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Proceeding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邁向厚數據:以「詮釋型資訊工具」進行意義分析的概念基礎
Thick Data: The conceptual base of ``interpretive information tools`` on pragmatic
作者 劉慧雯
Liu, H.W.
柯籙晏
貢獻者 新聞學系
關鍵詞 大數據 ; 厚數據 ; 詮釋型資訊工具 ; 語用分析
日期 2016-06
上傳時間 22-Dec-2020 13:33:06 (UTC+8)
摘要 究竟要如何能人文地思索數位現象呢?從已有的研究成果觀之,絕大多數以資訊工具進行的社群媒體研究,多力主資料蒐集與結構化階段盡量降低人文介入,以便「讓數字自己說話」。不過,本文認為,詮釋活動或更早階段介入,有可能為數位足跡提出更具在地性的研究結論。由此,本文以數位創用者的語言使用/意義分析為例,說明詮釋型資訊工具在數據研究中的應有位置,從而建立「大數據」研究逐步向「厚數據」開展的論述基礎。
關聯 2016中華傳播年會, 中華傳播學會
資料類型 conference
dc.contributor 新聞學系
dc.creator (作者) 劉慧雯
dc.creator (作者) Liu, H.W.
dc.creator (作者) 柯籙晏
dc.date (日期) 2016-06
dc.date.accessioned 22-Dec-2020 13:33:06 (UTC+8)-
dc.date.available 22-Dec-2020 13:33:0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2-Dec-2020 13:33:06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3247-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究竟要如何能人文地思索數位現象呢?從已有的研究成果觀之,絕大多數以資訊工具進行的社群媒體研究,多力主資料蒐集與結構化階段盡量降低人文介入,以便「讓數字自己說話」。不過,本文認為,詮釋活動或更早階段介入,有可能為數位足跡提出更具在地性的研究結論。由此,本文以數位創用者的語言使用/意義分析為例,說明詮釋型資訊工具在數據研究中的應有位置,從而建立「大數據」研究逐步向「厚數據」開展的論述基礎。
dc.format.extent 809743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relation (關聯) 2016中華傳播年會, 中華傳播學會
dc.subject (關鍵詞) 大數據 ; 厚數據 ; 詮釋型資訊工具 ; 語用分析
dc.title (題名) 邁向厚數據:以「詮釋型資訊工具」進行意義分析的概念基礎
dc.title (題名) Thick Data: The conceptual base of ``interpretive information tools`` on pragmatic
dc.type (資料類型) con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