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題名 動盪中的改革:中國國民黨從「革新」走向「改造」, 1945-1950
作者 王良卿
Wang Liang-ching
貢獻者 林能士
王良卿
Wang Liang-ching
關鍵詞 國民黨
革新
改造
蔣介石
派系
國共內戰
日期 2003
上傳時間 17-Sep-2009 17:05:12 (UTC+8)
摘要 提 要



國民黨在1949年遭遇的大潰敗,經常被學界描繪成一種「啟示錄」般的刺激力量,1950年在台灣的黨務改造運動則是該黨生聚教訓之後的有力回應。對此,本篇論文嘗試提出兩項修正觀點:第一、1949年的局勢與1950年的事件確實具有密不可分的聯繫關係,但是人們仍然不宜忽視早在這兩個年份之前,國民黨機器與國民黨人就已經發出各式各樣的黨務改革呼聲,甚至採取了某些行動。這類呼聲與行動的時段如果離1949年愈遠,就愈可能是為了主動解答、解困「它們當下」坐落的動盪年代,並非作為政權日後潰走的時代布景而屈身歷史舞台。第二、1949年作為促成國民黨在台改造的關鍵性意義,充其量,只能嚴格限定在一種短暫時間以及外部挑戰的解釋效果上。表面上,國民黨誠然透過改造做出了新一波的回應,但是回應的方式與形貌,泰半還是國民黨自己透過既往自省經驗的內在脈絡,長期積累、變化的結果,不完全是1949年這個特殊年代替它應急抉擇。
參考文獻 徵引書目
中文部分
一、檔案
(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館藏檔案,台北:
朱家驊檔案
 三青團(二),函號:135
雷震•傅正檔案
 雷震專題:雷震與國民黨資料(一),編號:G01
 雷震專題:雷震與國民黨資料(二),編號:G02
(二)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館藏檔案,台北:
一般史料
中央政治會議檔案
特種檔案
三青團各地會議卷,特024
黨團統一卷,特025
會議紀錄檔案
(三)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館藏檔案,南京:
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秘書處,全宗號:711
國民黨中央組織部,全宗號:717
三青團中央團部,全宗號:728
(四)國史館館藏檔案,台北:
蔣中正總統檔案
 事略稿本:1945-1949年
 革命文獻:戡亂時期第41冊
 特交檔案:分類資料(政治)第21冊;一般資料第330-331,340-343冊
 籌筆:統一時期第166冊;抗戰時期第11冊;戡亂時期第13,15冊
 領袖家書:蔣經國先生家書拓影本,第3-5冊
蔣經國總統檔案
 忠勤檔案:蔣中正函電錄底,卷號:2;蔣中正手令錄底,卷號:3;各類合卷,卷號:113
行政院會議紀錄檔案,目錄號:105-1
二、史料彙編、日記
(一)史料彙編
《黨團統一組織重要文獻》(南京:黨內刊物,民國36年)。
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團部編,《團長訓示》(重慶:編者刊印,民國31年)。
中央改造委員會設計委員會編,《本黨改造意見反映總結》(台北:編者刊印,民國41年)。
中央改造委員會編,《中國國民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黨務報告》(台北:編者刊印,民國41年)。
中央委員會秘書處編,《中國國民黨第五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會議紀錄彙編》(台北:編者刊印,未載彙印年月)。
中央委員會秘書處編,《中國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會議紀錄彙編》(台北:編者印行,民國43年)。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西南執行部編,《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西南執行部二十二年黨務年刊》(廣州:編者印行,民國23年)。
中國國民黨雲南省執行委員會編,《黨政革新運動》(昆明:編者印行,民國35年)。
文砥編纂,《蔣介石的革命工作》(上海:太平洋書店,民國16年)。
王芝琛、劉自立編,《1949年以前的大公報》(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2)。
自由中國勞工同盟編,《自由中國勞工同盟》(台北:編者刊印,民國39年)。
李雲漢主編,林泉編輯,《中國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史料專輯》(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民國80年)。
李雲漢主編,林養志編輯,《中國國民黨黨務發展史料――組織工作》(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民國82年)。
周琇環、陳世宏主編,《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二)組黨運動》(台北:國史館,民國89年)。
查建瑜編,《國民黨改組派資料選編》(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秦孝儀主編,《先總統 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民國73年)。
秦孝儀主編,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輯,《中國國民黨歷屆歷次中全會重要決議案彙編》(台北:編者印行,民國68年)。
國史館審編處編,《蔣中正總統文物―革命文獻(二)―寧漢分裂與清黨》(台北:國史館,民國91年)。
國史館編,《國史館現藏民國人物傳記史料彙編》,第2輯(台北:編者印行,民國78年)。
張國華編著,《南投縣老照片特輯》,第3,5冊(南投:南投縣立文化中心,民國85年〔第3冊〕,1998〔第5冊〕)。
梅萼編,《鄒魯文存》(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74年)。
陪都座談會編,《中國國民黨黨員黨政革新運動》(重慶:青年軍出版社,民國35年)。
陳世宏、張世瑛、許瑞浩、薛月順編輯,《雷震案史料彙編――雷震獄中手稿》(台北:國史館,民國91年)。
陳果夫著,陳果夫先生遺著編印委員會編,《陳果夫先生全集》(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80年)。
陳鵬仁主編,劉維開編輯,《中國國民黨黨務發展史料――非常委員會及總裁辦公室資料彙編》(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88年)。
章伯鋒、莊建平主編,《抗日戰爭》(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7)。
喬寶泰主編,劉維開編輯,《中國國民黨黨務發展史料――中央改造委員會資料彙編》(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89年)。
萬麗鵑編註,潘光哲校閱,《萬山不許一溪奔――胡適雷震來往書信選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90年)。
雷震,《雷震秘藏書信選》(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
榮孟源主編,孫彩霞編輯,《中國國民黨歷次代表大會及中央全會資料》(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6)。
劉維開編,〈中國國民黨改造史料選輯〉,《近代中國》,第136期(台北:民國89年4月),頁156-182。
蕭繼宗主編,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輯,《中國國民黨宣言集》(台北:編者印行,民國65年)。
(二)日記、工作日誌
〈陳果夫先生民國二十五年至四十年日記摘錄〉,收入徐詠平編著,《陳果夫傳》(台北:正中書局,民國67年),頁839-970。
上海市檔案館編,《陳光甫日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馮玉祥日記》(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
公安部檔案館編注,《在蔣介石身邊八年――侍從室高級幕僚唐縱日記》(北京:群眾出版社,1991)。
王子壯,《王子壯日記》,手稿本(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90年)。
王世杰,《王世杰日記》,手稿本(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9年)。
朱振聲編纂,黃晃校勘,《李漢魂將軍日記》(香港:李氏家屬自印,民國64年)。
何成濬著,沈雲龍校註,《何成濬將軍戰時日記》(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75年)。
阮毅成,〈民國二十七年武漢半年日記(下)〉,《傳記文學》,第43卷第3期(台北:民國72年9月),頁54-60。
邵元冲著,王仰清、許映湖標注,《邵元冲日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胡虛一註言,〈雷震日記介紹及選註〉,收入:李敖等著,《萬歲•萬歲•萬萬歲》〔萬歲評論叢書第1期〕;李敖等著,《放大•放大•再放大》〔萬歲評論叢書第7期〕;李敖等著,《外交•性交•交》〔李敖千秋評論叢書第71期〕;李敖等著,《抗議•抗議•站》〔李敖千秋評論叢書第74期〕;李敖等著,《老蔣•小蔣•瘋》〔李敖千秋評論叢書第86期〕;李敖等著,《起點•終點•跑》〔李敖千秋評論叢書第87期〕(台北:天元圖書有限公司,1984年1,7月,1987年8,12月,1989年2-3月),頁27-56〔萬歲評論叢書第1期〕,頁133-136〔萬歲評論叢書第7期〕,頁191-214〔李敖千秋評論叢書第71期〕,頁209-226〔李敖千秋評論叢書第74期〕,頁117-140〔李敖千秋評論叢書第86期〕,頁291-302〔李敖千秋評論叢書第87期〕。
胡適,《胡適的日記》,手稿本(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
徐永昌,《徐永昌日記》,手稿本(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0年)。
黃杰,《中央軍官訓練團工作紀要》(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73年)。
萬耀煌,《萬耀煌將軍日記》(台北:湖北文獻社,民國67年)。
雷震,《第一個十年》,第1,2冊(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
蔣經國,《危急存亡之秋》(台北:正中書局,民國77年)。
閻伯川先生紀念會編,《閻伯川先生感想錄》(台北:編者印行,民國86年)。
鍾理和,《鍾理和日記》(高雄:財團法人鍾理和文教基金會,1996)。
羅久芳註記,邵銘煌校讀,〈羅家倫先生日記――民國三十六年至三十九年〉,《近代中國》,第131期(台北:民國88年6月),頁147-174。
三、憶述文獻
(一)自傳、回憶錄、口述歷史、憶述文集
《朱霽青先生紀念集》(台北:未載出版者,民國44年)。
《花谿結緣三十年》(台北:花谿同仁集資出版,民國58年)。
《陸京士先生紀念集》(未載出版資料)。
「蔣公侍從人員史」編纂小組編纂,《蔣公侍從見聞錄「侍從人員史」》(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86年)。
大華晚報社編,《余井塘先生紀念文集》(台北:財團法人林公熊徵學田基金會,民國74年)。
干國勳等著,《藍衣社 復興社 力行社》(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73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譯,《顧維鈞回憶錄》,第6,7分冊(北京:中華書局,1988)。
王思誠,《曠世風雷一夢痕――九十年人生經歷見證》(台北:立華出版有限公司,民國84年)。
石之瑜編著,《寧靜致遠 美麗人生――沈昌煥先生紀念文集》(台北:沈大川,民國90年)。
吳望伋,《七十自述》(台北:作者自印,民國63年)。
宋希濂,《鷹犬將軍――宋希濂自述》(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
李宗仁口述,唐德剛撰寫,《李宗仁回憶錄》(香港:南粵出版社,1986)。
李鍔、汪瑞炯、趙令揚編註,《苦笑錄:陳公博回憶(一九二五―一九三六)》(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1979)。
沈雲龍訪問,陳三井、陳存恭紀錄,《周雍能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3年)。
沈雲龍訪問,賈廷詩、夏沛然、周道瞻、陳存恭紀錄,《萬耀煌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2年)。
阮毅成,《八十憶述》(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3年)。
周宏濤口述,汪士淳撰寫,《蔣公與我――見證中華民國關鍵變局》(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
俞濟時,《八十虛度追憶》(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72年)。
柴夫主編,《中統頭子徐恩曾》(台北:新銳出版社,民國83年)。
康澤等著,《康澤自述及其下落》(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87年)。
張力訪問、紀錄,《黎玉璽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0年)。
張其昀等著,《崔書琴紀念集》(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56年)。
張治中,《張治中回憶錄》(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3)。
張群口述,陳香梅筆記,《張岳公閒話往事》(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67年)。
梁肅戎,《大是大非――梁肅戎回憶錄》(台北: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
梁肅戎口述,劉鳳翰、何智霖訪問,何智霖紀錄整理,《梁肅戎先生訪談錄》(台北:國史館,民國84年)。
陳公博,《寒風集》(上海:地方行政社,民國33年)。
陳布雷,《陳布雷回憶錄》(上海:廿世紀出版社,民國38年)。
陳立夫,《成敗之鑑――陳立夫回憶錄》(台北:正中書局,民國83年)。
陳存恭、潘光哲訪問,潘光哲紀錄,《劉象山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7年)。
陳紀瀅,《我的郵員與記者生活》(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7年)。
陸寶千訪問,鄭麗榕紀錄,《黃通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1年)。
陶希聖,《八十自序》(台北:中國大陸問題研究中心,民國67年)。
陶希聖,《潮流與點滴》(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68年)。
陶希聖口述,陳存恭、蘇啟明、劉妮玲訪問,陳存恭、尹文泉總整理,《陶希聖先生訪問紀錄》(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83年)。
曾虛白,《曾虛白自傳》(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9年)。
程思遠,《政海秘辛》(香港:南粵出版社,1988)。
程滄波,《滄波文存》(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72年)。
黃宇人,《我的小故事》(香港:吳興記書報社,1982)。
黃紹竑,《五十回憶》(長沙:岳麓書社,1999)。
董霖,《六十載從政講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0年)。
鄒魯,《回顧錄》(重慶:獨立出版社,民國33年)。
壽充一編,《孔祥熙其人其事》(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0)。
臧啟芳,《回憶》(台北:反攻出版社,民國42年)。
裴斐(Nathaniel Peffer)、韋慕庭(Martin Wilbur)訪問整理,吳修垣譯,高雲鵬譯審,馬軍校注,《從上海市長到“台灣省主席”(1946-1953年)――吳國楨口述回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趙自齊口述,遲景德、吳淑鳳訪問,吳淑鳳紀錄整理,《趙自齊先生訪談錄》(台北:國史館,民國89年)。
劉先雲口述,遲景德、陳進金訪問,陳進金紀錄整理,《劉先雲先生訪談錄》(台北:國史館,民國84年)。
蔣廷黻英文口述稿,謝鍾璉譯,《蔣廷黻回憶錄》(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73年)。
蔣京訪問、紀錄,《蕭贊育先生訪問紀錄》(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81年)。
鄭彥棻,《往事憶述》(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74年)。
蕭錚,《土地改革五十年――蕭錚回憶錄》(台北:中國地政研究所,民國69年)。
蕭贊育,《梅園文存》(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74年)。
蕭關華編,《蕭自誠先生八十壽詩文集》(台北:蕭自誠先生八十誕辰籌備委員會,民國72年)。
賴景瑚,《煙雲思往錄》(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69年)。
磯野富士子整理,吳心伯譯,《蔣介石的美國顧問――歐文•拉鐵摩爾回憶錄》(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
羅才榮,《才榮文稿》,續二(台北:川康渝文物館,民國79年)。
(二)憶述專文
方慶延,〈一水天涯憶李煥〉,《武漢文史資料》,總第32輯(武漢:1988年6月),頁26-29。
方慶延,〈蔣經國的“一次革命、兩面作戰”經過〉,《江蘇文史資料選輯》,第9輯(南京:1982年5月),頁59-70。
方慶延,〈蔣經國的秘密核心領導組織――中正學社〉,《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第81輯(北京:1982),頁200-209。
水祥雲,〈追憶陸京士兄〉,《中外雜誌》,第36卷第4期(台北:民國73年10月),頁55-56。
王又庸,〈關於“新政學系”〉,《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第4輯(北京:1960年5月),頁78-97。
王華農,〈中國國民黨開封市(縣)黨部簡記(一九二四―一九四八)〉,《開封文史資料》,第5輯(開封:1987年4月),頁108-120。
王進三,〈三民主義青年團湖南支團始末〉,《湖南文史》,第36輯(長沙:1989年12月),頁58-71。
田世慶,〈抗戰勝利後國民黨內部的派系鬥爭〉,《安徽文史資料選輯》,第12輯(合肥:1983年4月),頁1-15。
兆祥,〈國民黨漢口特別市黨部跟隨白崇禧逃跑記〉,《武漢文史資料》,第10輯(武漢:1982年11月),頁49-54。
朱家讓,〈敬悼陸京士先生〉,《傳記文學》,第44卷第4期(台北:民國73年4月),頁76。
艾毓英,〈我在國民黨湖北省黨部的親身經歷〉,《湖北文史資料》,總第14輯(武昌:1986年4月),頁68-85。
艾毓英,〈政學系與C.C.在湖北的蝸鬥〉,《武漢文史資料》,第19輯(武漢:1985年3月),頁126-142。
何漢文,〈改組派回憶錄〉,《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第17輯(北京:1961年7月),頁166-184。
余井塘,〈賴景瑚的一生〉,《傳記文學》,第43卷第3期(台北:民國72年9月),頁10-13。
吳開先,〈痛悼故友陸京士兄〉,《傳記文學》,第44卷第4期(台北:民國73年4月),頁65-68。
沈雲龍,〈敬悼賴景瑚先生〉,《傳記文學》,第43卷第3期(台北:民國72年9月),頁14-15。
屈凌漢,〈蔣經國的小組織“燕廉”的活動〉,《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第42輯(北京:1961年2月),頁216-222。
武和軒,〈我對改組派的一知半解〉,《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第36輯(北京:1963年6月),頁139-153。
金紹先,〈我在立法院參與孫文主義革命同盟工作活動紀略〉,《文史資料選輯》〔全國〕,增刊第2輯(北京:1987年6月),頁129-143。
侯定遠整理,〈蔣介石下野回溪口的見聞〉,《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第66輯(北京:1979年10月),頁84-90。
姜夢麟、毛子佩,〈抗戰勝利後上海國民黨內部的派系鬥爭〉,《文史資料選輯》〔上海〕,總第27輯(上海:1979年10月),頁175-184。
胡有瑞、林章松、劉本炎,〈「中國國民黨改造之歷史意義與時代使命」口述歷史座談會紀實〉,《近代中國》,第43期(台北:民國73年10月),頁4-28。
胡彥雲,〈我所知道的梁寒操〉,《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總第138輯(北京:2000年1月),頁31-44。
胡夢華,〈CC外圍組織誠社始末〉,《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第14輯(北京:1961年4月),頁147-165。
范予遂,〈九十回顧〉,《文史資料選輯》〔山東〕,第16輯(濟南:1985年5月),頁1-25。
范予遂,〈我任國民黨山東省黨部主任委員的回憶〉,《文史資料選輯》〔山東〕,第7輯(濟南:1979年10月),頁63-80。
范予遂,〈我所知道的改組派〉,《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第45輯(北京:1964年4月),頁209-230。
夏賡英,〈漫話C.C.派〉,《安徽文史資料》,第21輯(合肥:1984年12月),頁184-207。
徐炳煊,〈我所知道的蔣經國的“幹校系”及其活動〉,《安徽文史資料》,第17輯(合肥:1983年12月),頁91-121。
徐鑄成,〈吳紹澍在解放前後〉,《文史資料選輯》〔上海〕,總第27輯(上海:1979年10月),頁185-189。
翁文灝,〈回顧往事〉,《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第80輯(北京:1982年2月),頁1-16。
馬建中,〈國民黨六屆四中全會的內幕見聞〉,《西安文史資料》,第3輯(西安:1982年12月),頁130-138。
馬建中,〈國民黨陜西省黨部的派系鬥爭(一九四○年至一九四九年)〉,《西安文史資料》,第4輯(西安:1983年6月),頁88-101。
張力、曾金蘭訪問,張力、曾金蘭紀錄,〈劉定邦先生訪問紀錄〉,張力、吳守成、曾金蘭訪問,張力、曾金蘭紀錄,《海軍人物訪問紀錄》,第1輯(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7年),頁143-204。
梁上賢,〈在恩施經歷的國民黨黨團活動〉,《湖北文史資料》,總第14輯(武昌:1986年4月),頁86-95。
梁上賢,〈國民黨湖北省黨部逃竄、瓦解紀實〉,《武漢文史資料》,第5輯(武漢:1981年12月),頁106-112。
梁上賢、田秉德,〈三青團在湖北的組織與活動〉,《湖北文史資料》,第7輯(武昌:1982年12月),頁57-72。
梁尚德,〈我所記憶的“誠社”〉,《文史資料選輯》〔山東〕,第20輯(濟南:1985年9月),頁205-218。
許聞天、鄧昊明、金紹先、諶小岑、楊玉清、寧光堃,〈孫文主義革命同盟概略〉,《文史資料選輯》〔全國〕,增刊第2輯(北京:1987年6月),頁92-128。
郭廷以校閱,張繼高訪問、紀錄,〈吳開先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第8期(台北:民國85年12月),頁117-144。
陳明仙遺稿,〈我所知道的國民黨貴州黨務〉,《貴州文史資料選輯》,第15輯(貴陽:1984年5月),頁133-160。
陳紀瀅,〈敬悼陸京士兄〉,《大成》,第123期(香港:1984年2月),頁28-29。
陳桓,〈回憶在蔣經國小組織中的活動〉,《武漢文史資料》,總第32輯(武漢:1988年6月),頁70-75。
陳開國,〈青幹班和青幹校始末記〉,《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第74輯(北京:1981年8月),頁40-72。
陶百川,〈申論公道,痛悼京士〉,《傳記文學》,第44卷第4期(台北:民國73年4月),頁108。
程思遠,〈蔣介石發表求和聲明的經過〉,《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第66輯(北京:1979年10月),頁57-83。
覃異之,〈蔣經國與青年軍〉,《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第28輯(北京:1962年6月),頁138-148。
賀德昭,〈回憶沈昌煥老師〉,《武漢文史資料》,總第27輯(武漢:1987年3月),頁30-31。
馮世欣,〈陳辭公軼事記聞――紀念陳誠副總統逝世三十週年〉,《傳記文學》,第66卷第3期(台北:民國84年3月),頁33-40。
馮若飛,〈我所知道的張群〉,《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第42輯(北京:1961年2月),頁194-204。
業衍璋,〈我所了解的中央訓練團縣政訓練班〉,《江蘇文史資料》,第24輯(南京:1988年12月),頁100-112。
賈亦斌,〈我與蔣經國從友好到決裂〉,《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總第132輯(北京:1997年2月),頁122-169。
翟文鳳,〈三青團和國民黨在陜西的明爭暗鬥〉,《西安文史資料》,第1輯(西安:1981年12月),頁130-137。
趙克森,〈賴景瑚先生的一生〉,《傳記文學》,第43卷第4期(台北:民國72年10月),頁133-134。
趙澍,〈CC的擴張活動〉,《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第37輯(北京:1963年9月),頁151-164。
劉不同,〈國民黨的魔影――“CC”團〉,《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第45輯(北京:1964年4月),頁231-254。
劉峙,〈皮裡春秋(八)〉,《傳記文學》,第81卷第2期(台北:民國91年8月),頁58-67。
劉瑤章,〈憶蔣經國在華北的“反貪污運動”〉,《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第42輯(北京:1961年2月),頁211-215。
劉鳴皋,〈國民黨湖北省黨部概述〉,《湖北文史資料》,總第14輯(武昌:1986年4月),頁51-67。
鄭友義,〈國民黨龍溪縣黨部組織情況〉,《文史資料選輯》〔漳州〕,總第10輯(漳州:1983),頁70-76。
薛文波,〈國民黨派系在青海的鬥爭〉,《青海文史資料選輯》,第6輯(西寧:1980年6月),頁45-59。
羅鑫,〈我所經歷的祁陽黨團摩擦〉,《湖南文史》,第36輯(長沙:1989年12月),頁41-53。
蘇縉如,〈黨團鬥爭在邵陽〉,《湖南文史》,第36輯(長沙:1989年12月),頁28-36。
四、專書
F. 皮特遜(Florence Peterson)著,仲子譯,《美國的勞工組織》(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1965)。
丁永隆、孫宅巍,《南京政府的覆亡》(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中國青年軍人社編著,《反蔣運動史》(台北:李敖出版社,1991)。
中國勞工運動史編纂委員會編纂,《中國勞工運動史》(台北:中國勞工福利出版社,民國48年)。
中華民國五十年來民眾團體編纂委員會編纂,《中華民國五十年來民眾團體》(台北:中華民國民眾團體活動中心,民國50年)。
孔慶泰等著,《國民黨政府政治制度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
尤爾根•哈伯瑪斯(Jurgen Habermas)著,陳學明譯,《合法性危機》(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
方可編著,《蔣介石和他的高級幕僚》(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王克文,《汪精衛•國民黨•南京政權》(台北:國史館,2001)。
王良卿,《三民主義青年團與中國國民黨關係研究(一九三八―一九四九)》(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87年)。
王奇生,《黨員、黨權與黨爭――1914〜1949年中國國民黨的組織形態》(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
王家瑩,《樂育菁莪――程天放傳》(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72年)。
王泰棟,《陳布雷傳》(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
王學慶,《蔣介石和陳立夫、陳果夫》(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
石源華,《陳公博全傳》(台北:稻鄉出版社,民國88年)。
任育德,《雷震與台灣民主憲政的發展》(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民國88年)。
余英時,《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1年)。
吳振漢,《國民政府時期的地方派系意識》(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81年)。
呂芳上,《革命之再起――中國國民黨改組前對新思潮的回應(1914-1924)》(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8年)。
呂芳上,《從學生運動到運動學生(民國八年至十八年)》(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3年)。
宋春主編,《中國國民黨史》(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李旭主編,《六十年來的中國與蔣主席》(南京:拔提書局,民國35年)。
李海生、張敏,《民國兩兄弟:陳果夫與陳立夫》(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李象泰,《中國國民黨今後怎麼辦?》(作者自印,民國36年)。
李雲漢,《中國國民黨史述》(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民國83年)。
李雲漢,《西安事變始末之研究》(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71年)。
李新總編,朱宗震、陶文釗著,《中華民國史》,第3編第6卷(北京:中華書局,2000)。
李新總編,汪朝光著,《中華民國史》,第3編第5卷(北京:中華書局,2000)。
李新總編,周天度、鄭則民、齊福霖、李義彬等著,《中華民國史》,第3編第2卷(北京:中華書局,2002)。
沈雲龍編著,《黃膺白先生年譜長編》(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65年)。
汪祖華,《中國現代政黨結社搜秘》(台北:大眾時代出版社,民國84年)。
汪榮祖、李敖,《蔣介石評傳》(台北:商業周刊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
肖自力,《陳濟棠》(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2)。
周聿峨、陳紅民,《胡漢民》(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4)。
周至柔,《至柔鴻爪》(台北:著者印行,民國43年)。
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易勞逸(Lloyd E. Eastman)著,王建朗、王賢知譯,《蔣介石與蔣經國――毀滅的種子》(台北:李敖出版社,1990)。
林立樹,《司徒雷登調解國共衝突之理念與實踐》(台北:稻鄉出版社,民國89年)。
林桶法,《從接收到淪陷――戰後平津地區接收工作之檢討》(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6年)。
河南省黨部編,《中國國民黨河南省黨史要略初稿》(開封:編者印行,民國36年)。
邵玉銘著,馬凱南、湯麗明譯,《傳教士 教育家 大使――司徒雷登與中美關係》(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
金冲及,《轉折年代――中國的1947年》(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
保羅•康納頓(Paul Connerton)著,納日碧力戈譯,《社會如何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勃克(Peter Burke)著,許綬南譯,《製作路易十四》(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
姚崧齡編著,《張公權先生年譜初稿》(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71年)。
柯芳枝,《公司法論》(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國90年)。
胡靖安,《目前黨國的幾個基本問題》(南京:作者自印,民國21年)。
胡頌平編著,《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3年)。
范小方,《二陳和CC》(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范小方,《蔣家天下陳家黨:蔣介石與陳果夫、陳立夫的謀略藝術》(台北:周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
范小方、包東波、李娟麗,《國民黨理論家戴季陶》(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范小方、李永銘,《陳果夫與陳立夫》(武漢:武漢出版社,1994)。
茅家琦,《蔣經國的一生與他的思想演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3)。
重毅編著,《中國各黨派全貌》(南京:民本出版公司,民國35年)。
唐耐心(Nancy B. Tucker)著,新新聞編譯小組譯,《不確定的友情:台灣、香港與美國,1945至1992》(台北: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
孫宅巍,《蔣介石的寵將陳誠》(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孫科,《三民主義新中國》(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34年)。
孫科,《孫哲生先生最近講演集》(重慶:中蘇文化協會,民國29年)。
孫彩霞,《新舊政學系》(北京:華夏文化出版社,1997)。
徐詠平編著,《陳果夫傳》(台北:正中書局,民國67年)。
殷海光,《中國國民黨的危機》(黨內參考,民國35年)。
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促進會編,《人間國寶陳立夫先生》(台北:編者刊印,民國90年)。
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
秦孝儀總編纂,李雲漢、呂芳上、劉維開、邵銘煌編輯小組,《總統 蔣公大事長編初稿》,卷9(台北:財團法人中正文教基金會,民國91年)。
馬克思(Karl Marx)著,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高郁雅,《北方報紙輿論對北伐之反應――以天津大公報、北京晨報為代表的探討》(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9)。
崔書琴,《三民主義新論》(重慶:商務印書館,民國34年)。
崔書琴,《論民生主義與共產主義》(香港:自由中國社,民國38年)。
張玉法,《民國初年的政黨》(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4年)。
張玉法,《清季的革命團體》(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1年)。
張其昀,《菲韓紀行》(台北:正中書局,民國38年)。
梁敬錞,《史迪威事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0年)。
深町英夫,《近代廣東的政黨•社會•國家――中國國民黨及其黨國體制的形成過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許福明,《中國國民黨的改造》(台北:正中書局,民國75年)。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0)。
郭緒印主編,《國民黨派系鬥爭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
陳思宇,《台灣區生產事業管理委員會與經濟發展策略(1949-1953)――以公營事業為中心的探討》(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民國91年)。
陳進金,《地方實力派與中原大戰》(台北:國史館,2002)。
陶希聖,《將革命事業從頭做起》(台北:革命實踐研究院,民國38年)。
陶涵(Jay Taylor)著,林添貴譯,《台灣現代化的推手――蔣經國傳》(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
章君穀著,陸京士校訂,《杜月笙傳》(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民國91年)。
翊勳,《蔣黨真相》(山東:新華書店,1948)。
湯恩比(Arnold J. Toynbee)著,陳曉林譯,《歷史研究》(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
程思遠,《李宗仁先生晚年》(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0)。
馮啟宏,《法西斯主義與三○年代中國政治》(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民國87年)。
黃仁宇,《中國大歷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82年)。
黃仁宇,《地北天南敘古今》(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民國80年)。
黃仁宇,《放寬歷史的視界》(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77年)。
黃嘉樹,《國民黨在台灣,1945-1988》(台北:大秦出版社,民國83年)。
黃肇珩總策劃,陳懷玦主編,《傳承與創建――中華日報創刊四十周年史頁》(台北:中華日報社,民國75年)。
楊天石,《海外訪史錄》(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
楊者聖,《國民黨“軍機大臣”陳布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楊奎松,《失去的機會?――抗戰前後國共談判實錄》(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
董顯光,《蔣總統傳》(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民國41年)。
鄒魯,《中國國民黨史稿》(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4年)。
廖風德,《學潮與戰後中國政治(1945-1949)》(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3年)。
熊宗仁,《何應欽的宦海沉浮》(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劉才賦,《通天教主――杜月笙與國民黨政權》(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
劉維開,《編遣會議的實施與影響》(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8年)。
蔣永敬,《抗戰史論》(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4年)。
蔣嘯青編述,《中國國民黨黨章沿革概述》(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47年)。
蔡玲、馬若孟(Ramon H. Myers)著,羅珞珈譯,《中國第一個民主體系――中華民國的政治歷程》(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7年)。
蔡省三、曹雲霞,《蔣經國系史話》(香港:七十年代雜誌社,1979)。
鄧元忠,《三民主義力行社史》(台北:實踐出版社,民國73年)。
鄧元忠,《國民黨核心組織真相:力行社、復興社暨所謂藍衣社的演變與成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
鄧飛黃、徐佛觀、蕭作霖,《黨的改造芻議》(重慶:作者自印,民國34年)。
鄧野,《聯合政府與一黨訓政:1944〜1946年間國共政爭》(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鄧熙,《中國之改革》(南京:新中國出版社,民國37年)。
獨立時論社編,《獨立時論集》,第1集(北平:北京大學出版部,民國37年)。
蘇墱基,《亦狂亦俠亦溫文》(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
蘇錫文主編,彥棻文教基金會編輯,《鄭彥棻先生年譜初稿》(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80年)。
龔宜君,《「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改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1950-1969)》(台北:稻鄉出版社,民國87年)。
龔濟民、方仁念,《郭沫若年譜》,上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讓―馬克•夸克(Jean-Marc Coicaud)著,佟心平、王遠飛譯,《合法性與政治》(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
五、論文
卜萬平,〈從黨團關係看國民黨內部各派系的矛盾〉,《民國檔案》,1990年第1期(南京:1990),頁117-119。
王成勉,〈馬歇爾使華調處――第一階段之研究(民國三十四年十二月至三十五年三月)〉,中華民國史專題第一屆討論會秘書處編輯,《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一屆討論會》(台北:國史館,民國81年),頁761-792。
王成勉,〈從和平到戰爭――馬歇爾使華調處第二階段之研究〉,國父建黨革命一百周年學術討論集編輯委員會編輯,《國父建黨革命一百周年學術討論集》,第3冊(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84年),頁406-433。
王成勉,〈烽火下的調處:對馬歇爾使華調處第三階段的評估(1946年7月-1947年1月)〉(台北:辛亥革命九十週年國際學術討論會會議論文宣讀本,民國90年10月6-9日)。
王良卿,〈「新人」與「起家」――蔣經國先生的崛起與三民主義青年團〉,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編,《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第20輯(台北:編者印行,民國88年),頁339-392。
王良卿,〈派系政治與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以第六屆中央執行、監察委員選舉為中心的探討〉,《國史館館刊》,復刊第21期(台北:民國85年12月),頁137-150。
王奇生,〈工人、資本家與國民黨――20世紀30年代一例勞資糾紛的個案分析〉,《歷史研究》,2001年第5期(北京:2001年10月),頁3-18。
王奇生,〈黨的派系化與派系的黨化:CC系的組織形態與政治理念(1933-1938)〉(台北:辛亥革命九十週年國際學術討論會會議論文宣讀本,民國90年10月6-9日)。
王泰升,〈近代西方法對台灣華人的影響〉,《國立台灣大學法學論叢》,第28卷第3期(台北:1999年4月),頁1-28。
王超然,〈領袖與國家:孫中山革命論述體系的建立(1925-1940)〉(台北:「中國近代國家的塑造」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宣讀本,2002年12月13-14日)。
朱堅章,〈泛談正義――生活中的公道〉,戴華、鄭曉時主編,《正義及其相關問題》(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民國80年),頁1-7。
余子道、徐有威,〈力行社述論〉,《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6期(北京:1989年12月),頁217-236。
吳倫霓霞、余炎光,〈對評價陳炯明的一些重要史料的初步剖析〉,《九州學刊》,第3卷第4期(香港:1990年9月),頁115-123。
呂芳上,〈抗戰前的中央與地方――以蔣介石先生與廣東陳濟棠關係為例(一九二九―一九三六)〉,《近代中國》,第144期(台北:民國90年8月),頁170-198。
呂芳上,〈從改革、革命到告別革命――近代中國政治發展的省思〉,孫康宜、呂芳上著,《變――新局面的創格》(台北:稻鄉出版社,民國90年),頁27-68。
呂芳上,〈痛定思痛:戰後中國國民黨改造的醞釀(一九四七∼一九五○)〉,一九四九年: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編輯,《一九四九年: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台北:國史館,民國89年),頁569-597。
呂芳上,〈蔣中正先生與人才培訓:革命實踐研究院的創辦與初期發展(1949-1969)〉,《近代中國》,第153期(台北:民國92年3月),頁182-205。
李守孔,〈中國國民黨改造之意義與價值〉,《近代中國》,第43期(台北:民國73年10月),頁29-41。
李孝悌,〈託古改制――歷代政治改革的理想〉,鄭欽仁主編,《立國的宏規》(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1年),頁465-509。
李雲漢,〈中國國民黨遷台前後的改造與創新,一九四九∼一九五二〉,《近代中國》,第87期(台北:民國81年2月),頁19-40。
李雲漢,〈抗戰期間的黨政關係(1937-1945)〉,慶祝抗戰勝利五十週年兩岸學術研討會籌備委員會編輯,《慶祝抗戰勝利五十週年兩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台北:中國近代史學會•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民國85年),頁1-19。
汪朝光,〈戰後國民黨對共政策的重要轉折――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再研究〉,《歷史研究》,2001年第4期(北京:2001年8月),頁72-87。
周維朋,〈戰後中國國民黨派系關係之研究――以黨政革新運動為中心的探討〉(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8)。
易正義,〈中國國民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7年)。
林能士,〈國民黨內派系之爭與國共和談――以「重慶會談」為例〉,《歷史月刊》,第89期(台北:民國84年6月),頁71-75。
林能士,〈國民黨內派系之爭與國共商談――以《王世杰日記》為中心的探討〉,慶祝抗戰勝利五十週年兩岸學術研討會籌備委員會編輯,《慶祝抗戰勝利五十週年兩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台北:中國近代史學會•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民國85年),頁920-938。
林能士,〈國民黨派系政治與韓國獨立運動〉,《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4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民國86年5月),頁197-209。
林能士、王良卿,〈戰後國民黨人爭取黨內民主化的背景考察〉,一九四九年: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編輯,《一九四九年: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台北:國史館,民國89年),頁547-567。
武力、吳雪生,〈蔣介石第三次“下野”剖析〉,《民國檔案》,2001年第2期(南京:2001年5月),頁98-105。
邵銘煌,〈為抗戰勝利而綢繆――中國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之召開與時代意義〉,《近代中國》,第149期(台北:民國91年6月),頁116-134。
徐保達,〈王世杰與民國政治〉(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1年)。
張玉法,〈革反與革進並行――論孫中山先生早年改造思想之形成(一八八五―一八九五)〉,《近代中國》,第141期(台北:民國90年2月),頁14-37。
張瑞德,〈無聲的要角――侍從室的幕僚人員(1936-1945)〉(台北:辛亥革命九十週年國際學術討論會會議論文宣讀本,民國90年10月6-9日)。
張憲文、陳謙平,〈國民黨政權研究述評〉,曾景忠編,《中華民國史研究述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頁209-238。
陳三井,〈中國國民黨民國三十九年之改造與台灣新政〉,蔣中正先生與現代中國學術討論集編輯委員會編,《蔣中正先生與現代中國學術討論集》,第5冊(台北:編者印行,民國75年),頁86-106。
陳永發,〈延安的整風、審幹與肅反〉,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抗戰建國史研討會論文集,1937-1945》,下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4年),頁741-818。
陳希亮,〈三青團述論〉(南京:南京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陳慈玉、陳思宇,〈台灣區生產事業管理委員會對公營事業的整頓(1949-1953)〉,一九四九年: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編輯,《一九四九年: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台北:國史館,民國89年),頁449-488。
陳曉慧,〈由上而下的革命:中國國民黨改造之研究(1950-1952)〉(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民國89年)。
逯耀東,〈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中華學報》,第4卷第1期(台北:民國66年1月),頁93-102。
楊天石,〈九一八事變後的蔣介石――讀蔣介石《日記類抄》〉,慶祝抗戰勝利五十週年兩岸學術研討會籌備委員會編輯,《慶祝抗戰勝利五十週年兩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台北:中國近代史學會•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民國85年),頁20-37。
萬麗鵑,〈一九五○年代的中國第三勢力運動〉(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民國90年)。
賈維,〈三青團的結束與黨團合併〉,《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1期(北京:1996年1月),頁77-103。
賈維,〈國民黨與三青團的關係及其矛盾之由來〉,《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4期(北京:1996年7月),頁100-119。
趙寶熙,〈自陳立夫回憶錄談起〉,蔣永敬主編,《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五○年之中國:陳立夫回憶錄討論會論文集》(台北:國史館,民國86年),頁131-139。
劉義生,〈國民黨開除黨籍現象述論〉,《史學月刊》,1997年第5期(鄭州:1997年9月),頁42-46。
劉維開,〈中央非常委員會成立經過的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6期(台北:民國88年5月),頁147-168。
劉維開,〈蔣中正先生復行視事〉,《近代中國》,第135期(台北:民國89年2月),頁16-33。
劉維開,〈蔣中正第三次下野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7期(台北:2000年6月),頁131-155。
歐世華,〈吳國楨與台灣政局(1949-1954)〉(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
鄧野,〈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研究〉,《歷史研究》,2000年第1期(北京:2000年2月),頁3-20。
盧國慶,〈抗戰初期的黨派合作〉(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3年)。
羅俊強,〈行憲第一屆立法委員之研究(1948-1949)〉(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
羅詩敏,〈二二八事件之法律史考察〉(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六、工具書
《中國國民黨年鑑(民國二十三年)》(南京:民國24年)。
《中國國民黨年鑑(民國十八年)》(南京:民國20年)。
中華民國人事錄編纂委員會編,《中華民國人事錄》(台北:中國科學公司,民國42年)。
中華年鑑社編,《中華年鑑》(南京:中華年鑑社,民國37年)。
台灣旅行社刊印,《日月潭手冊》(民國36年)。
余克禮、朱顯龍主編,《中國國民黨全書》(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1)。
李盛平主編,《中國近現代人名大辭典》(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89)。
李雲漢主編,劉維開編輯,《中國國民黨職名錄》(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民國83年)。
邵延淼主編,《辛亥以來人物年里錄》(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
許仁生編繪,葛綏成校閱,《最新南京地圖》(上海:中華書局,民國36年)。
陳興唐主編,《中國國民黨大事典》(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1993)。
臧勵龢主編,許師慎增補,《中國人名大辭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民國71年)。
劉國銘主編,《中國國民黨九千將領》(蘭州: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1993)。
潘小娟、張辰龍主編,《當代西方政治學新詞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七、報紙、期刊
(一)報紙
《(湖南)中央日報》,長沙,1946年。
《大公報》,上海,1948年。
《大公報》,天津,1934,1947-1948年。
《大剛報》,南京,1947年。
《中央日報》,台北,1949-1950年。
《中央日報》,南京,1936,1946-1949年。
《中華日報》,台南,1950年。
《文匯報》,上海,1947年。
《世界日報》,北平,1947年。
《北方日報》,北平,1948年。
《北平日報》,北平,1948年。
《台灣新生報》,台北,1950年。
《民生報》,張垣,1948年。
《申報》,上海,1936,1947-1948年。
《和平日報》,南京,1947-1948年。
《南京人報》,南京,1948年。
《南僑日報》,新加坡,1948年。
《星島日報》,香港,1948年。
《益世報》,北平,1948年。
《晨報》,北京,1927年。
《華字日報》,香港,1936年。
《華商報》,香港,1948年。
《華僑日報》,香港,1948年。
《新中華日報》,南京,1947年。
《新民報》,南京,1947-1948年。
《新聞報》,上海,1948年。
(二)期刊
《三民主義半月刊》,第2卷第1-2期,第10卷第12期,第11卷第4期(重慶:三民主義半月刊社,民國32年1月1日;南京:三民主義半月刊社,民國36年9月1日,11月1日)。
《中央黨務公報》,第1卷第2期-第7卷第5期(重慶: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秘書處,民國28年7月22日-34年5月15日)。
《自由中國》,第2卷第1-2期,第3卷第3期(台北:自由中國社,民國39年1月1-16日,8月1日)。
《改造》,第1,6,8期(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秘書處,民國39年9月1日,11月16日,12月16日)。
《革新月刊》,創刊號,第2,5-6,9,16期(長沙:革新月刊社,民國35年8-9,12月,36年1,4,11月)。
《夏令新聞》,第2期(杭州:杭州青年夏令會學員生活管理委員會出版股夏令新聞社,民國37年7月30日)。
《新聞天地》,第28,42-44,46,53-54,56-57,59,74,94,100,102-103,105,109,119-122,127,129期(上海:新聞天地社,民國36年10月1日,37年6月16日-7月16日,8月16日,12月1-16日,38年1月16日-2月1,24日;香港:新聞天地社,民國38年7月16日,12月3日,39年1月14,28日,2月4,18日,3月18日,5月27日-6月17日,7月22日,8月5日)。
《觀察》,第4卷第11期(上海:觀察社,民國37年5月8日)。
ENGLISH-LANGUAGE MATERIALS
Ⅰ. BOOKS
Ch’i, Hsi-sheng, Nationalist China at War: Military Defeats and Political Collapse, 1937-1945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82)
Chang, Maria Hsia, Chinese Blue Shirt Society: Fascism and Developmental Nationalism (Berkeley, Calif.: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1985)
Cohen, Paul A.,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 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4)
Dickson, Bruce J., Democratization in China and Taiwan: The Adaptability of Leninist Partie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7)
Duara, Prasenjit, 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 Questioning Narratives of Modern Chin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Eastman, Lloyd E., Seeds of Destruction: Nationalist China in War and Revolution, 1937-1949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Eastman, Lloyd E., The Abortive Revolution: China under Nationalist Rule, 1927-1937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Eastman, Lloyd E., Throne and Mandarins: China’s Search for a Policy during the Sino-French Controversy, 1880-1885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Fairbank, John K. and Feuerwerker, Albert, 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 13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Fairbank, John K., Chinabound: A Fifty-Year Memoir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2)
Fewsmith, Joseph, Party, State and Local Elites in Republican China: Merchant Organizations and Politics in Shanghai, 1890-1930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5)
Ho, Franklin L., The Reminiscences of Ho Lien (Franklin L. Ho) (New York: East Asian Institute of Columbia University, 1967)
Hsueh, Chun-tu, Huang Hsing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1)
Jarman, Robert L., ed., Taiwa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ports 1861-1960 (Slough: Archive Editions, 1997)
Martin, Brian G., The Shanghai Green Gang: Politics and Organized Crime, 1919-1937 (Berkeley,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6)
Pepper, Suzanne, Civil War in China: The Political Struggle, 1945-1949 (Berkeley,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8)
Perry, Elizabeth J., Shanghai on Strike: The Politics of Chinese Labor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Rea, Kenneth W. and Brewer, John C., eds., The Forgotten Ambassador: The Reports of John Leighton Stuart, 1946-1949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1981)
Schiffrin, Harold Z., Sun Yat-sen and the Origin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Berkeley,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
Stilwell, Joseph W., The Stilwell Papers (New York: William Sloane Associates, Inc., 1948)
The Amerasia Papers: A Clue to the Catastrophe of China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0)
Tsou, Tang, America’s Failure in China, 1941-50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3)
Tuchman, Barbara W., Stilwell and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in China, 1911-1945 (New York: Macmillan, 1971)
Tucker, Nancy B., Patterns in the Dust: Chinese-American Relations and the Recognition Controversy, 1949-1950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3)
Wakeman, Frederic E., Jr., The Great Enterprise: The Manchu Reconstruction of Imperial Order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Berkeley,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Westad, Odd A., Cold War and Revolution: Soviet-American Rivalry and the Origins of the Chinese Civil War, 1944-1946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Ⅱ. ARTICLES
Chao, Linda and Myers, Ramon H., “A New Kind of Party: The Kuomintang of 1949-1952,” in Proceedings of Centennial Symposium on Sun Yat-sen’s Founding of the Kuomintang for Revolution, Vol. 4 (Taipei: Modern China Press, 1995), pp. 26-44.
Dickson, Bruce J., “The Lessons of Defeat: The Reorganization of the Kuomintang on Taiwan, 1950-1952,” in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33 (Mar. 1993), pp. 56-84.
Eastman, Lloyd E.,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Blue Shirts’: A Review Article,” in Republican China, Vol. 13, No. 1 (Nov. 1987), pp. 25-48.
Israel, John,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ervation as an Ultimate Value,” in Paul K. T. Sih, ed., Nationalist China during the Sino-Japanese War, 1937-1945 (Hicksville, N.Y.: Exposition Press, 1977), pp. 131-166.
Kitts, Charles R., “An Inside View of the Kuomintang: Chen Li-fu, 1926-1949,” (New York: St. John’s University, Ph. D. dissertation, 1978)
Myers, Ramon H. and Ts’ai, Ling, “Out of the Ashes of Defeat: Revitalizing the Kuomintang in Taiwan, 1950-1952,” in 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Eighty Years Histor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Vol. 1 (Taipei: Modern China Press, 1991), pp. 91-120.
Rankin, Mary B., “‘Public Opinion’ and Political Power: Qingyi in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China,” i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41, No. 3 (May 1982), pp. 453-484.
Schrecker, John E., “The Reform Movement of 1898 and the Ch’ing-i: Reform as Opposition,” in Paul A. Cohen and John E. Schrecker, eds., Reform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pp. 289-305.
Tsang, Steve, “Revitalising the Revolution: Chiang Kai-shek’s Approach to Political Reform in the 1950s,” in Proceedings of Centennial Symposium on Sun Yat-sen’s Founding of the Kuomintang for Revolution, Vol. 4 (Taipei: Modern China Press, 1995), pp. 48-74.
Ⅲ.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North China Daily News, Shanghai, 1948.
Shanghai Evening Post and Mercury, Shanghai, 1948.
Time, July 31, 1950.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研究所
86153501
9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615350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能士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王良卿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Wang Liang-chi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王良卿zh_TW
dc.creator (作者) Wang Liang-chingen_US
dc.date (日期) 200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7-Sep-2009 17:05:12 (UTC+8)-
dc.date.available 17-Sep-2009 17:05:1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7-Sep-2009 17:05:12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8615350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566-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歷史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6153501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提 要



國民黨在1949年遭遇的大潰敗,經常被學界描繪成一種「啟示錄」般的刺激力量,1950年在台灣的黨務改造運動則是該黨生聚教訓之後的有力回應。對此,本篇論文嘗試提出兩項修正觀點:第一、1949年的局勢與1950年的事件確實具有密不可分的聯繫關係,但是人們仍然不宜忽視早在這兩個年份之前,國民黨機器與國民黨人就已經發出各式各樣的黨務改革呼聲,甚至採取了某些行動。這類呼聲與行動的時段如果離1949年愈遠,就愈可能是為了主動解答、解困「它們當下」坐落的動盪年代,並非作為政權日後潰走的時代布景而屈身歷史舞台。第二、1949年作為促成國民黨在台改造的關鍵性意義,充其量,只能嚴格限定在一種短暫時間以及外部挑戰的解釋效果上。表面上,國民黨誠然透過改造做出了新一波的回應,但是回應的方式與形貌,泰半還是國民黨自己透過既往自省經驗的內在脈絡,長期積累、變化的結果,不完全是1949年這個特殊年代替它應急抉擇。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 次



目 次
圖表頁次
註釋中的縮寫符號

緒 論 尋找改造之路               3

第一章 國民黨的內在秩序與危機, 1927-1945 27
 第一節 黨國體制下的黨內秩序 28
       黨務整理運動 29
       黨紀與政治忠誠 34
       黨內民主問題 41
       派系代理政治 48
       強人領黨的復現 56
 第二節 革命失墮與黨內集體焦慮 63

第二章 戰後革新運動與黨團統一, 1946-1948 89
 第一節 黨內右翼與政治清議 90
 第二節 革新運動的運作與沉寂 117
 第三節 黨團二元體制的終結 138
 第四節 黨團統一與本位意識 159

第三章 徘徊於重整與分立之間, 1948 181
 第一節 蔣介石尋求組織鼎革 182
 第二節 決戰前夕的黨內輿情 202
 第三節 潰局中的威權與統制 221

第四章 政權流離中的改造藍圖, 1949 247
 第一節 雲水:從溪口到草山 248
 第二節 廣州方案與重整精神 266
 第三節 轉向激進更張的腹議 290

第五章 國民黨邁向威權改造, 1950 309
 第一節 構築改造與程序民主 310
 第二節 遷台派系的政治適應:CC 332
       自由中國勞工同盟收編事件 335
       中央海外部副部長易人事件 344
       中華日報社拒陶風波 351
       陳誠、陳立夫,與CC系 358
 第三節 黨政蜩螗中的斷然決策 371

結 論 改革中的秩序與變異 399

徵引書目 431
zh_TW
dc.format.extent 34668 bytes-
dc.format.extent 71457 bytes-
dc.format.extent 134465 bytes-
dc.format.extent 69168 bytes-
dc.format.extent 82809 bytes-
dc.format.extent 11226 bytes-
dc.format.extent 669947 bytes-
dc.format.extent 1305422 bytes-
dc.format.extent 1476268 bytes-
dc.format.extent 1337800 bytes-
dc.format.extent 1284285 bytes-
dc.format.extent 1523181 bytes-
dc.format.extent 798632 bytes-
dc.format.extent 352459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615350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國民黨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革新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改造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蔣介石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派系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國共內戰zh_TW
dc.title (題名) 動盪中的改革:中國國民黨從「革新」走向「改造」, 1945-1950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徵引書目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檔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館藏檔案,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家驊檔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青團(二),函號:1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雷震•傅正檔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雷震專題:雷震與國民黨資料(一),編號:G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雷震專題:雷震與國民黨資料(二),編號:G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館藏檔案,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般史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央政治會議檔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特種檔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青團各地會議卷,特02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黨團統一卷,特02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會議紀錄檔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館藏檔案,南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秘書處,全宗號:71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民黨中央組織部,全宗號:71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青團中央團部,全宗號:72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國史館館藏檔案,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蔣中正總統檔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事略稿本:1945-194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革命文獻:戡亂時期第41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特交檔案:分類資料(政治)第21冊;一般資料第330-331,340-343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籌筆:統一時期第166冊;抗戰時期第11冊;戡亂時期第13,15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領袖家書:蔣經國先生家書拓影本,第3-5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蔣經國總統檔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忠勤檔案:蔣中正函電錄底,卷號:2;蔣中正手令錄底,卷號:3;各類合卷,卷號:11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會議紀錄檔案,目錄號:105-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史料彙編、日記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史料彙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黨團統一組織重要文獻》(南京:黨內刊物,民國3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團部編,《團長訓示》(重慶:編者刊印,民國3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央改造委員會設計委員會編,《本黨改造意見反映總結》(台北:編者刊印,民國4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央改造委員會編,《中國國民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黨務報告》(台北:編者刊印,民國4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央委員會秘書處編,《中國國民黨第五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會議紀錄彙編》(台北:編者刊印,未載彙印年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央委員會秘書處編,《中國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會議紀錄彙編》(台北:編者印行,民國4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西南執行部編,《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西南執行部二十二年黨務年刊》(廣州:編者印行,民國2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國民黨雲南省執行委員會編,《黨政革新運動》(昆明:編者印行,民國3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文砥編纂,《蔣介石的革命工作》(上海:太平洋書店,民國1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芝琛、劉自立編,《1949年以前的大公報》(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自由中國勞工同盟編,《自由中國勞工同盟》(台北:編者刊印,民國3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雲漢主編,林泉編輯,《中國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史料專輯》(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民國8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雲漢主編,林養志編輯,《中國國民黨黨務發展史料――組織工作》(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民國8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琇環、陳世宏主編,《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二)組黨運動》(台北:國史館,民國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查建瑜編,《國民黨改組派資料選編》(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秦孝儀主編,《先總統 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民國7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秦孝儀主編,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輯,《中國國民黨歷屆歷次中全會重要決議案彙編》(台北:編者印行,民國6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史館審編處編,《蔣中正總統文物―革命文獻(二)―寧漢分裂與清黨》(台北:國史館,民國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史館編,《國史館現藏民國人物傳記史料彙編》,第2輯(台北:編者印行,民國7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國華編著,《南投縣老照片特輯》,第3,5冊(南投:南投縣立文化中心,民國85年〔第3冊〕,1998〔第5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梅萼編,《鄒魯文存》(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7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陪都座談會編,《中國國民黨黨員黨政革新運動》(重慶:青年軍出版社,民國3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世宏、張世瑛、許瑞浩、薛月順編輯,《雷震案史料彙編――雷震獄中手稿》(台北:國史館,民國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果夫著,陳果夫先生遺著編印委員會編,《陳果夫先生全集》(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8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鵬仁主編,劉維開編輯,《中國國民黨黨務發展史料――非常委員會及總裁辦公室資料彙編》(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章伯鋒、莊建平主編,《抗日戰爭》(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喬寶泰主編,劉維開編輯,《中國國民黨黨務發展史料――中央改造委員會資料彙編》(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萬麗鵑編註,潘光哲校閱,《萬山不許一溪奔――胡適雷震來往書信選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雷震,《雷震秘藏書信選》(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榮孟源主編,孫彩霞編輯,《中國國民黨歷次代表大會及中央全會資料》(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維開編,〈中國國民黨改造史料選輯〉,《近代中國》,第136期(台北:民國89年4月),頁156-1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繼宗主編,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輯,《中國國民黨宣言集》(台北:編者印行,民國6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日記、工作日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果夫先生民國二十五年至四十年日記摘錄〉,收入徐詠平編著,《陳果夫傳》(台北:正中書局,民國67年),頁839-97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上海市檔案館編,《陳光甫日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馮玉祥日記》(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公安部檔案館編注,《在蔣介石身邊八年――侍從室高級幕僚唐縱日記》(北京:群眾出版社,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子壯,《王子壯日記》,手稿本(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世杰,《王世杰日記》,手稿本(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振聲編纂,黃晃校勘,《李漢魂將軍日記》(香港:李氏家屬自印,民國6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成濬著,沈雲龍校註,《何成濬將軍戰時日記》(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7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阮毅成,〈民國二十七年武漢半年日記(下)〉,《傳記文學》,第43卷第3期(台北:民國72年9月),頁54-6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邵元冲著,王仰清、許映湖標注,《邵元冲日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虛一註言,〈雷震日記介紹及選註〉,收入:李敖等著,《萬歲•萬歲•萬萬歲》〔萬歲評論叢書第1期〕;李敖等著,《放大•放大•再放大》〔萬歲評論叢書第7期〕;李敖等著,《外交•性交•交》〔李敖千秋評論叢書第71期〕;李敖等著,《抗議•抗議•站》〔李敖千秋評論叢書第74期〕;李敖等著,《老蔣•小蔣•瘋》〔李敖千秋評論叢書第86期〕;李敖等著,《起點•終點•跑》〔李敖千秋評論叢書第87期〕(台北:天元圖書有限公司,1984年1,7月,1987年8,12月,1989年2-3月),頁27-56〔萬歲評論叢書第1期〕,頁133-136〔萬歲評論叢書第7期〕,頁191-214〔李敖千秋評論叢書第71期〕,頁209-226〔李敖千秋評論叢書第74期〕,頁117-140〔李敖千秋評論叢書第86期〕,頁291-302〔李敖千秋評論叢書第87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適,《胡適的日記》,手稿本(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永昌,《徐永昌日記》,手稿本(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杰,《中央軍官訓練團工作紀要》(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7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萬耀煌,《萬耀煌將軍日記》(台北:湖北文獻社,民國6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雷震,《第一個十年》,第1,2冊(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蔣經國,《危急存亡之秋》(台北:正中書局,民國7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閻伯川先生紀念會編,《閻伯川先生感想錄》(台北:編者印行,民國8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鍾理和,《鍾理和日記》(高雄:財團法人鍾理和文教基金會,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久芳註記,邵銘煌校讀,〈羅家倫先生日記――民國三十六年至三十九年〉,《近代中國》,第131期(台北:民國88年6月),頁147-17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憶述文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自傳、回憶錄、口述歷史、憶述文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霽青先生紀念集》(台北:未載出版者,民國4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花谿結緣三十年》(台北:花谿同仁集資出版,民國5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陸京士先生紀念集》(未載出版資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蔣公侍從人員史」編纂小組編纂,《蔣公侍從見聞錄「侍從人員史」》(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8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大華晚報社編,《余井塘先生紀念文集》(台北:財團法人林公熊徵學田基金會,民國7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干國勳等著,《藍衣社 復興社 力行社》(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7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譯,《顧維鈞回憶錄》,第6,7分冊(北京:中華書局,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思誠,《曠世風雷一夢痕――九十年人生經歷見證》(台北:立華出版有限公司,民國8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石之瑜編著,《寧靜致遠 美麗人生――沈昌煥先生紀念文集》(台北:沈大川,民國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望伋,《七十自述》(台北:作者自印,民國6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希濂,《鷹犬將軍――宋希濂自述》(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宗仁口述,唐德剛撰寫,《李宗仁回憶錄》(香港:南粵出版社,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鍔、汪瑞炯、趙令揚編註,《苦笑錄:陳公博回憶(一九二五―一九三六)》(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19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雲龍訪問,陳三井、陳存恭紀錄,《周雍能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雲龍訪問,賈廷詩、夏沛然、周道瞻、陳存恭紀錄,《萬耀煌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阮毅成,《八十憶述》(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宏濤口述,汪士淳撰寫,《蔣公與我――見證中華民國關鍵變局》(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俞濟時,《八十虛度追憶》(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7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柴夫主編,《中統頭子徐恩曾》(台北:新銳出版社,民國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康澤等著,《康澤自述及其下落》(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力訪問、紀錄,《黎玉璽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其昀等著,《崔書琴紀念集》(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5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治中,《張治中回憶錄》(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群口述,陳香梅筆記,《張岳公閒話往事》(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6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梁肅戎,《大是大非――梁肅戎回憶錄》(台北: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梁肅戎口述,劉鳳翰、何智霖訪問,何智霖紀錄整理,《梁肅戎先生訪談錄》(台北:國史館,民國8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公博,《寒風集》(上海:地方行政社,民國3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布雷,《陳布雷回憶錄》(上海:廿世紀出版社,民國3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立夫,《成敗之鑑――陳立夫回憶錄》(台北:正中書局,民國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存恭、潘光哲訪問,潘光哲紀錄,《劉象山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紀瀅,《我的郵員與記者生活》(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陸寶千訪問,鄭麗榕紀錄,《黃通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陶希聖,《八十自序》(台北:中國大陸問題研究中心,民國6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陶希聖,《潮流與點滴》(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6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陶希聖口述,陳存恭、蘇啟明、劉妮玲訪問,陳存恭、尹文泉總整理,《陶希聖先生訪問紀錄》(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曾虛白,《曾虛白自傳》(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程思遠,《政海秘辛》(香港:南粵出版社,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程滄波,《滄波文存》(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7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宇人,《我的小故事》(香港:吳興記書報社,19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紹竑,《五十回憶》(長沙:岳麓書社,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董霖,《六十載從政講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鄒魯,《回顧錄》(重慶:獨立出版社,民國3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壽充一編,《孔祥熙其人其事》(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臧啟芳,《回憶》(台北:反攻出版社,民國4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裴斐(Nathaniel Peffer)、韋慕庭(Martin Wilbur)訪問整理,吳修垣譯,高雲鵬譯審,馬軍校注,《從上海市長到“台灣省主席”(1946-1953年)――吳國楨口述回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自齊口述,遲景德、吳淑鳳訪問,吳淑鳳紀錄整理,《趙自齊先生訪談錄》(台北:國史館,民國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先雲口述,遲景德、陳進金訪問,陳進金紀錄整理,《劉先雲先生訪談錄》(台北:國史館,民國8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蔣廷黻英文口述稿,謝鍾璉譯,《蔣廷黻回憶錄》(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7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蔣京訪問、紀錄,《蕭贊育先生訪問紀錄》(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8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彥棻,《往事憶述》(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7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錚,《土地改革五十年――蕭錚回憶錄》(台北:中國地政研究所,民國6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贊育,《梅園文存》(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7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關華編,《蕭自誠先生八十壽詩文集》(台北:蕭自誠先生八十誕辰籌備委員會,民國7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賴景瑚,《煙雲思往錄》(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6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磯野富士子整理,吳心伯譯,《蔣介石的美國顧問――歐文•拉鐵摩爾回憶錄》(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才榮,《才榮文稿》,續二(台北:川康渝文物館,民國7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憶述專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方慶延,〈一水天涯憶李煥〉,《武漢文史資料》,總第32輯(武漢:1988年6月),頁26-2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方慶延,〈蔣經國的“一次革命、兩面作戰”經過〉,《江蘇文史資料選輯》,第9輯(南京:1982年5月),頁59-7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方慶延,〈蔣經國的秘密核心領導組織――中正學社〉,《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第81輯(北京:1982),頁200-20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水祥雲,〈追憶陸京士兄〉,《中外雜誌》,第36卷第4期(台北:民國73年10月),頁55-5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又庸,〈關於“新政學系”〉,《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第4輯(北京:1960年5月),頁78-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華農,〈中國國民黨開封市(縣)黨部簡記(一九二四―一九四八)〉,《開封文史資料》,第5輯(開封:1987年4月),頁108-12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進三,〈三民主義青年團湖南支團始末〉,《湖南文史》,第36輯(長沙:1989年12月),頁58-7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田世慶,〈抗戰勝利後國民黨內部的派系鬥爭〉,《安徽文史資料選輯》,第12輯(合肥:1983年4月),頁1-1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兆祥,〈國民黨漢口特別市黨部跟隨白崇禧逃跑記〉,《武漢文史資料》,第10輯(武漢:1982年11月),頁49-5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家讓,〈敬悼陸京士先生〉,《傳記文學》,第44卷第4期(台北:民國73年4月),頁7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艾毓英,〈我在國民黨湖北省黨部的親身經歷〉,《湖北文史資料》,總第14輯(武昌:1986年4月),頁68-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艾毓英,〈政學系與C.C.在湖北的蝸鬥〉,《武漢文史資料》,第19輯(武漢:1985年3月),頁126-14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漢文,〈改組派回憶錄〉,《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第17輯(北京:1961年7月),頁166-1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余井塘,〈賴景瑚的一生〉,《傳記文學》,第43卷第3期(台北:民國72年9月),頁10-1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開先,〈痛悼故友陸京士兄〉,《傳記文學》,第44卷第4期(台北:民國73年4月),頁65-6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雲龍,〈敬悼賴景瑚先生〉,《傳記文學》,第43卷第3期(台北:民國72年9月),頁14-1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屈凌漢,〈蔣經國的小組織“燕廉”的活動〉,《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第42輯(北京:1961年2月),頁216-22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武和軒,〈我對改組派的一知半解〉,《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第36輯(北京:1963年6月),頁139-15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紹先,〈我在立法院參與孫文主義革命同盟工作活動紀略〉,《文史資料選輯》〔全國〕,增刊第2輯(北京:1987年6月),頁129-14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侯定遠整理,〈蔣介石下野回溪口的見聞〉,《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第66輯(北京:1979年10月),頁84-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姜夢麟、毛子佩,〈抗戰勝利後上海國民黨內部的派系鬥爭〉,《文史資料選輯》〔上海〕,總第27輯(上海:1979年10月),頁175-1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有瑞、林章松、劉本炎,〈「中國國民黨改造之歷史意義與時代使命」口述歷史座談會紀實〉,《近代中國》,第43期(台北:民國73年10月),頁4-2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彥雲,〈我所知道的梁寒操〉,《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總第138輯(北京:2000年1月),頁31-4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夢華,〈CC外圍組織誠社始末〉,《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第14輯(北京:1961年4月),頁147-16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范予遂,〈九十回顧〉,《文史資料選輯》〔山東〕,第16輯(濟南:1985年5月),頁1-2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范予遂,〈我任國民黨山東省黨部主任委員的回憶〉,《文史資料選輯》〔山東〕,第7輯(濟南:1979年10月),頁63-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范予遂,〈我所知道的改組派〉,《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第45輯(北京:1964年4月),頁209-23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夏賡英,〈漫話C.C.派〉,《安徽文史資料》,第21輯(合肥:1984年12月),頁184-2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炳煊,〈我所知道的蔣經國的“幹校系”及其活動〉,《安徽文史資料》,第17輯(合肥:1983年12月),頁91-12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鑄成,〈吳紹澍在解放前後〉,《文史資料選輯》〔上海〕,總第27輯(上海:1979年10月),頁185-1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翁文灝,〈回顧往事〉,《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第80輯(北京:1982年2月),頁1-1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馬建中,〈國民黨六屆四中全會的內幕見聞〉,《西安文史資料》,第3輯(西安:1982年12月),頁130-13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馬建中,〈國民黨陜西省黨部的派系鬥爭(一九四○年至一九四九年)〉,《西安文史資料》,第4輯(西安:1983年6月),頁88-1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力、曾金蘭訪問,張力、曾金蘭紀錄,〈劉定邦先生訪問紀錄〉,張力、吳守成、曾金蘭訪問,張力、曾金蘭紀錄,《海軍人物訪問紀錄》,第1輯(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7年),頁143-2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梁上賢,〈在恩施經歷的國民黨黨團活動〉,《湖北文史資料》,總第14輯(武昌:1986年4月),頁86-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梁上賢,〈國民黨湖北省黨部逃竄、瓦解紀實〉,《武漢文史資料》,第5輯(武漢:1981年12月),頁106-1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梁上賢、田秉德,〈三青團在湖北的組織與活動〉,《湖北文史資料》,第7輯(武昌:1982年12月),頁57-7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梁尚德,〈我所記憶的“誠社”〉,《文史資料選輯》〔山東〕,第20輯(濟南:1985年9月),頁205-21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聞天、鄧昊明、金紹先、諶小岑、楊玉清、寧光堃,〈孫文主義革命同盟概略〉,《文史資料選輯》〔全國〕,增刊第2輯(北京:1987年6月),頁92-12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廷以校閱,張繼高訪問、紀錄,〈吳開先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第8期(台北:民國85年12月),頁117-14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明仙遺稿,〈我所知道的國民黨貴州黨務〉,《貴州文史資料選輯》,第15輯(貴陽:1984年5月),頁133-16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紀瀅,〈敬悼陸京士兄〉,《大成》,第123期(香港:1984年2月),頁28-2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桓,〈回憶在蔣經國小組織中的活動〉,《武漢文史資料》,總第32輯(武漢:1988年6月),頁70-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開國,〈青幹班和青幹校始末記〉,《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第74輯(北京:1981年8月),頁40-7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陶百川,〈申論公道,痛悼京士〉,《傳記文學》,第44卷第4期(台北:民國73年4月),頁1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程思遠,〈蔣介石發表求和聲明的經過〉,《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第66輯(北京:1979年10月),頁57-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覃異之,〈蔣經國與青年軍〉,《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第28輯(北京:1962年6月),頁138-14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賀德昭,〈回憶沈昌煥老師〉,《武漢文史資料》,總第27輯(武漢:1987年3月),頁30-3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馮世欣,〈陳辭公軼事記聞――紀念陳誠副總統逝世三十週年〉,《傳記文學》,第66卷第3期(台北:民國84年3月),頁33-4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馮若飛,〈我所知道的張群〉,《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第42輯(北京:1961年2月),頁194-2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業衍璋,〈我所了解的中央訓練團縣政訓練班〉,《江蘇文史資料》,第24輯(南京:1988年12月),頁100-1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賈亦斌,〈我與蔣經國從友好到決裂〉,《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總第132輯(北京:1997年2月),頁122-16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翟文鳳,〈三青團和國民黨在陜西的明爭暗鬥〉,《西安文史資料》,第1輯(西安:1981年12月),頁130-13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克森,〈賴景瑚先生的一生〉,《傳記文學》,第43卷第4期(台北:民國72年10月),頁133-13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澍,〈CC的擴張活動〉,《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第37輯(北京:1963年9月),頁151-16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不同,〈國民黨的魔影――“CC”團〉,《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第45輯(北京:1964年4月),頁231-25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峙,〈皮裡春秋(八)〉,《傳記文學》,第81卷第2期(台北:民國91年8月),頁58-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瑤章,〈憶蔣經國在華北的“反貪污運動”〉,《文史資料選輯》〔全國〕,第42輯(北京:1961年2月),頁211-21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鳴皋,〈國民黨湖北省黨部概述〉,《湖北文史資料》,總第14輯(武昌:1986年4月),頁51-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友義,〈國民黨龍溪縣黨部組織情況〉,《文史資料選輯》〔漳州〕,總第10輯(漳州:1983),頁70-7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薛文波,〈國民黨派系在青海的鬥爭〉,《青海文史資料選輯》,第6輯(西寧:1980年6月),頁45-5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鑫,〈我所經歷的祁陽黨團摩擦〉,《湖南文史》,第36輯(長沙:1989年12月),頁41-5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縉如,〈黨團鬥爭在邵陽〉,《湖南文史》,第36輯(長沙:1989年12月),頁28-3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專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 皮特遜(Florence Peterson)著,仲子譯,《美國的勞工組織》(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196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丁永隆、孫宅巍,《南京政府的覆亡》(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青年軍人社編著,《反蔣運動史》(台北:李敖出版社,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勞工運動史編纂委員會編纂,《中國勞工運動史》(台北:中國勞工福利出版社,民國4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華民國五十年來民眾團體編纂委員會編纂,《中華民國五十年來民眾團體》(台北:中華民國民眾團體活動中心,民國5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孔慶泰等著,《國民黨政府政治制度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尤爾根•哈伯瑪斯(Jurgen Habermas)著,陳學明譯,《合法性危機》(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方可編著,《蔣介石和他的高級幕僚》(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克文,《汪精衛•國民黨•南京政權》(台北:國史館,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良卿,《三民主義青年團與中國國民黨關係研究(一九三八―一九四九)》(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奇生,《黨員、黨權與黨爭――1914〜1949年中國國民黨的組織形態》(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家瑩,《樂育菁莪――程天放傳》(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7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泰棟,《陳布雷傳》(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學慶,《蔣介石和陳立夫、陳果夫》(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石源華,《陳公博全傳》(台北:稻鄉出版社,民國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任育德,《雷震與台灣民主憲政的發展》(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民國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余英時,《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振漢,《國民政府時期的地方派系意識》(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8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芳上,《革命之再起――中國國民黨改組前對新思潮的回應(1914-1924)》(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芳上,《從學生運動到運動學生(民國八年至十八年)》(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春主編,《中國國民黨史》(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旭主編,《六十年來的中國與蔣主席》(南京:拔提書局,民國3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海生、張敏,《民國兩兄弟:陳果夫與陳立夫》(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象泰,《中國國民黨今後怎麼辦?》(作者自印,民國3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雲漢,《中國國民黨史述》(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民國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雲漢,《西安事變始末之研究》(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7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新總編,朱宗震、陶文釗著,《中華民國史》,第3編第6卷(北京:中華書局,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新總編,汪朝光著,《中華民國史》,第3編第5卷(北京:中華書局,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新總編,周天度、鄭則民、齊福霖、李義彬等著,《中華民國史》,第3編第2卷(北京:中華書局,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雲龍編著,《黃膺白先生年譜長編》(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6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汪祖華,《中國現代政黨結社搜秘》(台北:大眾時代出版社,民國8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汪榮祖、李敖,《蔣介石評傳》(台北:商業周刊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肖自力,《陳濟棠》(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聿峨、陳紅民,《胡漢民》(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至柔,《至柔鴻爪》(台北:著者印行,民國4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易勞逸(Lloyd E. Eastman)著,王建朗、王賢知譯,《蔣介石與蔣經國――毀滅的種子》(台北:李敖出版社,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立樹,《司徒雷登調解國共衝突之理念與實踐》(台北:稻鄉出版社,民國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桶法,《從接收到淪陷――戰後平津地區接收工作之檢討》(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河南省黨部編,《中國國民黨河南省黨史要略初稿》(開封:編者印行,民國3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邵玉銘著,馬凱南、湯麗明譯,《傳教士 教育家 大使――司徒雷登與中美關係》(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冲及,《轉折年代――中國的1947年》(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保羅•康納頓(Paul Connerton)著,納日碧力戈譯,《社會如何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勃克(Peter Burke)著,許綬南譯,《製作路易十四》(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姚崧齡編著,《張公權先生年譜初稿》(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7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柯芳枝,《公司法論》(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國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靖安,《目前黨國的幾個基本問題》(南京:作者自印,民國2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頌平編著,《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范小方,《二陳和CC》(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范小方,《蔣家天下陳家黨:蔣介石與陳果夫、陳立夫的謀略藝術》(台北:周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范小方、包東波、李娟麗,《國民黨理論家戴季陶》(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范小方、李永銘,《陳果夫與陳立夫》(武漢:武漢出版社,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茅家琦,《蔣經國的一生與他的思想演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重毅編著,《中國各黨派全貌》(南京:民本出版公司,民國3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耐心(Nancy B. Tucker)著,新新聞編譯小組譯,《不確定的友情:台灣、香港與美國,1945至1992》(台北: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宅巍,《蔣介石的寵將陳誠》(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科,《三民主義新中國》(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3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科,《孫哲生先生最近講演集》(重慶:中蘇文化協會,民國2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彩霞,《新舊政學系》(北京:華夏文化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詠平編著,《陳果夫傳》(台北:正中書局,民國6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海光,《中國國民黨的危機》(黨內參考,民國3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促進會編,《人間國寶陳立夫先生》(台北:編者刊印,民國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秦孝儀總編纂,李雲漢、呂芳上、劉維開、邵銘煌編輯小組,《總統 蔣公大事長編初稿》,卷9(台北:財團法人中正文教基金會,民國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馬克思(Karl Marx)著,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郁雅,《北方報紙輿論對北伐之反應――以天津大公報、北京晨報為代表的探討》(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崔書琴,《三民主義新論》(重慶:商務印書館,民國3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崔書琴,《論民生主義與共產主義》(香港:自由中國社,民國3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玉法,《民國初年的政黨》(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玉法,《清季的革命團體》(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其昀,《菲韓紀行》(台北:正中書局,民國3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梁敬錞,《史迪威事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深町英夫,《近代廣東的政黨•社會•國家――中國國民黨及其黨國體制的形成過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福明,《中國國民黨的改造》(台北:正中書局,民國7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緒印主編,《國民黨派系鬥爭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思宇,《台灣區生產事業管理委員會與經濟發展策略(1949-1953)――以公營事業為中心的探討》(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民國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進金,《地方實力派與中原大戰》(台北:國史館,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陶希聖,《將革命事業從頭做起》(台北:革命實踐研究院,民國3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陶涵(Jay Taylor)著,林添貴譯,《台灣現代化的推手――蔣經國傳》(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章君穀著,陸京士校訂,《杜月笙傳》(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民國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翊勳,《蔣黨真相》(山東:新華書店,194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湯恩比(Arnold J. Toynbee)著,陳曉林譯,《歷史研究》(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程思遠,《李宗仁先生晚年》(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馮啟宏,《法西斯主義與三○年代中國政治》(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民國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仁宇,《中國大歷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8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仁宇,《地北天南敘古今》(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民國8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仁宇,《放寬歷史的視界》(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7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嘉樹,《國民黨在台灣,1945-1988》(台北:大秦出版社,民國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肇珩總策劃,陳懷玦主編,《傳承與創建――中華日報創刊四十周年史頁》(台北:中華日報社,民國7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天石,《海外訪史錄》(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者聖,《國民黨“軍機大臣”陳布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奎松,《失去的機會?――抗戰前後國共談判實錄》(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董顯光,《蔣總統傳》(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民國4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鄒魯,《中國國民黨史稿》(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廖風德,《學潮與戰後中國政治(1945-1949)》(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熊宗仁,《何應欽的宦海沉浮》(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才賦,《通天教主――杜月笙與國民黨政權》(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維開,《編遣會議的實施與影響》(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蔣永敬,《抗戰史論》(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蔣嘯青編述,《中國國民黨黨章沿革概述》(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4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玲、馬若孟(Ramon H. Myers)著,羅珞珈譯,《中國第一個民主體系――中華民國的政治歷程》(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省三、曹雲霞,《蔣經國系史話》(香港:七十年代雜誌社,19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鄧元忠,《三民主義力行社史》(台北:實踐出版社,民國7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鄧元忠,《國民黨核心組織真相:力行社、復興社暨所謂藍衣社的演變與成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鄧飛黃、徐佛觀、蕭作霖,《黨的改造芻議》(重慶:作者自印,民國3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鄧野,《聯合政府與一黨訓政:1944〜1946年間國共政爭》(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鄧熙,《中國之改革》(南京:新中國出版社,民國3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獨立時論社編,《獨立時論集》,第1集(北平:北京大學出版部,民國3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墱基,《亦狂亦俠亦溫文》(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錫文主編,彥棻文教基金會編輯,《鄭彥棻先生年譜初稿》(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8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龔宜君,《「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改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1950-1969)》(台北:稻鄉出版社,民國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龔濟民、方仁念,《郭沫若年譜》,上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讓―馬克•夸克(Jean-Marc Coicaud)著,佟心平、王遠飛譯,《合法性與政治》(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五、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卜萬平,〈從黨團關係看國民黨內部各派系的矛盾〉,《民國檔案》,1990年第1期(南京:1990),頁117-11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成勉,〈馬歇爾使華調處――第一階段之研究(民國三十四年十二月至三十五年三月)〉,中華民國史專題第一屆討論會秘書處編輯,《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一屆討論會》(台北:國史館,民國81年),頁761-7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成勉,〈從和平到戰爭――馬歇爾使華調處第二階段之研究〉,國父建黨革命一百周年學術討論集編輯委員會編輯,《國父建黨革命一百周年學術討論集》,第3冊(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84年),頁406-43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成勉,〈烽火下的調處:對馬歇爾使華調處第三階段的評估(1946年7月-1947年1月)〉(台北:辛亥革命九十週年國際學術討論會會議論文宣讀本,民國90年10月6-9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良卿,〈「新人」與「起家」――蔣經國先生的崛起與三民主義青年團〉,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編,《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第20輯(台北:編者印行,民國88年),頁339-3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良卿,〈派系政治與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以第六屆中央執行、監察委員選舉為中心的探討〉,《國史館館刊》,復刊第21期(台北:民國85年12月),頁137-15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奇生,〈工人、資本家與國民黨――20世紀30年代一例勞資糾紛的個案分析〉,《歷史研究》,2001年第5期(北京:2001年10月),頁3-1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奇生,〈黨的派系化與派系的黨化:CC系的組織形態與政治理念(1933-1938)〉(台北:辛亥革命九十週年國際學術討論會會議論文宣讀本,民國90年10月6-9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泰升,〈近代西方法對台灣華人的影響〉,《國立台灣大學法學論叢》,第28卷第3期(台北:1999年4月),頁1-2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超然,〈領袖與國家:孫中山革命論述體系的建立(1925-1940)〉(台北:「中國近代國家的塑造」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宣讀本,2002年12月13-14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堅章,〈泛談正義――生活中的公道〉,戴華、鄭曉時主編,《正義及其相關問題》(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民國80年),頁1-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余子道、徐有威,〈力行社述論〉,《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6期(北京:1989年12月),頁217-23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倫霓霞、余炎光,〈對評價陳炯明的一些重要史料的初步剖析〉,《九州學刊》,第3卷第4期(香港:1990年9月),頁115-12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芳上,〈抗戰前的中央與地方――以蔣介石先生與廣東陳濟棠關係為例(一九二九―一九三六)〉,《近代中國》,第144期(台北:民國90年8月),頁170-1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芳上,〈從改革、革命到告別革命――近代中國政治發展的省思〉,孫康宜、呂芳上著,《變――新局面的創格》(台北:稻鄉出版社,民國90年),頁27-6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芳上,〈痛定思痛:戰後中國國民黨改造的醞釀(一九四七∼一九五○)〉,一九四九年: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編輯,《一九四九年: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台北:國史館,民國89年),頁569-5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芳上,〈蔣中正先生與人才培訓:革命實踐研究院的創辦與初期發展(1949-1969)〉,《近代中國》,第153期(台北:民國92年3月),頁182-2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守孔,〈中國國民黨改造之意義與價值〉,《近代中國》,第43期(台北:民國73年10月),頁29-4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孝悌,〈託古改制――歷代政治改革的理想〉,鄭欽仁主編,《立國的宏規》(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1年),頁465-50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雲漢,〈中國國民黨遷台前後的改造與創新,一九四九∼一九五二〉,《近代中國》,第87期(台北:民國81年2月),頁19-4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雲漢,〈抗戰期間的黨政關係(1937-1945)〉,慶祝抗戰勝利五十週年兩岸學術研討會籌備委員會編輯,《慶祝抗戰勝利五十週年兩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台北:中國近代史學會•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民國85年),頁1-1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汪朝光,〈戰後國民黨對共政策的重要轉折――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再研究〉,《歷史研究》,2001年第4期(北京:2001年8月),頁72-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維朋,〈戰後中國國民黨派系關係之研究――以黨政革新運動為中心的探討〉(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易正義,〈中國國民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能士,〈國民黨內派系之爭與國共和談――以「重慶會談」為例〉,《歷史月刊》,第89期(台北:民國84年6月),頁71-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能士,〈國民黨內派系之爭與國共商談――以《王世杰日記》為中心的探討〉,慶祝抗戰勝利五十週年兩岸學術研討會籌備委員會編輯,《慶祝抗戰勝利五十週年兩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台北:中國近代史學會•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民國85年),頁920-93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能士,〈國民黨派系政治與韓國獨立運動〉,《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4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民國86年5月),頁197-20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能士、王良卿,〈戰後國民黨人爭取黨內民主化的背景考察〉,一九四九年: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編輯,《一九四九年: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台北:國史館,民國89年),頁547-5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武力、吳雪生,〈蔣介石第三次“下野”剖析〉,《民國檔案》,2001年第2期(南京:2001年5月),頁98-1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邵銘煌,〈為抗戰勝利而綢繆――中國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之召開與時代意義〉,《近代中國》,第149期(台北:民國91年6月),頁116-13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保達,〈王世杰與民國政治〉(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玉法,〈革反與革進並行――論孫中山先生早年改造思想之形成(一八八五―一八九五)〉,《近代中國》,第141期(台北:民國90年2月),頁14-3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瑞德,〈無聲的要角――侍從室的幕僚人員(1936-1945)〉(台北:辛亥革命九十週年國際學術討論會會議論文宣讀本,民國90年10月6-9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憲文、陳謙平,〈國民黨政權研究述評〉,曾景忠編,《中華民國史研究述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頁209-23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三井,〈中國國民黨民國三十九年之改造與台灣新政〉,蔣中正先生與現代中國學術討論集編輯委員會編,《蔣中正先生與現代中國學術討論集》,第5冊(台北:編者印行,民國75年),頁86-1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永發,〈延安的整風、審幹與肅反〉,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抗戰建國史研討會論文集,1937-1945》,下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4年),頁741-81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希亮,〈三青團述論〉(南京:南京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慈玉、陳思宇,〈台灣區生產事業管理委員會對公營事業的整頓(1949-1953)〉,一九四九年: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編輯,《一九四九年: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台北:國史館,民國89年),頁449-4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曉慧,〈由上而下的革命:中國國民黨改造之研究(1950-1952)〉(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民國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逯耀東,〈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中華學報》,第4卷第1期(台北:民國66年1月),頁93-1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天石,〈九一八事變後的蔣介石――讀蔣介石《日記類抄》〉,慶祝抗戰勝利五十週年兩岸學術研討會籌備委員會編輯,《慶祝抗戰勝利五十週年兩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台北:中國近代史學會•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民國85年),頁20-3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萬麗鵑,〈一九五○年代的中國第三勢力運動〉(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民國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賈維,〈三青團的結束與黨團合併〉,《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1期(北京:1996年1月),頁77-1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賈維,〈國民黨與三青團的關係及其矛盾之由來〉,《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4期(北京:1996年7月),頁100-11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寶熙,〈自陳立夫回憶錄談起〉,蔣永敬主編,《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五○年之中國:陳立夫回憶錄討論會論文集》(台北:國史館,民國86年),頁131-13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義生,〈國民黨開除黨籍現象述論〉,《史學月刊》,1997年第5期(鄭州:1997年9月),頁42-4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維開,〈中央非常委員會成立經過的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6期(台北:民國88年5月),頁147-16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維開,〈蔣中正先生復行視事〉,《近代中國》,第135期(台北:民國89年2月),頁16-3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維開,〈蔣中正第三次下野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7期(台北:2000年6月),頁131-15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歐世華,〈吳國楨與台灣政局(1949-1954)〉(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鄧野,〈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研究〉,《歷史研究》,2000年第1期(北京:2000年2月),頁3-2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盧國慶,〈抗戰初期的黨派合作〉(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俊強,〈行憲第一屆立法委員之研究(1948-1949)〉(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詩敏,〈二二八事件之法律史考察〉(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六、工具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國民黨年鑑(民國二十三年)》(南京:民國2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國民黨年鑑(民國十八年)》(南京:民國2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華民國人事錄編纂委員會編,《中華民國人事錄》(台北:中國科學公司,民國4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華年鑑社編,《中華年鑑》(南京:中華年鑑社,民國3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灣旅行社刊印,《日月潭手冊》(民國3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余克禮、朱顯龍主編,《中國國民黨全書》(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盛平主編,《中國近現代人名大辭典》(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雲漢主編,劉維開編輯,《中國國民黨職名錄》(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民國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邵延淼主編,《辛亥以來人物年里錄》(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仁生編繪,葛綏成校閱,《最新南京地圖》(上海:中華書局,民國3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興唐主編,《中國國民黨大事典》(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臧勵龢主編,許師慎增補,《中國人名大辭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民國7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國銘主編,《中國國民黨九千將領》(蘭州: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潘小娟、張辰龍主編,《當代西方政治學新詞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七、報紙、期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報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湖南)中央日報》,長沙,194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大公報》,上海,194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大公報》,天津,1934,1947-194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大剛報》,南京,194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央日報》,台北,1949-195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央日報》,南京,1936,1946-194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華日報》,台南,195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文匯報》,上海,194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世界日報》,北平,194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北方日報》,北平,194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北平日報》,北平,194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灣新生報》,台北,195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民生報》,張垣,194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申報》,上海,1936,1947-194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和平日報》,南京,1947-194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南京人報》,南京,194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南僑日報》,新加坡,194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星島日報》,香港,194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益世報》,北平,194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晨報》,北京,192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華字日報》,香港,193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華商報》,香港,194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華僑日報》,香港,194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新中華日報》,南京,194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新民報》,南京,1947-194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新聞報》,上海,194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期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民主義半月刊》,第2卷第1-2期,第10卷第12期,第11卷第4期(重慶:三民主義半月刊社,民國32年1月1日;南京:三民主義半月刊社,民國36年9月1日,11月1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央黨務公報》,第1卷第2期-第7卷第5期(重慶: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秘書處,民國28年7月22日-34年5月15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自由中國》,第2卷第1-2期,第3卷第3期(台北:自由中國社,民國39年1月1-16日,8月1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改造》,第1,6,8期(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秘書處,民國39年9月1日,11月16日,12月16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革新月刊》,創刊號,第2,5-6,9,16期(長沙:革新月刊社,民國35年8-9,12月,36年1,4,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夏令新聞》,第2期(杭州:杭州青年夏令會學員生活管理委員會出版股夏令新聞社,民國37年7月30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新聞天地》,第28,42-44,46,53-54,56-57,59,74,94,100,102-103,105,109,119-122,127,129期(上海:新聞天地社,民國36年10月1日,37年6月16日-7月16日,8月16日,12月1-16日,38年1月16日-2月1,24日;香港:新聞天地社,民國38年7月16日,12月3日,39年1月14,28日,2月4,18日,3月18日,5月27日-6月17日,7月22日,8月5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觀察》,第4卷第11期(上海:觀察社,民國37年5月8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ENGLISH-LANGUAGE MATERIAL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Ⅰ. BOOK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h’i, Hsi-sheng, Nationalist China at War: Military Defeats and Political Collapse, 1937-1945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hang, Maria Hsia, Chinese Blue Shirt Society: Fascism and Developmental Nationalism (Berkeley, Calif.: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ohen, Paul A.,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 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ickson, Bruce J., Democratization in China and Taiwan: The Adaptability of Leninist Partie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uara, Prasenjit, 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 Questioning Narratives of Modern Chin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Eastman, Lloyd E., Seeds of Destruction: Nationalist China in War and Revolution, 1937-1949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Eastman, Lloyd E., The Abortive Revolution: China under Nationalist Rule, 1927-1937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Eastman, Lloyd E., Throne and Mandarins: China’s Search for a Policy during the Sino-French Controversy, 1880-1885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airbank, John K. and Feuerwerker, Albert, 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 13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airbank, John K., Chinabound: A Fifty-Year Memoir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ewsmith, Joseph, Party, State and Local Elites in Republican China: Merchant Organizations and Politics in Shanghai, 1890-1930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o, Franklin L., The Reminiscences of Ho Lien (Franklin L. Ho) (New York: East Asian Institute of Columbia University, 19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sueh, Chun-tu, Huang Hsing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arman, Robert L., ed., Taiwa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ports 1861-1960 (Slough: Archive Editions, 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artin, Brian G., The Shanghai Green Gang: Politics and Organized Crime, 1919-1937 (Berkeley,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epper, Suzanne, Civil War in China: The Political Struggle, 1945-1949 (Berkeley,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erry, Elizabeth J., Shanghai on Strike: The Politics of Chinese Labor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ea, Kenneth W. and Brewer, John C., eds., The Forgotten Ambassador: The Reports of John Leighton Stuart, 1946-1949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19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chiffrin, Harold Z., Sun Yat-sen and the Origin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Berkeley,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tilwell, Joseph W., The Stilwell Papers (New York: William Sloane Associates, Inc., 194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he Amerasia Papers: A Clue to the Catastrophe of China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sou, Tang, America’s Failure in China, 1941-50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uchman, Barbara W., Stilwell and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in China, 1911-1945 (New York: Macmillan, 197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ucker, Nancy B., Patterns in the Dust: Chinese-American Relations and the Recognition Controversy, 1949-1950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akeman, Frederic E., Jr., The Great Enterprise: The Manchu Reconstruction of Imperial Order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Berkeley,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estad, Odd A., Cold War and Revolution: Soviet-American Rivalry and the Origins of the Chinese Civil War, 1944-1946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Ⅱ. ARTICLE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hao, Linda and Myers, Ramon H., “A New Kind of Party: The Kuomintang of 1949-1952,” in Proceedings of Centennial Symposium on Sun Yat-sen’s Founding of the Kuomintang for Revolution, Vol. 4 (Taipei: Modern China Press, 1995), pp. 26-4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ickson, Bruce J., “The Lessons of Defeat: The Reorganization of the Kuomintang on Taiwan, 1950-1952,” in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33 (Mar. 1993), pp. 56-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Eastman, Lloyd E.,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Blue Shirts’: A Review Article,” in Republican China, Vol. 13, No. 1 (Nov. 1987), pp. 25-4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Israel, John,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ervation as an Ultimate Value,” in Paul K. T. Sih, ed., Nationalist China during the Sino-Japanese War, 1937-1945 (Hicksville, N.Y.: Exposition Press, 1977), pp. 131-16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Kitts, Charles R., “An Inside View of the Kuomintang: Chen Li-fu, 1926-1949,” (New York: St. John’s University, Ph. D. dissertation, 197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yers, Ramon H. and Ts’ai, Ling, “Out of the Ashes of Defeat: Revitalizing the Kuomintang in Taiwan, 1950-1952,” in 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Eighty Years Histor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Vol. 1 (Taipei: Modern China Press, 1991), pp. 91-12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ankin, Mary B., “‘Public Opinion’ and Political Power: Qingyi in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China,” i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41, No. 3 (May 1982), pp. 453-4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chrecker, John E., “The Reform Movement of 1898 and the Ch’ing-i: Reform as Opposition,” in Paul A. Cohen and John E. Schrecker, eds., Reform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pp. 289-3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sang, Steve, “Revitalising the Revolution: Chiang Kai-shek’s Approach to Political Reform in the 1950s,” in Proceedings of Centennial Symposium on Sun Yat-sen’s Founding of the Kuomintang for Revolution, Vol. 4 (Taipei: Modern China Press, 1995), pp. 48-7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Ⅲ.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North China Daily News, Shanghai, 194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hanghai Evening Post and Mercury, Shanghai, 194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ime, July 31, 1950.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