶如警察國家」,法廣中文網,2011年5月3日,〈http://cn.rfi.fr/中国/20110305-维稳开支超军费-中国犹如警察国家〉
     
     「宗教事務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China Law Translate,2016年9月8日,〈http://www.chinalawtranslate.com/religious-regulations/〉
     
     「宗教事務條例」,中國政府網,2006年2月24日,〈http://www.gov.cn/test/2006-02/24/content_210351.htm〉
     
     「曾反中共強拆教會十架,杭州牧師顧約瑟遭捕恐被迫認罪」,基督教論壇報,2017年1月12日,〈https://www.ct.org.tw/1301612〉
     
     黃鑄,「關於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和黨的宗教政策的若干問題」,人民網:人民論壇,2002年第三期,〈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85/5832/587708.html〉
     
     楊鳳崗,「中國基督徒增長辨析」,FT中文網,2014年5月4日,〈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6046?page=1〉
     
     蔡少琪,「基督徒應如何面對習近平時代的宗教政策」,時代論壇,2015年6月16日,〈http://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89816&Pid=1&Version=0&Cid=837&Charset=big5_hkscs〉
     
     蔡少琪,「簡評內地新《宗教事務條例》: 借法嚴控和家庭教會要面臨寒冬的試煉」,時代論壇,2017年9月9日,〈http://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152553&Pid=104&Version=0&Cid=2053&Charset=big5_hkscs〉
     
     「關於我國社會主義時期宗教問題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政策」,中國共產黨新聞,1982年3月31日,〈http://cpc.people.com.cn/GB/64184/64186/66704/4495674.html〉
     
     「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國共產黨新聞,1981年6月27日,〈http://cpc.people.com.cn/BIG5/64162/71380/71387/71588/4854598.html〉
     
     「關於 "浙江省拆十字架與教堂事件" 的綜合報導」,真理報,〈http://www.globaltm.org/index.php/itm-world-religion-more/2859-itm-world-religion-1508-1〉
     
     四、其他
     歐陽家立,「基督徒與政治」,召會聚會錄音。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10326001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260019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郭承天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Kuo, Cheng-Tia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方恩斌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Fang, En-Pinen_US
dc.creator (作者) 方恩斌zh_TW
dc.creator (作者) Fang, En-Pinen_US
dc.date (日期) 201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Sep-2018 15:59:56 (UTC+8)-
dc.date.available 3-Sep-2018 15:59:5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Sep-2018 15:59:56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3260019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9957-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東亞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326001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在中國特殊的政治環境下,中國基督教產生出特有的三自教會和家庭教會。「民間」的家庭教會和「官方」的三自教會少有往來且互相對立已是普遍的事實。但隨者中國改革開放,三自教會和家庭教會兩者間已逐漸有交流。我們時常可以看到三自教會的牧師或信徒轉向家庭教會,但是卻很少看到家庭教會進入三自教會系統的事例,也少有相關的研究。本文聚焦在中國重要的本土教派-地方召會,並以A市地方召會為觀察對象,一面探討地方召會在改革開放後的發展情形,另一面則以宗教三色市場論為框架,分析地方召會在政府管制下如何生存,並如何不斷的衝擊紅市的界線,爭取更多自主的空間。擬從神學思想、發展策略、政教組織關係這三面來觀察甲市的地方召會,探討生存和發展的策略。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 錄
     第 壹 章 緒論 - 1 -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 1 -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 - 5 -
     第三節 文獻檢閱 - 11 -
     第四節 章節安排 - 16 -
     第 貳 章 國家宗教政策的演變 - 17 -
     第一節 宗教意識形態和早期的宗教政策 - 17 -
     第二節 改革開放後的宗教政策 - 22 -
     第三節 三自教會和家庭教會的發展 - 34 -
     第 參 章 A市召會政治神學 - 47 -
     第一節、倪柝聲和李常受的政治觀 - 47 -
     第二節、地方召會的政治觀 - 58 -
     第三節、A市召會對倪李政治觀之應用 - 61 -
     第四節、地方召會是邪教? - 65 -
     第五節、小結 - 67 -
     第 肆 章 A市召會發展策略 - 69 -
     第一節、A市的基督教發展情況 - 70 -
     第二節、擴展信徒 - 71 -
     第三節、聚會模式 - 74 -
     第四節、學習班 - 80 -
     第五節、小結 - 83 -
     第 伍 章 A市召會政教組織關係 - 85 -
     第一節、A市召會歷史沿革 - 85 -
     第二節、與地方政府之關係 - 88 -
     第三節、與三自教會之關係 - 96 -
     第四節、小結 - 101 -
     第 陸 章 結論 - 103 -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260019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地方召會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家庭教會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宗教三色市場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中國大陸zh_TW
dc.title (題名) 政教和解的家庭教會 -以A市「地方召會」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House Church Reconciling State-A Case Study of the Church in A City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
     丁光訓,「我怎樣看這50年」,天風,第8期(2000年)。
     
     丁光訓,論三自與教會建設(上海:中國基督教兩會,2000 年)。
     
     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中央文獻研究室,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江澤民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鄧小平文選(1975-1982)(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列寧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朱三才,2013年台灣基督教會教勢報告(台中:基督教資料中心,2012年)。
     
     王作安,中國的宗教問題和宗教政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
     
     王韻,「國內維權,國際賦權,與跨國倡權:基督新教的跨國倡議運動與兩岸三地的宗教人權」,政治學報,第59期(2015年6月)。
     
     列寧,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李常受,歷史與啟示(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01年)。
     
     李常受,作主合用的器皿(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06年)。
     
     李常受,主恢復中劃時代的帶領:召會分項事奉的建立(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05年)。
     
     李常受,主恢復中劃時代的帶領:召會的擴增與開展(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08年)。
     
     李常受,主恢復中劃時代的帶領:新路實行的異象與具體步驟(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08年)。
     
     李常受,教會的見證與立場(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01年)。
     
     李常受,今時代神聖啟示的先見-倪柝聲(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09年)。
     
     李常受,關於生命與實行的信息上卷(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87年)。
     
     李常受,申言建造召會(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02 年)。
     
     李常受,照著神命定之路召會生活的實行(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01年)。
     
     李常受,提多書生命讀經(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07年)。
     
     李向平,「公民基督徒與基督教的中國化問題」,文化縱橫,第4期(2014年)。
     
     李少明,「對基督徒聚會處若干問題的考證與考察」,宗教學研究,第2期(2006年)。
     
     李捷理主編,西方人文社科前沿述評-社會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
     
     李佳福,「倪柝聲與中國「地方教會」運動(1903-1972)」,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班論文,2000年。
     
     李銘倫,「台灣『地方召會』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呂大吉、龔學增編,馬克思主義宗教觀與當代中國宗教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1月)。
     
     沈以藩、曹聖潔,「中國基督教的自立運動」,社會科學,第3期(1982年)。
     
     任杰,中國共產黨的宗教政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邢福增,反帝、愛國、屬靈人-倪柝聲與基督徒聚會處研究(香港: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研究社,2005年)。
     
     邢福增,「反帝愛國與宗教革新──論中共建國初期的基督教〈革新宣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6期(2007年6月)。
     
     邢福增,「當代中國政教關係探討-兼論對基督教發展影響」,新世紀宗教研究,第2卷第2期(2003年12月)。
     
     邢福增、梁家麟,五十年代三自運動的研究(香港: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1996年)。
     
     邢福增,心繫神州(香港:證主出版部,1998年)。
     
     邢福增,當代中國政教關係(香港:建道神學院,1999年)。
     
     桑吉,中國宗教(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4年)。
     
     范麗珠,「現代宗教是理性選擇的嗎?質疑宗教的理性選擇研究範式」,社會,第6卷(2008年6月)。
     
     吳秀良,破殼飛騰:倪柝聲的被囚與蛻變(香港:比遜河出版社,2004年)。
     
     呂沛淵、廖元威主編,屬靈實際的追尋:從聖經、歷史、神學看倪柝聲的思想(台北: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03年)。
     
     林治平主編,近代中國與基督教論文集(臺北:宇宙光,1981年)。
     
     居微,經歷苦難,見證神恩浩大(未出版,2016年)。
     
     吳耀宗,「中國基督教三自革新兩週年」,天風,第332期(1952年9月21日)。
     
     吳耀宗,「中國基督教的新生-出席『處理接受美國津貼的基督教團體會議』的感想」,天風,第266期(1951年6月2日)。
     
     林榮洪,屬靈神學:倪柝聲思想的研究(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1989年)。
     
     林治平主編,近代中國與基督教論文集(臺北:宇宙光,1981年)。
     
     林承慧,「中國大陸擴展中的灰色基督教市場」,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林四皓、周復初編,2011近現代中國基督教神學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北:聖經資源中心)。
     
     喬連生,「國務院宗教事務局喬連升局長在中國基督教兩會委員會擴大會議上的講話」,天風復總,第13 期(1983年)。
     
     金澤、邱永輝主編,中國宗教報告2009(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高師寧,當代北京的基督教與基督徒(香港:道風書社,2005年)。
     
     卓遵宏、周琇環,李常受先生行誼訪談錄(臺北:國史館,2010年)。
     
     張志剛、唐曉峰主編,基督教中國化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年6月)。
     
     曹中建主編,中國宗教研究年鑒1997-1998(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蔡源林,「中共宗教政策的制度面分析」,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第3卷第2期(2013年)。
     
     陳建明、劉家峰主編,中國基督教區域史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
     
     陳至潔、王韻主編,法治的侷限與希望(臺北:元照出版社,2015年)。
     
     高晨揚,「轉型中的基督教家庭教會與中國公民社會的建構」,東亞研究,第44卷第1期(2013年1月)。
     
     郭承天,「大陸《宗教事務條例》與『宗教中國化』」,展望與探索,第15卷第10期(2017年10月)。
     
     張證豪,「台灣眾召會的變遷(1984~2015):神學與教會組織之因素」,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郭承天、周復初、蔡彥仁主編,基督生命長成:現代中國本土基督教神學之發展(新北:聖經資源中心,2014年)。
     
     康曉光,韓恆,「分類控制:當前中國大陸國家與社會關係研究」,社會學研究,2005年第6期(2005年6月)。
     
     羅竹風,中國社會主義時期的宗教問題(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7年)。
     
     羅金義、鄭宇碩編,中國改革開放30年:變與常(香港:香港城市大學,2009年)。
     
     梁家麟,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農村教會(香港:建道神學院,1999年)。
     
     梁家麟,吳耀宗三論(香港:建道神學院,1996年)。
     
     湯紹成,「大陸『家庭教會』的發展」,海峽評論,第245期(2011年5月)。
     
     楊鳳崗,「當代中國的宗教復興與宗教短缺」,文化縱橫,第1期(2012年)。
     
     楊鳳崗,「中國宗教的三色市場」,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第6期(2006年)。
     
     楊鳳崗、高師寧、李向平主編,田野歸來:中國宗教與社會研究(新北市 : 台灣基督教文藝,2015年)。
     
     葉永烈,鄧小平改變中國——1978︰中國命運大轉折(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葉小文,「當前我國的宗教問題——關於宗教五性的再探討」,世界宗教文化,第1期(1997年)。
     
     葉小文,「為什麼要鑽研“社會主義的宗教論”」,中國宗教,第5期(2003年)。
     
     秋石(葉小文執筆),「社會主義的宗教論」,中國宗教,第5期(2003年)。
     
     趙天恩、莊婉芳,當代中國基督教發展史1949-1997(臺北:中福出版社,2010年)。
     
     趙天恩,中共對基督教的政策(香港:中國教會研究中心,1983年)。
     
     趙建民,「『法治中國』長路迢遙—評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展望與探索,第12卷第11期(2014年11月)。
     
     鄧世安,「倪柝聲教會思想之研究(1925~1938)-一個中西對話的面向」,輔仁歷史學報,第24期(2009年12月)。
     
     劉建平,「抗美援朝時期中國基督教界的控訴運動」,二十一世紀,第121期(2010年10月)。
     
     劉澎,宗教問題文集(北京:普世社會科學研究所,2007年)。
     
     劉澎,「家庭教會:問題與解決方案」,領導者,第40期(2011年6月號)。
     
     劉光傳、王柬勤編,統一戰線文件匯編(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7年)。
     
     盧雲峰,「超越基督宗教社會學-兼論宗教市場理論在華人社會的適用性問題」,社會學研究,第5期(2008年5月)。
     
     臺灣福音書房編輯部,李常受弟兄記念專輯(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97年)。
     
     臺灣福音書房編輯部,地方教會的信仰與實行(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84年)。
     
     臺灣福音書房編輯部,倪柝聲文集第一輯第七冊(臺灣:臺灣福音書房,1992年)。
     
     臺灣福音書房編輯部,倪柝聲文集第二輯第十九冊(臺灣:臺灣福音書房,1992年)。
     
     臺灣福音書房編輯部,倪柝聲文集第二輯第二十六冊(臺灣:臺灣福音書房,1992年)。
     
     臺灣福音書房編輯部,倪柝聲文集第三輯第五冊(臺灣:臺灣福音書房,1992年)。
     
     臺灣福音書房編輯部,倪柝聲文集第三輯第九冊(臺灣:臺灣福音書房,1992年)。
     
     臺灣福音書房編輯部,倪柝聲文集第三輯第十三冊(臺灣:臺灣福音書房,1992年)。
     
     臺灣福音書房編輯部,倪柝聲文集第三輯第十四冊(臺灣:臺灣福音書房,1992年)。
     
     Spiritual Counterfeits Project,沈介山譯,神人:李常受思想之評析(臺北:華神,1978年)。
     
     二、英文
     Aikman, David, Jesus in Beijing: How Christianity Is Transforming China And Changing the Global Balance of Power (Washington, D.C.: Regnery, 2003).
     
     Bruce, Steven, “Religion and Rational Choice: A Critique of Economic Explanations of Religious Behavior, ” Sociology of Religion, vol.54 No.2(1993).
     
     Bays, Daniel H., “Chinese Protestant Christianity Today,” The China Quarterly, Vol. 174(June 2003).
     
     Berger, Peter L., The Sacred Canopy: Elements of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Religion(New York: Doubleday, 1969).
     
     Brook, Timothy & Frolic, B. Michael ed., Civil Society in China(New York: M. E. Sharpe, 1997).
     
     Cook, Sarah, “The Battle for China’s Spirit:Religious Revival, Repression, and Resistance under Xi Jinping,” Freedom House(2017).
     
     Chen Cunfu and Huang Tianhai, “The Emergence of a New Type of Christians in China Today,” Review of Religious Research, Vol. 46, No. 2 (December 2004).
     
     Cao, NanLai, Constructing China`s JerusalemChristians, Power, and Place in Contemporary Wenzhou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Fulton, Brent, China`s Urban Christians: A Light That Cannot Be Hidden(Eugene: Pickwick, 2015).
     
     Koesel, Karrie J., “The Rise of a Chinese House Church: The Organizational Weapon”, The China Quarterly , Vol.215(Sep. 2013).
     
     Kinnear, Angus I., Against the Tide: The Story of Watchman Nee(Cambridge: Tyndale House, 1978).
     
     Kangas, Ron, “A Man of Prayer Praying to the Mysterious God in the Divine and MysticalRealm,” The Ministry Magazine, Vol. 5, No. 9 (October 2001).
     
     Miller, Elliot., “We Were Wrong,” Christian Research Journal, Vol. 32, No. 6 (2009).
     
     Nathan, Andrew J., “Authoritarian Resilience,” Journal of Democracy, Vol. 14, No. 1(Jan. 2003).
     
     Scott, James C., Weapons of the weak : everyday forms of peasant resistance(New Have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5).
     
     Uhalley, Stephen & Wu, Xiaoxin ed., China and Christianity: Burdened Past, Hopeful Future(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Warner, R. Stephen, “Work in Progress toward a New Paradigm for the Sociological Study of Relig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Vol.98 No.5(Mar. 1993).
     
     Wielander, Gerda, “Bridging the Gap? An investigation of Beijing intellectual house church activiti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China’s democratizatio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18, Issue 62 (November 2009).
     
     Yang, Fenggang, Religion in China: Survival and Revival under Communist Rule(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Yang, Fenggang, “Lost in the Market, Saved at McDonald’s: Conversion to Christianity in Urban China,” Journal for the ScientiÀc Study of Religion, Vol. 44, Issue 4 (December 2005).
     
     三、網路資料
     AN OPEN LETTER-To the Leadership of Living Stream Ministry and the "Local Churches", 〈http://www.open-letter.org〉
     
     “The Future of World Religions: Population Growth Projections, 2010-2050”,Pew Research Center,2016年1月23日,〈http://www.pewforum.org/2015/04/02/religious-projections-2010-2050/〉
     
     Peter L.Berger, “A Bleak Outlook Is Seen for Religion”, New York Times, April 25, 1968. 〈http://query.nytimes.com/gst/abstract.html?res=9806E0D91430EE3BBC4D51DFB4668383679EDE〉
     
     于建嶸,「為基督教家庭教會脫敏——2008年12月11日在北京大學的演講」,社會學人類學中國網,2008年12月28日,〈http://www.sachina.edu.cn/Htmldata/article/2008/12/1696.html〉
     
     于建嶸,「中國基督教家庭教會合法化研究」,普世社會科學研究網,2010年6月24日,〈http://www.pacilution.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2470〉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國家宗教事務局,1994年1月31日,〈http://www.sara.gov.cn/xxgk/zcfg/xzfgjbmgz/331822.htm〉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宗教工作若干問題的通知」,中國共產黨新聞,1991年2月5日,〈http://cpc.people.com.cn/GB/64184/64186/66704/4495639.html〉
     
     「中國大陸境內基督教會和基督徒遭受政府逼迫的2016年度報告」,對華援助網,2017年3月3日,〈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wO5hRHaKWdOSkNldTVfNnd3RTA/view〉
     
     「中共再嚴厲控制教會,浙江教堂安裝監控器」,大紀元,2017年3月23日,〈http://www.epochtimes.com/b5/17/3/23/n8957665.htm〉
     
     「公安部關於認定和取締邪教組織若干問題的通知」,維基文庫,2000年4月30日,〈https://zh.wikisource.org/zh-hant/公安部关于认定和取缔邪教组织若干问题的通知〉
     
     「介言」,一封公開信,眾地方召會與水流職事站關於李常受之教導的陳明,2013年5月25日,〈http://localchurchopenletter.org/#aintro〉
     
     王艾明,「外界對倪柝聲、李常受和召會的三種誤讀」,福音時報,2014年6月10日,〈http://www.gospeltimes.cn/index.php/portal/article/index/id/23534〉
     
     「王作安局長會見台灣基督教教牧代表團一行」,國家宗教事務局,2012年3月28日,〈http://www.sara.gov.cn/xwzx/xwjj/12985.htm〉
     
     「中國基督教在新中國建設中努力的途徑」,新華日報轉載,1950年10月,〈http://libproject.hkbu.edu.hk/trsimage/christian/er00759.pdf〉
     
     「召會嚴重抗議在大陸被誤導為呼喊派」,基督教論壇報,2014年6月11日,〈https://www.ct.org.tw/1242463〉
     
     米廣弘,「不可輕視境外宗教滲透」,環球網,2016年5月24日,〈http://opinion.huanqiu.com/1152/2016-05/8966394.html〉
     
     「地方教會對政權及政治的態度」,真理辯正,〈http://lrip.org/cftfc/?page_id=336〉
     
     「江澤民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共產黨新聞網,2002年11月8日,〈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9/65444/4429125.html〉
     
     任平,「以史為鑑是為了更好前進」,人民網,2016年5月17日,〈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6/0517/c1003-28355143.html〉
     
     邢福增,「結社自由與宗教自由──試論中國宗教團體的管理及登記問題」,普世社會科學研究網,2008年6月30日,〈http://www.pacilution.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1461〉
     
     邢福增,「全國宗教工作會議評(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信仰百川,2016年4月30日,〈http://faith100.org/全國宗教工作會議評(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31551#fn-31551-1〉
     
     邢福增,「評《宗教事務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中國教會分析和宗教政策的相關網路文章,2016年9月14日,〈http://www.chinesetheology.com/XingOnChinaReligiousRegulationsDraft3.htm〉
     
     邢福增,「續評《宗教事務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時代論壇,2016年9月14日,〈http://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96039&Pid=1&Version=0&Cid=145&Charset=big5_hkscs#4〉
     
     邢福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宗教信仰的核心價值嗎?」,信仰百川,2017年9月9日,〈http://faith100.org/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宗教信仰的核心價值嗎/45218〉
     
     「全國宗教工作會議在京舉行」,人民網,2001年12月12日,〈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252/2152/2900/20011212/625630.html〉
     
     「兩岸基督教交流無限可能」,國家宗教事務局大陸宗教交流團赴台交流紀實,2010年9月21日,〈http://www.sara.gov.cn/ztzz/dlzjjltftjljs/mtjj100916/4711.htm〉
     
     吳有,「不同政教關係下的召會內外走向」,普世社會科學研究網,2017年1月19日,〈http://www.pacilution.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7449〉
     
     「我們是地方召會,不是所謂『呼喊派』」,真理辯正,〈http://lrip.org/cftfc/?page_id=582〉
     
     「訓練沿革」,臺灣福音工作全時間訓練,〈http://www.fttt.org.tw/訓練沿革/〉
     
     「全球訓練中心」,臺灣福音工作全時間訓練,〈http://www.fttt.org.tw/全球訓練中心/〉
     
     「習近平:全面提高新形勢下宗教工作水平」,新華網,2016年4月23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4/23/c_1118716540.htm〉
     
     「習近平:鞏固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新華網,2015年5月20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5/20/c_1115351358.htm〉
     
     張訓謀,「中國的宗教事務管理和立法」,普世社會科學研究網,2005年8月5日,〈http://www.pacilution.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560〉
     
     「尊重大陸三自原則,盼在主內合一連結」,國度網路電視台,2011年12月6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j97jdL2Dsg&list=PL19C2BADFF466F9B7〉
     
     「維穩開支超軍費,中國猶如警察國家」,法廣中文網,2011年5月3日,〈http://cn.rfi.fr/中国/20110305-维稳开支超军费-中国犹如警察国家〉
     
     「宗教事務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China Law Translate,2016年9月8日,〈http://www.chinalawtranslate.com/religious-regulations/〉
     
     「宗教事務條例」,中國政府網,2006年2月24日,〈http://www.gov.cn/test/2006-02/24/content_210351.htm〉
     
     「曾反中共強拆教會十架,杭州牧師顧約瑟遭捕恐被迫認罪」,基督教論壇報,2017年1月12日,〈https://www.ct.org.tw/1301612〉
     
     黃鑄,「關於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和黨的宗教政策的若干問題」,人民網:人民論壇,2002年第三期,〈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85/5832/587708.html〉
     
     楊鳳崗,「中國基督徒增長辨析」,FT中文網,2014年5月4日,〈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6046?page=1〉
     
     蔡少琪,「基督徒應如何面對習近平時代的宗教政策」,時代論壇,2015年6月16日,〈http://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89816&Pid=1&Version=0&Cid=837&Charset=big5_hkscs〉
     
     蔡少琪,「簡評內地新《宗教事務條例》: 借法嚴控和家庭教會要面臨寒冬的試煉」,時代論壇,2017年9月9日,〈http://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152553&Pid=104&Version=0&Cid=2053&Charset=big5_hkscs〉
     
     「關於我國社會主義時期宗教問題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政策」,中國共產黨新聞,1982年3月31日,〈http://cpc.people.com.cn/GB/64184/64186/66704/4495674.html〉
     
     「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國共產黨新聞,1981年6月27日,〈http://cpc.people.com.cn/BIG5/64162/71380/71387/71588/4854598.html〉
     
     「關於 "浙江省拆十字架與教堂事件" 的綜合報導」,真理報,〈http://www.globaltm.org/index.php/itm-world-religion-more/2859-itm-world-religion-1508-1〉
     
     四、其他
     歐陽家立,「基督徒與政治」,召會聚會錄音。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THE.NCCU.EAS.003.2018.A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