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佛教山派的形成與式微:以台灣法雲寺派為例
The Formulation and Decline of Buddhist Monastic Affiliation:The Case of Taiwan Fayun Monastery`s Network
作者 蘇胤睿
Su, Yin-Rui
貢獻者 李玉珍
Lee, Yu-Chen
蘇胤睿
Su, Yin-Rui
關鍵詞 台灣佛教
山派
法雲禪寺
圓光禪寺
法脈
日期 2018
上傳時間 1-Oct-2018 12:08:38 (UTC+8)
摘要 摘要
     回顧台灣佛教史,明鄭時期(1662-1683)台灣出現佛教寺院。至日本統治台灣,大正年後(1912-1926),台灣本土寺院受到總督府的宗教政策以及來台佈教的日本佛教影響,開始形成出現具規模與組織性的佛教團體。其中最具代表為台北五股觀音山凌雲禪寺、基隆月眉山靈泉禪寺、苗栗大湖觀音山法雲禪寺、台南開元寺與高雄大岡山超峰寺四大山派。苗栗大湖觀音山法雲禪寺山派的特色在於傳戒的積極,時代指標性的佛教教育的開辦、與對女眾教育的重視。因此本研究將以苗栗大湖觀音山法雲禪寺山派的傳承發展為主,研究探討本土佛教山派是如何定義與其特點為何?在台灣佛教史上有什麼樣的位置與意義?跨越時代的瞬息萬變的變化,山派又何去何從?
     
     關鍵字:台灣佛教、山派、法雲禪寺、圓光禪寺、法脈
參考文獻 引用書目
     一、 傳統文獻
     《南瀛佛教會會報》,台灣佛教史料庫,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ny.html。
     
     〈南瀛佛教會之沿革〉,《南瀛佛教會報》1:1(1923.7):19,台灣佛教史料庫,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ny.html(2017.10.21上網檢索)。
     
     〈開第二回特別講習會(於新竹州下香山一善堂為女子部)〉,《南瀛佛教會報》3:3(1925.5):31,台灣佛教史料庫,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ny.html(2017.12.15上網檢索)。
     〈龍山寺浴佛大法會〉,《南瀛佛教會會報》,3:4(1925.7):27,台灣佛教史料庫,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ny.html(2018.1.9上網檢索)。
     〈東亞佛教大會中華民國代表來臺〉,《南瀛佛教會報》4:1(1926.1):34,台灣佛教史料庫,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ny.html(2017.11.17上網檢索)。
     〈臺灣之宗教狀況〉,《南瀛佛教會會報》,4.4(1926.7):36-37,台灣佛教史料庫,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ny.html(2017.10.1上網檢索)。
     〈曾景來氏之巡回(佈教)隨錄〉,《南瀛佛教會報》7:3(1929.5):64,台灣佛教史料庫,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ny.html(2017.11.27上網檢索)。
     彭瑞卓,〈遊法雲禪寺記〉,《南瀛佛教會報》8:7(1930.8):20-21,台灣佛教史料庫,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ny.html(2017.12.5上網檢索)。
     〈覺力和尚告別式盛況〉,《南瀛佛教會報》,11:7(1933.7):95,台灣佛教史料庫,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ny.html(2018.1.1上網檢索)。
     〈覺力和尚圓寂〉,《南瀛佛教會會報》11:7(1933.8):95,台灣佛教史料庫,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ny.html(2017.1.21上網檢索)。
     〈新任中學林長〉,《南瀛佛教會報》,12:1(1934.1):4,台灣佛教史料庫,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ny.html(2017.12.7上網檢索)。
     
     《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日日小筆〉,《臺灣日日新報》1915.11.8,1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1.3上網檢索)。
     
     〈佛教中學林續聞〉,《臺灣日日新報》,1917.3.2,6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1.3上網檢索)。
     
     〈任布教師補〉,《臺灣日日新報》,1917.5.15,6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6.19上網檢索)。
     
     〈入佛供養〉,《臺灣日日新報》,1918.8.8,6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6.19上網檢索)。
     
     〈月眉山圓光禪寺壽牌奉安式期〉,《臺灣日日新報》,1923.9.12,4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6.19上網檢索)。
     
     〈南溟佛教學院設立〉,《臺灣日日新報》,1924.7.25,7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1.15上網檢索)。
     
     〈佛教女眾部講習〉,《臺灣日日新報》,1925.3.28,夕刊4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1.1上網檢索)。
     
     〈法雲寺設佛學院〉,《臺灣日日新報》,1925.10.15,夕版4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1.5上網檢索)。
     
     〈臺灣阿彌陀佛會傳受彌陀大戒〉,《臺灣日日新報》,1927.3.3,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3.1上網檢索)。
     
     〈尼僧教養機關神學院設置〉,《臺灣日日新報》,1926.3.23,5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3.1上網檢索)。
     
     〈僧妙吉巡迴講演〉,《臺灣日日新報》,1926.3.30,4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3.1上網檢索)。
     
     〈大湖法雲寺重修寶殿〉,《臺灣日日新報》,1926.11.4,4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5.12上網檢索)。
     
     〈阿彌陀佛會籌辦事業內容〉,《臺灣日日新報》,1927.1.31,4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1.5上網檢索)。
     
     〈巡迴講演佛教〉,《臺灣日日新報》,1927.5.14,5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3.1上網檢索)。
     
     〈請設臺灣女子佛教研究會館〉,《臺灣日日新報》,1926.10.22,4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3.1上網檢索)。
     
     〈中壢青年會授戒講習會〉,《臺灣日日新報》,1928.6.30,5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6.19上網檢索)。
     
     〈承諾重修法雲禪寺寶殿〉,《臺灣日日新報》,1928.12.28,4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5.12上網檢索)。
     
     〈中和圓通寺募捐〉,《臺灣日日新報》,1929.4.26,夕版4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5.1上網檢索)。
     
     〈崇信僧言變賣財產,入佛門求樂得苦 法雲寺告訴事件一則〉,《臺灣日日新報》,1931.1.10,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9.19上網檢索)。
     
     〈法雲寺續報〉,《臺灣日日新報》,1931.1.19,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 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9.19上網檢索)。
     
     〈中壢自新壢〉,《臺灣日日新報》,1931.5.23,夕版4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6.19上網檢索)。
     
     〈中和庄圓通寺尼姑住職〉《臺灣日日新報》,1934.4.19,8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5.1上網檢索)。
     
     〈法雲寺全壞〉,《臺灣日日新報》,1936.4.23,3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6.21上網檢索)。
     
     〈中壢圓光禪寺傳戒法會〉,《臺灣日日新報(夕)》,1936.9.26,夕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9.19上網檢索)。
     
     
     〈一月佛教:苗栗法雲禪寺〉,《覺生》18(1952.12)。
     〈大湖法雲禪寺大殿落成大佛開光典禮〉,《覺生》53、54合刊(1954.12):35。
     〈大治一爐〉,《鳴鼓集》第二集(1928.2.11),收錄於王見川等主編,《臺灣宗教資料彙編:民間信仰》,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9。
     〈勒賜鼓山湧泉禪寺戒壇同戒錄・一九一二〉,收錄於王見川等主編《臺灣宗教資料彙編:民間信仰》,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9。
     〈薄命辭〉,《鳴鼓集》第三集(1928.2.11),收錄於王見川等主編,《臺灣宗教資料彙編:民間信仰》,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9。。
     《臺灣佛教》,2:11(1948.10.1):15。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數位化檔案),第354冊第3件第15-18
     林達文,《圓光寺同戒錄》,桃園:圓光禪寺,1937。
     丸井圭治郎編,《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第一卷)》,臺北:臺灣總督府,1919。
     森田俊介,〈臺灣佛教會鍊成所設立趣意書〉,收錄於中西直樹編,《仏教植民地布教史資料集成(臺灣編)》第2卷(京都:三人社,2016)。
     新竹寺編 1937 《後醍醐天皇六百年御遠忌參拜神社佛閣觀光紀念》1-2,台北:高倉寫真館。
     圓明編,《臺灣佛學院畢業特刊》桃園:圓光禪寺,1949。
     臺灣總督府,《臺灣社會事業要覽》,臺北:江里口商店印刷,1926。
     鷹取田一郎,《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16。
     
     二、近人論著
     于凌波 2005 〈中壢圓光禪寺釋妙果傳〉,《民國高僧傳續編》,台北:知書房出版社。
     大野育子 2009 「日治時期臺灣佛教菁英的崛起—以曹洞宗駒澤大學臺灣留學生為中心」,新北: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中華佛學研究所主編 2002 《台灣佛學院教育年鑑創刊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
     王見川、釋道成 1999 《台灣北部道場中壢圓光寺誌》,桃園:圓光禪寺。
     王宣蘋 2012 「日治時期留學日本的尼僧」,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順民 1995〈台灣當代佛教變遷之考察〉,《中華佛學學報》8 (1995.07):315-342
     朱其麟主編 1988 《臺灣佛教寺院庵堂總錄》,臺北:華宇出版社。
     江燦騰 1996 〈日據時代台灣北部曹洞宗大山派的崛起〉,收錄於楊惠南、釋宏印編,《台灣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佛教青年文教基金會,1996,頁47-70。
     江燦騰 1996 《台灣佛教百年史之研究1895-1995》,台北:南天書局。
     江燦騰 2000 《當代台灣佛教》,台北:南天書局。
     江燦騰 2001 《日據時期台灣佛教文化發展史》,台北:南天書局。
     江燦騰 2012 《認識臺灣本土佛教解嚴以來的轉型與多元新貌》,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江燦騰、侯坤宏、楊書濠 2011 《戰後臺灣漢傳佛教史──從雙源匯流到逆中心互動傳播的開展歷程》,台北:五南出版社。
     李世偉、王見川 〈臺北艋舺龍山寺「民間佛教」性格之歷史考察〉,《圓光佛學學報》7(1991.12),。
     李玉珍 2000〈出家入世–戰後台灣佛教女性僧侶生涯之變遷〉,收錄於《回顧老臺灣、展望新故鄉─臺灣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頁409-441。
     李添春 1973 〈台灣佛教史資料上篇曹洞宗史二—大湖法雲寺高僧傳〉,《臺灣佛教》27:1(1973)。
     周玉茹 2013 《台灣佛教的僧伽教育—以佛學院為中心》,台中:太平慈光寺。
     周霖芳 2004 「中國佛教會在台灣之發展(1945~1955)」,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易水編撰 2012 《大湖法雲禪寺山派(上)--覺力和尚時代》,苗栗:法雲禪寺。
     松金公正 1999 〈日本殖民地統治初期佈教師眼中之臺灣佛教—
     以佐佐木珍龍《從軍實歷夢遊談》為中心〉《史聯雜誌》35(1999):21-36。
     林美珠 2015 「日治時期新竹州人口外移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林恩睦 2006 「清代苗栗大湖地區的土地開發(1861-1895)」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區域人文社會學系碩士班。
     林添泰 2012 「馬來西亞的福州法脈佛寺研究」,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碩士班。
     林蘭芳〈日據末期臺灣「皇民奉公」運動(1937~1945)〉,收錄於《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三屆討論會》(台北:國史館,1996),頁1193-1238。
     法雲禪寺 1966《法雲禪寺護國千佛大戒同戒錄》,苗栗:法雲禪寺。
     邱玉如 2007 「從住持傳承看寺廟發展—以苗栗大湖法雲禪寺為例」,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
     范純武、王見川、李世偉合著 2005 《台灣佛教的探索》,新北市:博揚文化。
     范鉅昌 2014 「客家地區的「隱形化」發展歷程:以中壢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碩士論文。
     徐壽 1932《臺灣全臺寺院齋堂名蹟寶鑑》,台南:國清寫清館。
     康豹 2000 〈日治時期新莊地方菁英與地藏庵的發展〉,《北縣文化》64(2000.03):83-100。
     張文進主編 1957 《台灣佛教大觀》,台中:正覺出版社。
     許雪姬、薛化元、張淑雅等撰 2004 《臺灣歷史辭典》,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陳水逢 2010 《日本近代史》,臺北:商務印書館。
     陳泳惠 2011 「日治時期施乾的社會救助事業」,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碩士論文。
     陳惠貞 2015 「“南瀛佛教”故事體作品研究」,台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碧忠主持、吳兆玉總編 1999《大湖鄉誌》,苗栗:大湖鄉公所。
     慈航大師紀念及編印處 1998 《慈航大師紀念集》(上),台北:彌勒內院、大乘精舍印。
     楊書濠 2009 「從戒嚴到解嚴──中國佛教會在台灣政教關係中的挑戰與發展」,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
     溫國良 2011 〈日治時期臺灣社寺等建立一考察—以「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為中心〉,《第六屆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收入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整理組編,《第六屆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溫國良編 2013 《日據時期在臺日本佛教史料選編》,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增田福太郎著 2001 〈南島寺廟採訪記〉,黃有興譯,《台灣宗教論集》台北:南天書局。
     編委會 1967 〈民國高僧傳(續)・臺灣中壢圓光禪寺妙果和尚傳〉,《佛教文化季刊》8(1967.12):27。
     蔡錦堂 1995 《日本帝国主義下台湾の宗教政策》,東京:同成社。
     蔡錦堂 2006 《戰爭體制下的臺灣》,臺北:國立編譯館。
     禪慧編撰 2012 《覺力禪師年譜》,台北:三慧講堂。
     鍾智誠 2015 「台灣佛教興辦中等以上學校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羅玫讌 2009 「臺灣大湖法雲寺派的發展(1908-1960)」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美文 2015〈使一切女子同取正覺:日據時期覺力法師對佛教女性教育之推動〉,《中華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報》,6(2015.5):48。
     釋妙然編 1995 《民國佛教大事年紀》,台北:善導寺。
     釋宏聖 2017 「慈航法師思想與實踐之研究」桃園:南華大學宗教學所碩士論文。
     釋悟因 2000 〈對學僧弘護實習的開示〉,香光尼僧團《梵網集》,95(2000.5)。
     釋道成 1997 「覺力禪師及其派下之研究1881-1963」,桃園:圓光佛學院碩士論文。
     釋道成編 2003《妙果法師紀念集──老和尚圓寂四十年追憶》,桃園:圓光禪寺。
     釋達碧編 2012 《法雲禪寺沿革》,苗栗:法雲禪寺。
     釋達碧編 2015 《法雲禪寺沿革》,苗栗:法雲禪寺。
     釋演愔 2017 《虛雲和尚在鼓山之研究》,桃園:圓光佛學研究所。
     釋慧嚴 1998 〈日本曹洞宗與臺灣佛教僧侶的互動〉,《中華佛學學報》11(1998.07):119-153。
     釋慧嚴 1999〈從臺閩日佛教的互動看尼僧在臺灣的發展〉,《中華佛學學報》12(1999.07):249-274。
     釋慧嚴 2003 〈再檢視日治時期臺灣佛教界從事的教育事業〉,《中華佛學學報》16(2003.09):169-210。
     釋慧嚴 2007 〈略探尼僧在臺灣佛教史上的地位〉,《玄奘佛學研究》8(2007.11.01):55-74。
     釋慧嚴 2008 《臺灣與閩日佛教交流史》,高雄:春暉出版社。
     闞正宗 1996 《台灣高僧》,台北:菩提長青出版社。
     闞正宗 1999 《臺灣佛教一百年》,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闞正宗 2003 《重讀臺灣佛教:戰後臺灣佛教(正編)》,新北:大千出版社。
     闞正宗 2014 《台灣佛教的殖民與後殖民》,台北:博揚文化。
     闞正宗 2017 《圓光禪寺百年發展史》,桃園:圓光禪寺。
     顧敏耀 2005〈圓光化祥永宏明,雲仙覺善廣妙音─中壢市佛教寺院初探〉,《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集刊》10(2005.7):21。
     三、 網站
     「臺灣寺廟網」網站,http://www.taiwantemple.com/20940386423114623546.html (2018.1.29上網檢索)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宗教研究所
10215600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156007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李玉珍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Lee, Yu-Che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蘇胤睿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Su, Yin-Ruien_US
dc.creator (作者) 蘇胤睿zh_TW
dc.creator (作者) Su, Yin-Ruien_US
dc.date (日期) 201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Oct-2018 12:08:38 (UTC+8)-
dc.date.available 1-Oct-2018 12:08:38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Oct-2018 12:08:38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2156007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024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宗教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156007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摘要
     回顧台灣佛教史,明鄭時期(1662-1683)台灣出現佛教寺院。至日本統治台灣,大正年後(1912-1926),台灣本土寺院受到總督府的宗教政策以及來台佈教的日本佛教影響,開始形成出現具規模與組織性的佛教團體。其中最具代表為台北五股觀音山凌雲禪寺、基隆月眉山靈泉禪寺、苗栗大湖觀音山法雲禪寺、台南開元寺與高雄大岡山超峰寺四大山派。苗栗大湖觀音山法雲禪寺山派的特色在於傳戒的積極,時代指標性的佛教教育的開辦、與對女眾教育的重視。因此本研究將以苗栗大湖觀音山法雲禪寺山派的傳承發展為主,研究探討本土佛教山派是如何定義與其特點為何?在台灣佛教史上有什麼樣的位置與意義?跨越時代的瞬息萬變的變化,山派又何去何從?
     
     關鍵字:台灣佛教、山派、法雲禪寺、圓光禪寺、法脈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 7
     第二章 法雲寺山派的形成 9
     第一節 本山法雲禪寺的創建背景 9
     第二節 法雲禪寺的蓬勃發展 27
     第三節 山派的形成:派下的聯絡寺院 53
     結語 57
     第三章 山派的衝擊:本山的危機與山派重心的轉移 62
     第一節 法雲禪寺的危機 62
     第二節 山派的重心轉移:圓光禪寺時期 68
     結語 92
     第四章 法雲禪寺的變革與山派的式微 94
     第一節 法雲禪寺的轉型 94
     第二節 山派的式微 105
     結語 110
     第五章 結論 112
     引用書目 115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156007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台灣佛教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山派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法雲禪寺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圓光禪寺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法脈zh_TW
dc.title (題名) 佛教山派的形成與式微:以台灣法雲寺派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Formulation and Decline of Buddhist Monastic Affiliation:The Case of Taiwan Fayun Monastery`s Network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引用書目
     一、 傳統文獻
     《南瀛佛教會會報》,台灣佛教史料庫,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ny.html。
     
     〈南瀛佛教會之沿革〉,《南瀛佛教會報》1:1(1923.7):19,台灣佛教史料庫,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ny.html(2017.10.21上網檢索)。
     
     〈開第二回特別講習會(於新竹州下香山一善堂為女子部)〉,《南瀛佛教會報》3:3(1925.5):31,台灣佛教史料庫,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ny.html(2017.12.15上網檢索)。
     〈龍山寺浴佛大法會〉,《南瀛佛教會會報》,3:4(1925.7):27,台灣佛教史料庫,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ny.html(2018.1.9上網檢索)。
     〈東亞佛教大會中華民國代表來臺〉,《南瀛佛教會報》4:1(1926.1):34,台灣佛教史料庫,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ny.html(2017.11.17上網檢索)。
     〈臺灣之宗教狀況〉,《南瀛佛教會會報》,4.4(1926.7):36-37,台灣佛教史料庫,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ny.html(2017.10.1上網檢索)。
     〈曾景來氏之巡回(佈教)隨錄〉,《南瀛佛教會報》7:3(1929.5):64,台灣佛教史料庫,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ny.html(2017.11.27上網檢索)。
     彭瑞卓,〈遊法雲禪寺記〉,《南瀛佛教會報》8:7(1930.8):20-21,台灣佛教史料庫,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ny.html(2017.12.5上網檢索)。
     〈覺力和尚告別式盛況〉,《南瀛佛教會報》,11:7(1933.7):95,台灣佛教史料庫,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ny.html(2018.1.1上網檢索)。
     〈覺力和尚圓寂〉,《南瀛佛教會會報》11:7(1933.8):95,台灣佛教史料庫,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ny.html(2017.1.21上網檢索)。
     〈新任中學林長〉,《南瀛佛教會報》,12:1(1934.1):4,台灣佛教史料庫,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ny.html(2017.12.7上網檢索)。
     
     《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日日小筆〉,《臺灣日日新報》1915.11.8,1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1.3上網檢索)。
     
     〈佛教中學林續聞〉,《臺灣日日新報》,1917.3.2,6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1.3上網檢索)。
     
     〈任布教師補〉,《臺灣日日新報》,1917.5.15,6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6.19上網檢索)。
     
     〈入佛供養〉,《臺灣日日新報》,1918.8.8,6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6.19上網檢索)。
     
     〈月眉山圓光禪寺壽牌奉安式期〉,《臺灣日日新報》,1923.9.12,4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6.19上網檢索)。
     
     〈南溟佛教學院設立〉,《臺灣日日新報》,1924.7.25,7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1.15上網檢索)。
     
     〈佛教女眾部講習〉,《臺灣日日新報》,1925.3.28,夕刊4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1.1上網檢索)。
     
     〈法雲寺設佛學院〉,《臺灣日日新報》,1925.10.15,夕版4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1.5上網檢索)。
     
     〈臺灣阿彌陀佛會傳受彌陀大戒〉,《臺灣日日新報》,1927.3.3,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3.1上網檢索)。
     
     〈尼僧教養機關神學院設置〉,《臺灣日日新報》,1926.3.23,5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3.1上網檢索)。
     
     〈僧妙吉巡迴講演〉,《臺灣日日新報》,1926.3.30,4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3.1上網檢索)。
     
     〈大湖法雲寺重修寶殿〉,《臺灣日日新報》,1926.11.4,4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5.12上網檢索)。
     
     〈阿彌陀佛會籌辦事業內容〉,《臺灣日日新報》,1927.1.31,4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1.5上網檢索)。
     
     〈巡迴講演佛教〉,《臺灣日日新報》,1927.5.14,5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3.1上網檢索)。
     
     〈請設臺灣女子佛教研究會館〉,《臺灣日日新報》,1926.10.22,4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3.1上網檢索)。
     
     〈中壢青年會授戒講習會〉,《臺灣日日新報》,1928.6.30,5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6.19上網檢索)。
     
     〈承諾重修法雲禪寺寶殿〉,《臺灣日日新報》,1928.12.28,4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5.12上網檢索)。
     
     〈中和圓通寺募捐〉,《臺灣日日新報》,1929.4.26,夕版4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5.1上網檢索)。
     
     〈崇信僧言變賣財產,入佛門求樂得苦 法雲寺告訴事件一則〉,《臺灣日日新報》,1931.1.10,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9.19上網檢索)。
     
     〈法雲寺續報〉,《臺灣日日新報》,1931.1.19,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 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9.19上網檢索)。
     
     〈中壢自新壢〉,《臺灣日日新報》,1931.5.23,夕版4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6.19上網檢索)。
     
     〈中和庄圓通寺尼姑住職〉《臺灣日日新報》,1934.4.19,8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5.1上網檢索)。
     
     〈法雲寺全壞〉,《臺灣日日新報》,1936.4.23,3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6.21上網檢索)。
     
     〈中壢圓光禪寺傳戒法會〉,《臺灣日日新報(夕)》,1936.9.26,夕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ddn.exe?@1^21798^1^^^0 (2017.9.19上網檢索)。
     
     
     〈一月佛教:苗栗法雲禪寺〉,《覺生》18(1952.12)。
     〈大湖法雲禪寺大殿落成大佛開光典禮〉,《覺生》53、54合刊(1954.12):35。
     〈大治一爐〉,《鳴鼓集》第二集(1928.2.11),收錄於王見川等主編,《臺灣宗教資料彙編:民間信仰》,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9。
     〈勒賜鼓山湧泉禪寺戒壇同戒錄・一九一二〉,收錄於王見川等主編《臺灣宗教資料彙編:民間信仰》,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9。
     〈薄命辭〉,《鳴鼓集》第三集(1928.2.11),收錄於王見川等主編,《臺灣宗教資料彙編:民間信仰》,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9。。
     《臺灣佛教》,2:11(1948.10.1):15。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數位化檔案),第354冊第3件第15-18
     林達文,《圓光寺同戒錄》,桃園:圓光禪寺,1937。
     丸井圭治郎編,《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第一卷)》,臺北:臺灣總督府,1919。
     森田俊介,〈臺灣佛教會鍊成所設立趣意書〉,收錄於中西直樹編,《仏教植民地布教史資料集成(臺灣編)》第2卷(京都:三人社,2016)。
     新竹寺編 1937 《後醍醐天皇六百年御遠忌參拜神社佛閣觀光紀念》1-2,台北:高倉寫真館。
     圓明編,《臺灣佛學院畢業特刊》桃園:圓光禪寺,1949。
     臺灣總督府,《臺灣社會事業要覽》,臺北:江里口商店印刷,1926。
     鷹取田一郎,《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16。
     
     二、近人論著
     于凌波 2005 〈中壢圓光禪寺釋妙果傳〉,《民國高僧傳續編》,台北:知書房出版社。
     大野育子 2009 「日治時期臺灣佛教菁英的崛起—以曹洞宗駒澤大學臺灣留學生為中心」,新北: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中華佛學研究所主編 2002 《台灣佛學院教育年鑑創刊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
     王見川、釋道成 1999 《台灣北部道場中壢圓光寺誌》,桃園:圓光禪寺。
     王宣蘋 2012 「日治時期留學日本的尼僧」,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順民 1995〈台灣當代佛教變遷之考察〉,《中華佛學學報》8 (1995.07):315-342
     朱其麟主編 1988 《臺灣佛教寺院庵堂總錄》,臺北:華宇出版社。
     江燦騰 1996 〈日據時代台灣北部曹洞宗大山派的崛起〉,收錄於楊惠南、釋宏印編,《台灣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佛教青年文教基金會,1996,頁47-70。
     江燦騰 1996 《台灣佛教百年史之研究1895-1995》,台北:南天書局。
     江燦騰 2000 《當代台灣佛教》,台北:南天書局。
     江燦騰 2001 《日據時期台灣佛教文化發展史》,台北:南天書局。
     江燦騰 2012 《認識臺灣本土佛教解嚴以來的轉型與多元新貌》,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江燦騰、侯坤宏、楊書濠 2011 《戰後臺灣漢傳佛教史──從雙源匯流到逆中心互動傳播的開展歷程》,台北:五南出版社。
     李世偉、王見川 〈臺北艋舺龍山寺「民間佛教」性格之歷史考察〉,《圓光佛學學報》7(1991.12),。
     李玉珍 2000〈出家入世–戰後台灣佛教女性僧侶生涯之變遷〉,收錄於《回顧老臺灣、展望新故鄉─臺灣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頁409-441。
     李添春 1973 〈台灣佛教史資料上篇曹洞宗史二—大湖法雲寺高僧傳〉,《臺灣佛教》27:1(1973)。
     周玉茹 2013 《台灣佛教的僧伽教育—以佛學院為中心》,台中:太平慈光寺。
     周霖芳 2004 「中國佛教會在台灣之發展(1945~1955)」,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易水編撰 2012 《大湖法雲禪寺山派(上)--覺力和尚時代》,苗栗:法雲禪寺。
     松金公正 1999 〈日本殖民地統治初期佈教師眼中之臺灣佛教—
     以佐佐木珍龍《從軍實歷夢遊談》為中心〉《史聯雜誌》35(1999):21-36。
     林美珠 2015 「日治時期新竹州人口外移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林恩睦 2006 「清代苗栗大湖地區的土地開發(1861-1895)」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區域人文社會學系碩士班。
     林添泰 2012 「馬來西亞的福州法脈佛寺研究」,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碩士班。
     林蘭芳〈日據末期臺灣「皇民奉公」運動(1937~1945)〉,收錄於《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三屆討論會》(台北:國史館,1996),頁1193-1238。
     法雲禪寺 1966《法雲禪寺護國千佛大戒同戒錄》,苗栗:法雲禪寺。
     邱玉如 2007 「從住持傳承看寺廟發展—以苗栗大湖法雲禪寺為例」,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
     范純武、王見川、李世偉合著 2005 《台灣佛教的探索》,新北市:博揚文化。
     范鉅昌 2014 「客家地區的「隱形化」發展歷程:以中壢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碩士論文。
     徐壽 1932《臺灣全臺寺院齋堂名蹟寶鑑》,台南:國清寫清館。
     康豹 2000 〈日治時期新莊地方菁英與地藏庵的發展〉,《北縣文化》64(2000.03):83-100。
     張文進主編 1957 《台灣佛教大觀》,台中:正覺出版社。
     許雪姬、薛化元、張淑雅等撰 2004 《臺灣歷史辭典》,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陳水逢 2010 《日本近代史》,臺北:商務印書館。
     陳泳惠 2011 「日治時期施乾的社會救助事業」,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碩士論文。
     陳惠貞 2015 「“南瀛佛教”故事體作品研究」,台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碧忠主持、吳兆玉總編 1999《大湖鄉誌》,苗栗:大湖鄉公所。
     慈航大師紀念及編印處 1998 《慈航大師紀念集》(上),台北:彌勒內院、大乘精舍印。
     楊書濠 2009 「從戒嚴到解嚴──中國佛教會在台灣政教關係中的挑戰與發展」,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
     溫國良 2011 〈日治時期臺灣社寺等建立一考察—以「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為中心〉,《第六屆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收入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整理組編,《第六屆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溫國良編 2013 《日據時期在臺日本佛教史料選編》,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增田福太郎著 2001 〈南島寺廟採訪記〉,黃有興譯,《台灣宗教論集》台北:南天書局。
     編委會 1967 〈民國高僧傳(續)・臺灣中壢圓光禪寺妙果和尚傳〉,《佛教文化季刊》8(1967.12):27。
     蔡錦堂 1995 《日本帝国主義下台湾の宗教政策》,東京:同成社。
     蔡錦堂 2006 《戰爭體制下的臺灣》,臺北:國立編譯館。
     禪慧編撰 2012 《覺力禪師年譜》,台北:三慧講堂。
     鍾智誠 2015 「台灣佛教興辦中等以上學校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羅玫讌 2009 「臺灣大湖法雲寺派的發展(1908-1960)」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美文 2015〈使一切女子同取正覺:日據時期覺力法師對佛教女性教育之推動〉,《中華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報》,6(2015.5):48。
     釋妙然編 1995 《民國佛教大事年紀》,台北:善導寺。
     釋宏聖 2017 「慈航法師思想與實踐之研究」桃園:南華大學宗教學所碩士論文。
     釋悟因 2000 〈對學僧弘護實習的開示〉,香光尼僧團《梵網集》,95(2000.5)。
     釋道成 1997 「覺力禪師及其派下之研究1881-1963」,桃園:圓光佛學院碩士論文。
     釋道成編 2003《妙果法師紀念集──老和尚圓寂四十年追憶》,桃園:圓光禪寺。
     釋達碧編 2012 《法雲禪寺沿革》,苗栗:法雲禪寺。
     釋達碧編 2015 《法雲禪寺沿革》,苗栗:法雲禪寺。
     釋演愔 2017 《虛雲和尚在鼓山之研究》,桃園:圓光佛學研究所。
     釋慧嚴 1998 〈日本曹洞宗與臺灣佛教僧侶的互動〉,《中華佛學學報》11(1998.07):119-153。
     釋慧嚴 1999〈從臺閩日佛教的互動看尼僧在臺灣的發展〉,《中華佛學學報》12(1999.07):249-274。
     釋慧嚴 2003 〈再檢視日治時期臺灣佛教界從事的教育事業〉,《中華佛學學報》16(2003.09):169-210。
     釋慧嚴 2007 〈略探尼僧在臺灣佛教史上的地位〉,《玄奘佛學研究》8(2007.11.01):55-74。
     釋慧嚴 2008 《臺灣與閩日佛教交流史》,高雄:春暉出版社。
     闞正宗 1996 《台灣高僧》,台北:菩提長青出版社。
     闞正宗 1999 《臺灣佛教一百年》,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闞正宗 2003 《重讀臺灣佛教:戰後臺灣佛教(正編)》,新北:大千出版社。
     闞正宗 2014 《台灣佛教的殖民與後殖民》,台北:博揚文化。
     闞正宗 2017 《圓光禪寺百年發展史》,桃園:圓光禪寺。
     顧敏耀 2005〈圓光化祥永宏明,雲仙覺善廣妙音─中壢市佛教寺院初探〉,《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集刊》10(2005.7):21。
     三、 網站
     「臺灣寺廟網」網站,http://www.taiwantemple.com/20940386423114623546.html (2018.1.29上網檢索)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THE.NCCU.GIRS.010.2018.A03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