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生技產業政策對生技製藥公司發展之影響
The Effect of Government Policy to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作者 許淑燕
Hsu, Shu-Yen
貢獻者 陳嬿如
Chen, Yenn-Ru
許淑燕
Hsu, Shu-Yen
關鍵詞 生技新藥
投資抵減
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
日期 2018
上傳時間 1-Apr-2019 14:44:39 (UTC+8)
摘要 生技新藥開發成本高,風險也高。近30多年來,政府從設立生技研發機構、建置生技園區及育成中心、促進生技新藥產業發展、並進行相關醫藥法規的修訂並與國際接軌等多項措施,無不希望生技產業可以成為下一個半導體產業。然而發展生技新藥,帶動其為下波經濟轉型的主力,政府產業政策扮演重要的推波力量。以電子產業成功的模式來看,以研發投資抵減的政策部分,可以增加企業的研發投入,進而對企業經營績效帶來正面的效益,更能產生帶動產業的發展與茁壯。隨後生技投資的熱潮開始,政府於2007年通過「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同樣希望利用產業政策帶動高成本與高風險的生技製藥產業。
本研究以1997年至2007年台灣上市櫃及興櫃生技醫療公司為研究樣本,以迴歸分析,探討政府產業政策對生技製藥公司發展的影響。研究結果,在2007年「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通過,整體生技製藥公司的市值及研發投入每年都大幅度增加。其中「新藥審定公司」其公司市值及研發投入顯著高於「非新藥審定公司」許多,並具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各項報酬率部分,「新藥審定公司」卻是顯著的比「非新藥審定公司」來的差。而「新藥審定公司」,其公司市值及研發投入審定後高於審定前。
從迴歸實證分析結果發現,該政策頒布對於生技製藥公司的公司市值、總資產、及研發投入皆具有正相關性。從本研究的分析結果,「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的頒布的確帶動整體生技製藥產業在資源及資金挹注的效果。在營業額及各項報酬率來看,「新藥審定公司」卻是具負相關性。
總結來看,「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對生技新藥公司增加了研發的投入,同時也增加的新藥公司的公司市值。但這些新藥審定公司,尚未因為該條例帶來的投資抵減的租稅利益,帶動公司的經營績效。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書籍
湯谷清、許毓真、李欣穎、張雅雯、廖美智,(2008)。印度、韓國、新加坡、愛爾蘭及中國大陸製藥產業發展策略研究。台北;工業技術研究院。

期刊論文
王振寰,全球化與後進國家:兼論東亞的發展路徑與轉型,台灣社會學刊,2003,No.31, pp.1-44。
王振寰、陳琮淵,台灣的生技製藥產業:發展、創新與限制,台灣社會學刊;2009, 43期, P159 – 208。
汪嘉林,我國生技製藥產業創新演化的回顧與前瞻,科學發展;2011/1月,457期,146-150。
林宛瑩、汪瑞芝、游順合,研發支出、內部董事與經營績效,會計審計論叢;2012,2(1),61-90。
陳瑞東、彭俊揚、陳俐臻,投資抵減、研發支出對企業經營績效之影響 – 以電子業為例,財稅研究;2017,第46卷第3期,128-154。

博碩士學位論文
王國平 (2001)。投資抵減對企業價值提升效果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灣台北。
吳佩勳 (2010)。研究發展支出與績效持續性之研究 – 以台灣公司為例。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會計學系,台灣台南。
姜義軒 (2001)。台灣電子產業與非電子產業Tobin’s Q之差異及其成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台灣新竹。
陳昌禮 (2004)。生物科技產業價值創造之效率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經濟研究所,台灣台北。
陳富仁 (2008)。臺灣制定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之影響評估。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會計學系,台灣台北。
莊雅雁 (2010)。研發投資抵減與企業研究發展支出關聯性之探討 – 企業生命週期之考量。碩士論文,東吳大學,會計研究所,台灣台北。
黃良騰 (2002)。投資稅額抵減對企業研究發展支出的影響效果 – 以電子產業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台灣台北。
鄭惠方 (2006)。投資抵減與企業經營績效間之關聯性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台灣台北。

技術報告
2017中華民國生物技術與醫藥產業簡介。經濟部生技醫藥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
王健全、連文榮、蔡鳳凰、許淑琴 (2009);促進產業升級條例:有關研發人培養及自動化投資抵減獎勵之效益評估,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
陳明進 (2005),研究發展投資抵減租稅獎勵效果之實證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會計學系。
張基峰等 (2009),生技製藥價值創造研究-美國創業投資觀點,經濟部,跨領域研發成果產業化國際高階人才培訓計畫。
經濟部 (2012),2012生技產業白皮書,經濟部工業局。

英文部分
Berger, P. (1993), Explicit and implicit tax effects of the R&D Tax Credit,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31(2), 131-171.
Chibber, V. (2002), Bureaucratic Rationality and the Developmental Stat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7, No. 4 (2002): 951-89.
Hall, B. & Reenen, J. V. (2000), How Effective are Fiscal Incentives for R&D?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Research Policy, 29(4), 449-469.
Hirschey, M. & Weygandt, J. (1985), Amortization Policy for Advertising an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xpenditur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3(1), 326-335.
Lai, Si Tsui-Auch (2004), Bureaucratic Rationality and Nodal Agency in a Developmental State,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19(4), 451-447.
Porter, M. E. (1990),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N.Y. Free Press.
Sougiannis, T. (1994), The Accounting Based Valuation of Corporate R&D, The Accounting Review, Vol. 69, No. 1, 44-68.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10593218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93218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陳嬿如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Chen, Yenn-Ru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許淑燕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Hsu, Shu-Yenen_US
dc.creator (作者) 許淑燕zh_TW
dc.creator (作者) Hsu, Shu-Yenen_US
dc.date (日期) 201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Apr-2019 14:44:39 (UTC+8)-
dc.date.available 1-Apr-2019 14:44:39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Apr-2019 14:44:39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5932184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2764-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5932184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生技新藥開發成本高,風險也高。近30多年來,政府從設立生技研發機構、建置生技園區及育成中心、促進生技新藥產業發展、並進行相關醫藥法規的修訂並與國際接軌等多項措施,無不希望生技產業可以成為下一個半導體產業。然而發展生技新藥,帶動其為下波經濟轉型的主力,政府產業政策扮演重要的推波力量。以電子產業成功的模式來看,以研發投資抵減的政策部分,可以增加企業的研發投入,進而對企業經營績效帶來正面的效益,更能產生帶動產業的發展與茁壯。隨後生技投資的熱潮開始,政府於2007年通過「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同樣希望利用產業政策帶動高成本與高風險的生技製藥產業。
本研究以1997年至2007年台灣上市櫃及興櫃生技醫療公司為研究樣本,以迴歸分析,探討政府產業政策對生技製藥公司發展的影響。研究結果,在2007年「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通過,整體生技製藥公司的市值及研發投入每年都大幅度增加。其中「新藥審定公司」其公司市值及研發投入顯著高於「非新藥審定公司」許多,並具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各項報酬率部分,「新藥審定公司」卻是顯著的比「非新藥審定公司」來的差。而「新藥審定公司」,其公司市值及研發投入審定後高於審定前。
從迴歸實證分析結果發現,該政策頒布對於生技製藥公司的公司市值、總資產、及研發投入皆具有正相關性。從本研究的分析結果,「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的頒布的確帶動整體生技製藥產業在資源及資金挹注的效果。在營業額及各項報酬率來看,「新藥審定公司」卻是具負相關性。
總結來看,「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對生技新藥公司增加了研發的投入,同時也增加的新藥公司的公司市值。但這些新藥審定公司,尚未因為該條例帶來的投資抵減的租稅利益,帶動公司的經營績效。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架構 4
第二章 生技產業及政策發展與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生技產業及政策發展 6
第二節 政府政策對企業及產業發展影響之文獻探討 1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6
第一節 資料來源及研究樣本 16
第二節 政策及對生技製藥公司的影響因子 17
第三節 統計分析及迴歸模型之建立 18
第四章 研究分析結果 22
第一節 台灣生技製藥公司發展狀況 22
第二節 新藥公司審定之影響比較 30
第三節 迴歸分析結果 3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46
參考文獻 49
附錄一:台灣生技製藥發展里程碑 52
附錄二:經濟部工業局審定新藥公司名單 54
zh_TW
dc.format.extent 998498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932184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生技新藥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投資抵減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zh_TW
dc.title (題名) 生技產業政策對生技製藥公司發展之影響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Effect of Government Policy to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書籍
湯谷清、許毓真、李欣穎、張雅雯、廖美智,(2008)。印度、韓國、新加坡、愛爾蘭及中國大陸製藥產業發展策略研究。台北;工業技術研究院。

期刊論文
王振寰,全球化與後進國家:兼論東亞的發展路徑與轉型,台灣社會學刊,2003,No.31, pp.1-44。
王振寰、陳琮淵,台灣的生技製藥產業:發展、創新與限制,台灣社會學刊;2009, 43期, P159 – 208。
汪嘉林,我國生技製藥產業創新演化的回顧與前瞻,科學發展;2011/1月,457期,146-150。
林宛瑩、汪瑞芝、游順合,研發支出、內部董事與經營績效,會計審計論叢;2012,2(1),61-90。
陳瑞東、彭俊揚、陳俐臻,投資抵減、研發支出對企業經營績效之影響 – 以電子業為例,財稅研究;2017,第46卷第3期,128-154。

博碩士學位論文
王國平 (2001)。投資抵減對企業價值提升效果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灣台北。
吳佩勳 (2010)。研究發展支出與績效持續性之研究 – 以台灣公司為例。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會計學系,台灣台南。
姜義軒 (2001)。台灣電子產業與非電子產業Tobin’s Q之差異及其成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台灣新竹。
陳昌禮 (2004)。生物科技產業價值創造之效率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經濟研究所,台灣台北。
陳富仁 (2008)。臺灣制定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之影響評估。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會計學系,台灣台北。
莊雅雁 (2010)。研發投資抵減與企業研究發展支出關聯性之探討 – 企業生命週期之考量。碩士論文,東吳大學,會計研究所,台灣台北。
黃良騰 (2002)。投資稅額抵減對企業研究發展支出的影響效果 – 以電子產業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台灣台北。
鄭惠方 (2006)。投資抵減與企業經營績效間之關聯性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台灣台北。

技術報告
2017中華民國生物技術與醫藥產業簡介。經濟部生技醫藥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
王健全、連文榮、蔡鳳凰、許淑琴 (2009);促進產業升級條例:有關研發人培養及自動化投資抵減獎勵之效益評估,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
陳明進 (2005),研究發展投資抵減租稅獎勵效果之實證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會計學系。
張基峰等 (2009),生技製藥價值創造研究-美國創業投資觀點,經濟部,跨領域研發成果產業化國際高階人才培訓計畫。
經濟部 (2012),2012生技產業白皮書,經濟部工業局。

英文部分
Berger, P. (1993), Explicit and implicit tax effects of the R&D Tax Credit,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31(2), 131-171.
Chibber, V. (2002), Bureaucratic Rationality and the Developmental Stat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7, No. 4 (2002): 951-89.
Hall, B. & Reenen, J. V. (2000), How Effective are Fiscal Incentives for R&D?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Research Policy, 29(4), 449-469.
Hirschey, M. & Weygandt, J. (1985), Amortization Policy for Advertising an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xpenditur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3(1), 326-335.
Lai, Si Tsui-Auch (2004), Bureaucratic Rationality and Nodal Agency in a Developmental State,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19(4), 451-447.
Porter, M. E. (1990),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N.Y. Free Press.
Sougiannis, T. (1994), The Accounting Based Valuation of Corporate R&D, The Accounting Review, Vol. 69, No. 1, 44-68.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THE.NCCU.EMBA.067.2019.F08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