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天恩與天鑒:臺灣道教「拜天公」科儀研究
Grace and Accreditation, A Study on the Taoist Rituals of “Bai-Tian-Gong (Worshiping the Sky Father)” in Taiwan
作者 林哲緯
Lin, Che-Wei
貢獻者 林振源
Lin, Chen-Yuan
林哲緯
Lin, Che-Wei
關鍵詞 臺灣道教
民間信仰
玉皇
三界
拜天公
科儀研究
日期 2023
上傳時間 2-Aug-2023 14:37:40 (UTC+8)
摘要   「拜天公」可謂是各宮廟與各家庭一年之中最莊嚴隆重、最謹慎恭敬的祭祀儀式。這場儀式可能在正月初九「天公生」、年頭「許平安」、年尾「謝平安」,或者是數年一度的「建醮」之時舉行。因為「天公」既能專指道教諸天世界中那位萬天之主「昊天玉皇上帝」,也能泛指整個大自然運作的無形力量,民間信仰視之為至上神,認為天公管轄三界眾神、世間蒼生,以及大自然的一切。所以每個村庄的收成好壞、人口增減,以及每個家庭的平安與否,全看天公是否願意給予恩賜,也就有了「春祈秋報」的歲時祭儀,生育嫁娶的「通過儀式」,以及「建醮酬神」等許願、還願的信仰行為。甚至連一間宮廟要合法化,都必須在天公的「帝國」體制中取得「玉旨」認證方可。
       民間信仰的這些「儀式需求」,自然需要「儀式專家」來提供「儀式服務」,而最好的選擇,就是道士。道士與地方社會有著深刻的連結,能處理居民的各種無形疑難雜症,也能完成地方廟宇小至神明生,大至建醮的慶典活動。道士幾乎在各種情況下,都能透過道教的「宇宙觀」以及「儀式框架」來幫助無典章制度的民間祠廟「行禮如儀」,且能巧妙地調適雙方之間的矛盾之處。道教之所以能夠如此,正是因為有著與民間信仰共通的三界宇宙觀,以及多樣化的科儀種類。
       拜天公科儀對於臺灣各個儀式傳統的道士來說,都非難事,因為「拜天公」本身可視為一個「儀式概念」,沒有哪一本科儀書題名為拜天公,故只要符合一定條件,就可以被信眾認同是在拜天公。只是,通常在年例祭祀中仍是以「敬天科儀」,如酬謝三界、謝恩賽願最為常見,是最符合民眾既定印象的拜天公。而醮典中的「拜表科儀」,如南部靈寶道壇登棚進表常取代敬天科儀,在建醮期間背負起醮首拜天公的期許,將地方上所有與拜天公相關的習俗與之結合。此外,在某些條件下醮事內會同時有敬天科儀與拜表科儀,這時就必須認真釐清兩者的儀式意義。
       透過本研究了解,拜表起源自六朝時期的靈寶齋儀,與天師道的上章儀式「同法」,至唐末杜光庭《太上黃籙齋儀》制定「言功拜表」的節次,後世便以之為古法沿用。今日的登棚拜表科儀也保留著「言功」的概念,但已經將有功者轉化為醮首等人,以〈功勳牒〉為之表揚功德。同時,還可以發現其已見證了從六朝到宋明時代的科儀演變過程,是個道法複合的載體。至於敬天科儀又可細分為三獻、通疏與供天三種,皆有謝恩酬神的意味,前者來自專醮的形式,中者為基礎儀式元的組合應用,後者則是相對於佛門齋天的道教式供養諸天科儀。
       本研究紀錄臺灣三大道教儀式傳統:正一、靈寶、禪和,外加新傳入的全真派廣成科儀,共八個道壇或經團所科演的九場個案紀錄,皆具一定代表性,用以具體刻劃出道教與民間的互動關係,以及臺灣豐富多元且傳承久遠的道教生態。
參考文獻 傳統文獻
     《道藏》(參照Kristofer Schipper施舟人原編,陳耀庭改編〈道藏索引—五種版本道藏通考〉)
     DZ0001《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
     DZ0006《上清大洞真經》
     DZ0010《高上玉皇本行集經》
     DZ0022《元始五老赤書玉篇真文天書經》
     DZ0087《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註》
     DZ0087《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註》
     DZ0099《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集註》
     DZ0103《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注》
     DZ0155《三才定位圖》
     DZ0219《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
     DZ0220《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
     DZ0318《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
     DZ0352《太上洞玄靈寶赤書玉訣妙經》
     DZ0370《太上洞玄靈寶三元玉京玄都大獻經》
     DZ0385《太上洞玄三洞開天風雷禹步制魔神咒經》
     DZ0466《靈寶領教濟度金書》
     DZ0482《諸師聖誕冲舉酌獻儀》
     DZ0507《太上黃籙齋儀》
     DZ0508《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
     DZ0528《太上洞玄靈寶授度儀》
     DZ0547《靈寶玉鑑》
     DZ0566《上清天心正法》
     DZ0615《赤松子章曆》
     DZ0620《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
     DZ0624《太上說南斗六司延壽度人妙經》
     DZ0629《太上北斗二十八章經》
     DZ0654《太上洞神天公消魔護國經》
     DZ0724《道德真經集義》
     DZ0780a《地衹上將溫太保傳》
     DZ1015《金鎖流珠引》
     DZ1032《雲笈七籤》
     DZ1127《陸先生道門科略》
     DZ1127《陸先生道門科略》
     DZ1128《道門經法相承次序》
     DZ1129《道教義樞》
     DZ1131《太上妙法本相經》
     DZ1138《無上祕要》
     DZ1198《太上說青玄雷令法行因地妙經》
     DZ1220《道法會元》
     DZ1221《上清靈寶大法(一)》
     DZ1223《上清靈寶大法(二)》
     DZ1224《道門定制》
     DZ1236《太上出家傳度儀》
     DZ1278《洞玄靈寶五感文》
     DZ1280《玄壇刊誤論》
     DZ1285《翊聖保德傳》
     DZ1354《上清太上開天龍蹻經》
     DZ1440《皇經集註》
     DZ1483《天皇至道太清玉冊》
     ***
     《漢文大藏經》(CBETA中華電子佛典協會編)
     X60n1113《律苑事規》
     T46n1945《金光明懺法補助儀》
     ***
     (明)周思得,《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收入《藏外道書》,第16-17冊,中國四川:巴蜀書社,1992。
     (清)婁近垣,《清微黃籙大齋科儀》,收入《故宮珍本叢刊》,第525冊,中國海南:海南出版社,2000。
     (清)陳仲遠,《廣成儀制》,收入《藏外道書》,第13-15冊,中國四川:巴蜀書社,1992。
     (清)陳復烜,《靈寶文檢》,收入《道教儀範全集》,第375-388冊,彰化:逸群圖書,2013。
     《太上洞玄靈寶下元黃錄簡文威儀經》,收入《中華道藏》,第3冊,中國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頁273-282。
     《太上洞玄靈寶淨土生神經(敦煌本)》,收入《中華道藏》,第4冊,中國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頁197-206。
     《太上靈寶正壹宿朝玄科》,收入《莊林續道藏》,第25冊,臺北:成文出版社,頁7317-7386。
     《正一演經謝神科儀》,收入《道教儀範全集》,第268冊,彰化:逸群圖書,2008。
     《老子道德經想爾注(敦煌本)》,收入《中華道藏》,第9冊,中國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頁169-184。
     《祈安清醮文檢》,收入《道教儀範全集》,第113-114冊,彰化:逸群圖書,2003。
     《高上玉皇本行集經(文昌帝君、孚佑帝君合注本)》,收入《重刊道藏輯要》,第55-61冊,中國四川:成都二仙菴,1906。
     《陳氏文檢》,收入《莊林續道藏》,第19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
     黃合寶抄,《靈寶金籙祈安清醮進表科儀》,收入《道教儀範全集》,第14冊,彰化:逸群圖書,2003。
     ***
     (戰國)老聃著,吳怡譯註,《新譯老子解義》,臺北:三民書局,2005。
     (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臺北:中華書局,2016。
     (戰國)屈原、宋玉著,徐建華、金舒年譯注,《中國名著選譯叢書:楚辭》,臺北:錦繡出版,1992。
     (戰國)莊周著,黃錦鋐註譯,《新譯莊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00。
     (漢)司馬遷撰,《史記》,臺北:中華書局,2016。
     (漢)伏勝撰,(漢)鄭玄注,(清)陳壽祺輯校,《尚書大傳》,收入《叢書集成新編》,第106卷,臺北:新文豐出版,1986。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
     (漢)揚雄撰,鄭萬耕校釋,《太玄校釋》,中國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
     (漢)鄭玄注,《周禮鄭注》,臺北:中華書局,2016。
     (漢)鄭玄註,(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臺北:中華書局,2016。
     (漢)鄭玄註,《儀禮鄭注》,臺北:中華書局,2016。
     (晉)干寶著,陳勇譯註,《搜神記》,新北:新潮社文化,2021。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爾雅注疏》,臺北:中華書局,2016。
     (南朝)范曄,《後漢書》,臺北:中華書局,2016。
     (南朝)蕭統撰,(唐)李善注,《文選李善注》,臺北:中華書局,2016。
     (南朝)劉勰撰、(清)黃叔琳注,《文心雕龍輯注》,臺北:中華書局,2016。
     (宋)吳自牧,《夢梁錄》,收入《學海討原》,第十一冊,臺北:新文豐出版,1980。
     (宋)李攸,《宋朝事實》,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叢書》,史部第366冊,臺北:臺灣商務,1983。
     (宋)黃震,《黃氏日抄》,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叢書》,子部第十四冊,臺北:臺灣商務,1983。
     (元)脫脫,《宋史》,臺北:中華書局,2016。
     (明)王逵,《蠡海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叢書》,子部第172冊,臺北:臺灣商務,1983。
     (明)李之藻,《頖宮禮樂疏》,中國北京:線裝書局,2010。
     (明)凌濛初,《拍案驚奇》,臺北:桂冠圖書,1983。
     (明)舒化等纂例,《大明律》,收入《玄覽堂叢書三集》,第12冊,中國江蘇:廣陵書社,2012。
     (明)馮琦撰、陳邦瞻增訂、張溥論正,《宋史紀事本末》,收入《叢書集成三編》,臺北:新文豐出版,1996。
     (明)劉侗、于奕正撰,《帝京景物略》,收入《筆記小說大觀.十三編》,第6冊,中國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3。
     (清)佚名,《安平縣雜記》,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清)佚名,《嘉義管內打貓各堡采訪冊》,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35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
     (清)徐松輯,《宋會要輯稿》,臺北:中華書局,1957。
     (清)張繼宗,《崆峒問答》,二百一十一到二百六十問,http://www.tangnet.cn/book/87/b87a734e6cc57.html,2023年4月25日下載。
     ***
     《午朝晉供全科》     1966 李叔還
     《太上正一酧神賽願科儀》 1978 陸俊夫錄、張志永藏
     《正一午朝晉供全科》   不詳 集玄合一堂
     《正一拜表全科》     不詳 李叔還
     《正一拜表科經》     2012 張恩溥編、詹豐嘉重輯
     《正一啟師科儀》     1966 李叔還
     《正一謝師科儀》     1966 李叔還
     《拜表科儀》       不詳 悟玄明德堂
     《通天拜表全科》     1998 趙之光
     
     近人論著
     Fu-Chen CHIANG, “Models in Taoist liturgical texts: Typology, Transmission and Usage---- A case study of the Guangcheng yizhi and the Guangcheng tradition in modern Sichuan.” E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Etudes,2016.
     丁煌,〈臺南世業道士陳、曾二家初探──以其家世、傳衍及文物散佚為主題略論〉,《道教學探索》,第3號,臺南,1990,頁283-357。
     丸山宏,〈正一上章的歷史及演變〉,《道教學探索》,創刊號,臺南,1988,頁31-36。
     大淵忍爾,《中國人の宗教儀禮》,日本:風響社,2005。
     尹志華,〈玉皇信仰考〉,《道教神仙信仰硏究》,上冊,臺北,2000,頁171-183。
     尹志華,〈清代道士陳復慧、陳復烜編纂、校勘的道教科儀書略述〉,《中國道教》,2010年第5期,中國北京,2010,頁43-36。
     王見川、高萬桑,《近代張天師史料彙編》,新北:博揚文化,2013。
     王宗昱,〈道教的“六天”説〉,《道家文化研究》,第16輯,中國北京,1999,頁22-49。
     甘紹成,《青城山道教音樂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0。
     田金昌,《臺灣三官大帝信仰-以桃園地區為中心(1683-1945)》,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5。
     石衍豐,〈道教的三清尊神和玉皇大帝〉,《道教神仙信仰硏究》,上冊,臺北,2000,頁39-50。
     朱溢,〈唐至北宋時期的皇帝親郊〉,《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34期,臺北,2010,頁1-51。
     吳嘉燕,《臺灣天公(玉皇)信仰之探究——以臺南市天壇為考察中心》,臺南: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0。
     吳碧惠,《臺灣傳統工藝——糊紙》,新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5。
     呂錘寬,《臺灣的道教儀式與音樂》,臺北:學藝出版社,1994。
     呂錘寬,《道教儀式與音樂之神聖性與世俗化》,臺中: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009。
     呂鵬志,《道教哲學》,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
     呂鵬志,〈唐前道教儀式史綱(一)〉,《宗教學研究》,2007年第2期,中國四川,
     頁1-24。
     呂鵬志,〈唐前道教儀式史綱(二)〉,《宗教學研究》,2007年第3期,中國四川,頁10-28。
     呂鵬志,〈早期道教醮儀及其流變考索〉,《中國地方宗教儀式論集》,中國香港,2011,頁19-145。
     李豐楙,〈嚴肅與遊戲:道教三元齋與唐代節俗〉,《傳承與創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十周年紀念論文集》,臺北,1999,頁53-110。
     李豐楙,〈嚴肅與遊戲:從蜡祭到迎王祭的「非常」觀察〉,《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8期,臺北,2000,頁135-172。
     李豐楙,〈制度與擴散:戰後臺灣火居道教的兩個宗教面向〉,《臺灣宗教研究通訊》,第2卷1期,臺北,2002,頁109-144。
     李豐楙,〈「保生大帝」的封號之謎〉,《華人宗教研究》,第16期,臺北,2020,頁1-28。
     李豐楙,《從聖教到道教:馬華社會的節俗、信仰與文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2020。
     李豐楙,〈灑淨〉,https://religion.moi.gov.tw/Knowledge/Content?ci=2&cid=7,2023年3月16日下載。
     李豐楙、謝聰輝,《濟度大事:臺灣齋醮》,臺北:傳藝中心籌備處,2001。
     李麗涼,《弌代天師:張恩溥與臺灣道教》,臺北:國史館,2012。
     李龢書,〈三清考〉,《臺大歷史學報》,第64期,臺北,2019,頁1-55。
     林文龍,〈臺灣的天公信仰述略〉,《臺灣文獻》,第34卷第3期,臺北,1983,頁149-159。
     林本炫,〈客家人天神良福的信仰性質及其與地方社會之關係〉,客家人天神良福的信仰性質及其與地方社會之關係研究計劃報告,苗栗:國立聯合大學客家研究學院文化觀光產業學系,2014。
     林振源,〈閩南客家地區的道教儀式:三朝醮個案〉,《民俗曲藝》,第158期,臺北,2007,頁197-253。
     林振源,〈福建詔安客家地區的道教儀式〉,《地方道教儀式實地調查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2013,頁343-372。
     林振源,〈正邪之辨、道法之合:臺灣北部道法二門源流〉,《華人宗教研究》,第4期,臺北,2014,頁43-67。
     姜守誠,〈南臺灣靈寶道派登梯奏職閱籙科儀之研究——兼論臺南與高屏二地之差異〉,《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16期,臺南,2011,頁225-300。
     泉州歷史網,〈玄妙觀〉,http://www.qzhnet.com/qzh265.htm,2023年4月26日下載。
     洪瑩發、林長正,《臺南傳統道壇研究》,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3。
     韋兵,〈“張守真神降”考疑:術士與宋太祖太宗皇權更替〉,《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3期,中國上海,2017,頁161-171。
     孫美子,《星斗之命——從補運儀式看北斗崇拜在臺灣漢人社會中的療癒性格》,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4。
     徐貴榮,〈臺灣客家三官大帝信仰及其民俗探討〉,《嘉應學院學報》,第36卷第9期,中國廣東,2018,頁25-30。
     袁野璐,《臺灣道教“禪和派”音樂文化研究》,中國武漢:武漢音樂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5。
     高振宏,〈溫瓊神話與道教道統──從劉玉到黃公瑾的「地祇法」〉,《華人宗教研究》,第3期,臺北,2014,頁51-104。
     高振宏,〈朝封、道封與民封:從三個例子談敕封對神祇信仰的形塑與影響〉,《華人宗教研究》,第9期,臺北,2017,頁45-77。
     康詩瑀,〈戰後道教與都市社會之變遷 ─ 以高雄道德院之神職人員及其所參與儀式活動為討論為討論中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13。
     張文政,《高雄天壇斗堂的成立及其禮斗科儀研究》,新北: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8。
     張光禹,〈顓頊神話解釋─「絕地天通」和「死即復蘇」〉,《華岡史學》,第3期,臺北,2015,頁1-18。
     張珣,〈重讀臺灣漢人宗教研究:從「國家與民間信仰的關係」的角度〉,《重讀臺灣人類學的視野︰百年人類學回顧與前瞻》,新竹,2014,頁291-342。
     張珣,〈從天妃的朝封與道封思考國家與道教對於地方宗教的一陽一陰的雙重治理〉,《華人宗教研究》,第14期,臺北,2019,頁1-22。
     張淑雲,《道教靈寶派黃籙齋:儀式及音樂研究-以高雄混真壇為對象》,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3。
     張超然,〈天師道祭酒親自上天呈章?〉,《天問: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中國南京,2010,頁171-187。
     張超然,〈齋醮壇場與儀式變遷:以道教朝科為中心的討論〉,《華人宗教研究》,第4期,臺北,2014,頁1 - 41。
     張超然,〈報謝與懺願:民間信仰與道教的禮儀〉,《基督徒與道教民間信仰者的對話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一起尋找真理》,臺北,2017,頁162-175。
     張超然,〈專醮酧恩:近代道教爲民間信仰所提供的儀式服務〉,《經典、儀式與民間信仰》,中國上海,2018,頁259-293。
     張超然,〈規模與取捨:近世黃籙齋儀變遷與明初儀式改革〉,《華人宗教研究》,第14期,臺北,2019,頁111 - 145。
     張超然,〈道士駐廟:臺灣北部道壇與宮廟的競合關係〉,《道教復興與當代社會生活:劉枝萬先生紀念論文集》,臺北,2020,頁269-308。
     張超然,〈陞壇轉經:道教誦經儀式的形成與發展〉,《民俗曲藝》,第217期,臺北,2022,頁161 - 200。
     張澤洪,《道教神仙信仰與祭祀儀式》,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
     許瑞坤,〈從科儀音樂看臺灣南部道士的派別〉,《音樂研究學報》,第8期,臺北,2004,頁186-207。
     陳郁明,《靈寶水罐科儀之研究-以福州正一派為例」,新北: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2。
     陳烈,《中國祭天文化》,中國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陳耀庭,〈論道教儀式的結構——要素及其組合〉,《道家文化研究》,第1輯,中國上海,1992,頁293-309。
     勞格文(John Lagerwey),《中國社會和歷史中的道教儀式》,中國山東:齊魯書社,2017。
     楊秀娟,《臺灣道法儀式之「演」與「譯」——以臺北與臺南為中心》,新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20。
     葉聰霈,〈從福州「斗堂」到臺灣「禪和派」:一個當代道派型塑的觀察〉,《當代臺灣道教發展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新北,2014。
     路旻,《晉唐道教天界觀研究》,中國甘肅:蘭州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8。
     廖聖雲,《臺灣六堆客家地區三獻禮儀式之研究》,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9。
     劉文強、陳逸文,〈殷商「帝」論〉,《能仁學報》,第14期,中國香港,2017,頁1-16。
     劉屹,《敬天與崇道——中古經教道教形成的思想史背景》,中國北京:中華書局,2005。
     劉屹,〈中古道教神學體系的建構與發展——以元始天尊的至尊性與佛陀化為中心〉,《東方文化》,第42卷,中國香港,2009,頁75-91。
     劉枝萬,《臺北市松山祈安建醮祭典:臺灣祈安醮祭習俗研究之一》,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67。
     劉枝萬,《臺灣民間信仰論集》,新北:聯經出版,1983。
     劉紅,《蘇州道教科儀音樂研究:以天功科儀為例展開的討論》,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9。
     劉還月,《臺灣民間信仰小百科.醮事卷》,臺北:臺原出版社,1994。
     黎志添,〈天地水三官信仰與早期天師道治病解罪儀式〉,《臺灣宗教研究》,第2卷第1期,臺北,2002,頁1-30。
     盧秀滿,〈南宋時期之薦亡齋醮文化研究──以洪邁《夷堅志》為探討中心〉,《東吳中文學報》,第22期,2011,頁127 – 159。
     謝世維,〈道教法術的儀式框架─—以斗母法術科儀為例〉,《道教與地方宗教:典範的重思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2020,頁1-36。
     謝宗榮,《臺灣的道教文化與祭典儀式》,臺北:博揚文化,2014。
     謝聰輝,〈六朝道經在臺灣靈寶醮典科儀的運用析論〉,《國文學報》,第43期,臺北,2008,頁43-75。
     謝聰輝,〈大人宮翁家族譜與道壇源流考述〉,《臺灣史研究》,第16第2期,臺北,2009,頁205-258。
     謝聰輝,《新天帝之命:玉皇、梓潼與飛鸞》,臺北:臺灣商務,2013。
     謝聰輝,〈關於撰述當代《臺灣道教史》的詮釋建構試探—兼論臺灣本土世業道壇與道法傳承譜系的相關研究突破問題〉,《世界宗教文化》,2013年第4期,中國北京,2013,頁15-19。
     謝聰輝,《追尋道法——從臺灣到福建道壇調查與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18。
     韓明士(Robert Hymes),《道與庶道:宋代以來的道教、民間信仰和神靈模式》,中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
     韓碧琴,〈北埔暖福研究〉,《興大中文學報》,第29期,臺中,2011,頁1 - 40。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宗教研究所
1081560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815600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振源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Lin, Chen-Yua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林哲緯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in, Che-Weien_US
dc.creator (作者) 林哲緯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n, Che-Weien_US
dc.date (日期) 202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Aug-2023 14:37:40 (UTC+8)-
dc.date.available 2-Aug-2023 14:37:40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Aug-2023 14:37:40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815600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6712-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宗教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815600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拜天公」可謂是各宮廟與各家庭一年之中最莊嚴隆重、最謹慎恭敬的祭祀儀式。這場儀式可能在正月初九「天公生」、年頭「許平安」、年尾「謝平安」,或者是數年一度的「建醮」之時舉行。因為「天公」既能專指道教諸天世界中那位萬天之主「昊天玉皇上帝」,也能泛指整個大自然運作的無形力量,民間信仰視之為至上神,認為天公管轄三界眾神、世間蒼生,以及大自然的一切。所以每個村庄的收成好壞、人口增減,以及每個家庭的平安與否,全看天公是否願意給予恩賜,也就有了「春祈秋報」的歲時祭儀,生育嫁娶的「通過儀式」,以及「建醮酬神」等許願、還願的信仰行為。甚至連一間宮廟要合法化,都必須在天公的「帝國」體制中取得「玉旨」認證方可。
       民間信仰的這些「儀式需求」,自然需要「儀式專家」來提供「儀式服務」,而最好的選擇,就是道士。道士與地方社會有著深刻的連結,能處理居民的各種無形疑難雜症,也能完成地方廟宇小至神明生,大至建醮的慶典活動。道士幾乎在各種情況下,都能透過道教的「宇宙觀」以及「儀式框架」來幫助無典章制度的民間祠廟「行禮如儀」,且能巧妙地調適雙方之間的矛盾之處。道教之所以能夠如此,正是因為有著與民間信仰共通的三界宇宙觀,以及多樣化的科儀種類。
       拜天公科儀對於臺灣各個儀式傳統的道士來說,都非難事,因為「拜天公」本身可視為一個「儀式概念」,沒有哪一本科儀書題名為拜天公,故只要符合一定條件,就可以被信眾認同是在拜天公。只是,通常在年例祭祀中仍是以「敬天科儀」,如酬謝三界、謝恩賽願最為常見,是最符合民眾既定印象的拜天公。而醮典中的「拜表科儀」,如南部靈寶道壇登棚進表常取代敬天科儀,在建醮期間背負起醮首拜天公的期許,將地方上所有與拜天公相關的習俗與之結合。此外,在某些條件下醮事內會同時有敬天科儀與拜表科儀,這時就必須認真釐清兩者的儀式意義。
       透過本研究了解,拜表起源自六朝時期的靈寶齋儀,與天師道的上章儀式「同法」,至唐末杜光庭《太上黃籙齋儀》制定「言功拜表」的節次,後世便以之為古法沿用。今日的登棚拜表科儀也保留著「言功」的概念,但已經將有功者轉化為醮首等人,以〈功勳牒〉為之表揚功德。同時,還可以發現其已見證了從六朝到宋明時代的科儀演變過程,是個道法複合的載體。至於敬天科儀又可細分為三獻、通疏與供天三種,皆有謝恩酬神的意味,前者來自專醮的形式,中者為基礎儀式元的組合應用,後者則是相對於佛門齋天的道教式供養諸天科儀。
       本研究紀錄臺灣三大道教儀式傳統:正一、靈寶、禪和,外加新傳入的全真派廣成科儀,共八個道壇或經團所科演的九場個案紀錄,皆具一定代表性,用以具體刻劃出道教與民間的互動關係,以及臺灣豐富多元且傳承久遠的道教生態。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問題意識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說明 6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範圍界定 8
     第五節 文獻回顧 10
     第六節 章節架構 15
     第二章 道教經典與歷史中的「天公」 18
     第一節 道教的天地生成論 18
     第二節 五天、九天、十天、三十六天:道教的天界分層 20
     第三節 天公、玉皇與玉帝 28
     第四節 玉皇上帝的神格建構 34
     第五節 天公∕天宮何在?論玉皇上帝的天界位置 39
     第六節 拜天公:從官到民的祭天 43
     第三章 酬恩謝願——敬天科儀 50
     第一節 地方儀法的道教化 50
     第二節 臺灣道教拜天公的歷史與現況 51
     第三節 高屏靈寶道壇:謝恩賽願 54
     第四節 臺南靈寶道壇:宣經謝神 60
     第五節 北部正一派:酬謝三界 65
     第六節 禪和派:謝天案 74
     第七節 敬天科儀的構成要素與綜合分析 79
     第八節 弦外之音——廣成儀制貢祀諸天 97
     第四章 言功祈恩——拜表科儀 106
     第一節 拜表科儀的歷史演變 106
     第二節 高屏靈寶道壇:進拜朱表 110
     第三節 臺南靈寶道壇:登棚進表 116
     第四節 北部正一派:登台拜表 122
     第五節 禪和派:拜晉通天大表 128
     第六節 拜表、言功之對象及內涵 135
     第七節 拜表之儀式與文本比較分析 141
     第八節 進表科儀的構成要素與綜合分析 163
     第九節 宗壇與地方:天師拜表 180
     第五章 綜合討論:儀式分類∕功能∕宇宙觀 188
     第一節 儀式分類:拜天公之名下的道教科儀 188
     第二節 儀式功能:時段分界與合法性 205
     第三節 儀式宇宙觀:從天公到三界公 218
     第六章 結論 230
     第一節 目前研究成果 230
     第二節 未來研究展望 235
     參考書目 238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815600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臺灣道教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民間信仰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玉皇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三界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拜天公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科儀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天恩與天鑒:臺灣道教「拜天公」科儀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Grace and Accreditation, A Study on the Taoist Rituals of “Bai-Tian-Gong (Worshiping the Sky Father)” in Taiwan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傳統文獻
     《道藏》(參照Kristofer Schipper施舟人原編,陳耀庭改編〈道藏索引—五種版本道藏通考〉)
     DZ0001《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
     DZ0006《上清大洞真經》
     DZ0010《高上玉皇本行集經》
     DZ0022《元始五老赤書玉篇真文天書經》
     DZ0087《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註》
     DZ0087《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註》
     DZ0099《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集註》
     DZ0103《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注》
     DZ0155《三才定位圖》
     DZ0219《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
     DZ0220《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
     DZ0318《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
     DZ0352《太上洞玄靈寶赤書玉訣妙經》
     DZ0370《太上洞玄靈寶三元玉京玄都大獻經》
     DZ0385《太上洞玄三洞開天風雷禹步制魔神咒經》
     DZ0466《靈寶領教濟度金書》
     DZ0482《諸師聖誕冲舉酌獻儀》
     DZ0507《太上黃籙齋儀》
     DZ0508《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
     DZ0528《太上洞玄靈寶授度儀》
     DZ0547《靈寶玉鑑》
     DZ0566《上清天心正法》
     DZ0615《赤松子章曆》
     DZ0620《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
     DZ0624《太上說南斗六司延壽度人妙經》
     DZ0629《太上北斗二十八章經》
     DZ0654《太上洞神天公消魔護國經》
     DZ0724《道德真經集義》
     DZ0780a《地衹上將溫太保傳》
     DZ1015《金鎖流珠引》
     DZ1032《雲笈七籤》
     DZ1127《陸先生道門科略》
     DZ1127《陸先生道門科略》
     DZ1128《道門經法相承次序》
     DZ1129《道教義樞》
     DZ1131《太上妙法本相經》
     DZ1138《無上祕要》
     DZ1198《太上說青玄雷令法行因地妙經》
     DZ1220《道法會元》
     DZ1221《上清靈寶大法(一)》
     DZ1223《上清靈寶大法(二)》
     DZ1224《道門定制》
     DZ1236《太上出家傳度儀》
     DZ1278《洞玄靈寶五感文》
     DZ1280《玄壇刊誤論》
     DZ1285《翊聖保德傳》
     DZ1354《上清太上開天龍蹻經》
     DZ1440《皇經集註》
     DZ1483《天皇至道太清玉冊》
     ***
     《漢文大藏經》(CBETA中華電子佛典協會編)
     X60n1113《律苑事規》
     T46n1945《金光明懺法補助儀》
     ***
     (明)周思得,《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收入《藏外道書》,第16-17冊,中國四川:巴蜀書社,1992。
     (清)婁近垣,《清微黃籙大齋科儀》,收入《故宮珍本叢刊》,第525冊,中國海南:海南出版社,2000。
     (清)陳仲遠,《廣成儀制》,收入《藏外道書》,第13-15冊,中國四川:巴蜀書社,1992。
     (清)陳復烜,《靈寶文檢》,收入《道教儀範全集》,第375-388冊,彰化:逸群圖書,2013。
     《太上洞玄靈寶下元黃錄簡文威儀經》,收入《中華道藏》,第3冊,中國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頁273-282。
     《太上洞玄靈寶淨土生神經(敦煌本)》,收入《中華道藏》,第4冊,中國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頁197-206。
     《太上靈寶正壹宿朝玄科》,收入《莊林續道藏》,第25冊,臺北:成文出版社,頁7317-7386。
     《正一演經謝神科儀》,收入《道教儀範全集》,第268冊,彰化:逸群圖書,2008。
     《老子道德經想爾注(敦煌本)》,收入《中華道藏》,第9冊,中國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頁169-184。
     《祈安清醮文檢》,收入《道教儀範全集》,第113-114冊,彰化:逸群圖書,2003。
     《高上玉皇本行集經(文昌帝君、孚佑帝君合注本)》,收入《重刊道藏輯要》,第55-61冊,中國四川:成都二仙菴,1906。
     《陳氏文檢》,收入《莊林續道藏》,第19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
     黃合寶抄,《靈寶金籙祈安清醮進表科儀》,收入《道教儀範全集》,第14冊,彰化:逸群圖書,2003。
     ***
     (戰國)老聃著,吳怡譯註,《新譯老子解義》,臺北:三民書局,2005。
     (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臺北:中華書局,2016。
     (戰國)屈原、宋玉著,徐建華、金舒年譯注,《中國名著選譯叢書:楚辭》,臺北:錦繡出版,1992。
     (戰國)莊周著,黃錦鋐註譯,《新譯莊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00。
     (漢)司馬遷撰,《史記》,臺北:中華書局,2016。
     (漢)伏勝撰,(漢)鄭玄注,(清)陳壽祺輯校,《尚書大傳》,收入《叢書集成新編》,第106卷,臺北:新文豐出版,1986。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
     (漢)揚雄撰,鄭萬耕校釋,《太玄校釋》,中國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
     (漢)鄭玄注,《周禮鄭注》,臺北:中華書局,2016。
     (漢)鄭玄註,(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臺北:中華書局,2016。
     (漢)鄭玄註,《儀禮鄭注》,臺北:中華書局,2016。
     (晉)干寶著,陳勇譯註,《搜神記》,新北:新潮社文化,2021。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爾雅注疏》,臺北:中華書局,2016。
     (南朝)范曄,《後漢書》,臺北:中華書局,2016。
     (南朝)蕭統撰,(唐)李善注,《文選李善注》,臺北:中華書局,2016。
     (南朝)劉勰撰、(清)黃叔琳注,《文心雕龍輯注》,臺北:中華書局,2016。
     (宋)吳自牧,《夢梁錄》,收入《學海討原》,第十一冊,臺北:新文豐出版,1980。
     (宋)李攸,《宋朝事實》,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叢書》,史部第366冊,臺北:臺灣商務,1983。
     (宋)黃震,《黃氏日抄》,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叢書》,子部第十四冊,臺北:臺灣商務,1983。
     (元)脫脫,《宋史》,臺北:中華書局,2016。
     (明)王逵,《蠡海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叢書》,子部第172冊,臺北:臺灣商務,1983。
     (明)李之藻,《頖宮禮樂疏》,中國北京:線裝書局,2010。
     (明)凌濛初,《拍案驚奇》,臺北:桂冠圖書,1983。
     (明)舒化等纂例,《大明律》,收入《玄覽堂叢書三集》,第12冊,中國江蘇:廣陵書社,2012。
     (明)馮琦撰、陳邦瞻增訂、張溥論正,《宋史紀事本末》,收入《叢書集成三編》,臺北:新文豐出版,1996。
     (明)劉侗、于奕正撰,《帝京景物略》,收入《筆記小說大觀.十三編》,第6冊,中國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3。
     (清)佚名,《安平縣雜記》,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清)佚名,《嘉義管內打貓各堡采訪冊》,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35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
     (清)徐松輯,《宋會要輯稿》,臺北:中華書局,1957。
     (清)張繼宗,《崆峒問答》,二百一十一到二百六十問,http://www.tangnet.cn/book/87/b87a734e6cc57.html,2023年4月25日下載。
     ***
     《午朝晉供全科》     1966 李叔還
     《太上正一酧神賽願科儀》 1978 陸俊夫錄、張志永藏
     《正一午朝晉供全科》   不詳 集玄合一堂
     《正一拜表全科》     不詳 李叔還
     《正一拜表科經》     2012 張恩溥編、詹豐嘉重輯
     《正一啟師科儀》     1966 李叔還
     《正一謝師科儀》     1966 李叔還
     《拜表科儀》       不詳 悟玄明德堂
     《通天拜表全科》     1998 趙之光
     
     近人論著
     Fu-Chen CHIANG, “Models in Taoist liturgical texts: Typology, Transmission and Usage---- A case study of the Guangcheng yizhi and the Guangcheng tradition in modern Sichuan.” E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Etudes,2016.
     丁煌,〈臺南世業道士陳、曾二家初探──以其家世、傳衍及文物散佚為主題略論〉,《道教學探索》,第3號,臺南,1990,頁283-357。
     丸山宏,〈正一上章的歷史及演變〉,《道教學探索》,創刊號,臺南,1988,頁31-36。
     大淵忍爾,《中國人の宗教儀禮》,日本:風響社,2005。
     尹志華,〈玉皇信仰考〉,《道教神仙信仰硏究》,上冊,臺北,2000,頁171-183。
     尹志華,〈清代道士陳復慧、陳復烜編纂、校勘的道教科儀書略述〉,《中國道教》,2010年第5期,中國北京,2010,頁43-36。
     王見川、高萬桑,《近代張天師史料彙編》,新北:博揚文化,2013。
     王宗昱,〈道教的“六天”説〉,《道家文化研究》,第16輯,中國北京,1999,頁22-49。
     甘紹成,《青城山道教音樂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0。
     田金昌,《臺灣三官大帝信仰-以桃園地區為中心(1683-1945)》,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5。
     石衍豐,〈道教的三清尊神和玉皇大帝〉,《道教神仙信仰硏究》,上冊,臺北,2000,頁39-50。
     朱溢,〈唐至北宋時期的皇帝親郊〉,《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34期,臺北,2010,頁1-51。
     吳嘉燕,《臺灣天公(玉皇)信仰之探究——以臺南市天壇為考察中心》,臺南: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0。
     吳碧惠,《臺灣傳統工藝——糊紙》,新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5。
     呂錘寬,《臺灣的道教儀式與音樂》,臺北:學藝出版社,1994。
     呂錘寬,《道教儀式與音樂之神聖性與世俗化》,臺中: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009。
     呂鵬志,《道教哲學》,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
     呂鵬志,〈唐前道教儀式史綱(一)〉,《宗教學研究》,2007年第2期,中國四川,
     頁1-24。
     呂鵬志,〈唐前道教儀式史綱(二)〉,《宗教學研究》,2007年第3期,中國四川,頁10-28。
     呂鵬志,〈早期道教醮儀及其流變考索〉,《中國地方宗教儀式論集》,中國香港,2011,頁19-145。
     李豐楙,〈嚴肅與遊戲:道教三元齋與唐代節俗〉,《傳承與創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十周年紀念論文集》,臺北,1999,頁53-110。
     李豐楙,〈嚴肅與遊戲:從蜡祭到迎王祭的「非常」觀察〉,《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8期,臺北,2000,頁135-172。
     李豐楙,〈制度與擴散:戰後臺灣火居道教的兩個宗教面向〉,《臺灣宗教研究通訊》,第2卷1期,臺北,2002,頁109-144。
     李豐楙,〈「保生大帝」的封號之謎〉,《華人宗教研究》,第16期,臺北,2020,頁1-28。
     李豐楙,《從聖教到道教:馬華社會的節俗、信仰與文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2020。
     李豐楙,〈灑淨〉,https://religion.moi.gov.tw/Knowledge/Content?ci=2&cid=7,2023年3月16日下載。
     李豐楙、謝聰輝,《濟度大事:臺灣齋醮》,臺北:傳藝中心籌備處,2001。
     李麗涼,《弌代天師:張恩溥與臺灣道教》,臺北:國史館,2012。
     李龢書,〈三清考〉,《臺大歷史學報》,第64期,臺北,2019,頁1-55。
     林文龍,〈臺灣的天公信仰述略〉,《臺灣文獻》,第34卷第3期,臺北,1983,頁149-159。
     林本炫,〈客家人天神良福的信仰性質及其與地方社會之關係〉,客家人天神良福的信仰性質及其與地方社會之關係研究計劃報告,苗栗:國立聯合大學客家研究學院文化觀光產業學系,2014。
     林振源,〈閩南客家地區的道教儀式:三朝醮個案〉,《民俗曲藝》,第158期,臺北,2007,頁197-253。
     林振源,〈福建詔安客家地區的道教儀式〉,《地方道教儀式實地調查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2013,頁343-372。
     林振源,〈正邪之辨、道法之合:臺灣北部道法二門源流〉,《華人宗教研究》,第4期,臺北,2014,頁43-67。
     姜守誠,〈南臺灣靈寶道派登梯奏職閱籙科儀之研究——兼論臺南與高屏二地之差異〉,《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16期,臺南,2011,頁225-300。
     泉州歷史網,〈玄妙觀〉,http://www.qzhnet.com/qzh265.htm,2023年4月26日下載。
     洪瑩發、林長正,《臺南傳統道壇研究》,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3。
     韋兵,〈“張守真神降”考疑:術士與宋太祖太宗皇權更替〉,《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3期,中國上海,2017,頁161-171。
     孫美子,《星斗之命——從補運儀式看北斗崇拜在臺灣漢人社會中的療癒性格》,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4。
     徐貴榮,〈臺灣客家三官大帝信仰及其民俗探討〉,《嘉應學院學報》,第36卷第9期,中國廣東,2018,頁25-30。
     袁野璐,《臺灣道教“禪和派”音樂文化研究》,中國武漢:武漢音樂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5。
     高振宏,〈溫瓊神話與道教道統──從劉玉到黃公瑾的「地祇法」〉,《華人宗教研究》,第3期,臺北,2014,頁51-104。
     高振宏,〈朝封、道封與民封:從三個例子談敕封對神祇信仰的形塑與影響〉,《華人宗教研究》,第9期,臺北,2017,頁45-77。
     康詩瑀,〈戰後道教與都市社會之變遷 ─ 以高雄道德院之神職人員及其所參與儀式活動為討論為討論中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13。
     張文政,《高雄天壇斗堂的成立及其禮斗科儀研究》,新北: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8。
     張光禹,〈顓頊神話解釋─「絕地天通」和「死即復蘇」〉,《華岡史學》,第3期,臺北,2015,頁1-18。
     張珣,〈重讀臺灣漢人宗教研究:從「國家與民間信仰的關係」的角度〉,《重讀臺灣人類學的視野︰百年人類學回顧與前瞻》,新竹,2014,頁291-342。
     張珣,〈從天妃的朝封與道封思考國家與道教對於地方宗教的一陽一陰的雙重治理〉,《華人宗教研究》,第14期,臺北,2019,頁1-22。
     張淑雲,《道教靈寶派黃籙齋:儀式及音樂研究-以高雄混真壇為對象》,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3。
     張超然,〈天師道祭酒親自上天呈章?〉,《天問: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中國南京,2010,頁171-187。
     張超然,〈齋醮壇場與儀式變遷:以道教朝科為中心的討論〉,《華人宗教研究》,第4期,臺北,2014,頁1 - 41。
     張超然,〈報謝與懺願:民間信仰與道教的禮儀〉,《基督徒與道教民間信仰者的對話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一起尋找真理》,臺北,2017,頁162-175。
     張超然,〈專醮酧恩:近代道教爲民間信仰所提供的儀式服務〉,《經典、儀式與民間信仰》,中國上海,2018,頁259-293。
     張超然,〈規模與取捨:近世黃籙齋儀變遷與明初儀式改革〉,《華人宗教研究》,第14期,臺北,2019,頁111 - 145。
     張超然,〈道士駐廟:臺灣北部道壇與宮廟的競合關係〉,《道教復興與當代社會生活:劉枝萬先生紀念論文集》,臺北,2020,頁269-308。
     張超然,〈陞壇轉經:道教誦經儀式的形成與發展〉,《民俗曲藝》,第217期,臺北,2022,頁161 - 200。
     張澤洪,《道教神仙信仰與祭祀儀式》,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
     許瑞坤,〈從科儀音樂看臺灣南部道士的派別〉,《音樂研究學報》,第8期,臺北,2004,頁186-207。
     陳郁明,《靈寶水罐科儀之研究-以福州正一派為例」,新北: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2。
     陳烈,《中國祭天文化》,中國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陳耀庭,〈論道教儀式的結構——要素及其組合〉,《道家文化研究》,第1輯,中國上海,1992,頁293-309。
     勞格文(John Lagerwey),《中國社會和歷史中的道教儀式》,中國山東:齊魯書社,2017。
     楊秀娟,《臺灣道法儀式之「演」與「譯」——以臺北與臺南為中心》,新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20。
     葉聰霈,〈從福州「斗堂」到臺灣「禪和派」:一個當代道派型塑的觀察〉,《當代臺灣道教發展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新北,2014。
     路旻,《晉唐道教天界觀研究》,中國甘肅:蘭州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8。
     廖聖雲,《臺灣六堆客家地區三獻禮儀式之研究》,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9。
     劉文強、陳逸文,〈殷商「帝」論〉,《能仁學報》,第14期,中國香港,2017,頁1-16。
     劉屹,《敬天與崇道——中古經教道教形成的思想史背景》,中國北京:中華書局,2005。
     劉屹,〈中古道教神學體系的建構與發展——以元始天尊的至尊性與佛陀化為中心〉,《東方文化》,第42卷,中國香港,2009,頁75-91。
     劉枝萬,《臺北市松山祈安建醮祭典:臺灣祈安醮祭習俗研究之一》,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67。
     劉枝萬,《臺灣民間信仰論集》,新北:聯經出版,1983。
     劉紅,《蘇州道教科儀音樂研究:以天功科儀為例展開的討論》,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9。
     劉還月,《臺灣民間信仰小百科.醮事卷》,臺北:臺原出版社,1994。
     黎志添,〈天地水三官信仰與早期天師道治病解罪儀式〉,《臺灣宗教研究》,第2卷第1期,臺北,2002,頁1-30。
     盧秀滿,〈南宋時期之薦亡齋醮文化研究──以洪邁《夷堅志》為探討中心〉,《東吳中文學報》,第22期,2011,頁127 – 159。
     謝世維,〈道教法術的儀式框架─—以斗母法術科儀為例〉,《道教與地方宗教:典範的重思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2020,頁1-36。
     謝宗榮,《臺灣的道教文化與祭典儀式》,臺北:博揚文化,2014。
     謝聰輝,〈六朝道經在臺灣靈寶醮典科儀的運用析論〉,《國文學報》,第43期,臺北,2008,頁43-75。
     謝聰輝,〈大人宮翁家族譜與道壇源流考述〉,《臺灣史研究》,第16第2期,臺北,2009,頁205-258。
     謝聰輝,《新天帝之命:玉皇、梓潼與飛鸞》,臺北:臺灣商務,2013。
     謝聰輝,〈關於撰述當代《臺灣道教史》的詮釋建構試探—兼論臺灣本土世業道壇與道法傳承譜系的相關研究突破問題〉,《世界宗教文化》,2013年第4期,中國北京,2013,頁15-19。
     謝聰輝,《追尋道法——從臺灣到福建道壇調查與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18。
     韓明士(Robert Hymes),《道與庶道:宋代以來的道教、民間信仰和神靈模式》,中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
     韓碧琴,〈北埔暖福研究〉,《興大中文學報》,第29期,臺中,2011,頁1 - 40。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