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三國演義》的敘事認知與文本建構
作者 蔣聖安
Chiang, Sheng-an
貢獻者 羅宗濤
蔣聖安
Chiang, Sheng-an
關鍵詞 三國演義
歷史小說
敘事
文本
日期 2002
上傳時間 18-Sep-2009 15:21:06 (UTC+8)
摘要 摘要

  第一章為〈緒論〉,說明介紹本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以及研究範圍與用語的意義界定。
  第二章為〈《三國演義》的敘事認知〉,首先就明代之前關於小說文類的傳統論述,分為正統史書論述與文人評論兩大部分,依照其論述之時代順序,進行文類觀念上的說明探討,藉以檢視傳統小說文類之價值觀;其次,就傳統歷史小說的相關評論,檢視歷史演義小說敘事認知的文類觀;末節則是從《三國演義》的取材依據與敘事傳統二方面,探究《三國演義》一書所具有的敘事認知內容。
  第三章為〈《三國演義》的文本建構〉,分別從《三國演義》文本作品的敘事藝術、敘事題材、敘事思想等層面,探討其具體呈現之文本建構內容。
  第四章為〈結論〉,先說明中國歷史敘事傳統觀念對於小說所產生之深遠影響,接著探討歷史,小說與敘事的相互關係,最後則是就歷史小說的文類定位提出總結性看法,作為本篇論文結論。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古籍著作(依經、史、子、集及其他之順序排列):
《十三經注疏3周禮》。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漢.劉歆,《西京雜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漢.班固,《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79年。
西晉.陳壽撰、趙幼文等整理,《三國志校箋》。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
東晉.習鑿齒,《漢晉春秋輯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1939年。
唐.劉知幾,《史通》。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唐.魏徵等撰,《隋書》。台北:鼎文書局,1979年。
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北宋.歐陽修,《新唐書》。台北:鼎文書局,1979年。
元.脫脫,《宋史》。台北:鼎文書局,1978年。
莊子著、陳鼓應註,《莊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魏.曹植著、趙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
南梁.蕭統編,《文選》。台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
南齊.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台北:里仁書局,1998年。
唐.韓愈著、馬其昶注,《韓昌黎文集校注》。台北:世界書局,2002年。
唐.柳宗元,《柳河東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北宋.蘇軾,《東坡志林》。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南宋.耐得翁,《都城紀勝》。古鈔本。
南宋.吳自牧,《夢梁錄》。古鈔本。
南宋.曾慥,《類說》。台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南宋.洪邁,《夷堅志》。台北:明文書局,1982年。
南宋.羅燁:《醉翁談錄》。台北:世界書局,1972年。
元.王實甫,《孤本元明雜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7年。
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元曲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元曲選外編》。台北:中華書局,1967年。
鍾兆華校編,《元刊全相平話五種校注》。成都:巴蜀書社,1989年。
元.羅貫中,《明弘治版三國志通俗演義》影印本。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
明.馮夢龍,《新列國志》。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1年。
明.謝肇淛,《五雜俎》。台北:偉文出版社,1977年。
清.毛宗崗,《貫華堂本第一才子書》。古鈔本。
清.章學誠,《章實齋札記四種》。台北:廣文書局,1971年。
二、現代專著(依作者筆劃遞增排序):
三國演義學刊編輯部編,《三國演義學刊1》。四川: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5年。
──,《三國演義學刊2》。四川: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6年。
孔令境編,《中國小說史料》。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文鏡出版編輯部,《歷代小說序跋選注》。台北:文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
王汝梅、張羽,《中國小說理論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
王基,《三國演義新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1年。
王晴佳、古偉瀛,《後現代與歷史學:中西比較》。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0年。
王靖宇,《中國早期敘事文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
四川社會研究叢刊編輯部編,《三國演義研究集》。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1983年。
石昌渝,《中國小說源流論》。北京:三聯書店,1994年。
朱一玄、劉毓忱編,《三國演義資料匯編》。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3年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明清小說研究》第3期。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0年。
余嘉錫,《余嘉錫論學集》。台北:文海書局,1979年。
李厚基、林驊,《三國演義簡說》。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
周兆新,《三國演義考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河南社科院編輯部編,《三國演義研究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浦安迪,《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張京媛等譯,《文學批評術語》。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張烱等編,《中華文學通史》第三卷。北京:華藝出版社,1997年。
陳平原,《小說史:理論與實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陳其欣選編,《名家解讀三國演義》。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
章培恆、駱玉明編,《中國文學史》下冊。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
程毅中,《宋元小說研究》。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3年。
黃清泉等著,《明清小說的藝術世界》。台北:洪葉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
黃霖等著,《中國小說研究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
楊義,《中國古典小說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董乃斌,《中國古典小說的文體獨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寧宗一編,《中國小說學通論》。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齊裕焜,《中國歷史小說通史》。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年。
談鳳梁,《古小說論稿》。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
鄭鐵生,《三國演義的敘事藝術》。北京:新華出版社,2000年。
魯迅,《古小說鈎沈》。台北:盤庚出版社,1978年。
──,《中國小說史略》。台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
錢鍾書,《管錐篇》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霍雨佳,《三國演義美學價值》。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韓秋白、顧青,《中國小說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魏安,《三國演義版本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譚若非主編,《三國演義與中國文化》。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
三、學位論文(依發表時間遞增排序):
吳堅立,《三國演義考述》。台北: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年。
洪淳孝,《三國演義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1982年。
袁盛森,〈三國演義戰爭藝術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賴慧玲,〈儒家文藝觀中的象徵理論及其運用─以《三國演義》為例〉。台中: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陳薏如,〈三國演義評點研究--以毛評為中心〉。台北:私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金正起,〈三國演義修辭藝術探究〉。台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林素吟,〈傳統小說中軍師類型之研究-以「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為代表〉。台中:私立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廖文麗,〈古典小說虛實論研究-以《三國演義》為例〉。台北:國立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涂允文,〈《三國演義》的歷史敘述與認知─大眾文化歷史思維之研究〉。私立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88151020
9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88151020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羅宗濤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蔣聖安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iang, Sheng-anen_US
dc.creator (作者) 蔣聖安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iang, Sheng-anen_US
dc.date (日期) 200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8-Sep-2009 15:21:06 (UTC+8)-
dc.date.available 18-Sep-2009 15:21:0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8-Sep-2009 15:21:06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88151020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5566-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8151020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摘要

  第一章為〈緒論〉,說明介紹本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以及研究範圍與用語的意義界定。
  第二章為〈《三國演義》的敘事認知〉,首先就明代之前關於小說文類的傳統論述,分為正統史書論述與文人評論兩大部分,依照其論述之時代順序,進行文類觀念上的說明探討,藉以檢視傳統小說文類之價值觀;其次,就傳統歷史小說的相關評論,檢視歷史演義小說敘事認知的文類觀;末節則是從《三國演義》的取材依據與敘事傳統二方面,探究《三國演義》一書所具有的敘事認知內容。
  第三章為〈《三國演義》的文本建構〉,分別從《三國演義》文本作品的敘事藝術、敘事題材、敘事思想等層面,探討其具體呈現之文本建構內容。
  第四章為〈結論〉,先說明中國歷史敘事傳統觀念對於小說所產生之深遠影響,接著探討歷史,小說與敘事的相互關係,最後則是就歷史小說的文類定位提出總結性看法,作為本篇論文結論。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用語

第二章 《三國演義》的敘事認知
 第一節 中國小說的傳統文類觀
 第二節 歷史小說的傳統文類觀
 第三節 《三國演義》的敘事認知內容

第三章 《三國演義》的文本建構
 第一節 《三國演義》的敘事藝術
 第二節 《三國演義》的敘事題材
 第三節 《三國演義》的敘事思想

第四章 結論
 第一節 中國歷史的敘事傳統
 第二節 歷史、小說與敘事
 第三節 歷史小說的文類定位

後記

參考書目
zh_TW
dc.format.extent 14416 bytes-
dc.format.extent 14028 bytes-
dc.format.extent 15137 bytes-
dc.format.extent 38572 bytes-
dc.format.extent 104384 bytes-
dc.format.extent 81270 bytes-
dc.format.extent 40323 bytes-
dc.format.extent 20624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88151020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三國演義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歷史小說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敘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文本zh_TW
dc.title (題名) 《三國演義》的敘事認知與文本建構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古籍著作(依經、史、子、集及其他之順序排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十三經注疏3周禮》。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漢.劉歆,《西京雜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漢.班固,《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7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西晉.陳壽撰、趙幼文等整理,《三國志校箋》。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東晉.習鑿齒,《漢晉春秋輯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193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劉知幾,《史通》。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魏徵等撰,《隋書》。台北:鼎文書局,197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北宋.歐陽修,《新唐書》。台北:鼎文書局,197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元.脫脫,《宋史》。台北:鼎文書局,197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莊子著、陳鼓應註,《莊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魏.曹植著、趙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南梁.蕭統編,《文選》。台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南齊.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台北:里仁書局,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韓愈著、馬其昶注,《韓昌黎文集校注》。台北:世界書局,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柳宗元,《柳河東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北宋.蘇軾,《東坡志林》。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南宋.耐得翁,《都城紀勝》。古鈔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南宋.吳自牧,《夢梁錄》。古鈔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南宋.曾慥,《類說》。台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南宋.洪邁,《夷堅志》。台北:明文書局,198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南宋.羅燁:《醉翁談錄》。台北:世界書局,197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元.王實甫,《孤本元明雜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元曲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元曲選外編》。台北:中華書局,196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鍾兆華校編,《元刊全相平話五種校注》。成都:巴蜀書社,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元.羅貫中,《明弘治版三國志通俗演義》影印本。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馮夢龍,《新列國志》。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謝肇淛,《五雜俎》。台北:偉文出版社,197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毛宗崗,《貫華堂本第一才子書》。古鈔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章學誠,《章實齋札記四種》。台北:廣文書局,197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現代專著(依作者筆劃遞增排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國演義學刊編輯部編,《三國演義學刊1》。四川: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國演義學刊2》。四川: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孔令境編,《中國小說史料》。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文鏡出版編輯部,《歷代小說序跋選注》。台北:文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汝梅、張羽,《中國小說理論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基,《三國演義新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晴佳、古偉瀛,《後現代與歷史學:中西比較》。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靖宇,《中國早期敘事文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川社會研究叢刊編輯部編,《三國演義研究集》。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19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石昌渝,《中國小說源流論》。北京:三聯書店,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一玄、劉毓忱編,《三國演義資料匯編》。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明清小說研究》第3期。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余嘉錫,《余嘉錫論學集》。台北:文海書局,197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厚基、林驊,《三國演義簡說》。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兆新,《三國演義考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河南社科院編輯部編,《三國演義研究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浦安迪,《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京媛等譯,《文學批評術語》。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烱等編,《中華文學通史》第三卷。北京:華藝出版社,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平原,《小說史:理論與實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其欣選編,《名家解讀三國演義》。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章培恆、駱玉明編,《中國文學史》下冊。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程毅中,《宋元小說研究》。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清泉等著,《明清小說的藝術世界》。台北:洪葉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霖等著,《中國小說研究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義,《中國古典小說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董乃斌,《中國古典小說的文體獨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寧宗一編,《中國小說學通論》。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齊裕焜,《中國歷史小說通史》。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談鳳梁,《古小說論稿》。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鐵生,《三國演義的敘事藝術》。北京:新華出版社,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魯迅,《古小說鈎沈》。台北:盤庚出版社,197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小說史略》。台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錢鍾書,《管錐篇》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霍雨佳,《三國演義美學價值》。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韓秋白、顧青,《中國小說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魏安,《三國演義版本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譚若非主編,《三國演義與中國文化》。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學位論文(依發表時間遞增排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堅立,《三國演義考述》。台北: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洪淳孝,《三國演義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198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袁盛森,〈三國演義戰爭藝術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賴慧玲,〈儒家文藝觀中的象徵理論及其運用─以《三國演義》為例〉。台中: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薏如,〈三國演義評點研究--以毛評為中心〉。台北:私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正起,〈三國演義修辭藝術探究〉。台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素吟,〈傳統小說中軍師類型之研究-以「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為代表〉。台中:私立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廖文麗,〈古典小說虛實論研究-以《三國演義》為例〉。台北:國立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涂允文,〈《三國演義》的歷史敘述與認知─大眾文化歷史思維之研究〉。私立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