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論責任保險人之代行防禦及其利益衝突
作者 周碧雲
貢獻者 黃正宗
周碧雲
關鍵詞 責任保險
防禦義務
和解
訴訟抗辯
利益衝突
保密義務
權利保留
獨立律師
抗辯費用
參與權
日期 2006
上傳時間 2009-09-18
摘要 責任保險之責任確定因涉及第三人之請求,致責任保險的給付對於被保險人而言,具有損害填補及保護權利之雙重機能。故除卻一般損害保險中所應負擔的給付保險金義務外,尚有可能須為被保險人承擔訴訟抗辯、和解協商等義務,而透過訴訟抗辯與和解協商之程序,一方面可確定保險賠償之金額,一方面亦可降低賠償之數額。
而保險人於訴訟抗辯及和解協商等防禦程序中,參與的程度及方式有所不同:可能隱於被保險人身後,僅負擔必要費用之支出,而由被保險人自行與第三人進行防禦之消極形式;或除負擔必要費用外,另提供被保險人自行防禦時所需之協助;亦可能採取更為積極的代行防禦形式,由保險人親自或其另聘律師,以被保險人的名義與被害人進行談判協商或訴訟抗辯。
由於保險人為損害事故最終應負責任之人,利害關係最大,且具有豐富的談判及協商經驗,又有財力聘請律師代為行之,由保險人為被保險人代行防禦,不僅勝算較大,亦可免除被保險人往來協商與訴訟所需耗費之勞力與時間,對被保險人的保障最為足夠。
又美國所採行之代行防禦制度,卻可能產生利益衝突之困擾,於保險人與被保險人之利害關係不一致或意見分歧時,保險人所做出之防禦決定,非必符合被保險人之期待或利益,因而美國法院及相關法規均曾提出相關的解決方式,包括獨立律師制度、律師行為準則及和解意見分歧時之判斷標準等,對代行防禦制度之推進具重大意義,應可作為我國保險法相關規定修正時之參考。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書籍(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1.王甲乙、楊建華、鄭健才,「民事訴訟法新論」,三民書局,民國92年8月出版。
2.王衛恥,「實用保險法」,文笙書局,1981年出版。
3.王澤鑑,「侵權行為法」,王慕華發行,三民書局經銷,1999年6月修正四刷。
3.江朝國編纂,「保險法規彙編」,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7月二版第1刷。
4.江朝國,「保險法基礎理論」,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91年9月修訂四版。
5.江朝國譯,「德國保險契約法」,保險事業發展中心,民國82年。
6.汪信君、廖世昌,「保險理論與實務」,元照出版社,2006年9月。
7.吳日煥譯,「韓國商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8月。
8.林群弼,「保險法」,高雄市立空中大學。
9.林勳發、梁宇賢、劉興善、柯澤東合著,「商事法精論」,今日書局有限公司,民國93年9月修訂版。
10.林勳發,「保險法論著譯作選集」,著者自刊,民國80年。
11.邱聰智,「新訂債法各論(下)」,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7月初版第1刷。
12.施文森,「保險法總論」,著者自刊,民國75年。
13.施文森,「保險法論文」,三民書局,民國63年初版。
14.施文森,「保險法修訂建議—為中國保險業及投保大眾之長遠利益而獻策」,三民書局,民國81年出版。
15.施文森,「汽車保險及其改進之研究」,三民書局,民國76年增訂版。
16.桂裕,「保險法」,三民書局,民國81年12月增訂新五版。
17.許士宦整理,邱聯恭講述,口述民事訴訟法講義(三)2004年筆記版。
18.梁宇賢,「保險法新論」,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94年3月五修初版。
19.袁宗蔚,「保險學」,三民書局,民國87年增訂34版。
20.陳雲中,「保險學要義—理論與實務」,著者自刊,民國91年8月修訂六版。
21.陳國義,「保險法—案例式」,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9月初版。
22.黃川口,「保險法學」,著者自刊,民國66年5月增訂版。
23.楊誠對,「意外保險理論與實務」,著者自刊,民國90年修訂六版。
24.鄒海林,「責任保險」,法律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
25.鄭玉波,「保險法論」,三民書局,民國81年9月增訂初版。
26.劉宗榮,「保險法」,三民書局,1997年3月二刷。
(二)期刊專論
1.王正偉,責任保險保險事故之探討—兼論事故發生之疑義,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七十八期,民國88年6月。
2.黃正宗,「我國保險法的比較研析—法、德、日、美諸國法對我國保險契約法影響的探討」,中華民國產物保險公會九十年十二月十二日研討會資料,民國90年12月。
3.黃正宗,我國財產保險作業研討(上)—法律觀點之研究討論與建議,保險專刊第60輯,民國89年6月。
4.黃義豐,論美國責任保險保險人之責任,台大法學論叢第17卷第2期,民國77年6月。
5.林汝潔,汽車責任保險人參預和解之重要性,責任保險論文集第二輯,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責任保險研究基金會,民國七十三年九月。
6.陳榮一,責任保險保護權利之給付的法律上性質,台中商專學報第11期,68年6月。
7.陳榮一,論我國保險法對責任保險之規定的缺失(上),產險季刊第 50期,民國73年3月。
8.陳榮一,論我國保險法對責任保險之規定的缺失(下),產險季刊第51期,民國73年6月。
9.蕭鶴賢,美國責任保險契約內保險人之辯護責任,保險專刊第44輯,民國85年6月。
(三)學位論文
1.朱炎銘,「工程承攬人之責任保險—以德國責任保險法為基礎」,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論文,民國95年9月。
2.林銘龍,「論受害第三人之直接請求權與我國責任保險法制上之適用疑義:以不健全保險關係下之研究為中心」,國立台北大學法學研究所論文,民國92年。
3.范曉玲,「責任保險之保險人於第三人求償程序中參與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論文,民國87年。
4.黃淑琳,「從責任保險的機能論被害人之保護:以相互保險制度及直接訴權制度之建立為中心」,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論文,民國80年。
5.陳春玲,「論懲罰性賠償金之法律爭議與風險管理」,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研究所論文,民國93年1月。
6.陳雅萍,「論責任保險人於危險事故發生時之參與權與其為被保險人利益之防禦義務」,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研究所論文,民國83年。
7.陳麗芬,「醫療行為之法律責任與保險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研究所論文,民國88年6月。
8.莊修文,「責任保險之研究」,中國文化學院法律研究所論文,民國65年6月。
9.葉銘進,「論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中受害人之保護及其相關問題」,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論文,民國82年。
10.顏華歆,「論律師契約義務之具體化:以律師倫理規範充實律師契約義務之可能性」,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論文,民國93年。
11.羅清安,「責任保險契約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論文,民國64年。
(四)判解函釋
1.最高法院七十七年度台上字第九三六號民事判決
2.最高法院八十一年度台上字第八0號民事判決
3.最高法院八十五年度台上字第二七三八號民事判決
4.台灣高等法院八十六年度保險上更(一)字第一號民事判決
5.最高法院八十七年度台上字第二三三一號民事判決
6.最高法院八十九年度台上字第一四一九號民事判決
7.最高法院九十三年度台上字第七九三號民事判決
8.台灣高等法院九十四年度保險上字第二三號民事判決
9.65.11.17產險公會北產保研字第 214 號函釋
10.91.07.23財政部台財保第0910750555號函釋
二、英文部分
(一)書籍
1.Black’s Law Dictionary, west Group (1999).
2.Dennis Campdell, International Insurance Law and Regulation, Volume 2 (1994).
3.Donald S. Malecki & Arthur L. Flitner, Commercial Liability Insurance and Risk Management, Volume 1 (2001).
4.Donald S. Malecki & Arthur L. Flitner, Commercial Liability Insurance and Risk Management, Volume.2 (2001).
5.Jess, Digby Charles, The Insurance of Commercial Risks: Law and Practice (1986).
6.John Birds, Modern Insurance Law (2004).
7.John F. Dobbyn, Insurance Law (1996).
8.John K. DiMugno and Paul E. B. Glad, California Insurance Laws (2003).
9.Kenneth S. Abraham, Insurance Law and Regulation: Cases and Materials (2000).
10. Walliam F. Young and Eric M. Holmes, Cases And Materials on The Law of Insurance (1985).
(二)期刊
1.Ellen S. Pryor, Charles Silver, Defense Lawyers`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ies: Part II--Contested Coverage Cases, 15 Georgetown Journal of Legal Ethics (2001).
2.Gregor J. Schwinghammer, Jr., Insurance Litigation in Florida: Declaratory Judgments and the Duty to Defend, 50 U. Miami Law Review (July, 1996).
3.Karon O. Bowdre, Conflict of Interest Between Insurer and Insured: Ethical Traps for the Unsuspecting Defense Counsel, American Journal of Trial Advocacy Volume 17 (1993).
4.Karon O. Bowdre, Enhanced Obligation of Good Faith: A Mine Field of Unanswered Questions After L & S Roofing Supply Co., 50 Alabama Law Review (Spring, 1999).
5.Nathan Andersen, Risky Business: Attorney Liability in Insurance Defense Litigation - A Review of the Arizona Supreme Court`s Decision in Paradigm Insurance Co. v. Langerman Law Offices, 2002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Law Review (2002).
6.Robert B. Gilbreath, Caught in A Crossfire Preventing and Handling Conflicts of Interest: Guidelines for Texas Insurance Defense Counsel, 27 Texas Tech Law Review (1996).
7.Stephen P. Pazan, Esquire, Dilworth Paxson LLP, Protection of an Insured`s Mission or Business in the Context of an Insurer Supplied Defense, 28 Rutgers Law Record (May 1, 2004).
8.William G. Ross, An Ironic and Unnecessary Controversy: Ethical Restrictions on Billing Guidelines and Submission of Insurance Defense Bills to Outside Auditors, 14 Notre Dame Journal of Law, Ethics & Public Policy (2000).
(三)美國判決
1.Arenson v. National Auto. & Casualty Ins. Co.,
48 Cal. 2d 528; 310 P.2d 961 (1957).
2.Beckwith Machinery Co. v. Travelers Indem. Co.,
815 F.2d 286 (3d. Cir. 1987).
3.Burd v. Sussex Mut. Ins. Co., 56 N.J. 383; 267 A.2d 7; 1970 N.J.
4.Buss v. Superior Court, 16 Cal. 4th 35; 939 P.2d 766 (1997).
5.Chrestman v. United States Fidelity & Guaranty Co.,
511 F.2d 129 (5th Cir. 1975).
6.Crisci v. Security Ins. Co.,
66 Cal. 2d 425; 426 P.2d 173; 58 Cal. Rptr. 13 (1967).
7.Gray v. Zurich Insurance Company,
65 Cal. 2d 263; 419 P.2d 168; 54 Cal. Rptr. 104 (1966).
8.Hawkeye-Security Ins. Co. v. Indemnity Ins. Co.,
260 F.2d 361 (10th Cir. 1958).
9.Johansen v. California State Auto. Asso. Inter-Insurance Bureau,
15 Cal. 3d 9; 538 P.2d 744; 123 Cal. Rptr. 288 (1975).
10.L & S Roofing Supply Co. v. St. Paul Fire & Marine Ins. Co.,
521 So. 2d 1298 (Ala. 1987).
11.Lieberman v. Employers Insurance of Wausau,
171 N.J. Super. 39; 407 A.2d 1256 (1979).
12.Mitchum v. Hudgens, 533 S.2d 194 (Ala. 1988).
13.Parsons v. Continental National Group,
113 Ariz. 223,550 P.2d 94 (1976).
14.Reichert v. Continental Insurance Company,
290 So.2d 730 (La. App. 1974).
15.United States Fidelity & Guaranty Co. v. Cook,
181 Miss. 619, 179 So. 551 (1938).
16.Rogers v. Robson, Masters, Ryan, Brumund & Belom,
392 N.E.2d 1365 (Ill. App. 1979).
17.San Diego Fed. Credit Union v. Cumis Ins. Society, Inc.,
162 Cal. App. 3d 358; 208 Cal. Rptr. 494 (1984).
18.Shuster v. South Broward Hosp. Dist. Physicians’ Professional Liability Ins. Trust, 591 So. 2d 174 (Fla. 1992).
19.St. Paul Fire & Marine Ins. Co. v. Edge Memorial Hosp.,
584 So. 2d 1316 (Ala. 1991).
20.State Farm Mutual Automobile Insurance Company v. Davies,
226 Va. 310, 310 S.E.2d 167 (1983).
21.Tomerlin v. Canadian Indem. Co.,
61 Cal. 2d 638; 394 P.2d 571; 39 Cal. Rptr. 731 (1964).
22.Travelers Indemnity Insurance Company v. East,
240 So.2d 277 (Miss.1970).
(四)其他資料
1.Commercial General Liability Coverage Form, Insurance Services Office CG 00 01 12 04 policy.
2.John David Hoover J. Scott Fanzini, Conflicts of Interest In the Defense of Medical Malpractice Cases, available at
http://www.hooverhull.com/press/articles/HooverHull-ConflictsOfInterest-MedicalMalpractice.pdf (last visited Dec. 30, 2006)
3.Model Rules of Professional Conduct (2006), available at
http://www.abanet.org/cpr/mrpc/mrpc_toc.html (last visited Nov. 30, 2006)
4.R. Steven Rawls, Insurers: Can You Get Your Defense Dollars Back? (July 2005), available at http://www.irmi.com/Expert/Articles/2005/Rawls07.aspx
(last visited Nov. 15, 2006).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所
90358008
9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0358008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黃正宗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周碧雲zh_TW
dc.creator (作者) 周碧雲zh_TW
dc.date (日期) 200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009-09-18-
dc.date.available 2009-09-1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009-09-1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90358008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4147-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0358008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5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責任保險之責任確定因涉及第三人之請求,致責任保險的給付對於被保險人而言,具有損害填補及保護權利之雙重機能。故除卻一般損害保險中所應負擔的給付保險金義務外,尚有可能須為被保險人承擔訴訟抗辯、和解協商等義務,而透過訴訟抗辯與和解協商之程序,一方面可確定保險賠償之金額,一方面亦可降低賠償之數額。
而保險人於訴訟抗辯及和解協商等防禦程序中,參與的程度及方式有所不同:可能隱於被保險人身後,僅負擔必要費用之支出,而由被保險人自行與第三人進行防禦之消極形式;或除負擔必要費用外,另提供被保險人自行防禦時所需之協助;亦可能採取更為積極的代行防禦形式,由保險人親自或其另聘律師,以被保險人的名義與被害人進行談判協商或訴訟抗辯。
由於保險人為損害事故最終應負責任之人,利害關係最大,且具有豐富的談判及協商經驗,又有財力聘請律師代為行之,由保險人為被保險人代行防禦,不僅勝算較大,亦可免除被保險人往來協商與訴訟所需耗費之勞力與時間,對被保險人的保障最為足夠。
又美國所採行之代行防禦制度,卻可能產生利益衝突之困擾,於保險人與被保險人之利害關係不一致或意見分歧時,保險人所做出之防禦決定,非必符合被保險人之期待或利益,因而美國法院及相關法規均曾提出相關的解決方式,包括獨立律師制度、律師行為準則及和解意見分歧時之判斷標準等,對代行防禦制度之推進具重大意義,應可作為我國保險法相關規定修正時之參考。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內容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 4

第二章 責任保險人之給付義務 5
第一節 責任保險之起源 5
一、責任保險創始於法國 5
二、責任保險因科技工業之發達而擴張 5
第二節 責任保險之概念 6
第一項 責任保險之意義 6
第二項 責任保險之特性 6
第一款 責任保險之當事人與利害關係人 7
第二款 責任保險之保險利益 8
第三款 責任保險所承保之責任 8
一、須為被保險人對第三人應負的賠償責任 8
二、須為民事責任 8
三、須依法應負之賠償責任 9
(一)侵權行為 9
(二)債務不履行 9
(三)法律直接規定 10
(四)基於契約 10
四、須非故意責任 11
(一)原則上故意行為不在承保之列 11
(二)賠償過失責任與無過失責任 11
第四款 責任保險事故發生之時間歷程 12
第三項 責任保險之機能 12
第一款 對加害人之保護機能 12
一、填補損害機能 13
二、保護權利機能 13
第二款 對被害人之保護機能 14
一、對被害人之保護僅為附隨效果 14
二、責任保險之社會化 15
第三節 責任保險之三面法律關係 15
第一項 責任關係 16
第二項 保險關係 17
第一款 保險關係的定義 17
第二款 保險關係以責任關係為基礎 17
第三項 直接關係 17
第一款 分離原則的意義 17
第二款 受害第三人與保險人間之直接關係? 18
第四節 責任保險人之給付義務 19
第一項 責任保險人之義務概述 19
第二項 給付保險金之義務 19
第一款 給付對象 20
一、向被保險人為給付 20
二、向受害第三人為給付 20
第二款 給付期限 21
第三款 遲延給付之效果 22
第三項 負擔必要費用之義務 22
第一款 責任保險人必要費用之負擔 22
第二款 各國立法例 22
一、德國保險契約法 22
二、韓國商法 23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23
四、我國保險法 23
第四項 抗辯之義務 24
第一款 責任保險人之抗辯義務概述 24
第二款 抗辯義務違反之效果 25
一、給付經判決確定或和解成立之賠償金額 25
二、償還被保險人為進行抗辯所支出之合理費 用 25
三、賠償被保險人因保險人拒絕抗辯所生之損 失 25
四、懲罰性賠償金 26
第五項 和解之義務 26
第一款 責任保險人之和解義務 26
第二款 和解義務違反之判斷 26

第三章 責任保險人之防禦義務 28
第一節 防禦義務概說 28
第一項 責任保險處理第三人請求之流程 28
第二項 防禦之定義 29
第二節 責任保險防禦義務之性質 30
第一項 防止損害義務說 30
第二項 純粹保險給付說 31
第三項 理論的選擇—純粹保險給付說 31
一、「保護權利機能」與「填補損害機能」立於 平等的地位 31
二、防禦義務的範圍較填補責任損害義務為廣 32
第三節 責任保險何時開始 32
第一項 學說討論 32
第一款 損害事故說 33
第一目 損害事故說之定義 33
第二目 損害事故說之優點 33
一、明確地於保險期間內認定事故發生之有無 33
二、及早課予被保險人危險發生之通知義務 34
三、符合事故發生之偶然性 34
第三目 損害事故說之缺點 34
一、損害事故不等於請求 34
二、責任保險非保護被害人之損害 34
三、被害人不一定會請求賠償 34
四、事故發生基礎易生長尾責任 35
第二款 請求說 35
第一目 請求說之定義 35
第二目 請求說之優點 36
一、保障被保險人利益 36
二、保險事故發生時點明確性 36
三、避免長尾責任 36
第三目 請求說之缺點 36
一、請求事實缺乏客觀性 37
二、保險事故缺乏偶然性 37
三、混淆損害之概念與保險事故之概念 37
第三款 責任負擔說 37
第一目 責任負擔說之定義 37
第二目 責任負擔說之優點 38
第三目 責任負擔說之缺點 38
一、事故發生時間不明確 38
二、保險人無法提供防禦 38
第四款 履行賠償說 38
第一目 履行賠償說之定義 38
第二目 履行賠償說之優點 39
第三目 履行賠償說之缺點 39
一、被保險人資力不足時,責任保險形同虛設 39
二、有違責任保險社會化 39
第二項 理論選擇 39
第一款 判斷標準 40
第二款 請求說較為符合判斷標準 40
第三款 我國實務 42
第四節 承保範圍的判斷基準 42
第一項 形式說 42
第一款 形式說之意義 43
第二款 形式說之優點 44
第三款 形式說之缺點 45
第二項 實質說 45
第一款 實質說之意義 45
第二款 實質說之優點 46
第三款 實質說之缺點 46
第三項 折衷說—兼採二說 47
第五節 責任保險人提供防禦之形式 48
第一項 由被保險人自行防禦,保險人支付費用 48
第一款 保險人僅支付防禦費用 48
第二款 相關立法例 48
一、我國保險法第九十一條 48
二、德國保險契約法第一百五十條 49
三、韓國商法第七百二十條 49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五十條 49
第三款 被保險人自行防禦之優點 50
一、第三人之請求非屬承保範圍時,可避免保 險人防禦資源的浪費 50
二、被保險人為紛爭的當事人,應享有掌控防 禦程序之主體權利 50
三、在利益衝突的情況下,免除保險人防禦不 力之疑慮 50
第四款 被保險人自行防禦之缺點 51
一、被保險人能力、資力不足,恐無法單獨進 行防禦 51
二、保險人對於必要的防禦費用認知不同,恐 造成二次紛爭 51
三、違反保險制度的精神及被保險人的合理期 待 52
第二項 由保險人間接協助被保險人進行防禦 52
第一款 由保險人協助防禦 52
第二款 相關契約條款 52
第三款 由保險人協助防禦之優點 53
第四款 由保險人協助防禦之缺點 53
第三項 直接由保險人代被保險人為防禦行為 53
第一款 由保險人代為防禦 53
第二款 相關立法例或契約條款 53
一、西班牙保險法 54
二、美國責任保險契約 54
三、英國責任保險契約 54
第三款 由保險人代行防禦之優點 55
一、避免被保險人知識、財力不足 55
二、節省被保險人勞力時間的耗費 55
三、紛爭解決一次性 56
四、展現最大善意契約原則 56
第四款 由保險人代為防禦之缺點 56
一、被保險人對防禦程序缺乏主控權 56
二、被保險人為具有專業知識之人員時,不一 定較為有利 56
三、與保險人之利益不一致時,對被保險人不 公平 56
第四項 小結 57
一、由利害關係觀之 57
二、由專業能力及財力觀之 57
三、由對被保險人勞力時間的保障性觀之 57
四、由保險制度的精神觀之 58
五、由紛爭解決的一次性觀之 58
六、利益衝突與專業責任保險的解決 58
第六節 因防禦義務而生之必要費用 59
第一項 律師費用 59
第一款 各國立法例 60
一、美國加州民法第2860條 60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60
三、德國保險契約法 61
四、我國保險法 61
第二款 本文見解 62
第二項 刑事訴訟費用 62
第一款 學說見解 62
一、肯定說 62
二、否定說 63
第二款 理論選擇—肯定說 63
第三款 我國實務保單規定 64
第三項 防止假扣押或假執行等之擔保 64
第一款 義務基礎 64
一、法律義務 64
(一)德國保險契約法 64
(二)韓國商法 64
二、契約義務 65
(一)日本自家用自動車綜合保險普通保 險約款 65
(二)美國Insurance Services Office(ISO) 之商業一般責任保險(CGL)保單 65
第二款 合理性 65
第七節 上訴義務 66
第一項 上訴義務概述 66
第二項 美國法院對於上訴義務的看法 66
第一款 保險人基於善意及誠信原則來考量是否上訴 67
第二款 保險人應盡合理注意義務決定是否上訴 67
第三款 被保險人需證明法院判斷錯誤 68
第三項 小結 68
第八節 防禦義務何時結束 69
第一項 發現不屬於承保範圍 69
第二項 保險金額用罄 70
第一款 因達成和解或判決確定而賠付用盡 70
第二款 因提供防禦而用盡 71
第三款 因提存或交付而用盡 72
第三項 被保險人未盡協力義務可否構成終止事由? 73
第一款 被保險人協力義務之內容 73
一、保險事故發生之通知義務 73
二、有關資料之提供及告知義務 74
三、防止及減少損害之義務 75
(一)防止及減少損害之義務概述 75
(二)被保險人應協助責任保險人進行抗 辯與和解 75
(三)被保險人禁止承認責任 76
第二款 協力義務違反之效果 77
一、美國保險契約及案例法之規範 77
(一)美國ISO的CGL保單 77
(二)美國法院之見解 78
1.保險人必須證明被保險人所違反之協
力義務屬於實質重要的(substantial and material) 79
2.保險人必須證明自己因被保險人違反 協力義務而受有損害(prejudice) 79
3.保險人必須證明被保險人違反協力義 務為惡意或蓄意的(bad faith or willfully) 79
4.保險人必須證明自己在要求被保險人 為協力時已先盡善意與盡責義務 (good faith and diligence) 80
二、我國保險法及保單條款之規定 80
(一)我國保險法之規定 80
(二)實務保單條款之規定 82
第三款 小結 83

第四章 責任保險人代行防禦之利益衝突 84
第一節 利益衝突概論 84
第一項 責任保險人代行防禦之缺陷 84
第二項 防禦律師與保險人面臨利益衝突 84
第三項 利益衝突的類型 85
一、保密義務引發之利益衝突 85
二、權利保留前提下的代行防禦所引發之利益 衝突 85
三、和解意見不一致所引發的利益衝突 86
第二節 防禦律師保密義務引發之利益衝突 86
第一項 保險人、防禦律師與被保險人間之三角關係 86
第一款 概述 86
一、被保險人與保險人間之保險關係 87
二、被保險人與防禦律師間之代理關係 87
三、保險人與防禦律師間之關係? 88
第二款 保險人與防禦律師間有無代理關係 89
第一目 代理理論 89
一、雙重代理理論(dual representation rule) 89
二、單一代理理論(single representation rule) 89
第二目 理論的選擇—雙重代理理論 90
一、由保險人與防禦律師訂立之契約內容觀之 90
二、由委託關係的長遠性觀之 91
三、由保險人的經濟利益關連性觀之 91
第二項 律師對於委託人之義務 92
第一款 忠實義務(duty of loyalty) 92
第二款 盡責義務(duty of diligence) 92
第三款 保密義務(duty of confidentiality) 93
第一目 保密義務的意義 93
第二目 保密義務的範圍 93
第三目 保密義務的界限 94
一、當事人之同意 94
二、保護社會公益 94
第三項 保密義務引發之利益衝突—Parsons案 95
一、案件事實 96
二、法院判決 97
第四項 防禦律師面臨利益衝突的解決方式 98
第一款 主動退出委託關係 98
第二款 主要委託人理論(primary client rule,PCR) 98
第三款 無次級理論(no subordination rule,NSR) 99
第四款 取得被保險人後同意始得揭露秘密資訊 99
第五款 小結 100
第三節 以權利保留為前提的代行防禦所引發之利益衝突 101
第一項 禁反言原則 101
第一款 禁反言原則的定義 101
第二款 禁反言原則於保險制度上的運用—Tomerlin案 102
一、案件事實 102
二、法院判決 103
第二項 保險人自我保護之方法 104
第一款 確認之訴(Declaratory Judgment Action) 104
一、確認之訴的定義 104
二、確認之訴的效果 105
三、確認之訴的優點 105
四、確認之訴的缺點 106
第二款 不棄權協議(Nonwaiver Agreement) 106
一、不棄權協議之定義 106
二、不棄權協議之優點 106
三、不棄權協議之缺點 107
第三款 權利保留通知(Reservation of Rights Notice) 108
一、權利保留通知之定義 108
二、權利保留通知與不棄權協議之異同 109
第三項 權利保留前提下的代行防禦所引發之利益衝突 109
第一款 保險人防禦義務的啟動 109
第二款 防禦責任的承擔及效果 110
一、拒絕防禦—Gray案 111
(一)案例事實 111
(二)法院判決 112
二、無保留地承擔防禦責任—Tomrelin案關於 禁反言原則之適用 112
三、權利保留前提下承擔防禦責任 113
第三款 利益衝突的產生 113
第一目 保險人與被保險人利益一致的情況 113
一、保險人防禦成功者 113
二、保險人防禦不成功者 114
第二目 保險人與被保險人利益不一致的情況 114
第三目 利益衝突的疑慮 115
第四項 利益衝突的解決之道 116
第一款 保險人代為防禦的行為義務轉化為事後補償 的金錢給付義務—Burd案 116
一、案件事實 116
二、法院判決 116
三、本文見解 117
第二款 給付獨立律師費用(Cumis counsel) 118
第一目 Cumis案 118
一、案件事實 118
二、法院判決 119
三、Cumis案與Burd案之差異 120
第二目 其他得請求Cumis counsel之情形 120
第三目 Cumis counsel之限制 121
一、獨立律師的資格限制—加州民法第2860條 121
二、獨立律師的必要性限制—違反嚴格的善意 義務 122
第五項 防禦費用不當得利的返還 124
第一款 反對說—疑義利益歸諸被保險人原則 125
第二款 肯定說—不當得利的返還 126
第一目 Buss案 126
一、案件事實 126
二、法院判決 127
第二目 美國各州之相同見解 128
第三款 本文見解 129
第四節 因和解意見不一致引發之利益衝突 130
第一項 保險契約賦予保險人有權決定和解事宜之情形 130
第一款 保險人的和解決定權概述 131
一、以保險契約直接約定保險人具有和解決定 權 131
二、保險人的注意義務 131
三、被保險人自行和解的效力 131
第二款 被保險人雖不願和解,但保險人仍有權於保 單限額內與第三人達成和解—Shuster案 132
一、案件事實 132
二、法院判決 133
第三款 保險人拒絕和解導致判決賠償額超過責任保 險限額者 135
一、保險人的主觀注意標準—Crisci案 135
(一)案件事實 135
(二)主觀判斷標準 136
1.惡意違約說(Bad-Faith Rule) 136
2.合理要約說(Reasonable-Offer Test) 137
3.嚴格責任說(Strict Liability Test) 137
(三)法院判決(理論的選擇)—合理要 約說 138
二、保險人的客觀賠償範圍 139
第二項 被保險人具有和解同意權的情形 141
一、以保險契約直接賦予被保險人和解同意權 141
二、對被保險人造成直接財務風險者,和解仍 須得其同意—St. Paul Fire案 142
(一)案件事實 143
(二)法院判決 143
第三項 防禦律師於和解程序的地位 144
第一款 概述 144
第二款 防禦律師與被保險人間的委託關係應與被保 險人與保險人間之保險關係區分—Rogers案 144
一、案件事實 144
二、法院判決 145
第三款 防禦律師應得被保險人同意始得和解— Lieberman案 147
一、案件事實 147
二、法院判決 147
第四款 防禦律師無須取得被保險人同意即得和解 148
第一目 Hudgens案 148
一、案件事實 148
二、法院判決 148
第二目 案例比較 149
第五款 小結 150

第五章 我國責任保險防禦義務之法理與實務 152
第一節 我國責任保險之訴訟抗辯制度 152
第一項 我國保險法關於訴訟抗辯制度的相關規範 152
一、保險法第九十一條 152
(一)立法沿革 152
(二)抗辯費用負擔之規範目的 153
1.就保險契約為最大善意契約而言 153
2.就危險共同團體之利益而言 154
3.就道德情感而言 154
二、保險法第三十三條 154
(一)保險法第三十三條之立法沿革 154
(二)保險法第三十三條用與責任保險抗 辯費用之關係 156
1.相同之處 156
2.相異之處 157
三、保險法第七十九條 159
(一)保險法第七十九條之立法沿革 159
(二)保險法第七十九條損失估計費用與 責任保險抗辯費用之關係 160
第二項 保險法第九十一條之條文分析 160
第一款 負擔義務人 161
第二款 因受第三人請求 161
第三款 抗辯行為 162
第四款 訴訟上或訴訟外之必要費用 162
第一目 必要費用之內涵 162
一、抗辯費用 162
二、被保險人之擔保 163
第二目 訴訟上或訴訟外之必要費用 163
第五款 以契約另訂負擔方式 163
第六款 墊付規定 164
第三項 現行規範之缺失 164
一、保險人並無代行抗辯之義務 164
二、關於必要費用的項目不明 164
三、抗辯費用之金額應受限制 166
(一)訴訟費用範圍龐大 166
(二)保險人費率計算困難 166
(三)欠缺緊急性 167
四、可否以特約排除保險人之費用負擔義務? 167
第二節 我國責任保險的和解參與制度 168
第一項 我國保險法關於責任保險人之參與權立法 168
第一款 保險法第九十三條之立法沿革 168
第二款 參與權之規範目的 169
第二項 保險法第九十三條之條文分析 169
第一款 參與權非法定權利 170
第二款 所為之承認、和解或賠償 170
第一目 承認 170
一、承認 170
二、訴訟上之自認或認諾 171
第二目 和解 172
一、和解 172
(一)和解之類型 172
1.民法上之和解 172
2.訴訟上之和解 173
(二)保險法第九十三條所稱之和解是否 包括「訴訟上之和解」? 173
二、保險法第九十三條所稱之和解是否包括 「調解」? 174
第三目 賠償 175
第三款 參與 175
第四款 效果—不受拘束 175
第一目 學說探討 175
一、免責主義 176
二、不可對抗主義 176
第二目 理論選擇—不可對抗主義 176
一、學者見解 176
(一)就其法源德國保險契約法觀之 177
(二)和解非全然不利於保險人 177
(三)防止保險詐欺可透過其他方式解決 177
二、實務見解 178
第五款 保險人無正當理由拒絕或藉故遲延參與 178
第三項 現行規範之缺失 179
第三節 我國責任保險實務關於防禦義務之規範重點 180
第一項 協助防禦 180
一、約定協助防禦,但為保險人之「權利」非 「義務」 180
二、約定以被保險人名義辦理之條款 181
第二項 和解或訴訟抗辯之決定權 181
一、約定由專業人士決定和解或訴訟抗辯 181
二、約定被保險人不同意和解時,保險人對於 增加之責任及費用不負賠償責任 182
第三項 必要費用負擔之約定 183
一、負擔項目約定明確化 183
二、約定抗辯費用超過保險金額者,比例分攤 183
第四項 小結 183
第四節 我國保險法關於代行防禦之修訂方向 184
一、責任保險人代行防禦之義務化 185
二、保險人之注意義務 185
三、代理權之授與 185
四、利益衝突之解決 18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88

參考文獻 191
zh_TW
dc.format.extent 42973 bytes-
dc.format.extent 72389 bytes-
dc.format.extent 66311 bytes-
dc.format.extent 239055 bytes-
dc.format.extent 218578 bytes-
dc.format.extent 416476 bytes-
dc.format.extent 484266 bytes-
dc.format.extent 523636 bytes-
dc.format.extent 421445 bytes-
dc.format.extent 216986 bytes-
dc.format.extent 225555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0358008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責任保險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防禦義務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和解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訴訟抗辯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利益衝突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保密義務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權利保留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獨立律師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抗辯費用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參與權zh_TW
dc.title (題名) 論責任保險人之代行防禦及其利益衝突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書籍(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王甲乙、楊建華、鄭健才,「民事訴訟法新論」,三民書局,民國92年8月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王衛恥,「實用保險法」,文笙書局,1981年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王澤鑑,「侵權行為法」,王慕華發行,三民書局經銷,1999年6月修正四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江朝國編纂,「保險法規彙編」,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7月二版第1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江朝國,「保險法基礎理論」,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91年9月修訂四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江朝國譯,「德國保險契約法」,保險事業發展中心,民國8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汪信君、廖世昌,「保險理論與實務」,元照出版社,2006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吳日煥譯,「韓國商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林群弼,「保險法」,高雄市立空中大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林勳發、梁宇賢、劉興善、柯澤東合著,「商事法精論」,今日書局有限公司,民國93年9月修訂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林勳發,「保險法論著譯作選集」,著者自刊,民國8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邱聰智,「新訂債法各論(下)」,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7月初版第1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施文森,「保險法總論」,著者自刊,民國7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施文森,「保險法論文」,三民書局,民國63年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施文森,「保險法修訂建議—為中國保險業及投保大眾之長遠利益而獻策」,三民書局,民國81年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施文森,「汽車保險及其改進之研究」,三民書局,民國76年增訂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桂裕,「保險法」,三民書局,民國81年12月增訂新五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許士宦整理,邱聯恭講述,口述民事訴訟法講義(三)2004年筆記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梁宇賢,「保險法新論」,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94年3月五修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袁宗蔚,「保險學」,三民書局,民國87年增訂34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陳雲中,「保險學要義—理論與實務」,著者自刊,民國91年8月修訂六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陳國義,「保險法—案例式」,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9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黃川口,「保險法學」,著者自刊,民國66年5月增訂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楊誠對,「意外保險理論與實務」,著者自刊,民國90年修訂六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鄒海林,「責任保險」,法律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鄭玉波,「保險法論」,三民書局,民國81年9月增訂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劉宗榮,「保險法」,三民書局,1997年3月二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期刊專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王正偉,責任保險保險事故之探討—兼論事故發生之疑義,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七十八期,民國88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黃正宗,「我國保險法的比較研析—法、德、日、美諸國法對我國保險契約法影響的探討」,中華民國產物保險公會九十年十二月十二日研討會資料,民國90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黃正宗,我國財產保險作業研討(上)—法律觀點之研究討論與建議,保險專刊第60輯,民國89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黃義豐,論美國責任保險保險人之責任,台大法學論叢第17卷第2期,民國77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林汝潔,汽車責任保險人參預和解之重要性,責任保險論文集第二輯,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責任保險研究基金會,民國七十三年九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陳榮一,責任保險保護權利之給付的法律上性質,台中商專學報第11期,68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陳榮一,論我國保險法對責任保險之規定的缺失(上),產險季刊第 50期,民國73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陳榮一,論我國保險法對責任保險之規定的缺失(下),產險季刊第51期,民國73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蕭鶴賢,美國責任保險契約內保險人之辯護責任,保險專刊第44輯,民國85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學位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朱炎銘,「工程承攬人之責任保險—以德國責任保險法為基礎」,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論文,民國95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林銘龍,「論受害第三人之直接請求權與我國責任保險法制上之適用疑義:以不健全保險關係下之研究為中心」,國立台北大學法學研究所論文,民國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范曉玲,「責任保險之保險人於第三人求償程序中參與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論文,民國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黃淑琳,「從責任保險的機能論被害人之保護:以相互保險制度及直接訴權制度之建立為中心」,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論文,民國8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陳春玲,「論懲罰性賠償金之法律爭議與風險管理」,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研究所論文,民國93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陳雅萍,「論責任保險人於危險事故發生時之參與權與其為被保險人利益之防禦義務」,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研究所論文,民國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陳麗芬,「醫療行為之法律責任與保險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研究所論文,民國88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莊修文,「責任保險之研究」,中國文化學院法律研究所論文,民國65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葉銘進,「論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中受害人之保護及其相關問題」,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論文,民國8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顏華歆,「論律師契約義務之具體化:以律師倫理規範充實律師契約義務之可能性」,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論文,民國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羅清安,「責任保險契約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論文,民國6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判解函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最高法院七十七年度台上字第九三六號民事判決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最高法院八十一年度台上字第八0號民事判決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最高法院八十五年度台上字第二七三八號民事判決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台灣高等法院八十六年度保險上更(一)字第一號民事判決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最高法院八十七年度台上字第二三三一號民事判決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最高法院八十九年度台上字第一四一九號民事判決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最高法院九十三年度台上字第七九三號民事判決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台灣高等法院九十四年度保險上字第二三號民事判決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65.11.17產險公會北產保研字第 214 號函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91.07.23財政部台財保第0910750555號函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英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書籍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Black’s Law Dictionary, west Group (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Dennis Campdell, International Insurance Law and Regulation, Volume 2 (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Donald S. Malecki & Arthur L. Flitner, Commercial Liability Insurance and Risk Management, Volume 1 (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Donald S. Malecki & Arthur L. Flitner, Commercial Liability Insurance and Risk Management, Volume.2 (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Jess, Digby Charles, The Insurance of Commercial Risks: Law and Practice (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John Birds, Modern Insurance Law (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John F. Dobbyn, Insurance Law (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John K. DiMugno and Paul E. B. Glad, California Insurance Laws (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Kenneth S. Abraham, Insurance Law and Regulation: Cases and Materials (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Walliam F. Young and Eric M. Holmes, Cases And Materials on The Law of Insurance (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期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Ellen S. Pryor, Charles Silver, Defense Lawyers`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ies: Part II--Contested Coverage Cases, 15 Georgetown Journal of Legal Ethics (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Gregor J. Schwinghammer, Jr., Insurance Litigation in Florida: Declaratory Judgments and the Duty to Defend, 50 U. Miami Law Review (July, 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Karon O. Bowdre, Conflict of Interest Between Insurer and Insured: Ethical Traps for the Unsuspecting Defense Counsel, American Journal of Trial Advocacy Volume 17 (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Karon O. Bowdre, Enhanced Obligation of Good Faith: A Mine Field of Unanswered Questions After L & S Roofing Supply Co., 50 Alabama Law Review (Spring, 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Nathan Andersen, Risky Business: Attorney Liability in Insurance Defense Litigation - A Review of the Arizona Supreme Court`s Decision in Paradigm Insurance Co. v. Langerman Law Offices, 2002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Law Review (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Robert B. Gilbreath, Caught in A Crossfire Preventing and Handling Conflicts of Interest: Guidelines for Texas Insurance Defense Counsel, 27 Texas Tech Law Review (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Stephen P. Pazan, Esquire, Dilworth Paxson LLP, Protection of an Insured`s Mission or Business in the Context of an Insurer Supplied Defense, 28 Rutgers Law Record (May 1, 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William G. Ross, An Ironic and Unnecessary Controversy: Ethical Restrictions on Billing Guidelines and Submission of Insurance Defense Bills to Outside Auditors, 14 Notre Dame Journal of Law, Ethics & Public Policy (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美國判決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Arenson v. National Auto. & Casualty Ins. Co.,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8 Cal. 2d 528; 310 P.2d 961 (195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Beckwith Machinery Co. v. Travelers Indem. Co.,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15 F.2d 286 (3d. Cir. 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Burd v. Sussex Mut. Ins. Co., 56 N.J. 383; 267 A.2d 7; 1970 N.J.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Buss v. Superior Court, 16 Cal. 4th 35; 939 P.2d 766 (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Chrestman v. United States Fidelity & Guaranty Co.,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11 F.2d 129 (5th Cir. 19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Crisci v. Security Ins. Co.,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6 Cal. 2d 425; 426 P.2d 173; 58 Cal. Rptr. 13 (19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Gray v. Zurich Insurance Compan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5 Cal. 2d 263; 419 P.2d 168; 54 Cal. Rptr. 104 (196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Hawkeye-Security Ins. Co. v. Indemnity Ins. Co.,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0 F.2d 361 (10th Cir. 195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Johansen v. California State Auto. Asso. Inter-Insurance Bureau,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Cal. 3d 9; 538 P.2d 744; 123 Cal. Rptr. 288 (19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L & S Roofing Supply Co. v. St. Paul Fire & Marine Ins. Co.,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21 So. 2d 1298 (Ala. 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Lieberman v. Employers Insurance of Wausau,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1 N.J. Super. 39; 407 A.2d 1256 (19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Mitchum v. Hudgens, 533 S.2d 194 (Ala. 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Parsons v. Continental National Group,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3 Ariz. 223,550 P.2d 94 (197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Reichert v. Continental Insurance Compan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0 So.2d 730 (La. App. 197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United States Fidelity & Guaranty Co. v. Cook,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1 Miss. 619, 179 So. 551 (193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Rogers v. Robson, Masters, Ryan, Brumund & Bel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92 N.E.2d 1365 (Ill. App. 19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San Diego Fed. Credit Union v. Cumis Ins. Society, Inc.,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2 Cal. App. 3d 358; 208 Cal. Rptr. 494 (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Shuster v. South Broward Hosp. Dist. Physicians’ Professional Liability Ins. Trust, 591 So. 2d 174 (Fla. 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St. Paul Fire & Marine Ins. Co. v. Edge Memorial Hosp.,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84 So. 2d 1316 (Ala. 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State Farm Mutual Automobile Insurance Company v. Davie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6 Va. 310, 310 S.E.2d 167 (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Tomerlin v. Canadian Indem. Co.,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1 Cal. 2d 638; 394 P.2d 571; 39 Cal. Rptr. 731 (196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Travelers Indemnity Insurance Company v. East,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0 So.2d 277 (Miss.197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其他資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Commercial General Liability Coverage Form, Insurance Services Office CG 00 01 12 04 polic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John David Hoover J. Scott Fanzini, Conflicts of Interest In the Defense of Medical Malpractice Cases, available at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hooverhull.com/press/articles/HooverHull-ConflictsOfInterest-MedicalMalpractice.pdf (last visited Dec. 30, 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Model Rules of Professional Conduct (2006), available at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abanet.org/cpr/mrpc/mrpc_toc.html (last visited Nov. 30, 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R. Steven Rawls, Insurers: Can You Get Your Defense Dollars Back? (July 2005), available at http://www.irmi.com/Expert/Articles/2005/Rawls07.aspx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ast visited Nov. 15, 2006).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