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COOKIE:數位環獄》模擬科技監控下的社會
COOKIE: Cyber Panopticon: Simulation of Technology Monitored Society
作者 陳柏綸
Chen, Po-Lun
貢獻者 陶亞倫<br>廖峻鋒
陳柏綸
Chen, Po-Lun
關鍵詞 科技監控
桌遊
觀念藝術
日期 2019
上傳時間 2-Mar-2020 11:34:33 (UTC+8)
摘要 自古有商業和政治活動以來,從商或從政的上位者無不希望透過各種手段促使大眾達成他們的目的。但是處於現今的數位時代,可以操控人們的監控科技已經發展到超乎人們想像的地步。企業提供許多優質的免費服務,藉此吸引大眾使用,並從中搜集數據,進而非常精準的控制每一位民眾。甚至不乏有政治集團委託企業,促成足以影響全球的兩大選舉結果: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以及英國脫歐。人們引以為傲的自由意志,還有視為理所當然的民主價值,都在那一刻遭到毀滅。對於權力結構的上位者而言,這些選民只是由一堆數據點構成,只須利用精良的演算法,妥善的分析,即可擬定幾乎零誤差的策略,精準的控制每一位選民投下他們預期的選票。在面臨如此險峻時代的同時,多數人仍然恍然未覺,開心的使用那些美好的免費服務。
本創作藉由設計一套桌遊,模擬科技監控下的社會。並辦理桌遊日,以觀念藝術的形式,設計一套流程,從場地佈置、規則講解,到進行遊戲,乃至於分享創作理念,以及自由討論。藉由一系列的活動,令參與者意識到自己正在被監控的事實,理解使用免費服務背後付出的代價。進而在活動結束之後,於日常生活中能夠對監控科技更有意識,甚至共同監督監控科技的發展與使用。
參考文獻 •賽斯‧史蒂芬斯—大衛德維茲(2017)。數據、謊言與真相:Google資料分析師用大數據揭露人們的真面目。陳琇玲譯。臺北,商周出版。
•哈拉瑞(2017)。人類大命運:從智人到神人。林俊宏譯。臺北,天下文化。
•凱西.歐尼爾(2017)。大數據的傲慢與偏見:一個「圈內數學家」對演算法霸權的警告與揭發。許瑞宋譯。臺北,大寫出版。
•麥爾荀伯格(2015)。大數據・隱私篇:數位時代,「刪去」是必要的美德。林俊宏譯。臺北,天下文化。
•理查‧楊克(2017)。情感運算革命。范堯寬、林奕伶譯。臺北,商周出版。
•逐鹿戰隊(2017)。桌遊癮:10款經典暢銷桌遊上手指南X必勝攻略。臺北,有意思。
•史佳欣(2018)。《擬像》創作論述。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數位內容碩士學位學程
10646200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46200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陶亞倫<br>廖峻鋒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陳柏綸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en, Po-Lunen_US
dc.creator (作者) 陳柏綸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en, Po-Lunen_US
dc.date (日期) 201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Mar-2020 11:34:33 (UTC+8)-
dc.date.available 2-Mar-2020 11:34:3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Mar-2020 11:34:3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6462006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897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數位內容碩士學位學程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6462006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自古有商業和政治活動以來,從商或從政的上位者無不希望透過各種手段促使大眾達成他們的目的。但是處於現今的數位時代,可以操控人們的監控科技已經發展到超乎人們想像的地步。企業提供許多優質的免費服務,藉此吸引大眾使用,並從中搜集數據,進而非常精準的控制每一位民眾。甚至不乏有政治集團委託企業,促成足以影響全球的兩大選舉結果: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以及英國脫歐。人們引以為傲的自由意志,還有視為理所當然的民主價值,都在那一刻遭到毀滅。對於權力結構的上位者而言,這些選民只是由一堆數據點構成,只須利用精良的演算法,妥善的分析,即可擬定幾乎零誤差的策略,精準的控制每一位選民投下他們預期的選票。在面臨如此險峻時代的同時,多數人仍然恍然未覺,開心的使用那些美好的免費服務。
本創作藉由設計一套桌遊,模擬科技監控下的社會。並辦理桌遊日,以觀念藝術的形式,設計一套流程,從場地佈置、規則講解,到進行遊戲,乃至於分享創作理念,以及自由討論。藉由一系列的活動,令參與者意識到自己正在被監控的事實,理解使用免費服務背後付出的代價。進而在活動結束之後,於日常生活中能夠對監控科技更有意識,甚至共同監督監控科技的發展與使用。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摘要 i
目次 ii
表次 iii
圖次 iv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3
第二節、研究方法與步驟 5
第三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第二章、文獻探討 12
第一節、社會案例 12
第二節、相關書籍 17
第三節、作品案例 22
第三章、創作理念 25
第一節、為何是《COOKIE:數位環獄》 25
第二節、社會映照 26
第三節、近未來科技世界的想像 28
第四節、形式創新 31
第四章、創作內容 32
第一節、遊戲規則 32
第二節、桌遊日規劃 51
第五章、《COOKIE:數位環獄》桌遊日 53
第一節、桌遊日實況 53
第二節、小結 58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 60
第一節、研究與製作建議 60
第二節、未來發展方向 63
參考文獻 68
圖片來源 69
zh_TW
dc.format.extent 16840324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462006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科技監控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桌遊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觀念藝術zh_TW
dc.title (題名) 《COOKIE:數位環獄》模擬科技監控下的社會zh_TW
dc.title (題名) COOKIE: Cyber Panopticon: Simulation of Technology Monitored Society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賽斯‧史蒂芬斯—大衛德維茲(2017)。數據、謊言與真相:Google資料分析師用大數據揭露人們的真面目。陳琇玲譯。臺北,商周出版。
•哈拉瑞(2017)。人類大命運:從智人到神人。林俊宏譯。臺北,天下文化。
•凱西.歐尼爾(2017)。大數據的傲慢與偏見:一個「圈內數學家」對演算法霸權的警告與揭發。許瑞宋譯。臺北,大寫出版。
•麥爾荀伯格(2015)。大數據・隱私篇:數位時代,「刪去」是必要的美德。林俊宏譯。臺北,天下文化。
•理查‧楊克(2017)。情感運算革命。范堯寬、林奕伶譯。臺北,商周出版。
•逐鹿戰隊(2017)。桌遊癮:10款經典暢銷桌遊上手指南X必勝攻略。臺北,有意思。
•史佳欣(2018)。《擬像》創作論述。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000322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