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機構外籍看護工工作條件與工作適應問題之研究-以臺北縣越南籍看護工為例
作者 徐幗美
貢獻者 成之約
徐幗美
關鍵詞 外籍看護工
工作條件
工作適應
跨文化適應
日期 2005
上傳時間 18-Sep-2009 10:19:46 (UTC+8)
摘要 機構照護人力外籍勞工化之情形已普遍出現於國內大小型之養護機構,而這群服務於機構之外籍看護工處於語言不通及繁重工作壓力之雙重障礙下,工作適應程度是否良好則攸關著照護品質。在時間及人力限制下,本研究選擇以機構越南籍看護工為研究對象。


本研究探討之主題為:一、機構外籍看護工之目前工作條件;二、人口學變項對機構外籍看護工之工作適應影響;三、機構外籍看護工之跨文化工作適應差異;四、機構所提供之勞動條件、管理方式及福利事項情形對外籍看護工之工作適應影響;五、不同機構類別所提供之工作環境是否不同,進而影響外籍看護工之適應情形。研究設計方面,除了對機構越南籍看護工進行問卷調查,最後回收140份有效樣本外,並針對五家機構之負責人員進行深度訪談,以充實研究內容。
研究結果發現,適用勞動基準法之機構外籍看護工,僅僅只有基本薪資15840元一項,合乎勞動基準法第21條之最低工資保護,其餘之工作條件根本遠不如該法所規定之基本保障。其次,機構越南籍看護工的年齡、教育程度及是否借款來臺工作等3項個人背景,以及中文程度、海外工作經驗與來臺時間等3項跨文化因素,在工作適應上確有顯著差異。再者,機構所提供之勞動條件、管理方式及福利措施,對外籍看護工之工作適應有顯著影響。最後,醫療保健服務機構之越南籍看護工,其工作適應程度優於社會福利服務機構之越南籍看護工。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Abe Arkoff著,王鐘和等譯(1980)適應與心理衛生。臺北市:大洋。
王宏仁(2005)臺灣越南間的外勞仲介機制。臺灣外勞政策研討會論文。臺北:公益信託法治斌教授學術基金。
李碧姿(1997)機構外籍監護工管理現況及老人服務主觀感受之初探:以臺北市私立立案養護機構為例。臺北: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Sharf, Richard S.著,李茂興譯(1998)生涯諮商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弘智文化。
李誠(2004)外勞在臺灣經濟發展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外籍勞工政策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成之約等(1994)海外補充勞工措施之追蹤調查與評估我國外籍勞工政策之長期研究第三期計畫。臺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2005)中華民國94年臺灣地區外籍勞工運用及管理報告調查報告。臺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2002)中華民國91年臺灣地區外籍勞工運用及管理報告調查報告。
杜敏世等(2000)護理之家照護成本之初探。長期照護,4卷,1期,35-47頁。
邱永祥(2001)影響高職特教班畢業生工作適應相關因素之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宜宏(1996)外籍勞工工作適應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佳和(2003)外勞人權與行政管制:建立外勞保護體系之初步研究。臺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Zunker, Vernon G.著,吳芝儀譯(1996)生涯發展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揚智文化。
徐英傑(2004)公務人員職場自我導向學習、工作調適與工作績效之相關性研究:以嘉義縣公務人員為例。嘉義: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康亞佩(2000)臺灣地區外籍勞工適應問題因素分析及其甄選之意義。臺北:東吳大學商學院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論文。
許博淵(2005)國家文化差異對工作績效影響之研究:以高科技業菲籍、泰籍勞工為實證。臺南: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郭瑜純(1990)外籍幫傭個人屬性與生活型態關聯性之探索性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論文。
郭林瑋(2004)老人養護機構外籍監護工人力管理之研究。臺北: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秋蓉等(1995)外籍勞工生活適應性之調查。臺北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陳廣明(2003)跨文化訓練實施對臺商外派大陸人員於工作適應上之影響。彰化: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越欽等(1992)十四項重要工程得標者聘僱海外補充勞工措施之追蹤調查與評估:我國外籍勞工政策之長期研究第一期計畫。臺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黃世雄(1995)臺灣地區外籍勞工生活適應問題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臺北: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梓松(2004)社會福利機構外籍監護工工作適應之研究:以苗栗縣立案財團法人老人、身心障礙者機構為例。嘉義: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碩士班論文。
楊明仁等(1999)在臺外籍勞工適應困擾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2卷,1期,94-95頁。
趙俊明(2004)老虎鉗下的我國外籍家事工作者勞動人權。臺北: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臺北縣政府勞工局(2005)臺北縣政府93年度外國人在臺工作管理業務總報告。臺北:臺北縣政府勞工局。
劉石(1997)在華泰籍勞工的生活適應與壓力之研究:以製造業者為例。臺北: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黃麗娟(2000)從家事勞動本質看外籍幫傭與外籍監護工保護,外籍監護工聘僱與管理問題研討會,勞委會職訓局與中華民國勞資關係協進會合辨。
賴瑞涵(2001)行政機關新進成員工作適應問題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秀騰(2002)國民小學工友角色知覺、工作壓力與與工作適應之相關研究。屏東: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明田、余明助(1998)臺灣地區外籍勞工跨文化適應問題分析。勞資關係論叢,7卷,185-193頁。
蔡孟良(2001)外籍監護工之開放政策與問題初探。就業與訓練,19卷,3期, 8-13頁。
羅紀瓊等(2004)外籍監護工政策初探。外籍勞工政策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譚華德 (2003)泰國勞工輸出及勞工適應問題之研究:以泰國勞工在臺為例。臺北: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顧忠興(2002)由跨文化觀點探討外籍勞工管理制度:以塑膠業與化纖業泰勞為例。桃園:元智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碩士班論文。
二、報刊
聯合報(2002)雙方叫陣,兩敗俱傷。8月6日。
聯合晚報(2004)印勞突解凍,雇主要換人,仲介傻眼。12月20日。
聯合報(2005)越傭今起暫停引進。1月20日。
聯合報(2005)高雄捷運外勞暴動,放火燒車、工寮。08月22日。
三、網站資料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網站,http://www.cla.gov.tw/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網站,http://www2.evta.gov.tw/evta/index.asp
行政院主計處,http://www.dgbas.gov.tw/mp.asp?mp=1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http://cweb.trade.gov.tw/
四、英文部分
Black,J.S. and Mendenhall,M.E.(1991) The U-curve Adjustment Hypothesis Revisited: A Review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2(2):225-247.
Cui, G. and Njoku E.A.(1992) Measuring Intercultural Effectiveness: an Integrative Approa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16:311-328.
Dawis,R.V. and Lofquist,L.H.(1984) A psychological theory of work adjustment: A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Greenberg, Jerald and Baron, Robert A. (1997)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Human Side of Work (6.ed).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Hershenson, D.B.(1996)Work adjustment: A neglected area in career counseling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4(5):442-447.
──(2005)INCOME: A Culturally Inclusive and Disability-Sensitive Framework for Organizing Career Development Concepts and Interventions.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54(2):150-162.
I.L.O(1984)Immigration Migration for Employment.Pp.116 in World Labor Report. Edited by I.L.O Geneva.
Jan Selmer(1999)Career issues and international adjustment of business expatriates. Career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4(2):77.
──(2000)A Quantitative Needs Assessment Technique for Cross-Cultural Work Adjustment Training.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 11(3):269-282.
Morley, M.J. and Flynn, M.(2003)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etencies as Correlates of Intercultural Transitional Adjustment Among US and Canadian Sojourners in Ireland.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7(2):31-47.
Oliver Breiden , Hafiz R. Mirza , and Alexander T. Mohr, eds.(2004), Coping with the Job Abroad: A Correspondence Model of Expatriate Work Adjustment. 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Management & Organization, 34(3):5-10.
Parker, B. and McEvoy, G.M. (1993) Initial examination of a model of intercultural adjust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7:355-379.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勞工研究所
91262019
9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262019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成之約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徐幗美zh_TW
dc.creator (作者) 徐幗美zh_TW
dc.date (日期) 2005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8-Sep-2009 10:19:46 (UTC+8)-
dc.date.available 18-Sep-2009 10:19:4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8-Sep-2009 10:19:46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91262019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4457-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勞工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1262019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4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機構照護人力外籍勞工化之情形已普遍出現於國內大小型之養護機構,而這群服務於機構之外籍看護工處於語言不通及繁重工作壓力之雙重障礙下,工作適應程度是否良好則攸關著照護品質。在時間及人力限制下,本研究選擇以機構越南籍看護工為研究對象。


本研究探討之主題為:一、機構外籍看護工之目前工作條件;二、人口學變項對機構外籍看護工之工作適應影響;三、機構外籍看護工之跨文化工作適應差異;四、機構所提供之勞動條件、管理方式及福利事項情形對外籍看護工之工作適應影響;五、不同機構類別所提供之工作環境是否不同,進而影響外籍看護工之適應情形。研究設計方面,除了對機構越南籍看護工進行問卷調查,最後回收140份有效樣本外,並針對五家機構之負責人員進行深度訪談,以充實研究內容。
研究結果發現,適用勞動基準法之機構外籍看護工,僅僅只有基本薪資15840元一項,合乎勞動基準法第21條之最低工資保護,其餘之工作條件根本遠不如該法所規定之基本保障。其次,機構越南籍看護工的年齡、教育程度及是否借款來臺工作等3項個人背景,以及中文程度、海外工作經驗與來臺時間等3項跨文化因素,在工作適應上確有顯著差異。再者,機構所提供之勞動條件、管理方式及福利措施,對外籍看護工之工作適應有顯著影響。最後,醫療保健服務機構之越南籍看護工,其工作適應程度優於社會福利服務機構之越南籍看護工。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章節安排……………………………………………… 7

第二章 理論與文獻探討……………………………………………9
第一節 跨文化適應相關理論……………………………………………… 9
第二節 工作適應相關理論…………………………………………………12
第三節 有關外籍勞工工作適應之實證研究………………………………18
第四節 本章小結……………………………………………………………25

第三章 機構外籍看護工之引進政策與現況 …………………… 27
第一節 機構外籍看護工引進政策之發展與演變…………………………27
第二節 機構外籍看護工之現況分析………………………………………34
第三節 臺北縣機構外籍看護工之現況……………………………………39
第四節 本章小結……………………………………………………………42

第四章 實證研究發現與分析 …………………………………… 44
第一節 問卷與訪談之設計…………………………………………………44
第二節 問卷與訪談之對象與執行…………………………………………49
第三節 問卷調查發現與分析………………………………………………53
第四節 深度訪談發現與分析………………………………………………97
第五節 本章小結……………………………………………………………11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14
第一節 結論………………………………………………………………… 114
第一節 建議………………………………………………………………… 118

參考書目………………………………………………………………122
zh_TW
dc.format.extent 8392 bytes-
dc.format.extent 8198 bytes-
dc.format.extent 18020 bytes-
dc.format.extent 28837 bytes-
dc.format.extent 42382 bytes-
dc.format.extent 213947 bytes-
dc.format.extent 78947 bytes-
dc.format.extent 318209 bytes-
dc.format.extent 36105 bytes-
dc.format.extent 29123 bytes-
dc.format.extent 6195432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262019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外籍看護工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工作條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工作適應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跨文化適應zh_TW
dc.title (題名) 機構外籍看護工工作條件與工作適應問題之研究-以臺北縣越南籍看護工為例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be Arkoff著,王鐘和等譯(1980)適應與心理衛生。臺北市:大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宏仁(2005)臺灣越南間的外勞仲介機制。臺灣外勞政策研討會論文。臺北:公益信託法治斌教授學術基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碧姿(1997)機構外籍監護工管理現況及老人服務主觀感受之初探:以臺北市私立立案養護機構為例。臺北: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harf, Richard S.著,李茂興譯(1998)生涯諮商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弘智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誠(2004)外勞在臺灣經濟發展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外籍勞工政策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成之約等(1994)海外補充勞工措施之追蹤調查與評估我國外籍勞工政策之長期研究第三期計畫。臺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2005)中華民國94年臺灣地區外籍勞工運用及管理報告調查報告。臺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2)中華民國91年臺灣地區外籍勞工運用及管理報告調查報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杜敏世等(2000)護理之家照護成本之初探。長期照護,4卷,1期,35-47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邱永祥(2001)影響高職特教班畢業生工作適應相關因素之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宜宏(1996)外籍勞工工作適應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佳和(2003)外勞人權與行政管制:建立外勞保護體系之初步研究。臺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Zunker, Vernon G.著,吳芝儀譯(1996)生涯發展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揚智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英傑(2004)公務人員職場自我導向學習、工作調適與工作績效之相關性研究:以嘉義縣公務人員為例。嘉義: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康亞佩(2000)臺灣地區外籍勞工適應問題因素分析及其甄選之意義。臺北:東吳大學商學院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博淵(2005)國家文化差異對工作績效影響之研究:以高科技業菲籍、泰籍勞工為實證。臺南: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瑜純(1990)外籍幫傭個人屬性與生活型態關聯性之探索性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林瑋(2004)老人養護機構外籍監護工人力管理之研究。臺北: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秋蓉等(1995)外籍勞工生活適應性之調查。臺北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廣明(2003)跨文化訓練實施對臺商外派大陸人員於工作適應上之影響。彰化: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越欽等(1992)十四項重要工程得標者聘僱海外補充勞工措施之追蹤調查與評估:我國外籍勞工政策之長期研究第一期計畫。臺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世雄(1995)臺灣地區外籍勞工生活適應問題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臺北: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梓松(2004)社會福利機構外籍監護工工作適應之研究:以苗栗縣立案財團法人老人、身心障礙者機構為例。嘉義: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碩士班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明仁等(1999)在臺外籍勞工適應困擾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2卷,1期,94-95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俊明(2004)老虎鉗下的我國外籍家事工作者勞動人權。臺北: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北縣政府勞工局(2005)臺北縣政府93年度外國人在臺工作管理業務總報告。臺北:臺北縣政府勞工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石(1997)在華泰籍勞工的生活適應與壓力之研究:以製造業者為例。臺北: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黃麗娟(2000)從家事勞動本質看外籍幫傭與外籍監護工保護,外籍監護工聘僱與管理問題研討會,勞委會職訓局與中華民國勞資關係協進會合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賴瑞涵(2001)行政機關新進成員工作適應問題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賴秀騰(2002)國民小學工友角色知覺、工作壓力與與工作適應之相關研究。屏東: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明田、余明助(1998)臺灣地區外籍勞工跨文化適應問題分析。勞資關係論叢,7卷,185-193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孟良(2001)外籍監護工之開放政策與問題初探。就業與訓練,19卷,3期, 8-13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紀瓊等(2004)外籍監護工政策初探。外籍勞工政策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譚華德 (2003)泰國勞工輸出及勞工適應問題之研究:以泰國勞工在臺為例。臺北: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顧忠興(2002)由跨文化觀點探討外籍勞工管理制度:以塑膠業與化纖業泰勞為例。桃園:元智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碩士班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報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聯合報(2002)雙方叫陣,兩敗俱傷。8月6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聯合晚報(2004)印勞突解凍,雇主要換人,仲介傻眼。12月20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聯合報(2005)越傭今起暫停引進。1月20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聯合報(2005)高雄捷運外勞暴動,放火燒車、工寮。08月22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網站資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網站,http://www.cla.gov.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網站,http://www2.evta.gov.tw/evta/index.asp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主計處,http://www.dgbas.gov.tw/mp.asp?mp=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http://cweb.trade.gov.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英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lack,J.S. and Mendenhall,M.E.(1991) The U-curve Adjustment Hypothesis Revisited: A Review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2(2):225-24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ui, G. and Njoku E.A.(1992) Measuring Intercultural Effectiveness: an Integrative Approa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16:311-32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awis,R.V. and Lofquist,L.H.(1984) A psychological theory of work adjustment: A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reenberg, Jerald and Baron, Robert A. (1997)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Human Side of Work (6.ed).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ershenson, D.B.(1996)Work adjustment: A neglected area in career counseling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4(5):442-44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5)INCOME: A Culturally Inclusive and Disability-Sensitive Framework for Organizing Career Development Concepts and Interventions.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54(2):150-16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I.L.O(1984)Immigration Migration for Employment.Pp.116 in World Labor Report. Edited by I.L.O Geneva.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an Selmer(1999)Career issues and international adjustment of business expatriates. Career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4(2):7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0)A Quantitative Needs Assessment Technique for Cross-Cultural Work Adjustment Training.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 11(3):269-2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orley, M.J. and Flynn, M.(2003)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etencies as Correlates of Intercultural Transitional Adjustment Among US and Canadian Sojourners in Ireland.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7(2):31-4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Oliver Breiden , Hafiz R. Mirza , and Alexander T. Mohr, eds.(2004), Coping with the Job Abroad: A Correspondence Model of Expatriate Work Adjustment. 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Management & Organization, 34(3):5-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arker, B. and McEvoy, G.M. (1993) Initial examination of a model of intercultural adjust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7:355-379.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