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中國日曆書消費現象研究
Research on the Phenomenon of Calendar Book Consumption in China
作者 陳靜
Chen, Jing
貢獻者 王淑美
陳靜
Chen, Jing
關鍵詞 日曆書
消費文化
符號消費
生活風格
時間加速
Calendar book
consumer culture
symbolic consumption
lifestyle
time acceleration
日期 2022
上傳時間 2-Sep-2022 15:51:51 (UTC+8)
摘要 日曆書是日曆與書籍相結合的新型文化商品,它有日曆提示日期的功能,也像一般書籍承載著知識內容,而不同的是,相較於二者,日曆書在裝幀設計上更為精美,內容編排也更為多樣。日曆書一經推出便俘獲消費者的心,在消費市場掀起一陣狂潮。針對日曆書的流行現象,本研究將研究視角聚焦於中國大陸年輕的日曆書消費群體,從消費社會學和時間社會學的角度出發,運用自我民族誌與深度訪談法,著重論述以下三項議題:第一,消費者購買日曆書的動機和考量因素;第二,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對日曆書的使用,從中挖掘消費者與日曆書之間的互動關係;第三,探討日曆書流行現象所反映的社會文化。
本研究有兩大發現,其一是年輕的日曆書消費者在購買日曆書時具有「盡善盡美」的消費觀,即在金錢考量範圍內購買兼具符號價值與使用價值的日曆書。消費者賦予日曆書多樣的符號意義,藉此表達個性化的自我,也使用日曆書緩解知識焦慮和進行時間管理,他們結合自身經濟能力,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日曆書。消費者對日曆書的選購基於其自身習性的指導,他們用日曆書打造符合自己品味的美學化的生活風格並區分異己。其二,年輕的日曆書消費者擁有一種「又急又慢」的時間感,他們用日曆書進行時間管理,急迫地跟上社會發展的節奏,同時在快速流動的日常中尋求一種慢速的穩定。
綜合而言,日曆書流行現象反映了當下中國社會年輕消費群體渴望用符號表達自我、建構美學化生活風格的願望,同時也揭示了這一群體面對的知識和時間壓力。他們運用日曆書進行時間管理,通過學習各領域的知識提升自我,增強競爭力,也在對抗時間加速的過程中掌控自己的生活節奏。日曆書體現了中國年輕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為實現目標所做的積極嘗試。
Calendar book is a new type of cultural commodity that comb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lendar and book. It not only has the function of date reminding, but also fills with knowledge content like traditional books. In addition, the design of appearance and content of calendar book are more exquisite and diverse than those two. Once calendar book was launched, it captured the attention of consumers and set off a frenzy in the consumer market.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young calendar book consumers in mainland China, using auto-ethnography and in-depth interview to figure out the popularity of calendar books. With the support of theories of sociology of consumption and time, the following three topics are discussed: first, the motivation and consideration factors of consumers when purchasing calendar books; second, consumers’ use of calendar books in their daily life, which helps to explor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onsumers and calendar books; third, the social culture behind the popularity of calendar books.
This research has two major findings. First, young calendar book consumers try to reach the acme of perfection when purchasing calendar books, that is, they get both symbolic value and use value of calendar books in the consideration of financial ability. Consumers endow calendar books with various symbolic meanings to express individuality and use calendar books to ease knowledge anxiety and manage time. All these needs are properly meet with the scope of their financial capabilities. Consumers select calendar book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ir own habits and tastes and use them to create an aesthetic lifestyle which differentiating themselves from others. Second, young calendar book consumers have an “urgent and slow” sense on time. The function of calendar book’s time management is a good tool for them to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hereas seek a slow-moving tempo in the fast daily life.
In general, the popularity of calendar books not only presents young Chinese consumers’ desires to express themselves with symbols and to construct an aesthetic lifestyle, but also reflects the knowledge anxiety and time pressure faced by this group. Young Chinese consumers use calendar books for time management. They learn knowledge of various fields to improve themselves and enhance their competitiveness and control their own pace of life to fight against the acceleration of time as well. The calendar book reflects Chinese young people’s yearning for a better life and their active attempts to achieve their goals.
參考文獻 我要WhatYouNeed(2016年11月7日)。<願明年的每一個晚上,都有人替我對你說晚安>,取自: https://mp.weixin.qq.com/s/lsVN1Lfx__0jguPfRe2org
21世紀英文報(2019年12月9日)。<《故宮日曆·2020》:帶你穿越六百年紫禁城的時空>,取自http://k.sina.com.cn/article_1775638471_69d617c701900l0ao.html
中信出版集團(2018年7月16日)。<這本驚艷四座的網紅日曆又來啦!寫下你的心願,送你一份守護>,取自https://www.163.com/dy/article/DMRUJR2T051482KS.html
數英DIGITALING(2019年10月10日)。<2020日曆盤點:二十六款最美日曆書,挑得眼花繚亂!>,取自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205092.html
李琰霞(2019)。<出版新業態下日曆書的發展路徑>。351:49-51。
出版商務週報(2019年9月27日)。< 9個版本、120萬冊,它憑什麼穩坐日曆書市場頭把交椅?>。取自:https://kknews.cc/zh-sg/culture/mlxjkkg.html
于洋(2018)。《日曆書出版現象分析》。青島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于博(2020)。《日曆書出版發展路徑研究》。河南大學碩士論文。
余芳婷(2019)。《日曆書品牌構建策略研究》。安徽大學碩士論文。
柴媛媛(2020)。《文化創意視角下日曆書出版研究》。河南大學碩士論文。
葉思齊(2020)。《作為媒介與儀式的書籍》。華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展華(2017)。<傳統日曆蘊含百科>,《神州民俗》,80-81。
李軍(2013)。<歲末年初,老曆書收藏正當時>,《金融博覽·財富》,68-69。
牛雙躍(2003)。<辭舊迎新話曆書>,《收藏界》,12:64-66。
張雋波(2017)。<曆書封面,國旗飄揚>,《家庭服務》,10:60-61。
周青(2018)。<從品牌打造到品牌營銷——以《故宮日曆》出版為例>,《出版廣角》,328:49-51。
曾夢龍(2016年11月23日)。<年輕人喜歡買日曆,這門好生意出版社早就盯上了>,《好奇心日報》。取自: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32461.html
賈登紅(2017)。<當下我國日曆書出版熱的形成、特點與啟示>,《出版科學》,2:84-88。
故宮博物院售出彩圖日曆(1930)。《江蘇省政府公報》,617:17。
李揚(2021年9月6日)。<2022年《故宮日曆》:除了吉虎文物,還能觀賞古人的「冬運」呢!>,《文匯報》。取自:https://wenhui.whb.cn/third/baidu/202109/06/422767.html
李頻(1992)。<日曆型書籍的類型分析>,《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106-110。
黃興濤(2013)。<探究近代中國的時間之史>,湛曉白(著)《時間的社會文化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渠東、汲喆譯(2006)。《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林淑蓉(1999)。<生產、節日與禮物的交換:侗族的時間概念>,黃應貴(編),《時間、歷史與記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吳國璋(1996)。<西方社會學對社會時間的研究>,《學術界》。57:56-57。
黃應貴(1999)。<時間、歷史與實踐:東埔社布農人的例子>,黃應貴(編),《時間、歷史與記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湛曉白(2013)。《時間的社會文化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楊欽堯(2009年2月13日)。<淺談民俗~恭賀新年!兼談新舊曆臺灣>,《國史館台灣文獻館電子報》。取自:https://www.th.gov.tw/epaper/site/page/24/423
大公報(1920年2月4日)。
伍野春、阮榮(2000)。<民國時期的移風易俗>,《民俗研究》,2:59-70。
吳叡人譯(2011)。《想象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原書:Anderson, B. [2006]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周嫄譯(2007)。《錢袋與永生:中世紀的經濟與宗教》。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
馮克芸、黃芳田、陳玲瓏譯(1997)。《時間地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原書:Robert Levine [1997]. A geography of time: the temporal misadventures of a social psychologist. New York: Basic Books.)
趙世玲譯(2009)。梅歐金,<「天主實義」在福建:在兩個世界、兩種時間之間> ,司徒琳(編),《世界時間與東亞時間中的明清變遷(上卷):從明到清時間的重塑》。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張椿年(1994)。《從信仰到理性——意大利人文主義研究》。台北:淑馨出版社。
汪天文(2008)。《時間理解論》。北京:人民出版社。
董璐譯(2015)。《加速:現代社會中時間結構的改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原書:Rosa, H. [2005] Beschleunigung. Die Veränderung der Zeitstrukturen in der Moderne.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俞金堯、洪慶明(2016)。<全球化進程中的時間標準化>,《中國社會科學》,7:164-188。
朱文哲(2019)。<「時政划一」:民國初期官定曆書的編訂與頒行>,《史學月刊》,8:54-63。
王樹村(2008)。《藝林拓荒廣記:王樹村文集》。天津:天津楊柳青畫社。
毛尖譯(2010)。《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團結網(2018年6月8日)。<月份牌:紙上競逐的「芳華」>,取自:http://www.tuanjiebao.com/2018-06/08/content_144618.htm
吳國盛(2006)。《時間的觀念》。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周莽譯(2014)。《試談另一個中世紀,西方的時間、勞作與文化》。北京:商務印書館。
鄧蓉敬、陳宏彩(2013年1月28日)。<泰羅及泰羅制>,《學習時報》。取自: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n/2013/0128/c49157-20347736.html
戚幹舞(2007)。《時間的社會構造和社會的時間構造——從傳統到現代社會》。廣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李大興(2000)。<自由時間:人的發展過程中的價值祈向>, 《浙江社會科學》,6:98-102。
梁玉(2010)。《「社會時間」視野下的農民輪換工的「身體體現」——以1978年以來的山西SY煤礦考察為例》。華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編)(2000)。《社會轉型:多文化多民族社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鄭作彧(2018)。<時間形式的時候化:社會時間形式的改變及其當代現狀>,《學習與探索》,1:21-36。
劉北成、楊遠嬰譯(2003)。《規訓與懲罰》。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朱紅文、李捷譯(2009)。《時間社會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原書John Hassard (Ed.). [1990]. The sociology of time. UK: Palgrave Macmillan.)
鄭作彧(2014)。<社會速度研究:當代主要理論軸線>,《國外社會科學》,3:108-118。
葉澤雄(1998)。《社會理想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林錚譯(2004)。《史家與時間》。台北:麥田出版。(原書:Leduc, J. [1999].)
趙丙祥、羅楊等譯(2011)。《美好生活——中產階級的生活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原書 Orvar Löfgren & Jonas Frykman. [1979].)
簡書(2018年5月17日)。<手賬的發展歷史>。取自:https://www.jianshu.com/p/4b5c4d569728
趁早星球網易號(2021年1月18日)。<手賬時光機:本是人生>。取自:https://www.163.com/dy/article/G0L6DQ5J0528BOKE.html
壹讀(2017年6月27日)。<手賬er一年級基礎課,帶你瞭解手賬的前世今生>。取自:http://read01.com/5MDBoz4.html
劉建基譯(2003)。《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臺北:巨流圖書。(原書: Williams, R. [1976]. 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張君玫譯(2002)。《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臺北:巨流圖書。(原書:Storey, J. [1999].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 Bloomsbury Academic.)
陳坤宏(2005)。《消費文化理論》。臺北:揚智文化。
莫少群(2006)。《20世紀初西方消費社會理論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羅鋼、王中忱(編)(2003)。《消費文化讀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成富、全志鋼譯(2008)。《消費社會》。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張君玫、黃鵬仁譯(1995)。《消費》。台北:巨流圖書。(原書:Bocock, R. [1993] Consumption. London: Routledge.)
陳昕(2003)。《救贖與消費——當代中國日常生活中的消費主義》。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鄭紅娥(2006)。《社會轉型與消費革命——中國城市消費觀念的變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快手日報(2019年9月27日)。<老物件里70年:從煤油燈、「三轉一響」到短視頻、電子支付>。取自:
https://mp.weixin.qq.com/s/wyF92TJdcAiSM4ALw9KAbA
徐寶成(2019)。<方寸糧票 見證歷史——「藏」說新中國70年(六)>,《金融博覽·財富》,88-91。
景伯平、吳黔斌(1994)。中國的「消費革命」,《黨的生活(貴州)》,10:32-33。
李希躍(2012)。<糧票作廢20年談>,《糧食問題研究》,5:48-52。
北京日報(2018年9月4日)。<北京家庭「四大件」的變遷>。取自:https://www.sohu.com/a/251890477_486911
長城網(2007年9月20日)。<中國已經由低收入國家步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取自:http://finance.hebei.com.cn/system/2007/09/20/006407916.shtml
楊渝東譯(2009)。《消解文化——全球化、後現代主義與認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原書:Featherstone, M. [1995].)
張錦華等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原書:Fiske, J. [1990].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
羅世宏譯(2018)。《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圖書。(原書:Barker, C. & Jane, E. [2016]. Cultural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ce. Sage publication.)
林子淵(2009)。《運動鞋收藏者收藏行為之研究》。國立台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林志明譯(2001)。《物體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寧(2001)。《消費社會學:一個分析的視角》。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余志鴻(2003)。《符號——傳播的遊戲規則》。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黃恆正譯(1990)。《符號社會的消費》。台北:遠流。(原書:星野克美、岡本慶一、稻增龍夫、紺野登、青木貞茂 [1985].《記號化社會の消費》。)
孫玉珊(2005)。《創造端與消費者端對大眾型文化商品之認知:探索性研究》。國立中正大學行銷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月芳(2012)。《博物館文化商品開發與營銷研究》。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論文。
高宣揚(2006)。《流行文化社會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陳慶德(2006)。<文化產品的性質初探>,《雲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60-70。
仇子明、李蘭譯(2010),《工作、消費與新窮人》。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公司。
高宣揚(2004)。《布迪厄的社會理論》。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
蔣梓驊譯(2003)。《實踐感》。南京:譯林出版社。(原書:Bourdieu, P. [1980].)
朱國華(2004)。<習性與資本: 略論布迪厄的主要概念工具(上)>,《
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33-37。
洪鍊德(1997)。《社會學說與政治理論:當代尖端思想之介紹》。台北:揚智文化。
劉暉譯(2015)。《區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北京:商務印書館。(原書:Bourdieu, P.[1979].)
劉曉春(2017)。<布爾迪厄的生活風格論>,《民俗研究》,134:5-15。
劉維公(2006)。《風格社會》。台北:天下雜誌。
趙文書譯(2014)。《自反性現代化:現代社會秩序中的政治、傳統與美學》。 北京:商務印書館。(原書:Beck, U., Giddens, A. & Lash, S. [1997]. Reflexive modernization: politics, tradition and aesthetics in the modern social order.)
路國林譯(2001)。《自由與資本主義:與著名社會學家烏爾里希·貝克對話》。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原書:Beck, U. [2000].)
孫治本(2001)。〈社會階級的終結:水平式不平等、社會不平等的個人主義化〉,《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31:1-43。
陳向明(2000)。《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蔣逸民(2011)。<自我民族誌: 質性研究方法的新探索>,《浙江社會科學》,4:11-18。
何粵東(2010)。〈自我民族誌的課程研究初探〉,《中正教育研究》,9(1):1-29。
藍毓仁譯(2008)。《質性研究方法》。台北:巨流圖書公司。(原書:Ritchie, J. & Lewis, J. [2003]. Qualitative research practice: a guide for social science students and researcher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許夢雲譯(2012)。《文化研究民族誌方法與生活文化》。台北:韋伯文化。(原書:Gray, A. [2003]. Research practice for cultural studies: ethnographic methods and lived culture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張建平、沈博(2018)。<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濟發展成就及其對世界的影響>,《當代世界》,5:13-16。
黃雅靜(2017)。<基於解釋學的儀式感行為效果及內在機制研究>,低碳世界,3:258-259。
劉永烜(2009年9月8日)。<儀式營銷:星巴克該如何突圍>,取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597c010100erbc.html
龍曉添(2021)。<當代 「儀式感」 的日常生活節奏分析>,《文化遺產》,6:107-114。
馬婷婷、林美卿(2017)。<儀式感視域下青年文化自信的培育路徑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33(5):97-101。
楊柯、鄭柳、周蜀溪、刁佳璽(2021)。<大學生焦慮狀態的研究綜述>,《心理月刊》,16(12):227-230。
拾遺(2017年8月2日)。<羅振宇永遠不會告訴你的秘密>,取自:https://mp.weixin.qq.com/s/8P2V5OpNuNs9i2Gp8IMqCg
中國青年報(2018年3月27日)。<73.2%受訪者自稱有「知識焦慮」>,取自:http://zqb.cyol.com/html/2018-03/27/nw.D110000zgqnb_20180327_1-07.htm
顏趕(2014)。《社會焦慮的生成及其紓解——基於公平正義的視角》。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鄭琰(2021)。<大學生焦慮心理問題分析及應對>,《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學報》,38(6):75-80。
孫金花、何苗、胡健(2021)。<感知價值視角下知識焦慮對平台用戶知識付費意願的影響>,《現代情報》,41(6):129-138。
李中文譯(2013)。《論時間》。新北市:群學。(原書Elias, N. [1984].)
韓經綸、梁健譯(2003)。《成功的自我管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孫曉敏,薛剛 (2008)。<自我管理研究回顾与展望>,《心理科學進展》,16(1):106-113。
王永明(2008)。《自我管理:知識經濟時代的管理哲學》。蘇州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趙干城譯(1999)。《大變革時代的管理》。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王麗萍(2011)。<中國轉型期社會焦慮問題的研究現狀及展望>,《理論學刊》,212:74-77。
吳忠民(2002)。<社會的急劇轉型與社會焦慮>,《科學中國人》,4:10-11。
張艷麗(2011)。《轉型時期的社會焦慮研究》。西北農業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馬克思、恩格斯(2009)。<共產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于大君、李真、張玉(2022)。<大學生焦慮抑鬱現狀及社會因素分析>,《心理月刊》,17(1):31-33。
國吉、趙海月(2021)。<加速與異化的共鳴——對哈特穆特·羅薩「社會加速批判理論」的探析>,《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7(4):82-91。
陳友華、曹雲鵬(2021)。<「躺平」:興起、形成機制與社會後果>,《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9:181-192。
百度百科。取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打鸡血
百度百科。取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贴吧
百度百科。取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逼格
百度百科。取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种草
Mcluhan, E & Zingrone, F. (Eds.) (1995). Essential McLuhan. New York: BasicBooks.
Burman, R. (1981). Time and socioeconomic change on Simbo, Solomon Islands. Man: New Series. 16(2), 251-267.
Munn, N. (1992). The cultural anthropology of time: a critical essay.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21, 93-123.
Angela, Z. (1997). Of body & brush: grand sacrifice as text/performance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umford, L. (1934). Technics and civilization.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
Lewis. J. & Weigart, A. (1981). The structures and meanings of social time. Social Forces, 60(2), 432-462.
Thompson, E. (1967). Time, work-discipline and industrial capitalism. Past and Present, 38, 56-97.
Harvey. D. (1989).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an e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cultural change. UK: Basil Blackwell.
James, W. (1919).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New York: Henry Holt & Co.
McCarthy, M. (2013). The accidental diarist.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chmidt, A. (2016). The day planner. History of Emotion: Insights into Research.
American Antiquarian Society. An almanack for the year of Christ 1739, Retrieved from: https://americanantiquarian.org/earlyamericannewsmedia/items/show/111
MacClain. A. (2016). A diary and a trade, Retrieved from: https://blog.library.si.edu/blog/2016/03/11/a-diary-and-a-trade-catalog/#.YLTgOpMzbKo
Conard, P. (1999). Modern times and modern places: how life and art were transformed in a century of revolution, innovation and radical change.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Bullet Journal. (n.d.). Retrieved from:https://bulletjournal.com/pages/learn
Featherstone, M. (1991).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Willis, P. (1990). Common culture: symbolic work at play in the everyday cultures of the young.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Barthes, R. (1957/1972). Mythologies. (Lavers, A. Trans.). New York: The Noonday Press.
UNESCO. (2016). The globalization of cultural trade: a shift in consumption: international flows of cultural goods and services 2004-2013. Canada: 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
Lash, S. & Urry, J. (1994). Economies of signs and space: after organized capitalis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Jameson, F. (1991). 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Duke University Press.
Jameson, F. (1982). Postmodernism and consumer society, in Foster, H. (ed.), The Anti-aesthetic Essays on Postmodern Culture. Washington: Bay Press.
Tannen & H. E. Hamilton (Eds.), The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 (pp. 352-371). Malden, MA: Blackwell.
Slater, D. (1997). Consumer culture and modern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Reed-Danahay, D. (1997). Auto/ethnography: rewriting the self and the social. Oxford: Berg.
Ellis, C. S, & Bochner, A. P. (2000). Autoethnography, personal narrative, and personal reflexivity: researcher as subject, in Denzin, N. & Lincoln, Y.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733-768).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Bochner, A. P., Ellis, C & Tillmann-Healy, L. (1998). Mucking around looking for truth, in Montgomery, B. M. & Baxter, Leslie A. Dialectical approaches to studying personal relationships. Mahwah: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Devault, M. (1990). Talking and listening from women’s standpoint: feminist strategies for interviewing and analysis social problems.
Kroeber, A. L. (1948). Anthropology.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
Fang Yingfeng. (2011). Study on effects of ritual in marketing. Proceedings of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novation & Management.
Befu, H. (1996). Gift-giving and social reciprocity in Japan. France-Asiea.
Lyman, S. M. & Scott, M. B. (1989). A sociology of the absurd. New York: General Hall, Inc.
Lakoff, G. & Johnson, 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aylor, F. W. (1911).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New York: Harper.
Tester, K. (1993). The life and times of postmodernity. London: Routledge.
Julkunen, R. A. (1977). A contribution to the categories of social time and the economy of time. Acta Sosiologia. 20(1), 5-24.
Schunk, D. H & Zimmerman, B. J. (1997). Social origins of self-regulatory competence.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2(4).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10746406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46406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王淑美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陳靜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en, Ji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陳靜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en, Jingen_US
dc.date (日期) 202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Sep-2022 15:51:51 (UTC+8)-
dc.date.available 2-Sep-2022 15:51:51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Sep-2022 15:51:51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7464063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186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7464063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日曆書是日曆與書籍相結合的新型文化商品,它有日曆提示日期的功能,也像一般書籍承載著知識內容,而不同的是,相較於二者,日曆書在裝幀設計上更為精美,內容編排也更為多樣。日曆書一經推出便俘獲消費者的心,在消費市場掀起一陣狂潮。針對日曆書的流行現象,本研究將研究視角聚焦於中國大陸年輕的日曆書消費群體,從消費社會學和時間社會學的角度出發,運用自我民族誌與深度訪談法,著重論述以下三項議題:第一,消費者購買日曆書的動機和考量因素;第二,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對日曆書的使用,從中挖掘消費者與日曆書之間的互動關係;第三,探討日曆書流行現象所反映的社會文化。
本研究有兩大發現,其一是年輕的日曆書消費者在購買日曆書時具有「盡善盡美」的消費觀,即在金錢考量範圍內購買兼具符號價值與使用價值的日曆書。消費者賦予日曆書多樣的符號意義,藉此表達個性化的自我,也使用日曆書緩解知識焦慮和進行時間管理,他們結合自身經濟能力,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日曆書。消費者對日曆書的選購基於其自身習性的指導,他們用日曆書打造符合自己品味的美學化的生活風格並區分異己。其二,年輕的日曆書消費者擁有一種「又急又慢」的時間感,他們用日曆書進行時間管理,急迫地跟上社會發展的節奏,同時在快速流動的日常中尋求一種慢速的穩定。
綜合而言,日曆書流行現象反映了當下中國社會年輕消費群體渴望用符號表達自我、建構美學化生活風格的願望,同時也揭示了這一群體面對的知識和時間壓力。他們運用日曆書進行時間管理,通過學習各領域的知識提升自我,增強競爭力,也在對抗時間加速的過程中掌控自己的生活節奏。日曆書體現了中國年輕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為實現目標所做的積極嘗試。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Calendar book is a new type of cultural commodity that comb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lendar and book. It not only has the function of date reminding, but also fills with knowledge content like traditional books. In addition, the design of appearance and content of calendar book are more exquisite and diverse than those two. Once calendar book was launched, it captured the attention of consumers and set off a frenzy in the consumer market.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young calendar book consumers in mainland China, using auto-ethnography and in-depth interview to figure out the popularity of calendar books. With the support of theories of sociology of consumption and time, the following three topics are discussed: first, the motivation and consideration factors of consumers when purchasing calendar books; second, consumers’ use of calendar books in their daily life, which helps to explor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onsumers and calendar books; third, the social culture behind the popularity of calendar books.
This research has two major findings. First, young calendar book consumers try to reach the acme of perfection when purchasing calendar books, that is, they get both symbolic value and use value of calendar books in the consideration of financial ability. Consumers endow calendar books with various symbolic meanings to express individuality and use calendar books to ease knowledge anxiety and manage time. All these needs are properly meet with the scope of their financial capabilities. Consumers select calendar book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ir own habits and tastes and use them to create an aesthetic lifestyle which differentiating themselves from others. Second, young calendar book consumers have an “urgent and slow” sense on time. The function of calendar book’s time management is a good tool for them to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hereas seek a slow-moving tempo in the fast daily life.
In general, the popularity of calendar books not only presents young Chinese consumers’ desires to express themselves with symbols and to construct an aesthetic lifestyle, but also reflects the knowledge anxiety and time pressure faced by this group. Young Chinese consumers use calendar books for time management. They learn knowledge of various fields to improve themselves and enhance their competitiveness and control their own pace of life to fight against the acceleration of time as well. The calendar book reflects Chinese young people’s yearning for a better life and their active attempts to achieve their goals.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壹、緒論 1
一、研究背景 1
二、問題意識 6
三、研究範圍 7
四、研究價值 7
(一)學術價值 7
(二)實務價值 8
貳、文獻探討 9
一、日曆書的興起與發展 9
(一)日曆書定義 9
1、由曆書說起 9
2、橫空出世的日曆書? 11
(二)掌控時間的日曆「術」 12
1、國時之爭 12
2、時間就是金錢 16
3、時間管理之必要 21
4、時間加速 26
5、小結 31
二、物與消費 32
(一)消費的轉變 32
1、從生產社會轉向消費社會 32
2、中國消費社會的形成 34
(二)符號消費 36
1、商品符號化 37
2、文化商品作為一種流行 40
3、小結 44
(三)日常生活實踐 44
1、生活風格與品味 45
2、日常生活美學化 49
3、小結 51
叁、研究方法 53
一、研究問題與目的 53
二、研究方法的選擇 53
(一)自我民族誌 54
(二)深度訪談法 55
三、訪談流程 56
(一)有策略地進行抽樣 56
(二)訪談程序 57
(三)訪談大綱 57
四、資料整理與分析 59
五、受訪者資料整理 60
(一)初步整理 60
(二)個案描述 64
肆、日曆書的消費動機 73
一、日曆書的符號價值 73
(一)日曆書的符號意義 74
(二)中國年輕人的符號追求 80
二、日曆書作為文化商品的使用價值 85
(一)知識消費新形式 85
(二)中國年輕人的知識焦慮 87
三、金錢的抉擇 92
四、小結 98
伍、日曆書的日常生活實踐 99
一、品味與區隔 99
二、美感生活的營造 103
三、生活風格指引者 109
四、小結 114
陸、日曆書的時間意涵 115
一、書頁翻動中的時間意識 115
(一)處在共同的社會時間 115
(二)時間流變 117
二、時間管理的展望與亂序 120
(一)展望期 122
(二)亂序期 126
三、小結 131
柒、結論與建議 133
一、研究結論 133
(一)「盡善盡美」的消費觀 133
(二)「又急又慢」的時間感 136
(三)小結 138
二、研究貢獻 138
(一)學術貢獻 139
(二)實務貢獻 139
三、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建議 142
參考書目 145
zh_TW
dc.format.extent 16901624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464063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日曆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消費文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符號消費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生活風格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時間加速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Calendar book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onsumer cultur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ymbolic consumptio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lifestyl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ime accelerationen_US
dc.title (題名) 中國日曆書消費現象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Research on the Phenomenon of Calendar Book Consumption in China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我要WhatYouNeed(2016年11月7日)。<願明年的每一個晚上,都有人替我對你說晚安>,取自: https://mp.weixin.qq.com/s/lsVN1Lfx__0jguPfRe2org
21世紀英文報(2019年12月9日)。<《故宮日曆·2020》:帶你穿越六百年紫禁城的時空>,取自http://k.sina.com.cn/article_1775638471_69d617c701900l0ao.html
中信出版集團(2018年7月16日)。<這本驚艷四座的網紅日曆又來啦!寫下你的心願,送你一份守護>,取自https://www.163.com/dy/article/DMRUJR2T051482KS.html
數英DIGITALING(2019年10月10日)。<2020日曆盤點:二十六款最美日曆書,挑得眼花繚亂!>,取自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205092.html
李琰霞(2019)。<出版新業態下日曆書的發展路徑>。351:49-51。
出版商務週報(2019年9月27日)。< 9個版本、120萬冊,它憑什麼穩坐日曆書市場頭把交椅?>。取自:https://kknews.cc/zh-sg/culture/mlxjkkg.html
于洋(2018)。《日曆書出版現象分析》。青島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于博(2020)。《日曆書出版發展路徑研究》。河南大學碩士論文。
余芳婷(2019)。《日曆書品牌構建策略研究》。安徽大學碩士論文。
柴媛媛(2020)。《文化創意視角下日曆書出版研究》。河南大學碩士論文。
葉思齊(2020)。《作為媒介與儀式的書籍》。華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展華(2017)。<傳統日曆蘊含百科>,《神州民俗》,80-81。
李軍(2013)。<歲末年初,老曆書收藏正當時>,《金融博覽·財富》,68-69。
牛雙躍(2003)。<辭舊迎新話曆書>,《收藏界》,12:64-66。
張雋波(2017)。<曆書封面,國旗飄揚>,《家庭服務》,10:60-61。
周青(2018)。<從品牌打造到品牌營銷——以《故宮日曆》出版為例>,《出版廣角》,328:49-51。
曾夢龍(2016年11月23日)。<年輕人喜歡買日曆,這門好生意出版社早就盯上了>,《好奇心日報》。取自: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32461.html
賈登紅(2017)。<當下我國日曆書出版熱的形成、特點與啟示>,《出版科學》,2:84-88。
故宮博物院售出彩圖日曆(1930)。《江蘇省政府公報》,617:17。
李揚(2021年9月6日)。<2022年《故宮日曆》:除了吉虎文物,還能觀賞古人的「冬運」呢!>,《文匯報》。取自:https://wenhui.whb.cn/third/baidu/202109/06/422767.html
李頻(1992)。<日曆型書籍的類型分析>,《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106-110。
黃興濤(2013)。<探究近代中國的時間之史>,湛曉白(著)《時間的社會文化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渠東、汲喆譯(2006)。《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林淑蓉(1999)。<生產、節日與禮物的交換:侗族的時間概念>,黃應貴(編),《時間、歷史與記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吳國璋(1996)。<西方社會學對社會時間的研究>,《學術界》。57:56-57。
黃應貴(1999)。<時間、歷史與實踐:東埔社布農人的例子>,黃應貴(編),《時間、歷史與記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湛曉白(2013)。《時間的社會文化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楊欽堯(2009年2月13日)。<淺談民俗~恭賀新年!兼談新舊曆臺灣>,《國史館台灣文獻館電子報》。取自:https://www.th.gov.tw/epaper/site/page/24/423
大公報(1920年2月4日)。
伍野春、阮榮(2000)。<民國時期的移風易俗>,《民俗研究》,2:59-70。
吳叡人譯(2011)。《想象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原書:Anderson, B. [2006]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周嫄譯(2007)。《錢袋與永生:中世紀的經濟與宗教》。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
馮克芸、黃芳田、陳玲瓏譯(1997)。《時間地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原書:Robert Levine [1997]. A geography of time: the temporal misadventures of a social psychologist. New York: Basic Books.)
趙世玲譯(2009)。梅歐金,<「天主實義」在福建:在兩個世界、兩種時間之間> ,司徒琳(編),《世界時間與東亞時間中的明清變遷(上卷):從明到清時間的重塑》。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張椿年(1994)。《從信仰到理性——意大利人文主義研究》。台北:淑馨出版社。
汪天文(2008)。《時間理解論》。北京:人民出版社。
董璐譯(2015)。《加速:現代社會中時間結構的改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原書:Rosa, H. [2005] Beschleunigung. Die Veränderung der Zeitstrukturen in der Moderne.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俞金堯、洪慶明(2016)。<全球化進程中的時間標準化>,《中國社會科學》,7:164-188。
朱文哲(2019)。<「時政划一」:民國初期官定曆書的編訂與頒行>,《史學月刊》,8:54-63。
王樹村(2008)。《藝林拓荒廣記:王樹村文集》。天津:天津楊柳青畫社。
毛尖譯(2010)。《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團結網(2018年6月8日)。<月份牌:紙上競逐的「芳華」>,取自:http://www.tuanjiebao.com/2018-06/08/content_144618.htm
吳國盛(2006)。《時間的觀念》。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周莽譯(2014)。《試談另一個中世紀,西方的時間、勞作與文化》。北京:商務印書館。
鄧蓉敬、陳宏彩(2013年1月28日)。<泰羅及泰羅制>,《學習時報》。取自: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n/2013/0128/c49157-20347736.html
戚幹舞(2007)。《時間的社會構造和社會的時間構造——從傳統到現代社會》。廣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李大興(2000)。<自由時間:人的發展過程中的價值祈向>, 《浙江社會科學》,6:98-102。
梁玉(2010)。《「社會時間」視野下的農民輪換工的「身體體現」——以1978年以來的山西SY煤礦考察為例》。華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編)(2000)。《社會轉型:多文化多民族社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鄭作彧(2018)。<時間形式的時候化:社會時間形式的改變及其當代現狀>,《學習與探索》,1:21-36。
劉北成、楊遠嬰譯(2003)。《規訓與懲罰》。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朱紅文、李捷譯(2009)。《時間社會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原書John Hassard (Ed.). [1990]. The sociology of time. UK: Palgrave Macmillan.)
鄭作彧(2014)。<社會速度研究:當代主要理論軸線>,《國外社會科學》,3:108-118。
葉澤雄(1998)。《社會理想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林錚譯(2004)。《史家與時間》。台北:麥田出版。(原書:Leduc, J. [1999].)
趙丙祥、羅楊等譯(2011)。《美好生活——中產階級的生活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原書 Orvar Löfgren & Jonas Frykman. [1979].)
簡書(2018年5月17日)。<手賬的發展歷史>。取自:https://www.jianshu.com/p/4b5c4d569728
趁早星球網易號(2021年1月18日)。<手賬時光機:本是人生>。取自:https://www.163.com/dy/article/G0L6DQ5J0528BOKE.html
壹讀(2017年6月27日)。<手賬er一年級基礎課,帶你瞭解手賬的前世今生>。取自:http://read01.com/5MDBoz4.html
劉建基譯(2003)。《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臺北:巨流圖書。(原書: Williams, R. [1976]. 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張君玫譯(2002)。《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臺北:巨流圖書。(原書:Storey, J. [1999].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 Bloomsbury Academic.)
陳坤宏(2005)。《消費文化理論》。臺北:揚智文化。
莫少群(2006)。《20世紀初西方消費社會理論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羅鋼、王中忱(編)(2003)。《消費文化讀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成富、全志鋼譯(2008)。《消費社會》。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張君玫、黃鵬仁譯(1995)。《消費》。台北:巨流圖書。(原書:Bocock, R. [1993] Consumption. London: Routledge.)
陳昕(2003)。《救贖與消費——當代中國日常生活中的消費主義》。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鄭紅娥(2006)。《社會轉型與消費革命——中國城市消費觀念的變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快手日報(2019年9月27日)。<老物件里70年:從煤油燈、「三轉一響」到短視頻、電子支付>。取自:
https://mp.weixin.qq.com/s/wyF92TJdcAiSM4ALw9KAbA
徐寶成(2019)。<方寸糧票 見證歷史——「藏」說新中國70年(六)>,《金融博覽·財富》,88-91。
景伯平、吳黔斌(1994)。中國的「消費革命」,《黨的生活(貴州)》,10:32-33。
李希躍(2012)。<糧票作廢20年談>,《糧食問題研究》,5:48-52。
北京日報(2018年9月4日)。<北京家庭「四大件」的變遷>。取自:https://www.sohu.com/a/251890477_486911
長城網(2007年9月20日)。<中國已經由低收入國家步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取自:http://finance.hebei.com.cn/system/2007/09/20/006407916.shtml
楊渝東譯(2009)。《消解文化——全球化、後現代主義與認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原書:Featherstone, M. [1995].)
張錦華等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原書:Fiske, J. [1990].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
羅世宏譯(2018)。《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圖書。(原書:Barker, C. & Jane, E. [2016]. Cultural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ce. Sage publication.)
林子淵(2009)。《運動鞋收藏者收藏行為之研究》。國立台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林志明譯(2001)。《物體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寧(2001)。《消費社會學:一個分析的視角》。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余志鴻(2003)。《符號——傳播的遊戲規則》。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黃恆正譯(1990)。《符號社會的消費》。台北:遠流。(原書:星野克美、岡本慶一、稻增龍夫、紺野登、青木貞茂 [1985].《記號化社會の消費》。)
孫玉珊(2005)。《創造端與消費者端對大眾型文化商品之認知:探索性研究》。國立中正大學行銷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月芳(2012)。《博物館文化商品開發與營銷研究》。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論文。
高宣揚(2006)。《流行文化社會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陳慶德(2006)。<文化產品的性質初探>,《雲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60-70。
仇子明、李蘭譯(2010),《工作、消費與新窮人》。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公司。
高宣揚(2004)。《布迪厄的社會理論》。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
蔣梓驊譯(2003)。《實踐感》。南京:譯林出版社。(原書:Bourdieu, P. [1980].)
朱國華(2004)。<習性與資本: 略論布迪厄的主要概念工具(上)>,《
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33-37。
洪鍊德(1997)。《社會學說與政治理論:當代尖端思想之介紹》。台北:揚智文化。
劉暉譯(2015)。《區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北京:商務印書館。(原書:Bourdieu, P.[1979].)
劉曉春(2017)。<布爾迪厄的生活風格論>,《民俗研究》,134:5-15。
劉維公(2006)。《風格社會》。台北:天下雜誌。
趙文書譯(2014)。《自反性現代化:現代社會秩序中的政治、傳統與美學》。 北京:商務印書館。(原書:Beck, U., Giddens, A. & Lash, S. [1997]. Reflexive modernization: politics, tradition and aesthetics in the modern social order.)
路國林譯(2001)。《自由與資本主義:與著名社會學家烏爾里希·貝克對話》。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原書:Beck, U. [2000].)
孫治本(2001)。〈社會階級的終結:水平式不平等、社會不平等的個人主義化〉,《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31:1-43。
陳向明(2000)。《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蔣逸民(2011)。<自我民族誌: 質性研究方法的新探索>,《浙江社會科學》,4:11-18。
何粵東(2010)。〈自我民族誌的課程研究初探〉,《中正教育研究》,9(1):1-29。
藍毓仁譯(2008)。《質性研究方法》。台北:巨流圖書公司。(原書:Ritchie, J. & Lewis, J. [2003]. Qualitative research practice: a guide for social science students and researcher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許夢雲譯(2012)。《文化研究民族誌方法與生活文化》。台北:韋伯文化。(原書:Gray, A. [2003]. Research practice for cultural studies: ethnographic methods and lived culture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張建平、沈博(2018)。<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濟發展成就及其對世界的影響>,《當代世界》,5:13-16。
黃雅靜(2017)。<基於解釋學的儀式感行為效果及內在機制研究>,低碳世界,3:258-259。
劉永烜(2009年9月8日)。<儀式營銷:星巴克該如何突圍>,取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597c010100erbc.html
龍曉添(2021)。<當代 「儀式感」 的日常生活節奏分析>,《文化遺產》,6:107-114。
馬婷婷、林美卿(2017)。<儀式感視域下青年文化自信的培育路徑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33(5):97-101。
楊柯、鄭柳、周蜀溪、刁佳璽(2021)。<大學生焦慮狀態的研究綜述>,《心理月刊》,16(12):227-230。
拾遺(2017年8月2日)。<羅振宇永遠不會告訴你的秘密>,取自:https://mp.weixin.qq.com/s/8P2V5OpNuNs9i2Gp8IMqCg
中國青年報(2018年3月27日)。<73.2%受訪者自稱有「知識焦慮」>,取自:http://zqb.cyol.com/html/2018-03/27/nw.D110000zgqnb_20180327_1-07.htm
顏趕(2014)。《社會焦慮的生成及其紓解——基於公平正義的視角》。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鄭琰(2021)。<大學生焦慮心理問題分析及應對>,《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學報》,38(6):75-80。
孫金花、何苗、胡健(2021)。<感知價值視角下知識焦慮對平台用戶知識付費意願的影響>,《現代情報》,41(6):129-138。
李中文譯(2013)。《論時間》。新北市:群學。(原書Elias, N. [1984].)
韓經綸、梁健譯(2003)。《成功的自我管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孫曉敏,薛剛 (2008)。<自我管理研究回顾与展望>,《心理科學進展》,16(1):106-113。
王永明(2008)。《自我管理:知識經濟時代的管理哲學》。蘇州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趙干城譯(1999)。《大變革時代的管理》。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王麗萍(2011)。<中國轉型期社會焦慮問題的研究現狀及展望>,《理論學刊》,212:74-77。
吳忠民(2002)。<社會的急劇轉型與社會焦慮>,《科學中國人》,4:10-11。
張艷麗(2011)。《轉型時期的社會焦慮研究》。西北農業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馬克思、恩格斯(2009)。<共產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于大君、李真、張玉(2022)。<大學生焦慮抑鬱現狀及社會因素分析>,《心理月刊》,17(1):31-33。
國吉、趙海月(2021)。<加速與異化的共鳴——對哈特穆特·羅薩「社會加速批判理論」的探析>,《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7(4):82-91。
陳友華、曹雲鵬(2021)。<「躺平」:興起、形成機制與社會後果>,《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9:181-192。
百度百科。取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打鸡血
百度百科。取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贴吧
百度百科。取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逼格
百度百科。取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种草
Mcluhan, E & Zingrone, F. (Eds.) (1995). Essential McLuhan. New York: BasicBooks.
Burman, R. (1981). Time and socioeconomic change on Simbo, Solomon Islands. Man: New Series. 16(2), 251-267.
Munn, N. (1992). The cultural anthropology of time: a critical essay.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21, 93-123.
Angela, Z. (1997). Of body & brush: grand sacrifice as text/performance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umford, L. (1934). Technics and civilization.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
Lewis. J. & Weigart, A. (1981). The structures and meanings of social time. Social Forces, 60(2), 432-462.
Thompson, E. (1967). Time, work-discipline and industrial capitalism. Past and Present, 38, 56-97.
Harvey. D. (1989).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an e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cultural change. UK: Basil Blackwell.
James, W. (1919).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New York: Henry Holt & Co.
McCarthy, M. (2013). The accidental diarist.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chmidt, A. (2016). The day planner. History of Emotion: Insights into Research.
American Antiquarian Society. An almanack for the year of Christ 1739, Retrieved from: https://americanantiquarian.org/earlyamericannewsmedia/items/show/111
MacClain. A. (2016). A diary and a trade, Retrieved from: https://blog.library.si.edu/blog/2016/03/11/a-diary-and-a-trade-catalog/#.YLTgOpMzbKo
Conard, P. (1999). Modern times and modern places: how life and art were transformed in a century of revolution, innovation and radical change.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Bullet Journal. (n.d.). Retrieved from:https://bulletjournal.com/pages/learn
Featherstone, M. (1991).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Willis, P. (1990). Common culture: symbolic work at play in the everyday cultures of the young.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Barthes, R. (1957/1972). Mythologies. (Lavers, A. Trans.). New York: The Noonday Press.
UNESCO. (2016). The globalization of cultural trade: a shift in consumption: international flows of cultural goods and services 2004-2013. Canada: 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
Lash, S. & Urry, J. (1994). Economies of signs and space: after organized capitalis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Jameson, F. (1991). 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Duke University Press.
Jameson, F. (1982). Postmodernism and consumer society, in Foster, H. (ed.), The Anti-aesthetic Essays on Postmodern Culture. Washington: Bay Press.
Tannen & H. E. Hamilton (Eds.), The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 (pp. 352-371). Malden, MA: Blackwell.
Slater, D. (1997). Consumer culture and modern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Reed-Danahay, D. (1997). Auto/ethnography: rewriting the self and the social. Oxford: Berg.
Ellis, C. S, & Bochner, A. P. (2000). Autoethnography, personal narrative, and personal reflexivity: researcher as subject, in Denzin, N. & Lincoln, Y.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733-768).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Bochner, A. P., Ellis, C & Tillmann-Healy, L. (1998). Mucking around looking for truth, in Montgomery, B. M. & Baxter, Leslie A. Dialectical approaches to studying personal relationships. Mahwah: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Devault, M. (1990). Talking and listening from women’s standpoint: feminist strategies for interviewing and analysis social problems.
Kroeber, A. L. (1948). Anthropology.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
Fang Yingfeng. (2011). Study on effects of ritual in marketing. Proceedings of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novation & Management.
Befu, H. (1996). Gift-giving and social reciprocity in Japan. France-Asiea.
Lyman, S. M. & Scott, M. B. (1989). A sociology of the absurd. New York: General Hall, Inc.
Lakoff, G. & Johnson, 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aylor, F. W. (1911).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New York: Harper.
Tester, K. (1993). The life and times of postmodernity. London: Routledge.
Julkunen, R. A. (1977). A contribution to the categories of social time and the economy of time. Acta Sosiologia. 20(1), 5-24.
Schunk, D. H & Zimmerman, B. J. (1997). Social origins of self-regulatory competence.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2(4).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201214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