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從地方治理論里長功能與角色之研究-以台北縣中和市為例
A Theoretical Study Local Goverance To Village Chief`s Function And Role:The Case Of Junghe City In Taipei County
作者 林峻儀
Lin,Jiun-Yi
貢獻者 高永光
Kao,Dean
林峻儀
Lin,Jiun-Yi
關鍵詞 功能
角色
公民參與
社區發展
地方治理
網絡關係
日期 2006
上傳時間 14-Sep-2009 12:26:56 (UTC+8)
摘要 由於時代環境的變遷,台灣地方公共事務更為多元複雜,以致里長的功能與角色不斷遭受挑戰與衝擊。為尋求村里新定位並探討里長之功能角色,以及其相關網絡關係,本研究將本於以往對村里相關議題研究之基礎上,嘗試以「地方治理」觀點來思考未來里長角色功能及其網絡關係調整之可能途徑,分析里長如何與周遭網絡團體等在民主基礎下再定位,期盼里組織能強化應有功能,里內的多元團體與里長等公私部門協力合作,以評估里長功能與角色重塑的可能性。
      本研究主要可從二個面向來說明,一是關於里(長)功能與角色及與相關網絡之理論與實務作深入探討;二是以「地方治理」論有關村里(長)角色功能之研究。除了文獻分析之外,為加強質化與量化的分析,同時採用問卷調查法及深度訪談法,從地方治理的面向(自主性、發展伙伴關係、基層民主、資源整合、溝通協調)設計問卷,並對中和市部份里與相關網絡關係作深度訪談。
      本研究樣本發現,里長角色定位模糊,介於民選行政首長、民意代表與一般公務員之間,里長角色政治性功能大於他的行政性功能;里長與里幹事關係以維持現狀為宜,里民對里或社區的認同度是疏離的,公民參與的推動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村里與社區、公寓大廈管委會互動並不密切;市公所應定期檢討各里及各社區間的資源分配情形,扮演社區資源整合者的角色;村里辦公處應加強與社區團體的資訊化發展。至於地方治理的困境,則包括既有制度的抗拒、政府相關決策者的考量、缺乏實質的公民參與及伙伴關係建立的矛盾。
      最後針對里長角色與地方治理提出幾項建議:一、在地方基層組織變革無完整配套措施前,村里制度應該繼續維持。並尋求里長定位的明確化,且釐清與社區發展協會的關係,避免不當競爭;二、村里管轄範圍可以將管轄幅度較小、人口較少者予以合併,擴大其行政區域,增進資源的整合與利用。建議將「地方制度法」第21條擴增為跨域合作專章,增列地方得自行進行跨域合作,不必再經由其上級機關統籌指揮相關自治團體共同辦理;三、提升公民對於地方事務的關心與認識,成熟的公民意識是地方治理的基礎,應使基層自治組織或團體多元化,允許個人參與管道的多元化,充分利用e化設備,達成基層民主;四、地方公共事務的推動,應讓企業適當地參與,特別是讓全國性企業在地方公共事務上,扮演一定角色,以開拓地方自有財源。五、提升地方治理的策略,包括須區分夥伴關係的優先頂序、應有明確的策略與目標、應有前瞻與挑戰性的思維、應符合環境變遷並有彈性、地方團體應與政府協調一致。
參考文獻 壹、 中文部分
一、專書:
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應用史學研究所,2005年,「中和市志」,臺北:臺北縣中和市公所。
朱浤源主編,1999年,「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臺北:正中書局。
李長貴,1969年,「心理學」(初版),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吳庚,2003年,「行政法理論與實用」,增訂8版。
周業謙、周光淦譯(David Jary&Julia Jary著),1999年,「社會學辭典」,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紀俊臣,1994年,「臺北都會區建設體制與民眾參與」,臺北:馬陵出版社。
張火燦著,1988年,「問卷調查研究法的探討」,臺北:教育學院學報13期。
張春興,1989年,「張氏心理學辭典」(初版),臺北:東華書局。
張華葆,1989年,「社會心理學理論」,臺北:三民書局。
黃瑞琪編譯(T. Parsons , R. Merton 等著),1984年,「現代社會學結構功能論選讀」,臺北:巨流出版公司。
彭懷恩,1998年,「社會學Q&A」,臺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彭文賢,1996年,「組織原理」,臺北:三民書局。
葉至誠,1997年,「社會學」,臺北:揚智出版社。
趙永茂,2002年,「台灣地方政治的變遷與特質」,臺北:翰蘆圖書出版公司。
趙永茂,1978年,「台灣地方派系與地方建設之關係」,高雄:德馨室出版社。
楊國樞等,1989年,「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冊」,臺北:台灣東華書局。
薄慶玖,1992年,「地方政府與政治」,臺北:五南出版公司。
二、期刊、研討會與報章雜誌論文
尹章華等六人合著,1995年,「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解讀」,臺北:月旦出版社。
呂育誠,2004年,「地方治理觀點下村里角色與功能的再定位」,臺北:『型塑我國基層地方政府組織的未來圖像』座談會。
呂育誠,2005年,「地方治理意涵及其制度建立策略之研究--兼論我國縣市推動地方治理的問題與前景」,臺北:公共行政學報,第14期。
呂育誠,2002年,「臺灣村里制度定位與功能之研究」,臺北:行政暨政策學報,第34 期。
沈富雄,2003年,「從村里長的角色功能論選舉之存廢」,臺北:考銓季刊,第34期。
林瑞穗等,1996年,「社區發展與村里組織功能問顯之探討」,臺北:行政研考會委託研究,研考會編印。
林清淇,2004年,「二十一世紀我國地方基層組織發展的重要課題」,臺北:『型塑我國基層地方政府組織的未來圖像』座談會。
孟蓉華,2005年,「胡錦濤擬擴大大陸基層民主選舉」,臺北:中央日報,9月22日,06版。
郎裕憲,1981年,「選得愈多不一定愈民主—關心人士談地方派系」,臺北:聯合月刊,第3 期。
洪玉昆,1980年,「國父地方自治思想與西洋社區發展理論」,臺北:社區發展季刊,第5 期。
紀俊臣,2004年,「型塑我國基層地方政府組織的未來圖像」,臺北:『型塑我國基層地方政府組織的未來圖像』座談會。
徐震,1983年,「論社區與村里在社區發展不同的意義與功能」,臺北:社區發展季刊,第24 期。
高永光,2004年,「地方民主與地方治理」,臺北:『型塑我國基層地方政府組織的未來圖像』座談會。
高永光,2004年,「村里長社會、行政及政治角色功能之研究」,臺北:『臺北市里及里長功能定位』學術研討會。
高永光,2002年,「二十一世紀台灣地方派系的發展」,臺北:『兩岸政治與經濟發展』學術研討會。
高永光,2000年,「台北縣地方派系與鄉鎮市調解委員會互動關係之實證研究」,臺北:選舉研究,第7卷第2期。
陳志瑋,2004年,「行政課責與地方治理能力的提昇」,臺北:政策研究學報,第4期。
陳建甫,2003年,「全球化下的新鄉村權力關係:鄉村治理的內涵與行動策略」,臺北:『臺灣鄉村社會學會全球衝擊與鄉村調適』研討會。
陳俊明等,2004年,「村里長之功能及定位問卷調查」,臺北:內政部委託研究案。
張峻豪、廖達琪,2005年,「從支給問題談村里長職能定位與基層民主」,臺北:立法院院聞,8月。
黃榮護、張其祿,2002年,「全球化下的地方政府『治理』:理論挑戰與策略展望」,臺北:空大行政學報,第12期。
黃錦堂,2000年,《地方制度法基本問題之研究》,臺北:翰蘆圖書出版公司。
黃肇新,2004年,「雄踞一方:高雄市政府工作秘笈」,高雄:高雄市政府。
董保成,2004年,「里長法律地位及其權義保障之研究」,臺北:『臺北市里及里長功能定位』學術研討會。
趙永茂,2004年,「里的定位以及與區、社區發展協會的關係」,臺北:『臺北市里及里長功能定位』學術研討會。
趙永茂,2003年,「台灣府際關係與跨域管理:文獻回顧與策略途徑出探」,臺北:政治科學論叢,第18期。
趙永茂,2004年,「台灣都會治理之建構—地方政府與政治改造之分析」,臺北:「議題與視野」公共事務論壇:都會區治理。
趙永茂,1998年,「地方政治生態與地方行政的關係」,臺北:政治科學論叢,第9期。
廖達琪等,1996年,「高雄市里幹事服務功能之研究」,高雄市政府研考會委託計劃,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劉坤億,2003年,「地方治理與地方政府角色職能的轉變」,臺北:空大行政學報,第13期。
蔡良文,2004年,「我國村里長納入文官體系相關措施之探討」,臺北:『臺北市里及里長功能定位』學術研討會。
蕭玉煌,1999年,「組織再造-社區組織工作省思與前瞻,臺北:社區發展季刊,第87期。
薄慶玖,1987年,「社區組織與村里組織可否合併之研究」,臺北:中國行政,第43 期。
三、碩博士論文
王啟東,2003年,「臺灣地區村里功能與角色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何燕萍,1987年,「臺灣省村里組織與功能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惠明,1977年,「臺北市里長角色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海鈺,2004年,「里長官派可行性之研究─以高雄市為個案分析」,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卓達銘,2005年,「村里長職務定位之研究─以桃園縣龜山鄉為例」,臺北: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胡湲青,1985年,「角色理論的一個實證研究— 以基督教臺北真靈教會神醫角色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玉祥,2001年,「鄉(鎮、市)地方自治之政治評析」,臺北:銘傳大學公共管理與社區發展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張維彬,2004年,「我國村里行政編組與社區發展協會關係之探討—基隆市個案分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論文。
陳男進,2004年,「基層村里與社區發展協會整合之研究─以南投縣921震災重建區為例」,臺中: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黃正雄,1986年,「村里長角色之研究-桃園縣個案分析」,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源致,2001年,「基層民主中村里與社區組織互動之研究」,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蔡甫欣,2004年,「從村里與社區組織功能探討兩者之競合-以新竹地區為例」,臺北: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其民,2004年,「埔里地區的權力結構與治理能力」,臺中: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碩士。
盧春霖,2004年,「社區政治:村里、社區發展協會與自發性組織在社區營造上的衝突與合作」,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敏鋒,2005年,「里長角色之研究:以臺北市松山區東榮里為例」,臺北: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關智宇,1998年,「非營利組織與政府組織合作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社區理事長與里長為對象」,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政府文件資料
臺灣省民政廳,1998年,「臺灣省村里組織功能」,臺中:臺灣省政府。
臺北縣政府公報,2001年,90年秋字第3期,臺北:臺北縣政府。
五、網路資料:
內政部社會司網站:http://www.moi.gov.tw/dsa/。
臺北縣政府工務局,http://www.publicwork.tpc.gov.tw。
臺北縣政府住宅及城鄉發展局,http://www.housing.tpc.gov.tw。
林德福、呂秉怡,「公寓大廈推動社區營造的經驗與機制初探」,崔媽媽–公寓大廈電子報http://www.tmm.org.tw。
高永光,「兩岸地方治理之研究比較」,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研究報告,http://www.npf.org.tw。
高永光,「村里長改成有給職之探討」,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研究報告,http://www.npf.org.tw。
貳、英文部分
Biddle, B. J. ,1979, Role Theory: Expectations, Identities and Behaviors , New York:Academic Press.
Bob Jessop,1998, "The Rise of Governance and the Risks of Failure: The Cas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No. 155.
Bovaird, T. & E. Löffler,2002,“Moving from Excellence Models of Local Service Delivery to Benchmarking Good Local governanc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68(1).
Dowding, K., Dunleavy, P., King, D. and H. Margetts.,1995,-Rational Choice and Community Power Structures. Political Studies, Vol.43.
Dunn,W. N.,1994,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2nd ed.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
Drucker, P. F.,1998, ”The Coming of the New Organization,”,Jan.-Fev.
Jan Kooiman,2003, Governing as Governance, Sage Publication: London, Thousand Oaks, New Delhi.
Jessop, B.,2000, "Governance Failure." In G. Stoker ed.. The New Politics of British Local Governance, 11-32. New York: St.Martin`s Press, Inc...
Jon Pierre and B. Guy Peters,2000, Governance Politics and the State, St. Martins’s Press, New York.
Kooiman,1993, J. Modem Governance: New Government-Society Interactions.London: Sage.
Lawrence Pratchett,2004,“Local Autonomy, Local Democracy and the New Localism”, Political Studies, Vol.52.
Malpas, J. and G. Wickham.,1995, "Governance and Failure: On the Limits of Sociology."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31.
Parsons, T.,1961, Theory of Society, New York: Free Press.
Peter, B. G. and J. Pierre.,1998, "Governance without Government? Rethink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J-Part (April), Vol.8, No.2.
R.A.W. Rhodes,1997, Understanding Governance: Policy Networks, Governance, Reflexivity and Accountability, Open University Press, Buckingham, Philadelphia.
Rhodes. R. A. W.,1997, Understanding Governance: Policy Networks, Governance, Reflexivitv and Accountability.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Robbins, S. P.,1993,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c.
Sarbin,T. R.,1968, Role: Psychological Aspects, In D. L. Sills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13,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 The Free Press.
Starling, G.,1988, Strategies for Policy Making. Homewood,111.: The Dorsey Pres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91921053
9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192105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高永光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Kao,Dea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林峻儀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in,Jiun-Yien_US
dc.creator (作者) 林峻儀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n,Jiun-Yien_US
dc.date (日期) 200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4-Sep-2009 12:26:56 (UTC+8)-
dc.date.available 14-Sep-2009 12:26:5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4-Sep-2009 12:26:56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1921053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87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1921053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5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由於時代環境的變遷,台灣地方公共事務更為多元複雜,以致里長的功能與角色不斷遭受挑戰與衝擊。為尋求村里新定位並探討里長之功能角色,以及其相關網絡關係,本研究將本於以往對村里相關議題研究之基礎上,嘗試以「地方治理」觀點來思考未來里長角色功能及其網絡關係調整之可能途徑,分析里長如何與周遭網絡團體等在民主基礎下再定位,期盼里組織能強化應有功能,里內的多元團體與里長等公私部門協力合作,以評估里長功能與角色重塑的可能性。
      本研究主要可從二個面向來說明,一是關於里(長)功能與角色及與相關網絡之理論與實務作深入探討;二是以「地方治理」論有關村里(長)角色功能之研究。除了文獻分析之外,為加強質化與量化的分析,同時採用問卷調查法及深度訪談法,從地方治理的面向(自主性、發展伙伴關係、基層民主、資源整合、溝通協調)設計問卷,並對中和市部份里與相關網絡關係作深度訪談。
      本研究樣本發現,里長角色定位模糊,介於民選行政首長、民意代表與一般公務員之間,里長角色政治性功能大於他的行政性功能;里長與里幹事關係以維持現狀為宜,里民對里或社區的認同度是疏離的,公民參與的推動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村里與社區、公寓大廈管委會互動並不密切;市公所應定期檢討各里及各社區間的資源分配情形,扮演社區資源整合者的角色;村里辦公處應加強與社區團體的資訊化發展。至於地方治理的困境,則包括既有制度的抗拒、政府相關決策者的考量、缺乏實質的公民參與及伙伴關係建立的矛盾。
      最後針對里長角色與地方治理提出幾項建議:一、在地方基層組織變革無完整配套措施前,村里制度應該繼續維持。並尋求里長定位的明確化,且釐清與社區發展協會的關係,避免不當競爭;二、村里管轄範圍可以將管轄幅度較小、人口較少者予以合併,擴大其行政區域,增進資源的整合與利用。建議將「地方制度法」第21條擴增為跨域合作專章,增列地方得自行進行跨域合作,不必再經由其上級機關統籌指揮相關自治團體共同辦理;三、提升公民對於地方事務的關心與認識,成熟的公民意識是地方治理的基礎,應使基層自治組織或團體多元化,允許個人參與管道的多元化,充分利用e化設備,達成基層民主;四、地方公共事務的推動,應讓企業適當地參與,特別是讓全國性企業在地方公共事務上,扮演一定角色,以開拓地方自有財源。五、提升地方治理的策略,包括須區分夥伴關係的優先頂序、應有明確的策略與目標、應有前瞻與挑戰性的思維、應符合環境變遷並有彈性、地方團體應與政府協調一致。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4
     第三節 研究範圍、架構與流程...................................................6
     第二章 概念界定與文獻探討...............................................................9
     第一節 概念界定...........................................................................9
     第二節 文獻探討...........................................................................16
     第三章 里及里長之功能定位問題.......................................................31
     第一節 里的功能定位...................................................................31
     第二節 里長的功能定位...............................................................35
     第三節 里及里長的發展趨勢.......................................................40
     第四章 里長角色關係分析...................................................................44
     第一節 里長與里幹事之關係.......................................................44
     第二節 里長與社區發展協會之關係...........................................48
     第三節 里長與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之關係...............................54
     第五章 中和市基層組織現況分析........................................................56
     第一節 中和市簡介.......................................................................56
     第二節 里的組織概況(含功能與角色)...................................58
     第三節 社區團體與公寓大廈概況...............................................61
     第四節 問卷設計與結果分析.......................................................63
     第五節 深度訪談設計與結果分析...............................................94
     第六章 結論.........................................................................................101
     第一節 研究結果暨發現................................................................102
      第二節 研究建議............................................................................112
     第三節 參考文獻............................................................................116
     附錄一 研究問卷內容.....................................................................123
     附錄二 深度訪談題綱.....................................................................128
     附錄三 訪談記錄.............................................................................130
     
     
     表 次
     
     表2-1 以村里長為研究主題之國內相關論文..................................27
     表4-1 社區組織變革的階段比較.....................................................48
     表5-4-1 問卷樣本分佈表................................................................64
     表5-4-2 問卷信度分析....................................................................65
     表5-4-3 問卷第1題次數分配表.....................................................68
     表5-4-4 問卷第2題次數分配表.....................................................69
     表5-4-5 問卷第3題次數分配表.....................................................69
     表5-4-6 問卷第4題次數分配表.....................................................70
     表5-4-7 問卷第5題次數分配表.....................................................71
     表5-4-8 問卷第6題次數分配表.....................................................71
     表5-4-9 問卷第7題次數分配表.....................................................72
     表5-4-10 問卷第8題次數分配表.....................................................73
     表5-4-11 問卷第9題次數分配表.....................................................73
     表5-4-12 問卷第10題次數分配表...................................................74
     表5-4-13 問卷第11題次數分配表...................................................75
     表5-4-14 問卷第12題次數分配表...................................................76
     表5-4-15 問卷第13題次數分配表...................................................76
     表5-4-16 問卷第14題次數分配表...................................................77
     表5-4-17 問卷第15題次數分配表...................................................78
     表5-4-18 問卷第16題次數分配表...................................................78
     表5-4-19 問卷第17題次數分配表...................................................79
     表5-4-20 問卷第18題次數分配表...................................................80
     表5-4-21 問卷第19題次數分配表...................................................81
     表5-4-22 問卷第20題次數分配表...................................................82
     表5-4-23 問卷第21題次數分配表...................................................83
     表5-4-24 問卷第22題次數分配表...................................................84
     表5-4-25 問卷第23題次數分配表...................................................85
     表5-4-26 問卷第24題次數分配表...................................................85
     表5-4-27問卷第25題次數分配表....................................................86
     表5-4-28 性別*身分交叉表..............................................................87
     表5-4-29 年齡*身分交叉表..............................................................87
     表5-4-30 教育程度*身分交叉表.......................................................87
     表5-4-31 職業*身分交叉表...............................................................88
     表5-4-32 行政區*身分交叉表...........................................................88
     表5-4-33 服務年資*身分交叉表.......................................................89
     表5-4-34 公所推薦對地方生態較瞭解之現職人員...........................94
     表5-4-35 深度訪談訪談內容構面.....................................................95
     
     
     圖 次
     
     圖1-1研究架構圖...............................................................................8
     圖1-2研究流程圖...............................................................................9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1921053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功能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角色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公民參與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社區發展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地方治理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網絡關係zh_TW
dc.title (題名) 從地方治理論里長功能與角色之研究-以台北縣中和市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A Theoretical Study Local Goverance To Village Chief`s Function And Role:The Case Of Junghe City In Taipei County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 中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專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應用史學研究所,2005年,「中和市志」,臺北:臺北縣中和市公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浤源主編,1999年,「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臺北:正中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長貴,1969年,「心理學」(初版),臺北:臺灣中華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庚,2003年,「行政法理論與實用」,增訂8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業謙、周光淦譯(David Jary&Julia Jary著),1999年,「社會學辭典」,臺北:貓頭鷹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紀俊臣,1994年,「臺北都會區建設體制與民眾參與」,臺北:馬陵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火燦著,1988年,「問卷調查研究法的探討」,臺北:教育學院學報13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春興,1989年,「張氏心理學辭典」(初版),臺北:東華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華葆,1989年,「社會心理學理論」,臺北:三民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瑞琪編譯(T. Parsons , R. Merton 等著),1984年,「現代社會學結構功能論選讀」,臺北:巨流出版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懷恩,1998年,「社會學Q&A」,臺北:風雲論壇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文賢,1996年,「組織原理」,臺北:三民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至誠,1997年,「社會學」,臺北:揚智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永茂,2002年,「台灣地方政治的變遷與特質」,臺北:翰蘆圖書出版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永茂,1978年,「台灣地方派系與地方建設之關係」,高雄:德馨室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國樞等,1989年,「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冊」,臺北:台灣東華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薄慶玖,1992年,「地方政府與政治」,臺北:五南出版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期刊、研討會與報章雜誌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尹章華等六人合著,1995年,「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解讀」,臺北:月旦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育誠,2004年,「地方治理觀點下村里角色與功能的再定位」,臺北:『型塑我國基層地方政府組織的未來圖像』座談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育誠,2005年,「地方治理意涵及其制度建立策略之研究--兼論我國縣市推動地方治理的問題與前景」,臺北:公共行政學報,第14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育誠,2002年,「臺灣村里制度定位與功能之研究」,臺北:行政暨政策學報,第34 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富雄,2003年,「從村里長的角色功能論選舉之存廢」,臺北:考銓季刊,第34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瑞穗等,1996年,「社區發展與村里組織功能問顯之探討」,臺北:行政研考會委託研究,研考會編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清淇,2004年,「二十一世紀我國地方基層組織發展的重要課題」,臺北:『型塑我國基層地方政府組織的未來圖像』座談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孟蓉華,2005年,「胡錦濤擬擴大大陸基層民主選舉」,臺北:中央日報,9月22日,06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郎裕憲,1981年,「選得愈多不一定愈民主—關心人士談地方派系」,臺北:聯合月刊,第3 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洪玉昆,1980年,「國父地方自治思想與西洋社區發展理論」,臺北:社區發展季刊,第5 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紀俊臣,2004年,「型塑我國基層地方政府組織的未來圖像」,臺北:『型塑我國基層地方政府組織的未來圖像』座談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震,1983年,「論社區與村里在社區發展不同的意義與功能」,臺北:社區發展季刊,第24 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永光,2004年,「地方民主與地方治理」,臺北:『型塑我國基層地方政府組織的未來圖像』座談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永光,2004年,「村里長社會、行政及政治角色功能之研究」,臺北:『臺北市里及里長功能定位』學術研討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永光,2002年,「二十一世紀台灣地方派系的發展」,臺北:『兩岸政治與經濟發展』學術研討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永光,2000年,「台北縣地方派系與鄉鎮市調解委員會互動關係之實證研究」,臺北:選舉研究,第7卷第2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志瑋,2004年,「行政課責與地方治理能力的提昇」,臺北:政策研究學報,第4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建甫,2003年,「全球化下的新鄉村權力關係:鄉村治理的內涵與行動策略」,臺北:『臺灣鄉村社會學會全球衝擊與鄉村調適』研討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俊明等,2004年,「村里長之功能及定位問卷調查」,臺北:內政部委託研究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峻豪、廖達琪,2005年,「從支給問題談村里長職能定位與基層民主」,臺北:立法院院聞,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榮護、張其祿,2002年,「全球化下的地方政府『治理』:理論挑戰與策略展望」,臺北:空大行政學報,第12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錦堂,2000年,《地方制度法基本問題之研究》,臺北:翰蘆圖書出版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肇新,2004年,「雄踞一方:高雄市政府工作秘笈」,高雄:高雄市政府。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董保成,2004年,「里長法律地位及其權義保障之研究」,臺北:『臺北市里及里長功能定位』學術研討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永茂,2004年,「里的定位以及與區、社區發展協會的關係」,臺北:『臺北市里及里長功能定位』學術研討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永茂,2003年,「台灣府際關係與跨域管理:文獻回顧與策略途徑出探」,臺北:政治科學論叢,第18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永茂,2004年,「台灣都會治理之建構—地方政府與政治改造之分析」,臺北:「議題與視野」公共事務論壇:都會區治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永茂,1998年,「地方政治生態與地方行政的關係」,臺北:政治科學論叢,第9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廖達琪等,1996年,「高雄市里幹事服務功能之研究」,高雄市政府研考會委託計劃,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坤億,2003年,「地方治理與地方政府角色職能的轉變」,臺北:空大行政學報,第13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良文,2004年,「我國村里長納入文官體系相關措施之探討」,臺北:『臺北市里及里長功能定位』學術研討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玉煌,1999年,「組織再造-社區組織工作省思與前瞻,臺北:社區發展季刊,第87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薄慶玖,1987年,「社區組織與村里組織可否合併之研究」,臺北:中國行政,第43 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碩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啟東,2003年,「臺灣地區村里功能與角色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燕萍,1987年,「臺灣省村里組織與功能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惠明,1977年,「臺北市里長角色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海鈺,2004年,「里長官派可行性之研究─以高雄市為個案分析」,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卓達銘,2005年,「村里長職務定位之研究─以桃園縣龜山鄉為例」,臺北: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湲青,1985年,「角色理論的一個實證研究— 以基督教臺北真靈教會神醫角色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施玉祥,2001年,「鄉(鎮、市)地方自治之政治評析」,臺北:銘傳大學公共管理與社區發展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維彬,2004年,「我國村里行政編組與社區發展協會關係之探討—基隆市個案分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男進,2004年,「基層村里與社區發展協會整合之研究─以南投縣921震災重建區為例」,臺中: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正雄,1986年,「村里長角色之研究-桃園縣個案分析」,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源致,2001年,「基層民主中村里與社區組織互動之研究」,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甫欣,2004年,「從村里與社區組織功能探討兩者之競合-以新竹地區為例」,臺北: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賴其民,2004年,「埔里地區的權力結構與治理能力」,臺中: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碩士。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盧春霖,2004年,「社區政治:村里、社區發展協會與自發性組織在社區營造上的衝突與合作」,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敏鋒,2005年,「里長角色之研究:以臺北市松山區東榮里為例」,臺北: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關智宇,1998年,「非營利組織與政府組織合作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社區理事長與里長為對象」,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政府文件資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灣省民政廳,1998年,「臺灣省村里組織功能」,臺中:臺灣省政府。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北縣政府公報,2001年,90年秋字第3期,臺北:臺北縣政府。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五、網路資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內政部社會司網站:http://www.moi.gov.tw/dsa/。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北縣政府工務局,http://www.publicwork.tpc.gov.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北縣政府住宅及城鄉發展局,http://www.housing.tpc.gov.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德福、呂秉怡,「公寓大廈推動社區營造的經驗與機制初探」,崔媽媽–公寓大廈電子報http://www.tmm.org.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永光,「兩岸地方治理之研究比較」,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研究報告,http://www.npf.org.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永光,「村里長改成有給職之探討」,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研究報告,http://www.npf.org.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貳、英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iddle, B. J. ,1979, Role Theory: Expectations, Identities and Behaviors , New York:Academic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ob Jessop,1998, "The Rise of Governance and the Risks of Failure: The Cas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No. 15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ovaird, T. & E. Löffler,2002,“Moving from Excellence Models of Local Service Delivery to Benchmarking Good Local governanc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6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owding, K., Dunleavy, P., King, D. and H. Margetts.,1995,-Rational Choice and Community Power Structures. Political Studies, Vol.4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unn,W. N.,1994,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2nd ed.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rucker, P. F.,1998, ”The Coming of the New Organization,”,Jan.-Fev.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an Kooiman,2003, Governing as Governance, Sage Publication: London, Thousand Oaks, New Delhi.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essop, B.,2000, "Governance Failure." In G. Stoker ed.. The New Politics of British Local Governance, 11-32. New York: St.Martin`s Press, Inc...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on Pierre and B. Guy Peters,2000, Governance Politics and the State, St. Martins’s Press, New York.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Kooiman,1993, J. Modem Governance: New Government-Society Interactions.London: Sa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awrence Pratchett,2004,“Local Autonomy, Local Democracy and the New Localism”, Political Studies, Vol.5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alpas, J. and G. Wickham.,1995, "Governance and Failure: On the Limits of Sociology."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3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arsons, T.,1961, Theory of Society, New York: Free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eter, B. G. and J. Pierre.,1998, "Governance without Government? Rethink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J-Part (April), Vol.8, No.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A.W. Rhodes,1997, Understanding Governance: Policy Networks, Governance, Reflexivity and Accountability, Open University Press, Buckingham, Philadelphia.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hodes. R. A. W.,1997, Understanding Governance: Policy Networks, Governance, Reflexivitv and Accountability.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obbins, S. P.,1993,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c.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arbin,T. R.,1968, Role: Psychological Aspects, In D. L. Sills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13,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 The Free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tarling, G.,1988, Strategies for Policy Making. Homewood,111.: The Dorsey Press.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