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南宋的家族與賑濟:以建寧地區為中心的考察
作者 蔡惠如
貢獻者 梁庚堯<br>劉祥光
<br>
蔡惠如
關鍵詞 南宋
家族
賑濟
建寧地區
人際關係
道學
日期 2003
上傳時間 17-Sep-2009 17:10:45 (UTC+8)
摘要   中國歷史上的社會結構到宋代產生了諸多變化,魏晉以來門第貴冑漸被新興士人階層所取代,人口與識字率都有成長,工商業、農業等方面都呈現繁榮。但是宋代,尤其是南宋社會亦面對各類問題,就民生來說,災荒救濟與農村信貸尤其亟待解決,中央因而積極制訂濟貧扶弱的各種救濟政策。而在此同時,南宋的救濟事業也呈現地方的主動性,民間自辦的社會救濟甚多。這種情形究竟是中央將權力下放,抑或民間力量的擴張?在濟助事業的推動過程中,中央與地方是如何互動?
  雖然關於中國災荒與社會救濟的研究已有不少,但是我們對南宋救濟事業的瞭解,多半集中於制度層面或單一濟助機構,對於社會救濟的動機、運作過程、實際效果仍瞭解有限,對道學人物、家族、官府等在濟助過程的角色等探討亦有限。近來學界已逐漸注意到這個主題的重要性,以家族史的研究而言,學者對於家族發展策略的問題關注頗多。一般認為,宋代的部分家族,例如四明地區的一些家族,不僅注意家族內部的經營,也重視對外人際關係的建立與社會公益活動的參與,以塑造個人與家族發展的有利條件。黃寬重對於四明地區樓氏家族的研究更進一步指出,士人、家族間的交誼可能增強了鄉里意識,而更重要的是,鄉里意識得以透過士人、家族間的網絡而實踐。換言之,個人間的人際網絡成為一個鄉里「社會」活動的現實基礎。 當地諸多濟貧組織的出現及與官方濟助活動的運營,學術群體與家族間的人際網絡便是當中重要的關鍵,這也是宋代濟貧事業官營、民營性質難以區分的原因。要瞭解家族人際關係的發展,學術群體的互動乃至地方意識的塑造,都需要做細部的考察。因此選擇一個地區,藉由當地災荒成因與解決之策,以及人際關係在當中的互動,以觀察與瞭解宋代救濟事業的運營,當具學術意義。而本文選取建寧地區作為考察對象,原因在於福建在宋代之前一直被視為落後地區,地方官多不喜赴任。建寧地區位居閩北山區,發展又較為遲緩。宋代之後,福建經濟日益發達,中央統治也逐漸深入福建,另方面,理學大師朱熹(1130-1200)於建寧地區提倡文教及書院教育,這些改變逐漸打破了建寧地區的封閉性,官方與民間互動漸頻。 考察一個在宋代時期地方文化逐漸與官方文化合流的地區,以瞭解宋代救濟事業中官方與民間力量的互動,應具有歷史意義。此外,宋代之前,中央力量難以鞭及建寧地區,而幾次移民者遷入當地的動機又緣於避難,促使當地家族凝聚力甚強,並形成以土豪大族為領導核心的社會結構。 原本便十分重視及標榜家族的建寧地區,在宋代儒學重視宗法、強調敬宗收族觀念的影響下,家族在當地仍相當重要,家族型態逐漸轉變。而業儒家族與學術群體的增加,對於當地的濟助事業,則具有相當的重要性。因此,研究當地社會結構、家族意義的轉變,進而探討道學網絡與人際關係對濟助事業的影響,亦可對宋代家族的社會活動參與與人際關係發展,有更清楚的認識,這也是選取建寧地區作為研究對象的原因之一。

  基於前文所提的研究動機及方向,本文在章節結構上除緒論及結論外,共分三章:
  第一章將以建寧地區的農業及經濟發展變化為背景,探討災荒之際其所面對的問題及臨時性的解決之策。一方面用以瞭解建寧地區各項長期性社會救濟制度產生的原因,一方面希望能窺見南宋商業與市場經濟所出現的變化。
  第二章則延續前一章災荒問題與解決之策的主題,從建寧地區具體救濟機構:倉儲、安養、拯疾、撫嬰、代掩屍骨等機構的運營,觀察中央荒政在建寧地區的落實情形,以及描繪當地官方與民間在籌辦荒政措施的過程。
  在對於建寧地區災荒問題的形成、臨時性權宜措施以及長期性救濟制度有所瞭解後,第三章將以家族的角度切入,針對濟助工作背後參與救濟者的濟助理念以及人事運作作深入的探討。當中,建寧地區家族型態的改變、社會結構的變化,以及宋代理學於當中扮演的角色都是探討的重點。
參考文獻 引用書目
(一) 史料
1.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宋元筆記小說大觀》,共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 不著撰人(元),《宋史全文》,收入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十一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年不詳。
3. 不著撰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宋遼金元史研究所點校,《名公書判清明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
4. 方勺撰,許沛藻,楊立揚點校,《泊宅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
5. 方大琮,《宋忠惠鐵庵方公文集》,收入於《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89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7。
6. 王洋,《東牟集》,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32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7. 王梓材(清),《宋元學案補遺》,共8冊,台北:世界,1962。
8. 王夢鷗註譯,《禮記今註今譯》,共2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4。
9. 王闢之,《澠水燕談錄》,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
10. 司馬光,《傳家集》,收入於《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第375冊,台北:世界書局,1986。
11. 史浩,《鄮峰真隱漫錄》,收入於《欽定四庫全書珍本二集》,台北:商務印書館,1971。
12. 朱熹撰,郭齊、尹波點校,《朱熹集》,共10冊,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13. 江少虞,《宋朝事實類苑》,共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4. 何喬遠(明)編撰,廈門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歷史系古籍整理研究室《閩書》校點組校點,《閩書》,共5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
15. 呂祖謙,《歷代制度詳說》,收入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三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
16. 宋敏求,誠剛點校,《春明退朝錄》,北京:中華書局,1980。
17. 宋綬,宋敏求編,《宋大詔令集》,台北:鼎文書局,1972。
18. 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
19. 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收入於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別輯》,共27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1。
20. 李清馥(清),《閩中理學淵源考》,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60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21. 李葆貞(明)修,梅彥騊(明)等纂,《浦城縣志》,收入於《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第31冊,北京:中國書店,1992。
22. 李燾(清)著,黃以周(清)等輯補,《續資治通鑑長編》,共10冊,台北:世界書局,1974。
23. 杜範,《清獻集》,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75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24. 周密撰,朱菊如等校注,《齊東野語校注》,北京: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
25. 周密撰,吳企明點校,《癸辛雜識》,北京:中華書局,1988。
26. 周煇撰,劉永翔點校,《清波雜志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4。
27. 林駉,《古今源流至論》,共4冊,收入於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十二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2。
28. 姚廣孝(明)等編,《永樂大典》,共10冊,台北:大化書局,1985。
29. 范仲淹,《范文正公政府奏議》,收入於《叢書集成續編》,第45冊,上海:上海書店,1994。
30. 范鎮,《東齋記事》,北京:中華書局,1980。
31. 夏玉麟(明)、汪佃(明)等修纂,《建寧府志》,共2冊,收入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27-28冊,上海市:上海古籍書店,1964(1982重印)。
32. 徐松輯,《宋會要輯稿》,共8冊,台北:世界書局,1964。
33. 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收入於《四部叢刊初編》,第208-210冊,上海:上海書店,1989。
34. 翁昭泰(清)等纂,《浦城縣志》,收入於《中國方志叢書》,第96號,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
35. 高斯得,《恥堂存稿》,收入於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第2040-2041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
36. 張載著,章錫琛點校,《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
37. 梁克家,《淳熙三山志》,收入於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六集》,第108-111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6。
38. 脫脫(元)等撰,《宋史》,共40冊,北京:中華書局,1977。
39. 莊綽,《雞肋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
40.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收入於《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第237冊,台北:世界書局,1986。
41. 陳壽祺(清)等撰,《福建通志》,共10冊,收入於《中國省志彙編》,第9號,台北市:華文書局,1968。
42. 陳夢雷(清)編,《古今圖書集成》,共79冊,台北:鼎文書局,1985。
43. 陸游撰,李劍雄,劉德權點校,《老學菴筆記》,北京:中華書局,1979。
44. 曾丰,《緣督集》,共2冊,收入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二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35。
45. 曾敏行,《獨醒雜志》,石家莊市: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
46. 游九言,《默齋遺稿》,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78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47. 游酢,《游薦山集》,收入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四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35。
48. 程頤、程顥著,《二程集》,共2冊,台北:里仁書局,1982。
49. 馮繼科(明),《建陽縣志》,收入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31冊,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62 (1982重印)。
50. 黃仲昭(明)修纂;福建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舊志整理組,福建省圖書館特藏部整理,《八閩通志》,共2冊,福州:福建省人民出版社,1990。
51. 黃宗羲(明),《宋元學案》,共3冊,台北:世界書局,1961。
52. 黃淮(明)、楊士奇(明)編,《歷代名臣奏議》,共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53. 黃榦,《黃勉齋先生文集》,台北:青山書屋,1957。
54. 黃震,《黃氏日抄》,台北:大化書局,1984。
55. 楊伯峻譯注,《孟子譯注》,共2冊,北京:中華書局,1984。
56. 楊億,《武夷新集》,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86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57. 楊應詔(明),《閩南道學源流》,收入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92冊,臺南縣:莊嚴出版社,1996。
58. 葉適,《水心先生文集》,收入《四部叢刊初編》,第261-262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7。
59. 董煟,《救荒活民書》,收入於《叢書集成新編》,第32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60. 廖剛,《高峰文集》,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42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61. 熊禾,《熊勿軒先生文集》,收入於《叢書集成初編》,第2407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
62. 熊蕃,《宣和北苑貢茶錄》,收於《叢書集成新編》,第47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63. 管聲駿(清)纂修,《崇安縣志》,收入於《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第32冊,北京:中國書店,1992。
64. 趙汝适,《諸蕃志》,北京:文殿閣書莊,1935。
65. 趙汝愚撰,葉德輝輯,《宋趙忠定公奏議》,收入於《叢書集成續編》,第45冊,上海:上海書店,1994。
66. 趙彥衛,《雲麓漫鈔》,北京:中華書局,1996。
67. 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共2冊,收入於《四部叢刊》,第62-6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7。
68. 劉爚,《劉文簡公雲莊文集》,12卷本(明弘治間劉煓刊嘉靖間增補本)。
69. 樓鑰,《攻媿集》,共20冊,收入於《叢書集成初編》,第2003-2022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
70. 蔡絛撰,馮惠民,沈錫麟點校,《鐵圍山叢談》,北京:中華書局,1983。
71. 錢穀(明)編,《吳都文粹續集》,共2冊,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85-1386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72. 韓元吉,《南澗甲乙稿附拾遺》,共2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
73. 魏了翁,《重校鶴山先生大全文集》,共4冊,收入於《四部叢刊初編》,第204-207冊,上海:上海書店,1989。
74. 魏時應(明)修,張榜(明)等纂,《建陽縣志》,收入於《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第31冊,北京:中國書店,1992。
75. 蘇軾,《蘇東坡全集》,上下2冊,北京:中國書局出版,新華書店經銷,1994。
(二) 專書
1. 王善軍,《宋代宗族和宗族制度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2. 王德毅,《宋代災荒的救濟政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0。
3. 朱維幹,《福建史稿》,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福建省新華出版社發行,1985。
4. 江宜華,《唐、五代時期福建地區與中央之互動關係》,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1994。
5. 何淑宜,《明代士紳與通俗文化的關係——以喪葬禮俗為例的考察》,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6. 束景南,《朱子大傳》,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
7. 李文治、江太新,《中國宗法宗族制和族田義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8. 李華瑞,《宋代酒的生產與征榷》,河北:河北大學出版社,1995。
9. 李錫全,《南宋福建路的經濟活動》,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10. 狄百瑞著,李弘祺譯,《中國的自由傳統》,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
11. 林國平、彭文宇,《福建民間信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12. 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編,《武夷勝境理學遺跡考》,上海:三聯書局,1990。
13. 唐文基主編,《福建古代經濟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14. 孫洪升,《唐宋茶葉經濟》,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15. 徐揚杰,《宋明家族制度史論》,北京:中華書局,1995。
16. 高建國,《中國減災史話》,鄭州:大象出版社,1999。
17. 張文,《宋朝社會救濟研究》,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18. 梁其姿,《中國近世醫療與社會》,台北市:行政院國科會社資中心,1996。
19. 梁其姿,《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
20. 梁庚堯師,《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上下2冊,台北:允晨出版社,1997。
21. 梁庚堯師,《南宋的農村經濟》,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
22. 陳支平,《近五百年來福建的家族社會與文化》,上海市:三聯書局,1991。
23. 陳家秀,《區域經濟與社會經濟史之關連——探討宋代成都府路》,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
24. 斯波義信著,方鍵、何中禮譯,《宋代江南經濟史研究》,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新華書局經銷,2001。
25. 楊儒賓主編,《朱子學的開展——東亞篇》,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
26. 劉樹勛,《閩學源流》,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福建省新華書局經銷,1993。
27. 劉靜貞,《不舉子——宋人的生育問題》,台北:稻鄉出版社,1998。
28. 鄭振滿,《明清福建家族組織與社會變遷》,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29. 鄧雲特,《中國救荒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37年第1版,1998年影印第1版第2次印刷。
30. Billy K.L So, Prosperity, Region, and Institutions in Maritime China: the South Fukien Pattern, 946-1368,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31. Hugh R.Clark, Community, Trade, and Networks: Southern Fujian Province from the Third to the Thirteenth Centur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32. Patricia Buckley Ebrey and James L. Watson, eds. Kinship Organiza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000-194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33. Richard L. Davis, Court and Family in Sung China, 960-1279: Bureaucratic Success and Kinship Foryunes for the Shih of Ming-chou,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86.
34. Robert P. Hymes, Statesmen and Gentlemen: the Elite of Fu-chou, Chiang-hsi,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Sung,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三) 期刊論文
1. 于志嘉,〈日本明清史學界對「士大夫與民眾」問題之研究〉,《新史學》 4.4(1993.12): 141-175。
2. 尹建東,〈豪族共同體論辨析〉,《華中科技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2002.02): 90-93。
3. 王衛平,〈唐宋時期慈善事業概說〉,《史學月刊》 3(2000.05): 95-102。
4. 加藤繁著、于景讓譯注,〈中國栽培占城稻的沿革〉,收入于景讓譯注,《栽培植物考》,第一輯(台北:台大農學院,1958),頁70-80。
5. 伊藤宏明撰,秦欣譯,〈六朝隋唐時期地域社會研究動向〉,《中國史研究動態》 7(1996.07): 23-31。
6. 朱瑞熙,〈大陸「宋代家族與社會」研究的回顧〉,《大陸雜誌》 90.2(1995.02): 36-48。
7. 朱睿根,〈隋唐時期的義倉及其演變〉,《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 2(1984.06): 52-59。
8. 何晉勳,〈宋代鄱陽湖週邊士族的居、葬地與婚姻網絡〉,《臺大歷史學報》 24(1999.12): 288-289。
9. 佐竹靖彥,〈唐宋期福建&#12398;家族與社會—閩王朝&#12398;形成&#12363;&#12425;科舉體制的展開&#12414;&#12409;—〉,收入於《中國近世家族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頁371-473。
10. 余英時,〈漢代循吏與文化傳播〉,收入氏著,《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頁167-258。
11. 李向軍,〈宋代荒政與救荒活民書〉,《瀋陽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 4(1993.12): 40-45。
12. 李伯重,〈 “選精”、 “集粹”與 “宋代江南農業革命”—對傳統經濟史研究方法的再檢討〉,《中國社會科學》 1(2001.01): 177-192。
13. 杜榮桂,〈新書評介:陳支平,《近五百年來福建的家族社會與文化》〉,《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 13(1992.03): 197-203。
14. 周藤吉之,〈南宋&#12395;於稻&#12369;&#12427;種類&#12392;品種&#12398;地域性〉,收入周藤吉之,《宋代經濟史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62),頁141-205。
15. 明郁,〈慈悲喜捨:中古時期佛教徒的社會福利事業〉,《北縣文化》 40(1994.04): 18–20。
16. 林拓,〈兩宋時期福建文化地域格局的多元發展態勢〉,《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6.3(2001.09): 87-96。
17. 林拓,〈從化外之地到兩個文化帶的相繼發育——宋代以前福建文化地域格局的演變〉,《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6.1(2001.03): 35-45、86。
18. 金中樞,〈宋代幾種社會福利制度:居養院、安濟坊、漏澤園〉,《新亞書院學術年刊》 10(1968.09): 127-169。
19. 柳立言,〈書評:Beverly J. Bossler, Powerful Relations: Kinship, Status and the State in Sung China (960-1279)〉,《臺大歷史學報》 24(1999.12): 433-443。
20. 徐益棠,〈宋代平時的社會救濟行政〉,《中國文化研究彙刊》 5(1945.09): 33–43。
21. 徐揚杰,〈中國家族史研究的歷史與現狀〉,《中國史研究動態》 6(1994.06): 2-7。
22. 梁庚堯師,〈宋代太湖平原農業生產問題的再檢討〉,《台大文史哲學報》 54期(2001.05): 261-304。
23. 梁庚堯師,〈宋代的義學〉,《臺大歷史學報》 24(1999.12): 177-224。
24. 梁庚堯師,〈南宋的社倉〉,《史學評論》 4(1982.07): 1-33。
25. 梁庚堯師,〈家族合作、社會聲望與地方公益:宋元四明鄉曲義田的源起與源變〉,收入於《中國近世家族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頁213-237。
26. 陳衍德,〈元代農村基礎組織與賦役制度〉,《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 4(1995.09): 10-15。
27. 華山,〈南宋初的范汝為起義〉,收入氏著,《宋史論集》 (山東:齊魯書社,1982),頁171-184。
28. 黃云,〈淺論宋代福建佛教的鼎盛〉,《福州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 21.1(2001.02): 79-81,85。
29. 黃寬重,〈人際網絡、社會文化活動與領袖地位的建立——以宋代四明汪氏家族為中心的觀察〉,《臺大歷史學報》 24(1999.12): 225-256。
30. 黃寬重,〈宋代四明士族人際網絡與社會文化活動:以樓氏家族為中心的考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70.3(1999.09): 627-677。
31. 黃寬重,〈宋代四明樓氏家族的興盛衰程〉,收入於《史學:傳承與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大歷史系主編,1998),頁237-161。
32. 劉子健,〈劉宰與賑饑——申論南宋儒家的階級性限制社團發展〉,收入氏著,《兩宋史研究彙編》(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 ,頁307-360。
33. 潘孝偉,〈唐代義倉制度補議〉,《中國農史》 17.3(1998.08): 32-38。
34. Edward A. Kracke “Family Vs. Merit in Chines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Under the Empire,”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HJAS) 10.2(1947): 103-123.
35. Patricia Buckley Ebrey , “The Dynamics of Elite Domination in Sung China,” HJAS 48.2(1988): 493-519.
36. Ping-ti Ho, Early-Ripening Rice in Chinese History, 收入于宗先,《中國經濟發展史論文選集》,共上下2冊,冊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頁843-891。
37. Richard Von Glahn, “Community and Welfare: Chu Hsi’s Community Granary i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Robert Hymes, Schirokauer and Conrad, eds. Ordering the World: Approaches to State in Sung Dynasty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pp. 221-254.
38. Robert M. Hartwell, “Demographic, Politic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s of China,750-1550,” HJAS 42.2(1982): 365-442.
39. Robert P. Hymes,“Moral Duty and Self–Regulating Process in Southern Sung Views of Famine Relief,”in Hymes and Schirokauer, eds. Ordering the World: Approaches to State in Sung Dynasty China, pp. 281–309.
40. Thomas H. C. Lee, “Neo-Confucian Education in Chien yang, Fu-chien, 1000-1400: Academies,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ulture”, 收入於《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3),頁1-52。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研究所
89153014
9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89153014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梁庚堯<br>劉祥光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br>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蔡惠如zh_TW
dc.creator (作者) 蔡惠如zh_TW
dc.date (日期) 200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7-Sep-2009 17:10:45 (UTC+8)-
dc.date.available 17-Sep-2009 17:10:4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7-Sep-2009 17:10:4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89153014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60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歷史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9153014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中國歷史上的社會結構到宋代產生了諸多變化,魏晉以來門第貴冑漸被新興士人階層所取代,人口與識字率都有成長,工商業、農業等方面都呈現繁榮。但是宋代,尤其是南宋社會亦面對各類問題,就民生來說,災荒救濟與農村信貸尤其亟待解決,中央因而積極制訂濟貧扶弱的各種救濟政策。而在此同時,南宋的救濟事業也呈現地方的主動性,民間自辦的社會救濟甚多。這種情形究竟是中央將權力下放,抑或民間力量的擴張?在濟助事業的推動過程中,中央與地方是如何互動?
  雖然關於中國災荒與社會救濟的研究已有不少,但是我們對南宋救濟事業的瞭解,多半集中於制度層面或單一濟助機構,對於社會救濟的動機、運作過程、實際效果仍瞭解有限,對道學人物、家族、官府等在濟助過程的角色等探討亦有限。近來學界已逐漸注意到這個主題的重要性,以家族史的研究而言,學者對於家族發展策略的問題關注頗多。一般認為,宋代的部分家族,例如四明地區的一些家族,不僅注意家族內部的經營,也重視對外人際關係的建立與社會公益活動的參與,以塑造個人與家族發展的有利條件。黃寬重對於四明地區樓氏家族的研究更進一步指出,士人、家族間的交誼可能增強了鄉里意識,而更重要的是,鄉里意識得以透過士人、家族間的網絡而實踐。換言之,個人間的人際網絡成為一個鄉里「社會」活動的現實基礎。 當地諸多濟貧組織的出現及與官方濟助活動的運營,學術群體與家族間的人際網絡便是當中重要的關鍵,這也是宋代濟貧事業官營、民營性質難以區分的原因。要瞭解家族人際關係的發展,學術群體的互動乃至地方意識的塑造,都需要做細部的考察。因此選擇一個地區,藉由當地災荒成因與解決之策,以及人際關係在當中的互動,以觀察與瞭解宋代救濟事業的運營,當具學術意義。而本文選取建寧地區作為考察對象,原因在於福建在宋代之前一直被視為落後地區,地方官多不喜赴任。建寧地區位居閩北山區,發展又較為遲緩。宋代之後,福建經濟日益發達,中央統治也逐漸深入福建,另方面,理學大師朱熹(1130-1200)於建寧地區提倡文教及書院教育,這些改變逐漸打破了建寧地區的封閉性,官方與民間互動漸頻。 考察一個在宋代時期地方文化逐漸與官方文化合流的地區,以瞭解宋代救濟事業中官方與民間力量的互動,應具有歷史意義。此外,宋代之前,中央力量難以鞭及建寧地區,而幾次移民者遷入當地的動機又緣於避難,促使當地家族凝聚力甚強,並形成以土豪大族為領導核心的社會結構。 原本便十分重視及標榜家族的建寧地區,在宋代儒學重視宗法、強調敬宗收族觀念的影響下,家族在當地仍相當重要,家族型態逐漸轉變。而業儒家族與學術群體的增加,對於當地的濟助事業,則具有相當的重要性。因此,研究當地社會結構、家族意義的轉變,進而探討道學網絡與人際關係對濟助事業的影響,亦可對宋代家族的社會活動參與與人際關係發展,有更清楚的認識,這也是選取建寧地區作為研究對象的原因之一。

  基於前文所提的研究動機及方向,本文在章節結構上除緒論及結論外,共分三章:
  第一章將以建寧地區的農業及經濟發展變化為背景,探討災荒之際其所面對的問題及臨時性的解決之策。一方面用以瞭解建寧地區各項長期性社會救濟制度產生的原因,一方面希望能窺見南宋商業與市場經濟所出現的變化。
  第二章則延續前一章災荒問題與解決之策的主題,從建寧地區具體救濟機構:倉儲、安養、拯疾、撫嬰、代掩屍骨等機構的運營,觀察中央荒政在建寧地區的落實情形,以及描繪當地官方與民間在籌辦荒政措施的過程。
  在對於建寧地區災荒問題的形成、臨時性權宜措施以及長期性救濟制度有所瞭解後,第三章將以家族的角度切入,針對濟助工作背後參與救濟者的濟助理念以及人事運作作深入的探討。當中,建寧地區家族型態的改變、社會結構的變化,以及宋代理學於當中扮演的角色都是探討的重點。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一、  導言 1
二、  研究回顧及相關問題的提出 3
(一) 地區性家族與社會 4
(二) 宋代的社會救濟 7
(三) 福建的地域社會研究 11
三、 研究途徑、章節結構 14
四、 資料來源 17
第二章 災荒問題與解決之策 19
一、 前言 19
二、 災荒問題的形成 20
(一) 從糧食不足到糧食不「均」 20
(二) 區域間食米市場不「均」的原因 25
1. 主糧用以製酒 25
2. 經濟作物(茶、甘蔗、瓜果)與主糧爭田 29
(三) 災荒時的富家閉廩:境內米糧不「均」 31
三、 食米市場的流通與政府的救災措施 34
(一) 食米市場流通 34
(二) 政府的救災措施 39
四、 小結 44
第三章 社倉與一般社會救濟制度 47
一、 前言 47
二、 從常平倉到社倉 48
(一)   宋代的荒政思想與倉儲制度 48
(二) 社倉的創立:由臨時性賑貸到永久性制度 53
(三) 推行社倉的力量:建寧地區的鄉里大族、士人與地方官員 57
三、 社倉類型的多樣化 61
(一) 舉子倉 62
(二) 廣惠倉 66
(三) 賑糶倉 67
四、 社倉制度的弊端 69
五、 一般社會濟助制度 71
(一) 宋代濟助制度的淵源與發展 73
(二) 建寧地區的濟助機構 78
1. 濟助機構的創設 78
2. 濟助機構的運營情形 79
3. 政令與實行的落差 83
六、 小結 86
第四章 家族組織、學術群體與濟助活動 89
一、 前言 89
二、 由自衛團體到儒業傳家 90
三、家族內、外的濟助活動 104
四、 人際關係與濟助活動 112
(一) 朱熹與當地的濟助活動 112
(二) 以道相交:學術群體與濟助活動 115
五、 家族、士人與地方官的往來合作 118
(一) 朱熹與地方官的交往與合作 119
(二) 家族、士人與地方官的交往 121
(三) 官方力量的加入:家族對外濟助活動的改變 122
六、 小結 124
第五章 結論 127
附表一: 建寧地區社倉及濟助機構設置資料圖表 133
附表二: 宋代建寧地區書院發展概況 141
附文 148
引用書目 155
zh_TW
dc.format.extent 48571 bytes-
dc.format.extent 115895 bytes-
dc.format.extent 432292 bytes-
dc.format.extent 679174 bytes-
dc.format.extent 797213 bytes-
dc.format.extent 706591 bytes-
dc.format.extent 217481 bytes-
dc.format.extent 471996 bytes-
dc.format.extent 249795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89153014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南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家族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賑濟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建寧地區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人際關係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道學zh_TW
dc.title (題名) 南宋的家族與賑濟:以建寧地區為中心的考察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引用書目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史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宋元筆記小說大觀》,共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不著撰人(元),《宋史全文》,收入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十一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年不詳。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不著撰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宋遼金元史研究所點校,《名公書判清明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方勺撰,許沛藻,楊立揚點校,《泊宅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方大琮,《宋忠惠鐵庵方公文集》,收入於《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89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王洋,《東牟集》,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32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王梓材(清),《宋元學案補遺》,共8冊,台北:世界,196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王夢鷗註譯,《禮記今註今譯》,共2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王闢之,《澠水燕談錄》,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司馬光,《傳家集》,收入於《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第375冊,台北:世界書局,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史浩,《鄮峰真隱漫錄》,收入於《欽定四庫全書珍本二集》,台北:商務印書館,197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朱熹撰,郭齊、尹波點校,《朱熹集》,共10冊,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江少虞,《宋朝事實類苑》,共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何喬遠(明)編撰,廈門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歷史系古籍整理研究室《閩書》校點組校點,《閩書》,共5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呂祖謙,《歷代制度詳說》,收入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三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宋敏求,誠剛點校,《春明退朝錄》,北京:中華書局,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宋綬,宋敏求編,《宋大詔令集》,台北:鼎文書局,197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收入於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別輯》,共27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李清馥(清),《閩中理學淵源考》,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60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李葆貞(明)修,梅彥騊(明)等纂,《浦城縣志》,收入於《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第31冊,北京:中國書店,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 李燾(清)著,黃以周(清)等輯補,《續資治通鑑長編》,共10冊,台北:世界書局,197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 杜範,《清獻集》,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75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 周密撰,朱菊如等校注,《齊東野語校注》,北京: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 周密撰,吳企明點校,《癸辛雜識》,北京:中華書局,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 周煇撰,劉永翔點校,《清波雜志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 林駉,《古今源流至論》,共4冊,收入於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十二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 姚廣孝(明)等編,《永樂大典》,共10冊,台北:大化書局,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 范仲淹,《范文正公政府奏議》,收入於《叢書集成續編》,第45冊,上海:上海書店,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 范鎮,《東齋記事》,北京:中華書局,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 夏玉麟(明)、汪佃(明)等修纂,《建寧府志》,共2冊,收入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27-28冊,上海市:上海古籍書店,1964(1982重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 徐松輯,《宋會要輯稿》,共8冊,台北:世界書局,196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 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收入於《四部叢刊初編》,第208-210冊,上海:上海書店,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 翁昭泰(清)等纂,《浦城縣志》,收入於《中國方志叢書》,第96號,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5. 高斯得,《恥堂存稿》,收入於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第2040-2041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6. 張載著,章錫琛點校,《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7. 梁克家,《淳熙三山志》,收入於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六集》,第108-111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8. 脫脫(元)等撰,《宋史》,共40冊,北京:中華書局,197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9. 莊綽,《雞肋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0.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收入於《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第237冊,台北:世界書局,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1. 陳壽祺(清)等撰,《福建通志》,共10冊,收入於《中國省志彙編》,第9號,台北市:華文書局,196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2. 陳夢雷(清)編,《古今圖書集成》,共79冊,台北:鼎文書局,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3. 陸游撰,李劍雄,劉德權點校,《老學菴筆記》,北京:中華書局,19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4. 曾丰,《緣督集》,共2冊,收入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二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5. 曾敏行,《獨醒雜志》,石家莊市: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6. 游九言,《默齋遺稿》,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78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7. 游酢,《游薦山集》,收入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四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8. 程頤、程顥著,《二程集》,共2冊,台北:里仁書局,19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9. 馮繼科(明),《建陽縣志》,收入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31冊,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62 (1982重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0. 黃仲昭(明)修纂;福建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舊志整理組,福建省圖書館特藏部整理,《八閩通志》,共2冊,福州:福建省人民出版社,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1. 黃宗羲(明),《宋元學案》,共3冊,台北:世界書局,196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2. 黃淮(明)、楊士奇(明)編,《歷代名臣奏議》,共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3. 黃榦,《黃勉齋先生文集》,台北:青山書屋,195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4. 黃震,《黃氏日抄》,台北:大化書局,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5. 楊伯峻譯注,《孟子譯注》,共2冊,北京:中華書局,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6. 楊億,《武夷新集》,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86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7. 楊應詔(明),《閩南道學源流》,收入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92冊,臺南縣:莊嚴出版社,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8. 葉適,《水心先生文集》,收入《四部叢刊初編》,第261-262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9. 董煟,《救荒活民書》,收入於《叢書集成新編》,第32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0. 廖剛,《高峰文集》,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42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1. 熊禾,《熊勿軒先生文集》,收入於《叢書集成初編》,第2407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2. 熊蕃,《宣和北苑貢茶錄》,收於《叢書集成新編》,第47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3. 管聲駿(清)纂修,《崇安縣志》,收入於《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第32冊,北京:中國書店,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4. 趙汝适,《諸蕃志》,北京:文殿閣書莊,19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5. 趙汝愚撰,葉德輝輯,《宋趙忠定公奏議》,收入於《叢書集成續編》,第45冊,上海:上海書店,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6. 趙彥衛,《雲麓漫鈔》,北京:中華書局,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7. 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共2冊,收入於《四部叢刊》,第62-6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8. 劉爚,《劉文簡公雲莊文集》,12卷本(明弘治間劉煓刊嘉靖間增補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9. 樓鑰,《攻媿集》,共20冊,收入於《叢書集成初編》,第2003-2022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0. 蔡絛撰,馮惠民,沈錫麟點校,《鐵圍山叢談》,北京:中華書局,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1. 錢穀(明)編,《吳都文粹續集》,共2冊,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85-1386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2. 韓元吉,《南澗甲乙稿附拾遺》,共2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3. 魏了翁,《重校鶴山先生大全文集》,共4冊,收入於《四部叢刊初編》,第204-207冊,上海:上海書店,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4. 魏時應(明)修,張榜(明)等纂,《建陽縣志》,收入於《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第31冊,北京:中國書店,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5. 蘇軾,《蘇東坡全集》,上下2冊,北京:中國書局出版,新華書店經銷,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 專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王善軍,《宋代宗族和宗族制度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王德毅,《宋代災荒的救濟政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朱維幹,《福建史稿》,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福建省新華出版社發行,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江宜華,《唐、五代時期福建地區與中央之互動關係》,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何淑宜,《明代士紳與通俗文化的關係——以喪葬禮俗為例的考察》,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束景南,《朱子大傳》,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李文治、江太新,《中國宗法宗族制和族田義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李華瑞,《宋代酒的生產與征榷》,河北:河北大學出版社,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李錫全,《南宋福建路的經濟活動》,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狄百瑞著,李弘祺譯,《中國的自由傳統》,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林國平、彭文宇,《福建民間信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編,《武夷勝境理學遺跡考》,上海:三聯書局,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唐文基主編,《福建古代經濟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孫洪升,《唐宋茶葉經濟》,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徐揚杰,《宋明家族制度史論》,北京:中華書局,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高建國,《中國減災史話》,鄭州:大象出版社,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張文,《宋朝社會救濟研究》,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梁其姿,《中國近世醫療與社會》,台北市:行政院國科會社資中心,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梁其姿,《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梁庚堯師,《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上下2冊,台北:允晨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梁庚堯師,《南宋的農村經濟》,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 陳支平,《近五百年來福建的家族社會與文化》,上海市:三聯書局,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 陳家秀,《區域經濟與社會經濟史之關連——探討宋代成都府路》,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 斯波義信著,方鍵、何中禮譯,《宋代江南經濟史研究》,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新華書局經銷,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 楊儒賓主編,《朱子學的開展——東亞篇》,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 劉樹勛,《閩學源流》,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福建省新華書局經銷,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 劉靜貞,《不舉子——宋人的生育問題》,台北:稻鄉出版社,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 鄭振滿,《明清福建家族組織與社會變遷》,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 鄧雲特,《中國救荒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37年第1版,1998年影印第1版第2次印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 Billy K.L So, Prosperity, Region, and Institutions in Maritime China: the South Fukien Pattern, 946-1368,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 Hugh R.Clark, Community, Trade, and Networks: Southern Fujian Province from the Third to the Thirteenth Centur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 Patricia Buckley Ebrey and James L. Watson, eds. Kinship Organiza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000-194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 Richard L. Davis, Court and Family in Sung China, 960-1279: Bureaucratic Success and Kinship Foryunes for the Shih of Ming-chou,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 Robert P. Hymes, Statesmen and Gentlemen: the Elite of Fu-chou, Chiang-hsi,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Sung,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 期刊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于志嘉,〈日本明清史學界對「士大夫與民眾」問題之研究〉,《新史學》 4.4(1993.12): 141-1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尹建東,〈豪族共同體論辨析〉,《華中科技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2002.02): 90-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王衛平,〈唐宋時期慈善事業概說〉,《史學月刊》 3(2000.05): 95-1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加藤繁著、于景讓譯注,〈中國栽培占城稻的沿革〉,收入于景讓譯注,《栽培植物考》,第一輯(台北:台大農學院,1958),頁70-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伊藤宏明撰,秦欣譯,〈六朝隋唐時期地域社會研究動向〉,《中國史研究動態》 7(1996.07): 23-3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朱瑞熙,〈大陸「宋代家族與社會」研究的回顧〉,《大陸雜誌》 90.2(1995.02): 36-4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朱睿根,〈隋唐時期的義倉及其演變〉,《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 2(1984.06): 52-5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何晉勳,〈宋代鄱陽湖週邊士族的居、葬地與婚姻網絡〉,《臺大歷史學報》 24(1999.12): 288-2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佐竹靖彥,〈唐宋期福建&#12398;家族與社會—閩王朝&#12398;形成&#12363;&#12425;科舉體制的展開&#12414;&#12409;—〉,收入於《中國近世家族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頁371-47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余英時,〈漢代循吏與文化傳播〉,收入氏著,《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頁167-25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李向軍,〈宋代荒政與救荒活民書〉,《瀋陽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 4(1993.12): 40-4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李伯重,〈 “選精”、 “集粹”與 “宋代江南農業革命”—對傳統經濟史研究方法的再檢討〉,《中國社會科學》 1(2001.01): 177-1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杜榮桂,〈新書評介:陳支平,《近五百年來福建的家族社會與文化》〉,《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 13(1992.03): 197-2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周藤吉之,〈南宋&#12395;於稻&#12369;&#12427;種類&#12392;品種&#12398;地域性〉,收入周藤吉之,《宋代經濟史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62),頁141-2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明郁,〈慈悲喜捨:中古時期佛教徒的社會福利事業〉,《北縣文化》 40(1994.04): 18–2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林拓,〈兩宋時期福建文化地域格局的多元發展態勢〉,《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6.3(2001.09): 87-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林拓,〈從化外之地到兩個文化帶的相繼發育——宋代以前福建文化地域格局的演變〉,《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6.1(2001.03): 35-45、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金中樞,〈宋代幾種社會福利制度:居養院、安濟坊、漏澤園〉,《新亞書院學術年刊》 10(1968.09): 127-16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柳立言,〈書評:Beverly J. Bossler, Powerful Relations: Kinship, Status and the State in Sung China (960-1279)〉,《臺大歷史學報》 24(1999.12): 433-44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徐益棠,〈宋代平時的社會救濟行政〉,《中國文化研究彙刊》 5(1945.09): 33–4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徐揚杰,〈中國家族史研究的歷史與現狀〉,《中國史研究動態》 6(1994.06): 2-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 梁庚堯師,〈宋代太湖平原農業生產問題的再檢討〉,《台大文史哲學報》 54期(2001.05): 261-3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 梁庚堯師,〈宋代的義學〉,《臺大歷史學報》 24(1999.12): 177-22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 梁庚堯師,〈南宋的社倉〉,《史學評論》 4(1982.07): 1-3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 梁庚堯師,〈家族合作、社會聲望與地方公益:宋元四明鄉曲義田的源起與源變〉,收入於《中國近世家族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頁213-23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 陳衍德,〈元代農村基礎組織與賦役制度〉,《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 4(1995.09): 10-1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 華山,〈南宋初的范汝為起義〉,收入氏著,《宋史論集》 (山東:齊魯書社,1982),頁171-1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 黃云,〈淺論宋代福建佛教的鼎盛〉,《福州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 21.1(2001.02): 79-81,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 黃寬重,〈人際網絡、社會文化活動與領袖地位的建立——以宋代四明汪氏家族為中心的觀察〉,《臺大歷史學報》 24(1999.12): 225-25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 黃寬重,〈宋代四明士族人際網絡與社會文化活動:以樓氏家族為中心的考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70.3(1999.09): 627-67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 黃寬重,〈宋代四明樓氏家族的興盛衰程〉,收入於《史學:傳承與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大歷史系主編,1998),頁237-16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 劉子健,〈劉宰與賑饑——申論南宋儒家的階級性限制社團發展〉,收入氏著,《兩宋史研究彙編》(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 ,頁307-36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 潘孝偉,〈唐代義倉制度補議〉,《中國農史》 17.3(1998.08): 32-3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 Edward A. Kracke “Family Vs. Merit in Chines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Under the Empire,”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HJAS) 10.2(1947): 103-12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5. Patricia Buckley Ebrey , “The Dynamics of Elite Domination in Sung China,” HJAS 48.2(1988): 493-51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6. Ping-ti Ho, Early-Ripening Rice in Chinese History, 收入于宗先,《中國經濟發展史論文選集》,共上下2冊,冊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頁843-8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7. Richard Von Glahn, “Community and Welfare: Chu Hsi’s Community Granary i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Robert Hymes, Schirokauer and Conrad, eds. Ordering the World: Approaches to State in Sung Dynasty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pp. 221-25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8. Robert M. Hartwell, “Demographic, Politic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s of China,750-1550,” HJAS 42.2(1982): 365-44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9. Robert P. Hymes,“Moral Duty and Self–Regulating Process in Southern Sung Views of Famine Relief,”in Hymes and Schirokauer, eds. Ordering the World: Approaches to State in Sung Dynasty China, pp. 281–30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0. Thomas H. C. Lee, “Neo-Confucian Education in Chien yang, Fu-chien, 1000-1400: Academies,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ulture”, 收入於《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3),頁1-52。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