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我國對保險業監管機制探討─以保險法第149條裁罰處分妥適性分析為核心
A Study on the Appropriateness of Penalty Provisions in Article 149 of Taiwan Insurance Law
作者 廖堃安
Liao, Kun-An
貢獻者 彭金隆
Peng, Jin-Lung
廖堃安
Liao, Kun-An
關鍵詞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保險業
裁罰案件
保險法第149條第1項
法律明確性
比例原則
管制性不利處分
Financial Supervisory Commission
Insurers
Penalty cases
Article 149 paragraph 1 of Insurance Act
Intelligible principles
Principle of Proportionality
Regulatory dispositions
日期 2022
上傳時間 10-Feb-2022 12:55:45 (UTC+8)
摘要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已公告自民國101年起之重大裁罰案件。其中,對於保險業之重大裁罰案件中大量使用保險法第149條第1項作為裁罰時的「附加處分」。然而,該項規範中的構成要件、法律效果以至於實務上解釋適用之方式,均有再探討其妥適性之餘地。就構成要件方面,法令、章程、有礙健全經營之虞三個構成要件除了體系定位不同之外,其亦均可能有法律明確性之疑義值得探討檢視。就法律效果方面,本項未就各款處分予以區分應適用之情形,可能有違反比例原則,及實務適用上容易導致裁量瑕疵之疑慮;此外,就本項各款處分之性質,本文認為應定性為管制性不利處分,而非裁罰性不利處分,藉以限定本項第7款得以適用之範圍。就其他實務上解釋適用方面,主管機關於個案中應加強說理之義務,就個案事實與構成要件之涵攝,以及對於法律效果之採擇理由,以利保險業者不服時之救濟與司法部門之審查。
The Financial Supervisory Commission (FSC) has publicized major penalty cases since 2012. Among them, Article 149 paragraph 1 of Insurance Act is commonly used as additional administrative disposition. However, the legitimacy of the legal elements, legal effect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is paragraph are worth further exploring. Regarding the legal elements, the terms laws, regulations, articles of incorporation, and suspected of improper management not only have different usage, but also have concerns of Intelligible principles. Regarding legal effects, this paragraph may lead to violation of Principle of Proportionality and discretionary flaws. To limit the applicability of Section 7 of this Paragraph, the 7 sections of this Paragraph shall be interpreted as regulatory dispositions. Finally, the FSC shall strengthen its reasoning in individual penalty cases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legal relief of insurers and the reexamination of judicial department.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專書
1. 王文宇(2008),公司法論,四版,元照出版。
2. 金鼎(2014),公司章程之效力與界限-以英美法制為借鏡,元照出版。
3. 柯芳枝(2008),公司法論(上),增訂六版,三民出版。
4. 許宗力(2007),法與國家權力(二),元照出版。
5. 廖大穎(2002),公司法原論,三民出版。
期刊論文
1. 王文宇(2003),公司章程之定位與資本制度之改革,法令月刊,第54卷第10期,頁38-52。
2. 王志誠(2004),公司法:第二講 公司之章程與自治,月旦法學教室,第23期,頁64-73。
3. 李建良(2010),行政法:第十一講─行政裁量與判斷餘地,月旦法學教室,第98期,頁34-49。
4. 李建良(2011),人身自由的憲法保障與強制隔離的違憲審查─釋字第690號解釋,台灣法學雜誌,第186期,頁60-79。
5. 李建良(2011),保護規範理論之思維與應用─行政法院裁判若干問題舉隅,2010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出版,頁249-320。
6. 李建良(2014),兩岸關係下的人性尊嚴、收養自由與制度保障─釋字第712號解釋,台灣法學雜誌,第250期,頁29-52。
7. 李建良(2018),行政處分2.0:法治國家的制度工具與秩序理念(上),月旦法學雜誌,第277期,頁91-108。
8. 李惠宗(2014),經濟行政法中不確定法律概念之研究,東吳公法論叢,第7期,頁3-46。
9. 林三欽(2016),裁量基準與裁量瑕疵──兼評最高行政法院102年度3月份第2次庭長法官聯席會議決議,法令月刊,第67卷第1期,頁28-42。
10. 林明昕(2015),裁罰性不利處分vs. 非裁罰性不利處分──兼評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九十九年度訴字第一五二九號判決,興大法學,第17期,頁1-30。
11. 洪家殷(2005),行政行為(二)行政處分:第一講—行政處分之概念與意義,月旦法學教室,第38期,頁46-56。
12. 胡韶雯(2014),公司自治:章程與辦事細則,月旦法學教室,第145期,頁63-71。
13. 徐聿芊、陳俊元(2019),我國保險業裁罰案件之法律實證研究,中正財經法學,第19期,頁105-186。
14. 張文郁(2002),行政處分之形式存續力和依法行政原則之維護,月旦法學雜誌,第88期,頁20-21。
15. 張淑芬、王鈺涵(2021),保險業裁罰案件簡析,理律新知,110年2月號,頁1-2。
16. 彭金隆、林建智、邱虹元(2008),由國際金融集團資本適足規範論我國金融控股公司資本監理制度,保險專刊,第24卷第2期,頁123-151。
17. 曾宛如(2017),公司治理法制之改造,月旦法學雜誌,第268期,頁17-29。
18. 蕭文生(2010),行政處分之變種與異形--擬制行政處分與形式行政處分,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73期,頁31-82。
19. 謝榮堂(2012),行政處分於法定救濟期間經過後之救濟,月旦法學教室,第115期,頁12-14。
學位論文
1. 徐聿芊(2018),以監理有效性及透明性檢討我國保險監理─以保險業裁罰案件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2. 陳功雅(2016),金管會裁罰事件之市場反應及公司治理關聯性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會計學系碩士論文。
3. 陳鑕靂(2016),保險業內部控制與內部稽核制度監理法制問題之研究─以保險法第148條之3第1項與第171之1第4項為核心,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英文文獻
1. 2019年11月修訂版之保險核心原則及國際活躍保險集團監理共同框架(Insurance Core Principles and Common Framework for the Supervision of Internationally Active Insurance Groups, updated November 2019)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
10335801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358015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彭金隆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Peng, Jin-Lung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廖堃安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iao, Kun-Anen_US
dc.creator (作者) 廖堃安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ao, Kun-Anen_US
dc.date (日期) 202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0-Feb-2022 12:55:45 (UTC+8)-
dc.date.available 10-Feb-2022 12:55:4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0-Feb-2022 12:55:4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3358015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8892-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3358015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已公告自民國101年起之重大裁罰案件。其中,對於保險業之重大裁罰案件中大量使用保險法第149條第1項作為裁罰時的「附加處分」。然而,該項規範中的構成要件、法律效果以至於實務上解釋適用之方式,均有再探討其妥適性之餘地。就構成要件方面,法令、章程、有礙健全經營之虞三個構成要件除了體系定位不同之外,其亦均可能有法律明確性之疑義值得探討檢視。就法律效果方面,本項未就各款處分予以區分應適用之情形,可能有違反比例原則,及實務適用上容易導致裁量瑕疵之疑慮;此外,就本項各款處分之性質,本文認為應定性為管制性不利處分,而非裁罰性不利處分,藉以限定本項第7款得以適用之範圍。就其他實務上解釋適用方面,主管機關於個案中應加強說理之義務,就個案事實與構成要件之涵攝,以及對於法律效果之採擇理由,以利保險業者不服時之救濟與司法部門之審查。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e Financial Supervisory Commission (FSC) has publicized major penalty cases since 2012. Among them, Article 149 paragraph 1 of Insurance Act is commonly used as additional administrative disposition. However, the legitimacy of the legal elements, legal effect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is paragraph are worth further exploring. Regarding the legal elements, the terms laws, regulations, articles of incorporation, and suspected of improper management not only have different usage, but also have concerns of Intelligible principles. Regarding legal effects, this paragraph may lead to violation of Principle of Proportionality and discretionary flaws. To limit the applicability of Section 7 of this Paragraph, the 7 sections of this Paragraph shall be interpreted as regulatory dispositions. Finally, the FSC shall strengthen its reasoning in individual penalty cases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legal relief of insurers and the reexamination of judicial department.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錄
摘要 iii
目錄 v
第一章 前言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方法與限制 2
第二章 我國保險業裁罰案件概況 3
第一節 歷年裁罰案件概況 3
第二節 裁罰案件進行救濟概況 6
第三節 主管機關適用保險法第149條第1項見解概況 6
第一項 對於「法令」之見解 7
第二項 對於「章程」之見解 12
第三項 對於「有礙健全經營之虞」之見解 16
第四項 對於本項第1款至第7款之見解 20
第一款 第1款 20
第二款 第2款 22
第三款 第3款 22
第四款 第4款 23
第五款 第5款 23
第六款 第6款 23
第七款 第7款 24
第五項 小結 25
第三章 保險法第149條第1項之妥適性分析 27
第一節 立法歷程 27
第二節 法令、章程與有礙健全經營之虞之體系定位不同 30
第一項 未指明裁罰依據樣態一:未說明係違反法令或章程或有礙健全經營之虞 31
第二項 未指明裁罰依據樣態二:未說明係違反何法令或章程 32
第三項 未指明裁罰依據樣態三:未特定行為事實違反之法令 33
第四項 爭議樣態:以其他行政處分做為依據? 34
第五項 小結 36
第三節 法令、章程、有礙健全經營之虞之法律明確性疑義 37
第一項 法律明確性原則之內涵與判準 37
第二項 「法令」之範圍不明確 40
第三項 「章程」之認定範圍爭議與被架空 43
第一款 章程之定性 43
第二款 實務運作下之界定範圍爭議與被架空 44
第四項 「有礙健全經營之虞」之認定不明確 46
第一款 法律明確性之檢驗 46
第二款 實務認定情形與分類標準 48
第三款 立法論上之反思 51
第四節 「法令」與「章程」之重要性顯不相同 53
第五節 「視情況」之比例原則與裁量標準 54
第一項 比例原則之判斷 54
第二項 裁量合法性之判斷 55
第三項 「視情況」之要件易導致裁量瑕疵 56
第六節 「其他必要之處置」之法律明確性與體系解釋問題 58
第一項 法律明確性原則之檢視 58
第二項 與同條項他款事由之比較 61
第四章 我國司法實務案例與見解評析 64
第一節 實務案例:宏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不動產投資裁罰案 64
第二節 實務案例:幸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金檢裁罰案 65
第三節 實務案例:命宏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增資案 6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2
第一節 結論 72
第二節 立法論與解釋學建議 73
參考文獻 75
zh_TW
dc.format.extent 2384690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358015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保險業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裁罰案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保險法第149條第1項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法律明確性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比例原則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管制性不利處分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Financial Supervisory Commissio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Insurer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Penalty case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Article 149 paragraph 1 of Insurance Act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Intelligible principle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Principle of Proportionalit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Regulatory dispositionsen_US
dc.title (題名) 我國對保險業監管機制探討─以保險法第149條裁罰處分妥適性分析為核心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on the Appropriateness of Penalty Provisions in Article 149 of Taiwan Insurance Law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專書
1. 王文宇(2008),公司法論,四版,元照出版。
2. 金鼎(2014),公司章程之效力與界限-以英美法制為借鏡,元照出版。
3. 柯芳枝(2008),公司法論(上),增訂六版,三民出版。
4. 許宗力(2007),法與國家權力(二),元照出版。
5. 廖大穎(2002),公司法原論,三民出版。
期刊論文
1. 王文宇(2003),公司章程之定位與資本制度之改革,法令月刊,第54卷第10期,頁38-52。
2. 王志誠(2004),公司法:第二講 公司之章程與自治,月旦法學教室,第23期,頁64-73。
3. 李建良(2010),行政法:第十一講─行政裁量與判斷餘地,月旦法學教室,第98期,頁34-49。
4. 李建良(2011),人身自由的憲法保障與強制隔離的違憲審查─釋字第690號解釋,台灣法學雜誌,第186期,頁60-79。
5. 李建良(2011),保護規範理論之思維與應用─行政法院裁判若干問題舉隅,2010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出版,頁249-320。
6. 李建良(2014),兩岸關係下的人性尊嚴、收養自由與制度保障─釋字第712號解釋,台灣法學雜誌,第250期,頁29-52。
7. 李建良(2018),行政處分2.0:法治國家的制度工具與秩序理念(上),月旦法學雜誌,第277期,頁91-108。
8. 李惠宗(2014),經濟行政法中不確定法律概念之研究,東吳公法論叢,第7期,頁3-46。
9. 林三欽(2016),裁量基準與裁量瑕疵──兼評最高行政法院102年度3月份第2次庭長法官聯席會議決議,法令月刊,第67卷第1期,頁28-42。
10. 林明昕(2015),裁罰性不利處分vs. 非裁罰性不利處分──兼評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九十九年度訴字第一五二九號判決,興大法學,第17期,頁1-30。
11. 洪家殷(2005),行政行為(二)行政處分:第一講—行政處分之概念與意義,月旦法學教室,第38期,頁46-56。
12. 胡韶雯(2014),公司自治:章程與辦事細則,月旦法學教室,第145期,頁63-71。
13. 徐聿芊、陳俊元(2019),我國保險業裁罰案件之法律實證研究,中正財經法學,第19期,頁105-186。
14. 張文郁(2002),行政處分之形式存續力和依法行政原則之維護,月旦法學雜誌,第88期,頁20-21。
15. 張淑芬、王鈺涵(2021),保險業裁罰案件簡析,理律新知,110年2月號,頁1-2。
16. 彭金隆、林建智、邱虹元(2008),由國際金融集團資本適足規範論我國金融控股公司資本監理制度,保險專刊,第24卷第2期,頁123-151。
17. 曾宛如(2017),公司治理法制之改造,月旦法學雜誌,第268期,頁17-29。
18. 蕭文生(2010),行政處分之變種與異形--擬制行政處分與形式行政處分,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73期,頁31-82。
19. 謝榮堂(2012),行政處分於法定救濟期間經過後之救濟,月旦法學教室,第115期,頁12-14。
學位論文
1. 徐聿芊(2018),以監理有效性及透明性檢討我國保險監理─以保險業裁罰案件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2. 陳功雅(2016),金管會裁罰事件之市場反應及公司治理關聯性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會計學系碩士論文。
3. 陳鑕靂(2016),保險業內部控制與內部稽核制度監理法制問題之研究─以保險法第148條之3第1項與第171之1第4項為核心,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英文文獻
1. 2019年11月修訂版之保險核心原則及國際活躍保險集團監理共同框架(Insurance Core Principles and Common Framework for the Supervision of Internationally Active Insurance Groups, updated November 2019)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200129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