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題名 張純甫儒學思想研究
作者 陳琬琪
貢獻者 陳逢源
陳琬琪
關鍵詞 張純甫
臺灣儒學
是左十説
非墨十說
日期 2003
上傳時間 18-Sep-2009 15:15:38 (UTC+8)
摘要 第一章「緒論」,內容在敘述本論文之寫作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方法,並且整理前人研究的成果,以點明本文所欲進行之方向。
第二章「生平與思想背景」,首先介紹張純甫的家世背景、生平事蹟以及著作;接著再從張純甫所處的臺灣儒學環境、政治因素,以及外來文化衝擊等三方面,從中找出其思想形成與之間的相關性。
第三章「在經學上的研究與反思」,主要是從張純甫在經學方面的研究著作:《是左十說》、《孝經同倫解》、〈孔子之說孝〉及其他成果來進行分析,以了解其經學觀、經世致用的目的以及治經的成果與主張。
第四章「延續國族文化的史學研究」,主要是從張純甫在史學方面的研究著作:《漢族姓氏考》、《古今人物彙考》、《詠史雜詩》,以及其他詩文集中所呈現對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評論等成果來進行分析,以了解其史學觀、治史態度與原則和治史的成果,並從中作出評價。
第五章「對儒墨內涵之分判比較」,主要是以張純甫的《非墨十說》為本,來了解其對墨學思想的檢討、儒墨兩家思想的分析與比較情形,並透過與同時代的陳柱、連橫和黃純青等人的墨學研究相比較,說明其堅主儒家本位的時代意義。
第六章「對社會的關注與省思」,主要是從張純甫在詩文集中所呈現對當時社會風氣轉變所作的評論,以了解其關心民生,強調教化之功的用心,展現純乎儒者的應世態度。
第七章「評價與定位」,主要是針對上述內容中張純甫在學術研究上的各項表現提出評論;並且,試圖為張純甫在日治時期臺灣儒學研究上尋出其歷史定位;。
第八章「餘論」,除了總結本論文對張純甫儒學思想的研究心得之外,另外,則提出本論文中尚未能解決的問題,以留待後來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一) 張純甫作品**
《數年詩簿》
《守墨樓吟稿》
《詠史雜詩》
《守墨樓課題詩稿》
《堅白屋課題詩稿》
《七星吟稿》
《守墨樓文稿》
《先人傳狀》
《是左十說》
《庚午文存非墨十說》
《古今人物彙考》
《守墨樓聯稿》
《陶邨燈謎》
《春燈謎》
《堅白屋乙亥秋燈廋詞》
《古陶漁邨四時閒話》
《陶邨詩話》
《詩話小史》
《陶邨隨筆》
《守墨樓書畫錄》
《守墨樓藏書目錄》
《守墨樓書目──叢書部》
《守墨樓書目──卷密書室之部》
《臺海擊缽吟詩鈔》
《臺灣俗語漫錄》
《唐人白描絕句選》
(二) 古籍部分
經部
魏•王弼、韓康伯注:《周易正義》,清•嘉慶二十年阮元《十三經注疏》覆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西元1997年版。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尚書正義》,清•嘉慶二十年阮元《十三經注疏》覆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西元1997年版。
漢•毛公傳,唐•孔穎達正義:《毛詩正義》,清•嘉慶二十年阮元《十三經注疏》覆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西元1997年版。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禮記正義》,清•嘉慶二十年阮元《十三經注疏》覆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西元1997年版。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清•嘉慶二十年阮元《十三經注疏》覆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西元1997年版。
漢•何休注,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清•嘉慶二十年阮元《十三經注疏》覆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西元1997年版。
晉•范寧注,唐•楊士勛疏:《春秋穀梁傳注疏》,清•嘉慶二十年阮元《十三經注疏》覆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西元1997年版。
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清•嘉慶二十年阮元《十三經注疏》覆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西元1997年版。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清•嘉慶二十年阮元《十三經注疏》覆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西元1997年版。
唐•玄宗御注:《孝經注疏》,清•嘉慶二十年阮元《十三經注疏》覆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西元1997年版。
漢•鄭玄《六藝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西元1966年臺一版。
漢•劉向輯:《別錄》,臺北:廣文書局,西元1969年版。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臺北:鼎文書局,西元1975年再板。
宋•朱熹:《四書集註》,臺北:世界書局,西元1968年十三版。
清•皮錫瑞:《經學通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西元1989年五版。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西元1990年版。
清•黃奭:《論語摘輔象》,臺北:藝文印書館,西元1974年版。
清•焦循:《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西元1986年版。
清•劉寶楠:《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西元1986年版。
清•姚際恆:《古今偽書考》,臺北:開明書店,西元1977年版二版。
屈萬里:《尚書集釋》,臺北:聯經出版社,西元1983年版。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臺北:源流出版社,西元1982年版。
廖平:《今古學考》,臺北:學海出版社,西元1974年據民國14年四川成都存古書局彙印六譯館叢書刊本影印。
史部
漢•司馬遷:《新校本史記一百三十卷》,臺北:鼎文書局,西元1979年二版。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新校漢書集註》,臺北:世界書局,西元1974年三版。
漢•劉向輯:《戰國策》,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西元1974年版。
三國吳•韋昭註:《國語》,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西元1974年版。
晉•陳壽:《三國志》,臺北:世界書局,西元1972年再版。
晉•郭樸:《高士傳》,臺北:臺灣中華書局,西元1967年臺二版。
南朝宋•范曄撰,清•王先謙集解:《後漢書集解》,臺北:新文豐出版社,西元1975年版。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臺北:世界書局,西元1974年版。
宋•鄭樵撰;汪康年等同校:《通志》,臺北:新興出版社,西元1963年版。
宋•陳彭年:《廣韻》,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西元1990年十二版。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臺北:史學出版社,西元1974年重印四版。
清•黃遵憲:《日本國志》,臺北:文海出版社,西元1974年據光緒24年上海圖書集成印書局影印。
清•李鴻章:《中日議和記略》,臺北:大通書局,西元1969年版。
王利器、王貞敏:《漢書古今人表疏證》(訂補本),臺北:貫雅出版社,西元1990年版。
竹添光鴻:《左傳會箋》,臺北:天工書局,西元1988年版。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學人版),臺北:洪氏出版社,西元1986年版。
子部
漢•班固:《白虎通義》,臺北:世界書局影印摛澡堂四庫全書薈要,西元1987年版。
漢•高誘注:《呂氏春秋》,北京:中華書局,西元1988年版。
漢•高誘注:《淮南子》,北京:中華書局,西元1988年版。
魏•王肅註:《孔子家語》,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西元1987年版。
晉•葛洪:《神仙傳》,臺北: 廣文出版社,西元1989年版。
清•王先謙:《莊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西元1988年版。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西元1988年版。
清•王先慎:《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西元1988年版。
清•俞樾:《儒墨平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西元1969年版。
清•孫詒讓:《墨子閒詁》,臺北:世界書局,西元1962年版。
清•崔述:《洙泗考信餘錄》,臺北:新文豐出版社,西元1985年版。
方授楚:《墨學源流》,上海:中華書局,西元1937年版。
梁啟超:《墨子學案》,臺北:中華書局臺一版,西元1956年版。
梁啟超:《子墨子學說》,臺北:中華書局,西元1971年臺三版。
陳柱:《墨學十論》,收於嚴陵峰編《墨子集成》,上海:商務書局據西元1928年排印本影印。
唐敬杲:《墨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西元1973年臺二版。
集部
晉•陶潛:《箋註陶淵明集》,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叢刊,西元1991年版。
唐•韓愈:《韓昌黎全集》,臺北:新文豐出版社,西元1977年版。
明•陸九淵:《陸九淵集》,臺北:里仁書局,西元1981年版。
(三) 近人著作部分
王汎森:《古史辨運動的興起》,臺北:允晨文化圖書公司,西元1987年版。
王錦貴:《中國紀傳體文獻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西元1996年版。
任繼愈:《墨子與墨家》,北京:商務印書館,西元1998年版。
朱冠華:《風詩序與左傳史實關係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西元1992年版。
朱謙之:《中國音樂文學史》,上海:商務書局,西元1935年印。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西元1987年版。
汪中:《述學》,臺北:世界書局,西元1962年版。
林安弘:《儒家孝道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西元1992年版。
林保淳:《經世思想與文學經世──明末清初經世文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西元1993年版。
周長耀:《孔墨思想之比較》(新訂本),臺北:世紀書局,西元1981年再版。
柳詒徵:《中國文化史》,臺北:世界書局,西元1962年版。
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上海:上海書局,據西元1926年商務印書館影印。
浦衛忠:《春秋三傳綜合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西元1995年版。
高本漢:《左傳真偽考》,臺北:泰順出版社,西元1971年版。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里仁書局,西元1995年版。
章太炎:《章氏叢書》,臺北:世界書局,西元1958年版。
章太炎:《國學略說》,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西元1974年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90增訂6版。
張素卿:《敘事與解釋──左傳經解研究》,臺北:書林出版社,西元1998年版。
曾勤良:《左傳引詩賦詩之詩教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西元2003年版。
陳福濱:《本世紀出土思想文獻與中國古典哲學研究論文集》,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西元1999年版。
閻崇信:《墨子非儒篇彙考》,臺北﹕文史哲出版社,西元1983年版。
蕭家惠:《墨子國籍考辨》,嘉義:紅豆書局,西元1988年版。
顧頡剛:《古史辨》,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西元1987年版。
龍宇純:《韻鏡校注》,臺北:藝文印書館,西元1989年第八版。
韓復智:《兩漢的經濟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西元1969年版。
籍秀琴:《中國姓氏源流史》,臺北:文津出版社,西元1998年版。
羅根澤:《羅根澤說諸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西元2001年版。
(四) 臺灣專題
文著
山崎繁樹、野上矯介:《1600~1930臺灣史》,臺北:武陵出版社,西元1995年二版。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西元1956年版。
王詩琅:《日本殖民體制下的臺灣》,臺北:眾文圖書公司,西元1980年版。
王國璠:《三百年來臺灣作家與作品》,臺北:臺灣時報出版社,西元1977年再版。
杜武志:《日治時期的殖民教育》,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西元1997年版。
吳三連、蔡培火等:《臺灣近代民族運動史》,臺北:自立晚報,西元1990年版。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西元1992年版。
李世偉:《日據時期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文津出版社,西元1999年版。
林慶彰:《日據時期臺灣儒學參考文獻》,臺北:臺灣學生書局,西元2000年版。
林柏維:《臺灣文化協會滄桑》,臺北:臺原出版社,西元1998年版。
林蔾:《臺灣名人傳》,臺北:新亞出版社,西元1976年版。
東嘉生:《臺灣經濟史二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西元1956年版。
郭譽孚:《自惕的主體的臺灣史》,臺北:汗漫書屋籌備處,西元1998年版
連橫:《臺灣通史》,臺北:眾文出版社,西元1994年版。
連橫:《連雅堂先生全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西元1992年版。
張炎憲主編:《歷史、文化與臺灣──臺灣研究研討會五十回紀錄》,板橋:臺灣風物雜誌社,西元1988年版。
莊永明:《臺灣記事──臺灣歷史上的今天》,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西元2001年二版。
莊永明:《臺北人物誌》,臺北:臺北市政府新聞處,西元2000年版。
黃臥松編輯:《崇文社文集》,嘉義:蘭記書局,西元1927年(昭和2年)。
黃秀政:《《臺灣民報》與近代民族運動》,彰化:現代潮出版社,西元1987年版。
楊碧川編:《臺灣歷史年表》,臺北:臺灣文藝雜誌社,西元1983年版。
葉榮鐘:《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臺北:晨星出版社,西元2000年版。
葉榮鐘:《臺灣人物群像》,臺北:晨星出版社,西元2000年版。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灣史》,臺北:眾文出版社,西元1984年再版。
臺灣省文獻會:《日據初期之鴉片政策附錄保甲制度》,南投:臺灣省文獻會,西元1978年版。
陳昭瑛:《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西元1998年版。
陳昭瑛:《臺灣儒學──起源、發展與轉化》,臺北:正中書局,西元2001年第二次印行。
陳漢光:《臺灣詩錄》,南投﹕臺灣省文獻會,西元1971年版。
陳碧笙:《臺灣人民歷史》,臺北:人間出版社,西元1996年版。
潘朝陽:《明清臺灣儒學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西元2001版。
蔡文輝:《不悔集――日據時代臺灣社會與農民運動》,臺北:簡吉陳何基金會,西元1997年版。
蘇子建:《塹城詩薈──詩話篇》,新竹:新竹市文化中心,西元1994年版。
龔顯宗:《臺灣文學家列傳》,臺北:五南出版社,西元2000年版。
鷲巢敦哉:《警察沿革誌》,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西元1939年(昭和14年)版。
臺灣省縣市志
基隆市政府:《基隆市志》,基隆:基隆市文獻委員會,西元1959年版。
新竹市政府:《新竹市志》,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西元1997年版。
臺北市政府:《臺北市志稿》,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西元1962年6月版。
臺北市政府:《臺北市志》,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西元1980年3月版。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新竹縣志》,南投:臺灣省政府出版社,西元1976年版。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灣省通志》,南投:臺灣省政府出版社,西元1986年版。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重修臺灣省通誌》,南投:臺灣省政府出版社,西元1998年版。
報刊
林呈祿編輯,婁子匡、黃天橫輯集:《臺灣民報》(大正12年─昭和5年),臺北:東方文化複刊,西元1973年版。
林煥清編輯,婁子匡、王詩琅、黃天橫輯集:《臺灣新民報》(昭和5年─昭和7年),臺北:東方文化複刊,西元1973年版。
林呈祿、王鍾麟編輯,婁子匡、王詩琅輯集:《臺灣》(大正11年─大正13年),臺北:東方文化複刊,西元1973年版。
蔡培火編輯,婁子匡、王詩琅輯集:《臺灣青年》(大正9年─大正11年),臺北:東方文化複刊,西元1973年版。
《詩報》(昭和6年─昭和19年),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收藏。
《臺灣日日新報》(明治31年─昭和19年),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收藏。
《臺南新報》(大正10年─昭和12年)微捲,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收藏。
(五) 論文
學位論文
王文發:〈近代墨學的復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西元1973年碩士論文。
王文顏:〈臺灣詩社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西元1979年碩士論文。
李崇信:〈臺灣民間宗教信仰的人神崇拜─社會文化層面的哲學省思〉,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西元1994年碩士論文。
李泰德:〈文化變遷下的臺灣傳統文人──黃得時評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西元1998年碩士論文。
林伯維:〈臺灣文化協會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西元1984年碩士論文。
林佩儒:〈孝經孝治思想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西元1999年碩士論文。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師範教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大歷史研究所,西元1983年碩士論文。
吳淑瑜:〈墨學問題之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西元1988年碩士論文。
洪世昌:〈臺灣民報與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化運動(1920─1932)〉,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西元1997年碩士論文。
許俊雅:〈臺灣寫實詩作之抗日精神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西元1986年碩士論文。
麥鳳秋:〈臺灣地區三百年來書法風格之遞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西元2000年碩士論文。
黃琪椿:〈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學運動與社會主義思潮之關係初探(1927─1937)〉,國立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西元1994年碩士論文。
黃東珍:〈張深切《孔子哲學評論》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西元2000年碩士論文。
張翠蘭:〈連雅堂學述〉,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西元1992年碩士論文。
張中雲:〈整理國故運動之研究:以章太炎、胡適、顧頡剛為例〉,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西元1996年碩士論文。
程玉凰:〈洪棄生及其作品考述〉,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西元1995年碩士論文。
陳明柔:〈日據時代臺灣知識份子思想風格及其文學表現之研究〉,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西元1992年碩士論文。
陳維德:〈孔墨思想異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西元1991年博士論文。
劉瑞箏:〈《左傳》禮意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西元1998年博士論文。
蔡翔任:〈張純甫「是左」、「非墨」思想研究──以古史辨運動為背景〉,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西元2002年碩士論文。
賴哲信:〈章實齋經世思想研究〉,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西元1999年博士論文。
鍾美芳:〈日據時代櫟社之研究〉,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西元1986年碩士論文。
蘇秀鈴:〈日治時期崇文社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西元2001年碩士論文。
期刊論文
川路祥代:〈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統合政策與「天皇國家理念」〉,《第二屆臺灣儒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成功大學中文系編,西元1999年。
王世慶:〈皇民化運動前的臺灣社會生活改善運動〉,《思與言》第29卷第4期,西元1991年。
王長華:〈功能與意義——從孔墨對比角度看墨子價值觀〉,《孔孟月刊》第32卷第7期,西元1994年3月。
宋鼎宗:〈明鄭時期的臺灣儒學〉,《第一屆臺灣儒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西元1997年。
宋鼎宗:〈清領時期的臺灣儒學〉,《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西元1999年。
李世偉:〈清末日據時期臺灣的士紳與鸞堂〉,《臺灣風物》第46卷第4期,西元1996年12月。
李世偉:〈日治時代文社的研究──以「崇文社」為例〉,《臺灣風物》第47卷第3期,西元1997年9月。
李明輝:〈論語「宰我問三年之喪」章中的倫理學問題〉,《中研院文哲所十周年紀念論文集》,西元1999年12月。
李朝津〈章太炎之史學〉,《「章太炎與近代中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善同文教基金會編,臺北:里仁書局,西元1999年。
李騰嶽:〈張純甫之詩及其「是左十說」之作〉,《臺灣風物》第15卷第3期,西元1965年8月。
金培懿:〈日據時代臺灣儒學研究之類型〉,《第一屆臺灣儒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編,西元1997年。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書房之研究〉,《思與言》第16卷第3期,西元1978年9月。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書房教育之再檢討〉,《思與言》,第26卷第1期,西元1988年。
吳榮富:〈臺灣儒學教育與古典詩的發展〉,《第一屆臺灣儒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編,西元1997年。
林孟輝:〈清代臺灣「儒學」的教育宗旨析論〉,《孔孟月刊》第37卷第8期,西元1999年4月。
林啟屏:〈乾嘉義理學的一個思考側面──論「具體實踐」的重要性〉,《乾嘉學者之義理學──第四次討論會論文集》,西元2000年12月16日。
林錦銘:〈松社與松山吟詠〉,《臺北文物》第3卷第1期,西元1954年5月。
林慶彰:〈張純甫的《左傳》研究〉,「第三屆臺灣儒學國際學術討論會」,未刊印。
郭海鳴:〈黃春潮及其作品〉,《臺北文物》第8卷第2期,西元1959年6月。
施懿琳:〈日治中晚期臺灣漢儒所面臨的危積極其因應之道——以彰化「崇文社」為例〉,《第一屆臺灣儒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編,西元1997年。
唐亦男:〈墨子「非命」「非儒」兩篇要義之省察〉,《成功大學學報》(人文篇)第13期,西元1978年5月。
高日文:〈林幼春先生的思想與詩〉,《臺灣文獻》第19卷第2期,西元1968年6月。
翁聖峰:〈日據時期臺灣的儒學與儒教──以《臺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 ─1932)〉,《第二屆臺灣儒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西元1999年。
翁聖峰:〈試論連雅堂的「墨子觀」及其相關問題〉,《臺灣文獻》第45卷第3期,西元1994年9月。
翁聖峰:〈論日據時期臺灣新舊文學之研究不宜偏廢〉,《臺灣文學觀察雜誌》第8期,西元1982年9月。
婁子匡:〈三孝之子張純甫〉,《臺北文獻》6~8期合刊,西元1969年12月。
黃美娥:〈日治時代臺灣詩社林立的社會考察〉,《臺灣風物》第47卷第3期,西元1997年9月。
黃美娥:〈對立與協力:日治時期臺灣新舊文學論戰中傳統文人的典律反省與文化思維〉,《臺灣文學學報》第四冊,西元2003年8月。
張林川、周春健:〈《左傳》引《詩》三論〉,《孔孟學報》第81期,西元2003年9月28日。
廖仁義:〈臺灣哲學的歷史構造——日據時期臺灣哲學思潮的發生與演進〉,《當代》第28期,西元1988年8月。
廖毓文:〈張純甫及其作品〉,《臺北文物》第8卷第1期,西元1959年4月。
陳世慶:〈星社〉,《臺北文物》第4卷第4期,西元1956年2月。
趙伯雄:〈左傳無經之傳考〉,《文史》第49輯,西元1999年12月。
夢痕:〈臺灣詩報與臺灣詩薈〉,《臺灣文獻》第6卷第3期,西元1955年9月。
潘朝陽:〈地方儒士興學設教的傳統及其意義——以臺灣為例的詮釋〉,《鵝湖學誌》第17期,西元1996年12月。
劉昌佳:〈韓愈「孔墨必相用」說之辨析〉,《鵝湖月刊》第27期第8期,西元2002年2月。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第二屆臺灣儒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編,西元1999年。
蔡淵洯:〈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化運動中反傳統思想初探〉,《思與言》第26卷第1期,西元1988年5月。
鮑國順:〈論墨家對儒家的批評〉,《第二屆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西元1997年10月。
簡炯仁:〈五四運動與臺灣本土化運動〉,《五四運動八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西元1999年。
蕭家惠:〈墨子非宋人楚人考辨〉,《嘉義農專學報》第10期,西元1984年4月。
韓寶華:〈章太炎治史精神芻議〉,《「章太炎與近代中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善同文教基金會編,臺北:里仁書局,西元1999年。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88912017
9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8912017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陳逢源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陳琬琪zh_TW
dc.creator (作者) 陳琬琪zh_TW
dc.date (日期) 200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8-Sep-2009 15:15:38 (UTC+8)-
dc.date.available 18-Sep-2009 15:15:38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8-Sep-2009 15:15:38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88912017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5531-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8912017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緒論」,內容在敘述本論文之寫作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方法,並且整理前人研究的成果,以點明本文所欲進行之方向。
第二章「生平與思想背景」,首先介紹張純甫的家世背景、生平事蹟以及著作;接著再從張純甫所處的臺灣儒學環境、政治因素,以及外來文化衝擊等三方面,從中找出其思想形成與之間的相關性。
第三章「在經學上的研究與反思」,主要是從張純甫在經學方面的研究著作:《是左十說》、《孝經同倫解》、〈孔子之說孝〉及其他成果來進行分析,以了解其經學觀、經世致用的目的以及治經的成果與主張。
第四章「延續國族文化的史學研究」,主要是從張純甫在史學方面的研究著作:《漢族姓氏考》、《古今人物彙考》、《詠史雜詩》,以及其他詩文集中所呈現對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評論等成果來進行分析,以了解其史學觀、治史態度與原則和治史的成果,並從中作出評價。
第五章「對儒墨內涵之分判比較」,主要是以張純甫的《非墨十說》為本,來了解其對墨學思想的檢討、儒墨兩家思想的分析與比較情形,並透過與同時代的陳柱、連橫和黃純青等人的墨學研究相比較,說明其堅主儒家本位的時代意義。
第六章「對社會的關注與省思」,主要是從張純甫在詩文集中所呈現對當時社會風氣轉變所作的評論,以了解其關心民生,強調教化之功的用心,展現純乎儒者的應世態度。
第七章「評價與定位」,主要是針對上述內容中張純甫在學術研究上的各項表現提出評論;並且,試圖為張純甫在日治時期臺灣儒學研究上尋出其歷史定位;。
第八章「餘論」,除了總結本論文對張純甫儒學思想的研究心得之外,另外,則提出本論文中尚未能解決的問題,以留待後來進一步的研究。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二、研究範圍與材料 2
三、研究方法 3
四、文獻檢討 4

第二章 生平與思想背景 7
第一節 生平 7
一、生平事蹟 7
二、著作 10
三、交遊 14
第二節 思想背景 21
一、家世背景 21
二、時代背景 23

第三章 經學上的研究與反思 27
第一節 擺脫門戶,溯及先秦 27
一、不泥於家法門戶 28
二、強調務實的精神 32
三、主張回歸原典的原則 34
第二節 通經致用的訴求 38
一、發揮人文的關懷 39
二、改善社會風俗 41
三、延續文化傳統 43
第三節 治經的成果與主張 44
一、《是左十說》 45
二、〈孔子之說孝〉與〈孝經同倫解・敘〉 52

第四章 延續國族文化的史學研究 65
第一節 儒家的史學觀 65
一、強調穩固文化的重要性 66
二、遙契古人精神,結合現世關懷 67
三、標舉儒家之道德標準 69
第二節 治史的態度與原則 71
一、本於「信而好古」的態度 72
二、自出新意,不蹈襲故徑 75
三、賞善罰惡,以教化人心 77
第三節 治史的成果 80
一、姓氏研究 ——《漢族姓氏考》 80
二、人物志的撰作——《古今人物彙考》 85
三、詠史雜詩與史論 88

第五章 儒墨內涵之分判比較 93
第一節 對墨家思想的檢討 94
一、對墨子學說的批判 95
二、考證墨學源流 110
第二節 對儒墨內涵的比較與分析 117
一、儒家之務本與墨家之濟時 117
二、墨子近於儒門中的子貢 120
三、申明墨學具有治平思想 123
第三節 對時人墨學主張的回應與檢討 126
一、回應尊墨議題 126
二、比較張純甫《非墨十說》與陳柱《墨學十論》、 連橫《讀墨十說》 131

第六章 對社會的關注與省思 139
第一節 對民生問題的反省 139
一、提倡均富思想 141
二、強調農業本土化 147
三、關心實業的開發 151
第二節 關心社會風俗的轉變 159
一、對科技文明、功利思想的批評 160
二、對全盤西化論的批判 165

第七章 評價與定位 171
第一節 延續儒家經學的研究 172
一、傳承儒家經典 172
二、延續儒家道統 177
三、發揮經史合一的創造性詮釋 180
第二節 以文化傳承為己任 183
一、彰顯儒家文化之優越 184
二、發揚漢民族的種族意識 188
三、維繫儒家之教化 190
第三節 略嫌保守的治學風格 192
一、觀點略嫌拘執而乏融通 193
二、力主「消極」說,使儒學缺乏開闊層面 195
三、欠缺時代變異性的體現 200

第八章 餘論 207

附錄 211
一、參考文獻 211
二、張純甫生平與著作年表 225
zh_TW
dc.format.extent 17302 bytes-
dc.format.extent 18629 bytes-
dc.format.extent 17677 bytes-
dc.format.extent 22195 bytes-
dc.format.extent 30532 bytes-
dc.format.extent 75793 bytes-
dc.format.extent 126219 bytes-
dc.format.extent 91349 bytes-
dc.format.extent 152272 bytes-
dc.format.extent 101410 bytes-
dc.format.extent 115517 bytes-
dc.format.extent 25766 bytes-
dc.format.extent 44996 bytes-
dc.format.extent 106641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8912017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張純甫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臺灣儒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是左十説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非墨十說zh_TW
dc.title (題名) 張純甫儒學思想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張純甫作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數年詩簿》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守墨樓吟稿》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詠史雜詩》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守墨樓課題詩稿》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堅白屋課題詩稿》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七星吟稿》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守墨樓文稿》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先人傳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是左十說》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庚午文存非墨十說》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古今人物彙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守墨樓聯稿》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陶邨燈謎》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春燈謎》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堅白屋乙亥秋燈廋詞》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古陶漁邨四時閒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陶邨詩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詩話小史》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陶邨隨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守墨樓書畫錄》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守墨樓藏書目錄》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守墨樓書目──叢書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守墨樓書目──卷密書室之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海擊缽吟詩鈔》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灣俗語漫錄》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人白描絕句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 古籍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經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魏•王弼、韓康伯注:《周易正義》,清•嘉慶二十年阮元《十三經注疏》覆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西元1997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尚書正義》,清•嘉慶二十年阮元《十三經注疏》覆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西元1997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漢•毛公傳,唐•孔穎達正義:《毛詩正義》,清•嘉慶二十年阮元《十三經注疏》覆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西元1997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禮記正義》,清•嘉慶二十年阮元《十三經注疏》覆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西元1997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清•嘉慶二十年阮元《十三經注疏》覆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西元1997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漢•何休注,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清•嘉慶二十年阮元《十三經注疏》覆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西元1997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晉•范寧注,唐•楊士勛疏:《春秋穀梁傳注疏》,清•嘉慶二十年阮元《十三經注疏》覆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西元1997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清•嘉慶二十年阮元《十三經注疏》覆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西元1997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清•嘉慶二十年阮元《十三經注疏》覆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西元1997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玄宗御注:《孝經注疏》,清•嘉慶二十年阮元《十三經注疏》覆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西元1997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漢•鄭玄《六藝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西元1966年臺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漢•劉向輯:《別錄》,臺北:廣文書局,西元1969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臺北:鼎文書局,西元1975年再板。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朱熹:《四書集註》,臺北:世界書局,西元1968年十三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皮錫瑞:《經學通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西元1989年五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西元1990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黃奭:《論語摘輔象》,臺北:藝文印書館,西元1974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焦循:《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西元1986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劉寶楠:《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西元1986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姚際恆:《古今偽書考》,臺北:開明書店,西元1977年版二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屈萬里:《尚書集釋》,臺北:聯經出版社,西元1983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臺北:源流出版社,西元1982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廖平:《今古學考》,臺北:學海出版社,西元1974年據民國14年四川成都存古書局彙印六譯館叢書刊本影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史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漢•司馬遷:《新校本史記一百三十卷》,臺北:鼎文書局,西元1979年二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新校漢書集註》,臺北:世界書局,西元1974年三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漢•劉向輯:《戰國策》,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西元1974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國吳•韋昭註:《國語》,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西元1974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晉•陳壽:《三國志》,臺北:世界書局,西元1972年再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晉•郭樸:《高士傳》,臺北:臺灣中華書局,西元1967年臺二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南朝宋•范曄撰,清•王先謙集解:《後漢書集解》,臺北:新文豐出版社,西元1975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臺北:世界書局,西元1974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鄭樵撰;汪康年等同校:《通志》,臺北:新興出版社,西元1963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陳彭年:《廣韻》,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西元1990年十二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臺北:史學出版社,西元1974年重印四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黃遵憲:《日本國志》,臺北:文海出版社,西元1974年據光緒24年上海圖書集成印書局影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李鴻章:《中日議和記略》,臺北:大通書局,西元1969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利器、王貞敏:《漢書古今人表疏證》(訂補本),臺北:貫雅出版社,西元1990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竹添光鴻:《左傳會箋》,臺北:天工書局,西元1988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學人版),臺北:洪氏出版社,西元1986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子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漢•班固:《白虎通義》,臺北:世界書局影印摛澡堂四庫全書薈要,西元1987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漢•高誘注:《呂氏春秋》,北京:中華書局,西元1988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漢•高誘注:《淮南子》,北京:中華書局,西元1988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魏•王肅註:《孔子家語》,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西元1987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晉•葛洪:《神仙傳》,臺北: 廣文出版社,西元1989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王先謙:《莊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西元1988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西元1988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王先慎:《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西元1988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俞樾:《儒墨平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西元1969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孫詒讓:《墨子閒詁》,臺北:世界書局,西元1962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崔述:《洙泗考信餘錄》,臺北:新文豐出版社,西元1985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方授楚:《墨學源流》,上海:中華書局,西元1937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梁啟超:《墨子學案》,臺北:中華書局臺一版,西元1956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梁啟超:《子墨子學說》,臺北:中華書局,西元1971年臺三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柱:《墨學十論》,收於嚴陵峰編《墨子集成》,上海:商務書局據西元1928年排印本影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敬杲:《墨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西元1973年臺二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集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晉•陶潛:《箋註陶淵明集》,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叢刊,西元1991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韓愈:《韓昌黎全集》,臺北:新文豐出版社,西元1977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陸九淵:《陸九淵集》,臺北:里仁書局,西元1981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 近人著作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汎森:《古史辨運動的興起》,臺北:允晨文化圖書公司,西元1987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錦貴:《中國紀傳體文獻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西元1996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任繼愈:《墨子與墨家》,北京:商務印書館,西元1998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冠華:《風詩序與左傳史實關係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西元1992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謙之:《中國音樂文學史》,上海:商務書局,西元1935年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西元1987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汪中:《述學》,臺北:世界書局,西元1962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安弘:《儒家孝道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西元1992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保淳:《經世思想與文學經世──明末清初經世文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西元1993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長耀:《孔墨思想之比較》(新訂本),臺北:世紀書局,西元1981年再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柳詒徵:《中國文化史》,臺北:世界書局,西元1962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上海:上海書局,據西元1926年商務印書館影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浦衛忠:《春秋三傳綜合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西元1995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本漢:《左傳真偽考》,臺北:泰順出版社,西元1971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里仁書局,西元1995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章太炎:《章氏叢書》,臺北:世界書局,西元1958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章太炎:《國學略說》,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西元1974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90增訂6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素卿:《敘事與解釋──左傳經解研究》,臺北:書林出版社,西元1998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曾勤良:《左傳引詩賦詩之詩教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西元2003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福濱:《本世紀出土思想文獻與中國古典哲學研究論文集》,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西元1999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閻崇信:《墨子非儒篇彙考》,臺北﹕文史哲出版社,西元1983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家惠:《墨子國籍考辨》,嘉義:紅豆書局,西元1988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顧頡剛:《古史辨》,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西元1987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龍宇純:《韻鏡校注》,臺北:藝文印書館,西元1989年第八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韓復智:《兩漢的經濟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西元1969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籍秀琴:《中國姓氏源流史》,臺北:文津出版社,西元1998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根澤:《羅根澤說諸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西元2001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 臺灣專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文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山崎繁樹、野上矯介:《1600~1930臺灣史》,臺北:武陵出版社,西元1995年二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西元1956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詩琅:《日本殖民體制下的臺灣》,臺北:眾文圖書公司,西元1980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國璠:《三百年來臺灣作家與作品》,臺北:臺灣時報出版社,西元1977年再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杜武志:《日治時期的殖民教育》,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西元1997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三連、蔡培火等:《臺灣近代民族運動史》,臺北:自立晚報,西元1990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西元1992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世偉:《日據時期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文津出版社,西元1999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慶彰:《日據時期臺灣儒學參考文獻》,臺北:臺灣學生書局,西元2000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柏維:《臺灣文化協會滄桑》,臺北:臺原出版社,西元1998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蔾:《臺灣名人傳》,臺北:新亞出版社,西元1976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東嘉生:《臺灣經濟史二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西元1956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譽孚:《自惕的主體的臺灣史》,臺北:汗漫書屋籌備處,西元1998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連橫:《臺灣通史》,臺北:眾文出版社,西元1994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連橫:《連雅堂先生全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西元1992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炎憲主編:《歷史、文化與臺灣──臺灣研究研討會五十回紀錄》,板橋:臺灣風物雜誌社,西元1988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莊永明:《臺灣記事──臺灣歷史上的今天》,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西元2001年二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莊永明:《臺北人物誌》,臺北:臺北市政府新聞處,西元2000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臥松編輯:《崇文社文集》,嘉義:蘭記書局,西元1927年(昭和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秀政:《《臺灣民報》與近代民族運動》,彰化:現代潮出版社,西元1987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碧川編:《臺灣歷史年表》,臺北:臺灣文藝雜誌社,西元1983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榮鐘:《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臺北:晨星出版社,西元2000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榮鐘:《臺灣人物群像》,臺北:晨星出版社,西元2000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灣史》,臺北:眾文出版社,西元1984年再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灣省文獻會:《日據初期之鴉片政策附錄保甲制度》,南投:臺灣省文獻會,西元1978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昭瑛:《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西元1998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昭瑛:《臺灣儒學──起源、發展與轉化》,臺北:正中書局,西元2001年第二次印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漢光:《臺灣詩錄》,南投﹕臺灣省文獻會,西元1971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碧笙:《臺灣人民歷史》,臺北:人間出版社,西元1996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潘朝陽:《明清臺灣儒學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西元2001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文輝:《不悔集――日據時代臺灣社會與農民運動》,臺北:簡吉陳何基金會,西元1997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子建:《塹城詩薈──詩話篇》,新竹:新竹市文化中心,西元1994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龔顯宗:《臺灣文學家列傳》,臺北:五南出版社,西元2000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鷲巢敦哉:《警察沿革誌》,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西元1939年(昭和14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灣省縣市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基隆市政府:《基隆市志》,基隆:基隆市文獻委員會,西元1959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新竹市政府:《新竹市志》,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西元1997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北市政府:《臺北市志稿》,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西元1962年6月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北市政府:《臺北市志》,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西元1980年3月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新竹縣志》,南投:臺灣省政府出版社,西元1976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灣省通志》,南投:臺灣省政府出版社,西元1986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重修臺灣省通誌》,南投:臺灣省政府出版社,西元1998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報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呈祿編輯,婁子匡、黃天橫輯集:《臺灣民報》(大正12年─昭和5年),臺北:東方文化複刊,西元1973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煥清編輯,婁子匡、王詩琅、黃天橫輯集:《臺灣新民報》(昭和5年─昭和7年),臺北:東方文化複刊,西元1973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呈祿、王鍾麟編輯,婁子匡、王詩琅輯集:《臺灣》(大正11年─大正13年),臺北:東方文化複刊,西元1973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培火編輯,婁子匡、王詩琅輯集:《臺灣青年》(大正9年─大正11年),臺北:東方文化複刊,西元1973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詩報》(昭和6年─昭和19年),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收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灣日日新報》(明治31年─昭和19年),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收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南新報》(大正10年─昭和12年)微捲,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收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五) 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學位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文發:〈近代墨學的復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西元1973年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文顏:〈臺灣詩社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西元1979年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崇信:〈臺灣民間宗教信仰的人神崇拜─社會文化層面的哲學省思〉,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西元1994年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泰德:〈文化變遷下的臺灣傳統文人──黃得時評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西元1998年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伯維:〈臺灣文化協會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西元1984年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佩儒:〈孝經孝治思想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西元1999年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師範教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大歷史研究所,西元1983年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淑瑜:〈墨學問題之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西元1988年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洪世昌:〈臺灣民報與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化運動(1920─1932)〉,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西元1997年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俊雅:〈臺灣寫實詩作之抗日精神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西元1986年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麥鳳秋:〈臺灣地區三百年來書法風格之遞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西元2000年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琪椿:〈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學運動與社會主義思潮之關係初探(1927─1937)〉,國立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西元1994年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東珍:〈張深切《孔子哲學評論》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西元2000年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翠蘭:〈連雅堂學述〉,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西元1992年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中雲:〈整理國故運動之研究:以章太炎、胡適、顧頡剛為例〉,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西元1996年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程玉凰:〈洪棄生及其作品考述〉,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西元1995年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明柔:〈日據時代臺灣知識份子思想風格及其文學表現之研究〉,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西元1992年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維德:〈孔墨思想異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西元1991年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瑞箏:〈《左傳》禮意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西元1998年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翔任:〈張純甫「是左」、「非墨」思想研究──以古史辨運動為背景〉,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西元2002年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賴哲信:〈章實齋經世思想研究〉,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西元1999年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鍾美芳:〈日據時代櫟社之研究〉,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西元1986年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秀鈴:〈日治時期崇文社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西元2001年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川路祥代:〈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統合政策與「天皇國家理念」〉,《第二屆臺灣儒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成功大學中文系編,西元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世慶:〈皇民化運動前的臺灣社會生活改善運動〉,《思與言》第29卷第4期,西元19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長華:〈功能與意義——從孔墨對比角度看墨子價值觀〉,《孔孟月刊》第32卷第7期,西元1994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鼎宗:〈明鄭時期的臺灣儒學〉,《第一屆臺灣儒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西元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鼎宗:〈清領時期的臺灣儒學〉,《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西元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世偉:〈清末日據時期臺灣的士紳與鸞堂〉,《臺灣風物》第46卷第4期,西元1996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世偉:〈日治時代文社的研究──以「崇文社」為例〉,《臺灣風物》第47卷第3期,西元1997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明輝:〈論語「宰我問三年之喪」章中的倫理學問題〉,《中研院文哲所十周年紀念論文集》,西元1999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朝津〈章太炎之史學〉,《「章太炎與近代中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善同文教基金會編,臺北:里仁書局,西元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騰嶽:〈張純甫之詩及其「是左十說」之作〉,《臺灣風物》第15卷第3期,西元1965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培懿:〈日據時代臺灣儒學研究之類型〉,《第一屆臺灣儒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編,西元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書房之研究〉,《思與言》第16卷第3期,西元1978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書房教育之再檢討〉,《思與言》,第26卷第1期,西元19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榮富:〈臺灣儒學教育與古典詩的發展〉,《第一屆臺灣儒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編,西元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孟輝:〈清代臺灣「儒學」的教育宗旨析論〉,《孔孟月刊》第37卷第8期,西元1999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啟屏:〈乾嘉義理學的一個思考側面──論「具體實踐」的重要性〉,《乾嘉學者之義理學──第四次討論會論文集》,西元2000年12月16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錦銘:〈松社與松山吟詠〉,《臺北文物》第3卷第1期,西元1954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慶彰:〈張純甫的《左傳》研究〉,「第三屆臺灣儒學國際學術討論會」,未刊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海鳴:〈黃春潮及其作品〉,《臺北文物》第8卷第2期,西元1959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施懿琳:〈日治中晚期臺灣漢儒所面臨的危積極其因應之道——以彰化「崇文社」為例〉,《第一屆臺灣儒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編,西元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亦男:〈墨子「非命」「非儒」兩篇要義之省察〉,《成功大學學報》(人文篇)第13期,西元1978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日文:〈林幼春先生的思想與詩〉,《臺灣文獻》第19卷第2期,西元1968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翁聖峰:〈日據時期臺灣的儒學與儒教──以《臺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 ─1932)〉,《第二屆臺灣儒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西元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翁聖峰:〈試論連雅堂的「墨子觀」及其相關問題〉,《臺灣文獻》第45卷第3期,西元1994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翁聖峰:〈論日據時期臺灣新舊文學之研究不宜偏廢〉,《臺灣文學觀察雜誌》第8期,西元1982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婁子匡:〈三孝之子張純甫〉,《臺北文獻》6~8期合刊,西元1969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美娥:〈日治時代臺灣詩社林立的社會考察〉,《臺灣風物》第47卷第3期,西元1997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美娥:〈對立與協力:日治時期臺灣新舊文學論戰中傳統文人的典律反省與文化思維〉,《臺灣文學學報》第四冊,西元2003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林川、周春健:〈《左傳》引《詩》三論〉,《孔孟學報》第81期,西元2003年9月28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廖仁義:〈臺灣哲學的歷史構造——日據時期臺灣哲學思潮的發生與演進〉,《當代》第28期,西元1988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廖毓文:〈張純甫及其作品〉,《臺北文物》第8卷第1期,西元1959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世慶:〈星社〉,《臺北文物》第4卷第4期,西元1956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伯雄:〈左傳無經之傳考〉,《文史》第49輯,西元1999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夢痕:〈臺灣詩報與臺灣詩薈〉,《臺灣文獻》第6卷第3期,西元1955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潘朝陽:〈地方儒士興學設教的傳統及其意義——以臺灣為例的詮釋〉,《鵝湖學誌》第17期,西元1996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昌佳:〈韓愈「孔墨必相用」說之辨析〉,《鵝湖月刊》第27期第8期,西元2002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第二屆臺灣儒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編,西元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淵洯:〈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化運動中反傳統思想初探〉,《思與言》第26卷第1期,西元1988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鮑國順:〈論墨家對儒家的批評〉,《第二屆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西元1997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簡炯仁:〈五四運動與臺灣本土化運動〉,《五四運動八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西元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家惠:〈墨子非宋人楚人考辨〉,《嘉義農專學報》第10期,西元1984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韓寶華:〈章太炎治史精神芻議〉,《「章太炎與近代中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善同文教基金會編,臺北:里仁書局,西元1999年。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