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台灣女性小說與電影之互文研究
作者 黃儀冠
貢獻者 陳芳明
黃儀冠
關鍵詞 台灣女性小說
台灣新電影
互文性
日期 2004
上傳時間 14-Sep-2009 11:19:28 (UTC+8)
摘要 一九八0年代台灣在經歷過美麗島事件,及鄉土文藝思潮的洗禮之後,整個社會雖然仍處在威權體制,但壓抑已久的本土社會批判力正若野火燎原,尋找著各種縫隙顛覆僵化體制,嘲諷守舊價值觀,迸發勃勃的生命力。在解嚴前後的這段時期,正值各種文化思潮及新舊意識形態不斷的交鋒辯證,台灣的文化場域糾葛著複雜的家國認同,以及族群、階級、性別的種種差異,還有現代化生活□離鄉背景的疏離感,對商品消費的空洞感,交織在八0年代的文化情境中。其中台灣新電影的崛起與女性書寫是相當重要的兩個現象,而多部「文學電影」的拍攝表徵著文學與電影的結盟,宣告著「小說的影像化」在此時期亦是一個顯著的文化現象。
     筆者希冀能跳脫單一經典作品的詮釋,及作家定位的研究,遂擴大研究範疇並以文本為主,作跨藝術,跨文類及多重符號系統的互文研究,試圖尋繹出當代文化的另一種視角。筆者在搜羅八0年代小說文本時,發覺文學文本生產呈現商品化、消費化的傾向,當時正值台灣新電影的崛起及女性作家以豐碩的創作量,積極攻佔文學市場及文學獎的時刻,台灣新電影的勃興與女作家的文壇發聲可謂八0年代兩個重要的文化場景,在商品市場的機制運作下,女作家的作品時時被改編成電影,躍上大螢幕粉墨登場,轉化成聲色俱佳的文化產品,電影文本與文學文本之間頻繁地互動與對話,形成複雜的文本互涉(intertextuality)現象。女作家、女演員與男性導演以虛構的小說╱電影文本作為演練場域,透過敘事改編、影像形塑、聲音的表述,再現女性經驗及父權文化,所呈顯的性別表演與台灣歷史脈絡及文化象徵系統互相呼應,展現當時藝文工作者對於社會議題的關懷,對歷史文化的反思,以及對儒家傳統的挑戰。
     透過對這個「女性文本╱電影改編」文化現象的整理、爬梳及反省,希望能回應當代喧嘩的視覺文化工業與寂寞的文學產業,在後現代大眾文化與精英文化界線日趨模糊時,文學這個古老的產業還能以什麼形式介入當代論述?對於身處於電子資訊、數位傳播的新世代而言,多媒體與敘事文類的結合,可以讓文學這個說書人展演出什麼新的美學形式?如果能將八十年代活絡的「文學電影」現象作系統的研究與整理,一方面釐清這個文化現象在台灣文化場域當中的定位及回響,並解析文學與電影之間互相交集,互相詮釋轉化的美學形式,作為當代文學與其他文化產業交流互動的考察。另一方面也作為一個重要的切入點,反思當前的影視產業與文學產業的連結,是否可能為傳統╱前衛,人文學科╱理工科技,及全球化╱在地化創造出對話的空間?透過小說文本與影像文本的互文參照,可以探究影視語言在挪用與借用文學素材時,如何受到後現代主義與後殖民思潮的重新詮釋,成為解構威權政治的論述利器,繼而被視為台灣文化本土化與主體建構的典範文本。再進一步探問的是:現代化的影像媒介與台灣文學的相遇□,各種強勢的西方影像美學、技藝、論述如何被台灣創作者所吸納、移植與轉化,進而使台灣能展開對自己歷史身世、主體建構及文化認同的反思,產生出本土化的文化產品。
     筆者所欲探究的課題在於:台灣在八0年代有許多得到文學獎的女性小說被改編成為電影,其中尤以新電影的導演拍攝較多,女性小說改編過程以女性角色為主,鋪敘女性意識、女性關懷,以及女性在社會上的現實處境,筆者認為可以劃歸為「女性電影」的類型作探討。若從建構論的角度而言,男性導演也能拍攝出女性電影,我們也能在男性導演的鏡頭□讀出「女性書寫」。筆者想藉由八0年代女性小說文本╱電影文本之間的互動,探索當女性小說文本介入電影之後,以往女性在電影的象徵系統□,被意識型態建構為刻板形象與符碼,即好萊塢影片類似的敘事模式與觀看機制,此強化父權社會性別符碼及對女性的貶抑,是否被一步步瓦解?與這瓦解相對的,是否有一種全新的敘事模式及敘事動力進入電影文化產業?女性在八0年代的主體再現中是否從單純被看地位中轉換出來,從純客體,承擔價值的身份轉換成具有主體威勢與創造意義的身份?她們是否不再被男性作為視點交換的客體,同時開始解構某種傳統的交換方式。在以女性為主角的影片中,女性的主體性在敘事形態及符碼意義之中不斷型塑而成的,男性的主體地位,及主動的觀看者地位是否逐漸喪失?筆者希冀藉由八0年代女性小說文本的爬梳,及電影影像再現的運作過程,作為理解八0年代文藝現象的一個切面。
     
     本論文所研究的對象是一群在八0年代崛起的女性作家,這群後起之秀在數年間囊括了各大重要的文學獎,並積極攻佔各大報副刊版面,被學界指為「閨秀文學現象」,她們敘事技巧圓熟,以敏銳筆觸,捕捉細膩寫實細節,在出版市場上各展風華,作品經常引起社會大眾注目,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她們深受讀者欣賞,又得到評論者的討論,可謂在文人圈內報酬相當優渥的寵兒。此批活躍的女作家跳脫社會角色的扮演,道德倫理的定位,以情欲書寫為策略,召喚陰性書寫與母親聲音(the voice of mother),撩撥人世的愛慾情仇,以女性身體的繁複感官重構女性主體,以女性生命歷程女兒、妻子、母親拆解男性所建構的大敘事及父系霸權論述。
     這群女作家與台灣新電影導演一同成長於台灣四0、五0年代,這批新電影導演積極改編女作家的作品,在影像上呈現生動而豐富的女性面貌,展露女性的主體性與強韌,以期再現台灣斯鄉斯土的成長歷程,也藉由女性生命史轉喻鄉土情感與家國認同。八0年代文學與電影新生世代的邂逅結緣,重新翻寫重構台灣本土的影像,及台灣人的身份認同,相較於八0年代之前中國符碼時時現身於文本影像之中,新電影可謂台灣影像主體性建構的起始。八0年代台灣新電影及文學電影的出現及建構,逐漸發展出「電影作為一種藝術」(film as an art)的論述,這除了電影本身的美學技巧之外,尚需要閱讀社群(影評人)及支援媒體參與論述,這個閱讀社群(影評人)以焦雄屏為主形成一個「班底」,強調知識份子的理念及專業的電影批評術語形構成「藝術電影精英社群」,以有別於傳統八卦印象式的電影評論方式,此社群對新電影的論述文章多半集結在《台灣新電影》一書。
     在八0年代電影與文學結合成一個高尚藝術,迎合中產階級崇尚品味的心態,並形成改編文學的電影風潮,因此,我們想要探問這種文藝現象的實踐過程是如何?又牽涉到那些因素與環節之運作?知識份子、電影工作者、影評人、與作家及學院內外的閱讀社群、批評者之間互動關係為何?在文化場域中各佔據什麼位置?女作家及新電影導演、影評人的文化資本及象徵資本,以及所謂的habitus如何催生、影響文學與電影的互動?這些皆是文藝社會學所關注的課題,社會學理論對本研究的啟發性主要在於:在探討女作家文本或電影文本時,不應忽視文藝場域和habitus的影響性,文藝活動和文藝實踐必須針對深層的結構性因素加以反思。作家除了從事文學活動之外,尚有其他的社會身份存在,並涉身於各種場域之中。文學場域和其他場域之間所具有的共構性不應忽視,其他藝術領域及政經變化對文壇的影響應納入研究的視野之中。
     本論文研究對象主要以八0年代女性作家:朱天文、李昂、蕭颯、蕭麗紅的小說文本改編成電影為主,探析深具女性意識的小說文本,在男性導演的凝視與詮釋之下,其女性議題及女性書寫特質,是更為彰顯、飽滿,或者是被消弱、削滅。男性導演的詮釋又與台灣社會文化產生何種互文現象?再者,本論文考察台灣電影╱文學互文現象、女性小說文本改編成電影之後如何處理女性形象、女性身體等等議題。在研究的時間點主要以八0年代為主,並回溯七0年代的鄉土文學論戰,影響所及在八0年代有鄉土小說改編風潮,以及新電影追求自我文化主體性與藝術性的努力。希冀透過文學與電影互文改編的考察,能更進一步理解八0年代的文藝現象,以及電影與文學互相闡發,互相豐富彼此的美學特質。
參考文獻 第一部份:中文資料
一、討論文本
(一) 小說文本、電影劇本
丁亞民,朱天文,許淑真,《結婚》,電影分場對白劇本,中央電影公司,1985。
七等生,<結婚>,《僵局》,台北:遠景,1986。
王禎和,《美人圖》,台北:洪範,1982。
王禎和,《嫁□一牛車》,台北:洪範,1993。
王禎和,《玫瑰玫瑰我愛你》,台北:洪範,1994。
白先勇,《玉卿嫂》(電影劇本,小說),台北:遠景,1985。
白先勇,《金大班的最後一夜》(電影劇本,小說),台北:遠景,1985。
白先勇,《台北人》,台北,爾雅,2000。
黃儀冠,<論《桑青與桃紅》的陰性書寫與離散文化>,《政大中文學報》,第1期,2004年6月,頁296-302。
游靜,<回頭已是百年身—尋找香港電影中的女性作者>,《第十屆女性影展國際論壇論文集》,台北:女性影展學會,2003。
楊照,<從「鄉土寫實」到「超越寫實」──八0年代的台灣小說>,《台灣文學發展現象:50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二)》,台北:文建會,頁137-150。
葉月瑜,<台灣新電影:本土主義的「他者」>,《中外文學》,第27卷,第8期,1999年1月,頁43-67。
楊翠,<新亮的星系──女性文學史論述概況的觀察與檢討>,收於靜宜大學主編,《二00一年台灣文學年鑑》,2003年3月。
楊照,《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台北:聯合文學,1998。
趙小青,<左翼電影中的女性形象>,《當代電影》,第5期,2002,頁40-44。
趙園,<回歸與漂泊──關於中國現當代作家的鄉土意識>,《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第10期,1989,頁136。
蕭颯,《唯良的愛》,台北:九歌,1986。
Escarpit, Robert. Sociologie de la Llitterature,于沛選編,《文學社會學》,安徽:文藝,1987。
石偉,<台灣新電影中女性形象之爭論>,《當代電影》,第34期,1990年1月15出版,頁92-95。
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中國現代女性文學研究》,台北:時報,1993。
廖金鳳,<邁向健康寫實電影的定義──台灣電影史的一份備忘錄>,《電影欣賞》,1994年11-12月,頁38-47。
廖金鳳,<1960年代台灣電影「健康寫實」影片之意涵>,《電影欣賞》,1994年11-12月,頁14-53。
聞天祥,<台灣新電影的文學因緣>,《台灣新電影二十年》,台北: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2002,頁66-72。
劉紀蕙,<不一樣的玫瑰故事:《紅玫瑰╱白玫瑰》顛覆文字的政治策略>,《中國電影:歷史、文化與再現》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發展與文化變遷研討會,1991。
劉紀蕙,<跨藝術互文改寫的中國向度:跨藝術互文中的女性空間與藝術家的自我定位>,台北市: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1996。
劉紀雯,<後現代英美小說中國家與大眾文化的互動>,台北市: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1996。
楊澤主編,《狂飆八0: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台北:時報文化,1999。
劉紀蕙策劃,<英國文學與電影>專題,《電影欣賞》,第92期,1998年3-4月,頁17-48。
劉婉俐,<《春天情書》的多重文本與虛╱實對話>,《電影欣賞》,第95期,1998年9-10月,頁61-68。
古繼堂<略論宋存壽電影>,《電影欣賞》,第57期,1992年5/6月,頁17-19。
李振亞,<歷史空間╱空間歷史>,收於沈曉茵等編《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台北:麥田,2000,頁113-139。
蔡秀枝,<利法代《詩的符號學》中的潛藏符譜與文本的相互指涉性>,《中外文學》。第23卷,第1期,1994年6月。
蔡秀枝,<克麗絲特娃對母子關係中「陰性」空間的看法>,《中外文學》,第21卷,第9期,1993,頁35-46。
邱貴芬,《仲介台灣.女人》,台北:元尊文化,1997。
蕭颯,張毅,《我兒漢生》,電影分場對白劇本,中央電影公司,1986。
蔡篤堅,<兩極徘徊中的台灣人影像與身份認同>,《中外文學》,第27期,第8卷,1999年1月,頁18-23。
蔡源煌,<文學評論何去何從>,《文訊》,第38期,1992,頁108-115。
鄭美蓮,<中國留學生為何選居留美國之研究>,《東吳政治社會學報》,第2期,1978年12月,頁138-139。
歐陽子,<白先勇的小說世界──「台北人」之主題探討>,《台北人》,台北:爾雅,1983,頁5-6。
楊翠,《日據時期台灣婦女解放運動──以《台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1932)》,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3。
江迅,<鄉土文學論戰:一場迂迴的革命?>,收於《南方》雜誌,1987年7月號「鄉土文學論戰十年專輯」。
鴻鴻專題策劃,<莎士比亞與電影──百變莎士比亞>專題,《電影欣賞》,1998年1-2月,頁14-56。
焦雄屏,《台灣新電影》,台北:時報文化,1998。
鍾玲,<女性主義與台灣作家小說>,張寶琴等(主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出版,1995年6月,頁192-210。
蕭阿勤,<1980年代以來台灣文化民族主義的發展:以「台灣(民族)文學」為主的分析>,《台灣社會學研究》,第三期,1999年7月,頁1-51。
蕭阿勤,<民族主義與台灣──一九七0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台灣史研究》,第二期,第六卷,1999年12月,頁77-138。。
戴劍平,<一種道德觀念與一種文學模式──對現、當代文學中兩類女性形象系列的考察>,《當代文藝思潮》,28期,蘭州:1987,頁41-42。
邱貴芬,《不(同)國女人聒噪──訪談當女作家》,台北:元尊文化,1998。
鍾鐵民,<原鄉人及其他>,《鍾肇政全集11》,桃園巿:桃園縣立文化中心,1999。
蕭颯,張毅,《我的愛》,電影分場對白劇本,中央電影公司,1986。
龍應台,<盲目的懷舊病──評「千江有水千江月」>,《新書月刊》,第21卷,1985年6月。
呂正惠,<鄉土文學中的「鄉土」>,《聯合文學》,第14卷,第2 期,1997年12月,頁83-86。
豐林,<語言革命與當代西方本文理論>,《天津社會科學》,1998年4月。
劉亮雅,《慾望更衣室》,台北:元尊文化,1998。
Escarpit, Robert. Sociologie de la Litterature,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台北,遠流出版,1990。
簡政珍,<臥虎藏龍:悲劇與映象的律動>,《聯合文學》,2001年4月,頁11-26。
簡政珍,<詩與蒙太奇>,《文訊》,第1卷,第40期。
藍祖蔚,<《落山風》剝奪了女性尊嚴>,《聯合報》,1988年8月27日。
Mulvey, Laura ,林寶光譯,<<視覺快感與敘事電影>的反思──以及金維多《太陽浴血記》一片的啟示>,《電影欣賞》,第43期,1990年1月。
Mulvey ,Laura,林寶光譯,<高達:女人的影像╱「性」的影像>,《電影欣賞》,第40期,1987。
Rolando, B. Tolentino.,李亞梅、王志弘譯,<南韓、台灣與菲律賓的祖國、國族電影和現代性>,《電影欣賞》,2000。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2003。
呂玉瑕,<社會變遷台灣婦女之事業觀>,《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五十期,頁25-66。
第二部份:外文資料
Ades, Dawn. Photomontage. London: Thames & Hudson, 1986.
蕭颯,《走過從前》,台北:九歌,1988年。
Field, Syd. Screenplay : the Foundations of Screenwriting,曾西霸譯,《實用電影編劇技巧》,台北:遠流出版,1993。
劉亮雅,《情色世紀末》,台北:九歌,2001。
Asheim, Lester. From Book to Film,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49.
Astruc, Alezandre. “The Birth of a New Avant-gared: La Camera-stylo”, Ecran Français 144. Reprinted in The New Wave. Trans. Peter Graham, London: Secker and Warburg/BFI, 1968.
Bakhtine, Mikhail. The Dialogic Imagination: Four Essays, trans. C. Emerson & M. Holquist, Austin, Tex.: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81.
Bakhtin, Mikhail. Problems of Dostoevsky’s Poetic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4, p.175.
Barthes, Roland. “Theory of the Text”, in Untying the Text: A Post-Structuralist Reader , Robert Young ed., Bost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1981.
林年同,《中國電影美學》,台北:允晨文化,1991。
Barthes, Roland. The Pleasure of the Text, trans. Richard Miller, 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75.
Barthes, Roland. Image, Music, Text, trans. Richard Howard, 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77.
周蕾,《寫在家國以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
Barthes, Roland. “The Death of the Author”, “From the Work to the Text”, in The Rustle of Language, trans. Richard Howard, Berkeley & L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Fontanat, David. The Secret Language of Symbols,何盼盼譯,《象徵的名詞—進入象徵意義的視覺之鑰》,台北:米娜貝爾,2003。
Bhabha, Homi.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New York and London: Rutledge, 1994.
劉秀美,《五十年來的台灣通俗小說》,台北:文津,2001。
Bloom, Harold. A Map of Misreading.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蕭麗紅,《桂花巷》,台北:聯經,1977。
Bloom, Harold. Poetry and Repression: Revisionism from Blake to Steven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6.
李昂,<我的創作觀>,《文學界》,第10集,頁35-36。
Bluestone, George. Novels into Film.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57.
Bordwell, David. Narration in the Fiction Film.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85.
Bourdieu, Pierre. 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 trans.Thompson,John B ,Cambridge: Polity, 1991.
Cartmell, Deborah & Lmelda Whelehan,. ed. Adaptations: From Text To Screen, Screen to Text London, New York : Routledge, 1999.
Chodorow, Nancy. 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Psychoanalysis and the Sociology of Gender. Berkeley: U of California P, 1987.
Foucault, Michel.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謝石譯,《性史》,台北:結構群文化,1990。
周蕾,《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之間閱讀記》,台北:麥田,1995。
Culler, Jonathan. The Prusuit of Signs: Semiotics, Literature, Deconstruction, Cornell: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1.
呂正惠主編,《文學的後設思考》,,台北:正中,1991。
Fanon, Frantz. Black Skin White Masks, Trans. C. L. Markmann, London:MacGibbon & Kee,1986.
沈曉茵,<胴體與鋼筆的爭戰──楊惠姍、張毅、蕭颯的文化現象>,《中外文學》,第26卷,第2期,1997年7月,頁98-114。
Fish, Stanley. Doing What Comes Naturally:Change,Rhetoric,and the Practice of Theory in Literary and Legal Studies, New York& London, Oxford Univ., 1989.
Foucault, Michel. “What is an Author?”, Language, Counter-Memory, Practice: Selected Essays and Interviews, Trans. Donald F. Bouchard and Sherry Simon., Cornell: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7.
蕭麗紅,《桂花巷》,電影分場對白劇本,中央電影公司,1986。
Genette, Gérard. Palimpsestes, Literature in the second degre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97.
Griswold, Wendy. Culture and Societies in a Changing World, Thousand Oaks, Calif. : Pine Forge Press, 1994。
Heinrich F. Plett ed. Intertextuality, Berlin ; New York : W. de Gruyter, 1991.
Giannetti, Louis D.Understanding Movies,焦雄屏譯,《認識電影》台北:遠流出版,1992。
Hirsch, Marianne. The Mother/Daughter Plot: Narrative, Psychoanalysis, Feminism. Bloomington: Indian UP, 1989.
Hokheimer, Max. and Theodor Adorno,.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Trans. John Cumming, New Youk:Continuum, 1988.
周蕾,《原初的激情:視覺,性慾,民族誌與中國當代電影》,台北:遠流,2001。
沈曉茵,<電影中的女性書寫:檢視張艾嘉《少女小漁》及《今天不回家》中的(少)女性書寫>,《中外文學》,第28卷,第5期,1999年10月,頁32-44。
吳念真,《兒子的大玩偶》,電影分場對白劇本,中央電影公司,1983。
Hutcheon, Linda. A Theory of Parody, The Teaching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rt forms. New York, London: Methuen, 1985.
Ian, Marcia. Remembering the Phallic Mother: Psychoanalysis, Modernism, and the Fetish. Ithaca: Cornell UP, 1993.
Jacqueline, Rose. “The Cinematic Apparatus: Problems in Current Theory”, The Cinematic Apparatus, Teresa de Lauretis and Steven Heath ed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0.
Klein, Melanie “Importance of Symbol-Form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go ”, The Writings of Melanie Klein, Vol. ed.R.E. Money-Kyrle et al. London: Hogarth Press, 1975, pp. 219-232.
Kristeva, Julia. Séméiotikè, Recherches pour une sémanalyse. Paris: Seuil, 1969.
(二)影像文本
Greene, Gayle. and Coppelia Kahn,. Making a Difference : 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陳引馳譯,《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台北:駱駝,1995。
Kristeva, Julia. Toril Moi ed. The Kristeva Reader.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6.
Kristeva, Julia. Desire in Language: A Semiotic Approach to Literature and Art. Oxford: Basil Blackwell Ltd., 1987.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台北:自立報社文化出版部,1991。
Luckhurst, Roger. ”Shut(ting) the Fuck Up: Narrating Blue Velvet in the Postmodernist Frame”, Bete Noire 8-9, Autumn 1989-Spring 1990, pp.170-182.
Margaret , Rose. Parody/Meta-fiction. Analysis of Parody as a Critical Mirror of the Writing and the Reception. London: Croom Helm, 1979.
劉紀蕙,《文學與藝術八論:互文,對位,文化詮釋》,台北:三民,1994。
周慧玲,《表演中國──女明星表演文化視覺政治1910-1945》,台北:麥田,2004。
Margaret, Rose. Parody: Ancient, Modern, and Post-modern.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Mcfarlane, Brian. Novel to Film: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adapta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Mitchell, Juliet. Psychoanalysis and Feminism, New York: Vintage Books,1974.
Modleski, Tania. ”Time and Desire in the Woman’s Film”, Cinema Journal 23.3 Spring, 1984.
Hollows, Joanne. and Mark Jancovich,. Approaches to Popular Film,張雅萍譯,《大眾電影研究》,台北:遠流2001。
Mulvey, Laura. ”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ema”, Screen 16, No. 3, Autumn 1975,pp6-18.
Bordwell, David. and Kristin Thompson,. Film Art : An Iintroduction,曾偉禎譯,《電影藝術 形式與風格》,台北:麥格羅希爾,1996。
Mulvey, Laura. Visual &Other Pleasures,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9.
王童,《看海的日子》,台灣:蒙太奇有限公司,1983。
Mulvey, Laura ”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on Cinema.” In Patricia Erens.(Ed.) Issues in Feminist Film Criticism.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0.
O’Donnell, Patrick. and Robert Con Davis, Intertextuality and Contemporary American Fiction,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9.
劉紀蕙編,《框架內外:藝術,文類與符號疆界》,台北:立緒文化,1999。
Riffaterre, Michael. Text Produc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3.
施淑,<文字迷宮──評李昂《花季》>,《兩岸文學論集》,台北:新地,1997。
Schrader, Paul. Transcendental Style in Film: Ozu, Bressen, and Dreye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2.
Scott, Joan W. “Gender : A Useful Category of Historical Analysis” Coming to Terms, : Feminism , Theory, Politics, Ed. Elizabeth Weed, London :Routledge, 1989.
黃春明,《黃春明電影小說集》,台北:皇冠,1989。
鍾理和,《夾竹桃》,張良澤編,《鍾理和全集2》,台北:遠景,1988。
Scott, McQuire. Visions of Modernity: Representation, Memory, Time and Space in the Age of the Camera, Sage Publications, 1998.
Showalter, Elaine. ”Feminist Criticism in the Wilderness”, The New Feminist Criticism: Essays on Women,Literature and Theory,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85.
Sprengnether, Madelon. The Spectral Mother: Freud ,Feminism ,and Psychoanalysis , Ithaca & London: Cornell UP, 1990.
Stam, Robert. Film Theory : An Introduction , Malden:Blackwell, 2000.
Taylor, Lisa. and Andrew Willis,. Media Studies: Text, Institutions, and Audiences, Oxford:Blackwell, 1999, pp13-14.
白景瑞,《家在台北》,台灣:中央電影公司,1970
劉紀蕙,《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台北:立緒文化, 2000。
Turner, Bryans S. The Body and Society : Explorations in Social Theory, New York:B.Blackwell, 1984.
Wagner, Geoffrey. The Novel and the Cinema, London: the Tantivy Press, 1975.
施懿琳,楊翠,《彰化縣文學史》,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7。
杜正勝,<內外與八方:中國傳統居室空間的倫理觀和宇宙觀>,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空間、家與社會」研討會論文,1994年2月22日,頁26。
Iser, Wolfgane. The Act of Reading,金惠敏等譯《閱讀行為》,湖南:湖南文藝出版社,1991。
Williamson, Judith. Decoding Advertisements, London: Marian Buyers, 1978.
Worton, Michael. and Still Judith,. Intertextuality: Theories and Practices.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0.
Zahar, Renate. Frantz Fanon: Colonialism and Alienation. Wilfred Trans. F. Feuser,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1974.
白景瑞,《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台灣第一有限公司,1984。
李行,《蚵女》,台灣:中央電影公司,1964。
李行,《原鄉人》,台灣:大眾有限公司,1980。
侯孝賢,《兒子的大玩偶》,第一段<兒子的大玩偶>,台灣:中央電影公司,1983。
劉紀蕙編,《他者之域:文化身份與再現策略》,台北:麥田出版,2001。
侯孝賢,《風櫃來的人》,台灣:萬年青電影公司,1983。
阮秀莉:主持人,對談人:簡政珍、陳淑卿,<既愛又怕看《英倫情人》:小說與電影的書寫欲望對談>,《電影欣賞》,第93期,1998年5.6月,頁71-73。
侯孝賢,《冬冬的假期》,台灣:中央電影公司,1983。
Kaplan, E. Ann. Women and Film : Both Sides of the Camera,曾偉禎等譯,《女性與電影》,台北:遠流,1997。
侯孝賢,《童年往事》,台灣:中央電影公司,1985。
朱天文,《最想念的季節》,電影分場對白劇本,中央電影公司,1983。
侯孝賢,《尼羅河女兒》,台灣:萬寶影業公司出品,1989。
陳坤厚,《小畢的故事》,台灣:中央電影公司,1982。
陳坤厚,《最想念的季節》,台灣:中央電影公司,1983。
陳坤厚,《桂花巷》,台灣:中央電影公司,1987。
張永祥,《今夜微雨》,台灣:大大公司,1986。
張美君,《玫瑰玫瑰我愛你》,台灣:蒙太奇影業公司,1984。
何春蕤,<台灣的麥當勞化──跨國服務業資本的文化邏輯>,《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十六期,1994,頁1-19。
劉現成,《台灣電影社會與國家》,台北:揚智文化,1997。
張美君,《少年阿辛》,台灣:蒙太奇影業公司,1985。
焦雄屏,《台灣電影90新新浪潮》,台北:麥田出版,2002。
張毅,《我這樣過了一生》,台灣:中央電影公司,1985。
張毅,《我兒漢生》,台灣:三一有限公司,1986。
張毅,《我的愛》,台灣:中央電影公司,1986。
孟樊,林燿德主編,《世紀末偏航—八0年代台灣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0。
黃玉珊,《落山風》,台灣:中央電影公司,1988。
黃玉珊,《雙鐲》,台灣:大都會電影公司,1989。
黃玉珊,《牡丹鳥》,台灣:湯臣電影公司,1990。
何聖芬,<告別「我的愛」──蕭颯決心為自己而活>,《自立晚報》,第10版,1986.10.31。
曾壯祥,《兒子的大玩偶》,第二段<小琪的那一頂帽子>,台灣:中央電影公司,1983。
曾壯祥,《殺夫》,台灣:湯臣電影公司,1984。
劉康著,《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麥田,1995。
李永熾監修,薛化元主編,《台灣歷史年表:終戰篇(1966-1978)》,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1990年12月。
萬仁,《兒子的大玩偶》,第三段<蘋果的滋味>,台灣:中央電影公司,1983。
萬仁,《油麻菜籽》,台灣:中央電影公司,1984。
虞戡平,《孽子》,台灣:群龍公司,1986。
虞戡平,《兩個油漆匠》,台灣:龍祥公司,1990。
二、一般論著
吳達芸,《女性閱讀與小說評論》,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6。
杭之,<八0年代台灣的思想╱文化發展>,收入《邁向後美麗島的民間社會》,台北:唐山,1990。
小野,《一個運動的開始》,台北:時報文化,1986。
小野,《白鴿物語》,台北:時報,1988。
王志弘,《性別化流動的政治與詩學》,台北:田園城巿文化,2000。
王雅各,《台灣婦女解放運動史》,台北:巨流出版,1999。
Kavanangh, James H.,<論意識型態>(”Ideology”),收入Eds.Frank Centricchia and Thomas McLaughlin,Critical Terms for Literary Study,張京媛等譯《文學批評術語》,香港:牛津,1994,頁422-442。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1987。
王禎和,《電視.電視》,台北:遠景,1977。
王寧,《比較文學與中國當代文學》,雲南:雲南教育出版社,1992。
王寧,《全球化與文化研究》,台北:揚智,2003。
王德威,《眾聲喧嘩──三0與八0年代的中國小說》,台北:遠流出版,1988。
阿薩爾斯,<旅行手記:寫真侯孝賢>,《電影欣賞》,20期,1986年,9月,頁72-78。
王德威,《小說中國》,台北:麥田出版,1993。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麼文學》,台北:麥田,1998。
胡菊人,《小說技巧》,台北:遠景,1981。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2001。
王德威,《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頁196,台北:麥田,2002。
Levi-Strauss,Claude. The Savage Mind,李幼燕譯,《野性的思維》,北京:商務出版社,1969。
王震寰,《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巨流圖書,1996。
葉月瑜,《三地傳奇:華語電影二十年》,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1999。
王耀輝,《文學文本解讀》,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中國出版公司,《中華民國八十二年出版年鑑》,台北:中國出版公司,1993。
林芳玫,《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4。
中國時報,《台灣:戰後五十年: 土地 人民 歲月》,台北:時報文化,1995。
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女性知識份子與台灣發展》,台北:中國論壇出版,1989。
中國電影出版社編輯部,《再創作—電影改編問題討論集》,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2。
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尋找電影中的台北》,(一九九五金馬獎國片專題特刊), 1995。
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邱順清編,《1997台北金馬影展》,台北: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1997。
胡蘭成,《中國文學史話》,台北:三三書坊,1980。
Metz, Christian. Essais Sur la Signification au Cinema,劉森堯譯,《電影語言──電影符號學導論》,台北:遠流,1996。
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台灣新電影二十年》,台北: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2002。
古添洪,《記號詩學》,台北:東大,1984。
葉月瑜,《歌聲魅影:歌曲敘事與中文電影》,台北:遠流,2000。
林芳玫,<雅俗之分與象徵性權力鬥爭──由文學生產與消費結構的改變談知識份子的定位>,《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6期,1994年,頁55-78。
古繼堂,《台灣小說發展史》,台北:文史哲,1992。
朱雙一,《戰後台灣新世代文學論》,台北:揚智文化,2002。
江寶釵、范銘如編選,《島嶼妏聲:女性小說讀本》,台北:巨流,2000。
馬以工等著,《當今婦女角色與定位》,台北:國際崇她社台北三社,1989。
范銘如,《眾□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出版,2002。
迷走,梁新華,《新電影之死:從《一切為明天》到《悲情城巿》》,台北:唐山,1991。
高全之,《王禎和的小說世界》,台北:三民,1997。
Millett, Kate. Sexual Politics,宋文偉譯,《性政治》,南京:江蘇人民,2000。
高洪興,《纏足史──纏足的起源與發展》,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
唐小兵,《再解讀:大眾文藝與藝識形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3。
林松燕,<身體與流體經濟——依蕊格萊的女性形構學>,《中外文學》,第2期,第31卷,2002年7月,頁9-38。
朱天文,《尼羅河女兒》,電影分場對白劇本,萬寶影業公司,1989。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文學,1992。
孫周興,《說不可說之神秘》,上海:三聯書局,1993。
孫貽讓,《周易正義》,四庫備要,中華,卷九,頁9。
徐光正,宋文里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1989。
郭紀舟,《七0年代台灣左翼運動》,台北:海峽學術社,1999。
梅家玲編,《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台北:麥田,2000。
尉天驄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自印,1978。
Mitchell, Juliet. ”Patriarchy, Kinship, and Women as Exchange Objects”,<婦女制:親屬關係與作為交換的婦女>,收在張京媛主編的《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新華發行,1992,頁430-435。
許琇禎,《台灣當代小說縱論:解嚴前後(1977-1997)》,台北:五南,2001。
Bordwell, David. Narration in the Fiction Film,李顯立等譯,《電影敘事—劇情片中的敘述活動》,台北:遠流, 1999。
張小虹,《後現代╱女人:權力,慾望與性別表演》,台北:時報文化,1993。
張小虹,《性別越界:女性文學理論與批評》,台北:聯合文學,1995。
張小虹編,《性╱別研究讀本》,台北:麥田,1998。
葉維廉,《解讀現代、後現代—生活空間與文化空間的思索》,台北:東大出版,1992。
朱天文,《電影小說集》,台北:遠流,1991。
張小虹,《怪胎家庭羅曼史》,台北:時報,2000,頁30。
張釗維,《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台北:時報文化,1994。
張漢良,《比較文學理論與實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2001。
Moi, Toril.,Sexual/textual Plitics : Fminist Lterary Theory,陳潔詩譯,《性別╱文本政治》,台北:駱駝,1995。
汪笨湖,《落山風》,台北:晨星,1988。
張愛玲,《流言》,台北:皇冠,1986。
張覺明,《電影編劇》,台北:揚智文化,1997。
張寶琴等主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1995。
梁良,《論兩岸三地電影》,台北:茂林,1998,頁26。
梁新華,迷走編,《新電影之死》,台北:唐山,1991。
吳念真,朱天文,《戀戀風塵﹕劇本及一部電影的開始到完成》,台北:三三書坊,1987。
馮際罡,《小說改編與影視編劇》,台北:書林,1988。
朱天文,《花憶前身》,台北:麥田,1996。
國家電影資料館,《台語片時代》,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1994。
章英華,<都巿化與機會結構及人際關係態度>,收於楊國樞、瞿海源主編《變遷中的台灣社會:第一次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資料的分析》上冊,台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1988,頁161。
林海音,<台灣的媳婦仔──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中央日報》,第七版,1950年3月12日。
Said,Edward. Orientalism,《東方主義》,台北:立緒文化,1999
陳光興主編,《文化研究在台灣》,台北:巨流,2000。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2002。
陳飛寶,《台灣電影史話》,北京:中國電影出版,1988。
陳飛寶,《台灣電影導演藝術》,台北:亞太圖書,2000。
陳儒修,《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台北:萬象圖書,1993。
陳儒修,《電影帝國》,台北:萬象圖書,1994。
葉龍彥,《光復初期的台灣電影史》,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1995。
陳儒修,《女性與影像》,台北:遠流,1994。
陳儒修,黃慧敏,鄭玉菁編,《凝視女像:56種閱讀女性影展的方法》,台北:遠流,1999。
林素英,<流浪者之歌:試論母職理論與《客途秋恨》中之母女關係>,《中外文學》,第28卷,第5期,1999年10月,頁45-59。
李昂,《暗夜》,出版者:李昂, 1994新版(初版1985)。
Sayers, Janet. Mothers of psychoanalysis : Helene Deutsch, Karen Horney, Anna Freud, Melanie Klein,劉慧卿譯,《母性精神分析—女性精神分析大師的生命故事》,台北:心靈工作坊,2001。
區桂芝執行編輯,《台灣電影精選》,台北:萬象,1993。
黃仁,《悲情台語片》,台北:萬象圖書,1994。
黃仁,《電影與政治宣傳》,台北:萬象圖書,1994。
黃仁,《行者影跡:李行.電影.五十年》,台北:時報文化,1999。
黃仁,《電影阿郎:白景瑞》,台北:亞太圖書,2001。
黃建業,《人文電影的追尋》,台北:遠流出版,1990。
黃建業,《潮流與光影》,台北:遠流出版,1990。
葉龍彥,《春花夢露:正宗台語片興衰錄》,台北:博揚文化,1999。
鍾肇政,《鍾肇政全集11__原鄉人》,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1999-2000。
黃建業,《楊德昌電影研究》,台北:遠流出版,1995。
焦桐,《台灣文學的街頭運動(一九七七~世紀末)》,台北:時報文化,1998。
黃春明,《黃春明典藏作品集》,台北:皇冠,2000。
焦雄屏,《台港電影中的作者與類型》,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1。
李昂,《殺夫》,台北:聯經。1983。
焦雄屏,《改變歷史的五年》,台北:萬象圖書,1993。
葉龍彥,《「影響」的影響》,新竹:竹市影像博物館,2002。
葉龍彥,《八十年代台灣電影史》,新竹:竹市影像博物館,2003。
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一二,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商務。
費孝通,《鄉土中國,鄉土重建》,台北:風雲時代出版,1993。
林載爵,<本土之前的鄉土:談一種思想的可能性的中挫>,《聯合文學》,第14卷,第2 期,1997年12月,頁83-86。
廖金鳳,《消逝的影像──台語片的電影再現與文化認同》,台北:遠流,2001。
廖炳惠,《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台北:聯經,1990。
呂訴上,《台灣電影戲劇史》,台北:銀華,1961。
曾慧佳,《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台北:桂冠書局,1998。
趙彥寧,《戴著草帽到處旅行──性╱別、權力、國家》,台北:巨流,2001。
趙鳳翔,房莉,《名著的影視改編》,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9。
吳念真,朱天文,《悲情城市》,台北:三三書坊,1989。
齊隆壬,《電影沈思集:風潮結構與批評》,台北:圓神,1987。
齊隆壬,<侷限於體制下的「新電影」>,收入《一九八七年金馬獎國際電影展特刊》,台北: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1987。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3。
邱貴芬,<文學影像與歷史──從作家紀錄片談新世紀史學方法研究空間的開展>,《中外文學》,第31卷,第6期,2002年11月。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4。
鄭樹森編,《文化批評與華語電影》,台北:麥田出版,1995。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出版,1992。
蔡源煌,《當代文化理論與實踐》,台北:雅典出版,1992。
Scholes, Robert E.Semiotics and Interpretation,譚大力,龔建明譯,《符號學與文學》,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8。
李天鐸編著,《當代華語電影論述》,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6。
蔡國榮,《中國近代文藝電影研究》,台北:電影圖書資料館,1985。
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台北:稻鄉出版社,1979。
閻廣芬,《中國女子與女子教育》,河北:河北大學出版,1996。
陸昭環,《雙鐲》,台北:風雲時代,1989。
邱貴芬,<《失聲畫眉》──探討台灣女性小說壓抑的母親論述>,《台灣文藝》第5卷,1994,頁34-38。
盧非易,《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台北:遠流,1998。
鍾慧玲主編,《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台北:里仁,1997。
謝仁昌編,《1950-1990尋找電影中的台北》(1995金馬獎國片專題特刊),台北:台北金馬獎影展執行委員會,1995。
謝家孝,<「金大班的最後一夜」攝製內幕>,收於白先勇,《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台北:遠景,1985,頁89-110。
謝家孝,<苦命玉卿嫂「難產」十四年──追憶最初想把小說成電影的經過>,收於白先勇,《玉卿嫂》,台北:遠景,1985。頁7-20 。
白先勇,《孽子》,台北,允晨文化,2000。
簡瑛瑛編,《當代文化論述: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新店:立緒文化,1997。
李天鐸,《台灣電影社會與歷史》台北:視覺傳播藝術學會,1997。
簡瑛瑛,《何處是女兒家──女性主義與中西比較文學╱文化研究》,台北:聯合文學,1998。
簡瑛瑛編,《女性心╱靈之旅:女族傷痕與邊界書寫》,台北:女書文化,2003。
孟樊,<民國八十五年文學傳播>,《文訊》,第139期,1997,頁26-30。
簡政珍,《電影閱讀美學》,台北:書林。1993。
薩杜爾,《世界電影史》,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2。
陳燁《牡丹鳥》,高雄:派色文化,1989。
羅青,《錄影詩學》,台北:書林,1988。
羅青,《羅青看電影》,台北:東大圖書,1995。
羅婷,《克里斯多娃》,台北:生智,2002。
Shapiro, Judith. The Source of the Spring: Mothers through the Eyes of Women Writers,許瓊瑩譯,《女兒與母親的親密對話》,台北:麥田,1999。
蘇偉貞,《有緣千里》,台北:洪範書店,1984。
顧燕翎,《女性知識份子與台灣發展》,台北:聯經,1989。
李仕芬,《愛情與婚姻:台灣當代女作家小說研究》,台北:文史哲,1996。
周京安,<台灣婚姻暴力──一個文化過程模式之探討>,《考古人類學刊》,第50期,1995年6月,頁65-79。
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台北:女書文化,1999。
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2000。
Abbott, Pamela. and Claire Wallace,.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 Feminist Perspectives,俞智敏等譯,《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台北:巨流,1995。
Appadurai, Arjun. Cultures and Publicity,汪暉、陳燕谷主編《文化與公共性》,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
Armes, Roy. Third World Film Making and the West,廖金鳳,陳儒修譯,《第三世界電影與西方》,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1997。
陳燁,黃玉珊《牡丹鳥》電影劇本,台灣:湯臣電影公司,1989。
Aumont, Jacques. and Michel Marie, L`Analyse des Films,吳珮慈譯。《當代電影分析方法論》,台北:遠流,1996。
Stam, Robert. and Robert Burgoyne,. New Vocabularies in Film Semiotics,張梨美譯,《電影符號學的新語彙》,台北:遠流,1997。
Barthes, Roland. S/Z,屠友祥譯,《S/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Berger, John. About Looking,劉惠媛譯,《影像的閱讀》,台北:遠流,2002。
林芳玫,《女性與媒體再現》,台北:巨流,1996。
Berger, John. Ways of Seeing,陳志梧譯,《看的方法》,台北:明文,1999。
李仕芬,《女性觀照下的男性—女作家小說析論》,台北:聯合文學,2000。
Bloom, Harold. A Map of Misreading,朱立元、陳克明譯,《比較文學影響論:誤讀圖式》,台北:駱駱出版社,1992。
Stam ,Robert. Film Theory,陳儒修、郭幼龍譯,《電影理論解讀》,台北:遠流,2002。
Storey, John. An introductory Guide to 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楊竹山,郭發勇,周輝譯,《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Tong, Rosemarie. Feminist Thought :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刁筱華譯,《女性主義思潮》,台北:時報文化,1996。
Weedon ,Chris. Feminist Practice and Poststructuralist Theory,白曉紅譯,《女性主義實踐與後結構主義理論》,台北:桂冠,1994。
Zoonen, Liesbet van. Feminist Media Studies,張錦華,劉容玫譯,《女性主義媒介研究》,台北:遠流, 2001。
三、學位論文
游惠貞編,黑白屋電影工作室策劃,《女性與影像──女性電影的多角度閱讀》,台北:遠流,1994。
Bourdieu, Pierre. Cultural Reproduction of Pierre Bourdieu,邱天助譯,《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1998。
王俐容,《台灣電影中國族圖像的轉變》,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廖輝英,《不歸路》,台北:聯經,1983。
李臺芳著,《女性電影理論》,台北:揚智文化,1997。
江寶釵,《論現代文學女性小說家:從一個女性經驗的觀點出發》,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
李祖琛,《七0年代台灣鄉土文學運動析論──傳播結構的觀察》,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
呂蓓蓓,《李翰祥《梁祝》電影研究──以女性觀眾凝視角度分析》,台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吳婉茹,《八0年代台灣女作家小說中女性意識之研究》,淡水: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侯作珍,《從消費社會探討八0年代台灣小說主題意識的轉變》,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洪儀真,《三0年代和七0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中的左翼思想及其背景之比較》,台北: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洪珊慧,《李昂小說研究》,新竹:清華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1998。
周晏子,〈台灣電影發展的因應與突破〉,《聯合月刊》,第26期,1983。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1996。
凌子楚,《台灣八0年代社運的政經分析》,台北: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徐秀慧,《黃春明小說研究》,淡水: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翁慧雯,《文學與政治:七0年代台灣的「鄉土文學」論戰》,台北: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李顯杰,《電影敘事學:理論和實例》,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0。
廖輝英,《油麻菜籽》,台北:皇冠文化,1983。
莊宜文,《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小說獎研究》,中壢: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莊麗莉,《文學出版事業產銷結構變遷之研究—文學商品化現象觀察》,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陳明柔,《典範的更替╱消解與台灣八0年代小說的感覺結構》,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8。
陳蓓芝,《八十年代台灣新電影現象之社會歷史分析》,台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台北:聯經,1988。
黃玲玲,《蕭麗紅小說研究1965-1996》,台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2月。
彭明輝,<民國七十五、七十六年文學圖書出版概況>,《中華民國七十七年出版年鑑》,台北:中國出版公司,1988。
黃儀冠,《晚明至盛清女性題畫詩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楊世凡,《人物言說與台灣新電影:一項知識社會學的研究》,台北: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楊嘉玲,《台灣客籍作家文學作品改編電影研究》,台南: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楊曉琪,《七0年代鄉土文學的論戰與文學場域的變遷》,南投:暨南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沈曉茵主編,《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台北:麥田出版,2000。
劉玟伶,《王禎和作品論:小說,劇本與影評》,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6。
廖輝英,《今夜微雨》,台北:皇冠文化,1994新版(初版1986)。
劉叔慧,《華麗的修行:朱天文的文學實踐》,淡水: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周韻采,〈國家機器與台灣電影工業之形成〉,《電影欣賞》,1994,頁59-64。
蕭義玲,《台灣當代小說的世紀末圖象研究—以解嚴後十年(1987-1997)為觀察對象》,台北:台灣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
魏玓,《當前台灣電影工業的政治經濟分析(1989-1993)》,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彭懷恩,《台灣政治變遷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1987。
鍾正道,《張愛玲小說的電影閱讀》,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
謝春馨,《八0年代台灣文學正名論》,中壢: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藍博堂,《台灣鄉土文學論戰及其餘波,1971~1987》,台北: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期刊論文
王云縵<李行導演美學觀>,《電影欣賞》,第57期,1992年5/6月,頁13-16。
何金蘭,《文學社會學》,台北:桂冠,1989。
王燕玲,<談詩集的包裝與出版>,《文訊》,第39期,1988,頁150-153。
吳佳琪,<誰該讀大衛.鮑威爾?評《電影敘事:劇情片中的敘述活動》>,《電影欣賞》,2000 Spring,頁119-128。
王鴻泰,<美感空間的經營──明、清間的城市園林與文人文化>,《東亞近代思想與社會──李永熾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頁127-186。
鍾理和,《原鄉人》,張良澤編,《鍾理和全集1》,台北:遠景,1988。
王德威,<落地的麥子不死──張愛玲的影響力與張派作家的超越之路>,《中國時報》,第41-42版,1995年9月14日。
彭瑞金編,《鍾理和集》,台北:前衛,1991。
史書美,<放逐與互涉──湯亭亭>,《中外文學》,第20期:第1卷,1991,頁151-164。
吳其諺,<八0年代的台灣電影>,《低度開發的回憶》,台北:唐山,1993,頁11。
吳錦發,<李昂作品討論會>,《文學界》,第10集,1984年5月,頁29。
蕭颯,《霞飛之家》,台北:聯經,1981。
吳錦發,<八0年代的台灣文學>,《台灣學術研究會誌》,第3期,1988年12月,頁113-133。
吳珮慈,<凝視時間,在動與不動之間──長鏡頭的一種美學反思>,《中外文學》,第27卷,第8期,1999年1月,頁8-15。
吳珮慈策劃,<法國文學與電影:雕像 穿過鏡面 在迴廊中漫步>,專題《電影欣賞》,第95期,1998年9.10月,頁25-60。
Chodorow. J, Nancy. 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張君玫譯,《母職的再生產:心理分析與性別社會學》,台北:群學出版社,2003。
武月卿,<婦週是讀者的>,《中央日報》,第七版,1950年4月23日。
林依潔,<叛逆與救贖:李昂歸來的訊息>,《她們的眼淚》,台北:洪範,1984。
彭瑞金,《鍾理和傳》,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
馬森,<電影對小說的影響──評《小鎮醫生的愛情》>,《聯合文學》,第3期,第2卷,1986年1月,頁168-172。
高彥頤,<空間與家——論明末清初婦女的生活空間>,《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3期,1995年8月,頁21-50。
袁瓊瓊,<他的天空──侯孝賢訪問記>,《電影欣賞》,第14期,1985年3月,頁28-33。
孫達明紀錄,<愛的另一種──《雙鐲》電影座談會>,《台灣時報》,1990年4月9日,10版。
徐佳青,<婦解運動,國家資源和政治參與>,《騷動》,第3期,1997,頁88-92。
許炎初,<論侯孝賢《戲夢人生》電影詩學>,《建國學報》,第15期,1996年6月,頁1-13。
蕭颯,《我兒漢生》,台北:九歌,1981。
Dancyger, Ken. and Jeff Rush,. Alternative Scriptwriting : Writing Beyond the Rules,易智言等譯,《電影編劇新論》,台北:遠流,1994。
許南村(陳映真),<大眾消費社會和當前台灣文學的諸問題>,《文季》,第一卷,第三期,頁17-23。
許碩舜,王友政訪問,<黃春明──研究調查的筆記書>,《電影欣賞》1993年9.10月,頁43-46
陳玉玲,<女性童年的烏托邦>,《中外文學》,第25卷,第4期,1996年9月,頁104-106。
詹明信著,唐小兵譯,《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台北:合志文化,1989。
林淇瀁,《書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台北:麥田出版,2001。
陳秋坤,<「桂花巷」的世界>,《婦女雜誌》,第5卷,1977年5月,頁38-39。
陳長房,<巴赫汀的詮釋策略與少數族裔作家>,《中外文學》,第19期,第2卷,1990,頁4-54。
陳映真,<原鄉的失落:試評夾竹桃>,原刊於《現代文學》復刊號一,1977年7月1日。收入《孤兒的歷史,歷史的孤兒》,台北:遠景,1984。
陳映真,<大眾消費社會和當前台灣文學的諸問題>,《大眾消費時代的文學家和文學》,鳶山,台北:人間,1988,頁116-129。
陳儒修策劃,<美加文學與電影(上):速食經典與造夢工廠>專題,《電影欣賞》,第93期,1998年5.6月,頁19-48。
黃春明,《莎喲娜拉.再見》,電影分場對白劇本,印象股份有限公司出品,1985。
陳儒修策劃,<美加文學與電影(下):經典之後的情慾與死亡>專題,《電影欣賞》,第94期,1998年7.8月,頁18-53。
尉天驄,<台灣婦女文學的困境>,《文星》,第110卷,1987年8月,頁92-95。
蕭颯,《我這樣過了一生》,(霞飛之家) 電影分場對白劇本,中央電影公司,1983。
焦雄屏,《台灣電影的大陸情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廣電學系「廣播與電視」期刊╱創刊號,1992年7月。
詹明信著,吳美真譯,《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台北:時報,1998。
彭小妍<何謂鄉土?論鄉土文學之建構>,《中外文學》1998年11月,第27卷第6期,頁41-53。
林燿德主編,《流行天下──當代台灣通俗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2。
張昌彥.林水福策劃,<日本文學與電影>專題,《電影欣賞》,第96期,1998年11.12月,頁15-68。
張錦忠,<異鄉故事╱移民論述:論╱述羅卓瑤的《秋月》之後>,《電影欣賞》,1998年1.2月,頁65-66。
張寧,<尋根一族與原鄉主題的變形──莫言、韓少功、劉恆的小說>,《中外文學》,第18卷,第8期,1990年1月,頁155。
Docker, John. Postmodernism and Popular Culture,吳松江,張天飛譯,《後現代主義與大眾文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
曾西霸,<淺談小說改編電影>,《電影欣賞》,第90期,1997,頁90-103。
黃玉珊,<傳說中的牡丹鳥>,《自立晚報》,1990/11/5,15版。
黃玉珊,<性,佛,風──關於《落山風》的二三事>,《中國時報》,1988年9月7日。
黃式憲,<以鄉土為根基而提昇電影的文化品格──略論陳坤厚作品的意義及其風格特徵>,《電影欣賞》,第57期,1992年5/6月,頁20-26。
黃宗慧,<看誰在看誰?從拉岡之觀視理論省視女性主義電影批評>,《中外文學》,第25卷,第4期,1996,頁41-63。
楊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1995。
蕭颯,《少年阿辛》,台北:九歌,1984。
黃金麟,<醜怪的裝扮:新生活運動的政略分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998年6月,頁163-203。
朱天文《炎夏之都》台北,遠流,1989。
黃建業,<一九八三年臺灣電影回顧>,《電影雙週刊》,第154期,1985年1月17日。
Eagleton, Terry. 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吳新發譯,《文學理論導讀》,台北:書林,1993。
黃儀冠<園林空間與女性書寫>,《第六屆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頁267-300。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87151502
9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715150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陳芳明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黃儀冠zh_TW
dc.creator (作者) 黃儀冠zh_TW
dc.date (日期) 2004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4-Sep-2009 11:19:28 (UTC+8)-
dc.date.available 14-Sep-2009 11:19:28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4-Sep-2009 11:19:28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8715150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698-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7151502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3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一九八0年代台灣在經歷過美麗島事件,及鄉土文藝思潮的洗禮之後,整個社會雖然仍處在威權體制,但壓抑已久的本土社會批判力正若野火燎原,尋找著各種縫隙顛覆僵化體制,嘲諷守舊價值觀,迸發勃勃的生命力。在解嚴前後的這段時期,正值各種文化思潮及新舊意識形態不斷的交鋒辯證,台灣的文化場域糾葛著複雜的家國認同,以及族群、階級、性別的種種差異,還有現代化生活□離鄉背景的疏離感,對商品消費的空洞感,交織在八0年代的文化情境中。其中台灣新電影的崛起與女性書寫是相當重要的兩個現象,而多部「文學電影」的拍攝表徵著文學與電影的結盟,宣告著「小說的影像化」在此時期亦是一個顯著的文化現象。
     筆者希冀能跳脫單一經典作品的詮釋,及作家定位的研究,遂擴大研究範疇並以文本為主,作跨藝術,跨文類及多重符號系統的互文研究,試圖尋繹出當代文化的另一種視角。筆者在搜羅八0年代小說文本時,發覺文學文本生產呈現商品化、消費化的傾向,當時正值台灣新電影的崛起及女性作家以豐碩的創作量,積極攻佔文學市場及文學獎的時刻,台灣新電影的勃興與女作家的文壇發聲可謂八0年代兩個重要的文化場景,在商品市場的機制運作下,女作家的作品時時被改編成電影,躍上大螢幕粉墨登場,轉化成聲色俱佳的文化產品,電影文本與文學文本之間頻繁地互動與對話,形成複雜的文本互涉(intertextuality)現象。女作家、女演員與男性導演以虛構的小說╱電影文本作為演練場域,透過敘事改編、影像形塑、聲音的表述,再現女性經驗及父權文化,所呈顯的性別表演與台灣歷史脈絡及文化象徵系統互相呼應,展現當時藝文工作者對於社會議題的關懷,對歷史文化的反思,以及對儒家傳統的挑戰。
     透過對這個「女性文本╱電影改編」文化現象的整理、爬梳及反省,希望能回應當代喧嘩的視覺文化工業與寂寞的文學產業,在後現代大眾文化與精英文化界線日趨模糊時,文學這個古老的產業還能以什麼形式介入當代論述?對於身處於電子資訊、數位傳播的新世代而言,多媒體與敘事文類的結合,可以讓文學這個說書人展演出什麼新的美學形式?如果能將八十年代活絡的「文學電影」現象作系統的研究與整理,一方面釐清這個文化現象在台灣文化場域當中的定位及回響,並解析文學與電影之間互相交集,互相詮釋轉化的美學形式,作為當代文學與其他文化產業交流互動的考察。另一方面也作為一個重要的切入點,反思當前的影視產業與文學產業的連結,是否可能為傳統╱前衛,人文學科╱理工科技,及全球化╱在地化創造出對話的空間?透過小說文本與影像文本的互文參照,可以探究影視語言在挪用與借用文學素材時,如何受到後現代主義與後殖民思潮的重新詮釋,成為解構威權政治的論述利器,繼而被視為台灣文化本土化與主體建構的典範文本。再進一步探問的是:現代化的影像媒介與台灣文學的相遇□,各種強勢的西方影像美學、技藝、論述如何被台灣創作者所吸納、移植與轉化,進而使台灣能展開對自己歷史身世、主體建構及文化認同的反思,產生出本土化的文化產品。
     筆者所欲探究的課題在於:台灣在八0年代有許多得到文學獎的女性小說被改編成為電影,其中尤以新電影的導演拍攝較多,女性小說改編過程以女性角色為主,鋪敘女性意識、女性關懷,以及女性在社會上的現實處境,筆者認為可以劃歸為「女性電影」的類型作探討。若從建構論的角度而言,男性導演也能拍攝出女性電影,我們也能在男性導演的鏡頭□讀出「女性書寫」。筆者想藉由八0年代女性小說文本╱電影文本之間的互動,探索當女性小說文本介入電影之後,以往女性在電影的象徵系統□,被意識型態建構為刻板形象與符碼,即好萊塢影片類似的敘事模式與觀看機制,此強化父權社會性別符碼及對女性的貶抑,是否被一步步瓦解?與這瓦解相對的,是否有一種全新的敘事模式及敘事動力進入電影文化產業?女性在八0年代的主體再現中是否從單純被看地位中轉換出來,從純客體,承擔價值的身份轉換成具有主體威勢與創造意義的身份?她們是否不再被男性作為視點交換的客體,同時開始解構某種傳統的交換方式。在以女性為主角的影片中,女性的主體性在敘事形態及符碼意義之中不斷型塑而成的,男性的主體地位,及主動的觀看者地位是否逐漸喪失?筆者希冀藉由八0年代女性小說文本的爬梳,及電影影像再現的運作過程,作為理解八0年代文藝現象的一個切面。
     
     本論文所研究的對象是一群在八0年代崛起的女性作家,這群後起之秀在數年間囊括了各大重要的文學獎,並積極攻佔各大報副刊版面,被學界指為「閨秀文學現象」,她們敘事技巧圓熟,以敏銳筆觸,捕捉細膩寫實細節,在出版市場上各展風華,作品經常引起社會大眾注目,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她們深受讀者欣賞,又得到評論者的討論,可謂在文人圈內報酬相當優渥的寵兒。此批活躍的女作家跳脫社會角色的扮演,道德倫理的定位,以情欲書寫為策略,召喚陰性書寫與母親聲音(the voice of mother),撩撥人世的愛慾情仇,以女性身體的繁複感官重構女性主體,以女性生命歷程女兒、妻子、母親拆解男性所建構的大敘事及父系霸權論述。
     這群女作家與台灣新電影導演一同成長於台灣四0、五0年代,這批新電影導演積極改編女作家的作品,在影像上呈現生動而豐富的女性面貌,展露女性的主體性與強韌,以期再現台灣斯鄉斯土的成長歷程,也藉由女性生命史轉喻鄉土情感與家國認同。八0年代文學與電影新生世代的邂逅結緣,重新翻寫重構台灣本土的影像,及台灣人的身份認同,相較於八0年代之前中國符碼時時現身於文本影像之中,新電影可謂台灣影像主體性建構的起始。八0年代台灣新電影及文學電影的出現及建構,逐漸發展出「電影作為一種藝術」(film as an art)的論述,這除了電影本身的美學技巧之外,尚需要閱讀社群(影評人)及支援媒體參與論述,這個閱讀社群(影評人)以焦雄屏為主形成一個「班底」,強調知識份子的理念及專業的電影批評術語形構成「藝術電影精英社群」,以有別於傳統八卦印象式的電影評論方式,此社群對新電影的論述文章多半集結在《台灣新電影》一書。
     在八0年代電影與文學結合成一個高尚藝術,迎合中產階級崇尚品味的心態,並形成改編文學的電影風潮,因此,我們想要探問這種文藝現象的實踐過程是如何?又牽涉到那些因素與環節之運作?知識份子、電影工作者、影評人、與作家及學院內外的閱讀社群、批評者之間互動關係為何?在文化場域中各佔據什麼位置?女作家及新電影導演、影評人的文化資本及象徵資本,以及所謂的habitus如何催生、影響文學與電影的互動?這些皆是文藝社會學所關注的課題,社會學理論對本研究的啟發性主要在於:在探討女作家文本或電影文本時,不應忽視文藝場域和habitus的影響性,文藝活動和文藝實踐必須針對深層的結構性因素加以反思。作家除了從事文學活動之外,尚有其他的社會身份存在,並涉身於各種場域之中。文學場域和其他場域之間所具有的共構性不應忽視,其他藝術領域及政經變化對文壇的影響應納入研究的視野之中。
     本論文研究對象主要以八0年代女性作家:朱天文、李昂、蕭颯、蕭麗紅的小說文本改編成電影為主,探析深具女性意識的小說文本,在男性導演的凝視與詮釋之下,其女性議題及女性書寫特質,是更為彰顯、飽滿,或者是被消弱、削滅。男性導演的詮釋又與台灣社會文化產生何種互文現象?再者,本論文考察台灣電影╱文學互文現象、女性小說文本改編成電影之後如何處理女性形象、女性身體等等議題。在研究的時間點主要以八0年代為主,並回溯七0年代的鄉土文學論戰,影響所及在八0年代有鄉土小說改編風潮,以及新電影追求自我文化主體性與藝術性的努力。希冀透過文學與電影互文改編的考察,能更進一步理解八0年代的文藝現象,以及電影與文學互相闡發,互相豐富彼此的美學特質。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文學與電影的結盟-------------------------1
     (一) 學科範疇的互涉:文學與電影的邂逅-------------------------------------3
     (二) 文化階級的越界:大眾文化與精英文化的擺盪---------------------------7
     (三) 象徵符碼的互涉參照:文字符號與電影語言的生成轉化-----------------9
     第二節 文獻探討:女性書寫、影像詩學與當前文化研究----------12
     (一) 台灣女性書寫與通俗文類-----------------------------------------------12
     (二) 女性影像、性別表演與身體政治----------------------------------------14
     第三節 研究方法:性別、敘事文本與影像媒體相關理論----------20
     (一) 文化鑽石-----------------------------------------------------------------20
     (二) 影像符碼與互文理論----------------------------------------------------23
     (三) 女性主義與女性文本----------------------------------------------------27
     (四) 社會學的觀照------------------------------------------------------------32
     第四節 各章節摘要-------------------------------------------------------36
     
     第二章 八0年代「文學電影」現象與女性書寫-------------------39
     第一節 鄉土敘事與健康寫實風潮-------------------------------------39
     (一) 「鄉土文學論戰」與台灣敘事體------------------------------------------41
     (二) 鄉土修辭與台灣電影健康寫實風潮-------------------------------------47
     第二節 台灣新電影與鄉土小說改編----------------------------------60
     (一) 台灣新電影崛起---------------------------------------------------------60
     (二) 新電影與鄉土小說改編--------------------------------------------------65
     第三節 狂飆八0與婦女運動--------------------------------------------77
     (一) 政經文化-----------------------------------------------------------------78
     (二) 女性意識的崛起---------------------------------------------------------81
     第四節 女性書寫與傳播媒體-------------------------------------------87
     (一) 文學獎╱象徵權力╱性別政治------------------------------------------87
     (二) 性別與文類---------------------------------------------------------------91
     
     第三章 小說敘事╱影像再現與文化工業-------------------------98
     第一節 符號、文本與互文------------------------------------------------98
     (一) 文本越界-----------------------------------------------------------------98
     (二) 從文本到互文------------------------------------------------------------99
     (三) 「文本互涉」的論述-----------------------------------------------------104
     第二節 小說╱電影互文與文化場域---------------------------------113
     (一) 改編:視覺符碼與文字符碼的互文-------------------------------------113
     (二) 「藝術電影」品味區隔與影評詮釋系譜---------------------------------117
     (三) 誤讀?戲仿?台灣小說作者與電影導演的詮釋權-----------------------122
     第三節 女性小說與電影工業------------------------------------------133
     (一) 言情小說與類型電影---------------------------------------------------133
     (二) 女性書寫與新電影------------------------------------------------------143
     
     第四章 女性主體性與「寫實」影像再現---------------------------153
     第一節 女性啟蒙成長與家國經濟資本的互喻---------------------154
     (一) 從小說文本的《油麻菜籽》到影像文本的《油麻菜籽》-----------------156
     (二) 從《霞飛之家》到<我這樣過了一生>---------------------------------164
     (三) 母性論述與母女關係---------------------------------------------------172
     第二節 《殺夫》父權經濟及性議題----------------------------------193
     (一) 《殺夫》的讀者反應與詮釋----------------------------------------------193
     (二) 從驚悚的女性書寫到低調的場面調度---------------------------------199
     (三) 民俗傳說文化的傳播與再生產-----------------------------------------205
     第三節 桂花巷--情慾書寫與身體政治-------------------------------214
     (一) 對於蕭麗紅的《桂花巷》解讀詮釋--------------------------------------214
     (二) 鄉俗細節的描寫到言情通俗的影像 ----------------------------------218
     (三) 宗族父權與禁錮象徵---------------------------------------------------225
     (四) 後花園空間與情慾流動------------------------------------------------236
     
     第五章 青少年敘事與母性空間-------------------------------------249
     第一節 記憶、鄉土與青少年敘事-------------------------------------249
     (一) 父性歷史與母性空間---------------------------------------------------249
     (二) 歷史記憶的再現與懷舊影片-------------------------------------------251
     第二節 母性的凝視與規訓身體----------------------------------------261
     (一) 女性敘事聲音的畫外音------------------------------------------------263
     (二) 母親的凝視與主╱客觀鏡頭-------------------------------------------267
     (三) 規訓身體與父子傳承---------------------------------------------------271
     第三節 童年憶往鄉愁與母性╱原鄉符碼---------------------------277
     (一) 童年往事----------------------------------------------------------------278
     (二) 冬冬的假期-------------------------------------------------------------293
     第四節 母性召喚的缺席與異質都會空間---------------------------305
     (一) 都會空間與消費社會---------------------------------------------------305
     (二) 台北影像空間與全球化------------------------------------------------306
     (三) 母親的缺席與性別化空間----------------------------------------------316
     (四) 敘事聲音與想像空間---------------------------------------------------320
     
     第六章 結論-----------------------------------------------------------------327
     第一節 文化工業下女性小說被影像化的選擇機制---------------328
     第二節 八0年代台灣女性書寫╱影像互文的美學形構---------329
     參考書目----------------------------------------------------------------------341
     附錄-----------------------------------------------------------------------------370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715150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台灣女性小說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台灣新電影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互文性zh_TW
dc.title (題名) 台灣女性小說與電影之互文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第一部份:中文資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討論文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小說文本、電影劇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丁亞民,朱天文,許淑真,《結婚》,電影分場對白劇本,中央電影公司,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七等生,<結婚>,《僵局》,台北:遠景,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禎和,《美人圖》,台北:洪範,19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禎和,《嫁□一牛車》,台北:洪範,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禎和,《玫瑰玫瑰我愛你》,台北:洪範,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白先勇,《玉卿嫂》(電影劇本,小說),台北:遠景,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白先勇,《金大班的最後一夜》(電影劇本,小說),台北:遠景,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白先勇,《台北人》,台北,爾雅,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儀冠,<論《桑青與桃紅》的陰性書寫與離散文化>,《政大中文學報》,第1期,2004年6月,頁296-3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游靜,<回頭已是百年身—尋找香港電影中的女性作者>,《第十屆女性影展國際論壇論文集》,台北:女性影展學會,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照,<從「鄉土寫實」到「超越寫實」──八0年代的台灣小說>,《台灣文學發展現象:50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二)》,台北:文建會,頁137-15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月瑜,<台灣新電影:本土主義的「他者」>,《中外文學》,第27卷,第8期,1999年1月,頁43-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翠,<新亮的星系──女性文學史論述概況的觀察與檢討>,收於靜宜大學主編,《二00一年台灣文學年鑑》,2003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照,《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台北:聯合文學,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小青,<左翼電影中的女性形象>,《當代電影》,第5期,2002,頁40-4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園,<回歸與漂泊──關於中國現當代作家的鄉土意識>,《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第10期,1989,頁13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颯,《唯良的愛》,台北:九歌,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Escarpit, Robert. Sociologie de la Llitterature,于沛選編,《文學社會學》,安徽:文藝,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石偉,<台灣新電影中女性形象之爭論>,《當代電影》,第34期,1990年1月15出版,頁92-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中國現代女性文學研究》,台北:時報,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廖金鳳,<邁向健康寫實電影的定義──台灣電影史的一份備忘錄>,《電影欣賞》,1994年11-12月,頁38-4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廖金鳳,<1960年代台灣電影「健康寫實」影片之意涵>,《電影欣賞》,1994年11-12月,頁14-5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聞天祥,<台灣新電影的文學因緣>,《台灣新電影二十年》,台北: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2002,頁66-7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紀蕙,<不一樣的玫瑰故事:《紅玫瑰╱白玫瑰》顛覆文字的政治策略>,《中國電影:歷史、文化與再現》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發展與文化變遷研討會,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紀蕙,<跨藝術互文改寫的中國向度:跨藝術互文中的女性空間與藝術家的自我定位>,台北市: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紀雯,<後現代英美小說中國家與大眾文化的互動>,台北市: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澤主編,《狂飆八0: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台北:時報文化,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紀蕙策劃,<英國文學與電影>專題,《電影欣賞》,第92期,1998年3-4月,頁17-4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婉俐,<《春天情書》的多重文本與虛╱實對話>,《電影欣賞》,第95期,1998年9-10月,頁61-6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古繼堂<略論宋存壽電影>,《電影欣賞》,第57期,1992年5/6月,頁17-1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振亞,<歷史空間╱空間歷史>,收於沈曉茵等編《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台北:麥田,2000,頁113-13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秀枝,<利法代《詩的符號學》中的潛藏符譜與文本的相互指涉性>,《中外文學》。第23卷,第1期,1994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秀枝,<克麗絲特娃對母子關係中「陰性」空間的看法>,《中外文學》,第21卷,第9期,1993,頁35-4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邱貴芬,《仲介台灣.女人》,台北:元尊文化,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颯,張毅,《我兒漢生》,電影分場對白劇本,中央電影公司,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篤堅,<兩極徘徊中的台灣人影像與身份認同>,《中外文學》,第27期,第8卷,1999年1月,頁18-2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源煌,<文學評論何去何從>,《文訊》,第38期,1992,頁108-11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美蓮,<中國留學生為何選居留美國之研究>,《東吳政治社會學報》,第2期,1978年12月,頁138-13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歐陽子,<白先勇的小說世界──「台北人」之主題探討>,《台北人》,台北:爾雅,1983,頁5-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翠,《日據時期台灣婦女解放運動──以《台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1932)》,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迅,<鄉土文學論戰:一場迂迴的革命?>,收於《南方》雜誌,1987年7月號「鄉土文學論戰十年專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鴻鴻專題策劃,<莎士比亞與電影──百變莎士比亞>專題,《電影欣賞》,1998年1-2月,頁14-5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焦雄屏,《台灣新電影》,台北:時報文化,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鍾玲,<女性主義與台灣作家小說>,張寶琴等(主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出版,1995年6月,頁192-2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阿勤,<1980年代以來台灣文化民族主義的發展:以「台灣(民族)文學」為主的分析>,《台灣社會學研究》,第三期,1999年7月,頁1-5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阿勤,<民族主義與台灣──一九七0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台灣史研究》,第二期,第六卷,1999年12月,頁77-13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戴劍平,<一種道德觀念與一種文學模式──對現、當代文學中兩類女性形象系列的考察>,《當代文藝思潮》,28期,蘭州:1987,頁41-4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邱貴芬,《不(同)國女人聒噪──訪談當女作家》,台北:元尊文化,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鍾鐵民,<原鄉人及其他>,《鍾肇政全集11》,桃園巿:桃園縣立文化中心,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颯,張毅,《我的愛》,電影分場對白劇本,中央電影公司,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龍應台,<盲目的懷舊病──評「千江有水千江月」>,《新書月刊》,第21卷,1985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正惠,<鄉土文學中的「鄉土」>,《聯合文學》,第14卷,第2 期,1997年12月,頁83-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豐林,<語言革命與當代西方本文理論>,《天津社會科學》,1998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亮雅,《慾望更衣室》,台北:元尊文化,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Escarpit, Robert. Sociologie de la Litterature,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台北,遠流出版,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簡政珍,<臥虎藏龍:悲劇與映象的律動>,《聯合文學》,2001年4月,頁11-2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簡政珍,<詩與蒙太奇>,《文訊》,第1卷,第40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藍祖蔚,<《落山風》剝奪了女性尊嚴>,《聯合報》,1988年8月27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ulvey, Laura ,林寶光譯,<<視覺快感與敘事電影>的反思──以及金維多《太陽浴血記》一片的啟示>,《電影欣賞》,第43期,1990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ulvey ,Laura,林寶光譯,<高達:女人的影像╱「性」的影像>,《電影欣賞》,第40期,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olando, B. Tolentino.,李亞梅、王志弘譯,<南韓、台灣與菲律賓的祖國、國族電影和現代性>,《電影欣賞》,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玉瑕,<社會變遷台灣婦女之事業觀>,《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五十期,頁25-6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第二部份:外文資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des, Dawn. Photomontage. London: Thames & Hudson, 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颯,《走過從前》,台北:九歌,19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ield, Syd. Screenplay : the Foundations of Screenwriting,曾西霸譯,《實用電影編劇技巧》,台北:遠流出版,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亮雅,《情色世紀末》,台北:九歌,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sheim, Lester. From Book to Film,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4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struc, Alezandre. “The Birth of a New Avant-gared: La Camera-stylo”, Ecran Français 144. Reprinted in The New Wave. Trans. Peter Graham, London: Secker and Warburg/BFI, 196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akhtine, Mikhail. The Dialogic Imagination: Four Essays, trans. C. Emerson & M. Holquist, Austin, Tex.: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akhtin, Mikhail. Problems of Dostoevsky’s Poetic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4, p.1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arthes, Roland. “Theory of the Text”, in Untying the Text: A Post-Structuralist Reader , Robert Young ed., Bost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19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年同,《中國電影美學》,台北:允晨文化,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arthes, Roland. The Pleasure of the Text, trans. Richard Miller, 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arthes, Roland. Image, Music, Text, trans. Richard Howard, 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7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蕾,《寫在家國以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arthes, Roland. “The Death of the Author”, “From the Work to the Text”, in The Rustle of Language, trans. Richard Howard, Berkeley & L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ontanat, David. The Secret Language of Symbols,何盼盼譯,《象徵的名詞—進入象徵意義的視覺之鑰》,台北:米娜貝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habha, Homi.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New York and London: Rutledge, 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秀美,《五十年來的台灣通俗小說》,台北:文津,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loom, Harold. A Map of Misreading.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麗紅,《桂花巷》,台北:聯經,197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loom, Harold. Poetry and Repression: Revisionism from Blake to Steven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昂,<我的創作觀>,《文學界》,第10集,頁35-3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luestone, George. Novels into Film.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5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ordwell, David. Narration in the Fiction Film.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ourdieu, Pierre. 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 trans.Thompson,John B ,Cambridge: Polity, 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artmell, Deborah & Lmelda Whelehan,. ed. Adaptations: From Text To Screen, Screen to Text London, New York : Routledge, 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hodorow, Nancy. 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Psychoanalysis and the Sociology of Gender. Berkeley: U of California P, 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oucault, Michel.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謝石譯,《性史》,台北:結構群文化,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蕾,《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之間閱讀記》,台北:麥田,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uller, Jonathan. The Prusuit of Signs: Semiotics, Literature, Deconstruction, Cornell: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正惠主編,《文學的後設思考》,,台北:正中,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anon, Frantz. Black Skin White Masks, Trans. C. L. Markmann, London:MacGibbon & Kee,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曉茵,<胴體與鋼筆的爭戰──楊惠姍、張毅、蕭颯的文化現象>,《中外文學》,第26卷,第2期,1997年7月,頁98-11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ish, Stanley. Doing What Comes Naturally:Change,Rhetoric,and the Practice of Theory in Literary and Legal Studies, New York& London, Oxford Univ., 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oucault, Michel. “What is an Author?”, Language, Counter-Memory, Practice: Selected Essays and Interviews, Trans. Donald F. Bouchard and Sherry Simon., Cornell: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麗紅,《桂花巷》,電影分場對白劇本,中央電影公司,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enette, Gérard. Palimpsestes, Literature in the second degre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riswold, Wendy. Culture and Societies in a Changing World, Thousand Oaks, Calif. : Pine Forge Press, 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einrich F. Plett ed. Intertextuality, Berlin ; New York : W. de Gruyter, 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iannetti, Louis D.Understanding Movies,焦雄屏譯,《認識電影》台北:遠流出版,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irsch, Marianne. The Mother/Daughter Plot: Narrative, Psychoanalysis, Feminism. Bloomington: Indian UP, 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okheimer, Max. and Theodor Adorno,.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Trans. John Cumming, New Youk:Continuum, 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蕾,《原初的激情:視覺,性慾,民族誌與中國當代電影》,台北:遠流,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曉茵,<電影中的女性書寫:檢視張艾嘉《少女小漁》及《今天不回家》中的(少)女性書寫>,《中外文學》,第28卷,第5期,1999年10月,頁32-4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念真,《兒子的大玩偶》,電影分場對白劇本,中央電影公司,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utcheon, Linda. A Theory of Parody, The Teaching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rt forms. New York, London: Methuen, 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Ian, Marcia. Remembering the Phallic Mother: Psychoanalysis, Modernism, and the Fetish. Ithaca: Cornell UP, 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acqueline, Rose. “The Cinematic Apparatus: Problems in Current Theory”, The Cinematic Apparatus, Teresa de Lauretis and Steven Heath ed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Klein, Melanie “Importance of Symbol-Form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go ”, The Writings of Melanie Klein, Vol. ed.R.E. Money-Kyrle et al. London: Hogarth Press, 1975, pp. 219-23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Kristeva, Julia. Séméiotikè, Recherches pour une sémanalyse. Paris: Seuil, 196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影像文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reene, Gayle. and Coppelia Kahn,. Making a Difference : 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陳引馳譯,《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台北:駱駝,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Kristeva, Julia. Toril Moi ed. The Kristeva Reader.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Kristeva, Julia. Desire in Language: A Semiotic Approach to Literature and Art. Oxford: Basil Blackwell Ltd., 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台北:自立報社文化出版部,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uckhurst, Roger. ”Shut(ting) the Fuck Up: Narrating Blue Velvet in the Postmodernist Frame”, Bete Noire 8-9, Autumn 1989-Spring 1990, pp.170-1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argaret , Rose. Parody/Meta-fiction. Analysis of Parody as a Critical Mirror of the Writing and the Reception. London: Croom Helm, 19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紀蕙,《文學與藝術八論:互文,對位,文化詮釋》,台北:三民,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慧玲,《表演中國──女明星表演文化視覺政治1910-1945》,台北:麥田,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argaret, Rose. Parody: Ancient, Modern, and Post-modern.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cfarlane, Brian. Novel to Film: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adapta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itchell, Juliet. Psychoanalysis and Feminism, New York: Vintage Books,197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odleski, Tania. ”Time and Desire in the Woman’s Film”, Cinema Journal 23.3 Spring, 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ollows, Joanne. and Mark Jancovich,. Approaches to Popular Film,張雅萍譯,《大眾電影研究》,台北:遠流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ulvey, Laura. ”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ema”, Screen 16, No. 3, Autumn 1975,pp6-1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ordwell, David. and Kristin Thompson,. Film Art : An Iintroduction,曾偉禎譯,《電影藝術 形式與風格》,台北:麥格羅希爾,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ulvey, Laura. Visual &Other Pleasures,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童,《看海的日子》,台灣:蒙太奇有限公司,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ulvey, Laura ”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on Cinema.” In Patricia Erens.(Ed.) Issues in Feminist Film Criticism.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O’Donnell, Patrick. and Robert Con Davis, Intertextuality and Contemporary American Fiction,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紀蕙編,《框架內外:藝術,文類與符號疆界》,台北:立緒文化,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iffaterre, Michael. Text Produc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施淑,<文字迷宮──評李昂《花季》>,《兩岸文學論集》,台北:新地,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chrader, Paul. Transcendental Style in Film: Ozu, Bressen, and Dreye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cott, Joan W. “Gender : A Useful Category of Historical Analysis” Coming to Terms, : Feminism , Theory, Politics, Ed. Elizabeth Weed, London :Routledge, 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春明,《黃春明電影小說集》,台北:皇冠,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鍾理和,《夾竹桃》,張良澤編,《鍾理和全集2》,台北:遠景,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cott, McQuire. Visions of Modernity: Representation, Memory, Time and Space in the Age of the Camera, Sage Publications, 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howalter, Elaine. ”Feminist Criticism in the Wilderness”, The New Feminist Criticism: Essays on Women,Literature and Theory,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prengnether, Madelon. The Spectral Mother: Freud ,Feminism ,and Psychoanalysis , Ithaca & London: Cornell UP, 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tam, Robert. Film Theory : An Introduction , Malden:Blackwell, 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aylor, Lisa. and Andrew Willis,. Media Studies: Text, Institutions, and Audiences, Oxford:Blackwell, 1999, pp13-1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白景瑞,《家在台北》,台灣:中央電影公司,197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紀蕙,《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台北:立緒文化, 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urner, Bryans S. The Body and Society : Explorations in Social Theory, New York:B.Blackwell, 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agner, Geoffrey. The Novel and the Cinema, London: the Tantivy Press, 19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施懿琳,楊翠,《彰化縣文學史》,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杜正勝,<內外與八方:中國傳統居室空間的倫理觀和宇宙觀>,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空間、家與社會」研討會論文,1994年2月22日,頁2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Iser, Wolfgane. The Act of Reading,金惠敏等譯《閱讀行為》,湖南:湖南文藝出版社,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illiamson, Judith. Decoding Advertisements, London: Marian Buyers, 197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orton, Michael. and Still Judith,. Intertextuality: Theories and Practices.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Zahar, Renate. Frantz Fanon: Colonialism and Alienation. Wilfred Trans. F. Feuser,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197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白景瑞,《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台灣第一有限公司,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行,《蚵女》,台灣:中央電影公司,196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行,《原鄉人》,台灣:大眾有限公司,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侯孝賢,《兒子的大玩偶》,第一段<兒子的大玩偶>,台灣:中央電影公司,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紀蕙編,《他者之域:文化身份與再現策略》,台北:麥田出版,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侯孝賢,《風櫃來的人》,台灣:萬年青電影公司,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阮秀莉:主持人,對談人:簡政珍、陳淑卿,<既愛又怕看《英倫情人》:小說與電影的書寫欲望對談>,《電影欣賞》,第93期,1998年5.6月,頁71-7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侯孝賢,《冬冬的假期》,台灣:中央電影公司,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Kaplan, E. Ann. Women and Film : Both Sides of the Camera,曾偉禎等譯,《女性與電影》,台北:遠流,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侯孝賢,《童年往事》,台灣:中央電影公司,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天文,《最想念的季節》,電影分場對白劇本,中央電影公司,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侯孝賢,《尼羅河女兒》,台灣:萬寶影業公司出品,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坤厚,《小畢的故事》,台灣:中央電影公司,19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坤厚,《最想念的季節》,台灣:中央電影公司,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坤厚,《桂花巷》,台灣:中央電影公司,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永祥,《今夜微雨》,台灣:大大公司,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美君,《玫瑰玫瑰我愛你》,台灣:蒙太奇影業公司,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春蕤,<台灣的麥當勞化──跨國服務業資本的文化邏輯>,《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十六期,1994,頁1-1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現成,《台灣電影社會與國家》,台北:揚智文化,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美君,《少年阿辛》,台灣:蒙太奇影業公司,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焦雄屏,《台灣電影90新新浪潮》,台北:麥田出版,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毅,《我這樣過了一生》,台灣:中央電影公司,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毅,《我兒漢生》,台灣:三一有限公司,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毅,《我的愛》,台灣:中央電影公司,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孟樊,林燿德主編,《世紀末偏航—八0年代台灣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玉珊,《落山風》,台灣:中央電影公司,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玉珊,《雙鐲》,台灣:大都會電影公司,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玉珊,《牡丹鳥》,台灣:湯臣電影公司,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聖芬,<告別「我的愛」──蕭颯決心為自己而活>,《自立晚報》,第10版,1986.10.3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曾壯祥,《兒子的大玩偶》,第二段<小琪的那一頂帽子>,台灣:中央電影公司,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曾壯祥,《殺夫》,台灣:湯臣電影公司,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康著,《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麥田,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永熾監修,薛化元主編,《台灣歷史年表:終戰篇(1966-1978)》,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1990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萬仁,《兒子的大玩偶》,第三段<蘋果的滋味>,台灣:中央電影公司,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萬仁,《油麻菜籽》,台灣:中央電影公司,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虞戡平,《孽子》,台灣:群龍公司,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虞戡平,《兩個油漆匠》,台灣:龍祥公司,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一般論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達芸,《女性閱讀與小說評論》,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杭之,<八0年代台灣的思想╱文化發展>,收入《邁向後美麗島的民間社會》,台北:唐山,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小野,《一個運動的開始》,台北:時報文化,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小野,《白鴿物語》,台北:時報,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志弘,《性別化流動的政治與詩學》,台北:田園城巿文化,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雅各,《台灣婦女解放運動史》,台北:巨流出版,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Kavanangh, James H.,<論意識型態>(”Ideology”),收入Eds.Frank Centricchia and Thomas McLaughlin,Critical Terms for Literary Study,張京媛等譯《文學批評術語》,香港:牛津,1994,頁422-44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禎和,《電視.電視》,台北:遠景,197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寧,《比較文學與中國當代文學》,雲南:雲南教育出版社,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寧,《全球化與文化研究》,台北:揚智,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德威,《眾聲喧嘩──三0與八0年代的中國小說》,台北:遠流出版,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阿薩爾斯,<旅行手記:寫真侯孝賢>,《電影欣賞》,20期,1986年,9月,頁72-7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德威,《小說中國》,台北:麥田出版,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麼文學》,台北:麥田,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菊人,《小說技巧》,台北:遠景,19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德威,《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頁196,台北:麥田,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evi-Strauss,Claude. The Savage Mind,李幼燕譯,《野性的思維》,北京:商務出版社,196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震寰,《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巨流圖書,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月瑜,《三地傳奇:華語電影二十年》,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耀輝,《文學文本解讀》,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出版公司,《中華民國八十二年出版年鑑》,台北:中國出版公司,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芳玫,《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時報,《台灣:戰後五十年: 土地 人民 歲月》,台北:時報文化,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女性知識份子與台灣發展》,台北:中國論壇出版,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電影出版社編輯部,《再創作—電影改編問題討論集》,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尋找電影中的台北》,(一九九五金馬獎國片專題特刊), 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邱順清編,《1997台北金馬影展》,台北: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蘭成,《中國文學史話》,台北:三三書坊,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etz, Christian. Essais Sur la Signification au Cinema,劉森堯譯,《電影語言──電影符號學導論》,台北:遠流,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台灣新電影二十年》,台北: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古添洪,《記號詩學》,台北:東大,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月瑜,《歌聲魅影:歌曲敘事與中文電影》,台北:遠流,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芳玫,<雅俗之分與象徵性權力鬥爭──由文學生產與消費結構的改變談知識份子的定位>,《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6期,1994年,頁55-7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古繼堂,《台灣小說發展史》,台北:文史哲,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雙一,《戰後台灣新世代文學論》,台北:揚智文化,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寶釵、范銘如編選,《島嶼妏聲:女性小說讀本》,台北:巨流,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馬以工等著,《當今婦女角色與定位》,台北:國際崇她社台北三社,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范銘如,《眾□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出版,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迷走,梁新華,《新電影之死:從《一切為明天》到《悲情城巿》》,台北:唐山,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全之,《王禎和的小說世界》,台北:三民,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illett, Kate. Sexual Politics,宋文偉譯,《性政治》,南京:江蘇人民,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洪興,《纏足史──纏足的起源與發展》,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小兵,《再解讀:大眾文藝與藝識形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松燕,<身體與流體經濟——依蕊格萊的女性形構學>,《中外文學》,第2期,第31卷,2002年7月,頁9-3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天文,《尼羅河女兒》,電影分場對白劇本,萬寶影業公司,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文學,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周興,《說不可說之神秘》,上海:三聯書局,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貽讓,《周易正義》,四庫備要,中華,卷九,頁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光正,宋文里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紀舟,《七0年代台灣左翼運動》,台北:海峽學術社,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梅家玲編,《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台北:麥田,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尉天驄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自印,197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itchell, Juliet. ”Patriarchy, Kinship, and Women as Exchange Objects”,<婦女制:親屬關係與作為交換的婦女>,收在張京媛主編的《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新華發行,1992,頁430-4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琇禎,《台灣當代小說縱論:解嚴前後(1977-1997)》,台北:五南,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ordwell, David. Narration in the Fiction Film,李顯立等譯,《電影敘事—劇情片中的敘述活動》,台北:遠流, 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小虹,《後現代╱女人:權力,慾望與性別表演》,台北:時報文化,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小虹,《性別越界:女性文學理論與批評》,台北:聯合文學,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小虹編,《性╱別研究讀本》,台北:麥田,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維廉,《解讀現代、後現代—生活空間與文化空間的思索》,台北:東大出版,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天文,《電影小說集》,台北:遠流,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小虹,《怪胎家庭羅曼史》,台北:時報,2000,頁3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釗維,《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台北:時報文化,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漢良,《比較文學理論與實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oi, Toril.,Sexual/textual Plitics : Fminist Lterary Theory,陳潔詩譯,《性別╱文本政治》,台北:駱駝,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汪笨湖,《落山風》,台北:晨星,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愛玲,《流言》,台北:皇冠,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覺明,《電影編劇》,台北:揚智文化,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寶琴等主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梁良,《論兩岸三地電影》,台北:茂林,1998,頁2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梁新華,迷走編,《新電影之死》,台北:唐山,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念真,朱天文,《戀戀風塵﹕劇本及一部電影的開始到完成》,台北:三三書坊,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馮際罡,《小說改編與影視編劇》,台北:書林,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天文,《花憶前身》,台北:麥田,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家電影資料館,《台語片時代》,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章英華,<都巿化與機會結構及人際關係態度>,收於楊國樞、瞿海源主編《變遷中的台灣社會:第一次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資料的分析》上冊,台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1988,頁16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海音,<台灣的媳婦仔──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中央日報》,第七版,1950年3月12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aid,Edward. Orientalism,《東方主義》,台北:立緒文化,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光興主編,《文化研究在台灣》,台北:巨流,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飛寶,《台灣電影史話》,北京:中國電影出版,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飛寶,《台灣電影導演藝術》,台北:亞太圖書,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儒修,《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台北:萬象圖書,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儒修,《電影帝國》,台北:萬象圖書,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龍彥,《光復初期的台灣電影史》,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儒修,《女性與影像》,台北:遠流,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儒修,黃慧敏,鄭玉菁編,《凝視女像:56種閱讀女性影展的方法》,台北:遠流,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素英,<流浪者之歌:試論母職理論與《客途秋恨》中之母女關係>,《中外文學》,第28卷,第5期,1999年10月,頁45-5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昂,《暗夜》,出版者:李昂, 1994新版(初版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ayers, Janet. Mothers of psychoanalysis : Helene Deutsch, Karen Horney, Anna Freud, Melanie Klein,劉慧卿譯,《母性精神分析—女性精神分析大師的生命故事》,台北:心靈工作坊,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區桂芝執行編輯,《台灣電影精選》,台北:萬象,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仁,《悲情台語片》,台北:萬象圖書,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仁,《電影與政治宣傳》,台北:萬象圖書,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仁,《行者影跡:李行.電影.五十年》,台北:時報文化,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仁,《電影阿郎:白景瑞》,台北:亞太圖書,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建業,《人文電影的追尋》,台北:遠流出版,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建業,《潮流與光影》,台北:遠流出版,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龍彥,《春花夢露:正宗台語片興衰錄》,台北:博揚文化,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鍾肇政,《鍾肇政全集11__原鄉人》,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1999-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建業,《楊德昌電影研究》,台北:遠流出版,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焦桐,《台灣文學的街頭運動(一九七七~世紀末)》,台北:時報文化,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春明,《黃春明典藏作品集》,台北:皇冠,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焦雄屏,《台港電影中的作者與類型》,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昂,《殺夫》,台北:聯經。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焦雄屏,《改變歷史的五年》,台北:萬象圖書,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龍彥,《「影響」的影響》,新竹:竹市影像博物館,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龍彥,《八十年代台灣電影史》,新竹:竹市影像博物館,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一二,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商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費孝通,《鄉土中國,鄉土重建》,台北:風雲時代出版,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載爵,<本土之前的鄉土:談一種思想的可能性的中挫>,《聯合文學》,第14卷,第2 期,1997年12月,頁83-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廖金鳳,《消逝的影像──台語片的電影再現與文化認同》,台北:遠流,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廖炳惠,《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台北:聯經,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訴上,《台灣電影戲劇史》,台北:銀華,196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曾慧佳,《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台北:桂冠書局,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彥寧,《戴著草帽到處旅行──性╱別、權力、國家》,台北:巨流,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鳳翔,房莉,《名著的影視改編》,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念真,朱天文,《悲情城市》,台北:三三書坊,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齊隆壬,《電影沈思集:風潮結構與批評》,台北:圓神,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齊隆壬,<侷限於體制下的「新電影」>,收入《一九八七年金馬獎國際電影展特刊》,台北: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邱貴芬,<文學影像與歷史──從作家紀錄片談新世紀史學方法研究空間的開展>,《中外文學》,第31卷,第6期,2002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樹森編,《文化批評與華語電影》,台北:麥田出版,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出版,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源煌,《當代文化理論與實踐》,台北:雅典出版,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choles, Robert E.Semiotics and Interpretation,譚大力,龔建明譯,《符號學與文學》,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天鐸編著,《當代華語電影論述》,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國榮,《中國近代文藝電影研究》,台北:電影圖書資料館,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台北:稻鄉出版社,19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閻廣芬,《中國女子與女子教育》,河北:河北大學出版,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陸昭環,《雙鐲》,台北:風雲時代,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邱貴芬,<《失聲畫眉》──探討台灣女性小說壓抑的母親論述>,《台灣文藝》第5卷,1994,頁34-3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盧非易,《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台北:遠流,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鍾慧玲主編,《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台北:里仁,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仁昌編,《1950-1990尋找電影中的台北》(1995金馬獎國片專題特刊),台北:台北金馬獎影展執行委員會,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家孝,<「金大班的最後一夜」攝製內幕>,收於白先勇,《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台北:遠景,1985,頁89-1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家孝,<苦命玉卿嫂「難產」十四年──追憶最初想把小說成電影的經過>,收於白先勇,《玉卿嫂》,台北:遠景,1985。頁7-20 。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白先勇,《孽子》,台北,允晨文化,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簡瑛瑛編,《當代文化論述: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新店:立緒文化,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天鐸,《台灣電影社會與歷史》台北:視覺傳播藝術學會,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簡瑛瑛,《何處是女兒家──女性主義與中西比較文學╱文化研究》,台北:聯合文學,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簡瑛瑛編,《女性心╱靈之旅:女族傷痕與邊界書寫》,台北:女書文化,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孟樊,<民國八十五年文學傳播>,《文訊》,第139期,1997,頁26-3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簡政珍,《電影閱讀美學》,台北:書林。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薩杜爾,《世界電影史》,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燁《牡丹鳥》,高雄:派色文化,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青,《錄影詩學》,台北:書林,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青,《羅青看電影》,台北:東大圖書,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婷,《克里斯多娃》,台北:生智,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hapiro, Judith. The Source of the Spring: Mothers through the Eyes of Women Writers,許瓊瑩譯,《女兒與母親的親密對話》,台北:麥田,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偉貞,《有緣千里》,台北:洪範書店,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顧燕翎,《女性知識份子與台灣發展》,台北:聯經,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仕芬,《愛情與婚姻:台灣當代女作家小說研究》,台北:文史哲,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京安,<台灣婚姻暴力──一個文化過程模式之探討>,《考古人類學刊》,第50期,1995年6月,頁65-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台北:女書文化,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bbott, Pamela. and Claire Wallace,.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 Feminist Perspectives,俞智敏等譯,《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台北:巨流,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ppadurai, Arjun. Cultures and Publicity,汪暉、陳燕谷主編《文化與公共性》,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rmes, Roy. Third World Film Making and the West,廖金鳳,陳儒修譯,《第三世界電影與西方》,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燁,黃玉珊《牡丹鳥》電影劇本,台灣:湯臣電影公司,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umont, Jacques. and Michel Marie, L`Analyse des Films,吳珮慈譯。《當代電影分析方法論》,台北:遠流,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tam, Robert. and Robert Burgoyne,. New Vocabularies in Film Semiotics,張梨美譯,《電影符號學的新語彙》,台北:遠流,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arthes, Roland. S/Z,屠友祥譯,《S/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erger, John. About Looking,劉惠媛譯,《影像的閱讀》,台北:遠流,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芳玫,《女性與媒體再現》,台北:巨流,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erger, John. Ways of Seeing,陳志梧譯,《看的方法》,台北:明文,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仕芬,《女性觀照下的男性—女作家小說析論》,台北:聯合文學,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loom, Harold. A Map of Misreading,朱立元、陳克明譯,《比較文學影響論:誤讀圖式》,台北:駱駱出版社,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tam ,Robert. Film Theory,陳儒修、郭幼龍譯,《電影理論解讀》,台北:遠流,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torey, John. An introductory Guide to 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楊竹山,郭發勇,周輝譯,《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ong, Rosemarie. Feminist Thought :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刁筱華譯,《女性主義思潮》,台北:時報文化,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eedon ,Chris. Feminist Practice and Poststructuralist Theory,白曉紅譯,《女性主義實踐與後結構主義理論》,台北:桂冠,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Zoonen, Liesbet van. Feminist Media Studies,張錦華,劉容玫譯,《女性主義媒介研究》,台北:遠流, 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學位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游惠貞編,黑白屋電影工作室策劃,《女性與影像──女性電影的多角度閱讀》,台北:遠流,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ourdieu, Pierre. Cultural Reproduction of Pierre Bourdieu,邱天助譯,《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俐容,《台灣電影中國族圖像的轉變》,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廖輝英,《不歸路》,台北:聯經,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臺芳著,《女性電影理論》,台北:揚智文化,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寶釵,《論現代文學女性小說家:從一個女性經驗的觀點出發》,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祖琛,《七0年代台灣鄉土文學運動析論──傳播結構的觀察》,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蓓蓓,《李翰祥《梁祝》電影研究──以女性觀眾凝視角度分析》,台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婉茹,《八0年代台灣女作家小說中女性意識之研究》,淡水: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侯作珍,《從消費社會探討八0年代台灣小說主題意識的轉變》,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洪儀真,《三0年代和七0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中的左翼思想及其背景之比較》,台北: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洪珊慧,《李昂小說研究》,新竹:清華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晏子,〈台灣電影發展的因應與突破〉,《聯合月刊》,第26期,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凌子楚,《台灣八0年代社運的政經分析》,台北: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秀慧,《黃春明小說研究》,淡水: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翁慧雯,《文學與政治:七0年代台灣的「鄉土文學」論戰》,台北: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顯杰,《電影敘事學:理論和實例》,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廖輝英,《油麻菜籽》,台北:皇冠文化,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莊宜文,《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小說獎研究》,中壢: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莊麗莉,《文學出版事業產銷結構變遷之研究—文學商品化現象觀察》,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明柔,《典範的更替╱消解與台灣八0年代小說的感覺結構》,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蓓芝,《八十年代台灣新電影現象之社會歷史分析》,台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台北:聯經,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玲玲,《蕭麗紅小說研究1965-1996》,台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明輝,<民國七十五、七十六年文學圖書出版概況>,《中華民國七十七年出版年鑑》,台北:中國出版公司,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儀冠,《晚明至盛清女性題畫詩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世凡,《人物言說與台灣新電影:一項知識社會學的研究》,台北: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嘉玲,《台灣客籍作家文學作品改編電影研究》,台南: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曉琪,《七0年代鄉土文學的論戰與文學場域的變遷》,南投:暨南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曉茵主編,《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台北:麥田出版,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玟伶,《王禎和作品論:小說,劇本與影評》,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廖輝英,《今夜微雨》,台北:皇冠文化,1994新版(初版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叔慧,《華麗的修行:朱天文的文學實踐》,淡水: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韻采,〈國家機器與台灣電影工業之形成〉,《電影欣賞》,1994,頁59-6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義玲,《台灣當代小說的世紀末圖象研究—以解嚴後十年(1987-1997)為觀察對象》,台北:台灣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魏玓,《當前台灣電影工業的政治經濟分析(1989-1993)》,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懷恩,《台灣政治變遷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鍾正道,《張愛玲小說的電影閱讀》,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春馨,《八0年代台灣文學正名論》,中壢: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藍博堂,《台灣鄉土文學論戰及其餘波,1971~1987》,台北: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期刊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云縵<李行導演美學觀>,《電影欣賞》,第57期,1992年5/6月,頁13-1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金蘭,《文學社會學》,台北:桂冠,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燕玲,<談詩集的包裝與出版>,《文訊》,第39期,1988,頁150-15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佳琪,<誰該讀大衛.鮑威爾?評《電影敘事:劇情片中的敘述活動》>,《電影欣賞》,2000 Spring,頁119-12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鴻泰,<美感空間的經營──明、清間的城市園林與文人文化>,《東亞近代思想與社會──李永熾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頁127-1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鍾理和,《原鄉人》,張良澤編,《鍾理和全集1》,台北:遠景,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德威,<落地的麥子不死──張愛玲的影響力與張派作家的超越之路>,《中國時報》,第41-42版,1995年9月14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瑞金編,《鍾理和集》,台北:前衛,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史書美,<放逐與互涉──湯亭亭>,《中外文學》,第20期:第1卷,1991,頁151-16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其諺,<八0年代的台灣電影>,《低度開發的回憶》,台北:唐山,1993,頁1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錦發,<李昂作品討論會>,《文學界》,第10集,1984年5月,頁2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颯,《霞飛之家》,台北:聯經,19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錦發,<八0年代的台灣文學>,《台灣學術研究會誌》,第3期,1988年12月,頁113-13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珮慈,<凝視時間,在動與不動之間──長鏡頭的一種美學反思>,《中外文學》,第27卷,第8期,1999年1月,頁8-1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珮慈策劃,<法國文學與電影:雕像 穿過鏡面 在迴廊中漫步>,專題《電影欣賞》,第95期,1998年9.10月,頁25-6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hodorow. J, Nancy. 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張君玫譯,《母職的再生產:心理分析與性別社會學》,台北:群學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武月卿,<婦週是讀者的>,《中央日報》,第七版,1950年4月23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依潔,<叛逆與救贖:李昂歸來的訊息>,《她們的眼淚》,台北:洪範,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瑞金,《鍾理和傳》,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馬森,<電影對小說的影響──評《小鎮醫生的愛情》>,《聯合文學》,第3期,第2卷,1986年1月,頁168-17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彥頤,<空間與家——論明末清初婦女的生活空間>,《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3期,1995年8月,頁21-5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袁瓊瓊,<他的天空──侯孝賢訪問記>,《電影欣賞》,第14期,1985年3月,頁28-3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達明紀錄,<愛的另一種──《雙鐲》電影座談會>,《台灣時報》,1990年4月9日,10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佳青,<婦解運動,國家資源和政治參與>,《騷動》,第3期,1997,頁88-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炎初,<論侯孝賢《戲夢人生》電影詩學>,《建國學報》,第15期,1996年6月,頁1-1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颯,《我兒漢生》,台北:九歌,19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ancyger, Ken. and Jeff Rush,. Alternative Scriptwriting : Writing Beyond the Rules,易智言等譯,《電影編劇新論》,台北:遠流,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南村(陳映真),<大眾消費社會和當前台灣文學的諸問題>,《文季》,第一卷,第三期,頁17-2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碩舜,王友政訪問,<黃春明──研究調查的筆記書>,《電影欣賞》1993年9.10月,頁43-4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玉玲,<女性童年的烏托邦>,《中外文學》,第25卷,第4期,1996年9月,頁104-1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詹明信著,唐小兵譯,《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台北:合志文化,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淇瀁,《書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台北:麥田出版,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秋坤,<「桂花巷」的世界>,《婦女雜誌》,第5卷,1977年5月,頁38-3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長房,<巴赫汀的詮釋策略與少數族裔作家>,《中外文學》,第19期,第2卷,1990,頁4-5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映真,<原鄉的失落:試評夾竹桃>,原刊於《現代文學》復刊號一,1977年7月1日。收入《孤兒的歷史,歷史的孤兒》,台北:遠景,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映真,<大眾消費社會和當前台灣文學的諸問題>,《大眾消費時代的文學家和文學》,鳶山,台北:人間,1988,頁116-12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儒修策劃,<美加文學與電影(上):速食經典與造夢工廠>專題,《電影欣賞》,第93期,1998年5.6月,頁19-4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春明,《莎喲娜拉.再見》,電影分場對白劇本,印象股份有限公司出品,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儒修策劃,<美加文學與電影(下):經典之後的情慾與死亡>專題,《電影欣賞》,第94期,1998年7.8月,頁18-5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尉天驄,<台灣婦女文學的困境>,《文星》,第110卷,1987年8月,頁92-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颯,《我這樣過了一生》,(霞飛之家) 電影分場對白劇本,中央電影公司,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焦雄屏,《台灣電影的大陸情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廣電學系「廣播與電視」期刊╱創刊號,1992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詹明信著,吳美真譯,《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台北:時報,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小妍<何謂鄉土?論鄉土文學之建構>,《中外文學》1998年11月,第27卷第6期,頁41-5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燿德主編,《流行天下──當代台灣通俗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昌彥.林水福策劃,<日本文學與電影>專題,《電影欣賞》,第96期,1998年11.12月,頁15-6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錦忠,<異鄉故事╱移民論述:論╱述羅卓瑤的《秋月》之後>,《電影欣賞》,1998年1.2月,頁65-6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寧,<尋根一族與原鄉主題的變形──莫言、韓少功、劉恆的小說>,《中外文學》,第18卷,第8期,1990年1月,頁15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ocker, John. Postmodernism and Popular Culture,吳松江,張天飛譯,《後現代主義與大眾文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曾西霸,<淺談小說改編電影>,《電影欣賞》,第90期,1997,頁90-1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玉珊,<傳說中的牡丹鳥>,《自立晚報》,1990/11/5,15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玉珊,<性,佛,風──關於《落山風》的二三事>,《中國時報》,1988年9月7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式憲,<以鄉土為根基而提昇電影的文化品格──略論陳坤厚作品的意義及其風格特徵>,《電影欣賞》,第57期,1992年5/6月,頁20-2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宗慧,<看誰在看誰?從拉岡之觀視理論省視女性主義電影批評>,《中外文學》,第25卷,第4期,1996,頁41-6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颯,《少年阿辛》,台北:九歌,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金麟,<醜怪的裝扮:新生活運動的政略分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998年6月,頁163-2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天文《炎夏之都》台北,遠流,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建業,<一九八三年臺灣電影回顧>,《電影雙週刊》,第154期,1985年1月17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Eagleton, Terry. 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吳新發譯,《文學理論導讀》,台北:書林,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儀冠<園林空間與女性書寫>,《第六屆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頁267-300。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