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高科技管制對勞工流動與工作權保障的影響
作者 林怡瑩
貢獻者 成之約
林怡瑩
關鍵詞 高科技管制
勞工流動
工作權保障
日期 2003
上傳時間 14-Sep-2009 13:10:55 (UTC+8)
摘要 摘要
面對國際化帶來的全球性、全面性地開放市場競爭,台灣勞動市場勢必也會遭受到強大的衝擊。在科技、交通越來越進步的情形下,資金、人力的流動也越來越方便,加上近年來中國大陸對經濟貿易的開放日益增加,對各國的企業廠商不飭是一大磁石。當台灣企業積極加入全球化世界卡位戰時,台灣的高科技產業不斷在大陸擴展市場,相對的也使許多高科技人才流入大陸,此一現象使台灣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結構性衝擊。
台灣高科技產業目前面臨著多種內外部環境的問題與挑戰,持續對國內相關業者造成衝擊。國內經營環境惡化造成的推力及大陸提供有利企業經營誘因產生的拉力,滿足企業降低成本、增加銷售的需求及獲取更高利潤的目的,促使臺灣高科技產業、外商高科技產業,對大陸投資都日漸增加,甚至是關閉台灣工廠外移轉赴大陸,規模不容小覷。而在西進的風潮吸引企業進駐投資後,連帶著也影響了勞工赴大陸工作的意願。在國內工作機會持續減少,國內經濟不景氣就業環境差或對台灣產業前景堪慮等推力因素及認為大陸市場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可以讓個人生涯有更大的揮灑空間,並且有助於培養自己的資歷等拉力因素作用下,儘管願意到大陸工作的勞工,仍存有諸多疑慮,但仍願意西流前進向大陸。
隨著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加快,誰掌握了高科技,誰就能在全球的經濟和軍事上掌握主動,而各國在高科技領域的競爭,歸根究底是高素質人才的競爭。面對一波又一波的高科技人才西進,政府特別研擬「國家科技保護法」及「台灣地區特定高科技人員進入大陸地區任職許可辦法」,來控管高科技人才西進的數量。政府雖然體認到現今台灣的進出口產品內容已由傳統輸出的工業產品,逐漸幾乎已都被高科技產品所取代。而防止高科技技術流出則成為國家命脈之所繫,因此政府也體認到出口管制政策必須採取與目前產業發展現況相符之作法。政府發現到出口管制政策必須有所改變,以符合目前高科技產業發展的現況,因此提出「台灣地區特定高科技人員進入大陸地區任職許可辦法」及「國家科技保護法」兩個主要草案,然而,一反國際間在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全球貿易自由化的趨勢下,對高科技出口管制呈現更彈性化的轉變,我國卻反其道而行,不僅跨足管制人,還僵化地針對大陸地區進行管制,降低管制對經貿交流得失間調整的彈性空間, 顯示出政府忽視勞工工作權,輕率將人視為物一般,所作出難以實際執行的一項管制。高科技管制不僅牽涉到對高科技人才的管制,更有衍生出許多實際執行可行性的問題。
從勞動者的自由選擇工作權來看,勞動者追求更優渥的勞動條件及更好的生存、生活條件,就是誘發勞動力流動的基本因素,因此,勞動力流動本應是出自於自身自由的意識,也就是工作權中自由選擇工作的一種表現。對高科技人才而言,各國普遍存在著缺工的現象,為了自身更好的發展及更好的經濟條件、生活環境,其應該擁有自由選擇工作的權利。另一方面,隨著台商赴大陸投資日漸增加,就業機會逐漸隨著企業的外移而易地,此時政府卻輕率的限制高科技人才前往大陸就業,並未考慮到國內是否能有充分工作機會,對高科技人才工作權未有其他配套措施來加以保障,更會危害到其就業安全的工作權。
另外從整個國際經濟全球化的角度來看,勞動力的國際移動範圍已愈來愈廣,速度也愈來愈快,可說是是政府無法阻擋的風潮。不論是國際間或是龍頭大國美國,其高科技管制政策,都已由過去的嚴密防堵,走向更有彈性,能隨環境變化的政策走向,以配合全球經貿的環境。加上在人才自由移動的地球村內,對高科技人才的這項管制在實務運作上實有困難之處。如同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管制下,登入大陸的各行各業台灣人民仍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而政府明知觸法卻也無從管理。
因此,針對我國高科技出口管制政策的走向提出以下看法:
一. 回歸現有法令進行修改調整:兩項管制草案,不論是定位在私權保護法或是公權行政法,其存在的價值都不高,都可藉由現有法令加以修改強化即可。
二. 回歸對「物」的管制,管制技術不管制人:對國家重要科技技術的管制,應針對特定技術進行管制,如此一來,受管制的對象是「產品」,就不會有對勞動者在就業自由流動及就業安全上造成侵害的問題。
三. 並無只針對大陸地區特別限制的必要性:台灣和大陸之間的經濟關係並非僅從平行競爭推擠的關係發展,更重要的是發展垂直合作分工的體系,產生國際分工成為一個貿易互補的關係。另一方面,中國大陸的科技發展,並不會因為台灣的片面封鎖而停頓,技術獲得管道也不只是經由台灣,甚至政府也已抵不住企業要求,揚棄過去「戒急用忍」的對大陸投資政策,願意放寬高科技產業登陸投資,但仍對赴大陸工作的高科技人才進行管制,豈非忽略到企業若是雇用當地高科技人才,政府一樣是控管無法據。因此,基於國家安全的因素下,只需對特定國防或特殊敏感的技術進行管制,並且是一體適用,不必特別只針對大陸地區設限。
四. 增加出口管制政策實際執行的效果及可行性:我國高科技出口管制制度所應修正的方向,在執行、管制項目及管制之目的地上,應呈現更彈性化的趨勢,以配合全球經貿的環境。而非反其道而行,不僅跨足管制人,還僵化地針對大陸地區進行管制,降低管制對經貿交流得失間調整的彈性空間。其次,在罰則規定及其他確保成功之相關運作機制上,和美英日三國比較起來卻是顯得明顯不足,且對企業的正面推廣及教育都很缺乏,未能充分傳達出口制度的重要性。因此在實際執行上顯得效果不彰,對企業廠商無法有效掌握。
面對知識經濟的持續發展,對地小人稠的台灣而言,勞動力的素質本就是一項重要的資源,因此,可理解勞動力在兩岸或國際間移動的現象及管理,的確是影響台灣競爭力的重大課題,但是,管理並不代表管制,政府所該作的也非單純的禁止。面對大陸企業一波又一波強大的徵才攻勢及台灣企業的出走,政府除了該修正高科技管制制度之外,更應該積極地為台灣創造適合企業投資的環境,使台灣的勞動力素質持續保持優越的地位。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一) 書籍
王致雲,1987,中華民國憲法論文集,台北,三民書局。
王月鏡,1971,台灣人口移動與地域發展之研究,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台北。
左峻德,2000,高科技產業涉及反傾銷案件的趨勢及因應策略,台北,經濟部貿調會。
米爾頓.弗利曼Milton Friedman著,藍科正,黃美齡譯,1993,資本主義與自由,台北,萬象。
杜文謙等,1994,建立我國高科技出口管制制度相關之研究,經濟部技術處委託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
林紀東,1987,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第一冊),台北,三民書局。
孫震,1996,台灣科技產業之發展,1996海峽兩岸暨香港地區經貿研討會之專題報告。
黃越欽,2000,勞動法新論,台北,翰蘆圖書。
楊丁元、陳慧玲,1996,業競天擇---高科技產業生態,台北,工商時報。
熊瑞梅,1988,人口流動-理論、資料測量與政策,台北,巨流圖書。
管歐,1983,中華民國憲法論,台北,三民書局。
蔡正揚等,1992,國際科技移轉實務手冊及案例,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
薛琦,1998,我國高科技產業與經濟發展,台北,經建會。
(二) 期刊
左峻德,1987年四月,「我國高科技產業結構分析」,台灣經濟研究月刊,P.18-27。
李文瑞,1992,「高科技產業之特性與其經營管理」,產業金融季刊,第75期,P.48-59。
吳姈真,1997,「高科技產業發展之挑戰---以資訊電子業為例」,台灣經濟研究月刊,20卷12期,P.68-72。
高長,2001,「兩岸電子產業分工現況與合作展望」,經濟前瞻,第78期,P.76-85。
徐進鈺,1997,「台灣積體電路歷程之研究---高科技、政府干預與人才回流」,地理學系地理學報,第23期,P.33-48。
陳振祥,2001年十月,「全球佈局與兩岸分工策略」,第42期,台商張老師月刊,取自:大陸台商經貿網http://www.chinabiz.org.tw/index.asp
陳志強,1997,「韓國高科技產業發展之過去與未來」,台灣經濟研究月刊,20卷2期,P.101-105。
張重召,1989,「高科技產品之特質、行銷問題與行銷決策」,台北市銀月刊,20卷12期,P.38-56
曾銘琛,1999年11月,「知識經濟體系下的新思維」,台灣經濟研究院月刊, 21卷11期p.15。
曾銘深、陳靜慧,1995年9月,「美國高科技貨品出口管制之發展趨勢」,台灣經濟研究月刊, p.48。
鄭月遂,2000年5月,「從失業率創新高展望勞動市場未來」,中國勞工, 1004期,p.16。
蔡茂寅,1997年十二月,「工作權保障與勞動基本權的關係及其特質」,律師雜誌,219期p.25。
蔡宏明,2001年3月,「知識經濟時代對產業人力資源的挑戰與因應策略」,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6卷4期,取自:http://www.moea.gov.tw/~ecobook/season/9003/6-4.htm。
蔡宏明,1997年11月,「發展台灣成為科技島的策略與挑戰」,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 3卷3期,p.38。
蔡宏明,1996年,「我國高科技產業發展面對的挑戰與因應對策」,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 2卷1期,p.25。
劉瑞圖,1988年2月,「發展高科技產業之途徑」,工業簡訊,18卷2期,P.14-27。
「永續促進就業政策」,勞工之友,2002年4月,p.3。
「空洞化?全球化?」,天下雜誌,2001年2月,p.52。
「國際出口管制制度簡介」,戰略性高科技貨品出口管理制度研究季刊,創刊號,1991年3月,p.4。
(三) 報紙
丁萬鳴, 2002,「登陸法案千千結」,經濟日報/04/06。
呂玲玲, 2002,「政府出資、民間高科技 正面表列管制 防科技人才登陸 國科會初定國家科保法草案 戰略科技依相關規定管制 立委批科技戒嚴 質疑將造成反淘汰效應」,聯合晚報/04/08。
何博文、陳嘉宏、李誠偉、徐孝慈、蔡慧貞、尹乃菁,2002,「陳明通:高科技產業係『戰略物資』,中國時報/03/30。
何英煒、王相和,2002,「高科技人員赴大陸 國科會緊箍咒放鬆」,工商時報/04/30。
何佩儒,2002,「科技人才登陸列管 首波鎖定六大類包括半導體黃光區研發人員、IC設計主持人及麻醉藥品製劑生產技術人員等 IC設計業認意義不大」,經濟日報/04/18。
何佩儒, 2002,「12吋技術人才首波管制對象」,經濟日報/04/12。
李名揚,2002,「管制高科技人才 傳擬刑責約束 研議中許可辦法 未來可能變更為國家科技保護法子法 學者質疑動機 國科會指『原則上不會』有刑責問題」,聯合報/04/10。
李名揚, 2002,「大陸任職旋轉門條款 縮短年限 高科技人才離職一年後可赴大陸 一個月前申請即可」,聯合報/04/09。
林天良、鄭秋霜、林信昌,2001,「企業登陸風潮 引發失業風暴」,聯合新聞網/03/05。
陳秀蘭, 2002,「人才列管 溯及已在大陸任職人員 國科會草案出爐 將從業別、特定技術及任職三方向規範 雇主有申報義務」,經濟日報/04/10。
黃玉珍,2002,「人才列管 擬以禁止登陸產業為限」,經濟日報/04/10。
蔡兆誠,2002,「高科技人才管制的人權問題」,中時電子報/04/22。
2002,「穩定政局維持兩岸良性關係才能拚經濟」,工商時報焦點新聞,/01/28。
(四) 論文
林慧蘭,2002,我國海外高級科技人才返國工作動機與適應之研究---以工研院為例,政治大學勞工所碩士論文。
粘召文,1989,勞工工作權保障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弘靜,1987,台灣地區勞動力流動性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創立,2000,高科技產業跨國知識移轉策略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蘇建全,2000,組織改變與高科技公司工程專業人員工作不安全感之研究,南華亞太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正倫,1998,電子及資訊產業人力資源管理推行狀況與比較,中原工業工程碩士論文。
陳櫻芽,1996,美國及國際出口管制法治之理論與實際:兼論我國出口管制法之發展,中興法律碩士論文。
徐振榮,2001,出口管制制度與系統之分析研究,交通大學科學管理所碩士論文。
陳義龍,1989,台灣製造業的工資差異與勞工流動,交通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五) 網路文章
陳朝建,2003,受益基本權:憲法第十五條,2003摘自Formosa法律網http://www.lawformosa.com。
黃越欽,2001,司法院89.10.13.大法官會議釋字第五一四號解釋,大法官黃越欽不同意見書,2003摘自考試院全國人事法規釋例http://www.exam.gov.tw/weblaw/main.asp。
劉大和,2001,台灣勞工面對兩岸經濟統合台灣勞工面對兩岸經濟統合,2002摘自http://home.kimo.com.tw/liutaho/A18.htm。
謝在全,2002,司法院91.01.22.大法官會議釋字第五三八號解釋,大法官謝在全協同意見書,2003摘自考試院全國人事法規釋例http://www.exam.gov.tw/weblaw/main.asp。
體檢台灣就業安全體系,2000,台灣勞工陣線1999工權報告,2002摘自苦勞網http://labor.ngo.org.tw/1999laborsrightreport/體檢台灣就業安全體系.html
人權專題系列(11),2001,2003摘自BBS.NEWS中文網http://news.bbc.co.uk/hi/chinese/news/newsid_1388000/13881572.stm。
二. 外文部分
Bleicher Knut , Bleicher Frank & Paul Herbert,1983,「Managerial Frameworks for Innovative Responses in High-Tech Organization」,Business Horizons,vol.26,Nov-Dec,p.69-78。
Daniel Hecker,June 1999,「high-technology employment a broader view」,Monthly Labor Review,p.19。
Gustav Wachter,1997,「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Relation under Impact of WTO-looked at from an Austrian point of view」, WTO衝擊下的勞資關係與勞動政策國際研討會會議實錄,p.43。
Dinopoulos, E., Oehmke, F. and Segerstrom, J.,1993,「High-tech: Industry trade and investment」,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vol.34,p. 49-71。
Hadlock Paul,Hecker Daniel and Gannon Joseph,1991,「High Technology Employment:Another View」,Monthly Labor Review,vol.114(7),p.26。
Herzog H.W. , Schlottman A.M. & Johnson D.L.,1986,「High-technology jobs and worker mobility」,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vol.26(3),p.445-459。
Mahroum S.,1999,「Competing for the highly skilled: Europe in perspective」,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vol.26(1),p.17-25。
Mahroum S.,2000,「Highly skilled globetrotters:Mapping th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of human capital」,R&D Management,vol.30(1),p.23-31。
Riche W.R. , Hecker E.D.&Burgan U.J.,1983,「High Technology Today and Tomorrow」,Monthly Labor Review,November,p.50-58。
Schwartz,1973,「Interpreting the effect of distance on migr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81(5),p.1153-1169。
William Luker Jr., and Donald Lyons,1997,「Employment shifts in high-technology industries,1988-96」,Monthly Labor Review,p.12-25。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勞工研究所
90262006
9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026200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成之約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林怡瑩zh_TW
dc.creator (作者) 林怡瑩zh_TW
dc.date (日期) 200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4-Sep-2009 13:10:55 (UTC+8)-
dc.date.available 14-Sep-2009 13:10:5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4-Sep-2009 13:10:5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0262006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2122-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勞工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0262006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摘要
面對國際化帶來的全球性、全面性地開放市場競爭,台灣勞動市場勢必也會遭受到強大的衝擊。在科技、交通越來越進步的情形下,資金、人力的流動也越來越方便,加上近年來中國大陸對經濟貿易的開放日益增加,對各國的企業廠商不飭是一大磁石。當台灣企業積極加入全球化世界卡位戰時,台灣的高科技產業不斷在大陸擴展市場,相對的也使許多高科技人才流入大陸,此一現象使台灣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結構性衝擊。
台灣高科技產業目前面臨著多種內外部環境的問題與挑戰,持續對國內相關業者造成衝擊。國內經營環境惡化造成的推力及大陸提供有利企業經營誘因產生的拉力,滿足企業降低成本、增加銷售的需求及獲取更高利潤的目的,促使臺灣高科技產業、外商高科技產業,對大陸投資都日漸增加,甚至是關閉台灣工廠外移轉赴大陸,規模不容小覷。而在西進的風潮吸引企業進駐投資後,連帶著也影響了勞工赴大陸工作的意願。在國內工作機會持續減少,國內經濟不景氣就業環境差或對台灣產業前景堪慮等推力因素及認為大陸市場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可以讓個人生涯有更大的揮灑空間,並且有助於培養自己的資歷等拉力因素作用下,儘管願意到大陸工作的勞工,仍存有諸多疑慮,但仍願意西流前進向大陸。
隨著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加快,誰掌握了高科技,誰就能在全球的經濟和軍事上掌握主動,而各國在高科技領域的競爭,歸根究底是高素質人才的競爭。面對一波又一波的高科技人才西進,政府特別研擬「國家科技保護法」及「台灣地區特定高科技人員進入大陸地區任職許可辦法」,來控管高科技人才西進的數量。政府雖然體認到現今台灣的進出口產品內容已由傳統輸出的工業產品,逐漸幾乎已都被高科技產品所取代。而防止高科技技術流出則成為國家命脈之所繫,因此政府也體認到出口管制政策必須採取與目前產業發展現況相符之作法。政府發現到出口管制政策必須有所改變,以符合目前高科技產業發展的現況,因此提出「台灣地區特定高科技人員進入大陸地區任職許可辦法」及「國家科技保護法」兩個主要草案,然而,一反國際間在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全球貿易自由化的趨勢下,對高科技出口管制呈現更彈性化的轉變,我國卻反其道而行,不僅跨足管制人,還僵化地針對大陸地區進行管制,降低管制對經貿交流得失間調整的彈性空間, 顯示出政府忽視勞工工作權,輕率將人視為物一般,所作出難以實際執行的一項管制。高科技管制不僅牽涉到對高科技人才的管制,更有衍生出許多實際執行可行性的問題。
從勞動者的自由選擇工作權來看,勞動者追求更優渥的勞動條件及更好的生存、生活條件,就是誘發勞動力流動的基本因素,因此,勞動力流動本應是出自於自身自由的意識,也就是工作權中自由選擇工作的一種表現。對高科技人才而言,各國普遍存在著缺工的現象,為了自身更好的發展及更好的經濟條件、生活環境,其應該擁有自由選擇工作的權利。另一方面,隨著台商赴大陸投資日漸增加,就業機會逐漸隨著企業的外移而易地,此時政府卻輕率的限制高科技人才前往大陸就業,並未考慮到國內是否能有充分工作機會,對高科技人才工作權未有其他配套措施來加以保障,更會危害到其就業安全的工作權。
另外從整個國際經濟全球化的角度來看,勞動力的國際移動範圍已愈來愈廣,速度也愈來愈快,可說是是政府無法阻擋的風潮。不論是國際間或是龍頭大國美國,其高科技管制政策,都已由過去的嚴密防堵,走向更有彈性,能隨環境變化的政策走向,以配合全球經貿的環境。加上在人才自由移動的地球村內,對高科技人才的這項管制在實務運作上實有困難之處。如同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管制下,登入大陸的各行各業台灣人民仍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而政府明知觸法卻也無從管理。
因此,針對我國高科技出口管制政策的走向提出以下看法:
一. 回歸現有法令進行修改調整:兩項管制草案,不論是定位在私權保護法或是公權行政法,其存在的價值都不高,都可藉由現有法令加以修改強化即可。
二. 回歸對「物」的管制,管制技術不管制人:對國家重要科技技術的管制,應針對特定技術進行管制,如此一來,受管制的對象是「產品」,就不會有對勞動者在就業自由流動及就業安全上造成侵害的問題。
三. 並無只針對大陸地區特別限制的必要性:台灣和大陸之間的經濟關係並非僅從平行競爭推擠的關係發展,更重要的是發展垂直合作分工的體系,產生國際分工成為一個貿易互補的關係。另一方面,中國大陸的科技發展,並不會因為台灣的片面封鎖而停頓,技術獲得管道也不只是經由台灣,甚至政府也已抵不住企業要求,揚棄過去「戒急用忍」的對大陸投資政策,願意放寬高科技產業登陸投資,但仍對赴大陸工作的高科技人才進行管制,豈非忽略到企業若是雇用當地高科技人才,政府一樣是控管無法據。因此,基於國家安全的因素下,只需對特定國防或特殊敏感的技術進行管制,並且是一體適用,不必特別只針對大陸地區設限。
四. 增加出口管制政策實際執行的效果及可行性:我國高科技出口管制制度所應修正的方向,在執行、管制項目及管制之目的地上,應呈現更彈性化的趨勢,以配合全球經貿的環境。而非反其道而行,不僅跨足管制人,還僵化地針對大陸地區進行管制,降低管制對經貿交流得失間調整的彈性空間。其次,在罰則規定及其他確保成功之相關運作機制上,和美英日三國比較起來卻是顯得明顯不足,且對企業的正面推廣及教育都很缺乏,未能充分傳達出口制度的重要性。因此在實際執行上顯得效果不彰,對企業廠商無法有效掌握。
面對知識經濟的持續發展,對地小人稠的台灣而言,勞動力的素質本就是一項重要的資源,因此,可理解勞動力在兩岸或國際間移動的現象及管理,的確是影響台灣競爭力的重大課題,但是,管理並不代表管制,政府所該作的也非單純的禁止。面對大陸企業一波又一波強大的徵才攻勢及台灣企業的出走,政府除了該修正高科技管制制度之外,更應該積極地為台灣創造適合企業投資的環境,使台灣的勞動力素質持續保持優越的地位。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8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範圍…………………………………………..9
第二章 工作權與勞工流動之探討
第一節 工作權保障……………………………………………..10
第二節 勞工流動因素之探討…………………………………..14
第三節 勞工流動與工作權之關係……………………………..35
第四節 小結……………………………………………………..39
第三章 我國高科技產業發展與勞工流動
第一節 台灣高科技產業發展與挑戰……………………………44
第二節 台灣高科技產業外移對勞工流動的影響………………60
第三節 小結………………………………………………………79
第四章 高科技管制制度
第一節 我國高科技管制制度…………………………………...84
第二節 國際間及各國高科技管制制度…………………….…109
第三節 小結…………………………………………………….12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25
第一節 結論…………………………………………………….123
第二節 建議…………………………………………………….131
附錄…………………………………………………………………138
訪談記錄一…………………………………………………139
訪談記錄二…………………………………………………142
訪談心得……………………………………………………144
參考文獻…………………………………………………………….146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0262006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高科技管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勞工流動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工作權保障zh_TW
dc.title (題名) 高科技管制對勞工流動與工作權保障的影響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書籍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致雲,1987,中華民國憲法論文集,台北,三民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月鏡,1971,台灣人口移動與地域發展之研究,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左峻德,2000,高科技產業涉及反傾銷案件的趨勢及因應策略,台北,經濟部貿調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米爾頓.弗利曼Milton Friedman著,藍科正,黃美齡譯,1993,資本主義與自由,台北,萬象。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杜文謙等,1994,建立我國高科技出口管制制度相關之研究,經濟部技術處委託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紀東,1987,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第一冊),台北,三民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震,1996,台灣科技產業之發展,1996海峽兩岸暨香港地區經貿研討會之專題報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越欽,2000,勞動法新論,台北,翰蘆圖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丁元、陳慧玲,1996,業競天擇---高科技產業生態,台北,工商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熊瑞梅,1988,人口流動-理論、資料測量與政策,台北,巨流圖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管歐,1983,中華民國憲法論,台北,三民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正揚等,1992,國際科技移轉實務手冊及案例,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薛琦,1998,我國高科技產業與經濟發展,台北,經建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 期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左峻德,1987年四月,「我國高科技產業結構分析」,台灣經濟研究月刊,P.18-2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文瑞,1992,「高科技產業之特性與其經營管理」,產業金融季刊,第75期,P.48-5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姈真,1997,「高科技產業發展之挑戰---以資訊電子業為例」,台灣經濟研究月刊,20卷12期,P.68-7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長,2001,「兩岸電子產業分工現況與合作展望」,經濟前瞻,第78期,P.76-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進鈺,1997,「台灣積體電路歷程之研究---高科技、政府干預與人才回流」,地理學系地理學報,第23期,P.33-4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振祥,2001年十月,「全球佈局與兩岸分工策略」,第42期,台商張老師月刊,取自:大陸台商經貿網http://www.chinabiz.org.tw/index.asp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志強,1997,「韓國高科技產業發展之過去與未來」,台灣經濟研究月刊,20卷2期,P.101-1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重召,1989,「高科技產品之特質、行銷問題與行銷決策」,台北市銀月刊,20卷12期,P.38-5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曾銘琛,1999年11月,「知識經濟體系下的新思維」,台灣經濟研究院月刊, 21卷11期p.1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曾銘深、陳靜慧,1995年9月,「美國高科技貨品出口管制之發展趨勢」,台灣經濟研究月刊, p.4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月遂,2000年5月,「從失業率創新高展望勞動市場未來」,中國勞工, 1004期,p.1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茂寅,1997年十二月,「工作權保障與勞動基本權的關係及其特質」,律師雜誌,219期p.2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宏明,2001年3月,「知識經濟時代對產業人力資源的挑戰與因應策略」,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6卷4期,取自:http://www.moea.gov.tw/~ecobook/season/9003/6-4.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宏明,1997年11月,「發展台灣成為科技島的策略與挑戰」,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 3卷3期,p.3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宏明,1996年,「我國高科技產業發展面對的挑戰與因應對策」,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 2卷1期,p.2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瑞圖,1988年2月,「發展高科技產業之途徑」,工業簡訊,18卷2期,P.14-2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永續促進就業政策」,勞工之友,2002年4月,p.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空洞化?全球化?」,天下雜誌,2001年2月,p.5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際出口管制制度簡介」,戰略性高科技貨品出口管理制度研究季刊,創刊號,1991年3月,p.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 報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丁萬鳴, 2002,「登陸法案千千結」,經濟日報/04/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玲玲, 2002,「政府出資、民間高科技 正面表列管制 防科技人才登陸 國科會初定國家科保法草案 戰略科技依相關規定管制 立委批科技戒嚴 質疑將造成反淘汰效應」,聯合晚報/04/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博文、陳嘉宏、李誠偉、徐孝慈、蔡慧貞、尹乃菁,2002,「陳明通:高科技產業係『戰略物資』,中國時報/03/3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英煒、王相和,2002,「高科技人員赴大陸 國科會緊箍咒放鬆」,工商時報/04/3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佩儒,2002,「科技人才登陸列管 首波鎖定六大類包括半導體黃光區研發人員、IC設計主持人及麻醉藥品製劑生產技術人員等 IC設計業認意義不大」,經濟日報/04/1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佩儒, 2002,「12吋技術人才首波管制對象」,經濟日報/04/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名揚,2002,「管制高科技人才 傳擬刑責約束 研議中許可辦法 未來可能變更為國家科技保護法子法 學者質疑動機 國科會指『原則上不會』有刑責問題」,聯合報/04/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名揚, 2002,「大陸任職旋轉門條款 縮短年限 高科技人才離職一年後可赴大陸 一個月前申請即可」,聯合報/04/0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天良、鄭秋霜、林信昌,2001,「企業登陸風潮 引發失業風暴」,聯合新聞網/03/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秀蘭, 2002,「人才列管 溯及已在大陸任職人員 國科會草案出爐 將從業別、特定技術及任職三方向規範 雇主有申報義務」,經濟日報/04/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玉珍,2002,「人才列管 擬以禁止登陸產業為限」,經濟日報/04/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兆誠,2002,「高科技人才管制的人權問題」,中時電子報/04/2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2,「穩定政局維持兩岸良性關係才能拚經濟」,工商時報焦點新聞,/01/2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 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慧蘭,2002,我國海外高級科技人才返國工作動機與適應之研究---以工研院為例,政治大學勞工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粘召文,1989,勞工工作權保障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弘靜,1987,台灣地區勞動力流動性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創立,2000,高科技產業跨國知識移轉策略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建全,2000,組織改變與高科技公司工程專業人員工作不安全感之研究,南華亞太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正倫,1998,電子及資訊產業人力資源管理推行狀況與比較,中原工業工程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櫻芽,1996,美國及國際出口管制法治之理論與實際:兼論我國出口管制法之發展,中興法律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振榮,2001,出口管制制度與系統之分析研究,交通大學科學管理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義龍,1989,台灣製造業的工資差異與勞工流動,交通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五) 網路文章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朝建,2003,受益基本權:憲法第十五條,2003摘自Formosa法律網http://www.lawformosa.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越欽,2001,司法院89.10.13.大法官會議釋字第五一四號解釋,大法官黃越欽不同意見書,2003摘自考試院全國人事法規釋例http://www.exam.gov.tw/weblaw/main.asp。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大和,2001,台灣勞工面對兩岸經濟統合台灣勞工面對兩岸經濟統合,2002摘自http://home.kimo.com.tw/liutaho/A18.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在全,2002,司法院91.01.22.大法官會議釋字第五三八號解釋,大法官謝在全協同意見書,2003摘自考試院全國人事法規釋例http://www.exam.gov.tw/weblaw/main.asp。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體檢台灣就業安全體系,2000,台灣勞工陣線1999工權報告,2002摘自苦勞網http://labor.ngo.org.tw/1999laborsrightreport/體檢台灣就業安全體系.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人權專題系列(11),2001,2003摘自BBS.NEWS中文網http://news.bbc.co.uk/hi/chinese/news/newsid_1388000/13881572.s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 外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leicher Knut , Bleicher Frank & Paul Herbert,1983,「Managerial Frameworks for Innovative Responses in High-Tech Organization」,Business Horizons,vol.26,Nov-Dec,p.69-7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aniel Hecker,June 1999,「high-technology employment a broader view」,Monthly Labor Review,p.1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ustav Wachter,1997,「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Relation under Impact of WTO-looked at from an Austrian point of view」, WTO衝擊下的勞資關係與勞動政策國際研討會會議實錄,p.4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inopoulos, E., Oehmke, F. and Segerstrom, J.,1993,「High-tech: Industry trade and investment」,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vol.34,p. 49-7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adlock Paul,Hecker Daniel and Gannon Joseph,1991,「High Technology Employment:Another View」,Monthly Labor Review,vol.114(7),p.2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erzog H.W. , Schlottman A.M. & Johnson D.L.,1986,「High-technology jobs and worker mobility」,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vol.26(3),p.445-45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ahroum S.,1999,「Competing for the highly skilled: Europe in perspective」,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vol.26(1),p.17-2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ahroum S.,2000,「Highly skilled globetrotters:Mapping th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of human capital」,R&D Management,vol.30(1),p.23-3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iche W.R. , Hecker E.D.&Burgan U.J.,1983,「High Technology Today and Tomorrow」,Monthly Labor Review,November,p.50-5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chwartz,1973,「Interpreting the effect of distance on migr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81(5),p.1153-116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illiam Luker Jr., and Donald Lyons,1997,「Employment shifts in high-technology industries,1988-96」,Monthly Labor Review,p.12-25。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