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信仰、社群建構與社會之發展—以媽祖進香遶境為例
Belief, Community Building, and Social Development : A Case Study of the Mazu Pilgrimage
作者 鄭紀茱
Cheng, Chi-Chu
貢獻者 湯京平
Tang, Ching-Ping
鄭紀茱
Cheng, Chi-Chu
關鍵詞 信仰
社群
媽祖進香
數位科技
去地域性
Religion
Community
Mazu Pilgrimage
Digital Technology
Deterritorialization
日期 2022
上傳時間 9-Mar-2023 18:04:22 (UTC+8)
摘要 本研究以臺灣媽祖進香活動為契引,聚焦於觀察辦理及參與活動的人群所形成之社群發展脈絡,由進香活動的需求和意義討論祭祀圈與信仰圈的形成與差異。
首先探討由祭祀圈演化而成的信仰圈進香組織,其社群意涵、組織擴大的脈絡,以及傳統文化活動呈現在現今社會的樣貌。
其次於兩大徒步進香社群做一個比較,探索他們的形成脈絡有什麼不同,並進一步探討兩大媽祖進香組織在民俗發展、文化形塑及群體互動的現象,以此探究傳統民俗活動對於社群凝聚、經濟發展及文化傳承的社會影響。
最後在數位科技導入的影響部分,受訪者皆不否認,數位科技對於進香活動的影響甚鉅,研究認為,數位科技的導入和行銷宣傳,是吸引參與者及人數擴增的關鍵工具,並且民間信仰因數位科技的介入,產生「去地域化」的特性,信仰圈的發展朝以群眾意識所匯聚的「文化象徵」為界定,從而擴大至無疆域的界線。
This study is about the Mazu pilgrimages in Taiwan, focusing on their efforts of community building and the impacts on social development. While pilgrimages in the form of parading around nearby hamlets were initially used to mark the territory of the ritual sphere (祭祀圈) in which believers based on territorial and clan relationships would be consolidated by holding rituals. Some pilgrimages extended the journeys to link several religious spheres worshiping the same gods to form a belief sphere (信仰圈). The Mazu pilgrimages were famous examples. It is interesting to know, therefore, how a particular belief sphere could further reach out to potential believers through mass and social media in the era of the digital world. This thesis first discusses how the pilgrimage evolved from a ritual to a belief sphere, the changing meaning of community in the process, and the cont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activities. It also compares two Mazu Pilgrimages, Dajia and Baishatun, to explore respective evolutions and their impacts on community cohes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inheritance. Finally, this thesis analyzes how digital technology significantly impacted pilgrimage activities in attracting participants and believers by “deterritorialization”. It demonstrates how a borderless belief sphere further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under the enlightening of Mazu’s teaching.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王君嶧(2003)。大甲媽祖與白沙屯媽祖進香組織之比較研究。國立臺北大學古典文獻與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安財富(2017)。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之變遷。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
朱翊魁(2016)。北臺灣媽祖文化節慶活動之實態。臺北大學人文學院民塑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呂玫鍰(2008)。社群建構與浮動的邊界:以白沙屯媽祖進香為例。臺灣人類學刊,6卷1期,頁31-76。
申學庸(1994)。文化建設與社會倫理的重建。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6期,頁63-67。唐山出版社,臺北。
李酉潭(2014)。兩岸文化的傳承:以台中萬和宮媽祖信仰為例。第六屆和諧海岸論壇,中國福建。
李宗勳(2009)。公民社會與社區參與—從心態期待到空間讓渡。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報,30期,頁131-148。
周明(2011)。臺灣媽祖進香活動的社會意義與功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訊,282期,頁1-7。
林正珍,2007,台中市樂成宮旱溪媽祖遶境大屯十八庄,財團法人樂成宮,台中。
林佳修(2017)。媽祖文化與地方公共事務參與之研究–以臺中樂成宮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林美容(1988)。從祭祀圈到信仰圈:臺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第三屆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頁95-125。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臺北。
林美容(2008)。祭祀圈與地方社會。博揚文化,臺北。
林錫銓(2004)。搭建一座連結社群的橋—「新黃金定律」評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11期,頁73-79。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施振民(1973)。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期 。中央研究院,臺北。
洪瑩發(2007)。戰後大甲鎮瀾宮的發展(1946~2005)-以管理人員為中心。臺灣文獻季刊58卷1期,頁93-162。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南投。
洪瑩發(2010)。解讀大甲媽:戰後大甲媽祖信仰的發展。蘭臺出版社,臺北。
洪瑩發(2013)。步行進香:作為媽祖信仰的實踐或是流行?。2013年臺中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媽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433-452。臺中市政府文化局,臺中市。
胡育寧(2008)。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活動對居民地方認同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文產業設計與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孫治本(2004)。公民意識之培養與建構。新世紀第二期國家建設計畫研擬專題研究系列III。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臺北。
張伯鋒、陳國川(2010)。權力、空間與象徵:大甲鎮瀾宮的進香路線。地理研究期刊,53期,頁49-70。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張思菁(2018)。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客的身體感知與實踐。大專體育學刊 ; 20卷4期, 頁295-308。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臺北。
張珣(1986)。進香、刈火與朝聖宗教分析之意涵》,人類與文化, 第 22 期,頁46 – 54,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張珣(2003)。文化媽祖:臺灣媽祖信仰研究論文集。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張珣(2008)。媽祖信仰的追尋。博揚文化,臺北。
張純淑(2020)。辦學作為一種文化社會運動:華德福社群建構與新公民意識的崛起。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學位論文,臺北。
郭貽菱(2014)。敘事、展演和社群形構:「白沙屯媽祖婆網站」的研究。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新竹。
陳怡潔、李豪(2017)。大甲媽祖遶境進香參與動機與參與者類型,休閒產業管理學刊,第10卷第2期,頁72-86。臺灣生態休閒產業管理學會,臺中。
陳其南、陳瑞樺,1998,台灣社區營造運動的回顧,研考雙月刊,41期,頁21-37。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臺北。
陳逸宏、沈維巖(2021)。朝聖臺灣:燒王船、迎媽祖,一位攝影記者的三十年祭典行腳。一葦文思,臺北。
陳聖堂(2002 )。台北縣宗教藝術節: 法鼓雷音媽祖情。臺北縣政府文化部,新北市。
範振德(2022)。大甲媽祖遶境節慶活動對常民生活之影響。休閒產業管理學刊,第 15 卷第 1 期,頁1-22。臺灣生態休閒產業管理學會,臺中。
謝國興、淩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9)。進香.醮.祭與社會文化變遷【臺灣史論叢 民間信仰篇】。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臺北。
楊正寬(2005)。大甲媽祖文化觀光價值與應用之研究。2005大甲媽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3-1至1-3-10。台中縣文化局,臺中。
謝瑞隆(2015)。媽祖信仰故事研究-以中國沿海地區、台灣為主要考察範圍。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嘉義。

英文文獻
David W. McMillan,David M. Chavis, (1986). Sense of community: A definition and theory.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4, 6-23.
G. A. Hillery, (1955). Definitions of community : Areas of Agreement. Rural Sociology, 20, 111-123.
Norma Diamond , (1969). K’un Shen: A Taiwan Village.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Olwig, Karen Fog, (2002). Ethnographic Field Revisited : Toward a Study of Common and Not So Common Fields of Belonging, In Amit V. ( ed. ) , Realizing Com- munity : Concept,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Sentiments , 124 -145, London: Routledge.
Turner,Victor, (1974). Pilgrimage Communitas, Studia Missonalia, 23, 305 -327.
Turner,Victor, (1974). Dramas, Fields, and Metaphors : Symbolic Action in Human Society. Ithaca; London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Rapport Negle, (1996). Community. In Encyclopedia of Social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 Alan Barnard and Jonathan Spencer, 114-117. London; New York : Routledge.

網頁資料
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檢閱日2022年11月14日,文化部https://cloud.culture.tw/frontsite/inquiry/actFestivelAction.do?method=doDetailActFestivel&actId=28
白沙屯媽祖信仰圈—文史調查篇。檢閱日2022年7月23日,白沙屯媽祖婆網站https://www.baishatun.com.tw/6-1-2.htm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10992105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992105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湯京平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Tang, Ching-Ping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鄭紀茱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eng, Chi-Chuen_US
dc.creator (作者) 鄭紀茱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eng, Chi-Chuen_US
dc.date (日期) 202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9-Mar-2023 18:04:22 (UTC+8)-
dc.date.available 9-Mar-2023 18:04:2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9-Mar-2023 18:04:22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9921054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3681-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9921054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以臺灣媽祖進香活動為契引,聚焦於觀察辦理及參與活動的人群所形成之社群發展脈絡,由進香活動的需求和意義討論祭祀圈與信仰圈的形成與差異。
首先探討由祭祀圈演化而成的信仰圈進香組織,其社群意涵、組織擴大的脈絡,以及傳統文化活動呈現在現今社會的樣貌。
其次於兩大徒步進香社群做一個比較,探索他們的形成脈絡有什麼不同,並進一步探討兩大媽祖進香組織在民俗發展、文化形塑及群體互動的現象,以此探究傳統民俗活動對於社群凝聚、經濟發展及文化傳承的社會影響。
最後在數位科技導入的影響部分,受訪者皆不否認,數位科技對於進香活動的影響甚鉅,研究認為,數位科技的導入和行銷宣傳,是吸引參與者及人數擴增的關鍵工具,並且民間信仰因數位科技的介入,產生「去地域化」的特性,信仰圈的發展朝以群眾意識所匯聚的「文化象徵」為界定,從而擴大至無疆域的界線。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is study is about the Mazu pilgrimages in Taiwan, focusing on their efforts of community building and the impacts on social development. While pilgrimages in the form of parading around nearby hamlets were initially used to mark the territory of the ritual sphere (祭祀圈) in which believers based on territorial and clan relationships would be consolidated by holding rituals. Some pilgrimages extended the journeys to link several religious spheres worshiping the same gods to form a belief sphere (信仰圈). The Mazu pilgrimages were famous examples. It is interesting to know, therefore, how a particular belief sphere could further reach out to potential believers through mass and social media in the era of the digital world. This thesis first discusses how the pilgrimage evolved from a ritual to a belief sphere, the changing meaning of community in the process, and the cont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activities. It also compares two Mazu Pilgrimages, Dajia and Baishatun, to explore respective evolutions and their impacts on community cohes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inheritance. Finally, this thesis analyzes how digital technology significantly impacted pilgrimage activities in attracting participants and believers by “deterritorialization”. It demonstrates how a borderless belief sphere further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under the enlightening of Mazu’s teaching.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問題 3
第二章 社群建構與媽祖進香繞境 5
第一節 社群建構 5
第二節 祭祀圈與信仰圈概念 7
第三節 臺灣媽祖進香遶境 9
第三章 研究設計 17
第一節 個案選擇與研究範圍 17
第二節 研究架構 18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9
第四章 進香活動社群組織形成脈絡 21
第一節 白沙屯拱天宮媽祖進香 21
第二節 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進香 47
第五章 案例比較與分析 63
第一節 進香社群的形成 63
第二節 社群核心價值 69
第三節 社群與地方關係 72
第六章 結論 79
第一節 研究發現 7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3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 85
參考文獻 87
附錄 91
zh_TW
dc.format.extent 5595132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9921054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信仰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社群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媽祖進香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數位科技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去地域性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Religio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ommunit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Mazu Pilgrimag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Digital Technolog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Deterritorializationen_US
dc.title (題名) 信仰、社群建構與社會之發展—以媽祖進香遶境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Belief, Community Building, and Social Development : A Case Study of the Mazu Pilgrimage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王君嶧(2003)。大甲媽祖與白沙屯媽祖進香組織之比較研究。國立臺北大學古典文獻與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安財富(2017)。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之變遷。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
朱翊魁(2016)。北臺灣媽祖文化節慶活動之實態。臺北大學人文學院民塑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呂玫鍰(2008)。社群建構與浮動的邊界:以白沙屯媽祖進香為例。臺灣人類學刊,6卷1期,頁31-76。
申學庸(1994)。文化建設與社會倫理的重建。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6期,頁63-67。唐山出版社,臺北。
李酉潭(2014)。兩岸文化的傳承:以台中萬和宮媽祖信仰為例。第六屆和諧海岸論壇,中國福建。
李宗勳(2009)。公民社會與社區參與—從心態期待到空間讓渡。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報,30期,頁131-148。
周明(2011)。臺灣媽祖進香活動的社會意義與功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訊,282期,頁1-7。
林正珍,2007,台中市樂成宮旱溪媽祖遶境大屯十八庄,財團法人樂成宮,台中。
林佳修(2017)。媽祖文化與地方公共事務參與之研究–以臺中樂成宮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林美容(1988)。從祭祀圈到信仰圈:臺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第三屆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頁95-125。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臺北。
林美容(2008)。祭祀圈與地方社會。博揚文化,臺北。
林錫銓(2004)。搭建一座連結社群的橋—「新黃金定律」評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11期,頁73-79。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施振民(1973)。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期 。中央研究院,臺北。
洪瑩發(2007)。戰後大甲鎮瀾宮的發展(1946~2005)-以管理人員為中心。臺灣文獻季刊58卷1期,頁93-162。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南投。
洪瑩發(2010)。解讀大甲媽:戰後大甲媽祖信仰的發展。蘭臺出版社,臺北。
洪瑩發(2013)。步行進香:作為媽祖信仰的實踐或是流行?。2013年臺中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媽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433-452。臺中市政府文化局,臺中市。
胡育寧(2008)。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活動對居民地方認同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文產業設計與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孫治本(2004)。公民意識之培養與建構。新世紀第二期國家建設計畫研擬專題研究系列III。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臺北。
張伯鋒、陳國川(2010)。權力、空間與象徵:大甲鎮瀾宮的進香路線。地理研究期刊,53期,頁49-70。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張思菁(2018)。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客的身體感知與實踐。大專體育學刊 ; 20卷4期, 頁295-308。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臺北。
張珣(1986)。進香、刈火與朝聖宗教分析之意涵》,人類與文化, 第 22 期,頁46 – 54,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張珣(2003)。文化媽祖:臺灣媽祖信仰研究論文集。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張珣(2008)。媽祖信仰的追尋。博揚文化,臺北。
張純淑(2020)。辦學作為一種文化社會運動:華德福社群建構與新公民意識的崛起。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學位論文,臺北。
郭貽菱(2014)。敘事、展演和社群形構:「白沙屯媽祖婆網站」的研究。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新竹。
陳怡潔、李豪(2017)。大甲媽祖遶境進香參與動機與參與者類型,休閒產業管理學刊,第10卷第2期,頁72-86。臺灣生態休閒產業管理學會,臺中。
陳其南、陳瑞樺,1998,台灣社區營造運動的回顧,研考雙月刊,41期,頁21-37。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臺北。
陳逸宏、沈維巖(2021)。朝聖臺灣:燒王船、迎媽祖,一位攝影記者的三十年祭典行腳。一葦文思,臺北。
陳聖堂(2002 )。台北縣宗教藝術節: 法鼓雷音媽祖情。臺北縣政府文化部,新北市。
範振德(2022)。大甲媽祖遶境節慶活動對常民生活之影響。休閒產業管理學刊,第 15 卷第 1 期,頁1-22。臺灣生態休閒產業管理學會,臺中。
謝國興、淩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9)。進香.醮.祭與社會文化變遷【臺灣史論叢 民間信仰篇】。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臺北。
楊正寬(2005)。大甲媽祖文化觀光價值與應用之研究。2005大甲媽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3-1至1-3-10。台中縣文化局,臺中。
謝瑞隆(2015)。媽祖信仰故事研究-以中國沿海地區、台灣為主要考察範圍。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嘉義。

英文文獻
David W. McMillan,David M. Chavis, (1986). Sense of community: A definition and theory.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4, 6-23.
G. A. Hillery, (1955). Definitions of community : Areas of Agreement. Rural Sociology, 20, 111-123.
Norma Diamond , (1969). K’un Shen: A Taiwan Village.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Olwig, Karen Fog, (2002). Ethnographic Field Revisited : Toward a Study of Common and Not So Common Fields of Belonging, In Amit V. ( ed. ) , Realizing Com- munity : Concept,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Sentiments , 124 -145, London: Routledge.
Turner,Victor, (1974). Pilgrimage Communitas, Studia Missonalia, 23, 305 -327.
Turner,Victor, (1974). Dramas, Fields, and Metaphors : Symbolic Action in Human Society. Ithaca; London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Rapport Negle, (1996). Community. In Encyclopedia of Social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 Alan Barnard and Jonathan Spencer, 114-117. London; New York : Routledge.

網頁資料
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檢閱日2022年11月14日,文化部https://cloud.culture.tw/frontsite/inquiry/actFestivelAction.do?method=doDetailActFestivel&actId=28
白沙屯媽祖信仰圈—文史調查篇。檢閱日2022年7月23日,白沙屯媽祖婆網站https://www.baishatun.com.tw/6-1-2.htm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