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元代戲曲中詈罵詞語之語源與文化研究
A Research on the Etymology and Culture of Abusive Words in Yuan Dynasty Opera
作者 鄭絜齡
Cheng, Jie-Ling
貢獻者 宋韻珊
鄭絜齡
Cheng, Jie-Ling
關鍵詞 詈罵語
元曲選
語源探究
日期 2022
上傳時間 5-Oct-2022 09:18:33 (UTC+8)
摘要 語言是人類用來溝通的重要工具,人類在交流過程中產生喜悅、憤怒等各種情緒後以各種方式表現作為宣洩;以表達憤恨不平情緒的語言,一般稱之為——「詈罵語」——意指以有侮辱性、傷害的話語斥責、攻擊他人。作為人類交際語言的一部分,「詈罵語」是語言的一種負面語態,是一種用言語否定和鄙棄特定對象的語言現象。文化是一個文明的累積與展現,語言則是文化載體的一種,更是文化的一部分,族群透過語言、文字、建築、飲食等方式呈現其獨特的文化,所以語言是文化的基礎,亦是文化的結晶。
宋元時期在音韻史中為中古音與近代音的過渡時期;文學史上,因政治、社會文化因素,小說、戲曲遂成為元代文學發展的主流。故本文以「詈罵語」為主題,從詞彙分析著手,藉詈罵詞彙在元代的使用方式做語言學史中語義學的語源追溯。因詞彙的語法與意義往往因時空不同及社會文化變革而有所異動、所以參考當時社會經濟文化背景,透過詞彙的語法、語用作分析與對詞義的語源追溯,可從詞彙學角度去印證社會文化及思想觀念的變遷。文本材料以臧晉叔的雜劇選集《元曲選》作為收集北方詈語使用的材料,南方詈語的相關材料則以「戲文」為主。將詈罵語的詞彙意義作分類,藉由分類去探究不同類別的詈罵語使用時的心理因素及所呈現的攻擊意圖;基於漢語是獨立語的原則,分析各類詞彙的詞組使用否有其一致性或異同處,發現對詈罵詞語的使用不會侷限固定用法,甚至如排列組合般可延伸出多樣貌的詈罵詞組。另藉由對詞彙的語源深究探討,考證文本中出現的諧音字、同音借字及詞彙意義經社會政治文化的變遷而導致文化意義轉變的歷程。
參考文獻 〈一〉古籍文獻
宋濂等撰,1976,《元史》,北京:中華書局。
陶宗儀,1982,《叢書集成初編——輟耕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臧懋循輯,(明),《元曲選》,據浙江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劉熙,(漢),《釋名》,收錄於《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小學類,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二〉語言學專書
(法)梅耶,2008,《歷史語言學中的比較方法》,北京:世界圖書出版。
索緒爾,1985,《普通語言學教程》,臺北:弘文館出版社 。
陳原,2001,《語言與社會生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錢冠連,1997,《漢語文化語用學》,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三〉相關工具書
中華書局編輯部編,2014,《詩詞曲語辭辭典》,北京:中華書局。
王作新,2007,《中國古代文化語詞類譚》,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王鍈,2001,《唐宋筆記語辭彙釋》,北京:中華書局。
王鍈,2005,《詩詞曲語辭例釋(第二次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
王鍈,2008,《宋元明市語匯釋(修訂增補本)》,北京:中華書局。
朱居易,1967,《元劇俗語方言釋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冷學人,1991,《江湖隱語行話的神秘世界》,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吳士勛、王東明主編,1992,《宋元明清百部小說語詞大辭典》西安 : 陝西人民教育。
吳連生等編著,1995,《吳方言詞典》,北京 : 漢語大詞典出版發行。
吳漢痴主編,1989,《切口大辭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李崇興、黃樹先、邵則遂編,1998,《元語言辭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
周德清,1996,《明刻本中原音韻》,台北:學海出版社。
段開璉,1994,《中國民間方言詞典》,北京 : 南海出版。
孫一冰主編,1993,《隱語行話黑話秘笈釋義》,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徐嘉瑞,1989,《金元戲曲方言考》,上海:上海書店。
張玉來、耿軍校,2013,《中原音韻校本附中州樂府音韻類編校本》,北京:中華書局。
張相,2009,《詩詞曲語詞匯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陸澹安編著,1981,《戲曲詞語匯釋》,上海:古籍出版社。
陸澹安編著,1982,《小說詞語匯釋》,台北:華正書局。
雪漠,出版年不詳,《江湖內幕黑話考》,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傅憎享,1993,《金瓶梅隱語揭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黃麗貞,1997,《金元北曲辭語匯釋》,臺北:國家出版社。
劉敬林,2008,《金瓶梅方俗難辭辨識》,北京:線裝書局。
蔣冀騁,2013,《阿漢對音與元代漢語語音》,北京:中華書局。
龍潛庵,1985,《宋元語言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顧學頡、王學奇著,1984,《元曲釋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四〉其他相關專書
(宋)朱彧著、李偉國點校,2006,《萍洲可談》,北京:中華書局。
(宋)周去非著 ; 楊武泉校注,1999,《嶺外代答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法)謝和耐,1982,《南宋社會生活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
(法)謝和耐,1994,《中國社會文化史》,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文孟君著,1998,《罵詈語》,北京:新華出版社。
王國維,1994,《宋元戲曲史》,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吳同瑞、王文寶、段寶林編,1997,《中國俗文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修生,1996,《元雜劇史》,江蘇:江蘇古籍出版。
沈括原著,胡道靜、金良年、胡小靜譯注,1998,《夢溪筆談全譯》,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
陳茂同,1994,《中國歷代選官制度》,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陳寅恪,2001,《陳寅恪集‧金明館叢稿二編》,北京:三聯書店。
黃寬重、柳立言,1996,《中國社會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出版。
劉福根著,2008,《漢語詈詞研究—漢語詈罵小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鄭振鐸,2013,《中國俗文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魯迅,1973,《魯迅全集‧卷一》,上海:人民文學出版社。
顧希佳、何王芳、袁瑾著,2011,《杭州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五〉期刊論文
方駿,1996,《九儒十丐:一個至今仍被香港中學中史教科書廣泛引用的神話》,《教育曙光》第37期,頁 110-113。
江結寶,1999,<詈罵的動機與作用>,《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8卷第1期:頁67-71,117。
江結寶,2000,<詈罵的構成與分類>,《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9卷第1期:101-104頁。
江結寶,2005,〈罵語「斷子絕孫」文化內涵之闡釋〉,《修辭學習》2005年第5期,頁58-59。
余來明,2015,〈科舉視野下的元代戲曲〉,《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68卷第2期,頁107-113。
吳晟,2000,〈元劇俗文化特徵探論〉,《廣州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9期,頁19-25。
呂玲娣,2014a,〈元雜劇中表愚昧概念義的罵置語研究〉,《阜陽師範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4期,頁36-40。
呂玲娣,2014b,〈元雜劇中與動物有關的罵詈語研究〉,《皖西學院學報》第30卷第3期,頁100-104。
呂玲娣,2015a,〈元曲中詛咒類罵詈語及文化內涵研究〉,《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4期,頁57-60。
呂玲娣、周阿根,2015b,〈元雜劇女性罵詈語考釋〉,《淮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 卷第6 期,頁74-78。
李朵,1999,〈古代漢語詈語中的文化蘊含〉,《黔南民族師專學報》,1999年第2期,頁65-68。
李玫瑩,2005,〈《水滸全傳》中的罵詈語〉,《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期:頁59-61。
李福清,1997,〈「俗文學教學與研究」座談會〉,《國文天地》:第13卷4期,頁6-17。
孟建安,柳金殿,1997,〈詈語與社會文化〉,《修辭學習》,1997年第5期(總83期),頁14-15。
孟昭水,2006,〈漢語詈罵的致詈方式及文化內涵〉,《齊魯學刊》第4期:頁77-81。
孟偉,2017,〈王國維之「活文學」觀芻議〉,《東亞漢學研究》特別號2017年,頁311-323。
段佳音,2010,〈析動物類詈語的文化心理成因〉,《語文學刊》2010年第3期:頁83-85。
洪麗珠,2016,〈寓制衡於參用:元代基層州縣官員的族群結構分析〉,《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62期:頁83-106。
胥洪泉,〈元雜劇中帶「驢」字的詈辭〉,《四川戲劇》2008年第三期:頁64-65。
郝志華,2002,〈漢語動物詞文化意蘊例釋〉,《咸寧師範學報》,2002年2月第22卷第1期。頁23-26。
高玉蕾,2015,〈「歪剌骨」、「歪剌」與傳統纏足文化〉,《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5年5月第3期:頁42-45。
張鴻艷,2012,〈漢語動物詞褒貶色彩的語言民俗文化探究〉,《現代語文》2012年4月:頁29-31。
曹德和,2001,〈詈詞雅化例說〉,《深圳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第1期,頁73-77。
關英偉,2000,〈詈語中動物詞語的文化含義〉,《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1期:頁40-43。
龔賢,2009,〈元代科舉制的文化闡釋〉,《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第30卷第1期:頁148-151。

〈六〉學位論文
周榮,2001,《漢語罵詈語研究》,北京語言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姜明秀,2007,《漢語詈罵研究》,中國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陳思坤,2000,〈論《水滸傳》中的詈罵詞「鳥」〉,《云夢學刊》:頁86-89。
程婷,2013,《元代雜劇詈稱研究》,西安外國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劉佩佩,2011,《《水滸傳》詈罵語研究及其在華語文教學中的意義》,國立政治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七〉、網路檢索資料庫
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中國基本古籍庫》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
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7,《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415100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151009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宋韻珊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鄭絜齡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eng, Jie-Li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鄭絜齡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eng, Jie-Lingen_US
dc.date (日期) 202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5-Oct-2022 09:18:33 (UTC+8)-
dc.date.available 5-Oct-2022 09:18:3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5-Oct-2022 09:18:3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4151009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2138-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415100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語言是人類用來溝通的重要工具,人類在交流過程中產生喜悅、憤怒等各種情緒後以各種方式表現作為宣洩;以表達憤恨不平情緒的語言,一般稱之為——「詈罵語」——意指以有侮辱性、傷害的話語斥責、攻擊他人。作為人類交際語言的一部分,「詈罵語」是語言的一種負面語態,是一種用言語否定和鄙棄特定對象的語言現象。文化是一個文明的累積與展現,語言則是文化載體的一種,更是文化的一部分,族群透過語言、文字、建築、飲食等方式呈現其獨特的文化,所以語言是文化的基礎,亦是文化的結晶。
宋元時期在音韻史中為中古音與近代音的過渡時期;文學史上,因政治、社會文化因素,小說、戲曲遂成為元代文學發展的主流。故本文以「詈罵語」為主題,從詞彙分析著手,藉詈罵詞彙在元代的使用方式做語言學史中語義學的語源追溯。因詞彙的語法與意義往往因時空不同及社會文化變革而有所異動、所以參考當時社會經濟文化背景,透過詞彙的語法、語用作分析與對詞義的語源追溯,可從詞彙學角度去印證社會文化及思想觀念的變遷。文本材料以臧晉叔的雜劇選集《元曲選》作為收集北方詈語使用的材料,南方詈語的相關材料則以「戲文」為主。將詈罵語的詞彙意義作分類,藉由分類去探究不同類別的詈罵語使用時的心理因素及所呈現的攻擊意圖;基於漢語是獨立語的原則,分析各類詞彙的詞組使用否有其一致性或異同處,發現對詈罵詞語的使用不會侷限固定用法,甚至如排列組合般可延伸出多樣貌的詈罵詞組。另藉由對詞彙的語源深究探討,考證文本中出現的諧音字、同音借字及詞彙意義經社會政治文化的變遷而導致文化意義轉變的歷程。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三節、研究方法 6
〈一〉文獻分析 6
〈二〉對照法 6
〈三〉歸納法 6
〈四〉詞彙探源 6
第四節、前人對詈罵語的研究綜述 7
〈一〉專書 9
〈二〉學位論文 9
〈三〉期刊論文 11
第二章、元時期文化與文學表徵 12
第一節、元代文化特質 12
〈一〉 草原文化 13
〈二〉 疆域擴張與文化交流 14
〈三〉 元朝政府對文化的態度 15
第二節、 元代文學特質 16
〈一〉元代科舉制度與教育制度的影響 17
〈二〉元代學術與文學 21
〈三〉元曲的承繼與發展 22
第三節、元代文學的語言與音韻 25
〈一〉說唱文學的語言使用 25
〈二〉戲曲文學的語言使用 26
(一)語言的戲劇化 27
(二)語言的性格化 28
(三)語言的程式化 28
第四節、本章小結 29
第三章、詈罵語的語用與詞彙探析 30
第一節、詈罵語的定義與型態 30
第二節、元代戲曲中詈罵語的語用分類 32
〈一〉叱責類詈罵語 33
〈二〉貶損類詈罵語 34
〈三〉禁忌類的詈罵語 34
〈四〉歧視類的詈罵語 36
〈五〉詛咒類詈罵語 37
第三節、元代戲曲中詈罵語的詞彙分類 38
〈一〉斥責類詈罵語 39
〈二〉咒詛類詈罵語 42
〈三〉身份職業類詈罵語 47
(一)娼妓身分有關詞彙 47
(二)宗教相關的身分 49
(三)指稱低賤身分 49
(四)指稱盜賊、行為不端者 50
(五)指鄉村中無知識、粗鄙之人 52
(六)指稱無以為生、有賴他人救濟者 52
(七)指稱譏諷迂腐、不之變通或學識淺陋的讀書人 54
(八)種族類歧視 54
(九)對女性歧視 55
(十)其他類 56
〈四〉禽獸動物類詈罵語 57
〈五〉妖魔鬼怪類詈罵語 61
(一)鬼類 62
(二)妖、精怪類 62
(三)兇神 64
(四)魔 65
〈六〉身體類詈罵語 65
(一)性詈語 66
(二)身體器官缺陷 66
〈七〉品性行為類詈罵語 67
〈八〉物品類詈罵語 68
第四節、元戲曲中詈罵語構成方式分析 71
〈一〉咒詛類詈罵語主要構成方式 71
〈二〉身份職業類詈罵語主要構成方式 71
〈三〉禽獸動物類詈罵語主要構成方式 71
〈四〉妖魔鬼怪類詈罵語主要構成方式 71
〈五〉身體類詈罵語主要構成方式: 72
〈六〉品行才智類詈罵語主要構成方式 72
〈七〉物品類詈罵語主要構成方式 74
第五節、本章小結 75
第四章、詈罵語詞彙語源探析 78
第一節、受社會生活文化影響產生 78
第二節、詈罵詞彙意義探究 80
第三節、詈罵詞彙的同音借用 84
第四節、本章小結 97
第五章、結論 99
第一節、研究詈罵詞語的價值 99
第二節、本文的侷限性及未來可開展之議題 101
參考書目 103
〈一〉古籍文獻 103
〈二〉語言學專書 103
〈三〉相關工具書 103
〈四〉其他相關專書 104
〈五〉期刊論文 105
〈六〉學位論文 107
〈七〉網路檢索資料庫 107
zh_TW
dc.format.extent 3706395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151009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詈罵語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元曲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語源探究zh_TW
dc.title (題名) 元代戲曲中詈罵詞語之語源與文化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A Research on the Etymology and Culture of Abusive Words in Yuan Dynasty Opera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古籍文獻
宋濂等撰,1976,《元史》,北京:中華書局。
陶宗儀,1982,《叢書集成初編——輟耕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臧懋循輯,(明),《元曲選》,據浙江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本,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劉熙,(漢),《釋名》,收錄於《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小學類,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二〉語言學專書
(法)梅耶,2008,《歷史語言學中的比較方法》,北京:世界圖書出版。
索緒爾,1985,《普通語言學教程》,臺北:弘文館出版社 。
陳原,2001,《語言與社會生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錢冠連,1997,《漢語文化語用學》,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三〉相關工具書
中華書局編輯部編,2014,《詩詞曲語辭辭典》,北京:中華書局。
王作新,2007,《中國古代文化語詞類譚》,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王鍈,2001,《唐宋筆記語辭彙釋》,北京:中華書局。
王鍈,2005,《詩詞曲語辭例釋(第二次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
王鍈,2008,《宋元明市語匯釋(修訂增補本)》,北京:中華書局。
朱居易,1967,《元劇俗語方言釋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冷學人,1991,《江湖隱語行話的神秘世界》,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吳士勛、王東明主編,1992,《宋元明清百部小說語詞大辭典》西安 : 陝西人民教育。
吳連生等編著,1995,《吳方言詞典》,北京 : 漢語大詞典出版發行。
吳漢痴主編,1989,《切口大辭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李崇興、黃樹先、邵則遂編,1998,《元語言辭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
周德清,1996,《明刻本中原音韻》,台北:學海出版社。
段開璉,1994,《中國民間方言詞典》,北京 : 南海出版。
孫一冰主編,1993,《隱語行話黑話秘笈釋義》,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徐嘉瑞,1989,《金元戲曲方言考》,上海:上海書店。
張玉來、耿軍校,2013,《中原音韻校本附中州樂府音韻類編校本》,北京:中華書局。
張相,2009,《詩詞曲語詞匯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陸澹安編著,1981,《戲曲詞語匯釋》,上海:古籍出版社。
陸澹安編著,1982,《小說詞語匯釋》,台北:華正書局。
雪漠,出版年不詳,《江湖內幕黑話考》,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傅憎享,1993,《金瓶梅隱語揭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黃麗貞,1997,《金元北曲辭語匯釋》,臺北:國家出版社。
劉敬林,2008,《金瓶梅方俗難辭辨識》,北京:線裝書局。
蔣冀騁,2013,《阿漢對音與元代漢語語音》,北京:中華書局。
龍潛庵,1985,《宋元語言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顧學頡、王學奇著,1984,《元曲釋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四〉其他相關專書
(宋)朱彧著、李偉國點校,2006,《萍洲可談》,北京:中華書局。
(宋)周去非著 ; 楊武泉校注,1999,《嶺外代答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法)謝和耐,1982,《南宋社會生活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
(法)謝和耐,1994,《中國社會文化史》,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文孟君著,1998,《罵詈語》,北京:新華出版社。
王國維,1994,《宋元戲曲史》,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吳同瑞、王文寶、段寶林編,1997,《中國俗文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修生,1996,《元雜劇史》,江蘇:江蘇古籍出版。
沈括原著,胡道靜、金良年、胡小靜譯注,1998,《夢溪筆談全譯》,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
陳茂同,1994,《中國歷代選官制度》,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陳寅恪,2001,《陳寅恪集‧金明館叢稿二編》,北京:三聯書店。
黃寬重、柳立言,1996,《中國社會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出版。
劉福根著,2008,《漢語詈詞研究—漢語詈罵小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鄭振鐸,2013,《中國俗文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魯迅,1973,《魯迅全集‧卷一》,上海:人民文學出版社。
顧希佳、何王芳、袁瑾著,2011,《杭州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五〉期刊論文
方駿,1996,《九儒十丐:一個至今仍被香港中學中史教科書廣泛引用的神話》,《教育曙光》第37期,頁 110-113。
江結寶,1999,<詈罵的動機與作用>,《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8卷第1期:頁67-71,117。
江結寶,2000,<詈罵的構成與分類>,《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9卷第1期:101-104頁。
江結寶,2005,〈罵語「斷子絕孫」文化內涵之闡釋〉,《修辭學習》2005年第5期,頁58-59。
余來明,2015,〈科舉視野下的元代戲曲〉,《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68卷第2期,頁107-113。
吳晟,2000,〈元劇俗文化特徵探論〉,《廣州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9期,頁19-25。
呂玲娣,2014a,〈元雜劇中表愚昧概念義的罵置語研究〉,《阜陽師範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4期,頁36-40。
呂玲娣,2014b,〈元雜劇中與動物有關的罵詈語研究〉,《皖西學院學報》第30卷第3期,頁100-104。
呂玲娣,2015a,〈元曲中詛咒類罵詈語及文化內涵研究〉,《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4期,頁57-60。
呂玲娣、周阿根,2015b,〈元雜劇女性罵詈語考釋〉,《淮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 卷第6 期,頁74-78。
李朵,1999,〈古代漢語詈語中的文化蘊含〉,《黔南民族師專學報》,1999年第2期,頁65-68。
李玫瑩,2005,〈《水滸全傳》中的罵詈語〉,《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期:頁59-61。
李福清,1997,〈「俗文學教學與研究」座談會〉,《國文天地》:第13卷4期,頁6-17。
孟建安,柳金殿,1997,〈詈語與社會文化〉,《修辭學習》,1997年第5期(總83期),頁14-15。
孟昭水,2006,〈漢語詈罵的致詈方式及文化內涵〉,《齊魯學刊》第4期:頁77-81。
孟偉,2017,〈王國維之「活文學」觀芻議〉,《東亞漢學研究》特別號2017年,頁311-323。
段佳音,2010,〈析動物類詈語的文化心理成因〉,《語文學刊》2010年第3期:頁83-85。
洪麗珠,2016,〈寓制衡於參用:元代基層州縣官員的族群結構分析〉,《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62期:頁83-106。
胥洪泉,〈元雜劇中帶「驢」字的詈辭〉,《四川戲劇》2008年第三期:頁64-65。
郝志華,2002,〈漢語動物詞文化意蘊例釋〉,《咸寧師範學報》,2002年2月第22卷第1期。頁23-26。
高玉蕾,2015,〈「歪剌骨」、「歪剌」與傳統纏足文化〉,《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5年5月第3期:頁42-45。
張鴻艷,2012,〈漢語動物詞褒貶色彩的語言民俗文化探究〉,《現代語文》2012年4月:頁29-31。
曹德和,2001,〈詈詞雅化例說〉,《深圳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第1期,頁73-77。
關英偉,2000,〈詈語中動物詞語的文化含義〉,《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1期:頁40-43。
龔賢,2009,〈元代科舉制的文化闡釋〉,《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第30卷第1期:頁148-151。

〈六〉學位論文
周榮,2001,《漢語罵詈語研究》,北京語言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姜明秀,2007,《漢語詈罵研究》,中國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陳思坤,2000,〈論《水滸傳》中的詈罵詞「鳥」〉,《云夢學刊》:頁86-89。
程婷,2013,《元代雜劇詈稱研究》,西安外國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劉佩佩,2011,《《水滸傳》詈罵語研究及其在華語文教學中的意義》,國立政治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七〉、網路檢索資料庫
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中國基本古籍庫》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
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7,《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201640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