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道與法:黔東北石阡縣儀式之考察
Dao and Fa: Studies of Rituals at Shigen County of North-East Guizhou
作者 方志俊
Fang, Zhi-Jun
貢獻者 謝世維
Hsieh, Shu-Wei
方志俊
Fang, Zhi-Jun
關鍵詞 

黔東北
石阡
安香火
打替代
GuiZhou
ShiQian
Ritual
Daoism
FaJiao
Localization
日期 2020
上傳時間 2-Sep-2020 12:05:34 (UTC+8)
摘要 本文是立足於田野調查的地方儀式考察。具體而言,即以黔東北石阡縣毛元雍、楊樹昌、楊勝乾、塗廷江四位先生組成的一個鬆散道士團爲主要考察對象,對他們操持的「安香火」和「打替代」兩場儀式進行追蹤記錄,嘗試挖掘其中的道、法因數及其互動情況。全文通過先描述後討論的方式展開,結合實地考察,我們發現所謂的「安香火」事實上是一場奠土醮儀,而「打替代」則是一場度亡齋科。在此基礎上,筆者嘗試對道教內的道與法系統以及道教在地化過程中吸收改造地方巫法的行爲進行探討。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local rituals. To be specific, a loose Daoist group comprised of 4 Ritual specialists from Shiqian County in northeast Guizhou is taken as the main object of this investigation. They are Mao YuanYong, Yang ShuChang, Yang ShengQian and Tu TingJiang. I spent several days observing and recording two of their ritual performances named "AN XIANGHUO" and "DA TIDAI". Then, I try to find out the Dao Fa factors in these two ceremonies and discuss the localization of Daoism. The full text will be presented by describing and then discussing.
參考文獻 中文著作
書籍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編,(2013)。《沉淪、懺悔與救度: 中國文化的懺悔書寫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
中共石阡縣委編,(2015)。《石阡旅遊與資源》。貴陽:貴州省檔案局;
中華道教總會編,(2010)。《第四屆海峽兩岸(臺北鷹潭)道教文化論壇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華道教總會;
王卡、汪桂萍主編,《中國本土宗教研究》第1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王見川、皮慶生著,(2010)。《中國近世民間信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恒富主編,(1989)。《儺、儺戲、儺文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台灣師範大學主辦,(2005)。《第二屆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兩漢論文集》,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曲六乙、陳達新主編,(2004)。《儺苑——中國梵淨山儺文化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曲六乙編著,(2014)。《中國少數民族戲劇通史上卷古代篇(周代—1911)》。北京: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
呂理政,(1990)。《天、人、社會:試論中國傳統的宇宙認知模型》。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紹明,(1995)。《李紹明民族學文選》。成都:成都出版社;
李遠國、劉仲宇、許尚樞著,(2011)。《道教與民間信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豐楙,(1998)。《東港東隆宮醮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李豐楙、朱榮貴主編,(1996)。《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李豐楙、謝聰輝合著,(2002)。《台灣齋醮》。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法國漢學叢書編輯研究會編,(1999)。《法國漢學研究》,第4期,北京:中華書局;
段超,(2000)。《土家族文化史》。北京:民族出版社;
貴州省檔案局,(2014)。《貴州年鑒2014》。貴陽:《貴州年鑒》編輯部;
孫國亮,(2018)。《福建客家文化讀本》。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頁57;
徐雨村、張維安、羅烈師主編,(2018)。《土地神信仰的跨國比較研究》。苗栗:桂冠出版社;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編,(2003)。《南瀛人文景觀:南瀛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康豹,(2009)。《從地域到仙境——漢人民間信仰的多元面貌》。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文龍,(2015)。《王契真“上清靈寶大法”研究》。濟南:齊魯書社,頁226-229;
陳國符,(1963)。《道教源流考》豎版,北京:中華書局;
程恭讓,(2008)。《天問:丁亥卷》。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貴州省石阡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1992)。《石阡縣志》。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閔智亭編著,(2000)。《道教雜講隨筆》。北京:北京成功公司排版,北京市豐臺豐華印刷廠印刷,頁10-14;
楊玉峰主編,(2014)。《中華起居文化擷萃日月寢興》。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
楊立志、李程,(2005)。《道教與長江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詹石窗主編,(2018)。《百年道學精華集成》,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路遙,(2012)。《中國民間信仰研究述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趙懷仁,(2006)。《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論叢》第2輯。北京:民族出版社;
劉仲宇,(2014)。《道教授籙制度研究》。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枝萬,(1967)。《臺北市松山祈安建醮祭典》。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劉枝萬,(1974)。《中國民間信仰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潘月編著,(2001),《中國民俗史叢書神祕舞蹈說儺俗》。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鄭振滿主編,(2016)。《儀式文獻研究》第3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盧國龍、汪桂平,(2009)。《道教科儀研究》。北京:方志出版社,頁19;
錢茀,(2000)。《儺俗史》。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
薛宗源,(2017)。《道學與丹道》。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謝世維,(2010)。《天界之文:魏晉南北朝靈寶經典研究》。臺北:臺灣商務。
謝世維,(2014)。《經典道教與地方宗教》。臺北:政大出版社;
謝世維,(2018)。《道密法圓——道教與密教之文化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謝國興編,(2019)。《進香、醮、祭與社會文化變遷》。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譚偉倫主編,(2007)。《民間佛教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譚偉倫主編,(2011)。《中國地方宗教儀式論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鐘彩鈞主編,(1999)。《傳承與創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十周年紀念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圍文哲研究所;
顧樂真,(1997)。《廣西儺文化遮拾》。南寧:廣西藝術研究所民族藝術雜誌社;
(日)小林正美著,王皓月、李之美譯,(2013)。《唐代的道教與天師道》。濟南:齊魯書社;
(日)酒井中夫、胡小偉等著,(2011)。《民間信仰與社會生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學會第17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4)。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

期刊論文
寸雲激,(2015)。〈從「安龍奠土」儀式談白族的土府神信仰〉。《大理學院學報》,14卷5期,頁1-4;
王秋桂、王天麟,〈奠安與出煞:安龍科儀初探〉,《民俗曲藝》94期;
江燦騰,(1995)。〈臺灣灶神信仰瑣談〉。《歷史月刊》85期,頁55-58;
李遠國,(2002)。〈道教雷法沿革考〉。《世界宗教研究》,3期,頁88-96;
李豐楙,(1988)。〈宋元道教神霄派的形成與發展〉。《東方宗教研究》,2期,頁 141-162;
李豐楙,(1994)。〈金門閭山派奠安儀式及其功能:以金沙鎮復國墩關氏家廟為例〉,《民俗曲藝》,91期,頁440-443;
李豐楙,(1995)。〈罪罰與解救:「鏡花緣」的謫仙結構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集刊》,7期,頁107-156;
李豐楙,(2013)。〈斯土斯神:春祈秋報的土地信仰─以桃園市為例的綜合考察〉。《世界宗教學刊》,21期,頁1-43;
李豐楙,(2014)。〈禮祝之儒:代巡信仰的神道觀〉。《中正漢學研究》,23期,頁207-228;
李獻章,(1968)。〈道教醮儀的開展與現代的醮——以臺灣彰化南瑤宮的慶成清醮爲現代醮例〉。《中國學誌》第5本,頁1-62;
林振源,(2007)。〈閩南客家地區的道教儀式:三朝醮個案〉。《民俗曲藝》,158期,頁197-253;
林振源,(2014)。〈正邪之辨,道法之合:台灣北部道法二門源流〉,《華人宗教研究》,4期,頁43-67;
林振源,(2017)。〈地方道教研究:以閩南與台灣道法二門為中心〉。《台灣宗教研究》,16卷2期,頁123-154;
邱坤良,(2010)。〈道士、科儀與戲劇——以雷晉壇「太上正乙敕水禁壇玄科」爲中心〉。《戲劇學刊》,11期,頁23-127;
侯德忠、安芮,(2016)。〈祖靈與神龕〉。《凱裡學院學報》,34卷4期,頁10-14;
柏夷著,林欣儀譯,謝世維校正,(2008)。〈麻布與灰——塗炭齋中的自我與家族〉,《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8卷2期,頁21-33;
卿希泰,(1999)。〈道教神霄派初探〉。《社會科學研究》,4期,頁34-39;
孫英剛,(2010)。〈跨文化中的迷惘:「民間宗教」概念的是與非〉。《學術月刊》,11期,頁21-27;
庹修明,(1999)。〈貴州民間道教與儺壇(上)〉。《貴州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4期,頁17-22;
庹修明,(2000)。〈貴州民間道教與儺壇(下)〉,《貴州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期,頁61-66;
庹修明,(2004)。〈佛教對西南儺壇、儺戲的影響〉。《貴州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4期,頁8-13;
庹修明,(2012)。〈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儺壇巫術與特技〉。《原生態民族文化學刊》,4卷2期,頁140-148;
張超然,(2011)。〈道教靈寶經派度亡經典的形成:從《元始五老赤書玉篇真文天書經》到《洞玄無量度人上品妙經》〉,《輔仁宗教研究》,22期,頁29-62;張超然,(2010)。〈早期道教喪葬儀式的形成〉,《輔仁宗教研究》,20期,頁27-66;
張超然,(2014)。〈齋醮壇場與儀式變遷:以道教朝科爲中心的討論〉。《華人宗教研究》,四期,頁1-41;
張澤洪,(1990)。〈古代少數民族與道教〉。《中國道教》,1期,頁33、36-39;
張澤洪,(1999)。〈道教齋醮科儀與民俗信仰〉。《宗教學研究》,2期,頁38-46;
張澤洪,(2002)。〈瑤族社會中道教文化的傳播與衍變——以廣西十萬大山瑤族度戒爲例〉。《民族研究》,1期,頁40-48;
張澤洪,(2003)。〈中國南方少數民族的梅山教〉。《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3卷4期,頁36-40;
張澤洪,(2007)。〈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明代雲南道教〉。《雲南師範大學學報》,39卷4期,頁73-78;
張澤洪,(2010)。〈中國西南少數民族梅山教研究〉。《宗教學研究》,4期,頁134-141;
張澤洪,(2010)。〈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儺文化與道教關係論略〉。《貴州民族研究》,31卷132期,頁162-169;
張澤洪,(2010)。〈道教與儺文化關係論略〉。《教育文化論壇》3期,頁108-114;
張澤洪,(2015)。〈中國西南少數民族梅山教的神靈系統〉。《宗教學研究》,3期,頁169-175;
張澤洪,(2017)。〈中國西南少數民族民俗與道教論析〉。《青海民族研究》,28卷1期,頁177-182;
張澤洪、張悅,(2011)。〈《周易》思想與文化傳播——以道教與西南少數民族禹步爲例〉。《周易研究》,107期,頁68-75;
郭成磊,(2019)。〈楚簡所見「五祀」諸神考論〉。《宗教學研究》,3期,頁241-251;
勞格文撰、呂錘寬整理,(1993)。〈福建省南部現存道教初探〉。《東方宗教研究》,3期,頁149-169;
費孝通,(1992)。〈武陵行(上)〉。《瞭望週刊》,3期,頁8-10;
費孝通,(1992)。〈武陵行(下)〉。《瞭望週刊》,5期,頁12-15;
費孝通,(1992)。〈武陵行(中)〉。《瞭望週刊》,4期,頁12-13;
黃金,(2012)。〈李紹明先生與武陵民族走廊研究〉。《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8期,頁22-26;
黃柏權,(2007)。〈武陵民族走廊及其主要通道〉。《三陝大學學報》,6期,頁16-21;
黃柏權,(2010)。〈費孝通先生與「武陵民族走廊」研究〉。《中南民族學報(社會科學版)》,4期,頁12-17;
楊峻松、王展光,(2017)。〈黔東南民族神龕研究〉。《凱裡學院學報》,35卷6期,頁125-127;
詹石窗、張秀芳,(1994)。〈火與灶神形象嬗變論〉。《世界宗教研究》,1期,頁81-92;
劉永華,(2007)。〈道教傳統、士大夫文化與地方社會:宋明以來閔西四八保鄒公崇拜研究〉。《歷史研究》,3期,頁72-87;
劉永華,(2008)。〈明清時期的禮生與王朝禮儀〉。《中國社會歷史評論》,9卷,頁245-257;
歐大年,(2004)。〈歷史、文獻和實地調查——研究中國宗教的綜合方法〉,《歷史人類學學刊》,2卷1期,頁197-205;
鄧光華,(1997)。〈儺樂與道樂的比較研究〉。《中國音樂學》增刊,頁60-66;汪桂平,(2004)。〈平安清醮與儺儀——談道教與民俗文化之關係〉。《世界宗教研究》,4期,頁76-87;
黎志天,(2002)。〈天地水三官信仰與早期天師道治病解罪儀式〉。《臺灣宗教研究》,2卷1期,頁1-30;
黎志添,(2002)。〈天地水三官信仰與早期天師道治病解罪儀式〉。《臺灣宗教研究》,2卷1期,頁1-30;
蕭放,(2001)。〈醉命司——祀竈與民間信仰〉。《文史知識》,2期,頁56-62;
蕭進銘,(2007)。〈連接根源、重建秩序及對於土地的懺謝:臺灣道教「奠土」儀式的「土地觀」及其現代意涵〉。《真理大學人文學報》,5期,頁1-29;
謝世維,(2010)。〈首過與懺悔:中古時期罪感文化之探討〉。《清華學報》4期,頁735-764;
謝世維,(2014)。〈地方宗教中的道法關係:以臺南和意堂爲核心的考察〉。《民俗曲藝》,183期,頁139-189;
謝世維,(2014)。〈臺灣的道教與法教儀式研究回顧〉。《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通訊》,35期,頁1-4;
謝宗榮,(2002)。〈台灣的慶成瞧〉,《大道》,28期,臺北:財團法人臺北保安宮;
羅明輝,(1999)。〈劍川白族道教「奠土」儀式與音樂〉。《宗教學研究》,3期,頁66-72;
譚偉倫,(2005)。〈中國東南部醮儀之四種形態〉。《歷史人類學學刊》,3期2卷,頁131-156;
譚偉倫,(2016)。〈從贛西北佛、道度亡儀式看二教共通儀式結構〉。《華人宗教研究》,8期,頁65-105。
碩博士論文
龍信高撰,(2013)。〈貴州銅仁神龕儀式與功能研究〉。碩士論文,中南民族大學,武漢;
彭敏麗撰,(2018)。〈朱場村神龕文化調查研究〉。碩士論文,貴州民族大學,貴陽;
鄒濬智,(2007)。〈西漢以前家宅五祀及其相關信仰研究──以楚地簡帛文獻資料為討論焦點〉。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臺北;
蔡伊達,(2005)。〈灶神民間故事類型與灶神形象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花蓮;
謝忠良,(2000)。〈道教科儀敕水禁壇的儀式音樂研究〉。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網際網絡
韓郁濤、邢欣欣撰,〈第三屆「東嶽論壇」——道教與儺戲的文化共生與交融研討會會議綜述〉,上網日期2020年2月22日,檢自:http://www.nuoxi.com/article/?id=355;
「全國宗教諮詢網」詞條「灶神」,上網日期2019年12月30日,檢自:https://religion.moi.gov.tw/Knowledge/Content?ci=2&cid=265#;
俞惠鈐,〈司命真君(灶神)介紹〉,上網日期2019年12月30日,檢自:https://www.th.gov.tw/epaper/site/page/153/2256,;
康詩瑀,臺灣大百科全書詞條「灶神」,上網時間 2019年12月30日,檢自: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4435。
外文著作
大淵忍爾,(2005)。〈中國人の宗教禮儀〉。東京:風響社;
酒井忠夫主編,(1981)。《道教の総合的研究》。東京:圖書刊行会;
David Mozina, (2014). “Daubing Lips with Blood and Drinking Elixirs with the Celestial Lord Yin Jiao—The Role of Thunder Deities in Daoist Ordination in Contemporary Hunan,” 收於謝世維主編,《經典道教與地方宗教》,臺北:政大出版社,頁251-310。
John Lagerwey,(1987). Taoist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and History, New York: Macmillan, pp.90-102;
Kristofer Schipper, (1993). the Taoist Body, translated by Karen C. Duval,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Kristofer Schipper, (1985). "Vernacular and Classical Ritual in Taoism",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45, pp.21-57;
Kristofer Schipper, (1974). “ The Memorial in Taoist Ceremonies”, in 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edited by Arthur P. Wol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California, pp.309-324.
Michael Saso, (1974). “Orthodoxy and Heterodoxy in Taoist Ritual” in 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edited by Arthur P. Wol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California, pp.325-336.
Ren-Yuan Li, (2014). “Marking Texts in Villages: Textual Production in Rural China During the Ming-Qing Period,” doctoral disser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p.410-414.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宗教研究所
10315601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15601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謝世維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Hsieh, Shu-Wei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方志俊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Fang, Zhi-Junen_US
dc.creator (作者) 方志俊zh_TW
dc.creator (作者) Fang, Zhi-Junen_US
dc.date (日期) 2020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Sep-2020 12:05:34 (UTC+8)-
dc.date.available 2-Sep-2020 12:05:3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Sep-2020 12:05:34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3156013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159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宗教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3156013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文是立足於田野調查的地方儀式考察。具體而言,即以黔東北石阡縣毛元雍、楊樹昌、楊勝乾、塗廷江四位先生組成的一個鬆散道士團爲主要考察對象,對他們操持的「安香火」和「打替代」兩場儀式進行追蹤記錄,嘗試挖掘其中的道、法因數及其互動情況。全文通過先描述後討論的方式展開,結合實地考察,我們發現所謂的「安香火」事實上是一場奠土醮儀,而「打替代」則是一場度亡齋科。在此基礎上,筆者嘗試對道教內的道與法系統以及道教在地化過程中吸收改造地方巫法的行爲進行探討。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local rituals. To be specific, a loose Daoist group comprised of 4 Ritual specialists from Shiqian County in northeast Guizhou is taken as the main object of this investigation. They are Mao YuanYong, Yang ShuChang, Yang ShengQian and Tu TingJiang. I spent several days observing and recording two of their ritual performances named "AN XIANGHUO" and "DA TIDAI". Then, I try to find out the Dao Fa factors in these two ceremonies and discuss the localization of Daoism. The full text will be presented by describing and then discussing.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 論 5
第二章 道教中的道與法:「安香火」儀式之考察 19
第三章 打替代:道教與地方法術的兩套詮釋系統 37
第四章 結論:道與法的綜合探討 58
參考書目 71
附錄 81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156013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黔東北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石阡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安香火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打替代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GuiZhou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hiQia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Ritual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Daoism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FaJiao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Localizationen_US
dc.title (題名) 道與法:黔東北石阡縣儀式之考察zh_TW
dc.title (題名) Dao and Fa: Studies of Rituals at Shigen County of North-East Guizhou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著作
書籍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編,(2013)。《沉淪、懺悔與救度: 中國文化的懺悔書寫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
中共石阡縣委編,(2015)。《石阡旅遊與資源》。貴陽:貴州省檔案局;
中華道教總會編,(2010)。《第四屆海峽兩岸(臺北鷹潭)道教文化論壇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華道教總會;
王卡、汪桂萍主編,《中國本土宗教研究》第1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王見川、皮慶生著,(2010)。《中國近世民間信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恒富主編,(1989)。《儺、儺戲、儺文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台灣師範大學主辦,(2005)。《第二屆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兩漢論文集》,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曲六乙、陳達新主編,(2004)。《儺苑——中國梵淨山儺文化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曲六乙編著,(2014)。《中國少數民族戲劇通史上卷古代篇(周代—1911)》。北京: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
呂理政,(1990)。《天、人、社會:試論中國傳統的宇宙認知模型》。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紹明,(1995)。《李紹明民族學文選》。成都:成都出版社;
李遠國、劉仲宇、許尚樞著,(2011)。《道教與民間信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豐楙,(1998)。《東港東隆宮醮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李豐楙、朱榮貴主編,(1996)。《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李豐楙、謝聰輝合著,(2002)。《台灣齋醮》。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法國漢學叢書編輯研究會編,(1999)。《法國漢學研究》,第4期,北京:中華書局;
段超,(2000)。《土家族文化史》。北京:民族出版社;
貴州省檔案局,(2014)。《貴州年鑒2014》。貴陽:《貴州年鑒》編輯部;
孫國亮,(2018)。《福建客家文化讀本》。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頁57;
徐雨村、張維安、羅烈師主編,(2018)。《土地神信仰的跨國比較研究》。苗栗:桂冠出版社;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編,(2003)。《南瀛人文景觀:南瀛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康豹,(2009)。《從地域到仙境——漢人民間信仰的多元面貌》。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文龍,(2015)。《王契真“上清靈寶大法”研究》。濟南:齊魯書社,頁226-229;
陳國符,(1963)。《道教源流考》豎版,北京:中華書局;
程恭讓,(2008)。《天問:丁亥卷》。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貴州省石阡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1992)。《石阡縣志》。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閔智亭編著,(2000)。《道教雜講隨筆》。北京:北京成功公司排版,北京市豐臺豐華印刷廠印刷,頁10-14;
楊玉峰主編,(2014)。《中華起居文化擷萃日月寢興》。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
楊立志、李程,(2005)。《道教與長江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詹石窗主編,(2018)。《百年道學精華集成》,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路遙,(2012)。《中國民間信仰研究述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趙懷仁,(2006)。《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論叢》第2輯。北京:民族出版社;
劉仲宇,(2014)。《道教授籙制度研究》。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枝萬,(1967)。《臺北市松山祈安建醮祭典》。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劉枝萬,(1974)。《中國民間信仰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潘月編著,(2001),《中國民俗史叢書神祕舞蹈說儺俗》。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鄭振滿主編,(2016)。《儀式文獻研究》第3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盧國龍、汪桂平,(2009)。《道教科儀研究》。北京:方志出版社,頁19;
錢茀,(2000)。《儺俗史》。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
薛宗源,(2017)。《道學與丹道》。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謝世維,(2010)。《天界之文:魏晉南北朝靈寶經典研究》。臺北:臺灣商務。
謝世維,(2014)。《經典道教與地方宗教》。臺北:政大出版社;
謝世維,(2018)。《道密法圓——道教與密教之文化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謝國興編,(2019)。《進香、醮、祭與社會文化變遷》。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譚偉倫主編,(2007)。《民間佛教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譚偉倫主編,(2011)。《中國地方宗教儀式論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鐘彩鈞主編,(1999)。《傳承與創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十周年紀念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圍文哲研究所;
顧樂真,(1997)。《廣西儺文化遮拾》。南寧:廣西藝術研究所民族藝術雜誌社;
(日)小林正美著,王皓月、李之美譯,(2013)。《唐代的道教與天師道》。濟南:齊魯書社;
(日)酒井中夫、胡小偉等著,(2011)。《民間信仰與社會生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學會第17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4)。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

期刊論文
寸雲激,(2015)。〈從「安龍奠土」儀式談白族的土府神信仰〉。《大理學院學報》,14卷5期,頁1-4;
王秋桂、王天麟,〈奠安與出煞:安龍科儀初探〉,《民俗曲藝》94期;
江燦騰,(1995)。〈臺灣灶神信仰瑣談〉。《歷史月刊》85期,頁55-58;
李遠國,(2002)。〈道教雷法沿革考〉。《世界宗教研究》,3期,頁88-96;
李豐楙,(1988)。〈宋元道教神霄派的形成與發展〉。《東方宗教研究》,2期,頁 141-162;
李豐楙,(1994)。〈金門閭山派奠安儀式及其功能:以金沙鎮復國墩關氏家廟為例〉,《民俗曲藝》,91期,頁440-443;
李豐楙,(1995)。〈罪罰與解救:「鏡花緣」的謫仙結構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集刊》,7期,頁107-156;
李豐楙,(2013)。〈斯土斯神:春祈秋報的土地信仰─以桃園市為例的綜合考察〉。《世界宗教學刊》,21期,頁1-43;
李豐楙,(2014)。〈禮祝之儒:代巡信仰的神道觀〉。《中正漢學研究》,23期,頁207-228;
李獻章,(1968)。〈道教醮儀的開展與現代的醮——以臺灣彰化南瑤宮的慶成清醮爲現代醮例〉。《中國學誌》第5本,頁1-62;
林振源,(2007)。〈閩南客家地區的道教儀式:三朝醮個案〉。《民俗曲藝》,158期,頁197-253;
林振源,(2014)。〈正邪之辨,道法之合:台灣北部道法二門源流〉,《華人宗教研究》,4期,頁43-67;
林振源,(2017)。〈地方道教研究:以閩南與台灣道法二門為中心〉。《台灣宗教研究》,16卷2期,頁123-154;
邱坤良,(2010)。〈道士、科儀與戲劇——以雷晉壇「太上正乙敕水禁壇玄科」爲中心〉。《戲劇學刊》,11期,頁23-127;
侯德忠、安芮,(2016)。〈祖靈與神龕〉。《凱裡學院學報》,34卷4期,頁10-14;
柏夷著,林欣儀譯,謝世維校正,(2008)。〈麻布與灰——塗炭齋中的自我與家族〉,《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8卷2期,頁21-33;
卿希泰,(1999)。〈道教神霄派初探〉。《社會科學研究》,4期,頁34-39;
孫英剛,(2010)。〈跨文化中的迷惘:「民間宗教」概念的是與非〉。《學術月刊》,11期,頁21-27;
庹修明,(1999)。〈貴州民間道教與儺壇(上)〉。《貴州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4期,頁17-22;
庹修明,(2000)。〈貴州民間道教與儺壇(下)〉,《貴州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期,頁61-66;
庹修明,(2004)。〈佛教對西南儺壇、儺戲的影響〉。《貴州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4期,頁8-13;
庹修明,(2012)。〈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儺壇巫術與特技〉。《原生態民族文化學刊》,4卷2期,頁140-148;
張超然,(2011)。〈道教靈寶經派度亡經典的形成:從《元始五老赤書玉篇真文天書經》到《洞玄無量度人上品妙經》〉,《輔仁宗教研究》,22期,頁29-62;張超然,(2010)。〈早期道教喪葬儀式的形成〉,《輔仁宗教研究》,20期,頁27-66;
張超然,(2014)。〈齋醮壇場與儀式變遷:以道教朝科爲中心的討論〉。《華人宗教研究》,四期,頁1-41;
張澤洪,(1990)。〈古代少數民族與道教〉。《中國道教》,1期,頁33、36-39;
張澤洪,(1999)。〈道教齋醮科儀與民俗信仰〉。《宗教學研究》,2期,頁38-46;
張澤洪,(2002)。〈瑤族社會中道教文化的傳播與衍變——以廣西十萬大山瑤族度戒爲例〉。《民族研究》,1期,頁40-48;
張澤洪,(2003)。〈中國南方少數民族的梅山教〉。《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3卷4期,頁36-40;
張澤洪,(2007)。〈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明代雲南道教〉。《雲南師範大學學報》,39卷4期,頁73-78;
張澤洪,(2010)。〈中國西南少數民族梅山教研究〉。《宗教學研究》,4期,頁134-141;
張澤洪,(2010)。〈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儺文化與道教關係論略〉。《貴州民族研究》,31卷132期,頁162-169;
張澤洪,(2010)。〈道教與儺文化關係論略〉。《教育文化論壇》3期,頁108-114;
張澤洪,(2015)。〈中國西南少數民族梅山教的神靈系統〉。《宗教學研究》,3期,頁169-175;
張澤洪,(2017)。〈中國西南少數民族民俗與道教論析〉。《青海民族研究》,28卷1期,頁177-182;
張澤洪、張悅,(2011)。〈《周易》思想與文化傳播——以道教與西南少數民族禹步爲例〉。《周易研究》,107期,頁68-75;
郭成磊,(2019)。〈楚簡所見「五祀」諸神考論〉。《宗教學研究》,3期,頁241-251;
勞格文撰、呂錘寬整理,(1993)。〈福建省南部現存道教初探〉。《東方宗教研究》,3期,頁149-169;
費孝通,(1992)。〈武陵行(上)〉。《瞭望週刊》,3期,頁8-10;
費孝通,(1992)。〈武陵行(下)〉。《瞭望週刊》,5期,頁12-15;
費孝通,(1992)。〈武陵行(中)〉。《瞭望週刊》,4期,頁12-13;
黃金,(2012)。〈李紹明先生與武陵民族走廊研究〉。《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8期,頁22-26;
黃柏權,(2007)。〈武陵民族走廊及其主要通道〉。《三陝大學學報》,6期,頁16-21;
黃柏權,(2010)。〈費孝通先生與「武陵民族走廊」研究〉。《中南民族學報(社會科學版)》,4期,頁12-17;
楊峻松、王展光,(2017)。〈黔東南民族神龕研究〉。《凱裡學院學報》,35卷6期,頁125-127;
詹石窗、張秀芳,(1994)。〈火與灶神形象嬗變論〉。《世界宗教研究》,1期,頁81-92;
劉永華,(2007)。〈道教傳統、士大夫文化與地方社會:宋明以來閔西四八保鄒公崇拜研究〉。《歷史研究》,3期,頁72-87;
劉永華,(2008)。〈明清時期的禮生與王朝禮儀〉。《中國社會歷史評論》,9卷,頁245-257;
歐大年,(2004)。〈歷史、文獻和實地調查——研究中國宗教的綜合方法〉,《歷史人類學學刊》,2卷1期,頁197-205;
鄧光華,(1997)。〈儺樂與道樂的比較研究〉。《中國音樂學》增刊,頁60-66;汪桂平,(2004)。〈平安清醮與儺儀——談道教與民俗文化之關係〉。《世界宗教研究》,4期,頁76-87;
黎志天,(2002)。〈天地水三官信仰與早期天師道治病解罪儀式〉。《臺灣宗教研究》,2卷1期,頁1-30;
黎志添,(2002)。〈天地水三官信仰與早期天師道治病解罪儀式〉。《臺灣宗教研究》,2卷1期,頁1-30;
蕭放,(2001)。〈醉命司——祀竈與民間信仰〉。《文史知識》,2期,頁56-62;
蕭進銘,(2007)。〈連接根源、重建秩序及對於土地的懺謝:臺灣道教「奠土」儀式的「土地觀」及其現代意涵〉。《真理大學人文學報》,5期,頁1-29;
謝世維,(2010)。〈首過與懺悔:中古時期罪感文化之探討〉。《清華學報》4期,頁735-764;
謝世維,(2014)。〈地方宗教中的道法關係:以臺南和意堂爲核心的考察〉。《民俗曲藝》,183期,頁139-189;
謝世維,(2014)。〈臺灣的道教與法教儀式研究回顧〉。《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通訊》,35期,頁1-4;
謝宗榮,(2002)。〈台灣的慶成瞧〉,《大道》,28期,臺北:財團法人臺北保安宮;
羅明輝,(1999)。〈劍川白族道教「奠土」儀式與音樂〉。《宗教學研究》,3期,頁66-72;
譚偉倫,(2005)。〈中國東南部醮儀之四種形態〉。《歷史人類學學刊》,3期2卷,頁131-156;
譚偉倫,(2016)。〈從贛西北佛、道度亡儀式看二教共通儀式結構〉。《華人宗教研究》,8期,頁65-105。
碩博士論文
龍信高撰,(2013)。〈貴州銅仁神龕儀式與功能研究〉。碩士論文,中南民族大學,武漢;
彭敏麗撰,(2018)。〈朱場村神龕文化調查研究〉。碩士論文,貴州民族大學,貴陽;
鄒濬智,(2007)。〈西漢以前家宅五祀及其相關信仰研究──以楚地簡帛文獻資料為討論焦點〉。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臺北;
蔡伊達,(2005)。〈灶神民間故事類型與灶神形象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花蓮;
謝忠良,(2000)。〈道教科儀敕水禁壇的儀式音樂研究〉。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網際網絡
韓郁濤、邢欣欣撰,〈第三屆「東嶽論壇」——道教與儺戲的文化共生與交融研討會會議綜述〉,上網日期2020年2月22日,檢自:http://www.nuoxi.com/article/?id=355;
「全國宗教諮詢網」詞條「灶神」,上網日期2019年12月30日,檢自:https://religion.moi.gov.tw/Knowledge/Content?ci=2&cid=265#;
俞惠鈐,〈司命真君(灶神)介紹〉,上網日期2019年12月30日,檢自:https://www.th.gov.tw/epaper/site/page/153/2256,;
康詩瑀,臺灣大百科全書詞條「灶神」,上網時間 2019年12月30日,檢自: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4435。
外文著作
大淵忍爾,(2005)。〈中國人の宗教禮儀〉。東京:風響社;
酒井忠夫主編,(1981)。《道教の総合的研究》。東京:圖書刊行会;
David Mozina, (2014). “Daubing Lips with Blood and Drinking Elixirs with the Celestial Lord Yin Jiao—The Role of Thunder Deities in Daoist Ordination in Contemporary Hunan,” 收於謝世維主編,《經典道教與地方宗教》,臺北:政大出版社,頁251-310。
John Lagerwey,(1987). Taoist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and History, New York: Macmillan, pp.90-102;
Kristofer Schipper, (1993). the Taoist Body, translated by Karen C. Duval,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Kristofer Schipper, (1985). "Vernacular and Classical Ritual in Taoism",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45, pp.21-57;
Kristofer Schipper, (1974). “ The Memorial in Taoist Ceremonies”, in 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edited by Arthur P. Wol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California, pp.309-324.
Michael Saso, (1974). “Orthodoxy and Heterodoxy in Taoist Ritual” in 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edited by Arthur P. Wol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California, pp.325-336.
Ren-Yuan Li, (2014). “Marking Texts in Villages: Textual Production in Rural China During the Ming-Qing Period,” doctoral disser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p.410-414.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001694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