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Proceeding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先果後因?關於逆時因果理論的幾點反思:以達美特與智作護的論述為主
作者 胡志強
Hu, Chih-chiang
貢獻者 哲學系
關鍵詞 逆時因果;達美特;智作護;法稱;佛教量論
日期 2013-09
上傳時間 28-Mar-2022 14:39:38 (UTC+8)
摘要 果能發生在因之前嗎?或者因能發生在果之後嗎?這是一個乍看之下荒謬至極的問題,但逆時因果(backwards causality)理論主張這是可能的。本文第一部分討論達美特(Michael Dummett 1925-2011)關於逆時因果的主張與論證,藉由重構達美特如何可能回應一般稱之為妨阻論證(bilking argument)的批評,希望更適當地理解與詮釋他的主張,並論證其理論如何能成理。第二部分則處理法稱(Dharmakirti)的詮釋者智作護(Prajnakaragupta 750-810)的論點。首先作者指出,在法稱的理論脈絡下,因果關係的簡化表達應為,因是果的必要條件,不同於達美特所主張的因是果的充分條件。另外,我們可以從智作護對經文與文法的分析中看出,因果關係可與時間脫鉤。第三部分將指出,因是果的必要條件此一想法能釐清達美特及其所受批評中的一些問題,但並非毫無問題,因果關係需要有更好的定義。另外,儘管因果關係在某個意義上可被視為無時間性,但對於因果作用機制的說明,則必須牽涉時間。更重要的,這些都是在世俗諦的層次上。最後,儘管作者不認為智作護能以順時因果與逆時因果有同樣問題來反駁批評並成功論證逆時因果,但作者也不贊成放棄因果這個概念。在羅素(Betrand Russell)與龍樹(Nagarjuna)兩者之間,作者將選擇站在龍樹這邊。本文並非一般意義下的比較哲學(comparative philosophy),而是問題導向(problem-oriented)的哲學。作者認為,善用當代的哲學、科學等種種資源,能讓我們對於古代哲學獲致更好的理解,不僅如此,古代哲學回過來也能對於當代議題的討論有所貢獻。本文是基於這種想法的小小實作。
關聯 陳百年先生學術論文獎論文集, 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 pp.141-156
資料類型 conference
dc.contributor 哲學系
dc.creator (作者) 胡志強
dc.creator (作者) Hu, Chih-chiang
dc.date (日期) 2013-09
dc.date.accessioned 28-Mar-2022 14:39:38 (UTC+8)-
dc.date.available 28-Mar-2022 14:39:38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8-Mar-2022 14:39:38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9442-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果能發生在因之前嗎?或者因能發生在果之後嗎?這是一個乍看之下荒謬至極的問題,但逆時因果(backwards causality)理論主張這是可能的。本文第一部分討論達美特(Michael Dummett 1925-2011)關於逆時因果的主張與論證,藉由重構達美特如何可能回應一般稱之為妨阻論證(bilking argument)的批評,希望更適當地理解與詮釋他的主張,並論證其理論如何能成理。第二部分則處理法稱(Dharmakirti)的詮釋者智作護(Prajnakaragupta 750-810)的論點。首先作者指出,在法稱的理論脈絡下,因果關係的簡化表達應為,因是果的必要條件,不同於達美特所主張的因是果的充分條件。另外,我們可以從智作護對經文與文法的分析中看出,因果關係可與時間脫鉤。第三部分將指出,因是果的必要條件此一想法能釐清達美特及其所受批評中的一些問題,但並非毫無問題,因果關係需要有更好的定義。另外,儘管因果關係在某個意義上可被視為無時間性,但對於因果作用機制的說明,則必須牽涉時間。更重要的,這些都是在世俗諦的層次上。最後,儘管作者不認為智作護能以順時因果與逆時因果有同樣問題來反駁批評並成功論證逆時因果,但作者也不贊成放棄因果這個概念。在羅素(Betrand Russell)與龍樹(Nagarjuna)兩者之間,作者將選擇站在龍樹這邊。本文並非一般意義下的比較哲學(comparative philosophy),而是問題導向(problem-oriented)的哲學。作者認為,善用當代的哲學、科學等種種資源,能讓我們對於古代哲學獲致更好的理解,不僅如此,古代哲學回過來也能對於當代議題的討論有所貢獻。本文是基於這種想法的小小實作。
dc.format.extent 4929115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relation (關聯) 陳百年先生學術論文獎論文集, 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 pp.141-156
dc.subject (關鍵詞) 逆時因果;達美特;智作護;法稱;佛教量論
dc.title (題名) 先果後因?關於逆時因果理論的幾點反思:以達美特與智作護的論述為主
dc.type (資料類型) con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