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文化「台」風意味著什麼?-「台客文化」的社會想像與認同形構
作者 王美珍
貢獻者 柯裕棻
王美珍
關鍵詞 台客
通俗文化
台灣主體意識
論述分析
文化認同
Laclau
Mouffe
empty signifier
日期 2006
上傳時間 11-Sep-2009 16:21:30 (UTC+8)
摘要 近年來,台灣社會當中掀起了一股「台客文化」熱潮,不但有越來越多人以「台客」自稱,亦有「台客」為名的書籍出版、以「台客」為名的活動舉辦,形成了一股文化「台」風,本文探究「台客文化」之社會想像的形成及其文化意義。
     
     「台客」這個詞彙最早起自於50年代,外省人嘲笑講國語不標準的本省人是「台客」,近年來則又在青少年次文化場域中興起,指著穿著打扮很俗氣、不入流的人,多半帶有鄙視的意味。不過,2005年八月,歌手伍佰、陳昇等人舉辦「台客搖滾」演唱會,翻轉「台客」一詞原來的負面意涵,將「台客」視為一種「驕傲的認同」,聲言「在台灣,人人都是台客」、「台客就是台灣的文化」,帶動了社會中「以台客為榮」的「新台客」論述,以「台灣特色」形成「台客文化」的想像軸心,使得檳榔西施、歌手伍佰的搖滾樂、傳統的布袋戲……等均接合進入「台客文化」的想像中,形成了一股「台客文藝復興運動」。不同於當前「台客」的研究多半將「台客」的意義固定、本質化的處理,在觀察的取徑上,本文採用拉克勞與慕芙(Laclau&Mouffe)霸權/論述理論中的「空符徵」(empty signifier)概念作為切入此一現象的理論與方法,考察「台客」一詞意義流變的論述軌跡,如何從一個狹義的風格指稱,逐漸擴大成了一個促動關於「我們台灣」之文化共同體的想像的符號。
     
     本文以為,使得「台客」擴大成為代表「我們台灣」的空符徵之所以可能,乃在於「新台客」論述將「台客」建構為一種得以與美、日、韓與之抗衡、代表我們台灣特色的文化想像,吸納了台灣社會流行文化語境當中長期以來始終處於哈韓、哈日、哈美而獨缺哈台的文化認同焦慮情緒以及隨之期望「哈台」的文化民族主義文化主體慾望,成為文化全球化衝擊之下,一種「本土化」力量的抗衡與反撲。另一方面,本文也發現,在「人人都是台客」、「台客就是台灣文化」這樣文化共同體的光明號召論述下,看似「眾聲喧嘩」的「台客文化」想像之中,仍有一個「主音」是被明顯合唱的——那麼便是將在過去國民黨語言政策下所壓制的遭到禁制的台語歌、布袋戲、歌仔戲,在這一波「新台客」論述中以「台客」之名重新被歡呼,一方面是針對「舊台客」論述當中的語言歧視問題藉著「新台客」的意義重整進行象徵鬥爭,另一方面亦顯露了「台客文化」的形構力量,除了相對於「全球化」的「本土化」意識之外,亦顯露了與「中國」相對的「本土化」力量,在兩種「本土化」的交錯張力之中,開啟了通俗文化場域當中「台灣性」(Taiwaness)的想像起點。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
一、書籍
劉建基譯(2004)。《關鍵詞》。台北:巨流。(原書 Williams,R.[1976]. Keywords :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蘇曉康(1992)。《發現台灣》。台北:天下。
黃俊傑(2000)。《台灣意識與台灣文化》。台北:正中。
虞義輝(2001)。《台灣意識的多面向》。台北:黎明。
孫智綺譯(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麥田。(原書Bonnewitz,P.[1997 ]Premieres Lecons sur La sociologie de Pierre Bourdieu
可樂狐狸(2005)。《我的台客男友》。台北: 群歡文化。
李鼎、徐君豪(2005)。《台客與導演—到不了的地方,就用食物吧!》。台北:大塊文化。
洗懿穎編(2005)。《Call me 台客!》。台北:網路與書。
毛雅芬等(2005)。《誠品好讀第56期:新台客,正騷熱?》。台北:誠品書店。
吳叡人譯(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台北。時報。(原書Anderson.B.[1991].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 New York : Verso.)
李天鐸,何慧雯(2000)。〈我以前一定是個日本人? 日本流行文化的消費與認同實踐〉,《日本流行文化在臺灣與亞洲II》。台北:遠流。
黃宣範(1995)。《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北:文鶴。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 : 群學,
張博宇編(1974)。《台灣地區國語運動史料》。台北:商務。
曾慧佳(1998)。《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台北:桂冠。
黃裕元(2005)。《台灣阿歌歌》。台北:向陽文化。
二、期刊與論文
石永貴(1962) ,《台灣電視節目製作之實際研究》。台北:政大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妙如(2002),《流行文化,美學,現代性:以八、九零年代台灣流行音樂的歷史重構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論文。
王彥蘋(2002)。《瑞舞文化追追追》。世新大學社會發展所碩士論文。
朱百鏡(2003)。《「台客」是現代焦慮的武裝——台北南門口計畫》。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曜先(2004)。《公共生活的踰越與再造:台客文化》。南華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永捷(2004年) 。〈橫行肆虐的台風——台客污名之論述與意識型態分析〉,「2004中華傳播學會」,台北:台灣大學。
林建廷(2005年12月)。〈台客電子舞曲的文化政治意涵──以「閃亮三姊妹」為例〉,「2005年疆界/將屆:2004年文化研究學生研討會,新竹:交通大學。
蘇培凱(2006年5月)。〈台客、米克斯與多層交疊的文化歷史:從金枝演社的「台客美學」到臺灣劇場歷史書寫〉,「台客再現—庶民文化與身份認同研討會」,台北:文化大學城區部。
張傑貿(2006年5月)。〈從次文化看工業設計--以改裝車的台客文化為例〉,「台客再現—庶民文化與身份認同研討會」,台北:文化大學城區部。
蔡慶同(2006年5月)。〈從「土台客」到「台灣味」:論土台客的俗艷文化作為台灣味的創意資本〉,「台客再現—庶民文化與身份認同研討會」,台北:文化大學城區部。
陳冠如(2006年4月)。「『尊台客』意識型態爭霸力量對台灣文化結構環境之意義」,「台客再現—庶民文化與身份認同研討會」。台北:文化大學城區部。
蕭阿勤(1999)。〈1980年代以來台灣文化民族主義的發展::以「台灣(民族)文學」為主的分析〉,《台灣社會學研究》,3:1-51。
廖炳惠(2000)。〈台灣流行文化批判〉,《當代》149:76 -95。
顧忠華(2006)。〈台灣的現代性〉,《當代》221:66-88。
三、雜誌與報紙報導
朱天文(1976年10月2日 ),〈喬太守新記〉,《聯合報》,12版/聯合副刊。
吳念真(1977年8月15日 ),〈富貴村的喜劇〉,《聯合報》,12版/聯合副刊。
陳德愉(1997年12月)。〈從新台語歌到飆舞 真言社寫下輝煌十年〉,《新新聞週刊》」,第547期。電子版本:http://www.new7.com.tw/weekly/old/547/article104.html.
張鐵志(1998年3月)。〈愛上伍佰的台語歌〉《新新聞週刊》」,第575期。
徐仁全(2006年4月) ,〈台客風起 席捲新台幣〉,《今週刊》第489期,電子版本: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Index/index.aspx
胡如虹(2005年8月19日)。〈不怕俗—伍佰:叫我台客〉,《自由時報》,電子版本: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aug/19/today-fo10.htm。
李錫璋(2006年5月 4日)。〈國美館「颱風眼」狂刮台客文化風潮〉,《中央社》,電子版本:http://www.epochtimes.com.tw/bt/6/5/4/n1307804p.htm。
洪茗馨(2006年1月17日)。〈黑色伍佰 重塑台客搖滾新文化〉,《中時電子報》專訪: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people/950117/main.htm。
阿鳳姐(2001年10月18日)。〈日韓能 台灣編劇為何不能?〉,《民生報》,CS7版/娛樂Window。
編者台北訊(2001年9月25日)。〈同胞幫忙動動腦 哈台灣可以 哈什麼?〉,《聯合報》,38版/流行風。
徐開塵(2005年7月15日)〈台客認同台起來 台客搖滾樂暖身,職棒 台客三振紐約客 標籤翻紅爽夠力〉,《民生報》,A13版/文化新聞。
王祖壽(2006年1月20日)〈江蕙 自在游移雅俗之間〉,《民生報》,C4版/超Hot星特區。
四、網路資料
張晴文(2006年3月)〈重塑文化現場,尋回民間的文化活力-專訪文建會主委邱坤良〉,文建會網站:http://www.cca.gov.tw/leader/200603.html
吳冠軍譯(2005)〈話語〉,文化研究期刊第五期電子版http://www.culstudies.com/rendanews/displaynews.asp?id=5722
作者不詳 台客論:http://www.comixbook.com/philboard_read.asp?id=1822&ifrecordnum=20&recordnum=0
作者不詳 台客圖:
http://blog.yam.com/cpshyu/archives/412109.html
作者不詳 台客的情書練習:
http://home.kimo.com.tw/pro1115/05.htm
作者不詳 臭台客歌詞:
http://home.kimo.com.tw/ada__.tw/000.html
奇摩知識:「台客的由來?」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405101814152
陳水扁(2005年9月1日)〈不同的斯斯,不同的台客〉http://www.president.gov.tw/1_epaper/periodical/203meeweb/main.htm
鄭陸霖(2005年7月8日)〈睡魔纏鬥下錄音〉http://jerry_cheng.blogs.com/first_step/2005/07/post_2.html
台客搖滾嘉年華官方網站:http://www.streetvoice.com.tw/taik
貳、英文文獻
Bourdieu,P.(1984).Distinction.London:Routledge.
Hall,S.(1986). Popular culture and the state, in Bennett,T.,Mercer,C.,&Woollacott,J.
(eds), Popular Culture and Social Realtions(pp.22-49).US: Open University Press.
Hall,S.(1992).The Ques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in Hall,S.,Held,D.&McGrew,J.(eds)
,Modernity and its Futures(pp.274-325).UK:Polity Press.
Hall,S.(1997).The spectacle of Other in Hall,S.(eds),Representation:Cultural representation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London:Sage.
Laclau,E. & Mouff,C. (1985).Hegemony and Socialist Strategy.London:Verso.
Laclau,E.(1996).Emancipation(s).London:Verso.
Howarth,D.&Stavrakakis,Y.(2000).Introducing discourse theory and political analysis,in Howarth,D.,Norval,A.J.,& Stavrakakis,Y.(eds.), Discourse and Political analysis: Identities, hegemonies and social change(pp.1-22).UK:Ma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Howarth,D(2000).Discourse,Cambridge:Open University Press.
Laclau,E.(2000),Constructinting university, in J. Butler,E.Laclau and S.Zizek, Contingency, Hegemony, Universality: Contemporary Dialogues on the Left, London: Verso.
Althusser,L.( 1971 ).Ideology and Ideology State Apparatus1971. In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Firth,S.(1996).Music and Identity. In Hall,S.&Paul Du Gay(Eds.),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London:Sage.
Mercer,K.(1995). Black Hair/Style Politics. In Carter,E.,Donald,J.&Squires,J.(Eds.),
Cultural Remix:Theories of Politics and the Popular.London:Lawrence&Wishart.
Williams,R.(1989). Resources of hope : culture, democracy, socialism. London : Verso.
Williams,R.(1977). Traditions, Institutions,and Formation.In Marxism and litera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92451007
9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451007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柯裕棻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王美珍zh_TW
dc.creator (作者) 王美珍zh_TW
dc.date (日期) 200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1-Sep-2009 16:21:30 (UTC+8)-
dc.date.available 11-Sep-2009 16:21:30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1-Sep-2009 16:21:30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92451007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2981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新聞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2451007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5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近年來,台灣社會當中掀起了一股「台客文化」熱潮,不但有越來越多人以「台客」自稱,亦有「台客」為名的書籍出版、以「台客」為名的活動舉辦,形成了一股文化「台」風,本文探究「台客文化」之社會想像的形成及其文化意義。
     
     「台客」這個詞彙最早起自於50年代,外省人嘲笑講國語不標準的本省人是「台客」,近年來則又在青少年次文化場域中興起,指著穿著打扮很俗氣、不入流的人,多半帶有鄙視的意味。不過,2005年八月,歌手伍佰、陳昇等人舉辦「台客搖滾」演唱會,翻轉「台客」一詞原來的負面意涵,將「台客」視為一種「驕傲的認同」,聲言「在台灣,人人都是台客」、「台客就是台灣的文化」,帶動了社會中「以台客為榮」的「新台客」論述,以「台灣特色」形成「台客文化」的想像軸心,使得檳榔西施、歌手伍佰的搖滾樂、傳統的布袋戲……等均接合進入「台客文化」的想像中,形成了一股「台客文藝復興運動」。不同於當前「台客」的研究多半將「台客」的意義固定、本質化的處理,在觀察的取徑上,本文採用拉克勞與慕芙(Laclau&Mouffe)霸權/論述理論中的「空符徵」(empty signifier)概念作為切入此一現象的理論與方法,考察「台客」一詞意義流變的論述軌跡,如何從一個狹義的風格指稱,逐漸擴大成了一個促動關於「我們台灣」之文化共同體的想像的符號。
     
     本文以為,使得「台客」擴大成為代表「我們台灣」的空符徵之所以可能,乃在於「新台客」論述將「台客」建構為一種得以與美、日、韓與之抗衡、代表我們台灣特色的文化想像,吸納了台灣社會流行文化語境當中長期以來始終處於哈韓、哈日、哈美而獨缺哈台的文化認同焦慮情緒以及隨之期望「哈台」的文化民族主義文化主體慾望,成為文化全球化衝擊之下,一種「本土化」力量的抗衡與反撲。另一方面,本文也發現,在「人人都是台客」、「台客就是台灣文化」這樣文化共同體的光明號召論述下,看似「眾聲喧嘩」的「台客文化」想像之中,仍有一個「主音」是被明顯合唱的——那麼便是將在過去國民黨語言政策下所壓制的遭到禁制的台語歌、布袋戲、歌仔戲,在這一波「新台客」論述中以「台客」之名重新被歡呼,一方面是針對「舊台客」論述當中的語言歧視問題藉著「新台客」的意義重整進行象徵鬥爭,另一方面亦顯露了「台客文化」的形構力量,除了相對於「全球化」的「本土化」意識之外,亦顯露了與「中國」相對的「本土化」力量,在兩種「本土化」的交錯張力之中,開啟了通俗文化場域當中「台灣性」(Taiwaness)的想像起點。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書名頁……………………………………………………………………00
     謝辭………………………………………………………………………00
     摘要………………………………………………………………………00
     目次………………………………………………………………………00
     
     第一章 文化「台」風的形成——前言…………………………………01
     壹、「台客」現象簡顧……………………………………………………01
     貳、研究視角與問題意識…………………………………………………02
     參、研究立場與章節安排…………………………………………………03
     
     第二章「台客文化」形構想像的形成條件—觀點與方法………………04
     壹、滾石才生「台」:當前的研究回顧…………………………………04
     貳、「台灣文化」是什麼?………………………………………………08
     參、主體、認同與論述形構—LacLau&Mouffe的論述理論……………11
     肆、研究時程與資料蒐集…………………………………………………17
     
     第三章 氣壓:「他們台客」—「台客」的污名與社會區隔……………22
     壹、「台客」的浮現與傳播………………………………………………23
     貳、「台客」的分類圖式與象……………………………………………27
     參、合法品味的結構性權力關係…………………………………………32
     肆、小結:象徵鬥爭的可能………………………………………………37
     
     第四章 路徑:反客為主——從「他們台客」到「我們台灣人」………39
     壹、 台風吹,從哪起?—台客文化論述的生產與轉向………………40
     貳、 吹往何處?「台客」意義與認同的重新架構……………………43
     參、 吹出了什麼? 「微型台灣」的製造—「台客文化」的構型……47
     肆、 翻攪了什麼?「台灣製造」的缺與圓—意義與文化效果………53
     伍、小結:Republic of TK is Coming ? ! …………………………60
     
     第五章 中心:「我們台灣」中的主角—被壓抑者的重返…………………62
     壹、 沒有「台風眼」的「台風」?……………………………………63
     貳、 「新台客」的前身:音樂、語言與本土意識………………………65
     參、 眾聲喧嘩中交集出的「主音」………………………………………68
     肆、 小結:故鄉——被壓抑者的重返……………………………………75
     
     第六章 氣象圖:台灣製造與製造台灣——結論………………………………77
     壹、「台客文化」之論述軌跡與形構——雙重「本土性」的拉與扯…………77
     貳、通俗文化的台灣性?——「台客」論述的意義位置與重要性……………80
     參、反思:「台灣」是皇冠,也是緊箍咒……………………………………81
     伍、 餘音:研究限制與建議…………………………………………………83
     
     參考文獻……………………………………………………………………………85
     壹、 中文文獻…………………………………………………………………85
     貳、 英文文獻…………………………………………………………………89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451007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台客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通俗文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台灣主體意識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論述分析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文化認同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Laclau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Mouff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empty signifieren_US
dc.title (題名) 文化「台」風意味著什麼?-「台客文化」的社會想像與認同形構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書籍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建基譯(2004)。《關鍵詞》。台北:巨流。(原書 Williams,R.[1976]. Keywords :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曉康(1992)。《發現台灣》。台北:天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俊傑(2000)。《台灣意識與台灣文化》。台北:正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虞義輝(2001)。《台灣意識的多面向》。台北:黎明。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智綺譯(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麥田。(原書Bonnewitz,P.[1997 ]Premieres Lecons sur La sociologie de Pierre Bourdieu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可樂狐狸(2005)。《我的台客男友》。台北: 群歡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鼎、徐君豪(2005)。《台客與導演—到不了的地方,就用食物吧!》。台北:大塊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洗懿穎編(2005)。《Call me 台客!》。台北:網路與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毛雅芬等(2005)。《誠品好讀第56期:新台客,正騷熱?》。台北:誠品書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叡人譯(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台北。時報。(原書Anderson.B.[1991].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 New York : Verso.)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天鐸,何慧雯(2000)。〈我以前一定是個日本人? 日本流行文化的消費與認同實踐〉,《日本流行文化在臺灣與亞洲II》。台北:遠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宣範(1995)。《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北:文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 : 群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博宇編(1974)。《台灣地區國語運動史料》。台北:商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曾慧佳(1998)。《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台北:桂冠。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裕元(2005)。《台灣阿歌歌》。台北:向陽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期刊與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石永貴(1962) ,《台灣電視節目製作之實際研究》。台北:政大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簡妙如(2002),《流行文化,美學,現代性:以八、九零年代台灣流行音樂的歷史重構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彥蘋(2002)。《瑞舞文化追追追》。世新大學社會發展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百鏡(2003)。《「台客」是現代焦慮的武裝——台北南門口計畫》。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曜先(2004)。《公共生活的踰越與再造:台客文化》。南華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永捷(2004年) 。〈橫行肆虐的台風——台客污名之論述與意識型態分析〉,「2004中華傳播學會」,台北:台灣大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建廷(2005年12月)。〈台客電子舞曲的文化政治意涵──以「閃亮三姊妹」為例〉,「2005年疆界/將屆:2004年文化研究學生研討會,新竹:交通大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培凱(2006年5月)。〈台客、米克斯與多層交疊的文化歷史:從金枝演社的「台客美學」到臺灣劇場歷史書寫〉,「台客再現—庶民文化與身份認同研討會」,台北:文化大學城區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傑貿(2006年5月)。〈從次文化看工業設計--以改裝車的台客文化為例〉,「台客再現—庶民文化與身份認同研討會」,台北:文化大學城區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慶同(2006年5月)。〈從「土台客」到「台灣味」:論土台客的俗艷文化作為台灣味的創意資本〉,「台客再現—庶民文化與身份認同研討會」,台北:文化大學城區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冠如(2006年4月)。「『尊台客』意識型態爭霸力量對台灣文化結構環境之意義」,「台客再現—庶民文化與身份認同研討會」。台北:文化大學城區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阿勤(1999)。〈1980年代以來台灣文化民族主義的發展::以「台灣(民族)文學」為主的分析〉,《台灣社會學研究》,3:1-5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廖炳惠(2000)。〈台灣流行文化批判〉,《當代》149:76 -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顧忠華(2006)。〈台灣的現代性〉,《當代》221:66-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雜誌與報紙報導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天文(1976年10月2日 ),〈喬太守新記〉,《聯合報》,12版/聯合副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念真(1977年8月15日 ),〈富貴村的喜劇〉,《聯合報》,12版/聯合副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德愉(1997年12月)。〈從新台語歌到飆舞 真言社寫下輝煌十年〉,《新新聞週刊》」,第547期。電子版本:http://www.new7.com.tw/weekly/old/547/article104.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鐵志(1998年3月)。〈愛上伍佰的台語歌〉《新新聞週刊》」,第575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仁全(2006年4月) ,〈台客風起 席捲新台幣〉,《今週刊》第489期,電子版本: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Index/index.aspx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如虹(2005年8月19日)。〈不怕俗—伍佰:叫我台客〉,《自由時報》,電子版本: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aug/19/today-fo10.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錫璋(2006年5月 4日)。〈國美館「颱風眼」狂刮台客文化風潮〉,《中央社》,電子版本:http://www.epochtimes.com.tw/bt/6/5/4/n1307804p.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洪茗馨(2006年1月17日)。〈黑色伍佰 重塑台客搖滾新文化〉,《中時電子報》專訪: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people/950117/main.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阿鳳姐(2001年10月18日)。〈日韓能 台灣編劇為何不能?〉,《民生報》,CS7版/娛樂Windo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編者台北訊(2001年9月25日)。〈同胞幫忙動動腦 哈台灣可以 哈什麼?〉,《聯合報》,38版/流行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開塵(2005年7月15日)〈台客認同台起來 台客搖滾樂暖身,職棒 台客三振紐約客 標籤翻紅爽夠力〉,《民生報》,A13版/文化新聞。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祖壽(2006年1月20日)〈江蕙 自在游移雅俗之間〉,《民生報》,C4版/超Hot星特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網路資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晴文(2006年3月)〈重塑文化現場,尋回民間的文化活力-專訪文建會主委邱坤良〉,文建會網站:http://www.cca.gov.tw/leader/200603.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冠軍譯(2005)〈話語〉,文化研究期刊第五期電子版http://www.culstudies.com/rendanews/displaynews.asp?id=572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作者不詳 台客論:http://www.comixbook.com/philboard_read.asp?id=1822&ifrecordnum=20&recordnum=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作者不詳 台客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blog.yam.com/cpshyu/archives/412109.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作者不詳 台客的情書練習: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home.kimo.com.tw/pro1115/05.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作者不詳 臭台客歌詞: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home.kimo.com.tw/ada__.tw/000.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奇摩知識:「台客的由來?」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40510181415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水扁(2005年9月1日)〈不同的斯斯,不同的台客〉http://www.president.gov.tw/1_epaper/periodical/203meeweb/main.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陸霖(2005年7月8日)〈睡魔纏鬥下錄音〉http://jerry_cheng.blogs.com/first_step/2005/07/post_2.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客搖滾嘉年華官方網站:http://www.streetvoice.com.tw/taik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貳、英文文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ourdieu,P.(1984).Distinction.London:Routled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all,S.(1986). Popular culture and the state, in Bennett,T.,Mercer,C.,&Woollacott,J.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eds), Popular Culture and Social Realtions(pp.22-49).US: Open Univers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all,S.(1992).The Ques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in Hall,S.,Held,D.&McGrew,J.(ed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odernity and its Futures(pp.274-325).UK:Pol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all,S.(1997).The spectacle of Other in Hall,S.(eds),Representation:Cultural representation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London:Sa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aclau,E. & Mouff,C. (1985).Hegemony and Socialist Strategy.London:Verso.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aclau,E.(1996).Emancipation(s).London:Verso.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owarth,D.&Stavrakakis,Y.(2000).Introducing discourse theory and political analysis,in Howarth,D.,Norval,A.J.,& Stavrakakis,Y.(eds.), Discourse and Political analysis: Identities, hegemonies and social change(pp.1-22).UK:Machester Univers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owarth,D(2000).Discourse,Cambridge:Open Univers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aclau,E.(2000),Constructinting university, in J. Butler,E.Laclau and S.Zizek, Contingency, Hegemony, Universality: Contemporary Dialogues on the Left, London: Verso.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lthusser,L.( 1971 ).Ideology and Ideology State Apparatus1971. In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irth,S.(1996).Music and Identity. In Hall,S.&Paul Du Gay(Eds.),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London:Sa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ercer,K.(1995). Black Hair/Style Politics. In Carter,E.,Donald,J.&Squires,J.(Ed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ultural Remix:Theories of Politics and the Popular.London:Lawrence&Wishart.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illiams,R.(1989). Resources of hope : culture, democracy, socialism. London : Verso.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illiams,R.(1977). Traditions, Institutions,and Formation.In Marxism and litera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