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台灣團體協商資格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Bargaining Qualification of Collective Agreements Act in Taiwan
作者 陳冠霖
Chen, Guan-Lin
貢獻者 王惠玲
Wang, Huei-Ling
陳冠霖
Chen, Guan-Lin
關鍵詞 團體協商
團體協商資格
團體協約法
Collective Bargaining
Collective Bargaining Qualification
Collective Agreement Act
日期 2023
上傳時間 1-Feb-2024 11:45:56 (UTC+8)
摘要 2011年修正的工會法和團體協約法開放組織職業與產業工會,然而根據統計結果顯示,產業與職業工會發展和團體協商成果並未達預期,有關工會與雇主之間的團體協商資格爭議也經常出現在勞動部裁決委員會的裁定中。因此,本文旨在瞭解目前在台灣有關團體協商資格之問題爭議,並探討相關裁決會和法院的實務見解。同時,透過比較國際勞動基準以及美國和日本的團體協商制度,從現行法規和勞資關係實務運作的角度分析團體協商資格制度對產業和職業工會的影響。 為回應上述問題,本文回顧台灣團體協商資格之制度與勞裁會與法院實務見解,接著整理國際勞工組織對於團體協商代表制之見解,並以美國及日本立法例作為比較。在瞭解美國排他性協商代表制及日本複數工會協商制度後,本文透過深度訪談台灣產業與職業工會,探討實務經驗對團體協商資格制度的看法。 最後本文提出結論認為產職業工會欲達成二分之一團體協商資格門檻實屬困難,此規定已對產職業工會協商功能造成限制,且造成國家不符合平等對待原則,已違背國際勞工公約精神。因此本文建議下修團體協約法第6條工會團體協商資格門檻規定,且宜以協商議題所涵蓋之對象為人數計算母數,以保障勞工團結權與團體協商權。
After the 2011 amendments to the Trade Union Act and the Collective Agreement Act in Taiwan, the organization of occupational and industrial unions was permitted. However,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and occupational unions and the outcomes of collective bargaining have not met expectations. Disputes over the recognition of the bargaining qualifications between unions and schools are also common in rulings by the Labor Ministry's Arbitration Committee. Therefore, this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controversies regarding collective bargaining qualifications in Taiwan and explore the practical perspectives of relevant arbitration on unfair labor practices and courts. Simultaneously, through a comparison with international labor standards and the collective bargaining system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and analyzes the impact of current regulations on the practical operation of labor relations. In conclusion,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it is challenging for industrial and occupational unions to meet the threshold for collective bargaining qualification in practical terms. This provision has imposed limitations on the bargaining functions of these unions, constituting unfair treatment by the state towards unions and violating the spirit of international labor conventions. Therefore, the study recommends amending Article 6 of the Collective Agreement Act to lower the threshold for bargaining qualification. Additionally, it proposes using the number of subjects covered in bargaining as the parameter for calculation, aiming to ensure the rights of freedom of association and collective bargaining.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 一、專書 1.林良榮、邱羽凡、張鑫隆,工會保護與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制度,勞動視野工作室,2012年。 2.林佳和,教師工會—勞動部不當勞動行為裁決決定書104年勞裁字第30號,臺北大學法律學院勞動法研究中心編,元照出版,收錄於集體勞動法精選判決評釋,2017年。 3.侯岳宏,不當勞動行為雇主之認定—最高行政法院104年度判字第338號判決,臺北大學法律學院勞動法研究中心編,元照出版社,收錄於集體勞動法精選判決評釋,2017年。 4.張烽益,台灣新世代工會發展困境與突破,台灣勞工陣線協會出版,2017年。 5.張烽益、洪敬書、楊書瑋、林佳和、周兆昱、侯岳宏、林良榮、沈牧樺、葉永山,搞工會—工會正義與不當勞動行為裁決機制,台灣勞工陣線出版,2012年。 6.郭玲惠,團體協約與團體協商,台灣法學新課題(四),元照出版,2006年。 7.陳繼盛等,我國團體協約法制之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行政委託研究叢書,1992年。 8.焦興鎧、康長健等22名作者,臺灣勞動法學會編,集體勞動法,新學林出版,2019年。 9.焦興鎧譯,William B. Gould IV著,美國勞工法入門,國立編譯館,1996年。 10.黃越欽著、王惠玲監修、黃鼎佑增修,勞動法新論五版,翰盧出版,2015年8月。 11.楊通軒,集體勞工法,五南出版,第4版,2015年。 12.臺灣勞動法學會、黃程貫、劉志鵬主編,集體勞動法實務見解彙編,元照出版,2020年。 13.劉士豪,批准兩公約對我國勞動法制的啟示,社會公義:黃越欽教授紀念論文集,元照出版,2011年。 二、期刊論文 1.王惠玲,我國職業工會功能之探討,政大勞動學報第6期,頁1-9,1997年。 2.王惠玲,國際勞工組織對團結權之保障:兼評我國工會法,政大勞動學報,第18期,2005年,頁1-5。 3.立法院公報,第98卷第37期,總號:3723,院會紀錄,2009年6月。 4.立法院國會圖書館館訊,第20卷第3期,2019年8月,頁21。 5.吳育仁,美國勞資集體協商制度之法律政策分析,歐美研究,第32卷第2期,2002年,頁222-227。 6.林良榮,論「兩公約」之勞動基本權規範與實踐:從國際勞動法的觀點反思「兩公約」之批准以及對我國集體勞動關係之影響,臺灣國際法季刊,第7卷,第4期,2010年,頁62。 7.林良榮,論雇主支配介入與拒絕團體協商之不當勞動行為及工會保護-兼論我國裁決決定之實務案例,軍法專刊,第61卷第3期,2015年,頁144。 8.侯岳宏,中立維持義務之範圍與判斷標準-最高行政法院一○四年度判字第三三八號判決評析,月旦法學雜誌,第263期,2017年,頁196。 9.侯岳宏,臺灣團體協商制度之變動與發展─以實務發展為中心,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97期,2016年,頁145。 10.張其恆,全球供應鏈與勞動問題的治理,台灣勞工季刊,第50期,2017年,頁4-9。 11.張義德,複數工會協商代表制之法律問題探討─以美日韓法制為線索,東吳法律學報第29期第4卷,2018年,頁124以下。 12.張鑫隆,複數工會併存下之雇主中立維持義務,全國律師第17卷第6期,2013年,頁11。 13.焦興鎧,美國與國際勞工組織關係之發展及對國際勞動人權倡議之影響,全國律師第19卷4期,2015年,頁21-22。 14.焦興鎧,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勞工專章對臺灣之影響—兼論美國立場所扮演之角色,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季刊,第28卷第4期,2020年,頁86。 15.劉士豪,團體協約法修正後之分析,法學新論,第9期,2009年,頁11。 16.衛民,教師工會與勞動三法,勞動與就業關係季刊,第1卷第2期,2010年,頁38-39。 17.謝棋楠,美國法中個別勞工團結權與要求工會公平代表之制度,全國律師,第17卷第6期,2013年,頁23。 18.韓仕賢,團體協約法修法後實施現況及面臨之挑戰與因應,台灣勞工季刊,第68期,2021年,頁23-32。 三、學位論文 1.吳佳靜,複數工會下團體協約協商代表推選制度之爭議研究—以團協法第6條第4項之適用要件為中心,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22年。 2.林祖佑,美國排他性協商代表制之研究及對台灣之啟示,臺灣大學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3.洪明賢,論勞動法上之團體協商義務 我國與日本法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4.張伊婷,不當勞動行為雇主認定之研究―臺灣與日本法制之比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22年。 5.張義德,拒絕團體協商之不當勞動行為-日本與台灣之學理分析及實踐經驗比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博士論文,2016年。 6.陳怡方,勞動法上雇主認定之新發展-兼論美國與日本法制,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6年。 7.管紹君,企業內複數工會現況及衍生爭議探討─以金融業工會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2021年。 8.謝佳珣,我國團體協約法中誠信協商義務之探討—兼論美國法之規範,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 四、研究計畫 1.王惠玲,由國際勞工公約展望我國團結權之具體實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2005年。 2.吳姿慧,我國教師工會團體協商之困境-以團體協約法第6條為檢討對象,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2016年。 3.李政儒、康長健,勞動三法修正後對工會行為調查研究,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研究報告,2017年。 4.張鑫隆,日本不當勞動行為主體之概念-兼論我國實務之見解,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2014年。 5.張鑫隆,企業外工會之代表性及團體協商權之研究,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2019年。 6.陳威霖、康長健、邱羽凡,我國團體協約發展之困境及因應對策,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研究計畫,2021年。 五、網路資源 1.邱羽凡(2016),產業工會之團體協商資格應否限制?「二分之一會員門檻條款」之檢討,出自苦勞網,https://www.coolloud.org.tw/node/84943,最後瀏覽日期2023/10。 貳、外文文獻 1.Alvin L. Goldman, Roberto L. Corrada (2014), Labour Law In The USA (4th ed.) . Wolters Kluwer. 2.Carrell, Michael R. & Heavrin, Christina (2012), Labor Relations and Collective Bargaining:Private and Public Sectors. Pearson. 3.David P. Twomey (1989). Labor & employment law: Text & cases. South-Western Publishing Co. 4.Gorman, R. A., & Finkin, M. W. (2004). Basic Text On Labor Law : Unionization and Collective Bargaining (2nd ed.). St. Paul, MN: Thomson/West. 5.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Freedom of Association(2018) ─ Compilation of decisions of the Committee on Freedom of Association , Sixth edition. 6.William E. Slimkin & Nicholas A. Fidandis (1986), Mediation and the Dynamics of Collective Bargaining. 7.大內伸哉,併存組合下における誠実交渉義務と中立保持義務-中労委(NTT西日本)事件,ジュリスト,1439号,2012年,頁134。 8.日産自動車事件(残業差別),最三小判昭和60年4月23日。 9.西谷敏,労働組合法(第3版),2012年,頁286。 10.国・中労委(NTT 西日本)事件,労働判例1004号,頁24,平成22年2月25日。 11.盛誠吾,労働法総論・労使関係法,2000年,263頁。 12.朝日放送事件,最三小判平成7年2月28日,労動判例668号,頁11。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勞工研究所
10626201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262010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王惠玲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Wang, Huei-Ling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陳冠霖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en, Guan-Linen_US
dc.creator (作者) 陳冠霖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en, Guan-Linen_US
dc.date (日期) 202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Feb-2024 11:45:56 (UTC+8)-
dc.date.available 1-Feb-2024 11:45:5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Feb-2024 11:45:56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6262010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966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勞工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6262010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2011年修正的工會法和團體協約法開放組織職業與產業工會,然而根據統計結果顯示,產業與職業工會發展和團體協商成果並未達預期,有關工會與雇主之間的團體協商資格爭議也經常出現在勞動部裁決委員會的裁定中。因此,本文旨在瞭解目前在台灣有關團體協商資格之問題爭議,並探討相關裁決會和法院的實務見解。同時,透過比較國際勞動基準以及美國和日本的團體協商制度,從現行法規和勞資關係實務運作的角度分析團體協商資格制度對產業和職業工會的影響。 為回應上述問題,本文回顧台灣團體協商資格之制度與勞裁會與法院實務見解,接著整理國際勞工組織對於團體協商代表制之見解,並以美國及日本立法例作為比較。在瞭解美國排他性協商代表制及日本複數工會協商制度後,本文透過深度訪談台灣產業與職業工會,探討實務經驗對團體協商資格制度的看法。 最後本文提出結論認為產職業工會欲達成二分之一團體協商資格門檻實屬困難,此規定已對產職業工會協商功能造成限制,且造成國家不符合平等對待原則,已違背國際勞工公約精神。因此本文建議下修團體協約法第6條工會團體協商資格門檻規定,且宜以協商議題所涵蓋之對象為人數計算母數,以保障勞工團結權與團體協商權。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After the 2011 amendments to the Trade Union Act and the Collective Agreement Act in Taiwan, the organization of occupational and industrial unions was permitted. However,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and occupational unions and the outcomes of collective bargaining have not met expectations. Disputes over the recognition of the bargaining qualifications between unions and schools are also common in rulings by the Labor Ministry's Arbitration Committee. Therefore, this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controversies regarding collective bargaining qualifications in Taiwan and explore the practical perspectives of relevant arbitration on unfair labor practices and courts. Simultaneously, through a comparison with international labor standards and the collective bargaining system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and analyzes the impact of current regulations on the practical operation of labor relations. In conclusion,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it is challenging for industrial and occupational unions to meet the threshold for collective bargaining qualification in practical terms. This provision has imposed limitations on the bargaining functions of these unions, constituting unfair treatment by the state towards unions and violating the spirit of international labor conventions. Therefore, the study recommends amending Article 6 of the Collective Agreement Act to lower the threshold for bargaining qualification. Additionally, it proposes using the number of subjects covered in bargaining as the parameter for calculation, aiming to ensure the rights of freedom of association and collective bargaining.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3 第一項 研究方法 3 第二項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三節 研究架構 5 第二章 團體協約之協商資格制度概述 6 第一節 團體協商當事人 6 第二節 團體協商資格之決定 12 第一項 勞方當事人資格 12 第二項 資方當事人資格 19 第三節 團體協商資格之限制 26 第三章 國際勞動基準及美國與日本之立法例 31 第一節 國際勞動基準 31 第二節 美國 35 第一項 適當協商單位與協商代表工會 37 第二項 排他性協商代表制度 39 第三節 日本 42 第一項 團體協商資格之決定 43 第二項 複數工會與雇主中立義務原則 47 第四節 小結 50 第四章 訪談發現與分析 53 第一節 訪談設計與對象 53 第二節 訪談發現 54 第一項 產業及職業工會二分之一團體協商資格門檻問題 54 第二項 產業及職業工會團體協商資格人數認定問題 66 第三項 其他意見 74 第三節 訪談分析 76 第一項 產業及職業工會二分之一團體協商資格門檻問題 76 第二項 產業及職業工會團體協商資格人數認定問題 7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1 第一節 結論 81 第二節 建議 85 參考文獻 88 附錄 94zh_TW
dc.format.extent 2257646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262010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團體協商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團體協商資格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團體協約法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Collective Bargaining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ollective Bargaining Qualificatio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ollective Agreement Acten_US
dc.title (題名) 台灣團體協商資格之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on the Bargaining Qualification of Collective Agreements Act in Taiwan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 一、專書 1.林良榮、邱羽凡、張鑫隆,工會保護與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制度,勞動視野工作室,2012年。 2.林佳和,教師工會—勞動部不當勞動行為裁決決定書104年勞裁字第30號,臺北大學法律學院勞動法研究中心編,元照出版,收錄於集體勞動法精選判決評釋,2017年。 3.侯岳宏,不當勞動行為雇主之認定—最高行政法院104年度判字第338號判決,臺北大學法律學院勞動法研究中心編,元照出版社,收錄於集體勞動法精選判決評釋,2017年。 4.張烽益,台灣新世代工會發展困境與突破,台灣勞工陣線協會出版,2017年。 5.張烽益、洪敬書、楊書瑋、林佳和、周兆昱、侯岳宏、林良榮、沈牧樺、葉永山,搞工會—工會正義與不當勞動行為裁決機制,台灣勞工陣線出版,2012年。 6.郭玲惠,團體協約與團體協商,台灣法學新課題(四),元照出版,2006年。 7.陳繼盛等,我國團體協約法制之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行政委託研究叢書,1992年。 8.焦興鎧、康長健等22名作者,臺灣勞動法學會編,集體勞動法,新學林出版,2019年。 9.焦興鎧譯,William B. Gould IV著,美國勞工法入門,國立編譯館,1996年。 10.黃越欽著、王惠玲監修、黃鼎佑增修,勞動法新論五版,翰盧出版,2015年8月。 11.楊通軒,集體勞工法,五南出版,第4版,2015年。 12.臺灣勞動法學會、黃程貫、劉志鵬主編,集體勞動法實務見解彙編,元照出版,2020年。 13.劉士豪,批准兩公約對我國勞動法制的啟示,社會公義:黃越欽教授紀念論文集,元照出版,2011年。 二、期刊論文 1.王惠玲,我國職業工會功能之探討,政大勞動學報第6期,頁1-9,1997年。 2.王惠玲,國際勞工組織對團結權之保障:兼評我國工會法,政大勞動學報,第18期,2005年,頁1-5。 3.立法院公報,第98卷第37期,總號:3723,院會紀錄,2009年6月。 4.立法院國會圖書館館訊,第20卷第3期,2019年8月,頁21。 5.吳育仁,美國勞資集體協商制度之法律政策分析,歐美研究,第32卷第2期,2002年,頁222-227。 6.林良榮,論「兩公約」之勞動基本權規範與實踐:從國際勞動法的觀點反思「兩公約」之批准以及對我國集體勞動關係之影響,臺灣國際法季刊,第7卷,第4期,2010年,頁62。 7.林良榮,論雇主支配介入與拒絕團體協商之不當勞動行為及工會保護-兼論我國裁決決定之實務案例,軍法專刊,第61卷第3期,2015年,頁144。 8.侯岳宏,中立維持義務之範圍與判斷標準-最高行政法院一○四年度判字第三三八號判決評析,月旦法學雜誌,第263期,2017年,頁196。 9.侯岳宏,臺灣團體協商制度之變動與發展─以實務發展為中心,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97期,2016年,頁145。 10.張其恆,全球供應鏈與勞動問題的治理,台灣勞工季刊,第50期,2017年,頁4-9。 11.張義德,複數工會協商代表制之法律問題探討─以美日韓法制為線索,東吳法律學報第29期第4卷,2018年,頁124以下。 12.張鑫隆,複數工會併存下之雇主中立維持義務,全國律師第17卷第6期,2013年,頁11。 13.焦興鎧,美國與國際勞工組織關係之發展及對國際勞動人權倡議之影響,全國律師第19卷4期,2015年,頁21-22。 14.焦興鎧,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勞工專章對臺灣之影響—兼論美國立場所扮演之角色,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季刊,第28卷第4期,2020年,頁86。 15.劉士豪,團體協約法修正後之分析,法學新論,第9期,2009年,頁11。 16.衛民,教師工會與勞動三法,勞動與就業關係季刊,第1卷第2期,2010年,頁38-39。 17.謝棋楠,美國法中個別勞工團結權與要求工會公平代表之制度,全國律師,第17卷第6期,2013年,頁23。 18.韓仕賢,團體協約法修法後實施現況及面臨之挑戰與因應,台灣勞工季刊,第68期,2021年,頁23-32。 三、學位論文 1.吳佳靜,複數工會下團體協約協商代表推選制度之爭議研究—以團協法第6條第4項之適用要件為中心,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22年。 2.林祖佑,美國排他性協商代表制之研究及對台灣之啟示,臺灣大學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3.洪明賢,論勞動法上之團體協商義務 我國與日本法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4.張伊婷,不當勞動行為雇主認定之研究―臺灣與日本法制之比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22年。 5.張義德,拒絕團體協商之不當勞動行為-日本與台灣之學理分析及實踐經驗比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博士論文,2016年。 6.陳怡方,勞動法上雇主認定之新發展-兼論美國與日本法制,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6年。 7.管紹君,企業內複數工會現況及衍生爭議探討─以金融業工會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2021年。 8.謝佳珣,我國團體協約法中誠信協商義務之探討—兼論美國法之規範,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 四、研究計畫 1.王惠玲,由國際勞工公約展望我國團結權之具體實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2005年。 2.吳姿慧,我國教師工會團體協商之困境-以團體協約法第6條為檢討對象,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2016年。 3.李政儒、康長健,勞動三法修正後對工會行為調查研究,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研究報告,2017年。 4.張鑫隆,日本不當勞動行為主體之概念-兼論我國實務之見解,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2014年。 5.張鑫隆,企業外工會之代表性及團體協商權之研究,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2019年。 6.陳威霖、康長健、邱羽凡,我國團體協約發展之困境及因應對策,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研究計畫,2021年。 五、網路資源 1.邱羽凡(2016),產業工會之團體協商資格應否限制?「二分之一會員門檻條款」之檢討,出自苦勞網,https://www.coolloud.org.tw/node/84943,最後瀏覽日期2023/10。 貳、外文文獻 1.Alvin L. Goldman, Roberto L. Corrada (2014), Labour Law In The USA (4th ed.) . Wolters Kluwer. 2.Carrell, Michael R. & Heavrin, Christina (2012), Labor Relations and Collective Bargaining:Private and Public Sectors. Pearson. 3.David P. Twomey (1989). Labor & employment law: Text & cases. South-Western Publishing Co. 4.Gorman, R. A., & Finkin, M. W. (2004). Basic Text On Labor Law : Unionization and Collective Bargaining (2nd ed.). St. Paul, MN: Thomson/West. 5.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Freedom of Association(2018) ─ Compilation of decisions of the Committee on Freedom of Association , Sixth edition. 6.William E. Slimkin & Nicholas A. Fidandis (1986), Mediation and the Dynamics of Collective Bargaining. 7.大內伸哉,併存組合下における誠実交渉義務と中立保持義務-中労委(NTT西日本)事件,ジュリスト,1439号,2012年,頁134。 8.日産自動車事件(残業差別),最三小判昭和60年4月23日。 9.西谷敏,労働組合法(第3版),2012年,頁286。 10.国・中労委(NTT 西日本)事件,労働判例1004号,頁24,平成22年2月25日。 11.盛誠吾,労働法総論・労使関係法,2000年,263頁。 12.朝日放送事件,最三小判平成7年2月28日,労動判例668号,頁11。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