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題名 陽明學派游學活動研究
作者 蔡淑閔
tsai,shu-min
貢獻者 董金裕
蔡淑閔
tsai,shu-min
關鍵詞 陽明學
游學
講學
明代思想史
跨地域性
日期 2004
上傳時間 18-Sep-2009 15:20:29 (UTC+8)
摘要   對於陽明學派的游學活動,筆者主要從四個層面:人的流動、社會關係的流動、思想的流動、書寫的流動來思考。游學基本上是一種人的流動,社會關係、思想以及書寫的流動,都是因為人的流動而來的。游學是一種個人的選擇,人為什麼游學,而陽明學派的游學又是屬於集體性的活動,如何進行流動,凝結出特定的組織、特定的社會價值。因此這一層面包括流動的目的與價值、流動的方式、流動的型態等問題。游學是走出家門的活動,人在游學的理想下,勢必會影響家庭生活的經營,而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使得社會關係產生變化。這一層面的問題包括家庭生活的犧牲、友天下士的理想、友倫的強調,以及在利益的糾葛中,講學的意義與人際關係產生變質。思想的流動主要是在流動的過程,發展出跨地域的思想議題,如良知之辯、四句教之辯、三教之辯等。書寫的流動則是陽明學者記錄流動的書寫,主要有會語及遊記,而這些書寫又會隨著人的流動而流動。
參考文獻 一、古籍類
《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十三經注疏》本)。
《周易王韓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5,《四部備要》本)。
《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十三經注疏》本)。
《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十三經注疏》本)。
《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十三經注疏》本)。
《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十三經注疏》本)。
《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十三經注疏》本)。
《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十三經注疏》本)。
朱熹,《四書集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0)。
司馬遷,《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79-1980,正史全文標校讀本)。
范曄,《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79-1980,正史全文標校讀本)。
脫脫,《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79-1980,正史全文標校讀本)。
宋濂,《元史》,(臺北:鼎文書局,1979-1980,正史全文標校讀本)。
張廷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
《明世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穆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李德洤修洪亮吉著,《涇縣志》,清嘉慶十一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陳善等修,《杭州府志》,萬曆七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魯銓等修、洪亮吉等纂,《寧國府志》,清嘉慶二十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釋笑峰等撰、施閏章補輯,《青原志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45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6)。
黃宗羲著,沈善洪主編,《明儒學案》,《黃宗羲全集》第七、八冊,(臺北:里仁書局,1987)。
黃宗羲撰,全祖望補,《宋元學案》,(臺北:世界書局,1991)。
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1997)。
趙翼,《陔餘叢考》,(臺北:世界書局,1970)。
《老子》,(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92,《四部備要》本)。
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朱熹,《朱熹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朱熹著,黎靖德編,《朱子語類》,(臺北:正中書局,1962)。
周敦頤,《周子全書》,(臺北:財團法人臺北市廣學社印書館,1975)。
張載,《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
陸九淵,《陸九淵集》,(臺北:里仁書局,1981)。
程顥、程頤,《二程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
尤時熙,《尤西川先生擬學小記》,《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9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王艮,《王心齋全集》,(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87)。
王宗沐,《敬所王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11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王時槐,《塘南王先生友慶堂合稿》,《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14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5)。
王守仁著,吳光等編校,《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王畿,《王龍溪全集》,(臺北:華文出版社,1970)。
王襞,《重雋東崖王先生遺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46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朱元璋,《御製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5)。
何心隱著,容肇祖整理,《何心隱集》,(北京:中華書局,1960)。
宋儀望,《華陽館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16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李贄,《李溫陵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1)。
周汝登,《東越證學錄》,(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
孟化鯉,《孟雲浦先生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67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季本,《季彭山先生文集》,《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集部第106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胡直,《衡廬精舍藏稿》,《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8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唐順之,《唐荊川先生集》,《叢書集成三編》十七《常州先哲遺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
徐階,《世經堂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79-80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耿定向,《耿天臺先生文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
袁中道,《珂雪齋前集》,《四庫禁燬叢刊》集部第181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高攀龍,《高子遺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9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張元忭,《張陽和先生不二齋文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54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張後覺,《張弘山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91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陳九川,《明水陳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72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陶望齡,《陶文簡公集》,《四庫禁燬叢刊》集部第9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傅山,《霜紅龕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
焦竑,《支談》,《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91)。
焦竑,《澹園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
程文德,《程文恭遺稿》,《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90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馮從吾,《馮恭定全書》,《叢書集成三編》哲學類第1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6)。
楊東明,《山居功課》,據東京高橋情報以日本內閣文庫藏明萬曆四十年序范炳校刊本影印,漢學研究中心藏。
楊起元,《太史楊復所先生證學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90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5)。
楊起元,《續刻楊復所先生家藏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67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鄒元標,《鄒南臯語義合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14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5)。
鄒元標,《願學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9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鄒守益,《東廓鄒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65、66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鄒德涵,《鄒聚所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57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管志道,《問辨牘》,《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87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5)。
管志道,《續問辨牘》,《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88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5)。
管志道,《從先維俗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88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5)。
管志道,《管子惕若齋集》,據東京高橋情報以日本內閣文庫藏明萬曆二十四年序刊本影印,漢學研究中心藏。
趙貞吉,《趙文肅公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00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劉元卿,《劉聘君全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54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劉宗周著,戴璉璋、吳光主編、丁曉強點校,《劉宗周全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
歐陽德,《歐陽南野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80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蔣信,《蔣道林先生文粹》,《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96冊,(臺南:莊嚴出版社, 1997)。
鄧元錫,《潛學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30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鄧以讚,《鄧定宇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56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薛侃,《研幾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9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薛應旂,《方山先生文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16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聶豹,《雙江聶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72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顏鈞著,黃宣民標點整理,《顏鈞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魏良弼,《太常少卿魏水洲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85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羅汝芳,《旴江羅近溪先生全集》,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據萬曆四十六年浙江劉一焜刊本攝製。
羅汝芳,《盱壇直詮》,(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96)。
羅汝芳,《耿中丞楊太史批點近溪羅子全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29、130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羅汝芳,《羅明德公文集》,據東京高橋情報以日本內閣文庫藏明崇禎五年序刊本影印,漢學研究中心藏。
羅洪先,《石蓮洞羅先生文集》,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據明萬曆丙辰陳于廷文江刊本攝製。
羅洪先,《念菴文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第127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羅洪先,《念菴羅先生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89、90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羅欽順,《羅整庵先生存稿》,(臺北:廣學社印書館,1975)。
顧炎武,《原抄本日知錄》,(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
顧憲成,《小心齋劄記》,(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5)。
顧憲成,《涇臯藏稿》,《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9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顧憲成,《顧端文公遺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14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5)。
二、近人專著類
Edward T. Ch’ien(錢新祖), Chiao Hung 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Neo-Confucianism in the Late Ming.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6)。
Ping-ti Ho(何炳棣),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2)。
Susan Mann, Precious Records(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W. T. de Bary ed., Self and Society in Ming Though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0)。
小野和子,《明季黨社考──東林與復社》,(京都:同朋舍,1996)。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世家族與政治比較歷史論文集》一,(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
中國明代研究學會主編,《明人文集與明代研究》,(臺北:中國明代研究學會,2001)。
方祖猷,《王畿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牛建強,《明代中後期社會變遷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王子今,《中國古代行旅生活》,(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王淑良,《中國旅游史》,(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
包弼德著,劉寧譯,《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
古清美,《明代理學論文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
全漢昇,《明清經濟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
朱漢民,《中國的書院》,(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1996)。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
艾爾曼著,趙剛譯,《經學、政治和宗族──中華帝國晚期常州今文學派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
余英時,《現代儒學論》,(River Edge,NJ:八方文化企業公司,1996)。
吳萬居,《宋代書院與宋代學術之關係》,(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
吳震,《明代知識界講學活動繫年》,(上海:學林出版社,2003)。
吳震,《陽明後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吳震,《聶豹羅洪先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社群──歷史、思想與實踐》,(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
李材棟,《江西古代書院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周志文,《晚明學術與知識分子論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
周明初,《晚明士人心態及文學個案》,(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
周德昌,《中國教育史研究》(明清分卷),(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1995)。
岡田武彥著,吳光、錢明、屠承先譯,《王陽明與明末儒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島田虔次,《中國に於ける近代思惟の挫折》,(東京:筑摩書房,1949)。
秦家懿,《王陽明》,(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
郝延平,魏秀梅編,《近世中國之傳統與蛻變:劉廣京院士七十五歲祝壽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
酒井忠夫,《中國善書の研究》,(東京:弘文堂,2000)。
馬積高,《宋明理學與文學》,(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
張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
梁其姿,《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
盛朗西,《中國書院制度》,(臺北:華世出版社,1977)。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4)。
陳必祥,《古代散文文體概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
陳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陳思倫等著,《觀光學概論》,(臺北:空中大學出版社,1995)。
陳啟天著,《增訂韓非子校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
陳萬益,《晚明小品與明季文人生活》,(臺北:大安出版社,1997)。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
陳榮捷,《王陽明與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陳學文,《明清時期商業書及商人書之研究》,(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陳寶良,《飄搖的傳統──明代城市生活長卷》,(長沙:湖南出版社,1996)。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3)。
嵇文甫,《左派王學》,(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
彭國翔,《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
曾陽晴,《無善無惡的理想道德主義》,(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2)。
程玉瑛,《晚明被遺忘的思想家:羅汝芳(近溪)詩文事蹟編年》,(臺北:廣文書局,1995)。
陽明學大系編輯部,《陽明學入門》,(東京:明德出版社,1991)。
黃進興,《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臺北:允晨出版社,2003)。
楊布生、彭定國,《中國書院文化》,(臺北:雲龍出版社,1997)。
楊國楨、陳支平,《明史新編》,(臺北:昭明出版社,1999)。
楊國榮,《心學之思──王陽明哲學的闡釋》,(北京:三聯書店,1997)。
溝口雄三,《中國前近代思想の屈折と展開》,(東京:東京大學,1980)。
溝口雄三著,林右崇譯,《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臺北:國立編譯館,1994)。
溝口雄三著,索介然、龔穎譯,《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北京:中華書局, 1997)。
溝口雄三著,陳耀文譯,《中國前近代思想之曲折与展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溝口雄三著,趙士林譯,《中國的思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導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臧維熙等編,《中國旅遊文化大辭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劉述先主編,《儒家思想在現代東亞──中國大陸與臺灣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0)。
樊克政,《中國書院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
錢杭、承載,《十七世紀江南社會生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
謝國楨,《明清之際黨社運動考》,(臺北:臺灣商印務印書館,1978)。
懷效鋒,《嘉靖專制政治與法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羅久蓉編,《無聲之聲Ⅲ:近代中國的婦女與文化,1600-1950》,(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
關文發、顏廣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龔鵬程,《游的精神文化史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
三、期刊論文類
Chu, Hung-lam(朱鴻林),“The Debate over Recognition of Wang Yang-ming,”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48.1(1988),pp.47-70。
Joanna F. Handlin Smith, “Benevolent Societies: The Reshaping of Charity During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Ch’ing,”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46.2(1987),pp.309-337。
Pei-yi Wu(吳百益), “Self-examination and Confession of Sins in Traditional China,”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39:1(1979),pp.5-38。
Peter K. Bol, “The Examination System and the Shih,” Asia Major 3, no. 2(1990),pp.149-171。
夫馬進,〈同善會小史〉,《史林》65卷4期(1982),頁37-76。
毛文芳,〈晚明「狂禪」探論〉,《漢學研究》19卷2期(2001),頁171-200。
毛文芳,〈閱讀與夢憶──晚明旅遊小品試論〉,《中正中文學報年刊》3期(2000),頁1-44。
王汎森,〈「心即理」說的動搖與明末清初學風之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5本2分(1994),頁333-373。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新史學》14卷3期(2003),頁177-194。
王汎森,〈日譜與明末清初思想家──以顏李學派為主的討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9本2分(1998),頁245-295。
王汎森,〈明末清初的人譜與省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3本3分(1993),頁679-712。
包遵信,〈王學的崛起和晚明社會思潮〉,《中國文化研究集刊》2,(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4),頁18-44。
左東嶺,〈耿、李之爭與李贄晚年的人格心態巨變〉,《北方論叢》1994年5期(1994),頁76-82。
左東嶺,〈論張居正的心學淵源及其與萬曆士人心態之關係〉,《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2期(2001),頁66-78。
成復旺,〈從「無善無惡」到「人必有私」──明代思想史上一段心的解放之路〉,《中國文化》10期(1994),頁179-189。
朱漢民,〈古代學校的會講論辯〉,《教育評論》1997年2期(1997),頁54-55。
朱鴻林,〈明代中期地方社區治安重建理想之展現──山西河南地區所行鄉約之例〉,《中國學報》31期(1991),頁87-100。
朱鴻林,〈國家與禮儀:元明二代祀孔典禮的儀節變化〉,《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9卷5期(1999)。
朱鴻林,〈理論型的經世之學──真德秀大學衍義之用意及其著作背景〉,《食貨月刊》3、4期(1985)。
朱鴻林,〈陽明從祀典禮的爭議和挫折〉,《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5期(1996),頁167-181。
何淑宜,〈以禮化俗──晚明士紳的喪俗改革思想及其實踐〉,《新史學》卷11期3(2000),頁49-100。
吳智和,〈明人山水休閒生活〉,《漢學研究》20卷1期(2002),頁101-129。
吳智和,〈明人習靜休閒生活〉,《華岡文科學報》25期(2002),頁145-193。
吳震,〈錢緒山の思想にっいて-王龍溪•羅念菴を通じて-〉,日本京都大學《中國思想史研究》19期(1996)。
呂妙芬,〈儒釋交融的聖人觀:從晚明儒家聖人與菩薩形象相似處及對生死議題的關注談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2期(1999),頁165-208。
宋美□,〈自我主體、階級認同與國族建構:論狄福、菲爾定和包士威爾的旅行書〉,《中外文學》26卷4期(1997),頁4-28。
岑溢成,〈王心齋安身論今詮〉,《鵝湖學誌》14期(1995),頁59-82。
巫仁恕,〈明代平民服飾的流行風尚與士大夫的反應〉,《新史學》卷10期3(1999),頁55-100。
巫仁恕,〈晚明的旅遊活動與消費文化-以江南為討論中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1期(2003),頁87-143。
李弘祺,〈朱熹、書院與私人講學的傳統〉,《國立編譯館館刊》19卷(1985),頁1-13。
李伏明,〈論陽明心學的內在矛盾與王學講會活動──以江右王門學派為例〉,《井岡山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3卷4期(2002),頁5-10。
李材棟,〈關於鵝湖之會與鵝湖書院〉,《南昌航空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卷2期(2000),頁54-57。
李鴻瓊,〈空間,旅行,後現代:波西亞與海德格〉,《中外文學》26卷4期(1997),頁83-117。
步近智,〈明萬曆年間理學內部的一場論辯〉,《孔子研究》1987年1期(1987),頁74-82。
周益忠,〈從子產不毀鄉校到尋孔顏樂處──兼談孔門對話精神對後世教改的啟示〉,《國文學誌》6期(2002),頁29-52。
林月惠,〈論聶雙江「忽見心體」與羅念菴「徹悟仁體」之體驗──一種「現象學的描述」之理解〉,《鵝湖月刊》22卷8期(1997),頁28-36。
林月惠,〈聶雙江「歸寂說」之衡定──以王陽明思想為理論判準的說明〉,《嘉義師院學報》6期(1992),頁275-316。
林月惠,〈聶雙江「歸寂說」析論〉,《中國文學研究》第3輯(1989),頁93-123。
林素英,〈焦竑之三教觀〉,《花蓮師院學報》6期(1996),頁147-176。
林惠勝,〈試論王陽明的萬物一體〉,《中國學術年刊》16期(1995),頁53-77。
林惠勝,〈試論王龍谿「三教合一」說──以〈調息說〉為例〉,《中國學術年刊》14期(1993),頁161-179。
林樂昌,〈王陽明的講學生涯和社會教化使命──兼論明代儒教民間講學的現代意義〉,《哲學與文化》23卷1期(1996)。
林麗月,〈衣裳與風教──晚明的服飾風尚與「服妖」議論〉,《新史學》卷10期3(1999),頁111-157。
林麗月,〈晚明「崇奢」思想隅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9期(1991),頁215-234。
柳光敏,〈試論明代書院官學化的歷程〉,《齊魯學刊》1994年4期(1994),頁90-93。
胡錦媛,〈繞著地球跑──當代臺灣旅行文學〉,《幼獅文藝》83卷11、12期(1996),頁24-28、51-59。
徐林,〈明代中後期隱士與山人之文化透析〉,《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0卷4期,(2004),頁137-141。
徐泓,〈明代社會風氣的變遷:以江浙地區為例〉,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1989),頁137-159。
高明士,〈書院祭祀空間的教育作用〉,《國際儒學研究》第三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張立文,〈儒佛之辯與宋明理學〉,《中國哲學史》2000年2期(2000),頁14-25。
張克偉,〈陽明學研究論著目錄〉,《書目季刊》22卷3期(1988),頁91-139。
張鶴泉,〈東漢時代的游學風氣及社會影響〉,《求是學刊》1995年2期(1995),頁104-109。
曹國慶,〈王守仁的心學思想與他的鄉約模式〉,《社會科學戰線》1994年6期(1994),頁76-84。
陳立勝,〈王陽明「四句教」的三次辯難及其詮釋學義蘊〉,《臺大歷史學報》29期(2002)。
陳來,〈中國宋明儒學研究的方法、視點和趨向〉,《浙江學刊》2001年3期(2001),頁32-37。
陳來,〈世紀末中國哲學研究的挑戰〉,《哲學雜誌》31期(2000),頁8-23。
陳來,〈明嘉靖時期王學知識人的會講活動〉,《中國學術》,(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頁1-53。
陳長房,〈建構東方與追尋主體:論當代英美旅行文學〉,《中外文學》26卷4期(1997),頁29-69。
陳時龍,〈十六、十七世紀徽州府的講會活動〉,《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0期(2003),頁133-183。
陳時龍,〈從首善書院之禁毀看晚明政治與講學的衝突〉,《史學月刊》2003年8期(2003),頁40-45。
陳時龍,〈晚明書院結群現象研究──東林書院網絡的構成、宗旨與形成〉,《安徽史學》2003年5期(2003),頁5-11。
陳寶良,〈明代生員層的仕進之途〉,《安徽史學》2002年4期(2002),頁2-10。
陳寶良,〈明代生員層社會生活之真面相〉,《浙江學刊》2001年3期(2001),頁161-166。
陳寶良,〈明末儒家倫理的困境及其新動向〉,《史學月刊》2000年5期(2000),頁43-49。
勞思光,〈王門功夫論問題之爭議及儒學精神之特色〉,《新亞學術集刊》3期(1982),頁1-20。
彭國翔,〈周海門的學派歸屬與《明儒學案》相關問題之檢討〉,《清華學報》31卷3期(2002),頁339-373。
程玉瑛,〈王艮(一四八三至一五四一)與泰州學派:良知的普及化〉,《師大歷史學報》17期(1989),頁59-136。
楊玉華,〈語錄體與中國古代白話學術〉,《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3期(1999),頁108-112。
楊芳燕,〈明清之際思想轉向的近化意涵──研究現狀與方法的省察〉,《漢學研究通訊》78期(2001),頁44-53。
路新生,〈對王學學風的再認識〉,《孔孟學報》65期(1993),頁157-177。。
福田殖,〈羅念菴の「冬遊記」について──王門における講學活動の一場面〉,《陽明學》6(1994),頁2-27。
趙園,〈游走與播遷──關於明清之際一種文化現象的分析〉,《東南學術》2003年2期(2003),頁4-18。
劉太祥,〈漢代游學之風〉,《中國史研究》1998年4期(1998),頁43-54。
劉志琴,〈晚明城市風尚初探〉,《中國文化研究集刊》1,(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4),頁190-208。
劉振維,〈孔顏樂處辯〉,《哲學與文化》22卷5、6期(1995),頁457-466、550-557。
劉桂光,〈論江右王門羅念菴之思想〉,《鵝湖學誌》14(1995),頁83─123。
劉萬里,〈論晚明狂人──一種新型士人精神的確立〉,《北方論叢》1999年5期(1999),頁10-15。
蔡淑閔,〈王陽明與書院〉,《孔孟月刊》40卷2期(2001),頁22─30。
蔡淑閔,〈四庫全書子部儒家類圖書著錄原則析論〉,《孔孟月刊》42卷2期(2003),頁40-47。
鄭宗義,〈明儒陳白沙學思探微──兼釋心學言覺悟與自然之義〉,《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5期(1999),頁337-388。
錢明,〈十年來陽明學研究的狀況和進展〉,《孔子研究》1989年2期(1989),頁114-120。
錢明,〈陽明之教法與王學之裂變〉,《孔子研究》2003年3期(2003),頁89-99。
鍾彩鈞,〈錢緒山及其整理陽明文獻的貢獻〉,《中國文哲研究通訊》8卷3期(1998),頁69-89。
龐萬里,〈王陽明「四句教法」及其後學之分化〉,《河北大學學報》1994年4期(1994),頁100-106。
四、學位論文類
Anne T. Gerritsen, Gods and governors: Interpreting the religious realms in Ji`an (Jiangxi) during the Southern Song,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China) ,(Ph.D., Harvard University,2001)。
Miaw-fen Lu(呂妙芬), Practice as Knowledge: Yang-ming Learning and Chiang-hui in Sixteenth-Century China. (Ph.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1997)。
Peter B. Ditmanson, Contesting authority: Intellectual lineages and the Chinese Imperial Court from the twelfth to the fifteenth centuries. ,(Ph.D., Harvard University,1999)。
王鴻泰,《流動與互動──由明清間城市生活的特性探測公眾場域的開展》,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
安贊淳,《明代理學家文學理論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朱鴻,《大禮議與明嘉靖初期的政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
林月惠,《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
林佳蓉,《承擔與自在之間──從朱熹的詩歌論其生命態度的依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
張嘉昕,《明人的旅遊生活》,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張藝曦,《講學與政治:明代中晚期講學性質的轉變及其意義》,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蔡淑閔,《王陽明四句教之開展與衍化》,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87151501
9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87151501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董金裕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蔡淑閔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tsai,shu-minen_US
dc.creator (作者) 蔡淑閔zh_TW
dc.creator (作者) tsai,shu-minen_US
dc.date (日期) 2004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8-Sep-2009 15:20:29 (UTC+8)-
dc.date.available 18-Sep-2009 15:20:29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8-Sep-2009 15:20:29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87151501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5562-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7151501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3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對於陽明學派的游學活動,筆者主要從四個層面:人的流動、社會關係的流動、思想的流動、書寫的流動來思考。游學基本上是一種人的流動,社會關係、思想以及書寫的流動,都是因為人的流動而來的。游學是一種個人的選擇,人為什麼游學,而陽明學派的游學又是屬於集體性的活動,如何進行流動,凝結出特定的組織、特定的社會價值。因此這一層面包括流動的目的與價值、流動的方式、流動的型態等問題。游學是走出家門的活動,人在游學的理想下,勢必會影響家庭生活的經營,而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使得社會關係產生變化。這一層面的問題包括家庭生活的犧牲、友天下士的理想、友倫的強調,以及在利益的糾葛中,講學的意義與人際關係產生變質。思想的流動主要是在流動的過程,發展出跨地域的思想議題,如良知之辯、四句教之辯、三教之辯等。書寫的流動則是陽明學者記錄流動的書寫,主要有會語及遊記,而這些書寫又會隨著人的流動而流動。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導言••••••••••••••••••••••••••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定義與範圍••••••••••••••••••••• 2
 第三節 文獻探討與研究方法••••••••••••••••••• 6
 第四節 研究架構•••••••••••••••••••••••• 10

第二章 游學之目的與價值••••••••••••••••• 13
 第一節 傳播師教••••••••••••••••••••••••16
  一、師教不彰••••••••••••••••••••••••16
  二、王學分化••••••••••••••••••••••••19
 第二節 以友輔仁••••••••••••••••••••••••21
  一、會友之重要•••••••••••••••••••••••22
  二、會友與為仁由己•••••••••••••••••••••24
 第三節 萬物一體之仁••••••••••••••••••••••27
  一、講學與萬物一體•••••••••••••••••••••28
  二、講學與經世致用•••••••••••••••••••••30

第三章 游學之固定活動•••••••••••••••••••39
 第一節 論學••••••••••••••••••••••••••40
  一、論學活動••••••••••••••••••••••••40
  二、言說與工夫•••••••••••••••••••••••42
 第二節 祭祀••••••••••••••••••••••••••47
  一、祭祀活動••••••••••••••••••••••••48
  二、祭祀之意義•••••••••••••••••••••••49
 第三節 歌詩••••••••••••••••••••••••••50
  一、歌詩活動••••••••••••••••••••••••51
  二、歌詩之目的•••••••••••••••••••••••53
 第四節 靜坐••••••••••••••••••••••••••55
  一、靜坐活動••••••••••••••••••••••••56
  二、靜坐之意義•••••••••••••••••••••••59
 第五節 省過••••••••••••••••••••••••••62
  一、省過活動••••••••••••••••••••••••63
  二、省過之意義•••••••••••••••••••••••65

第四章 跨地域之游學活動與人際關係•••••••••••73
 第一節 家庭與游學之抉擇••••••••••••••••••••74
  一、友天下士之理想•••••••••••••••••••••74
  二、家庭生活之犧牲•••••••••••••••••••••78
 第二節 跨地域之游學活動••••••••••••••••••••83
  一、游學之模式•••••••••••••••••••••••84
  二、制度化之游學活動••••••••••••••••••••90
 第三節 人際關係之創造與轉變••••••••••••••••••101
  一、友倫之強調•••••••••••••••••••••••102
  二、人際關係之轉變•••••••••••••••••••••104

第五章 游學活動與思想對話••••••••••••••••113
 第一節 良知之辯••••••••••••••••••••••••114
  一、見在良知••••••••••••••••••••••••115
  二、未發已發與寂感•••••••••••••••••••••119
  三、致知格物••••••••••••••••••••••••122
 第二節 四句教之辯•••••••••••••••••••••••128
  一、工夫論之辯•••••••••••••••••••••••129
  二、本體論之辯•••••••••••••••••••••••134
 第三節 三教之辯••••••••••••••••••••••••155
  一、嚴明三教••••••••••••••••••••••••156
  二、三教同道••••••••••••••••••••••••160
  三、三教合一••••••••••••••••••••••••165

第六章 游學書寫與個案研究••••••••••••••••• 175
 第一節 游學人生的典範──王畿的會語••••••••••••••176
  一、旅行、游學與書寫••••••••••••••••••••178
  二、仕進與講學的抉擇••••••••••••••••••••182
  三、「游」的人生觀•••••••••••••••••••••186
 第二節 自我與他者的對話──羅洪先的遊記••••••••••••189
  一、旅行、游學與書寫••••••••••••••••••••191
  二、自我的追尋•••••••••••••••••••••••195
  三、自我與他者的對話••••••••••••••••••••204

第七章 結論••••••••••••••••••••••••••213
 第一節 人的流動••••••••••••••••••••••••214
 第二節 社會關係的流動•••••••••••••••••••••218
 第三節 思想的流動•••••••••••••••••••••••220
 第四節 書寫的流動•••••••••••••••••••••••223

附錄Ⅰ:陽明學派學者字號生卒年籍貫文集表•••••••227

附錄Ⅱ:嘉靖年間紀念陽明之書院講會祠堂表•••••••233

附錄Ⅲ:王畿游學經歷簡表••••••••••••••••••237

附錄Ⅳ:羅洪先游學經歷簡表••••••••••••••••243

參考書目••••••••••••••••••••••••••••245
zh_TW
dc.format.extent 42877 bytes-
dc.format.extent 77521 bytes-
dc.format.extent 279545 bytes-
dc.format.extent 570147 bytes-
dc.format.extent 682087 bytes-
dc.format.extent 785155 bytes-
dc.format.extent 964519 bytes-
dc.format.extent 729517 bytes-
dc.format.extent 233756 bytes-
dc.format.extent 252852 bytes-
dc.format.extent 131233 bytes-
dc.format.extent 171608 bytes-
dc.format.extent 91015 bytes-
dc.format.extent 255233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87151501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陽明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游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講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明代思想史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跨地域性zh_TW
dc.title (題名) 陽明學派游學活動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古籍類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十三經注疏》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易王韓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5,《四部備要》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十三經注疏》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十三經注疏》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十三經注疏》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十三經注疏》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十三經注疏》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十三經注疏》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熹,《四書集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司馬遷,《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79-1980,正史全文標校讀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范曄,《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79-1980,正史全文標校讀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脫脫,《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79-1980,正史全文標校讀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濂,《元史》,(臺北:鼎文書局,1979-1980,正史全文標校讀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廷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世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穆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德洤修洪亮吉著,《涇縣志》,清嘉慶十一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善等修,《杭州府志》,萬曆七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魯銓等修、洪亮吉等纂,《寧國府志》,清嘉慶二十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釋笑峰等撰、施閏章補輯,《青原志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45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宗羲著,沈善洪主編,《明儒學案》,《黃宗羲全集》第七、八冊,(臺北:里仁書局,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宗羲撰,全祖望補,《宋元學案》,(臺北:世界書局,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翼,《陔餘叢考》,(臺北:世界書局,197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老子》,(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92,《四部備要》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熹,《朱熹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熹著,黎靖德編,《朱子語類》,(臺北:正中書局,196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敦頤,《周子全書》,(臺北:財團法人臺北市廣學社印書館,19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載,《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陸九淵,《陸九淵集》,(臺北:里仁書局,19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程顥、程頤,《二程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尤時熙,《尤西川先生擬學小記》,《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9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艮,《王心齋全集》,(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宗沐,《敬所王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11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時槐,《塘南王先生友慶堂合稿》,《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14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守仁著,吳光等編校,《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畿,《王龍溪全集》,(臺北:華文出版社,197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襞,《重雋東崖王先生遺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46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元璋,《御製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心隱著,容肇祖整理,《何心隱集》,(北京:中華書局,196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儀望,《華陽館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16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贄,《李溫陵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汝登,《東越證學錄》,(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孟化鯉,《孟雲浦先生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67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季本,《季彭山先生文集》,《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集部第106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直,《衡廬精舍藏稿》,《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8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順之,《唐荊川先生集》,《叢書集成三編》十七《常州先哲遺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階,《世經堂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79-80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耿定向,《耿天臺先生文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袁中道,《珂雪齋前集》,《四庫禁燬叢刊》集部第181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攀龍,《高子遺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9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元忭,《張陽和先生不二齋文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54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後覺,《張弘山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91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九川,《明水陳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72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陶望齡,《陶文簡公集》,《四庫禁燬叢刊》集部第9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傅山,《霜紅龕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焦竑,《支談》,《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焦竑,《澹園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程文德,《程文恭遺稿》,《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90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馮從吾,《馮恭定全書》,《叢書集成三編》哲學類第1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東明,《山居功課》,據東京高橋情報以日本內閣文庫藏明萬曆四十年序范炳校刊本影印,漢學研究中心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起元,《太史楊復所先生證學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90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起元,《續刻楊復所先生家藏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67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鄒元標,《鄒南臯語義合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14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鄒元標,《願學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9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鄒守益,《東廓鄒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65、66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鄒德涵,《鄒聚所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57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管志道,《問辨牘》,《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87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管志道,《續問辨牘》,《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88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管志道,《從先維俗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88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管志道,《管子惕若齋集》,據東京高橋情報以日本內閣文庫藏明萬曆二十四年序刊本影印,漢學研究中心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貞吉,《趙文肅公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00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元卿,《劉聘君全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54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宗周著,戴璉璋、吳光主編、丁曉強點校,《劉宗周全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歐陽德,《歐陽南野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80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蔣信,《蔣道林先生文粹》,《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96冊,(臺南:莊嚴出版社, 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鄧元錫,《潛學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30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鄧以讚,《鄧定宇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56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薛侃,《研幾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9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薛應旂,《方山先生文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16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聶豹,《雙江聶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72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顏鈞著,黃宣民標點整理,《顏鈞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魏良弼,《太常少卿魏水洲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85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汝芳,《旴江羅近溪先生全集》,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據萬曆四十六年浙江劉一焜刊本攝製。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汝芳,《盱壇直詮》,(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汝芳,《耿中丞楊太史批點近溪羅子全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29、130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汝芳,《羅明德公文集》,據東京高橋情報以日本內閣文庫藏明崇禎五年序刊本影印,漢學研究中心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洪先,《石蓮洞羅先生文集》,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據明萬曆丙辰陳于廷文江刊本攝製。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洪先,《念菴文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第127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洪先,《念菴羅先生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89、90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欽順,《羅整庵先生存稿》,(臺北:廣學社印書館,19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顧炎武,《原抄本日知錄》,(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顧憲成,《小心齋劄記》,(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顧憲成,《涇臯藏稿》,《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9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顧憲成,《顧端文公遺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14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近人專著類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Edward T. Ch’ien(錢新祖), Chiao Hung 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Neo-Confucianism in the Late Ming.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ing-ti Ho(何炳棣),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usan Mann, Precious Records(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 T. de Bary ed., Self and Society in Ming Though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小野和子,《明季黨社考──東林與復社》,(京都:同朋舍,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世家族與政治比較歷史論文集》一,(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明代研究學會主編,《明人文集與明代研究》,(臺北:中國明代研究學會,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方祖猷,《王畿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牛建強,《明代中後期社會變遷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子今,《中國古代行旅生活》,(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淑良,《中國旅游史》,(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包弼德著,劉寧譯,《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古清美,《明代理學論文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全漢昇,《明清經濟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漢民,《中國的書院》,(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艾爾曼著,趙剛譯,《經學、政治和宗族──中華帝國晚期常州今文學派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余英時,《現代儒學論》,(River Edge,NJ:八方文化企業公司,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萬居,《宋代書院與宋代學術之關係》,(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震,《明代知識界講學活動繫年》,(上海:學林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震,《陽明後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震,《聶豹羅洪先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社群──歷史、思想與實踐》,(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材棟,《江西古代書院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志文,《晚明學術與知識分子論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明初,《晚明士人心態及文學個案》,(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德昌,《中國教育史研究》(明清分卷),(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岡田武彥著,吳光、錢明、屠承先譯,《王陽明與明末儒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島田虔次,《中國に於ける近代思惟の挫折》,(東京:筑摩書房,194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秦家懿,《王陽明》,(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郝延平,魏秀梅編,《近世中國之傳統與蛻變:劉廣京院士七十五歲祝壽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酒井忠夫,《中國善書の研究》,(東京:弘文堂,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馬積高,《宋明理學與文學》,(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梁其姿,《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盛朗西,《中國書院制度》,(臺北:華世出版社,197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必祥,《古代散文文體概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思倫等著,《觀光學概論》,(臺北:空中大學出版社,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啟天著,《增訂韓非子校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萬益,《晚明小品與明季文人生活》,(臺北:大安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榮捷,《王陽明與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學文,《明清時期商業書及商人書之研究》,(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寶良,《飄搖的傳統──明代城市生活長卷》,(長沙:湖南出版社,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嵇文甫,《左派王學》,(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國翔,《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曾陽晴,《無善無惡的理想道德主義》,(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程玉瑛,《晚明被遺忘的思想家:羅汝芳(近溪)詩文事蹟編年》,(臺北:廣文書局,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陽明學大系編輯部,《陽明學入門》,(東京:明德出版社,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進興,《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臺北:允晨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布生、彭定國,《中國書院文化》,(臺北:雲龍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國楨、陳支平,《明史新編》,(臺北:昭明出版社,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國榮,《心學之思──王陽明哲學的闡釋》,(北京:三聯書店,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溝口雄三,《中國前近代思想の屈折と展開》,(東京:東京大學,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溝口雄三著,林右崇譯,《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臺北:國立編譯館,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溝口雄三著,索介然、龔穎譯,《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北京:中華書局, 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溝口雄三著,陳耀文譯,《中國前近代思想之曲折与展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溝口雄三著,趙士林譯,《中國的思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導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臧維熙等編,《中國旅遊文化大辭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述先主編,《儒家思想在現代東亞──中國大陸與臺灣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樊克政,《中國書院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錢杭、承載,《十七世紀江南社會生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國楨,《明清之際黨社運動考》,(臺北:臺灣商印務印書館,197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懷效鋒,《嘉靖專制政治與法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久蓉編,《無聲之聲Ⅲ:近代中國的婦女與文化,1600-1950》,(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關文發、顏廣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龔鵬程,《游的精神文化史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期刊論文類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hu, Hung-lam(朱鴻林),“The Debate over Recognition of Wang Yang-ming,”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48.1(1988),pp.47-7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oanna F. Handlin Smith, “Benevolent Societies: The Reshaping of Charity During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Ch’ing,”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46.2(1987),pp.309-33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ei-yi Wu(吳百益), “Self-examination and Confession of Sins in Traditional China,”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39:1(1979),pp.5-3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eter K. Bol, “The Examination System and the Shih,” Asia Major 3, no. 2(1990),pp.149-17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夫馬進,〈同善會小史〉,《史林》65卷4期(1982),頁37-7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毛文芳,〈晚明「狂禪」探論〉,《漢學研究》19卷2期(2001),頁171-2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毛文芳,〈閱讀與夢憶──晚明旅遊小品試論〉,《中正中文學報年刊》3期(2000),頁1-4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汎森,〈「心即理」說的動搖與明末清初學風之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5本2分(1994),頁333-37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新史學》14卷3期(2003),頁177-1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汎森,〈日譜與明末清初思想家──以顏李學派為主的討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9本2分(1998),頁245-2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汎森,〈明末清初的人譜與省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3本3分(1993),頁679-7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包遵信,〈王學的崛起和晚明社會思潮〉,《中國文化研究集刊》2,(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4),頁18-4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左東嶺,〈耿、李之爭與李贄晚年的人格心態巨變〉,《北方論叢》1994年5期(1994),頁76-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左東嶺,〈論張居正的心學淵源及其與萬曆士人心態之關係〉,《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2期(2001),頁66-7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成復旺,〈從「無善無惡」到「人必有私」──明代思想史上一段心的解放之路〉,《中國文化》10期(1994),頁179-1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漢民,〈古代學校的會講論辯〉,《教育評論》1997年2期(1997),頁54-5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鴻林,〈明代中期地方社區治安重建理想之展現──山西河南地區所行鄉約之例〉,《中國學報》31期(1991),頁87-1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鴻林,〈國家與禮儀:元明二代祀孔典禮的儀節變化〉,《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9卷5期(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鴻林,〈理論型的經世之學──真德秀大學衍義之用意及其著作背景〉,《食貨月刊》3、4期(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鴻林,〈陽明從祀典禮的爭議和挫折〉,《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5期(1996),頁167-1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淑宜,〈以禮化俗──晚明士紳的喪俗改革思想及其實踐〉,《新史學》卷11期3(2000),頁49-1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智和,〈明人山水休閒生活〉,《漢學研究》20卷1期(2002),頁101-12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智和,〈明人習靜休閒生活〉,《華岡文科學報》25期(2002),頁145-1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震,〈錢緒山の思想にっいて-王龍溪•羅念菴を通じて-〉,日本京都大學《中國思想史研究》19期(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妙芬,〈儒釋交融的聖人觀:從晚明儒家聖人與菩薩形象相似處及對生死議題的關注談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2期(1999),頁165-2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美□,〈自我主體、階級認同與國族建構:論狄福、菲爾定和包士威爾的旅行書〉,《中外文學》26卷4期(1997),頁4-2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岑溢成,〈王心齋安身論今詮〉,《鵝湖學誌》14期(1995),頁59-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巫仁恕,〈明代平民服飾的流行風尚與士大夫的反應〉,《新史學》卷10期3(1999),頁55-1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巫仁恕,〈晚明的旅遊活動與消費文化-以江南為討論中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1期(2003),頁87-14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弘祺,〈朱熹、書院與私人講學的傳統〉,《國立編譯館館刊》19卷(1985),頁1-1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伏明,〈論陽明心學的內在矛盾與王學講會活動──以江右王門學派為例〉,《井岡山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3卷4期(2002),頁5-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材棟,〈關於鵝湖之會與鵝湖書院〉,《南昌航空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卷2期(2000),頁54-5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鴻瓊,〈空間,旅行,後現代:波西亞與海德格〉,《中外文學》26卷4期(1997),頁83-11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步近智,〈明萬曆年間理學內部的一場論辯〉,《孔子研究》1987年1期(1987),頁74-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益忠,〈從子產不毀鄉校到尋孔顏樂處──兼談孔門對話精神對後世教改的啟示〉,《國文學誌》6期(2002),頁29-5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月惠,〈論聶雙江「忽見心體」與羅念菴「徹悟仁體」之體驗──一種「現象學的描述」之理解〉,《鵝湖月刊》22卷8期(1997),頁28-3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月惠,〈聶雙江「歸寂說」之衡定──以王陽明思想為理論判準的說明〉,《嘉義師院學報》6期(1992),頁275-31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月惠,〈聶雙江「歸寂說」析論〉,《中國文學研究》第3輯(1989),頁93-12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素英,〈焦竑之三教觀〉,《花蓮師院學報》6期(1996),頁147-17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惠勝,〈試論王陽明的萬物一體〉,《中國學術年刊》16期(1995),頁53-7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惠勝,〈試論王龍谿「三教合一」說──以〈調息說〉為例〉,《中國學術年刊》14期(1993),頁161-1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樂昌,〈王陽明的講學生涯和社會教化使命──兼論明代儒教民間講學的現代意義〉,《哲學與文化》23卷1期(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麗月,〈衣裳與風教──晚明的服飾風尚與「服妖」議論〉,《新史學》卷10期3(1999),頁111-15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麗月,〈晚明「崇奢」思想隅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9期(1991),頁215-23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柳光敏,〈試論明代書院官學化的歷程〉,《齊魯學刊》1994年4期(1994),頁90-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錦媛,〈繞著地球跑──當代臺灣旅行文學〉,《幼獅文藝》83卷11、12期(1996),頁24-28、51-5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林,〈明代中後期隱士與山人之文化透析〉,《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0卷4期,(2004),頁137-14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泓,〈明代社會風氣的變遷:以江浙地區為例〉,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1989),頁137-15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明士,〈書院祭祀空間的教育作用〉,《國際儒學研究》第三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立文,〈儒佛之辯與宋明理學〉,《中國哲學史》2000年2期(2000),頁14-2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克偉,〈陽明學研究論著目錄〉,《書目季刊》22卷3期(1988),頁91-13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鶴泉,〈東漢時代的游學風氣及社會影響〉,《求是學刊》1995年2期(1995),頁104-10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曹國慶,〈王守仁的心學思想與他的鄉約模式〉,《社會科學戰線》1994年6期(1994),頁76-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立勝,〈王陽明「四句教」的三次辯難及其詮釋學義蘊〉,《臺大歷史學報》29期(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來,〈中國宋明儒學研究的方法、視點和趨向〉,《浙江學刊》2001年3期(2001),頁32-3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來,〈世紀末中國哲學研究的挑戰〉,《哲學雜誌》31期(2000),頁8-2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來,〈明嘉靖時期王學知識人的會講活動〉,《中國學術》,(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頁1-5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長房,〈建構東方與追尋主體:論當代英美旅行文學〉,《中外文學》26卷4期(1997),頁29-6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時龍,〈十六、十七世紀徽州府的講會活動〉,《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0期(2003),頁133-1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時龍,〈從首善書院之禁毀看晚明政治與講學的衝突〉,《史學月刊》2003年8期(2003),頁40-4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時龍,〈晚明書院結群現象研究──東林書院網絡的構成、宗旨與形成〉,《安徽史學》2003年5期(2003),頁5-1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寶良,〈明代生員層的仕進之途〉,《安徽史學》2002年4期(2002),頁2-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寶良,〈明代生員層社會生活之真面相〉,《浙江學刊》2001年3期(2001),頁161-16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寶良,〈明末儒家倫理的困境及其新動向〉,《史學月刊》2000年5期(2000),頁43-4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勞思光,〈王門功夫論問題之爭議及儒學精神之特色〉,《新亞學術集刊》3期(1982),頁1-2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國翔,〈周海門的學派歸屬與《明儒學案》相關問題之檢討〉,《清華學報》31卷3期(2002),頁339-37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程玉瑛,〈王艮(一四八三至一五四一)與泰州學派:良知的普及化〉,《師大歷史學報》17期(1989),頁59-13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玉華,〈語錄體與中國古代白話學術〉,《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3期(1999),頁108-1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芳燕,〈明清之際思想轉向的近化意涵──研究現狀與方法的省察〉,《漢學研究通訊》78期(2001),頁44-5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路新生,〈對王學學風的再認識〉,《孔孟學報》65期(1993),頁157-17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福田殖,〈羅念菴の「冬遊記」について──王門における講學活動の一場面〉,《陽明學》6(1994),頁2-2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園,〈游走與播遷──關於明清之際一種文化現象的分析〉,《東南學術》2003年2期(2003),頁4-1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太祥,〈漢代游學之風〉,《中國史研究》1998年4期(1998),頁43-5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志琴,〈晚明城市風尚初探〉,《中國文化研究集刊》1,(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4),頁190-2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振維,〈孔顏樂處辯〉,《哲學與文化》22卷5、6期(1995),頁457-466、550-55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桂光,〈論江右王門羅念菴之思想〉,《鵝湖學誌》14(1995),頁83─12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萬里,〈論晚明狂人──一種新型士人精神的確立〉,《北方論叢》1999年5期(1999),頁10-1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淑閔,〈王陽明與書院〉,《孔孟月刊》40卷2期(2001),頁22─3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淑閔,〈四庫全書子部儒家類圖書著錄原則析論〉,《孔孟月刊》42卷2期(2003),頁40-4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宗義,〈明儒陳白沙學思探微──兼釋心學言覺悟與自然之義〉,《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5期(1999),頁337-3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錢明,〈十年來陽明學研究的狀況和進展〉,《孔子研究》1989年2期(1989),頁114-12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錢明,〈陽明之教法與王學之裂變〉,《孔子研究》2003年3期(2003),頁8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鍾彩鈞,〈錢緒山及其整理陽明文獻的貢獻〉,《中國文哲研究通訊》8卷3期(1998),頁6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龐萬里,〈王陽明「四句教法」及其後學之分化〉,《河北大學學報》1994年4期(1994),頁100-1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學位論文類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nne T. Gerritsen, Gods and governors: Interpreting the religious realms in Ji`an (Jiangxi) during the Southern Song,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China) ,(Ph.D., Harvard University,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iaw-fen Lu(呂妙芬), Practice as Knowledge: Yang-ming Learning and Chiang-hui in Sixteenth-Century China. (Ph.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eter B. Ditmanson, Contesting authority: Intellectual lineages and the Chinese Imperial Court from the twelfth to the fifteenth centuries. ,(Ph.D., Harvard University,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鴻泰,《流動與互動──由明清間城市生活的特性探測公眾場域的開展》,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安贊淳,《明代理學家文學理論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鴻,《大禮議與明嘉靖初期的政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月惠,《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佳蓉,《承擔與自在之間──從朱熹的詩歌論其生命態度的依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嘉昕,《明人的旅遊生活》,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藝曦,《講學與政治:明代中晚期講學性質的轉變及其意義》,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淑閔,《王陽明四句教之開展與衍化》,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