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騎」幻旅程:幼兒戶外課程教育美學圖像探究
A Journey to the Cycling Fantasy: Exploring the Picture of Educational Aesthetics of the Children Outdoor Curriculum
作者 張馥蘭
Chang, Fu-Lan
貢獻者 馮朝霖
Fong, Tsao-Lin
張馥蘭
Chang, Fu-Lan
關鍵詞 民族誌
戶外課程
教育美學
英雄之旅
騎腳踏車
希望
Ethnography
Outdoor curriculum
Educational aesthetics
The Hero’s Journey
Cycling
Hope
日期 2022
上傳時間 5-Oct-2022 09:30:22 (UTC+8)
摘要 本研究採用民族誌研究,以一所公立幼兒園為田野,透過腳踏車戶外課程的參與式觀察、焦點團體訪談以及半結構式訪談,進行資料採集與文件分析,觀看幼兒自我探究、自我追尋與自我創化的美。

本研究嘗試勾勒之教育美學圖像,以「英雄之旅」的奇緣為意象,「啟程、 試煉、跨越、歸返」的循環是學騎腳踏車的成長歷程,為了逐夢而啟程,勇敢地從試煉中跨越,最終實現夢想帶著希望、愛與美歸返,歸返是為了再一次的啟程,如此的奇緣由「騎」邁向「圓」。形塑「英雄之旅」轉變的原因包含教師採取的策略、師生和同儕互動的經驗以及學習主體的轉化,本研究發現「騎」有三段心境轉折的美:

一、夢想「騎」點,從練騎到戀騎
教師陪伴幼兒勇敢前行,師生一起探索騎腳踏車的知識和技巧,幫助幼兒自我突破、看見自身的成長並引發求知的渴望。

二、同心「騎」力,從慢騎到漫騎
幼兒從互動中學會三思後行,師生一起探討有關騎腳踏車的禮儀,幫助幼兒練習用好的方式和善的態度與差異主體互動。

三、適得「騎」所,從想騎到享騎
師生結伴同行享受在戶外騎車的喜悅,幼兒學會調適心情較能坦然地面對突發事件,同時,樂於分享並傳承自身的經驗。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process of self-inquiry, self-seeking and self-transformation to which the children in a preschool doing cycling outdoor curriculum. The method used to carry out this study is ethnography, which includes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focused group interview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scribe the picture ,which is a destiny of The Hero’s Journey, of educational aesthetics of the children outdoor curriculum. Departure, trial, crossing and return circulate endlessly through a fantasy journey. Departure is to become a dreamer in the search for oneself. Return is symbolic of a new journey for life. The Hero’s Journey is the process to become oneself that is moving towards complete. Factors that shap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Hero’s Journey include: the strategies adopted by teachers, the experiences of teacher-student and peer interaction, and the self-transformation of the learning subject. This study found that “doing cycling” has the beauty with three mood transition:

1.To do and to comprehend — Searching the origin of dreams.
Cycling practices may frustrate children. However, trial and error, continuous improvement, more company and encouragement from teachers are together the key to help children to make a breakthrough and to see the growth of themselves. It arouses children’s desire to learn in the process of exploring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cycling and to fall in love with cycling activity.

2.To overcome and to communicate — Learning to cooperate in harmony.
Children come up against difficulties in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after cycling accidents. They learn to think twice from those difficulties. Teachers and students discuss the etiquette of riding a bicycle together timely, and that helps children practice interaction with different subjects in a good way and a kind attitude.

3.To become and to complete — Discovering the meaning of existence.
Eventually, cycling journey makes children feel at ease and intoxicated, and they are better prepared for new challenges or something that cannot anticipate. Children become a cyclist who can see the value of his/her existence in a team, share experience generously and enjoy the moment to teach others with confid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方永泉(2013)。囤積。載於林逢祺、洪仁進(主編),教育哲學:隱喻篇(131-144頁)。臺北市:學富。
方偉達(2019)。環境教育理論、實務與案例。臺北市:五南。
王家通、周祝瑛、姜麗娟、楊景堯、蔡清華(譯)(1996)。幼兒教育與文化:三個國家的幼教實況比較研究(原作者:Joseph T. Tobin, David Y.H. Wu, Dana H. Davidson)。高雄市:麗文文化。(原著出版年:1988)
王儷潔(2007)。另類學校教師在教育美學的開展-以慈心華德福學校為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古文(2017)。慌慌張張的耶誕老人(繪者:張筱琦)。臺北市:小文房。
朱侃如(譯)(2016)。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原作者:Joseph Campbell)。新北市:立緒文化。(原著出版年:1949)
吳怡萱(2018)。施泰納的教育美學:一位幼兒園教師的詮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吳冠璋、王俊杰(2017)。探索戶外:美國戶外教育之發展與實踐。載於黃茂在、何宜謙(主編),放眼國際:戶外教育的多元演替與發展趨勢(31-50頁)。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李忠盛(2007)。康德美學的教育涵義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李秋零(譯)(2006)。康德書信百封(原作者:I. Kant)。上海:上海人民。
李淑菁(2020)。邊緣教育學:寫給教育新鮮人的導讀書。臺北市:五南。
汪橋(2020)。和好:療癒你的內在小孩(原作者:一行禪師)。新北市:自由之丘文創,遠足文化。
周儒、呂建政(譯)(1999)。戶外教學(原作者:Donald R. Hammerman, Willian M. Hammerman, Elizabeth L. Hammerman)。臺北市:五南。
林美玲(2017)。新紀實視野論教育美學三性:神經性、藝術性與靈性(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林逢祺(2010)。教育規準論。臺北市:五南。
林廉恩(2019)。快點!快點!。新北市:聯經。
林筱慈(譯)(2013)。奇蹟幼稚園:只要願意放手就能看見孩子們的不思議(原作者:趙惠慶)。臺北市:悅知文化。(原著出版年:2012)
胡幼慧(2014)。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郝冰、王西敏(譯)(2015)。失去山林的孩子:拯救大自然缺失症的兒童(原作者:Richard Louv)。新北市:野人文化。(原著出版年:2005)
張子超(2019)。環境教育議題融入的課程發展:以永續發展為例。臺灣教育期刊,717,55-64。
張南星(譯)(1995)。人生、教育、學習(原作者:J. Krishnamuti)。臺北市:方智。(原著出版年:1953)。
張淇瑞(2006)。康德啟蒙思想及其全人教育意義(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花蓮縣。
張淑美、蔡淑敏(譯)(2007)。學校為何存在?美國文化中的全人教育思潮(原作者:Ron Miller)。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1997)
許尹鏵(2011)。桑塔亞那(G. Santayana)的美學思想及其在教育美學上之蘊義(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宛琪(2009)。《中等教育的基本原理》在美國課程史上意義之初探。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5(2),1-26。
陳伯璋(2015)。推薦序(二)。載於黃茂在、曾鈺琪(主編),HOPE戶外教育實施指引:Learning in Hope Contexts(III頁)。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陳述綸(2016)。身體的規訓、儀態化與抵抗:一個幼兒園班級的民族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麗敏(2015)。夏普、史密斯與唐納森學校露營教育理念與實踐之研究:兼論其對我國戶外教育之啟示(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喵伊(2018)。不喜歡下雨天。臺北市:小文房。
彭千芸(2010)。另類教育與即興美學-一位華德福學校學生的生命故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鈕文英(2021)。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
馮朝霖(2001)。未確定性與自我完成:從陳大齊論儒家教育人類學。第四屆中國近代文化的解構與重建・陳百年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199-216頁)。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
馮朝霖(2004)。駱駝・獅子與孩童:尼采精神三變說與批判教育學及另類教育學的起源。教育研究月刊,121,5-13。
馮朝霖(2006a)。謙卑、敢行與參化:教育美學在全人另類學校的開顯【推薦移動的學校:體制外的學習天空,李崇建著】。297-314頁。
馮朝霖(2006b)。希望與參化:Freire教育美學推衍與補充之嘗試。載於李錦續、王慧蘭(主編),批判教育學:臺灣的探索(137-167頁)。臺北市:心理。
馮朝霖(2013a)。善變。載於林逢祺、洪仁進(主編),教育哲學:隱喻篇(105-118頁)。臺北市:學富。
馮朝霖(2013b)。學校在窗外:村中自有讀書聲【評論學校在窗外:教改二十周年紀念版,黃武雄著】。17-34頁。
黃武雄(2013)。學校在窗外:教改二十周年紀念版。新北市:左岸文化。
黃思婷(2019)。馮朝霖的教育美學思想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茂在、曾鈺琪(2015a)。HOPE戶外教育實施指引:Learning in Hope Contexts。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黃茂在、曾鈺琪(2015b)。臺灣戶外教育內涵與課程優質化初探。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4,25-43。
黃嘉莉(2010)。美國進步主義教育時期的課程與教學改革。載於周愚文(主編),進步主義與教育(117-160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楊冠政(1998)。環境教育。臺北市:明文書局。
楊嵐智(2020)。國民中小學環境教育議題課程史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廖世德(譯)(1995)。自然與生態(原作者:J. Krishnamuti)。臺北市:方智。(原著出版年:1992)。
劉仲冬(2014)。民族誌研究法及實例。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45-162頁)。臺北市:巨流。
蔡居澤(1996)。戶外教育的涵義及其發展之探討。公民訓育學報,5,283-302。
蔣勳(2015)。美的覺醒。臺北市:遠流。
鄭玉卿(2011)。當代美國課程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1918年《中等教育基本原則》述評。市北教育學刊,39,103-126。
鄭仲恩(2015)。席勒(F.Schiller)遊戲理論及其教育美學蘊義之衍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黛瓊(2016)。Heathcote專家衣缽典範及其教育美學意涵探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盧曉珊(2019)。賈馥茗教育美學思想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賴文福(譯)(2013)。民族誌學(原作者:David M. Fetterman)。新北市:揚智。(原著出版年:2010)
鍾鴻銘(2009)。變革的進程:二十世紀美國課程的改革。載於卯靜儒(主編),課程改革:研究議題與取徑(59-94頁)。臺北市:學富。
簡成熙(譯)(2017)。倫理學與教育(原作者:R. S. Peters)。新北市:聯經。(原著出版年:1996)
羅先耘、黃茂在(2020)。戶外教育有助培育自主學習的學習者。載於鄭章華(主編),學習新動力:「自主學習」在十二年國教的多元展現(69-102頁)。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羅婉毓(2020)。孔子的教育美學:一位小學教師的詮釋與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嚴祥鸞(2014)。參與觀察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63-184頁)。臺北市:巨流。

二、英文文獻
Christian, B. (1996). The outdoor education umbrella: A metaphoric model to conceptualize outdoor experiential learning methods.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416049).
Donaldson, G. W., & Donaldson, L. E. (1958). Outdoor Education: A Definition. Journal of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29(5), 17-63.
Ford, P. (1986). Outdoor Education: Definition and philosophy.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267941).
Hammerman, D. R. (1961). A historical analysis of the socio-cultur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camping educa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Loughmiller, C. (1979). Kids in Trouble: An Adventure in Education. Tyler, TX: Wildwood Books.
Quay, J. (2016). Outdoor education and school curriculum distinctiveness: More than content, more than process. Journal of Outdoor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9(2), 42-50.
Smith, J. W. (1955). Adventures in Outdoor Education. Journal of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26(5), 8-18.
Smith, J. W. (1956). The Outdoor Education Project’s First Year. Journal of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27(7), 14-15.

三、網路資料
陳櫻慧(2016年7月21日)。畢業,另一個成長的起點【未來親子學習平臺】。取自。https://futureparenting.cwgv.com.tw/family/content/index/4571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幼兒教育研究所
1041570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15700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馮朝霖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Fong, Tsao-Li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張馥蘭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ang, Fu-Lanen_US
dc.creator (作者) 張馥蘭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ang, Fu-Lanen_US
dc.date (日期) 202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5-Oct-2022 09:30:22 (UTC+8)-
dc.date.available 5-Oct-2022 09:30:2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5-Oct-2022 09:30:22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415700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2186-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幼兒教育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415700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採用民族誌研究,以一所公立幼兒園為田野,透過腳踏車戶外課程的參與式觀察、焦點團體訪談以及半結構式訪談,進行資料採集與文件分析,觀看幼兒自我探究、自我追尋與自我創化的美。

本研究嘗試勾勒之教育美學圖像,以「英雄之旅」的奇緣為意象,「啟程、 試煉、跨越、歸返」的循環是學騎腳踏車的成長歷程,為了逐夢而啟程,勇敢地從試煉中跨越,最終實現夢想帶著希望、愛與美歸返,歸返是為了再一次的啟程,如此的奇緣由「騎」邁向「圓」。形塑「英雄之旅」轉變的原因包含教師採取的策略、師生和同儕互動的經驗以及學習主體的轉化,本研究發現「騎」有三段心境轉折的美:

一、夢想「騎」點,從練騎到戀騎
教師陪伴幼兒勇敢前行,師生一起探索騎腳踏車的知識和技巧,幫助幼兒自我突破、看見自身的成長並引發求知的渴望。

二、同心「騎」力,從慢騎到漫騎
幼兒從互動中學會三思後行,師生一起探討有關騎腳踏車的禮儀,幫助幼兒練習用好的方式和善的態度與差異主體互動。

三、適得「騎」所,從想騎到享騎
師生結伴同行享受在戶外騎車的喜悅,幼兒學會調適心情較能坦然地面對突發事件,同時,樂於分享並傳承自身的經驗。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process of self-inquiry, self-seeking and self-transformation to which the children in a preschool doing cycling outdoor curriculum. The method used to carry out this study is ethnography, which includes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focused group interview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scribe the picture ,which is a destiny of The Hero’s Journey, of educational aesthetics of the children outdoor curriculum. Departure, trial, crossing and return circulate endlessly through a fantasy journey. Departure is to become a dreamer in the search for oneself. Return is symbolic of a new journey for life. The Hero’s Journey is the process to become oneself that is moving towards complete. Factors that shap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Hero’s Journey include: the strategies adopted by teachers, the experiences of teacher-student and peer interaction, and the self-transformation of the learning subject. This study found that “doing cycling” has the beauty with three mood transition:

1.To do and to comprehend — Searching the origin of dreams.
Cycling practices may frustrate children. However, trial and error, continuous improvement, more company and encouragement from teachers are together the key to help children to make a breakthrough and to see the growth of themselves. It arouses children’s desire to learn in the process of exploring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cycling and to fall in love with cycling activity.

2.To overcome and to communicate — Learning to cooperate in harmony.
Children come up against difficulties in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after cycling accidents. They learn to think twice from those difficulties. Teachers and students discuss the etiquette of riding a bicycle together timely, and that helps children practice interaction with different subjects in a good way and a kind attitude.

3.To become and to complete — Discovering the meaning of existence.
Eventually, cycling journey makes children feel at ease and intoxicated, and they are better prepared for new challenges or something that cannot anticipate. Children become a cyclist who can see the value of his/her existence in a team, share experience generously and enjoy the moment to teach others with confidence.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摘要 I
ABSTRACT III
目次 V
表次 IX
圖次 XI

第一章 緒論:願愛湧現-從身體力行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3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10
第三節 研究關切:何以為「美」? 12
壹、皮德思教育三大規準 14
貳、林逢祺教育哲學三大規準 16
參、馮朝霖教育美學圖像 17
肆、本研究三大關注焦點 20

第二章 何以為「奇」:戶外教育的發展與希望 23
第一節 戶外教育發展演進脈絡 23
第二節 臺灣戶外教育發展現況 41
第三節 戶外教育的「希望」(HOPE)哲學 42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實施 45
壹、為何採用民族誌研究 45
貳、研究流程與架構 48
參、參與式觀察與焦點團體訪談 50
肆、半結構式訪談與研究對象 53
伍、研究倫理與限制 60

第三章 夢想「騎」點:校園踏尋-探問教育之「真」 63
第一節 練騎:自我探究的歷程 63
壹、啟程:未來不確定的憂思 63
貳、指責:都是你的錯? 67
參、心牆:我就是爛? 70
第二節 求真:教與學的「惑」與「穫」 78
壹、追求真理:學習為什麼與是什麼? 78
貳、幼兒求知若渴:腳踏車方案的誕生 80
小結:從「練騎」到「戀騎」-勇敢前行 83

第四章 同心「騎」力:戶外漫遊-探求教育之「善」 85
第一節 慢騎:自我追尋的歷程 85
壹、試煉:從抗拒到接受 85
貳、啟蒙:笑與淚的成長路 92
參、跨越:不疾不徐的中庸之道 96
第二節 求善:神氣小騎士的「畫」與「話」 100
壹、善惡:好的方式與善的行為 100
貳、金頭腦:可以且應該怎麼做? 104
小結:從「慢騎」到「漫騎」-三思後行 108

第五章 適得「騎」所:英雄之旅-探尋教育之「美」 111
第一節 想騎:自我創化的歷程 111
壹、驚喜:唯一不變的就是變 111
貳、擁抱:樂此不疲 116
參、歸返:不同風格的小教練 119
第二節 求美:意外插曲的「憾」與「悍」 123
壹、不完美的完美:刻畫心中最美的模樣 123
貳、存在:每個人都很重要 128
小結:從「想騎」到「享騎」-結伴同行 130

第六章 結論:願愛永存-從心中綻放 133
壹、成長的蛻變:發現與看見 133
貳、誕生的喜悅:省思與展望 140

參考文獻 145
附錄 151
zh_TW
dc.format.extent 98639254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15700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民族誌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戶外課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教育美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英雄之旅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騎腳踏車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希望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Ethnograph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Outdoor curriculum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Educational aesthetic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he Hero’s Journe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ycling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Hopeen_US
dc.title (題名) 「騎」幻旅程:幼兒戶外課程教育美學圖像探究zh_TW
dc.title (題名) A Journey to the Cycling Fantasy: Exploring the Picture of Educational Aesthetics of the Children Outdoor Curriculum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方永泉(2013)。囤積。載於林逢祺、洪仁進(主編),教育哲學:隱喻篇(131-144頁)。臺北市:學富。
方偉達(2019)。環境教育理論、實務與案例。臺北市:五南。
王家通、周祝瑛、姜麗娟、楊景堯、蔡清華(譯)(1996)。幼兒教育與文化:三個國家的幼教實況比較研究(原作者:Joseph T. Tobin, David Y.H. Wu, Dana H. Davidson)。高雄市:麗文文化。(原著出版年:1988)
王儷潔(2007)。另類學校教師在教育美學的開展-以慈心華德福學校為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古文(2017)。慌慌張張的耶誕老人(繪者:張筱琦)。臺北市:小文房。
朱侃如(譯)(2016)。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原作者:Joseph Campbell)。新北市:立緒文化。(原著出版年:1949)
吳怡萱(2018)。施泰納的教育美學:一位幼兒園教師的詮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吳冠璋、王俊杰(2017)。探索戶外:美國戶外教育之發展與實踐。載於黃茂在、何宜謙(主編),放眼國際:戶外教育的多元演替與發展趨勢(31-50頁)。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李忠盛(2007)。康德美學的教育涵義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李秋零(譯)(2006)。康德書信百封(原作者:I. Kant)。上海:上海人民。
李淑菁(2020)。邊緣教育學:寫給教育新鮮人的導讀書。臺北市:五南。
汪橋(2020)。和好:療癒你的內在小孩(原作者:一行禪師)。新北市:自由之丘文創,遠足文化。
周儒、呂建政(譯)(1999)。戶外教學(原作者:Donald R. Hammerman, Willian M. Hammerman, Elizabeth L. Hammerman)。臺北市:五南。
林美玲(2017)。新紀實視野論教育美學三性:神經性、藝術性與靈性(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林逢祺(2010)。教育規準論。臺北市:五南。
林廉恩(2019)。快點!快點!。新北市:聯經。
林筱慈(譯)(2013)。奇蹟幼稚園:只要願意放手就能看見孩子們的不思議(原作者:趙惠慶)。臺北市:悅知文化。(原著出版年:2012)
胡幼慧(2014)。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郝冰、王西敏(譯)(2015)。失去山林的孩子:拯救大自然缺失症的兒童(原作者:Richard Louv)。新北市:野人文化。(原著出版年:2005)
張子超(2019)。環境教育議題融入的課程發展:以永續發展為例。臺灣教育期刊,717,55-64。
張南星(譯)(1995)。人生、教育、學習(原作者:J. Krishnamuti)。臺北市:方智。(原著出版年:1953)。
張淇瑞(2006)。康德啟蒙思想及其全人教育意義(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花蓮縣。
張淑美、蔡淑敏(譯)(2007)。學校為何存在?美國文化中的全人教育思潮(原作者:Ron Miller)。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1997)
許尹鏵(2011)。桑塔亞那(G. Santayana)的美學思想及其在教育美學上之蘊義(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宛琪(2009)。《中等教育的基本原理》在美國課程史上意義之初探。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5(2),1-26。
陳伯璋(2015)。推薦序(二)。載於黃茂在、曾鈺琪(主編),HOPE戶外教育實施指引:Learning in Hope Contexts(III頁)。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陳述綸(2016)。身體的規訓、儀態化與抵抗:一個幼兒園班級的民族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麗敏(2015)。夏普、史密斯與唐納森學校露營教育理念與實踐之研究:兼論其對我國戶外教育之啟示(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喵伊(2018)。不喜歡下雨天。臺北市:小文房。
彭千芸(2010)。另類教育與即興美學-一位華德福學校學生的生命故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鈕文英(2021)。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
馮朝霖(2001)。未確定性與自我完成:從陳大齊論儒家教育人類學。第四屆中國近代文化的解構與重建・陳百年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199-216頁)。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
馮朝霖(2004)。駱駝・獅子與孩童:尼采精神三變說與批判教育學及另類教育學的起源。教育研究月刊,121,5-13。
馮朝霖(2006a)。謙卑、敢行與參化:教育美學在全人另類學校的開顯【推薦移動的學校:體制外的學習天空,李崇建著】。297-314頁。
馮朝霖(2006b)。希望與參化:Freire教育美學推衍與補充之嘗試。載於李錦續、王慧蘭(主編),批判教育學:臺灣的探索(137-167頁)。臺北市:心理。
馮朝霖(2013a)。善變。載於林逢祺、洪仁進(主編),教育哲學:隱喻篇(105-118頁)。臺北市:學富。
馮朝霖(2013b)。學校在窗外:村中自有讀書聲【評論學校在窗外:教改二十周年紀念版,黃武雄著】。17-34頁。
黃武雄(2013)。學校在窗外:教改二十周年紀念版。新北市:左岸文化。
黃思婷(2019)。馮朝霖的教育美學思想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茂在、曾鈺琪(2015a)。HOPE戶外教育實施指引:Learning in Hope Contexts。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黃茂在、曾鈺琪(2015b)。臺灣戶外教育內涵與課程優質化初探。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4,25-43。
黃嘉莉(2010)。美國進步主義教育時期的課程與教學改革。載於周愚文(主編),進步主義與教育(117-160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楊冠政(1998)。環境教育。臺北市:明文書局。
楊嵐智(2020)。國民中小學環境教育議題課程史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廖世德(譯)(1995)。自然與生態(原作者:J. Krishnamuti)。臺北市:方智。(原著出版年:1992)。
劉仲冬(2014)。民族誌研究法及實例。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45-162頁)。臺北市:巨流。
蔡居澤(1996)。戶外教育的涵義及其發展之探討。公民訓育學報,5,283-302。
蔣勳(2015)。美的覺醒。臺北市:遠流。
鄭玉卿(2011)。當代美國課程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1918年《中等教育基本原則》述評。市北教育學刊,39,103-126。
鄭仲恩(2015)。席勒(F.Schiller)遊戲理論及其教育美學蘊義之衍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黛瓊(2016)。Heathcote專家衣缽典範及其教育美學意涵探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盧曉珊(2019)。賈馥茗教育美學思想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賴文福(譯)(2013)。民族誌學(原作者:David M. Fetterman)。新北市:揚智。(原著出版年:2010)
鍾鴻銘(2009)。變革的進程:二十世紀美國課程的改革。載於卯靜儒(主編),課程改革:研究議題與取徑(59-94頁)。臺北市:學富。
簡成熙(譯)(2017)。倫理學與教育(原作者:R. S. Peters)。新北市:聯經。(原著出版年:1996)
羅先耘、黃茂在(2020)。戶外教育有助培育自主學習的學習者。載於鄭章華(主編),學習新動力:「自主學習」在十二年國教的多元展現(69-102頁)。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羅婉毓(2020)。孔子的教育美學:一位小學教師的詮釋與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嚴祥鸞(2014)。參與觀察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63-184頁)。臺北市:巨流。

二、英文文獻
Christian, B. (1996). The outdoor education umbrella: A metaphoric model to conceptualize outdoor experiential learning methods.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416049).
Donaldson, G. W., & Donaldson, L. E. (1958). Outdoor Education: A Definition. Journal of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29(5), 17-63.
Ford, P. (1986). Outdoor Education: Definition and philosophy.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267941).
Hammerman, D. R. (1961). A historical analysis of the socio-cultur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camping educa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Loughmiller, C. (1979). Kids in Trouble: An Adventure in Education. Tyler, TX: Wildwood Books.
Quay, J. (2016). Outdoor education and school curriculum distinctiveness: More than content, more than process. Journal of Outdoor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9(2), 42-50.
Smith, J. W. (1955). Adventures in Outdoor Education. Journal of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26(5), 8-18.
Smith, J. W. (1956). The Outdoor Education Project’s First Year. Journal of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27(7), 14-15.

三、網路資料
陳櫻慧(2016年7月21日)。畢業,另一個成長的起點【未來親子學習平臺】。取自。https://futureparenting.cwgv.com.tw/family/content/index/4571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201605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