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艾的鬼》短片創作論述
《Haunted Love》
作者 詹婗
Chan, Ni
貢獻者 吳俊輝
Wu, Chun-Hui
詹婗
Chan, Ni
關鍵詞 劇情短片
成長電影
女性成長
原生家庭
父女關係
魔幻寫實
日期 2023
上傳時間 2-Jun-2023 11:40:32 (UTC+8)
摘要 《艾的鬼 Haunted Love》劇情短片講述少女主角艾與青梅竹馬同伴少年家豪踏上一段尋找艾父鬼魂的魔幻成長之旅。在原生家庭中,小艾與老艾父女間的親密關係,是成長的傷害亦是個體必須自立之前的自我和解,一場女性成長之旅。旅途中,主角小艾成為獨立於父親想像記憶中「永遠女孩」的女人,一個獨立、完整的人。本片規格為三十三分鐘劇情短片,屬於黑色喜劇類型,以荒謬的死亡促使少女少年踏上尋父之旅的設定為背景,描繪一段女性面臨成長、面對父親、面向自我的旅程。

本文共有六個章節。前三章為創作論述,講述創作者發想與創作的心路歷程,以及爬梳影像內相關元素的理論與架構,另外包含各項影像策略,同時論述如何以策略回扣主題意識。第四章解釋實際影像製作過程;第五章收錄映演相關紀錄及整理;最後第六章則是創作者本人反思與結論。
參考文獻 一、論文期刊

陳長房(1994)。西方成長/教育小說的模式與演變。《幼獅文藝》,492(12)。
張世君(1994)。隱喻的父親主題。《暨南學報》,第10期。
陳玉玲(1998)。尋找歷史中缺席的女人——女性自傳的主體性研究。南華管理學院。
鄭樹森(1998)。「涉事」的意識形態——論侯孝賢的五部電影。吳小俐、唐夢譯。《世界電影》。
W·E·Fthenakis(2003)。重新界定父親的角色及其對教育和家庭政策的含義。郭良菁譯。《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期。
Anker, Steve(2001)。何怡譯。大如生活。《電影欣賞》第 106 期。
李晶菁(2004)。女性成長小說:文類、性別、主體之對話。《研究與動態》10期。
鄭慈容(2006)。父女互動經驗對女性親密關係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裡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趙梅如(2006)。父女親情的知覺與情節。《輔導季刊》42卷第4期。
邱子寧(2006)。啟蒙與成長台灣青少年小說界意及其發展。《兒童文學學刊》,16期。
謝鳳娟(2007)。華語女同志電影中「家的意義」——以《 蝴蝶》、《 今年夏天》 為例。朝陽人文社會學刊第五卷第2期。
李紀舍、黃宗儀(2007)。東亞多重現代性與反成長敘述:論三部華語電影。《中山人文學報》,第24期。
王美玉(2009)。解嚴後台灣電影中的青少年成長/幫派經驗及其文化分析。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儒修(2009)。電影孽子的意義。《台灣文學學報》第14期。
曾曉玲(2010)。飲食,諒解的起點—以李安《飲食男女》與是枝裕和《橫山味之家》為探討對象。《文化研究月報》第110期。
沈小風(2011)。新世紀台灣青春電影。《北京電影學院學報》第3期。

吳曉丹(2012)。新世紀台灣青春片研究。南京藝術學院碩士論文。
廖陽(2012)。台灣新世紀青縝電影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年碩士論文。
張璐(2012)。當代台灣青春電影研究。重慶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李水、張慧芬(2013)。近十年台灣新生代青春電影特質分析。《良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5卷第1期。
劉馥菁(2013)。少年小說中女性成長歷程研究——以台灣出版之紐伯瑞文學獎作品為例。台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87-150。
林念慈(2014)。台灣現代女性散文中「父親」意涵的改變。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問學集》,20期。
陳曉婷、洪瑞斌、莊騏嘉(2014)。穿越階級藤蔓—父女關係斷裂與再生歷程。《應用心理研究》,60期。
唐麗委、王廖坤(2019)。“男神”的幻滅:《媽媽走了》中的父親形象與女性成長。《鄭州航空工業管力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38.2。
蘇筠婷(2014)。21世紀初台灣青少年校園成長電影研究(2001-2010)。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陳稚尹(2016)。《阿波羅十一號》創作論述。政治大學廣電所碩士論文。

二、中文書目

Sally Wendkos Olds、Diane E. Papalia著,黃慧真譯,《發展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1992年。
陳儒修,〈台灣電影中的男女角色扮演〉,《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台北:萬象圖書,1993年。
Chris Weedon著,白曉虹譯,《女性主義實踐與後結構主義理論》,台北:桂冠,1994年。
陳儒修,《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台北:萬象圖書公司,1997年。
陳玉慧,《我的靈魂感到巨大的餓》,台北:聯合文學,1997年。
盧非易,《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台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
常若松,《人類心靈的神話:榮格的分析心理學》,台北:果實,2000年。
張惠菁,《閉上眼睛數到十》,台北:大田,2001年。
K.Leman著,《愛女兒愛爸爸——做女兒聲命中的第一個男人》,台北:張老師文化,2002年。
Paul-Laurent Assoun著,《佛洛伊德與女性》,楊明敏譯,台北:遠流,2002年。
李安口述,張靚蓓編著,《十年一覺電影夢》,台北:時報文化,2002年。
Pick, Anat. “New Queer Cinema and Lesbian Films”. In New Queer Cinema: A Critical Reader, ed. M, Aaron, 103-118.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4。
芮渝萍,《美國成長小說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張之路,《中國少年兒童電影史論》,北京:中國電影,2005年。
Northrop Frye著,《批評的剖析》,陳慧等譯,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年。
Raewyn Connell著,劉泗翰譯,《性別的世界觀》,台北:書林出版,2011年。
徐樂眉,《百年台灣電影史》,台北:揚智出版社,2011年。
芮渝萍、范誼著,《成長的風景——當代美國成長小說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
聞天祥,《過影》,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
梅家玲,〈身體政治與青春想像〉,《從少年中國到少年台灣:二十世紀中文小說的青春想像與國族論述》,臺北:麥田出版,2013年。

三、影像資料

《拒絕聯考的小子》徐進良,1979。
《年輕人的心聲》(Heartfelt Wishes of Young People),徐進良導演,1980。
《一個問題學生》,林清介導演,1980。
《學生之愛》(Student Days),林清介導演,1981。
《野性的青春》,徐進良導演,1982。
《光陰的故事》(In Our Time), 陶德辰, 柯一正, 張毅, 楊德昌,1982。
《海灘的一天》(That Day, on the Beach),楊德昌,1983。
《風櫃來的人》(The Boys from Fengkuei),侯孝賢,1983。
《冬冬的假期》(A Summer At Grandpa’s),侯孝賢,1984。
《童年往事》(A Time To Live, A Time To Die),侯孝賢,1985。
《戀戀風塵》(Dust In The Wind),侯孝賢,1986。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Reunion),柯一正,1986。
《我們的天空》( Last Train to Tanshui),柯一正,1986。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A Brighter Summer Day),楊德昌,1991。
《推手》(Pushing Hands),李安,1991。
《少年吔,安啦!》(Dust of Angels),徐小明,1992。
《青少年挪吒》(Rebels of the Neon God)蔡明亮,1992。
《喜宴》(The Wedding Banquet),李安,1993。
《飲食男女》(Eat Drink Man Woman),李安,1994。
《少女小漁》(Siao Yu),張艾嘉,1995。
《麻將》(Mahjong),楊德昌,1996。
《忠仔》(Ah Chung),張作驥,1997。
《一一》(Yi Yi),楊德昌導演,2000。
《藍色大門》(Blue Gate Crossing),易智言,2002。
《盛夏光年》(Eternal Summer),陳正道,2006。
《不能說的秘密》(Secret),周杰倫,2007。
《九降風》(Winds of September),林書宇,2008。
《酷馬》(Fantôme, Où es-tu),王小棣,2010。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九把刀,2011。
《共犯》(Partners In Crime),張榮吉,2014。
《我的少女時代》(Our Times),陳玉珊,2015。
《大佛普拉斯》(The Great Buddha+),黃信堯導演,2017。
《陽光普照》(A Sun),鍾孟宏,2019。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10746401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46401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吳俊輝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Wu, Chun-Hui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詹婗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an, Nien_US
dc.creator (作者) 詹婗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an, Nien_US
dc.date (日期) 202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Jun-2023 11:40:32 (UTC+8)-
dc.date.available 2-Jun-2023 11:40:3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Jun-2023 11:40:32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7464016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506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7464016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艾的鬼 Haunted Love》劇情短片講述少女主角艾與青梅竹馬同伴少年家豪踏上一段尋找艾父鬼魂的魔幻成長之旅。在原生家庭中,小艾與老艾父女間的親密關係,是成長的傷害亦是個體必須自立之前的自我和解,一場女性成長之旅。旅途中,主角小艾成為獨立於父親想像記憶中「永遠女孩」的女人,一個獨立、完整的人。本片規格為三十三分鐘劇情短片,屬於黑色喜劇類型,以荒謬的死亡促使少女少年踏上尋父之旅的設定為背景,描繪一段女性面臨成長、面對父親、面向自我的旅程。

本文共有六個章節。前三章為創作論述,講述創作者發想與創作的心路歷程,以及爬梳影像內相關元素的理論與架構,另外包含各項影像策略,同時論述如何以策略回扣主題意識。第四章解釋實際影像製作過程;第五章收錄映演相關紀錄及整理;最後第六章則是創作者本人反思與結論。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緒論 7
第一節、創作動機 7
第二節、創作理念與目的 10
第二章、文獻探討 12
第一節、少女的啟蒙與成長 12
一、女性成長 12
二、父與女的愛與恨 13
第二節、成長電影中出走的少女少年們 15
一、成長電影 15
二、台灣成長電影脈絡 16
三、象徵的父親,實質的權威 21
第三節、小結 24
第三章、創作內容分析 29
第一節、故事大綱 29
第二節、故事人物介紹 31
第三節、敘事策略 34
一、形式與類型選擇 34
二、片名選擇 35
三、故事元素(CLOSAT)分析 37
第四節、影像策略 40
一、整體影像風格設計 40
二、窺探感的視覺構圖設計 42
三、身體的局部性 43
四、主角臉部特寫 44
五、攝影機運動 45
六、空間與人物 46
七、「鬼」的呈現方式 48
八、跨影像格式的媒材呈現與整合 49
第五節、聲音策略 54
第六節、美術與服裝設計 57
一、美術設計 57
二、服裝造型設計 62
第四章、製作過程 71
第一節、計劃期程與劇組介紹 71
一、計劃期程 71
二、劇組介紹 73
第二節、前製期 76
一、選角過程與演員簡介 76
二、場景規劃 81
三、分鏡構圖與討論 87
第三節、拍攝期 87
第四節、後期製作 89
第五章、映演紀錄 91
第一節、映演概況 91
第二節、映後回饋 93
第六章、檢討與結論 95
第一節、創作反思與結論 95
參考文獻 97
附錄一、劇本 101
附錄二、分鏡圖 125
附錄三、通告單 126
附錄四、映後問卷 128
附錄五、片尾名單 130
附錄六、映演簽到參考 134
zh_TW
dc.format.extent 14311869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464016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劇情短片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成長電影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女性成長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原生家庭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父女關係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魔幻寫實zh_TW
dc.title (題名) 《艾的鬼》短片創作論述zh_TW
dc.title (題名) 《Haunted Love》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論文期刊

陳長房(1994)。西方成長/教育小說的模式與演變。《幼獅文藝》,492(12)。
張世君(1994)。隱喻的父親主題。《暨南學報》,第10期。
陳玉玲(1998)。尋找歷史中缺席的女人——女性自傳的主體性研究。南華管理學院。
鄭樹森(1998)。「涉事」的意識形態——論侯孝賢的五部電影。吳小俐、唐夢譯。《世界電影》。
W·E·Fthenakis(2003)。重新界定父親的角色及其對教育和家庭政策的含義。郭良菁譯。《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期。
Anker, Steve(2001)。何怡譯。大如生活。《電影欣賞》第 106 期。
李晶菁(2004)。女性成長小說:文類、性別、主體之對話。《研究與動態》10期。
鄭慈容(2006)。父女互動經驗對女性親密關係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裡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趙梅如(2006)。父女親情的知覺與情節。《輔導季刊》42卷第4期。
邱子寧(2006)。啟蒙與成長台灣青少年小說界意及其發展。《兒童文學學刊》,16期。
謝鳳娟(2007)。華語女同志電影中「家的意義」——以《 蝴蝶》、《 今年夏天》 為例。朝陽人文社會學刊第五卷第2期。
李紀舍、黃宗儀(2007)。東亞多重現代性與反成長敘述:論三部華語電影。《中山人文學報》,第24期。
王美玉(2009)。解嚴後台灣電影中的青少年成長/幫派經驗及其文化分析。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儒修(2009)。電影孽子的意義。《台灣文學學報》第14期。
曾曉玲(2010)。飲食,諒解的起點—以李安《飲食男女》與是枝裕和《橫山味之家》為探討對象。《文化研究月報》第110期。
沈小風(2011)。新世紀台灣青春電影。《北京電影學院學報》第3期。

吳曉丹(2012)。新世紀台灣青春片研究。南京藝術學院碩士論文。
廖陽(2012)。台灣新世紀青縝電影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年碩士論文。
張璐(2012)。當代台灣青春電影研究。重慶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李水、張慧芬(2013)。近十年台灣新生代青春電影特質分析。《良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5卷第1期。
劉馥菁(2013)。少年小說中女性成長歷程研究——以台灣出版之紐伯瑞文學獎作品為例。台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87-150。
林念慈(2014)。台灣現代女性散文中「父親」意涵的改變。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問學集》,20期。
陳曉婷、洪瑞斌、莊騏嘉(2014)。穿越階級藤蔓—父女關係斷裂與再生歷程。《應用心理研究》,60期。
唐麗委、王廖坤(2019)。“男神”的幻滅:《媽媽走了》中的父親形象與女性成長。《鄭州航空工業管力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38.2。
蘇筠婷(2014)。21世紀初台灣青少年校園成長電影研究(2001-2010)。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陳稚尹(2016)。《阿波羅十一號》創作論述。政治大學廣電所碩士論文。

二、中文書目

Sally Wendkos Olds、Diane E. Papalia著,黃慧真譯,《發展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1992年。
陳儒修,〈台灣電影中的男女角色扮演〉,《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台北:萬象圖書,1993年。
Chris Weedon著,白曉虹譯,《女性主義實踐與後結構主義理論》,台北:桂冠,1994年。
陳儒修,《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台北:萬象圖書公司,1997年。
陳玉慧,《我的靈魂感到巨大的餓》,台北:聯合文學,1997年。
盧非易,《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台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
常若松,《人類心靈的神話:榮格的分析心理學》,台北:果實,2000年。
張惠菁,《閉上眼睛數到十》,台北:大田,2001年。
K.Leman著,《愛女兒愛爸爸——做女兒聲命中的第一個男人》,台北:張老師文化,2002年。
Paul-Laurent Assoun著,《佛洛伊德與女性》,楊明敏譯,台北:遠流,2002年。
李安口述,張靚蓓編著,《十年一覺電影夢》,台北:時報文化,2002年。
Pick, Anat. “New Queer Cinema and Lesbian Films”. In New Queer Cinema: A Critical Reader, ed. M, Aaron, 103-118.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4。
芮渝萍,《美國成長小說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張之路,《中國少年兒童電影史論》,北京:中國電影,2005年。
Northrop Frye著,《批評的剖析》,陳慧等譯,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年。
Raewyn Connell著,劉泗翰譯,《性別的世界觀》,台北:書林出版,2011年。
徐樂眉,《百年台灣電影史》,台北:揚智出版社,2011年。
芮渝萍、范誼著,《成長的風景——當代美國成長小說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
聞天祥,《過影》,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
梅家玲,〈身體政治與青春想像〉,《從少年中國到少年台灣:二十世紀中文小說的青春想像與國族論述》,臺北:麥田出版,2013年。

三、影像資料

《拒絕聯考的小子》徐進良,1979。
《年輕人的心聲》(Heartfelt Wishes of Young People),徐進良導演,1980。
《一個問題學生》,林清介導演,1980。
《學生之愛》(Student Days),林清介導演,1981。
《野性的青春》,徐進良導演,1982。
《光陰的故事》(In Our Time), 陶德辰, 柯一正, 張毅, 楊德昌,1982。
《海灘的一天》(That Day, on the Beach),楊德昌,1983。
《風櫃來的人》(The Boys from Fengkuei),侯孝賢,1983。
《冬冬的假期》(A Summer At Grandpa’s),侯孝賢,1984。
《童年往事》(A Time To Live, A Time To Die),侯孝賢,1985。
《戀戀風塵》(Dust In The Wind),侯孝賢,1986。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Reunion),柯一正,1986。
《我們的天空》( Last Train to Tanshui),柯一正,1986。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A Brighter Summer Day),楊德昌,1991。
《推手》(Pushing Hands),李安,1991。
《少年吔,安啦!》(Dust of Angels),徐小明,1992。
《青少年挪吒》(Rebels of the Neon God)蔡明亮,1992。
《喜宴》(The Wedding Banquet),李安,1993。
《飲食男女》(Eat Drink Man Woman),李安,1994。
《少女小漁》(Siao Yu),張艾嘉,1995。
《麻將》(Mahjong),楊德昌,1996。
《忠仔》(Ah Chung),張作驥,1997。
《一一》(Yi Yi),楊德昌導演,2000。
《藍色大門》(Blue Gate Crossing),易智言,2002。
《盛夏光年》(Eternal Summer),陳正道,2006。
《不能說的秘密》(Secret),周杰倫,2007。
《九降風》(Winds of September),林書宇,2008。
《酷馬》(Fantôme, Où es-tu),王小棣,2010。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九把刀,2011。
《共犯》(Partners In Crime),張榮吉,2014。
《我的少女時代》(Our Times),陳玉珊,2015。
《大佛普拉斯》(The Great Buddha+),黃信堯導演,2017。
《陽光普照》(A Sun),鍾孟宏,2019。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