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淨影寺慧遠的真識心思想與如來藏思想
The Theory of Mind as True Consciousness and Tathāgatagarbha Thought of Huiyuan of the Jingying Temple
作者 王瑜
Wang, Yu
貢獻者 耿晴<br>林鎮國
Keng, Ching<br>Lin, Chen-Kuo
王瑜
Wang, Yu
關鍵詞 淨影
慧遠
真識心
如來藏
日期 2021
上傳時間 4-Aug-2021 15:31:36 (UTC+8)
摘要 本論文以淨影寺慧遠的真識心思想作為探討核心,並且分做五個章節來書寫。在第一章、緒論中,主要交代各個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範圍與方法,以及文獻回顧等內容。第二章、真識心的內涵,則是先從考察真識心的名相入手,依循相關文獻對真識心的論述,並根據經論中譬喻的舉例說明來進行二次檢驗,以說明真識心在其性質與內涵上,常然清淨,無為不變,謹守著無為法的界線。緊接著,第三章、染法緣起的過程,分別從真識心的用義、不覺相、染法熏習等層面,探討染法緣起的發生,並說明在染法生起的過程中,真識心不過是在無明的遮蔽下,有顯隱不同,實際上,真識心無有發生由淨轉染、不生滅動作生滅的體性變化。而在第四章、淨法緣起的過程,就淨法熏習、非究竟覺如何通相究竟覺、佛三身與真識心的能知性等方面進行探討,從中除了說明真識心的諸淨法功德恆常不斷外,並以眾生的角度,將真識心的顯隱不同以妄覆說為染,以妄除說為淨,故一切染淨的發生,實是就生滅的角度論,而若以真實論時,真識心從未被染污,亦也無從可論轉淨,其恆是無為不變。最後,第五章、結論分做兩個部分,一是總結慧遠的真識心思想內容,二是嘗試以慧遠的真識心思想,回應學界對如來藏學的批判。
參考文獻 一、原典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CBETA, T12, no. 374。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楞伽阿跋多羅寶經》,CBETA, T16, no. 670。
元魏.菩提流支(譯),《入楞伽經》,CBETA, T16, no. 671。
唐.實叉難陀(譯),《大乘入楞伽經》,CBETA, T16, no. 672。
天親菩薩(造);陳.真諦(譯),《佛性論》,CBETA, T31, no. 1610。
後魏.勒那摩提(譯),《究竟一乘寶性論》,CBETA, T31, no. 1611。
馬鳴菩薩(造);梁.真諦(譯),《大乘起信論》,CBETA, T32, no. 1666。
隋.慧遠(撰),《大乘起信論義疏》,CBETA, T44, no. 1843。
唐.法藏(撰),《大乘起信論義記》,CBETA, T44, no. 1846。
隋.慧遠(撰),《大乘義章》,CBETA, T44, no. 1851。

二、專書
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林安梧(編),《現代儒佛之爭》,台北:明文,1990年。
馮煥珍,《回歸本覺:淨影寺慧遠的真識心緣起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松本史朗(著);肖平、楊金萍(譯),《緣起與空:如來藏思想批判》,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廖明活,《淨影慧遠思想述要》,台北:臺灣學生,1999年。
廖明活,《中國佛教思想述要》,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6年。
高崎直道 等,《如來藏思想》,世界佛學名著譯叢68,台北:華宇,1986年。
龔雋,《大乘起信論與佛學中國化》,台北:文津,1995年。

三、期刊論文
于德隆,〈對呂澂《大乘起信論》考證的再審視〉,《臺大佛學研究》第22期,2011年12月,頁59-108。
呂澂,〈起信與禪──對於大乘起信論來歷的探討〉,《學術月刊》第4期,1962年,頁32-37。另收入於張曼濤(編),《大乘起信論與楞嚴經考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三十五),台北:大乘文化,1978年,頁299-314。
呂凱文,〈當代日本「批判佛教」思潮〉,《正觀雜誌》第10期,1999年9月,頁7-44。
李宜靜,〈呂澂區分“性寂”與“性覺”思想探析〉,《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7卷1期,2004年,頁34-38。
杜正民,〈如來藏學研究小史——如來藏學書目簡介與導讀(上)〉,《佛教圖書館館訊》第10/11期,1997a年9月,頁32-52。
杜正民,〈如來藏學研究小史——如來藏學書目簡介與導讀(下)〉,《佛教圖書館館訊》第12期,1997b年12月,頁37-63。
杜正民,〈當代如來藏學的開展與問題〉,《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3期,1998年7月,頁243-280。
陳寅恪,〈大乘義章書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1卷2期,1930年,頁121-123。
梅約翰(John Makeham),〈法藏對《大乘起信論》的解讀:要點及其反響〉,《東亞佛學評論》第4輯,2020年2月,頁84-99。
馮煥珍,〈淨影寺慧遠的行持、著述及其顯實宗〉,《中華佛學學報》第15期,2002年,頁177-218。
馮煥珍,〈《大乘起信論》「非佛教」嗎──關於「《起信論》非佛教」說的教理學反省〉,《中華佛學研究》第9期,2005年,頁29-58。
松本史朗(著);呂凱文(譯),〈如來藏思想不是佛教〉,《法光雜誌》第101期,1998年2月。
楊維中,〈本淨、本寂與本覺──論中國佛教心性論的印度淵源〉,《普門學報》第11期,2002年9月,頁23-49。
廖明活,〈淨影寺慧遠的心識思想〉,《中國文哲研究所集刊》第3期,1993年3月,頁391-415。
廖明活,〈淨影寺慧遠的判教學說〉,《中華佛學學報》第6期,1993年6月,頁219-235。
廖明活,〈淨影寺慧遠的佛性學說〉,《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期,1994年3月,頁263-286。
吉津宜英,〈経律論引用より見た『大乗義章』の性格〉,《駒澤大学佛教学部論集》第2卷,1971年,頁123-137。
吉津宜英,〈大乗義章八識義研究〉,《駒沢大学仏教学部研究紀要》第30期,1972年,頁141-161。
吉津宜英,〈浄影寺慧遠の「真識」考〉,《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2卷2期=總44期,1974a年,頁321-324。
吉津宜英,〈浄影寺慧遠の「妄識」考〉,《駒沢大学仏教学部研究紀要》第32期,1974b年,頁197-213。
吉津宜英,〈慧遠の仏性縁起説〉,《駒沢大学仏教学部研究紀要》第33期,1975年,頁173-194。
吉津宜英,〈淨影寺慧遠の起信論引用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9卷1期=總97期,2000年,頁86-91。
吉津宜英,〈起信論と起信論思想——淨影寺慧遠の事例を中心にして〉,《駒沢大学仏教学部研究紀要》第63期,2005年,頁1-15。
蔡宏,〈佛教從般若到如來藏、佛性思想的發展及意義〉,《普門學報》第31期,2006年1月,頁117-135。
釋恆清,〈「批判佛教」駁議〉,《哲學評論》第24期,2001年,頁1-46。
   
四、專書論文
呂凱文,〈《中國佛教之批判的研究》簡介〉,《華嚴專宗學院佛學研究所論文集(八)》。
韓鏡清,〈淨影八識義述〉,《唯識思想論集(二)》,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26冊,台北:大乘,1978年,頁345-381。
Keng, Ching. “A Re-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wakening of Faith and Dilun School Thought, Focusing on the Works of Huiyuan”. in Chen-kuo Lin; Michael Radich (eds.), A Distant Mirror: Articulating Indic Ideas in Sixth and Seventh Century Chinese Buddhism. Hamburg Buddhist Studies, 3. Hamburg: Hamburg University Press, 2014, p.183-215.
Lin, Chen-Kuo. “The Uncompromising Quest for Genuine Buddhism: Lü Cheng’ s Critique of Original Enlightenment”. in John Makeham (ed.), Transforming Consciousness: Yogacara Thought in Modern Chin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p.343-375.
Lin, Chen-kuo. “Buddhist Epistemology in Sixth-Century China”, in Gregor Paul, ed., Logic in Buddhist Scholasticism: From Philosophical, Philological,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Lumbini: Lumbini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2015, p. 186-222.

五、學位論文
安怡,《淨影寺慧遠《大乘起信論義疏》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16年。
李秋奉,《攝論宗思想之研究——以心識說為中心》,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劉元琪,《淨影慧遠〈大乘義章〉佛學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00年。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哲學系
10715400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15400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耿晴<br>林鎮國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Keng, Ching<br>Lin, Chen-Kuo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王瑜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Wang, Yuen_US
dc.creator (作者) 王瑜zh_TW
dc.creator (作者) Wang, Yuen_US
dc.date (日期) 2021en_US
dc.date.accessioned 4-Aug-2021 15:31:36 (UTC+8)-
dc.date.available 4-Aug-2021 15:31:3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4-Aug-2021 15:31:36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7154006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6449-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哲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7154006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論文以淨影寺慧遠的真識心思想作為探討核心,並且分做五個章節來書寫。在第一章、緒論中,主要交代各個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範圍與方法,以及文獻回顧等內容。第二章、真識心的內涵,則是先從考察真識心的名相入手,依循相關文獻對真識心的論述,並根據經論中譬喻的舉例說明來進行二次檢驗,以說明真識心在其性質與內涵上,常然清淨,無為不變,謹守著無為法的界線。緊接著,第三章、染法緣起的過程,分別從真識心的用義、不覺相、染法熏習等層面,探討染法緣起的發生,並說明在染法生起的過程中,真識心不過是在無明的遮蔽下,有顯隱不同,實際上,真識心無有發生由淨轉染、不生滅動作生滅的體性變化。而在第四章、淨法緣起的過程,就淨法熏習、非究竟覺如何通相究竟覺、佛三身與真識心的能知性等方面進行探討,從中除了說明真識心的諸淨法功德恆常不斷外,並以眾生的角度,將真識心的顯隱不同以妄覆說為染,以妄除說為淨,故一切染淨的發生,實是就生滅的角度論,而若以真實論時,真識心從未被染污,亦也無從可論轉淨,其恆是無為不變。最後,第五章、結論分做兩個部分,一是總結慧遠的真識心思想內容,二是嘗試以慧遠的真識心思想,回應學界對如來藏學的批判。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 1
第二節、研究目的 4
第三節、研究範圍與方法 5
第四節、文獻回顧 5
一、關於如來藏思想研究的發展 5
二、當代對淨影寺慧遠思想的研究成果 8
第二章、真識心的內涵 14
第一節、真識心的名相 15
第二節、真識心的性質 19
一、第九識的性質 19
二、第八識的性質 23
三、顯隱之異 24
第三節、從譬喻中進行考察 27
一、大海水波喻 27
二、鏡喻 34
三、迷人喻 42
四、蛇繩喻 45
第四節、小結 51
第三章、染法緣起的過程 51
第一節、真識心的「用」義 52
第二節、不覺與七、六識 56
第三節、染法熏習的發生 61
第四節、小結 71
第四章、淨法緣起的過程 71
第一節、淨法熏習的發生 72
一、真熏妄發生淨法 72
二、妄熏真發生淨法 75
第二節、二種覺知模式:「緣照」與「真照」 79
一、「非究竟覺」與「緣照」 80
二、「究竟覺」與「真照」 88
第三節、佛三身與真識知 90
一、佛三身 91
二、真識知 95
第四節、小結 96
第五章、結論 97
第一節、慧遠的真識心思想 97
第二節、真識心思想之於對如來學的批判 101
參考文獻 104
zh_TW
dc.format.extent 3029736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154006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淨影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慧遠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真識心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如來藏zh_TW
dc.title (題名) 淨影寺慧遠的真識心思想與如來藏思想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Theory of Mind as True Consciousness and Tathāgatagarbha Thought of Huiyuan of the Jingying Temple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原典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CBETA, T12, no. 374。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楞伽阿跋多羅寶經》,CBETA, T16, no. 670。
元魏.菩提流支(譯),《入楞伽經》,CBETA, T16, no. 671。
唐.實叉難陀(譯),《大乘入楞伽經》,CBETA, T16, no. 672。
天親菩薩(造);陳.真諦(譯),《佛性論》,CBETA, T31, no. 1610。
後魏.勒那摩提(譯),《究竟一乘寶性論》,CBETA, T31, no. 1611。
馬鳴菩薩(造);梁.真諦(譯),《大乘起信論》,CBETA, T32, no. 1666。
隋.慧遠(撰),《大乘起信論義疏》,CBETA, T44, no. 1843。
唐.法藏(撰),《大乘起信論義記》,CBETA, T44, no. 1846。
隋.慧遠(撰),《大乘義章》,CBETA, T44, no. 1851。

二、專書
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林安梧(編),《現代儒佛之爭》,台北:明文,1990年。
馮煥珍,《回歸本覺:淨影寺慧遠的真識心緣起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松本史朗(著);肖平、楊金萍(譯),《緣起與空:如來藏思想批判》,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廖明活,《淨影慧遠思想述要》,台北:臺灣學生,1999年。
廖明活,《中國佛教思想述要》,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6年。
高崎直道 等,《如來藏思想》,世界佛學名著譯叢68,台北:華宇,1986年。
龔雋,《大乘起信論與佛學中國化》,台北:文津,1995年。

三、期刊論文
于德隆,〈對呂澂《大乘起信論》考證的再審視〉,《臺大佛學研究》第22期,2011年12月,頁59-108。
呂澂,〈起信與禪──對於大乘起信論來歷的探討〉,《學術月刊》第4期,1962年,頁32-37。另收入於張曼濤(編),《大乘起信論與楞嚴經考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三十五),台北:大乘文化,1978年,頁299-314。
呂凱文,〈當代日本「批判佛教」思潮〉,《正觀雜誌》第10期,1999年9月,頁7-44。
李宜靜,〈呂澂區分“性寂”與“性覺”思想探析〉,《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7卷1期,2004年,頁34-38。
杜正民,〈如來藏學研究小史——如來藏學書目簡介與導讀(上)〉,《佛教圖書館館訊》第10/11期,1997a年9月,頁32-52。
杜正民,〈如來藏學研究小史——如來藏學書目簡介與導讀(下)〉,《佛教圖書館館訊》第12期,1997b年12月,頁37-63。
杜正民,〈當代如來藏學的開展與問題〉,《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3期,1998年7月,頁243-280。
陳寅恪,〈大乘義章書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1卷2期,1930年,頁121-123。
梅約翰(John Makeham),〈法藏對《大乘起信論》的解讀:要點及其反響〉,《東亞佛學評論》第4輯,2020年2月,頁84-99。
馮煥珍,〈淨影寺慧遠的行持、著述及其顯實宗〉,《中華佛學學報》第15期,2002年,頁177-218。
馮煥珍,〈《大乘起信論》「非佛教」嗎──關於「《起信論》非佛教」說的教理學反省〉,《中華佛學研究》第9期,2005年,頁29-58。
松本史朗(著);呂凱文(譯),〈如來藏思想不是佛教〉,《法光雜誌》第101期,1998年2月。
楊維中,〈本淨、本寂與本覺──論中國佛教心性論的印度淵源〉,《普門學報》第11期,2002年9月,頁23-49。
廖明活,〈淨影寺慧遠的心識思想〉,《中國文哲研究所集刊》第3期,1993年3月,頁391-415。
廖明活,〈淨影寺慧遠的判教學說〉,《中華佛學學報》第6期,1993年6月,頁219-235。
廖明活,〈淨影寺慧遠的佛性學說〉,《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期,1994年3月,頁263-286。
吉津宜英,〈経律論引用より見た『大乗義章』の性格〉,《駒澤大学佛教学部論集》第2卷,1971年,頁123-137。
吉津宜英,〈大乗義章八識義研究〉,《駒沢大学仏教学部研究紀要》第30期,1972年,頁141-161。
吉津宜英,〈浄影寺慧遠の「真識」考〉,《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2卷2期=總44期,1974a年,頁321-324。
吉津宜英,〈浄影寺慧遠の「妄識」考〉,《駒沢大学仏教学部研究紀要》第32期,1974b年,頁197-213。
吉津宜英,〈慧遠の仏性縁起説〉,《駒沢大学仏教学部研究紀要》第33期,1975年,頁173-194。
吉津宜英,〈淨影寺慧遠の起信論引用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9卷1期=總97期,2000年,頁86-91。
吉津宜英,〈起信論と起信論思想——淨影寺慧遠の事例を中心にして〉,《駒沢大学仏教学部研究紀要》第63期,2005年,頁1-15。
蔡宏,〈佛教從般若到如來藏、佛性思想的發展及意義〉,《普門學報》第31期,2006年1月,頁117-135。
釋恆清,〈「批判佛教」駁議〉,《哲學評論》第24期,2001年,頁1-46。
   
四、專書論文
呂凱文,〈《中國佛教之批判的研究》簡介〉,《華嚴專宗學院佛學研究所論文集(八)》。
韓鏡清,〈淨影八識義述〉,《唯識思想論集(二)》,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26冊,台北:大乘,1978年,頁345-381。
Keng, Ching. “A Re-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wakening of Faith and Dilun School Thought, Focusing on the Works of Huiyuan”. in Chen-kuo Lin; Michael Radich (eds.), A Distant Mirror: Articulating Indic Ideas in Sixth and Seventh Century Chinese Buddhism. Hamburg Buddhist Studies, 3. Hamburg: Hamburg University Press, 2014, p.183-215.
Lin, Chen-Kuo. “The Uncompromising Quest for Genuine Buddhism: Lü Cheng’ s Critique of Original Enlightenment”. in John Makeham (ed.), Transforming Consciousness: Yogacara Thought in Modern Chin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p.343-375.
Lin, Chen-kuo. “Buddhist Epistemology in Sixth-Century China”, in Gregor Paul, ed., Logic in Buddhist Scholasticism: From Philosophical, Philological,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Lumbini: Lumbini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2015, p. 186-222.

五、學位論文
安怡,《淨影寺慧遠《大乘起信論義疏》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16年。
李秋奉,《攝論宗思想之研究——以心識說為中心》,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劉元琪,《淨影慧遠〈大乘義章〉佛學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00年。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101110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