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題名 台灣文化創意產業智慧財產之法律保護與藝術授權-以國立故宮博物院為例
Legal protection and art licensing of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ies in Taiwan-case study on national palace museum
作者 周欣嫻
Chou,Cindy H.
貢獻者 劉江彬
Liu,Paul C.B.
周欣嫻
Chou,Cindy H.
關鍵詞 數位典藏
故宮博物院
大英博物館
法國羅浮宮
著作權
攝影著作
編輯著作
資料庫
National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
National Palace Museum
The British Museum
Louvre Museum
copyright
Photographic work
compilation work
database
日期 2007
上傳時間 17-Sep-2009 18:41:11 (UTC+8)
摘要 本研究將從法律及管理觀點,分析博物館文物典藏品影像檔案的法律性質,介紹大英博物館及法國羅浮宮的藏品影像授權商品業務的經營經驗,並以國立故宮博物院為例,說明博物館數位文物圖檔授權對於文化創意產業所發展發揮之效益,也透過廠商訪談獲得對於其現行授權業務營運之意見。本研究最後也對於現行典藏機構之藏品影像管理及授權業務提出幾點建議:針對不當使用行為主張法律上權利予以制止、創設特別權利保護資料庫、權利管理電子資訊及防盜拷措施保護條款之準用、積極開發潛在智慧財產,以獲得法律保護、公正、公開、公平地經營藏品影像授權業務、鬆綁或彈性適用法令程序,設計多元且適合的商業模式、平等、互惠、雙贏的合作條件、創造衍生著作、創造附加價值、確認藏品影像品質並因應不同用途進行標準化、及透過網路、集中管理典藏產出之影像檔案等建議。
Technology of Digitalization has improved the enforcement of National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 The outcomes of NDAP bridged the conserving authorities and the industries and inspired their commercial interactions. Domestic conserving authorities, which are usually museums or galleries, should promote and manage the outcomes in a positive way for the industries to make use of.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legal protection, especially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s, of the image of the painting, calligraphy, antique or other historical artwork. The experiences of operating commercial business of the British Museum and the Louvre Museum are introduced. Then, this paper takes National Palace Museum as an example, to investigate its commercial business related to the licensing of artworks images, and to gather the opinions from its cooperating enterprises. In the end, the paper submits several suggestions on legal and managing point of view about the operation of art images to the conserving authorities.
參考文獻 一、中文
(一)書籍
王澤鑑主編,綜合大六法,台北,新學林出版,2006年9月。
王郁琦著,資訊、電信與法律,台北,元照出版,2004年5月。
史尚寬,著作權法論,台北,新學術叢書,1954年。
包遵彭著,中國博物館史,台北,台灣書局,1964年6月。
杜雯蓉譯,Michael F. Corbett, The Outsourcing Revolution,委外革命,台北,經濟新潮社,2006年。
李樸良譯,John Howkins, The Creative Economy- How People Make Money from Ideas,創意經濟-好點子變成好生意,台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0月。
呂榮海、陳家駿,從出版現場瞭解-著作權˙出版權,台北,蔚理法律,1987年。
周延鵬著,一堂課2000億,台北,商訊文化出版,2006年。
周延鵬著,虎與狐的智慧力,台北,天下文化,2006年3月。
周曉琪譯,John Gantz, Jack B. Rochwster, Pirates of the Digital Millennium,數位海盜的正義,台北,商周出版,2006年。
汪渡村,公平交易法,台北,五南圖書,2005年。
林潔盈譯,Liz Hill, Catherine O’Sullivan, Terry O’Sullivan,” Creative Arts Marketing”,如何開發藝術市場,台北,五觀藝術管理,2004。
胡惠林著,文化產業發展與國家文化安全,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
施文高,國際著作權法制新論,台北,三民書局,1985年。
夏學理、沈中元、劉美芝、劉佳琦、黃淑晶著,文化機構與藝術組織,台北,五南圖書,2005年10月。
夏學理、陳尚盈、羅皓恩、王瓊英著,文化市場與藝術票房,台北,五南圖書,2003年。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策劃,文化創意產業實務全書,台北,商周出版,2004年。
秦裕傑著,博物館人語,台北,漢光文化,1988年5月。
黃中憲譯,Marjorie Caygill,大英博物館250年,貓頭鷹出版,2007年。
陳宜君譯,Siva Vaishyanathan, Copyrights and Copywrongs- The Ris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How it Threatens Creativity,著作權保護了誰,台北,商周出版,2003年。
陳羚芝譯,Constance Smith,藝術這一行,台北,五觀藝術管理,2003年。
馮震宇著,智慧財產權發展趨勢與重要問題研究,台北,元照出版,2004年8月。
喩幸園著,智慧財產權之策略與管理,台北,元照出版,2001年。
張維倫等譯,David Throsby, Economics and Culture,文化經濟學,台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0月。
張譽騰譯,G.. Ellis Burcaw, Introduction to Museum Work,博物館這一行,台北,五觀藝術管理,2000年。
葉玟妤著,數位內容照過來,台北,元照出版,2005年。
葉茂林譯,Paul Goldstein, Copyright’s Highway,捍衛著作權-從印刷術到數位時代之著作權法,台北,五南圖書,1990年12月。
賀德芬著,文化創新與商業契機,台北,元照出版,1994年10月。
漢寶德著,博物館管理,田園城市,台北,2000年。
楊振富、潘勛譯,Thomas L. Friedman, The World is Flat,世界是平的,台北,雅言文化,2005年。
趙義隆編,長尾理論台灣版,天下文化出版,2007年。
盧文祥著,智慧財產權不確定法律概念的剖析研究,台北,瑞興圖書,2006年。
劉江彬編著,智慧財產法律與管理案例評析(四),台北,華泰文化,2006年。
劉江彬編著,智慧財產法律與管理案例評析(三),台北,華泰文化,2005年。
劉江彬、黃俊英著,智慧財產管理總論,台北,華泰文化,2004年。
蔡明誠主編,智慧權法典,台北,學林出版,2005。
蔡宜真、林秀玲譯,Bruno S. Frey, Arts & Economics- Analysis & Cultural Policy,當藝術遇上經濟-個案分析與文化政策,台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0月。
鄧穎懋、王承守、劉仲平、李建德著,智慧財產權管理,台北,元勝出版,2005年10月。
賴文智著,數位著作權法,台北,翰蘆圖書,2003年11月。
賴文智著,圖書館與著作權法,台北,翰蘆圖書,2002年。
蕭雄淋著,著作權法論,台北,五南圖書,2005年11月。
蕭雄淋,著作權法研究(一),台北,三民書局,1989年。
蕭雄淋,著作權法逐條釋義,台北,三民書局,1986年。
謝銘洋著,智慧財產權之基礎理論,台北,翰蘆圖書,1997年。
謝銘洋著,智慧財產權之制度與實務,台北,翰蘆圖書,1995年。
羅明通著,著作權法論,台北,群彥圖書,2005年9月。
羅秀芝譯,Ruth Rentschler, Shaping Culture,文化新形象-藝術與娛樂管理,台北,五觀藝術管理,2003年12月。
(二)期刊文章
王琇慧著,「千禧著作權法(DMCA)施行之新平台-自由貿易協定( FTA)」,智慧財產權月刊,84期,2005年12月。
李婉萍著,「加拿大、日本關於著作權人不明或失聯時之法定授權制度介紹」,科技法律透析,2005年3月。
李磊,「以著作權法的視角看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法律保護」,湖北民族學院學報,第22卷5期,2004年5期。
李祖明著,「網際網路上作者精神權利的保護與限制」,智慧財產權月刊,57期,2003年9月。
林佳瑩著,「著作權數位產業市場授權之研究」,智慧財產權月刊,95期,2006年11月。
林國平,「故宮數位資產行銷之研究」,檔案季刊,第5卷3期,2006年。
周文茵、莊庭瑞著,「政府出版品與著作公眾授權」,研考雙月刊,第30卷3期,2006年6月。
施秀惠著,「數位內容產業有沒有前途」,財訊,2004年8月。
高子羽著,「台灣數位內容產業如何勇闖獲利路」,數位時代,2004年2月15日。
陳歆著,「著作權的保護範圍」,智慧財產權月刊,2000年4月。
郭鎮武,「行政院文建會數位內容政策規劃初探」,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會報,第75期,2005年。
張文村著,「數位內容產業之技術與挑戰」,RUNPC,2004年7月。
張嘉真著,「就他人平面圖形或美術著作轉變成立體物,是否構成侵害著作權?」,智慧財產權月刊,1999年11月。
張嘉麟著,「論我國著作權法之強制授權許可機制」,智慧財產權月刊, 2002年9月。
張懿云、陳錦全著,「國際智慧財產法制對不具原創性資料庫之保護(下)」,智慧財產權月刊,77期,2005年5月。
張懿云、陳錦全著,「國際智慧財產法制對不具原創性資料庫之保護(上)」,智慧財產權月刊,76期,2005年4月。
張明偉、黃吉祥著,「著作物之平行輸入」,智慧財產權月刊,2002年6月。
項潔、陳雪華、陳昭珍、郭筑盈,「數位典藏產業商業模式之探討」,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會報,第75期,2005年。
葉玟妤著,「線上教學合理使用範圍的探討」,智慧財產權月刊,2002年5月。
馮震宇著,「論美國DMCA反規避條款之規定與檢討」,智慧財產權月刊,2001年7月。
楊海平著,「衍生著作之保護」,智慧財產權月刊,93期,2006年9月。
蔡明誠著,「數位時代著作權法律問題」,智慧財產權月刊,2001年4月。
鄭呈皇著,「無形資產在台灣是無價資產」,商業週刊,2003年12月8日。
鄭思宏,「顛覆生活美學-數位內容的延伸-藝術授權業」,電子商務時報。
劉江彬、耿筠著,「美國著作權合理使用之重要判例研究」,智慧財產權月刊,2002年8月。
劉孔中譯,W. Cornish著,「英國著作人格權之研究」,智慧財產權月刊,2000年12月。
盧文祥,「從著作財產權授權利用之困境探討創作共享機制之推展」,東吳法律年報,第17卷第2期,2005年12月。
賴文智著,「數位化圖書館所涉及之著作權問題之研究」,智慧財產權月刊,68期,2004年8月。
蕭銘偉、鄭乃華著,「載浮載沈的南部數位內容產業」。
蕭雄淋,「著作權客體之原創性」,軍法專刊,31卷3期,13-22頁。
(三)學位論文
方金寶,「以Porter鑽石模型探討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策略與法規」,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6月。
李婉萍,「數位典藏內容成果授權政策之研究-以資訊自由為重心」,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
尚安雅,「數位典藏加值應用相關法律問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
林聖斌,「公共領域在數位環境中面臨的衝擊」,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7月。
林奎佑,「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經營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8月。
林正杰,「民俗創作保護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林純如,「衍生著作與編輯著作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吳宗樺,「攝影著作之創造與保護」,輔仁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徐宜婷,「生活型企業博物館之創意生活營造與經營」,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許展維,「我國文化藝術團體對文化創意產業政策之評估」,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6月。
許獻進,「著作財產權授權契約之相關法律問題探討」,東吳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7月。
黃育蓮,「繪本產製之授權與經紀之研究」,世新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7月。
黃鈺晴,「我國動畫產業之智慧財產管理與授權探討」,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6月。
黃莉玲,「美術著作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1996年。
陳昱凱,「多媒體產業數位內容製作之計價模式」,逢甲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2月。
陳國政,「台灣博物館之賣店生態與文化商品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陳初梅,「國際智慧財產權保護工業設計的制度與爭議」,東吳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陳穎儀,「台灣地區博物館附設圖書館經營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1999年。
梁光余,「我國公立博物館組織編制與非正式人力運用之研究-以自然科學博物館為例」,東海大學,碩士論文,2000年。
游怡真,「文化創意產業之設計策略」,銘傳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7月。
游璧庄,「形象商品權之保護」,國立台北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張佩娟,「造型設計之概念與法律保護」,中原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張桂芳,「美術著作與圖形著作之立體化於著作權法規範地位之研究-從我國實務現象之評析出發」,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2000年。
葉金鉦,「公立博物館業務委託經營管理效益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
詹妙達,「博物館藏品利用之研究-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
廖翊閔,「從甲馬創意看我國動畫事業智慧資本之建立與累積」,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2月。
蔡惠如,「著作權合理使用之價值創新與未來展望」,國立交通大學,博士論文,2006年8月。
蔡易芬,「攝影著作權及肖像權侵害之研究」,東吳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蔡珊珊,「博物館公辦民營以委託基金會營運模式之研究-以台北當代藝術館為例」,南華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6月。
劉美芝,「第三部門在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中的角色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2003年。
盧恩慈,「藝術授權產業之營銷策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謝英彥,「中美博物館數位典藏管理與著作權法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2年。
蘇文萱,「從美國法論立體商標之保護」,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蘇儀騰,「攝影著作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
(四)研究報告
公務人力發展中心,政府業務委託辦理實務基礎班研習手冊,2005年。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藝術授權簡介手冊先期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智慧財產研究所執行,2006年1月。
國立社教機構服務升級計畫,博物館創意加值整合行銷研討會研習手冊,2006年10月。
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計畫,數位典藏授權暨成果展授權說明手冊,2005年5月。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品影像委外授權經營管理規劃研究案結案報告,2005年。
經濟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草案)研擬背景分析報告,2006年。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網友使用部落格(Blog)之著作權問題,2007年。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網路科技利用新型態之著作權法相關問題研究,2006年。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著作權數位產業市場授權之研究,2005年。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數位時代著作權侵權對產業的衝擊審查期末報告,2005年。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推廣著作權免費授權機制之研究報告,2005年。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從產業面觀點研究著作權侵權對產業的衝擊,2004年。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從產業面觀點研究著作權侵權對產業的衝擊結案報告,2004。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著作權科技保護措施之研究研究報告,2004。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數位科技對著作權授權契約及合理使用範圍之影響之研究,2002年。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數位化圖書館所涉及之著作權問題之研究,2001年。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應用服務分項計畫第一次產業推動暨智財權諮詢委員會會議記錄,http://aps.csie.ntu.edu.tw/consultant_meeting/940414/940414_note.pdf。
二、外文
(一)書籍文章
Edward Samuels, “The Public Domain in Copyright Law”, 41 J, Copr. Soc’y. 137, 151, 1993
Frederic M. Scherer, “Industrial Market Structure and Economics Performance? ”,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of the Arts Industry, Rand McNally, Chicago, 1971
Joseph P. Liu, Copyright and Time: A proposal, Michigan Law Review, Vol. 101, No.2, Nov. 2002.
Jessica Litman, The Public Domain, 39 Emory Law Journal, 1990
James Noyle, The Second Enclosure Move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ublic Domain, 66 Law& Contemp, Probs. 33, 2003
Lawrence Lessig, No.6 Creative Economics, Occasional Papers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 Communications Law, College of Law,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Lisa Fondo, “Art Licensing Show Steady Growth: licensors continue to focus on art for it longevity in the marketplace and its growth popularity-Special Report?”, Art Business News, 2003.
Mark Perry, ”Digital Propertization of the New Artifacts: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ies for ”soft” Representations of the Physical and Metaphysical”, Symposium: Traditional Knowledge,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Indigenous Culture, 11 Cardozo J. Int’l Comp. L. 671, 2003
Madeline H. Caviness, “Reproducing Works of Art Held in Museums: Who Pays, Who Profits?” Appropriation of Media, 2005
Patricia R. Zimmermann, art & activism: Just say no: Negativland’s no business, (2006).
Rene Daalder, Modern Painters: On line or out of line (2005).
Robert C. Matz,” Public Domain Works of Art: Bridgeman Art Library, Ltd. v. Corel Corp.” Berkeley Technology Law Journal Annual Review of Law and Technology, 15 Berkeley Tech. L. J. 3, 2000
Robert A. Baron, Reconstructing the Public Domain, 2002
Ruth Towse, Copyright in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2002.
Sharon Appel, “Copyright, Digitization of Images, and Art Museum: Cyberspace and Other New Frontiers”, 6 UCLA Ent. L. Rev. 149, 1999
The Economist: A survey of patents and technology (2005).
Zecharich Chafee, “Reflections on the Law of Copyright” 14, Colum. L. Rev. pp. 511. July 1945
三、網路資源
http://www.npm.gov.tw/,國立故宮博物院
http://www.lawbank.com.tw/index.php,法源法律網
http://www.tipo.gov.tw/,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http://web.cca.gov.tw/creative/page/main_08_91.htm,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專屬網站
http://www.ccia.org.tw/PublicationDetail.aspx?Id=16&Type=1,文化創意協會
http://www.cca.gov.tw/,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http://www.ndap.org.tw/,國家型數位典藏計畫
http://www.ncrpcp.gov.tw/site_ch/index_ch.asp,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
http://www.copyright.com/,著作權資源
http://www.licensing.org/,國際授權組織
http://www.lesi.org/,國際技術授權主管總會
http://www.guggenheim.org/,古根漢博物館
http://www.culturalpolicy.org/,藝術文化中心
http://www.art-online.com/category.aspx?id=0,藝術線上
http://www.acei.neu.edu/,國際文化經濟協會
http://www.aippi.org/,國際智慧財產保護協會
http://www.iipa.com/,世界智慧財產協會
http://portal.unesco.org/culture/en/ev.php-URL_ID=2461&URL_DO=DO_TOPIC&URL_SECTION=-512.html,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部
http://www.wto.org/english/tratop_e/trips_e/trips_e.htm,世界貿易組織與智慧財產相關貿易協定
http://www.wipo.int/copyright/en/,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
http://www.copyright.gov/,美國著作權辦公室
http://icom.museum/,國際博物館協會
http://pro.corbis.com/,Corbis公司
http://www.collegeart.org/,學術藝術協會
http://www.ninch.org/,文化資產保護協會
http://www.epmcom.com/html/licensing.html,The Licensing Letter網站
http://www.studiolo.org/index.htm,Robert Baron教授網站
http://www.lessig.org/blog/,Lessig教授網站
http://www.copyright.cornell.edu/,康乃爾大學著作權資源網站
http://www.arsny.com/,紐約藝術家權利協會
http://www.thebritishmuseum.ac.uk/,大英博物館
http://www.britishmuseum.co.uk/,大英博物館公司
http://www.bmimages.com/Index.asp,大英博物館圖像資料庫
http://wordpedia.eb.com/,大英百科全書線上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96%E9%A1%B5,維基百科
「台故宮博物院與法藍瓷數位典藏新模式」,大紀元報,2005年8月11日,available at http://www.epochtimes.com/b5/5/8/11/n1015373.htm。
「法藍瓷傳遞千年訊息」,available at http://web.cca.gov.tw/inde/8/8-16-20.pdf。
「古意新瓷-法藍瓷系列新品發表記者會」,available at http://www.npm.gov.tw/zh-tw/administration/services/news_02.htm?docno=68&pageno=7。
謝宛蓉,「不用進故宮,用科技賞玩萬件文物」,e天下雜誌,57期,。available at http://www.techvantage.com.tw/content/057/057134.asp。
「設計電台-台灣的法藍瓷」,遠見雜誌,available at http://www.designrepublic.org.tw/news/column.php?show_n_id=1528&archive=。
「打造南院,調整授權,故宮加快腳步」,台灣立報,available at http://publish.lihpao.com/Education/2006/03/14/06D03131/。
「林曼麗談Old is New之文化產品開發計畫」,典藏藝術網,available at http://artouch.com/story.aspx?id=200612534232048。
「去中國化?故宮要作亞洲博物館」,商業週刊,第1003期,available at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24908&p=2。
「向古人學習,管理.行銷.設計新顯學」,遠見雜誌,2007年3月號,available at http://www.cyberone.com.tw/ItemDetailPage/MainContent/05MediaContent.aspx?MMMediaType=global_view&MMContentNoID=39217。
「故宮的長尾讓你把國寶帶回家」,經濟日報,2006/12/4,available at http://fe1.udn.com/CAMPAIGN/market/200612/inpage951204.html。
「美術館:今日的經典來自昨日的前衛」,商業週刊,2007/2/7,available at http://art.365ccm.com/article/402881531098364d011099d929630093.html。
「向古人學設計 古代美學密碼現代時髦商機」,遠見雜誌,2007年3月號,available at http://www.gvm.com.tw/theme/catalog_inpage.asp?ser=12829。
「活化故宮資產 吸取台灣養分」,經濟日報,2007/3/7,available at http://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dansun571008&f_ART_ID=796154。
「林曼麗 用創意美化傳統」,聯合新聞網,2007/3/8,available at http://pro.udnjob.com/mag2/pro/storypage.jsp?f_ART_ID=31728。
「時尚故宮 林曼麗:提升生活美學創造美學經濟」,大紀元報,2007/3/23,available at http://www.epochtimes.com/b5/6/2/23/n1234818.htm。
「林曼麗扶正 讓故宮活起來是故宮最大使命」,大紀元報,2006/1/21,available at http://www.epochtimes.com/b5/6/1/21/n1198519.htm。
「老故宮,新活力」,講義雜誌,2006/7/17。
「林曼麗:以台灣主體觀點 看待華夏文物」,數位典藏網路園區產業觀測新聞,2006/3/27,available at http://www.daep.ba.ntu.edu.tw/News/News_Content.aspx?id=91。
「活化資源激發能量讓故宮發光發熱」,大紀元報,2006/1/25,available at http://www4.epochtimes.com/bh/6/1/25/n1202686.htm。
「林曼麗以故宮創新價值 分享博物館管理經驗」,蕃薯藤新聞,2006/11/2,available at http://news.yam.com/cna/garden/200611/20061102505788.html。
「故宮再啟 林曼麗:打造新思維現代博物館」,新浪新聞網,2007/2/8,available at http://news.sina.com.tw/edu/cna/tw/2007-02-09/002912342741.shtml。
「李賢文、李翼文,雄獅兄弟的繽紛人生」,天下雜誌,第366期,2007/2/14,availabl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relative/relative_article.jsp?AID=2931。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智慧財產研究所
94361010
9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361010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劉江彬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Liu,Paul C.B.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周欣嫻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ou,Cindy H.en_US
dc.creator (作者) 周欣嫻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ou,Cindy H.en_US
dc.date (日期) 200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7-Sep-2009 18:41:11 (UTC+8)-
dc.date.available 17-Sep-2009 18:41:11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7-Sep-2009 18:41:11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4361010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87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智慧財產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4361010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6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將從法律及管理觀點,分析博物館文物典藏品影像檔案的法律性質,介紹大英博物館及法國羅浮宮的藏品影像授權商品業務的經營經驗,並以國立故宮博物院為例,說明博物館數位文物圖檔授權對於文化創意產業所發展發揮之效益,也透過廠商訪談獲得對於其現行授權業務營運之意見。本研究最後也對於現行典藏機構之藏品影像管理及授權業務提出幾點建議:針對不當使用行為主張法律上權利予以制止、創設特別權利保護資料庫、權利管理電子資訊及防盜拷措施保護條款之準用、積極開發潛在智慧財產,以獲得法律保護、公正、公開、公平地經營藏品影像授權業務、鬆綁或彈性適用法令程序,設計多元且適合的商業模式、平等、互惠、雙贏的合作條件、創造衍生著作、創造附加價值、確認藏品影像品質並因應不同用途進行標準化、及透過網路、集中管理典藏產出之影像檔案等建議。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echnology of Digitalization has improved the enforcement of National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 The outcomes of NDAP bridged the conserving authorities and the industries and inspired their commercial interactions. Domestic conserving authorities, which are usually museums or galleries, should promote and manage the outcomes in a positive way for the industries to make use of.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legal protection, especially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s, of the image of the painting, calligraphy, antique or other historical artwork. The experiences of operating commercial business of the British Museum and the Louvre Museum are introduced. Then, this paper takes National Palace Museum as an example, to investigate its commercial business related to the licensing of artworks images, and to gather the opinions from its cooperating enterprises. In the end, the paper submits several suggestions on legal and managing point of view about the operation of art images to the conserving authorities.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序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博物館之功能與定位
一、博物館定義與功能
二、博物館的經濟功能
第二節 文化創意產業
一、文化產業
二、創意產業
三、著作權產業
四、文化創意產業
五、小結:從角色功能定義文化創意產業的範圍
第三節 藝術授權
一、藝術
二、授權
三、藝術授權
四、藝術授權與文化創意產業
第四節 學術文獻分析
一、藝術授權與著作權相關論文
二、文化創意產業相關論文
三、博物館經營相關論文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方法及架構
第二節 研究限制
第四章 博物館藏品影像檔案之權利保護
第一節 著作權
一、著作權緣起
二、著作權保護之要件
三、著作類型
四、權利內涵
五、著作權保護期間
六、不受著作權保護的著作-公共領域
七、博物館藏品及其影像牽涉的著作類型及權能
第二節 攝影著作
一、拍攝或掃瞄文物藝術品所得影像之性質
二、攝影著作的原創性
三、古文物藝術品之影像檔案的原創性
四、古文物藝術品之影像檔案的著作權保護
第三節 編輯著作與資料庫
一、資料庫之保護
二、國際條約或外國立法例
三、我國法
四、文物藝術品影像資料庫
第四節 權利管理電子資訊及防盜拷措施
一、權利管理電子資訊
二、防盜拷措施
三、文物藝術品影像檔案之權利管理電子資訊及防盜拷措施
第五節 製版權
一、立法意旨
二、權利性質
三、古文物藝術品之製版權保護
第六節 其他相關智慧財產法律保護
一、商標法
二、專利法
第七節 小結
第五章 國際博物館智慧財產之經營
第一節 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
一、成立緣起及組織職掌內容
二、大英博物館藏品影像授權業務經營現況
三、大英博物館藏品商品開發及影像經營特色
第二節 法國羅浮宮
一、成立緣起及組織職掌內容
二、羅浮宮藏品影像授權業務經營現況
三、羅浮宮商品開發及影像經營特色
第六章 個案研究:國立故宮博物院
第一節 設立目的及組織職掌內容
一、設立目的
二、組織編制
三、職掌內容
四、資金來源及收益歸屬
第二節 藏品影像授權業務經營現況
一、圖像授權(衍生性商品)
二、合作開發授權(出版品)
三、品牌授權
四、委託產製(代工生產衍生性商品)
五、各類型業務之整理比較
第三節 藏品圖像授權業務委外經營計畫
一、規劃緣起
二、委託經營模式
三、進行狀況
第四節 產業效益
一、故宮與廠商供應鏈關係
二、外擴效益
第五節 廠商訪談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一、文物藝術藏品影像檔案的法律保護
二、國際博物館經營經驗
三、個案研究:國立故宮博物院
第二節 建議
一、藏品影像檔案保護之建議
二、藏品影像檔案經營之建議
第三節 未來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附件 訪談記錄 出版組組長徐孝德
國瑞文化企業有限公司老闆徐俊傑
歐美昇華油墨公司陳榕堃
雄獅美術發行人特別助理李柏黎
太極影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寶雲


圖表目錄
圖1-1 研究問題圖
圖2-1 漢寶德博物館四大功能作用圖
圖2-2 博物館與周遭環境的交換關係圖
圖2-3 博物館五大功能作用圖
圖2-4 以同心圓界定文化產業範圍圖
圖2-5 Porter、Comedia及Rentschler文化創意產業生產價值分析鏈
圖2-6 文化創意產業架構範疇圖
圖2-7 藝術授權產業法律關係圖
圖2-8 藝術授權與文化創意產業各功能成員的連結關係圖
圖3-1 研究方法及研究流程圖
圖4-1 文物藝術品影像數位化流程圖
圖4-2 公共領域與著作權保護關係圖
圖5-1 大英博物館藏品圖像授權業務經營圖
圖5-2 法國羅浮宮藏品圖像授權業務經營圖
圖6-1 國立故宮博物院組織架構-現行及草案對應變動圖
圖6-2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品影像授權業務經營模式圖
圖6-3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品圖像授權業務供應關係
圖6-4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品圖像授權外溢效果圖
表2-1 文化創意產業的範疇及主管機關表
表2-2 License!雜誌2006年市場產值報告
表4-1 文物藝術品影像檔案之性質整理表
表4-2 文物藝術品影像檔案之性質及權利保護彙整表
表5-1 大英博物館2004~2006年收入支出表
表6-1 國立故宮博物院職掌內容-組織條例現行法與修正草案之比較表
表6-2 出版組辦事細則規定之掌理事項內容
表6-3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品影像資料使用之權利金計算標準表
表6-4 故宮業務類型特色整理表
表6-5 訪談對象整理表
表6-6 訪談意見整理表
zh_TW
dc.format.extent 45559 bytes-
dc.format.extent 62224 bytes-
dc.format.extent 72882 bytes-
dc.format.extent 105388 bytes-
dc.format.extent 138812 bytes-
dc.format.extent 375467 bytes-
dc.format.extent 112781 bytes-
dc.format.extent 494640 bytes-
dc.format.extent 233881 bytes-
dc.format.extent 358184 bytes-
dc.format.extent 196267 bytes-
dc.format.extent 172232 bytes-
dc.format.extent 235842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361010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數位典藏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故宮博物院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大英博物館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法國羅浮宮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著作權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攝影著作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編輯著作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資料庫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National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National Palace Museum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he British Museum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Louvre Museum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opyright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Photographic work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ompilation work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databaseen_US
dc.title (題名) 台灣文化創意產業智慧財產之法律保護與藝術授權-以國立故宮博物院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Legal protection and art licensing of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ies in Taiwan-case study on national palace museum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書籍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澤鑑主編,綜合大六法,台北,新學林出版,2006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郁琦著,資訊、電信與法律,台北,元照出版,2004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史尚寬,著作權法論,台北,新學術叢書,195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包遵彭著,中國博物館史,台北,台灣書局,1964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杜雯蓉譯,Michael F. Corbett, The Outsourcing Revolution,委外革命,台北,經濟新潮社,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樸良譯,John Howkins, The Creative Economy- How People Make Money from Ideas,創意經濟-好點子變成好生意,台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榮海、陳家駿,從出版現場瞭解-著作權˙出版權,台北,蔚理法律,19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延鵬著,一堂課2000億,台北,商訊文化出版,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延鵬著,虎與狐的智慧力,台北,天下文化,2006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曉琪譯,John Gantz, Jack B. Rochwster, Pirates of the Digital Millennium,數位海盜的正義,台北,商周出版,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汪渡村,公平交易法,台北,五南圖書,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潔盈譯,Liz Hill, Catherine O’Sullivan, Terry O’Sullivan,” Creative Arts Marketing”,如何開發藝術市場,台北,五觀藝術管理,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惠林著,文化產業發展與國家文化安全,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施文高,國際著作權法制新論,台北,三民書局,198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夏學理、沈中元、劉美芝、劉佳琦、黃淑晶著,文化機構與藝術組織,台北,五南圖書,2005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夏學理、陳尚盈、羅皓恩、王瓊英著,文化市場與藝術票房,台北,五南圖書,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策劃,文化創意產業實務全書,台北,商周出版,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秦裕傑著,博物館人語,台北,漢光文化,1988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中憲譯,Marjorie Caygill,大英博物館250年,貓頭鷹出版,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宜君譯,Siva Vaishyanathan, Copyrights and Copywrongs- The Ris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How it Threatens Creativity,著作權保護了誰,台北,商周出版,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羚芝譯,Constance Smith,藝術這一行,台北,五觀藝術管理,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馮震宇著,智慧財產權發展趨勢與重要問題研究,台北,元照出版,2004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喩幸園著,智慧財產權之策略與管理,台北,元照出版,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維倫等譯,David Throsby, Economics and Culture,文化經濟學,台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譽騰譯,G.. Ellis Burcaw, Introduction to Museum Work,博物館這一行,台北,五觀藝術管理,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玟妤著,數位內容照過來,台北,元照出版,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茂林譯,Paul Goldstein, Copyright’s Highway,捍衛著作權-從印刷術到數位時代之著作權法,台北,五南圖書,1990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賀德芬著,文化創新與商業契機,台北,元照出版,1994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漢寶德著,博物館管理,田園城市,台北,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振富、潘勛譯,Thomas L. Friedman, The World is Flat,世界是平的,台北,雅言文化,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義隆編,長尾理論台灣版,天下文化出版,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盧文祥著,智慧財產權不確定法律概念的剖析研究,台北,瑞興圖書,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江彬編著,智慧財產法律與管理案例評析(四),台北,華泰文化,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江彬編著,智慧財產法律與管理案例評析(三),台北,華泰文化,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江彬、黃俊英著,智慧財產管理總論,台北,華泰文化,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明誠主編,智慧權法典,台北,學林出版,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宜真、林秀玲譯,Bruno S. Frey, Arts & Economics- Analysis & Cultural Policy,當藝術遇上經濟-個案分析與文化政策,台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鄧穎懋、王承守、劉仲平、李建德著,智慧財產權管理,台北,元勝出版,2005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賴文智著,數位著作權法,台北,翰蘆圖書,2003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賴文智著,圖書館與著作權法,台北,翰蘆圖書,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雄淋著,著作權法論,台北,五南圖書,2005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雄淋,著作權法研究(一),台北,三民書局,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雄淋,著作權法逐條釋義,台北,三民書局,198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銘洋著,智慧財產權之基礎理論,台北,翰蘆圖書,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銘洋著,智慧財產權之制度與實務,台北,翰蘆圖書,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明通著,著作權法論,台北,群彥圖書,2005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秀芝譯,Ruth Rentschler, Shaping Culture,文化新形象-藝術與娛樂管理,台北,五觀藝術管理,2003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期刊文章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琇慧著,「千禧著作權法(DMCA)施行之新平台-自由貿易協定( FTA)」,智慧財產權月刊,84期,2005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婉萍著,「加拿大、日本關於著作權人不明或失聯時之法定授權制度介紹」,科技法律透析,2005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磊,「以著作權法的視角看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法律保護」,湖北民族學院學報,第22卷5期,2004年5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祖明著,「網際網路上作者精神權利的保護與限制」,智慧財產權月刊,57期,2003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佳瑩著,「著作權數位產業市場授權之研究」,智慧財產權月刊,95期,2006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國平,「故宮數位資產行銷之研究」,檔案季刊,第5卷3期,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文茵、莊庭瑞著,「政府出版品與著作公眾授權」,研考雙月刊,第30卷3期,2006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施秀惠著,「數位內容產業有沒有前途」,財訊,2004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子羽著,「台灣數位內容產業如何勇闖獲利路」,數位時代,2004年2月15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歆著,「著作權的保護範圍」,智慧財產權月刊,2000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鎮武,「行政院文建會數位內容政策規劃初探」,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會報,第75期,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文村著,「數位內容產業之技術與挑戰」,RUNPC,2004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嘉真著,「就他人平面圖形或美術著作轉變成立體物,是否構成侵害著作權?」,智慧財產權月刊,1999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嘉麟著,「論我國著作權法之強制授權許可機制」,智慧財產權月刊, 2002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懿云、陳錦全著,「國際智慧財產法制對不具原創性資料庫之保護(下)」,智慧財產權月刊,77期,2005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懿云、陳錦全著,「國際智慧財產法制對不具原創性資料庫之保護(上)」,智慧財產權月刊,76期,2005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明偉、黃吉祥著,「著作物之平行輸入」,智慧財產權月刊,2002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項潔、陳雪華、陳昭珍、郭筑盈,「數位典藏產業商業模式之探討」,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會報,第75期,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玟妤著,「線上教學合理使用範圍的探討」,智慧財產權月刊,2002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馮震宇著,「論美國DMCA反規避條款之規定與檢討」,智慧財產權月刊,2001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海平著,「衍生著作之保護」,智慧財產權月刊,93期,2006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明誠著,「數位時代著作權法律問題」,智慧財產權月刊,2001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呈皇著,「無形資產在台灣是無價資產」,商業週刊,2003年12月8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思宏,「顛覆生活美學-數位內容的延伸-藝術授權業」,電子商務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江彬、耿筠著,「美國著作權合理使用之重要判例研究」,智慧財產權月刊,2002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孔中譯,W. Cornish著,「英國著作人格權之研究」,智慧財產權月刊,2000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盧文祥,「從著作財產權授權利用之困境探討創作共享機制之推展」,東吳法律年報,第17卷第2期,2005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賴文智著,「數位化圖書館所涉及之著作權問題之研究」,智慧財產權月刊,68期,2004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銘偉、鄭乃華著,「載浮載沈的南部數位內容產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雄淋,「著作權客體之原創性」,軍法專刊,31卷3期,13-22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學位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方金寶,「以Porter鑽石模型探討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策略與法規」,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婉萍,「數位典藏內容成果授權政策之研究-以資訊自由為重心」,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尚安雅,「數位典藏加值應用相關法律問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聖斌,「公共領域在數位環境中面臨的衝擊」,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奎佑,「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經營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正杰,「民俗創作保護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純如,「衍生著作與編輯著作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宗樺,「攝影著作之創造與保護」,輔仁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宜婷,「生活型企業博物館之創意生活營造與經營」,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展維,「我國文化藝術團體對文化創意產業政策之評估」,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獻進,「著作財產權授權契約之相關法律問題探討」,東吳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育蓮,「繪本產製之授權與經紀之研究」,世新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鈺晴,「我國動畫產業之智慧財產管理與授權探討」,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莉玲,「美術著作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昱凱,「多媒體產業數位內容製作之計價模式」,逢甲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國政,「台灣博物館之賣店生態與文化商品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初梅,「國際智慧財產權保護工業設計的制度與爭議」,東吳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穎儀,「台灣地區博物館附設圖書館經營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梁光余,「我國公立博物館組織編制與非正式人力運用之研究-以自然科學博物館為例」,東海大學,碩士論文,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游怡真,「文化創意產業之設計策略」,銘傳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游璧庄,「形象商品權之保護」,國立台北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佩娟,「造型設計之概念與法律保護」,中原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桂芳,「美術著作與圖形著作之立體化於著作權法規範地位之研究-從我國實務現象之評析出發」,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金鉦,「公立博物館業務委託經營管理效益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詹妙達,「博物館藏品利用之研究-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廖翊閔,「從甲馬創意看我國動畫事業智慧資本之建立與累積」,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惠如,「著作權合理使用之價值創新與未來展望」,國立交通大學,博士論文,2006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易芬,「攝影著作權及肖像權侵害之研究」,東吳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珊珊,「博物館公辦民營以委託基金會營運模式之研究-以台北當代藝術館為例」,南華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美芝,「第三部門在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中的角色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盧恩慈,「藝術授權產業之營銷策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英彥,「中美博物館數位典藏管理與著作權法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文萱,「從美國法論立體商標之保護」,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儀騰,「攝影著作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研究報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公務人力發展中心,政府業務委託辦理實務基礎班研習手冊,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藝術授權簡介手冊先期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智慧財產研究所執行,2006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立社教機構服務升級計畫,博物館創意加值整合行銷研討會研習手冊,2006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計畫,數位典藏授權暨成果展授權說明手冊,2005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品影像委外授權經營管理規劃研究案結案報告,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經濟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草案)研擬背景分析報告,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網友使用部落格(Blog)之著作權問題,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網路科技利用新型態之著作權法相關問題研究,2006年。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著作權數位產業市場授權之研究,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數位時代著作權侵權對產業的衝擊審查期末報告,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推廣著作權免費授權機制之研究報告,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從產業面觀點研究著作權侵權對產業的衝擊,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從產業面觀點研究著作權侵權對產業的衝擊結案報告,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著作權科技保護措施之研究研究報告,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數位科技對著作權授權契約及合理使用範圍之影響之研究,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數位化圖書館所涉及之著作權問題之研究,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應用服務分項計畫第一次產業推動暨智財權諮詢委員會會議記錄,http://aps.csie.ntu.edu.tw/consultant_meeting/940414/940414_note.pdf。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書籍文章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Edward Samuels, “The Public Domain in Copyright Law”, 41 J, Copr. Soc’y. 137, 151, 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rederic M. Scherer, “Industrial Market Structure and Economics Performance? ”,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of the Arts Industry, Rand McNally, Chicago, 197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oseph P. Liu, Copyright and Time: A proposal, Michigan Law Review, Vol. 101, No.2, Nov. 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essica Litman, The Public Domain, 39 Emory Law Journal, 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ames Noyle, The Second Enclosure Move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ublic Domain, 66 Law& Contemp, Probs. 33, 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awrence Lessig, No.6 Creative Economics, Occasional Papers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 Communications Law, College of Law,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isa Fondo, “Art Licensing Show Steady Growth: licensors continue to focus on art for it longevity in the marketplace and its growth popularity-Special Report?”, Art Business News, 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ark Perry, ”Digital Propertization of the New Artifacts: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ies for ”soft” Representations of the Physical and Metaphysical”, Symposium: Traditional Knowledge,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Indigenous Culture, 11 Cardozo J. Int’l Comp. L. 671, 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adeline H. Caviness, “Reproducing Works of Art Held in Museums: Who Pays, Who Profits?” Appropriation of Media, 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atricia R. Zimmermann, art & activism: Just say no: Negativland’s no business, (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ene Daalder, Modern Painters: On line or out of line (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obert C. Matz,” Public Domain Works of Art: Bridgeman Art Library, Ltd. v. Corel Corp.” Berkeley Technology Law Journal Annual Review of Law and Technology, 15 Berkeley Tech. L. J. 3, 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obert A. Baron, Reconstructing the Public Domain, 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uth Towse, Copyright in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haron Appel, “Copyright, Digitization of Images, and Art Museum: Cyberspace and Other New Frontiers”, 6 UCLA Ent. L. Rev. 149, 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he Economist: A survey of patents and technology (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Zecharich Chafee, “Reflections on the Law of Copyright” 14, Colum. L. Rev. pp. 511. July 194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網路資源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npm.gov.tw/,國立故宮博物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lawbank.com.tw/index.php,法源法律網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tipo.gov.tw/,經濟部智慧財產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eb.cca.gov.tw/creative/page/main_08_91.htm,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專屬網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ccia.org.tw/PublicationDetail.aspx?Id=16&Type=1,文化創意協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cca.gov.tw/,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ndap.org.tw/,國家型數位典藏計畫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ncrpcp.gov.tw/site_ch/index_ch.asp,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copyright.com/,著作權資源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licensing.org/,國際授權組織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lesi.org/,國際技術授權主管總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guggenheim.org/,古根漢博物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culturalpolicy.org/,藝術文化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art-online.com/category.aspx?id=0,藝術線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acei.neu.edu/,國際文化經濟協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aippi.org/,國際智慧財產保護協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iipa.com/,世界智慧財產協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portal.unesco.org/culture/en/ev.php-URL_ID=2461&URL_DO=DO_TOPIC&URL_SECTION=-512.html,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wto.org/english/tratop_e/trips_e/trips_e.htm,世界貿易組織與智慧財產相關貿易協定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wipo.int/copyright/en/,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copyright.gov/,美國著作權辦公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icom.museum/,國際博物館協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pro.corbis.com/,Corbis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collegeart.org/,學術藝術協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ninch.org/,文化資產保護協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epmcom.com/html/licensing.html,The Licensing Letter網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studiolo.org/index.htm,Robert Baron教授網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lessig.org/blog/,Lessig教授網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copyright.cornell.edu/,康乃爾大學著作權資源網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arsny.com/,紐約藝術家權利協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thebritishmuseum.ac.uk/,大英博物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britishmuseum.co.uk/,大英博物館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bmimages.com/Index.asp,大英博物館圖像資料庫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ordpedia.eb.com/,大英百科全書線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96%E9%A1%B5,維基百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故宮博物院與法藍瓷數位典藏新模式」,大紀元報,2005年8月11日,available at http://www.epochtimes.com/b5/5/8/11/n1015373.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法藍瓷傳遞千年訊息」,available at http://web.cca.gov.tw/inde/8/8-16-20.pdf。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古意新瓷-法藍瓷系列新品發表記者會」,available at http://www.npm.gov.tw/zh-tw/administration/services/news_02.htm?docno=68&pageno=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宛蓉,「不用進故宮,用科技賞玩萬件文物」,e天下雜誌,57期,。available at http://www.techvantage.com.tw/content/057/057134.asp。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設計電台-台灣的法藍瓷」,遠見雜誌,available at http://www.designrepublic.org.tw/news/column.php?show_n_id=1528&archiv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打造南院,調整授權,故宮加快腳步」,台灣立報,available at http://publish.lihpao.com/Education/2006/03/14/06D0313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曼麗談Old is New之文化產品開發計畫」,典藏藝術網,available at http://artouch.com/story.aspx?id=20061253423204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去中國化?故宮要作亞洲博物館」,商業週刊,第1003期,available at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24908&p=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向古人學習,管理.行銷.設計新顯學」,遠見雜誌,2007年3月號,available at http://www.cyberone.com.tw/ItemDetailPage/MainContent/05MediaContent.aspx?MMMediaType=global_view&MMContentNoID=3921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故宮的長尾讓你把國寶帶回家」,經濟日報,2006/12/4,available at http://fe1.udn.com/CAMPAIGN/market/200612/inpage951204.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美術館:今日的經典來自昨日的前衛」,商業週刊,2007/2/7,available at http://art.365ccm.com/article/402881531098364d011099d929630093.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向古人學設計 古代美學密碼現代時髦商機」,遠見雜誌,2007年3月號,available at http://www.gvm.com.tw/theme/catalog_inpage.asp?ser=1282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活化故宮資產 吸取台灣養分」,經濟日報,2007/3/7,available at http://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dansun571008&f_ART_ID=79615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曼麗 用創意美化傳統」,聯合新聞網,2007/3/8,available at http://pro.udnjob.com/mag2/pro/storypage.jsp?f_ART_ID=3172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時尚故宮 林曼麗:提升生活美學創造美學經濟」,大紀元報,2007/3/23,available at http://www.epochtimes.com/b5/6/2/23/n1234818.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曼麗扶正 讓故宮活起來是故宮最大使命」,大紀元報,2006/1/21,available at http://www.epochtimes.com/b5/6/1/21/n1198519.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老故宮,新活力」,講義雜誌,2006/7/1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曼麗:以台灣主體觀點 看待華夏文物」,數位典藏網路園區產業觀測新聞,2006/3/27,available at http://www.daep.ba.ntu.edu.tw/News/News_Content.aspx?id=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活化資源激發能量讓故宮發光發熱」,大紀元報,2006/1/25,available at http://www4.epochtimes.com/bh/6/1/25/n1202686.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曼麗以故宮創新價值 分享博物館管理經驗」,蕃薯藤新聞,2006/11/2,available at http://news.yam.com/cna/garden/200611/20061102505788.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故宮再啟 林曼麗:打造新思維現代博物館」,新浪新聞網,2007/2/8,available at http://news.sina.com.tw/edu/cna/tw/2007-02-09/002912342741.s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賢文、李翼文,雄獅兄弟的繽紛人生」,天下雜誌,第366期,2007/2/14,availabl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relative/relative_article.jsp?AID=2931。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