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流亡與回歸:論李黎和洪素麗的家族書寫
作者 蘇婉如
Su, Wan-Ju
貢獻者 陳芳明
蘇婉如
Su, Wan-Ju
關鍵詞 李黎
洪素麗
家族書寫
女性意識
日期 2019
上傳時間 1-Jul-2019 10:58:13 (UTC+8)
摘要 李黎與洪素麗兩人皆為文壇大家,兩人年紀相仿,有著類似甚而部分重疊的成長歷程,各有擅長書寫領域的兩人近年不約而同地將書寫目光轉向「家族書寫」,致使兩人書寫轉向的起因在於親族的凋零和記憶的消逝。兩人透過家族書寫探索生命中的「流亡」與「回歸」,皆在追尋自我與家族認同等議題上刻劃甚深,但在這些看似相同的書寫基礎上,兩人所呈現的思維與視野會一致嗎?於是以此為研究意識,以兩人的家族書寫為研究核心,研究在同一時代環境下成長的兩人,其在家族書寫中所呈現的記憶與認同。
論文共五章,第一章「緒論」包括研究動機與目的、文獻探討、研究範圍與方法。第二章「流轉半生:學思與創作經歷」,以「戒嚴下的成長」、「海外流離」、「鄉愁近矣」、「家族書寫」四階段探討作家如何在大時代環境的沖刷下遠離故鄉展開流亡,而後又是什麼樣的經歷觸動她們「回歸」。第三章「家在何方:家族書寫中的記憶與認同」就兩人的家族書寫進行主題分析,從「童年記憶」、「人物形塑」、「政治認同」、「文化鄉愁」四面向切入,歸納、分析兩人家族記憶的同與異,並藉此找尋作家的心靈原鄉。第四章「家族書寫中的藝術表現」,以「張愛玲身影」、「女性意識」、「主題與形式」、「文字運用的差異性」剖析兩人的書寫藝術,最後第五章「回家的路:結論」總結本論文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一、專書
(一)李黎專書(按出版年份排列)
1.小說
薛荔:《最後夜車》,台北:洪範書店,1986。
李黎:《天堂鳥花》,台北:洪範書店,1988。
李黎:《傾城》,台北:聯經,1989。
李黎:《浮世》,台北:洪範書店,1991。
李黎:《袋鼠男人》,台北:聯合文學,1992。
李黎:《袋鼠男人:電影劇本與幕後人語》,台北:遠流,1994。
李黎:《浮世書簡》,台北:聯合文學,1994。
李黎:《初雪》,台北:聯合文學,1998。
李黎:《樂園不下雨》,台北:印刻文學,2007。
2.散文
李黎:《別後》,台北:允晨文化,1989。
李黎:《悲懷書簡》,台北:爾雅,1990。
李黎:《天地一遊人》,台北:爾雅,1992。
李黎:《世界的回聲》,台北:九歌,1996。
李黎:《晴天筆記》,台北:聯合文學,1996。
李黎:《尋找紅氣球》,台北:聯合文學,2000。
李黎:《玫瑰蕾的名字》,台北:聯合文學,2000。
李黎:《海枯石》,台北:印刻文學,2004。
李黎:《威尼斯畫記》,台北:印刻文學,2005。
李黎:《浮花飛絮張愛玲》,台北:印刻文學,2006。
李黎:《加利福尼亞旅店》,台北:印刻文學,2010。
李黎:《昨日之河》,台北:印刻文學,2011。
李黎:《半生書緣》,台北:印刻文學,2013。
李黎:《那朵花,那座橋》,台北:印刻文學,2016。
(二)洪素麗專書(按出版年份排列)
1.詩集
洪素麗:《詩》,台北:田園,1969。
洪素麗:《十年詩草》,台北:時報文化,1981。
洪素麗:《盛夏的南台灣》,台北:前衛,1986。
洪素麗:《流亡》,台北:自立晚報,1990。
洪素麗:《打狗樹仔》,台北:允晨文化,2010。
洪素麗:《台灣米》,台北:允晨文化,2014,
2.散文集
洪素麗:《十年散記》,台北:時報文化,1981。
洪素麗:《浮草》,台北:洪範書店,1983。
洪素麗:《昔人的臉》,台北:時報文化,1984。
洪素麗:《港都夜雨》,台北:前衛,1986。
洪素麗:《守望的魚》,台中:晨星,1986。
洪素麗:《旅愁大地》,台北:聯經,1989。
洪素麗:《海、風、雨》,台北:聯經,1989。
洪素麗:《黑髮城市》,台北:自立晚報,1990。
洪素麗:《夢與旅行》,台北:漢藝色研,1992。
洪素麗:《綠色本命山》,南投: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1992。
洪素麗:《尋找一隻鳥的名字》,台中:晨星,1994。
洪素麗:《台灣百合》,台中:晨星,1998。
洪素麗:《含笑》,台北:麥田,2003。
洪素麗:《金合歡》,台北:聯合文學,2006。
洪素麗:《銀合歡》,台北:聯合文學,2006。
洪素麗:《台灣平安》,台北:三民書局,2008。
洪素麗:《哈瑪星》,高雄:春暉,2009。
洪素麗:《霧の黑島》,台北:允晨文化,2011。
洪素麗:《台灣好女》,台北:聯合文學,2016。
(三)評論(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1995。
王德威:《閱讀當代小說──台灣.大陸.香港.海外》,台北:遠流,1991。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2001。
王曉波:《走出台灣歷史的陰影》,台北:帕米爾,1976。
王曉波:《尚未完成的歷史:保釣二十五年》,台北:海峽學術,1996。
任一鳴:《中國女性文學的現代衍進》,香港:青文書屋,1997。
宋如珊:《從傷痕文學到尋根文學》,台北:秀威資訊,2001。
吳明益:《台灣自然寫作選》,台北:二魚文化,2003。
吳明益:《台灣自然書寫的作家論1980~2002:以書寫解放自然》,台北:夏日,2011。
林文月:《臺靜農先生紀念文集》,台北:洪範書店,1991。
施正鋒:《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台北:前衛,1998。
侯如綺:《雙鄉之間:台灣外省小說家的離散與敘事(1950—1987)》,台北:聯經,2014。
姚嘉為:《在寫作中還鄉》,台北:允晨文化,2011。
姚嘉為:《越界後‧眾聲喧嘩:北美文學新視界》,台北:爾雅,2014。
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綜論》,台北:麥田,2002。
范銘如:《像一盒巧克力──當代文學文化評論》,台北,印刻文學,2005。
釣統運文獻編委會編:《春雷之後──保釣運動三十五周年文獻選輯》第一卷, 台北:人間,2006。
釣統運文獻編委會編:《春雷之後──保釣運動三十五周年文獻選輯》第二卷, 台北:人間,2006。
釣統運文獻編委會編:《春雷之後──保釣運動三十五周年文獻選輯》第三卷,台北:人間,2006。
陳子善:《回憶臺靜農》,上海:上海教育,1995。
陳玉玲:《尋找歷史中缺席的女人──女性自傳的主體性研究》,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
陳伯軒:《文本多維:台灣當代散文的空間意識及其書寫型態》,台北:秀威資訊,2010 。
陳芳明:《台灣現代小說史縱論》,台北:聯經,1998。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2002。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台北:麥田,2004。
陳芳明:《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選文篇》,台北:麥田,2006。
陳芳明:《左翼台湾: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台北:麥田,2007。
陳芳明:《危樓夜讀》,台北:聯合文學,2008。
陳芳明:《楓香夜讀》,台北:聯合文學,2009。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上.下》,台北:聯經,2011。
陳芳明:《星遲夜讀》,台北:聯合文學,2013。
陳芳明:《很慢的果子:閱讀與文學批評》,台北:麥田,2015。
陳芳明:《晚秋夜讀》,台北:印刻文學,2017。
陳芳明:《我的家國閱讀:當代台灣人文精神》,台北:麥田,2017。
張瑞芬:《未竟的探訪:瞭望文學新版圖》,台北:麥田,2002。
張瑞芬:《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評論篇》,台北:麥田,2006。
張瑞芬:《台灣當代女性散文史論》,台北:麥田,2007。
張瑞芬:《胡蘭成、朱天文與「三三」──台灣當代文學論集》,台北:秀威資訊,2007。
張瑞芬:《狩獵月光──當代文學及散文論評》,台北:聯合文學,2007。
張瑞芬:《鳶尾盛開──文學評論與作家印象》,台北:聯合文學,2007。
張瑞芬:《春風夢田──台灣當代文學評論集》,台北:爾雅,2011。
張瑞芬:《荷塘雨聲:當代文學評論》,台北:爾雅,2013。
張愛玲:《華麗緣散文集一.一九四0年代》,台北:皇冠,2010。
張愛玲:《對照記散文集三.一九九0年代》,台北:皇冠,2010。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1991。
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台北:麥田,2007。
黃雅歆:《自我、家族(國)與散文書寫策略:台灣當代女性散文論著》,台北:文津,2013。
黃宗潔:《當代台灣文學的家族書寫──以認同為中心的探討》,台北:花木蘭,2013。
焦桐:《台灣味道》,台北:二魚,2004。
焦桐:《味道福爾摩莎》,台北:二魚,2017。
廖玉蕙:《打開作家的瓶中稿:再訪捕蝶人》,台北:九歌,2004。
廖炳惠:《吃的後現代》,台北:二魚,2004。
齊邦媛、王德威:《最後的黃埔:老兵與離散的故事》,台北:麥田,2004。
鄭明娳:《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3。
鄭明娳:《現代散文》,台北:三民書局,1999。
應鳳凰:《漫遊與獨舞──九0年代台灣女性散文論集》,台北:秀威資訊,2007。
鍾怡雯:《亞洲華文散文的中國圖象》,台北:萬卷樓,2001。
鍾怡雯:《無盡的追尋──當代散文的詮釋與批評》,台北:聯合文學,2004。
鍾怡雯:《經典的誤讀與定位:華文文學研究專題》,台北:萬卷樓,2009。
韓良露:《台北回味》,台北:有鹿文化,2014。
簡媜:《天涯海角──福爾摩沙抒情誌》,台北:聯合文學,2002。
蘇新:《未歸的台共鬥魂──蘇新自傳與文集》,台北:時報文化,1990。
(四)譯著(按作者姓氏字母排列)
Alfred Adler(阿弗雷德‧阿德勒)著,黃光國譯:《自卑與超越》,台北:志文,2004。
Clare Cooper Marcus(克蕾兒.馬可斯)著,徐詩思譯:《家屋,自我的一面鏡子》,台北:張老師文化,2000。
Diane Ackerman(黛安‧艾克曼)著,莊安祺譯:《氣味、記憶與愛欲:艾克曼的大腦詩篇》,台北:時報文化,2004。
Elizabeth Loftus、Katherine Ketcham著,洪蘭譯:《記憶vs.創憶:尋找迷失的真相》,台北:遠流,1998。
Gaston Bachelard(加斯東‧巴舍拉)著,龔卓軍譯:《空間詩學》,台北:張老師文化,2004。
Gunther Hirschfelder(顧恩特‧希旭菲爾德)著,張志成譯:《歐洲飲食文化:吃吃喝喝五千年》,台北:左岸文化,2004。
Maurice Halbwachs(莫里斯•哈布瓦赫)著,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2002。
Tim Cresswell 著,王志弘、徐苔玲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2006。
橫地剛著,陸平舟譯:《南天之虹──把二二八事件刻在版畫上的人》,台北:商務印書館,2016。
二、單篇論文與評論(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丁鳳珍:〈論洪素麗的台灣自然生態文學創作〉,《台灣自然生態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津,2001。
王永中:〈留美學界的保釣運動〉,《人與社會》,第6卷第3期,1978年8月。
王德威:〈張愛玲成了祖師奶奶〉,《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2001。
王德威:〈國家不幸書家幸──臺靜農的書法與文學〉,《台大中文學報》,第31期,2009年12月。
白先勇:〈不信青春喚不回──寫在《現文因緣》出版之前〉,《現文因緣》,台北:聯經,2016。
李京珮:〈臺靜農與魯迅的文學因緣及其意義〉,《明道通識論叢》,第3期, 2007年9月。
李黎:〈作家臉譜──七0年代的知青李黎〉,《聯合文學》,第12卷第12期,1996年10月。
杜正宇:〈論二戰時期的台灣大空襲(1938—1945)〉,《國史館館刊》,第51期,2017年3月。
何寄澎:〈當代散文的蛻變〉,《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建會,2000。
宋澤萊:〈論洪素麗的「黑髮城市」──八0年代台灣女性作家的美麗與哀愁〉, 《台灣新文學》,第8期,1997年8月。
林文月:〈身經喪亂──臺靜農教授傳略〉,《聯合文學》,第270期 ,2007年4月。
林文月:〈序言〉,《澄輝集》,台北:洪範書店,1983。
林芳儀:〈守望生命:論洪素麗家族書寫中的自然與療癒關係〉,《華文文學與文化》,第2期,2012年12月。
林俊穎:〈信美的吾土──評洪素麗《台灣平安》〉,《文訊雜誌》,第270期,2008年4月。
林韻文:〈浮世逆旅:李黎旅行書寫的主題建構與風景鏡像〉,《嘉大中文學報》,第3期,2010年3月。
林燿德:〈傳統之軸與前衛之輪──半世紀的台灣散文面目〉,《林燿德佚文選I—批評卷‧文學評論新世代星空》,台北:華文網,2001。
周婉窈:〈台灣人第一次的「國語」經驗──析論日治末期的日語運動及其問題〉,《新史學》,第6卷2期,1995年6月。
周婉窈:〈日治五十年:殖民統治、近代化,兩者的糾葛及其遺產〉,《島嶼的愛和向望》,台北:玉山社,2017。
胡衍南:〈「外省第二代」作家的父親(家族)書寫〉,《清華中文學林》,第1期,2005年4月。
柯品文:〈屬於那些重生的家族記憶〉,《文訊雜誌》,第188期,2001年6月。
馬馨:〈李黎──走過滅絕,更惜今生〉,《家庭月刊》,第213期,1994年6月。
奚密:〈自我衝突與救贖意識:李黎小說研究〉,《中外文學》,第18卷第5期,1989年10月。
范銘如:〈林海音〈燭芯〉導讀〉,《文學台灣》,第37期,2001年12月。
紀大偉:〈歷史的天使〉,《影子情人》,台北:二魚,2003。
郭晉銓:〈臺靜農在高壓政局下的心境與處世之道〉,《文與哲》,第18期,2011年6月。
陳玉玲:〈女性童年的烏托邦〉,《中外文學》,第25卷4期,1996年9月。
陳必芩:〈尋找烏托邦──李黎《西江月》中的集體救贖 〉,《中正台灣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第9期,2011年12月。
陳必芩:〈情慾與救贖──李黎小說〈浮世〉、《浮世書簡》、《樂園不下雨》初探 〉,《台灣文學評論》,第12期第2卷,2012年4月。
陳泳曆:〈試論洪素麗詩集《流亡》中的自然與原鄉 〉,《東華中國文學研究》,第9期,2011年6月。
陳俊榮:〈新歷史主義的台灣文學史觀〉,《中外文學》,第32卷第8期,2004年1月。
陳瑤玲:〈台美人旅行書寫中的國族想像:李黎《加利福尼亞旅店》v.s胡民祥《夏娃伊意紀遊》〉,《台灣文學評論》,第11期第1卷,2011年1月。
陳翠蓮:〈台灣戰後初期的「歷史清算」(1945—1947)〉,《台大歷史學報》,第58期,2016年12月。
陳燁:〈永恆的鄉愁──評李黎《天堂鳥花》〉,《聯合文學》,第51期,1989年1月。
許俊雅:〈小說中的「二二八」〉,《無語的春天──二二八小說選》,台北:玉山社,2003。
許劍橋:〈寫家書的人──李黎的創作心路〉,《文訊雜誌》,第290期,2009年12月。
張皖春:〈尋根者的困境──略論台灣留學生文學〉,《世界華文文學論壇》,第2期,1994年。
張瑞芬:〈國族.家族.女性──陳玉慧、施叔青、鍾文音近期文本中的國族/家族寓意〉,《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0期,2005年6月。
張瑞芬:〈合歡交響──讀洪素麗《金合歡》、《銀合歡》〉,《文訊雜誌》,第250期,2006年8月。
張瑞芬:〈台灣,麗日平安──洪素麗的詩、畫與文學〉,《文訊雜誌》,第269期,2008年3月。
張瑞芬:〈關於青春,以及青春不再──2011年散文回顧〉,《聯合文學》,第326期,2011年12月。
張瑞芬:〈張愛玲的散文系譜〉,《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8期,2004年5月。
張寧:〈尋根一族與原鄉主題的變形──莫言、韓少功、劉恆的小說〉,《中外文學》,第212期,1990年1月。
張靜茹:〈從愛一株腳邊的植物開始──洪素麗的自然寫作〉,《台灣光華雜誌》,第20卷第5期,1995年5月。
鹿憶鹿:〈作家的情痴──讀李黎《世界的回聲》〉,《文訊雜誌》,第130期,1996年8月。
鹿憶鹿:〈情癡與理悟──讀李黎的《悲懷書簡》〉,《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2期,1996年6月。
鹿憶鹿:〈一個母親的癡心,讀李黎《晴天筆記》〉,《文訊雜誌》,第136期,1997年。
童慶炳:〈作家的童年經驗及其對創作的影響〉,《文學評論》,第4期,1993年。
游喚:〈素麗搖筆而散珠──評洪素麗散文《十年散記》〉,收入《文學批評的實踐與反思》,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3。
彭珮貞:〈無父無家者的精神祭典──論陳玉慧《海神家族》中的憂傷書寫〉,《中正台灣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第15期,2015年9月。
黃子平:〈故鄉的食物:現代文人散文中的味覺記憶〉,《中外文學》,第31卷第3期,2002年8月。
黃文鉅記錄:〈從文學看見台灣的豐富──陳芳明╳紀大偉對談《台灣新文學史》〉,《聯合文學》,第325期,2011年11月。
黃宗潔:〈試論當代台灣家族書寫中的感官記憶〉,《中國學術年刊》,第27期, 2005年9月。
黃筱威、尹蓓芳記錄整理:〈文學途上,離家與歸鄉──駱以軍對談李黎〉,《刻印文學生活誌》,第三卷第五期,2007年1月。
黃雅歆:〈《天涯海角》與《母系銀河》的「父系」「母系」追索──兼論散文的「歷史/家族」書寫〉,《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22期,2011年6月。
黃碧端:〈感性的迴聲──評李黎《世界的回聲》〉,《聯合文學》,第143期,1996年9月。
楊牧:〈兩片瓊瓦〉,《葉珊散文集》,台北:洪範書店,1994。
楊佳嫻:〈在歷史裂隙中──駱以軍《月球姓氏》的記憶書寫〉,《中外文學》,第32卷第1期,2003年。
楊照:〈守望敗壞中的天空──評洪素麗散文集《找一隻鳥的名字》〉,《台灣光華雜誌》,第20卷第5期,1995年5月。
楊翠:〈三個五年級女生的自傳書寫──以鍾文音、郝譽翔、利格拉樂‧阿烏為討論對象〉,《後殖民的東亞在地化思考──台灣文學場域》,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6。
楊翠:〈導讀洪素麗〈悲歌島鄉〉〉,《二十世紀台灣文學金典:散文卷(第二部)》,台北:聯合文學,2006。
廖玉蕙:〈說給故鄉的人聽──李黎女士訪談錄〉,《文訊雜誌》,第209期,2003年3月。
廖炳惠:〈旅行、記憶與認同〉,《當代》,第175期,2002年3月。
廖炳惠:〈新歷史主義與後殖民論述〉,《中外文學》,第20卷第12期,1992年5月。
廖祿基:〈論簡媜《天涯海角──福爾摩沙抒情誌》的記憶與認同〉,《台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第13期,2008年1月。
齊邦媛:〈二度漂流的文學〉,《霧起霧散之際》,台北:天下文化,2017。
鄭明娳:〈評「昔人的臉」〉,《文訊雜誌》,第18期,1985年6月。
潘雅鈴:〈台灣自主性母職書寫的多面向──以李黎、龍應台、簡媜為例 〉,《南台學報》,第37卷第4期,2012年12月。
蔡逸君記錄整理:〈凝脂溫泉VS.尋找紅氣球──平路、李黎對談錄〉,《聯合文學》,第190期,2000年8月。
蔡雅薰:〈台灣留學生文學到移民文學的發展與近況〉,《文訊雜誌》,第172期,2000年2月。
劉思坊:〈記憶的肢解和重塑──論張大春家族書寫策略的轉移〉,《思辨集》,第11期,2008年3月。
劉思坊:〈從男人邦到女人國──論陳玉慧《海神家族》與黃碧雲《烈女圖》的女性家族書寫〉,《思辨集》,第12期,2009年3月。
賴香吟:〈童女之戰〉,《母系銀河》,台北:印刻文學,2005。
薛人望:〈李黎與《袋鼠男人》〉,《聯合文學》,第8卷第5期,1992年3月。
薛化元:〈保釣運動的回顧與反思〉,《台灣歷史的鏡與窗》,台北: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2006。
韓良露:〈台北美食記憶地圖〉,《台北學》,台北:馬可孛羅,2011。
謝潤蓮:〈總結最初・終結起始──李黎老師專訪〉,《生活在城市:二0一四年城市文學創作獎作品集.徵文集》,香港:香港藝術發展局,2014。
叢甦:〈沙灘的腳印──留學生文學與流放意識〉,《文訊雜誌》,第172期,2000年2月。
三、報紙(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王開平:〈在知性高塔堆化石積木──訪作家張讓〉,《聯合報,讀書人》,1998年3月16日,46版。
王開平:〈一個旅人,時間中找記憶──訪作家李黎〉,《聯合報》,2007年7月10日,41版。
李黎:〈我帶爸爸回家〉,《中國時報》,2012年1月13日,人間副刊。
李黎:〈那夏日的潮水──懷念前「夏潮」雜誌總編輯蘇慶黎〉,《中國時報》,2005年10月27日。
周芬伶:〈誰識芬芳──洪素麗《含笑》〉,《聯合報》,2003年11月23日,B5版。
周芬伶:〈如果張愛玲多兩歲──評《浮花飛絮張愛玲》〉,《聯合報》,2006年12月24日,E5版。
洪素麗:〈我的童年:耀眼陽光正午時〉,《中華日報》,1987年7月2日,11版。
南方朔:〈中國旅行記號學〉,《中國時報》,1993年,1月2日,人間副刊。
胡錦媛:〈歐蘭朵遊記〉,《中國時報》,1995年8月2日,人間副刊。
張娟芬:〈李黎走過「悲懷」,現身台北〉,《中國時報》,1992年9月4日,31版。
曾意芳:〈李黎新書談最愛〉,《中央日報》,2000年7月14日,第14版。
楊錦郁:〈文學之春系列專訪19:李黎/記取生命時光的變貌〉,《聯合報》,1999年6月,37版。
廖玉蕙:〈追尋與發現的歷程〉,《中央日報》,2000年8月7日,12版。
劉健生:〈名家暢談城市與文學〉,《明報》,2014年6 月21日,D5。
劉健生:〈烏托邦與現實的沉思──作家李黎訪問(上)〉,《明報》,2014年6月21日,D8。
劉健生:〈烏托邦與現實的沉思──作家李黎訪問(下)〉,《明報》,2014年6月28日,D8。
顏擇雅:〈台灣女性的家族史觀〉,《民生報》,2005年1月23日,A7版。
四、學位論文(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一)博士論文
吳明益:《當代台灣自然寫作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3。
黃宗潔:《當代台灣文學的家族書寫──以認同為中心的探討》,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2005。
蔡雅薰:《台灣旅美作家之留學生小說及移民小說研究(1960-1999)》,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2000。
(二)碩士論文
王喬德:《洪素麗散文研究》,台北:台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李麗芬:《在浮生中尋找──李黎散文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2006。
李曉惠:《當代台灣女性散文的家族書寫──以鍾文音《昨日重現》、簡媜《天涯海角》為分析對象》,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吳品誼:《台灣五年級女性小說家身世書寫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林芳儀:《當代台灣女性書寫者的生態意識:以洪素麗、黃美秀、朱天心為主要探討對象》,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侯俐雅:《李黎小說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2010。
陳必芩:《李黎小說中的救贖書寫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楊心怡:《九○年代以降台灣女性小說的家族書寫研究》,台北:國立台灣政治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5。
潘純菁:《李黎旅行散文研究》,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碩士論文,2010。
謝曉瑩:《洪素麗及其散文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論文,2011。
簡義明:《台灣「自然寫作」研究──以1981-1997為範圍》,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
五、網路資源
李黎:〈昨日功課〉,《聯合副刊電子報》,2016年10月30日,網址:
https://reader.udn.com/reader/story/7048/2055988。
李黎書房:https://sites.google.com/site/lhsueh/home。
夏潮的歷史與歷史的夏潮:http://chinatide.net/xiachao/content_13.htm。
葉芸芸:〈蘇慶黎及我們共同的時代〉,《觀察》,2016年7月,第35期,網址:http://www.observer-taipei.com/article.php?id=1191。
鍾秀梅:〈蘇姐〉,《夏潮聯合會》,2004年11月19日,網址:
chinatide.net/xiachao/page_656.htm。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10091201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0912016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陳芳明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蘇婉如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Su, Wan-Juen_US
dc.creator (作者) 蘇婉如zh_TW
dc.creator (作者) Su, Wan-Juen_US
dc.date (日期) 201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Jul-2019 10:58:13 (UTC+8)-
dc.date.available 1-Jul-2019 10:58:1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Jul-2019 10:58:1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100912016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4191-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0912016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李黎與洪素麗兩人皆為文壇大家,兩人年紀相仿,有著類似甚而部分重疊的成長歷程,各有擅長書寫領域的兩人近年不約而同地將書寫目光轉向「家族書寫」,致使兩人書寫轉向的起因在於親族的凋零和記憶的消逝。兩人透過家族書寫探索生命中的「流亡」與「回歸」,皆在追尋自我與家族認同等議題上刻劃甚深,但在這些看似相同的書寫基礎上,兩人所呈現的思維與視野會一致嗎?於是以此為研究意識,以兩人的家族書寫為研究核心,研究在同一時代環境下成長的兩人,其在家族書寫中所呈現的記憶與認同。
論文共五章,第一章「緒論」包括研究動機與目的、文獻探討、研究範圍與方法。第二章「流轉半生:學思與創作經歷」,以「戒嚴下的成長」、「海外流離」、「鄉愁近矣」、「家族書寫」四階段探討作家如何在大時代環境的沖刷下遠離故鄉展開流亡,而後又是什麼樣的經歷觸動她們「回歸」。第三章「家在何方:家族書寫中的記憶與認同」就兩人的家族書寫進行主題分析,從「童年記憶」、「人物形塑」、「政治認同」、「文化鄉愁」四面向切入,歸納、分析兩人家族記憶的同與異,並藉此找尋作家的心靈原鄉。第四章「家族書寫中的藝術表現」,以「張愛玲身影」、「女性意識」、「主題與形式」、「文字運用的差異性」剖析兩人的書寫藝術,最後第五章「回家的路:結論」總結本論文的研究成果。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8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12
第四節 論文架構 15

第二章 流轉半生:學思與創作經歷 19
第一節 戒嚴下的成長 21
一、鳳山與哈瑪星 22
二、高雄女中與台灣大學 24
三、臺靜農與蘇慶黎 32
第二節 海外流離 45
一、李黎:尋找烏托邦 46
二、洪素麗:拼貼南台灣 53
第三節 鄉愁近矣 57
一、李黎:「旅行」書寫生命風景 57
二、洪素麗:「自然」書寫故土救贖 59
第四節 家族書寫 67
一、李黎:《浮花飛絮張愛玲》 68
二、洪素麗:《金合歡》、《銀合歡》 71
第五節 小結 76

第三章 家在何方:家族書寫中的記憶與認同 79
第一節 家族書寫中的童年記憶 79
一、李黎:眺望天涯路 81
二、洪素麗:失落的歸屬感 88
三、土地上的異鄉人 99
第二節 家族書寫中的人物形塑 101
一、李黎:父系書寫 101
二、洪素麗:母系書寫 113
三、兄弟姐妹 126
四、在文字中相遇 128
第三節 家族書寫中的政治認同 130
一、彼岸,一九四九 132
二、島嶼記憶 136
三、戒嚴與白色恐怖 140
四、家族書寫中的中國圖像 146
五、家族書寫中的日本圖像 150
六、重建烏托邦 154
七、雙軌並行的歷史記憶 155
第四節 家族書寫中的文化鄉愁 157
一、原鄉形象 157
二、「食」光記憶 168
三、你就是家族的女兒 180
第五節 小結 182

第四章 家族書寫中的藝術表現 185
第一節 張愛玲身影 185
一、李黎:重疊的舊上海 186
二、洪素麗:耽花戀物一族 190
三、開出文學新氣象 192
第二節 女性意識 193
一、家族書寫前的女性意識 194
二、家族書寫中的女性意識 197
三、女性的記憶版圖 210
第三節 主題與形式 211
一、書寫主題 211
二、書寫形式 223
三、圖像:另一種閱讀 227
第四節 文字運用的差異性 231
一、李黎:惆悵滄桑的氣味 231
二、洪素麗:洪亮樸素美麗 233
第五節 小結 236

第五章 回家的路:結論 239

參考書目 251

附錄:作家年表 265
zh_TW
dc.format.extent 4064303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0912016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李黎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洪素麗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家族書寫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女性意識zh_TW
dc.title (題名) 流亡與回歸:論李黎和洪素麗的家族書寫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專書
(一)李黎專書(按出版年份排列)
1.小說
薛荔:《最後夜車》,台北:洪範書店,1986。
李黎:《天堂鳥花》,台北:洪範書店,1988。
李黎:《傾城》,台北:聯經,1989。
李黎:《浮世》,台北:洪範書店,1991。
李黎:《袋鼠男人》,台北:聯合文學,1992。
李黎:《袋鼠男人:電影劇本與幕後人語》,台北:遠流,1994。
李黎:《浮世書簡》,台北:聯合文學,1994。
李黎:《初雪》,台北:聯合文學,1998。
李黎:《樂園不下雨》,台北:印刻文學,2007。
2.散文
李黎:《別後》,台北:允晨文化,1989。
李黎:《悲懷書簡》,台北:爾雅,1990。
李黎:《天地一遊人》,台北:爾雅,1992。
李黎:《世界的回聲》,台北:九歌,1996。
李黎:《晴天筆記》,台北:聯合文學,1996。
李黎:《尋找紅氣球》,台北:聯合文學,2000。
李黎:《玫瑰蕾的名字》,台北:聯合文學,2000。
李黎:《海枯石》,台北:印刻文學,2004。
李黎:《威尼斯畫記》,台北:印刻文學,2005。
李黎:《浮花飛絮張愛玲》,台北:印刻文學,2006。
李黎:《加利福尼亞旅店》,台北:印刻文學,2010。
李黎:《昨日之河》,台北:印刻文學,2011。
李黎:《半生書緣》,台北:印刻文學,2013。
李黎:《那朵花,那座橋》,台北:印刻文學,2016。
(二)洪素麗專書(按出版年份排列)
1.詩集
洪素麗:《詩》,台北:田園,1969。
洪素麗:《十年詩草》,台北:時報文化,1981。
洪素麗:《盛夏的南台灣》,台北:前衛,1986。
洪素麗:《流亡》,台北:自立晚報,1990。
洪素麗:《打狗樹仔》,台北:允晨文化,2010。
洪素麗:《台灣米》,台北:允晨文化,2014,
2.散文集
洪素麗:《十年散記》,台北:時報文化,1981。
洪素麗:《浮草》,台北:洪範書店,1983。
洪素麗:《昔人的臉》,台北:時報文化,1984。
洪素麗:《港都夜雨》,台北:前衛,1986。
洪素麗:《守望的魚》,台中:晨星,1986。
洪素麗:《旅愁大地》,台北:聯經,1989。
洪素麗:《海、風、雨》,台北:聯經,1989。
洪素麗:《黑髮城市》,台北:自立晚報,1990。
洪素麗:《夢與旅行》,台北:漢藝色研,1992。
洪素麗:《綠色本命山》,南投: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1992。
洪素麗:《尋找一隻鳥的名字》,台中:晨星,1994。
洪素麗:《台灣百合》,台中:晨星,1998。
洪素麗:《含笑》,台北:麥田,2003。
洪素麗:《金合歡》,台北:聯合文學,2006。
洪素麗:《銀合歡》,台北:聯合文學,2006。
洪素麗:《台灣平安》,台北:三民書局,2008。
洪素麗:《哈瑪星》,高雄:春暉,2009。
洪素麗:《霧の黑島》,台北:允晨文化,2011。
洪素麗:《台灣好女》,台北:聯合文學,2016。
(三)評論(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1995。
王德威:《閱讀當代小說──台灣.大陸.香港.海外》,台北:遠流,1991。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2001。
王曉波:《走出台灣歷史的陰影》,台北:帕米爾,1976。
王曉波:《尚未完成的歷史:保釣二十五年》,台北:海峽學術,1996。
任一鳴:《中國女性文學的現代衍進》,香港:青文書屋,1997。
宋如珊:《從傷痕文學到尋根文學》,台北:秀威資訊,2001。
吳明益:《台灣自然寫作選》,台北:二魚文化,2003。
吳明益:《台灣自然書寫的作家論1980~2002:以書寫解放自然》,台北:夏日,2011。
林文月:《臺靜農先生紀念文集》,台北:洪範書店,1991。
施正鋒:《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台北:前衛,1998。
侯如綺:《雙鄉之間:台灣外省小說家的離散與敘事(1950—1987)》,台北:聯經,2014。
姚嘉為:《在寫作中還鄉》,台北:允晨文化,2011。
姚嘉為:《越界後‧眾聲喧嘩:北美文學新視界》,台北:爾雅,2014。
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綜論》,台北:麥田,2002。
范銘如:《像一盒巧克力──當代文學文化評論》,台北,印刻文學,2005。
釣統運文獻編委會編:《春雷之後──保釣運動三十五周年文獻選輯》第一卷, 台北:人間,2006。
釣統運文獻編委會編:《春雷之後──保釣運動三十五周年文獻選輯》第二卷, 台北:人間,2006。
釣統運文獻編委會編:《春雷之後──保釣運動三十五周年文獻選輯》第三卷,台北:人間,2006。
陳子善:《回憶臺靜農》,上海:上海教育,1995。
陳玉玲:《尋找歷史中缺席的女人──女性自傳的主體性研究》,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
陳伯軒:《文本多維:台灣當代散文的空間意識及其書寫型態》,台北:秀威資訊,2010 。
陳芳明:《台灣現代小說史縱論》,台北:聯經,1998。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2002。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台北:麥田,2004。
陳芳明:《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選文篇》,台北:麥田,2006。
陳芳明:《左翼台湾: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台北:麥田,2007。
陳芳明:《危樓夜讀》,台北:聯合文學,2008。
陳芳明:《楓香夜讀》,台北:聯合文學,2009。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上.下》,台北:聯經,2011。
陳芳明:《星遲夜讀》,台北:聯合文學,2013。
陳芳明:《很慢的果子:閱讀與文學批評》,台北:麥田,2015。
陳芳明:《晚秋夜讀》,台北:印刻文學,2017。
陳芳明:《我的家國閱讀:當代台灣人文精神》,台北:麥田,2017。
張瑞芬:《未竟的探訪:瞭望文學新版圖》,台北:麥田,2002。
張瑞芬:《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評論篇》,台北:麥田,2006。
張瑞芬:《台灣當代女性散文史論》,台北:麥田,2007。
張瑞芬:《胡蘭成、朱天文與「三三」──台灣當代文學論集》,台北:秀威資訊,2007。
張瑞芬:《狩獵月光──當代文學及散文論評》,台北:聯合文學,2007。
張瑞芬:《鳶尾盛開──文學評論與作家印象》,台北:聯合文學,2007。
張瑞芬:《春風夢田──台灣當代文學評論集》,台北:爾雅,2011。
張瑞芬:《荷塘雨聲:當代文學評論》,台北:爾雅,2013。
張愛玲:《華麗緣散文集一.一九四0年代》,台北:皇冠,2010。
張愛玲:《對照記散文集三.一九九0年代》,台北:皇冠,2010。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1991。
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台北:麥田,2007。
黃雅歆:《自我、家族(國)與散文書寫策略:台灣當代女性散文論著》,台北:文津,2013。
黃宗潔:《當代台灣文學的家族書寫──以認同為中心的探討》,台北:花木蘭,2013。
焦桐:《台灣味道》,台北:二魚,2004。
焦桐:《味道福爾摩莎》,台北:二魚,2017。
廖玉蕙:《打開作家的瓶中稿:再訪捕蝶人》,台北:九歌,2004。
廖炳惠:《吃的後現代》,台北:二魚,2004。
齊邦媛、王德威:《最後的黃埔:老兵與離散的故事》,台北:麥田,2004。
鄭明娳:《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3。
鄭明娳:《現代散文》,台北:三民書局,1999。
應鳳凰:《漫遊與獨舞──九0年代台灣女性散文論集》,台北:秀威資訊,2007。
鍾怡雯:《亞洲華文散文的中國圖象》,台北:萬卷樓,2001。
鍾怡雯:《無盡的追尋──當代散文的詮釋與批評》,台北:聯合文學,2004。
鍾怡雯:《經典的誤讀與定位:華文文學研究專題》,台北:萬卷樓,2009。
韓良露:《台北回味》,台北:有鹿文化,2014。
簡媜:《天涯海角──福爾摩沙抒情誌》,台北:聯合文學,2002。
蘇新:《未歸的台共鬥魂──蘇新自傳與文集》,台北:時報文化,1990。
(四)譯著(按作者姓氏字母排列)
Alfred Adler(阿弗雷德‧阿德勒)著,黃光國譯:《自卑與超越》,台北:志文,2004。
Clare Cooper Marcus(克蕾兒.馬可斯)著,徐詩思譯:《家屋,自我的一面鏡子》,台北:張老師文化,2000。
Diane Ackerman(黛安‧艾克曼)著,莊安祺譯:《氣味、記憶與愛欲:艾克曼的大腦詩篇》,台北:時報文化,2004。
Elizabeth Loftus、Katherine Ketcham著,洪蘭譯:《記憶vs.創憶:尋找迷失的真相》,台北:遠流,1998。
Gaston Bachelard(加斯東‧巴舍拉)著,龔卓軍譯:《空間詩學》,台北:張老師文化,2004。
Gunther Hirschfelder(顧恩特‧希旭菲爾德)著,張志成譯:《歐洲飲食文化:吃吃喝喝五千年》,台北:左岸文化,2004。
Maurice Halbwachs(莫里斯•哈布瓦赫)著,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2002。
Tim Cresswell 著,王志弘、徐苔玲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2006。
橫地剛著,陸平舟譯:《南天之虹──把二二八事件刻在版畫上的人》,台北:商務印書館,2016。
二、單篇論文與評論(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丁鳳珍:〈論洪素麗的台灣自然生態文學創作〉,《台灣自然生態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津,2001。
王永中:〈留美學界的保釣運動〉,《人與社會》,第6卷第3期,1978年8月。
王德威:〈張愛玲成了祖師奶奶〉,《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2001。
王德威:〈國家不幸書家幸──臺靜農的書法與文學〉,《台大中文學報》,第31期,2009年12月。
白先勇:〈不信青春喚不回──寫在《現文因緣》出版之前〉,《現文因緣》,台北:聯經,2016。
李京珮:〈臺靜農與魯迅的文學因緣及其意義〉,《明道通識論叢》,第3期, 2007年9月。
李黎:〈作家臉譜──七0年代的知青李黎〉,《聯合文學》,第12卷第12期,1996年10月。
杜正宇:〈論二戰時期的台灣大空襲(1938—1945)〉,《國史館館刊》,第51期,2017年3月。
何寄澎:〈當代散文的蛻變〉,《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建會,2000。
宋澤萊:〈論洪素麗的「黑髮城市」──八0年代台灣女性作家的美麗與哀愁〉, 《台灣新文學》,第8期,1997年8月。
林文月:〈身經喪亂──臺靜農教授傳略〉,《聯合文學》,第270期 ,2007年4月。
林文月:〈序言〉,《澄輝集》,台北:洪範書店,1983。
林芳儀:〈守望生命:論洪素麗家族書寫中的自然與療癒關係〉,《華文文學與文化》,第2期,2012年12月。
林俊穎:〈信美的吾土──評洪素麗《台灣平安》〉,《文訊雜誌》,第270期,2008年4月。
林韻文:〈浮世逆旅:李黎旅行書寫的主題建構與風景鏡像〉,《嘉大中文學報》,第3期,2010年3月。
林燿德:〈傳統之軸與前衛之輪──半世紀的台灣散文面目〉,《林燿德佚文選I—批評卷‧文學評論新世代星空》,台北:華文網,2001。
周婉窈:〈台灣人第一次的「國語」經驗──析論日治末期的日語運動及其問題〉,《新史學》,第6卷2期,1995年6月。
周婉窈:〈日治五十年:殖民統治、近代化,兩者的糾葛及其遺產〉,《島嶼的愛和向望》,台北:玉山社,2017。
胡衍南:〈「外省第二代」作家的父親(家族)書寫〉,《清華中文學林》,第1期,2005年4月。
柯品文:〈屬於那些重生的家族記憶〉,《文訊雜誌》,第188期,2001年6月。
馬馨:〈李黎──走過滅絕,更惜今生〉,《家庭月刊》,第213期,1994年6月。
奚密:〈自我衝突與救贖意識:李黎小說研究〉,《中外文學》,第18卷第5期,1989年10月。
范銘如:〈林海音〈燭芯〉導讀〉,《文學台灣》,第37期,2001年12月。
紀大偉:〈歷史的天使〉,《影子情人》,台北:二魚,2003。
郭晉銓:〈臺靜農在高壓政局下的心境與處世之道〉,《文與哲》,第18期,2011年6月。
陳玉玲:〈女性童年的烏托邦〉,《中外文學》,第25卷4期,1996年9月。
陳必芩:〈尋找烏托邦──李黎《西江月》中的集體救贖 〉,《中正台灣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第9期,2011年12月。
陳必芩:〈情慾與救贖──李黎小說〈浮世〉、《浮世書簡》、《樂園不下雨》初探 〉,《台灣文學評論》,第12期第2卷,2012年4月。
陳泳曆:〈試論洪素麗詩集《流亡》中的自然與原鄉 〉,《東華中國文學研究》,第9期,2011年6月。
陳俊榮:〈新歷史主義的台灣文學史觀〉,《中外文學》,第32卷第8期,2004年1月。
陳瑤玲:〈台美人旅行書寫中的國族想像:李黎《加利福尼亞旅店》v.s胡民祥《夏娃伊意紀遊》〉,《台灣文學評論》,第11期第1卷,2011年1月。
陳翠蓮:〈台灣戰後初期的「歷史清算」(1945—1947)〉,《台大歷史學報》,第58期,2016年12月。
陳燁:〈永恆的鄉愁──評李黎《天堂鳥花》〉,《聯合文學》,第51期,1989年1月。
許俊雅:〈小說中的「二二八」〉,《無語的春天──二二八小說選》,台北:玉山社,2003。
許劍橋:〈寫家書的人──李黎的創作心路〉,《文訊雜誌》,第290期,2009年12月。
張皖春:〈尋根者的困境──略論台灣留學生文學〉,《世界華文文學論壇》,第2期,1994年。
張瑞芬:〈國族.家族.女性──陳玉慧、施叔青、鍾文音近期文本中的國族/家族寓意〉,《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0期,2005年6月。
張瑞芬:〈合歡交響──讀洪素麗《金合歡》、《銀合歡》〉,《文訊雜誌》,第250期,2006年8月。
張瑞芬:〈台灣,麗日平安──洪素麗的詩、畫與文學〉,《文訊雜誌》,第269期,2008年3月。
張瑞芬:〈關於青春,以及青春不再──2011年散文回顧〉,《聯合文學》,第326期,2011年12月。
張瑞芬:〈張愛玲的散文系譜〉,《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8期,2004年5月。
張寧:〈尋根一族與原鄉主題的變形──莫言、韓少功、劉恆的小說〉,《中外文學》,第212期,1990年1月。
張靜茹:〈從愛一株腳邊的植物開始──洪素麗的自然寫作〉,《台灣光華雜誌》,第20卷第5期,1995年5月。
鹿憶鹿:〈作家的情痴──讀李黎《世界的回聲》〉,《文訊雜誌》,第130期,1996年8月。
鹿憶鹿:〈情癡與理悟──讀李黎的《悲懷書簡》〉,《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2期,1996年6月。
鹿憶鹿:〈一個母親的癡心,讀李黎《晴天筆記》〉,《文訊雜誌》,第136期,1997年。
童慶炳:〈作家的童年經驗及其對創作的影響〉,《文學評論》,第4期,1993年。
游喚:〈素麗搖筆而散珠──評洪素麗散文《十年散記》〉,收入《文學批評的實踐與反思》,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3。
彭珮貞:〈無父無家者的精神祭典──論陳玉慧《海神家族》中的憂傷書寫〉,《中正台灣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第15期,2015年9月。
黃子平:〈故鄉的食物:現代文人散文中的味覺記憶〉,《中外文學》,第31卷第3期,2002年8月。
黃文鉅記錄:〈從文學看見台灣的豐富──陳芳明╳紀大偉對談《台灣新文學史》〉,《聯合文學》,第325期,2011年11月。
黃宗潔:〈試論當代台灣家族書寫中的感官記憶〉,《中國學術年刊》,第27期, 2005年9月。
黃筱威、尹蓓芳記錄整理:〈文學途上,離家與歸鄉──駱以軍對談李黎〉,《刻印文學生活誌》,第三卷第五期,2007年1月。
黃雅歆:〈《天涯海角》與《母系銀河》的「父系」「母系」追索──兼論散文的「歷史/家族」書寫〉,《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22期,2011年6月。
黃碧端:〈感性的迴聲──評李黎《世界的回聲》〉,《聯合文學》,第143期,1996年9月。
楊牧:〈兩片瓊瓦〉,《葉珊散文集》,台北:洪範書店,1994。
楊佳嫻:〈在歷史裂隙中──駱以軍《月球姓氏》的記憶書寫〉,《中外文學》,第32卷第1期,2003年。
楊照:〈守望敗壞中的天空──評洪素麗散文集《找一隻鳥的名字》〉,《台灣光華雜誌》,第20卷第5期,1995年5月。
楊翠:〈三個五年級女生的自傳書寫──以鍾文音、郝譽翔、利格拉樂‧阿烏為討論對象〉,《後殖民的東亞在地化思考──台灣文學場域》,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6。
楊翠:〈導讀洪素麗〈悲歌島鄉〉〉,《二十世紀台灣文學金典:散文卷(第二部)》,台北:聯合文學,2006。
廖玉蕙:〈說給故鄉的人聽──李黎女士訪談錄〉,《文訊雜誌》,第209期,2003年3月。
廖炳惠:〈旅行、記憶與認同〉,《當代》,第175期,2002年3月。
廖炳惠:〈新歷史主義與後殖民論述〉,《中外文學》,第20卷第12期,1992年5月。
廖祿基:〈論簡媜《天涯海角──福爾摩沙抒情誌》的記憶與認同〉,《台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第13期,2008年1月。
齊邦媛:〈二度漂流的文學〉,《霧起霧散之際》,台北:天下文化,2017。
鄭明娳:〈評「昔人的臉」〉,《文訊雜誌》,第18期,1985年6月。
潘雅鈴:〈台灣自主性母職書寫的多面向──以李黎、龍應台、簡媜為例 〉,《南台學報》,第37卷第4期,2012年12月。
蔡逸君記錄整理:〈凝脂溫泉VS.尋找紅氣球──平路、李黎對談錄〉,《聯合文學》,第190期,2000年8月。
蔡雅薰:〈台灣留學生文學到移民文學的發展與近況〉,《文訊雜誌》,第172期,2000年2月。
劉思坊:〈記憶的肢解和重塑──論張大春家族書寫策略的轉移〉,《思辨集》,第11期,2008年3月。
劉思坊:〈從男人邦到女人國──論陳玉慧《海神家族》與黃碧雲《烈女圖》的女性家族書寫〉,《思辨集》,第12期,2009年3月。
賴香吟:〈童女之戰〉,《母系銀河》,台北:印刻文學,2005。
薛人望:〈李黎與《袋鼠男人》〉,《聯合文學》,第8卷第5期,1992年3月。
薛化元:〈保釣運動的回顧與反思〉,《台灣歷史的鏡與窗》,台北: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2006。
韓良露:〈台北美食記憶地圖〉,《台北學》,台北:馬可孛羅,2011。
謝潤蓮:〈總結最初・終結起始──李黎老師專訪〉,《生活在城市:二0一四年城市文學創作獎作品集.徵文集》,香港:香港藝術發展局,2014。
叢甦:〈沙灘的腳印──留學生文學與流放意識〉,《文訊雜誌》,第172期,2000年2月。
三、報紙(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王開平:〈在知性高塔堆化石積木──訪作家張讓〉,《聯合報,讀書人》,1998年3月16日,46版。
王開平:〈一個旅人,時間中找記憶──訪作家李黎〉,《聯合報》,2007年7月10日,41版。
李黎:〈我帶爸爸回家〉,《中國時報》,2012年1月13日,人間副刊。
李黎:〈那夏日的潮水──懷念前「夏潮」雜誌總編輯蘇慶黎〉,《中國時報》,2005年10月27日。
周芬伶:〈誰識芬芳──洪素麗《含笑》〉,《聯合報》,2003年11月23日,B5版。
周芬伶:〈如果張愛玲多兩歲──評《浮花飛絮張愛玲》〉,《聯合報》,2006年12月24日,E5版。
洪素麗:〈我的童年:耀眼陽光正午時〉,《中華日報》,1987年7月2日,11版。
南方朔:〈中國旅行記號學〉,《中國時報》,1993年,1月2日,人間副刊。
胡錦媛:〈歐蘭朵遊記〉,《中國時報》,1995年8月2日,人間副刊。
張娟芬:〈李黎走過「悲懷」,現身台北〉,《中國時報》,1992年9月4日,31版。
曾意芳:〈李黎新書談最愛〉,《中央日報》,2000年7月14日,第14版。
楊錦郁:〈文學之春系列專訪19:李黎/記取生命時光的變貌〉,《聯合報》,1999年6月,37版。
廖玉蕙:〈追尋與發現的歷程〉,《中央日報》,2000年8月7日,12版。
劉健生:〈名家暢談城市與文學〉,《明報》,2014年6 月21日,D5。
劉健生:〈烏托邦與現實的沉思──作家李黎訪問(上)〉,《明報》,2014年6月21日,D8。
劉健生:〈烏托邦與現實的沉思──作家李黎訪問(下)〉,《明報》,2014年6月28日,D8。
顏擇雅:〈台灣女性的家族史觀〉,《民生報》,2005年1月23日,A7版。
四、學位論文(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一)博士論文
吳明益:《當代台灣自然寫作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3。
黃宗潔:《當代台灣文學的家族書寫──以認同為中心的探討》,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2005。
蔡雅薰:《台灣旅美作家之留學生小說及移民小說研究(1960-1999)》,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2000。
(二)碩士論文
王喬德:《洪素麗散文研究》,台北:台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李麗芬:《在浮生中尋找──李黎散文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2006。
李曉惠:《當代台灣女性散文的家族書寫──以鍾文音《昨日重現》、簡媜《天涯海角》為分析對象》,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吳品誼:《台灣五年級女性小說家身世書寫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林芳儀:《當代台灣女性書寫者的生態意識:以洪素麗、黃美秀、朱天心為主要探討對象》,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侯俐雅:《李黎小說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2010。
陳必芩:《李黎小說中的救贖書寫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楊心怡:《九○年代以降台灣女性小說的家族書寫研究》,台北:國立台灣政治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5。
潘純菁:《李黎旅行散文研究》,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碩士論文,2010。
謝曉瑩:《洪素麗及其散文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論文,2011。
簡義明:《台灣「自然寫作」研究──以1981-1997為範圍》,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
五、網路資源
李黎:〈昨日功課〉,《聯合副刊電子報》,2016年10月30日,網址:
https://reader.udn.com/reader/story/7048/2055988。
李黎書房:https://sites.google.com/site/lhsueh/home。
夏潮的歷史與歷史的夏潮:http://chinatide.net/xiachao/content_13.htm。
葉芸芸:〈蘇慶黎及我們共同的時代〉,《觀察》,2016年7月,第35期,網址:http://www.observer-taipei.com/article.php?id=1191。
鍾秀梅:〈蘇姐〉,《夏潮聯合會》,2004年11月19日,網址:
chinatide.net/xiachao/page_656.htm。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1900049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