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開創與影響:王肅禮學義理及中古傳播歷程
作者 劉柏宏
Liu,Po-Hung
貢獻者 楊晉龍<br>林啟屏
Yang,Jin-Long<br>Ling,Chi-Ping
劉柏宏
Liu,Po-Hung
關鍵詞 王肅
鄭玄
鄭王之辨
中古
六朝
經學
經學史
禮學
義理
知識
實踐
皇清經解
皮錫瑞
教科書
經典
效應
影響
吉禮
郊祀
社稷
禘祫
宗廟
喪服
擴散
傳播
接受
徵引
引述循環
楊晉龍
日期 2006
上傳時間 18-Sep-2009 15:27:33 (UTC+8)
摘要 本文主要試圖回應傳統經學史論述中鄭王之辨此一議題。傳統經學史書寫中,或是以學派競爭的立場,或是採取鄭學中心角度,對王肅多予以負面評價。本文受到現象學思維啟發,試圖通過歷史性的追溯,重新梳理王肅形象的建構歷程。其次,透過重新閱讀目前傳世之王肅著述,以說明王肅個人的吉禮與凶禮主張,進而分析具體的禮文儀節,歸納出王肅禮學義體系的義理內涵與特質。第三、藉由中古禮家徵引王肅禮說的相關記載,以觀察王肅禮說在中古禮家進行禮學實踐時,造成了哪些短期影響及長期效應。
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緒論〉主在介紹本研究相關背景資訊、研究目的與研究方法;〈第二章:現代經學意義下王肅形象的建構與反省〉主要透過統計《皇清經解》中對於王肅的評議情形,以說明乾嘉學者對於王肅的總體觀感;其次以「教科書經典效應」的立場,分析清季皮錫瑞《經學歷史》對於現代經學研究環境所造成的影響。透過上述二者的討論,藉此說明現代經學研究者視野下王肅形象的建構過程。〈第三章:王肅禮學義理及其時代意義〉透過整理歸納,以說明王肅吉禮凶禮的具體主張,藉以呈現王肅禮學體系的人間屬性。此外,透過重建曹魏皇權語境的脈絡化處理方式,說明王肅禮學與明帝皇權的互動過程。〈第四章:王肅禮學體系的擴散與傳播〉藉由中古禮家明引王肅禮說的表現,以試圖說明王肅禮說對於中古禮制發展與禮學實踐的影響情形。並進而勾勒後世徵引行為如何反饋王肅禮說內涵。〈第五章:結論〉除了總結各章所得、研究缺失外,更試圖彰顯「擴散與傳播」的研究立場對中國古代(經)禮學研究具有哪些價值與意義。
參考文獻 一、古書今印本
1.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影印﹝清﹞嘉慶20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
2. ﹝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影印﹝清﹞嘉慶20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
3. ﹝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影印﹝清﹞嘉慶20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
4.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影印﹝清﹞嘉慶20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
5.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影印﹝清﹞嘉慶20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
6.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禮記註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影印﹝清﹞嘉慶20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
7.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清﹞齊召南:《禮記註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5冊。
8.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影印﹝清﹞嘉慶20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
9. ﹝晉﹞范甯集解,﹝唐﹞楊士勛疏:《春秋穀梁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影印﹝清﹞嘉慶20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
10. ﹝梁﹞蕭統,﹝唐﹞李善注:《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1957年影印宋淳熙本重雕鄱陽胡氏藏版)。
11. ﹝唐﹞蕭嵩等奉敕撰:《大唐開元禮》(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影印﹝清﹞洪氏公善堂刊本)。
12. ﹝唐﹞唐玄宗注,﹝宋﹞邢昺疏:《孝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影印﹝清﹞嘉慶20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
13. ﹝宋﹞李昉等奉敕撰:《太平御覽》(臺北:新興書局,1959年據王雲五先生前請張元濟先生向日本借帝室圖書寮京都東福寺東京岩崎氏靜嘉堂文庫藏宋刊珍本重印)。
14. ﹝宋﹞鄭樵:《通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603~605冊。
15. ﹝宋﹞鄭居中奉敕撰:《政和五禮新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647冊。
16. ﹝宋﹞章如愚:《群書考索》(臺灣: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936冊。
17.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臺北:新興書局,1963年)。
18. ﹝清﹞馬國翰輯:《玉函山房輯佚書》(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影印﹝清﹞同治10年(1871)辛未濟南皇華館書局補刻本)。
19. ﹝清﹞簡朝亮:《尚書集注述疏》(臺北:鼎文出版社,1972年)。
20. ﹝清﹞黃以周:《禮書通故》(臺北:華世出版社,1976年影印﹝清﹞光緒19年(1893)刊本)。
21. ﹝清﹞沈豫:《皇清經解提要》(臺北:廣文書局,1977年國學珍籍彙編本)。
22. ﹝清﹞王鳴盛,楊家駱主編:《王鳴盛讀書筆記十七種》(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
23. ﹝清﹞曾國藩:《經史百家雜鈔》(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1年據《四部備要》本影印),第577冊。
24. ﹝清﹞徐乾學:《讀禮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3冊。
25. ﹝清﹞沈廷芳:《十三經注疏正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92冊。
26. ﹝清﹞來保奉敕撰:《欽定大清通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655冊。
27. ﹝清﹞秦蕙田:《五禮通考》(中壢:聖環圖書,1994年影印﹝清﹞味經窩初刻試本)。
28. ﹝清﹞阮元:《儒林傳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影印《續修四庫全書》本),第537冊。
29. ﹝清﹞阮元編:《皇清經解》(臺北:復興書局,1961年影印﹝清﹞咸豐11年(1861)補刊道光9年(1829)刊本)。
30. ﹝清﹞王謨:《漢魏遺書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清﹞嘉慶三年(1798)刻本),第1199、1200冊。
31. ﹝清﹞王仁俊:《玉函山房輯佚書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續修四庫全書》影印上海圖書館藏稿本),第1206冊。
32. ﹝清﹞黃奭:《黃氏逸書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清﹞道光黃氏刻民國二十三年(1934)江都朱長圻補刊本),第1207冊。
33. ﹝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二、古書現代整理本
1. ﹝漢﹞司馬遷,﹝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1997年)。
2. ﹝漢﹞班固,﹝唐﹞顏師古注,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1997年)。
3. ﹝晉﹞張華,范寧校證:《博物志校證》(臺北:明文出版社,1981年)。
4. ﹝晉﹞陳壽,﹝劉宋﹞裴松之注,楊家駱主編:《新校本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1997年)。
5. ﹝劉宋﹞范曄,﹝唐﹞李賢等注,﹝晉﹞司馬彪補志,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後漢書并附編十三種》(臺北:鼎文書局,1999年)。
6. ﹝梁﹞沈約,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宋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90年)。
7. ﹝梁﹞蕭子顯,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南齊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96年)。
8. ﹝北齊﹞魏收,楊家駱主編:《新校本魏書附西魏書》(臺北:鼎文書局,1996年)。
9. ﹝北齊﹞顏之推,王利器集解:《顏氏家訓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10. ﹝隋﹞姚察等,楊家駱主編:《新校本陳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90年)。
11. ﹝唐﹞陸德明,黃焯彙校,黃延祖重輯:《經典釋文彙校》(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12. ﹝唐﹞李延壽,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北史并附編三種》(臺北:鼎文書局,1983年)。
13. ﹝唐﹞李延壽,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南史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94年)。
14. ﹝唐﹞房玄齡,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晉書并附編六種》(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
15. ﹝唐﹞杜佑,王文錦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16. ﹝唐﹞魏徵,楊家駱主編:《新校本隋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96年)。
17. ﹝後晉﹞劉昫,楊家駱主編:《新校本舊唐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89年)。
18.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19. ﹝宋﹞司馬光撰,﹝宋﹞胡三省注,章鈺校記:《新校資治通鑑》(臺北:世界書局,1987年)。
20. ﹝宋﹞歐陽修等,楊家駱:《新校本新唐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89年)。
21. ﹝清﹞孫星衍,陳抗等點校:《尚書今古文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22. ﹝清﹞皮錫瑞,周予同注:《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87年)。
23. ﹝清﹞皮錫瑞,陳抗等點校:《今文尚書考證》(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24. ﹝清﹞孫希旦,沈嘯寰等點校:《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25. ﹝清﹞孫星衍,駢宇騫點校:《問字堂集》(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與《岱南閣集》合印本)。
26. ﹝清﹞陳立,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27. ﹝清﹞紀昀等,四庫全書研究所整理:《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整理本)。
28. ﹝清﹞楊晨:《三國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29. ﹝清﹞孫詒讓,王文錦點校:《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30. ﹝清﹞王夫之:《讀通鑑論》(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31. ﹝清﹞章學誠,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32. ﹝清﹞江藩,漆永祥箋釋:《漢學師承記箋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33. ﹝清﹞趙翼:《陔餘叢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34.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1993年)。
35. 楊朝明:《孔子家語通解:附出土資料與相關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2005年)。
36. ﹝日﹞安居香山等輯:《緯書集成》(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三、現代著作
1. 葉德輝:《經學通誥》(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15年)。
2. 陳燕方:《經學源流淺說》(上海:文明書局,1922年)。
3. 伍憲子:《經學通論》(上海:東方文化,1936年)。
4. 李源澄:《經學通論》(成都:路明書店, 1944年)。
5. 蔣梅笙:《國學入門》(臺北:正中書局,1953年)。
6. 梁啟超:《國學研讀法三種》(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56年)。
7. 呂思勉:《經子解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57年)。
8. 傅隸樸:《國學概論》(臺北:中華叢書委員會,1958年)。
9. 王 易:《國學概論》(臺北:廣文書局,1962年)。
10. 屈萬里:《古籍導讀》(香港:綠原書店,1964年)。
11. 鄧鼎(鎮庵):《國學纂要》(臺北:民力雜誌社,1966年)。
12. 甘志清:《經子研讀指引》(臺北:華聯出版社,1968年)。
13. 裴普賢:《經學概述》(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69年)。
14. 劉百閔:《群經概論》(臺北:國防研究院出版部,1970年)。
15. 周 何:《春秋吉禮考辨》(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0年)。
16. 褚柏思:《六經道論》(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71年)。
17. 李九瑞:《國學表解》(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年)。
18. 王靜芝:《經學通論》(臺北:國立編譯館,1972年)。
19. 戴君仁:《梅園論學續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20. 簡博賢:《今存南北朝經學遺籍考》(臺北:黎明文化公司,1975年)。
21. 甘鵬雲:《經學源流考》(臺北:廣文書局,1977年)。
22. 朱自清:《經典常談》(臺北:興國出版社,1977年)。
23. 徐芹庭:《魏晉七家易學之研究》(臺北:成文出版社,1977年)。
24. 王熙元:《讀書指導》(臺北:南嶽出版社,1977年)。
25. 高 明:《高明文輯》(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8年)。
26. 莊嚴出版社:《國學淺談》(臺北:莊嚴出版社,1979年)。
27. 章景明:《殷周廟制論稿》(臺北:學海出版社,1979年)。
28. 趙景深:《國學問答 》( 臺北:廣文書局,1981年)。
29. 陳寅恪:《陳寅恪先生文集(一)‧金明館叢稿初編》(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30. 汪惠敏:《三國時代之經學研究》(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
31. 蔣伯潛:《經與經學》(臺北:世界書局,1983年)。
32. 杜松柏:《國學治學方法》(臺北:洙泗出版社,1983年)。
33. 木鐸編輯室:《國學導讀》(臺北:木鐸出版社,1984年)。
34. 范文瀾:《群經概論》(臺北:學海出版社,1985年)。
35. 錢基博:《經學通志》(臺北:學海出版社,1985年)。
36. 蔣伯潛:《十三經概論》(臺北:學海出版社,1985年)。
37. 高 明:《高明經學論叢》(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6年)。
38. 簡博賢:《今存三國兩晉經學遺籍考》(臺北:三民書局,1986年)。
39. 馬宗霍:《中國經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40. 張振鏞:《國學常識問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41. 章景明:《先秦喪服制度考》(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6年)。
42. 劉明水:《國學綱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43. 盧元駿:《五經四書要旨》(臺北:三民書店,1988年)。
44. 李威熊:《中國經學發展史論(上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45. 周予同:《群經概論》(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89年)。
46. 李學勤:《李學勤集─追溯‧考據‧古文明》(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
47. 顧藎臣:《經史子集概要》(北京:中國書店,1990年)。
48. 孫廣德:《政治神話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49. 江俠菴編譯:《先秦經籍考》(上海:文藝出版社,1990年)。
50. 朱劍芒:《經學提要》(長沙:岳麓書社,1990年)。
51. 蔣伯潛:《經學纂要》(長沙:岳麓書社,1990年)。
52. 余英時:《猶記風吹水上鱗》(臺北:三民書局,1991年)。
53. 張素卿:《左傳稱詩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1年)。
54. 黃彰健:《經今古文學問題新論》(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年)。
55. 胡自逢:《五經治要》(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56. 孫文良:《中國官制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57. 程發軔:《國學概論》(臺北:國立編譯館,1994年)。
58. 錢 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59. 王葆玹:《西漢經學源流考》(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年)。
60. 王健文:《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
61. 林慶彰老師主編:《乾嘉學術研究論著目錄》(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
62. 王 力:《古代漢語》(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63. 汪征魯:《魏晉南北朝選官體制研究》(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
64. 王錦民:《古學經子:十一朝學術史新證》(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年)。
65. 雁 俠:《中國早期姓氏制度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
66. 劉師培:《劉師培全集》(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7年)。
67. 葉北巖:《學生國學問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68. 王葆玹:《今古文經學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69.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70. 張建國:《兩漢魏晉法制簡說》(鄭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
71. 林益勝等:《古籍導讀》(臺北:空中大學,1997年)。
72.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73.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1997年)。
74. 陳 槃:《澗莊文錄》(臺北:國立編譯館,1997年)。
75. 張苙雲等:《社會組織》(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8年)。
76. 曹書傑:《中國古籍輯佚學論稿》(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77. 政 挺:《傳播:文化與理解》(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78. 柳存仁先生:《道家與道術:和風堂文集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79.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
80. 錢 穆:《經學大要》(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0年)。
81. 洪漢鼎:《詮釋學史》(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0年)。
82. 王志平:《中國學術史‧三國兩晉南北朝卷》(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83. 許倬雲:《從歷史看組織》(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84. 楊志剛:《中國禮儀制度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85. 林素英老師:《喪服制度的文化意義──以《儀禮‧喪服》為討論中心》(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86. 陳寅恪:《陳寅恪集‧隋唐制度淵源論稿》(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與《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合印本)。
87.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1年)。
88. 吳雁南等:《中國經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89. 黃 侃:《黃侃國學文集》(新竹:理藝出版社,2002年)。
90. 錢 穆:《國史大綱(修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
91. 劉海峰等:《中國考試發展史》(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92. 譚君強:《敘事理論與審美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93. 張苙雲:《醫療與社會──醫療社會學的探索》(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2年)。
94. 謝暉等:《法律:詮釋與應用──法律詮釋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年)。
95. 陳寅恪主講,萬繩楠整理:《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臺北:雲龍出版社,2003年)。
96. 丁 鼎:《《儀禮‧喪服》考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97. 吳正嵐:《六朝江東士族的家學門風》(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98. 干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體》(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
99. 余嘉錫:《古書通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與《目錄學發微》合印本)。
100. 李衡眉:《昭穆制度研究論集》(濟南:泰山出版社,2004年)。
101. 孫藝風:《視角 翻譯 文化──文學翻譯與翻譯理論》(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
102. 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103. 向世陵:《中國學術通史‧魏晉南北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104. 朱立元:《接受美學導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105. 蒲慕洲:《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106. 呂思勉:《呂思勉讀史札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07. 包鷺賓著,馬敏等整理:《包鷺賓學術論著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108. 徐復觀:《徐復觀論經學史兩種》(上海:上海書店,2005年)。
109. 葉國良等:《經學通論》(臺北:大安書局,2005年)。
110. 陳祖武等:《乾嘉學派研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111. 張壽安:《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112. 陳弱水:《公共意識與中國文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113. 李春青:《詩與意識形態:西周至兩漢詩歌功能的演變與中國詩學觀念的生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114. 李春青:《在文本與歷史之間:中國古代詩學意義生成模式探微》(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115. 彭 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116. 羅積勇:《用典研究》(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
117. 劉師培:《經學教科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118. 熊十力:《讀經示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119. 趙克生:《明朝嘉靖時期國家祭禮改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四、翻譯作品
1. ﹝美﹞彼得‧柏格,﹝德﹞湯瑪斯‧樂格曼,鄒理民譯:《知識社會學:社會實體的建構》(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1年)。
2. ﹝法﹞艾蒂安‧白樂日,黃沬譯:《中國的文明與官僚主義》(臺北:久大文化,1992年)。
3. 陳啟雲著,高專誠譯:《荀悅與中古儒學》(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00年)。
4. ﹝日﹞本田成之、孫俍工譯:《中國經學史》(上海:上海書店,2001年)。
5. 黛安娜‧巴巴利亞等著,張慧芝譯:《人類發展──兒童心理學》(臺北:麥格羅希爾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6. ﹝美﹞本迪克斯,劉北成等譯:《馬克斯‧韋伯思想肖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7. ﹝英﹞E.霍布斯鮑姆,T.蘭格著;顧杭等譯:《傳統的發明》(南京:譯林出版社,2004年)。
8. ﹝日﹞西嶋定生,武尚清譯:《中國古代帝國的形成與結構──二十等爵制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9. ﹝美﹞菲利普‧柯特勒:《水平行銷》(臺灣:商周出版社,2005年)。
10. ﹝日﹞溝口雄三、小島毅主編,孫歌等譯:《中國的思維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
五、外文作品
1. ﹝日﹞藤川正數:《魏晉時代喪服禮の研究》(東京都:敬文社,1960年)。
2. ﹝日﹞加賀榮治:《中國古典解釋史‧魏晉篇》(東京:勁草書房,1964年)。
3. ﹝日﹞藤川正數:《漢代にぉける礼學の研究》(東京:風間書坊,1968年)。
4. ﹝日﹞谷田孝之:《中國古代喪服の基礎的研究》(東京都:風間書房,1970年)。
5. ﹝日﹞武內義雄:《武內義雄全集》(東京都:角川書店,1978年)。
六、學位論文
1. 湯雄飛:《今存三國遺籍考》(臺北:文化學院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67年)。
2. 黃慶萱:《魏晉南北朝易學書考佚》(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72年)。
3. 康義勇:《王肅之詩經學》(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3年)。
4. 李振興老師:《王肅之經學》(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76年)。
5. 汪惠敏:《南北朝經學初探》(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6年)。
6. 沈秋雄:《三國兩晉南北朝春秋左傳學佚書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1年)。
7. 柯金虎老師:《魏晉南北朝禮學書考佚》(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4年)。
8. 歐慶亨:《三國尚書學考述》(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9. 謝大寧:《從災異到玄學》(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年)。
10. 鄒純敏:《鄭玄王肅詩經學比較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11. 甘懷真:《唐代京城社會與士大夫禮儀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
12. 林國鐘:《尚書正義對鄭玄、王肅之取舍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13. 林師啟屏:《先秦儒法思想中的血緣問題與國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
14. 林登順:《魏晉南北朝儒學流變之省察》(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
15. 車行健:《禮儀、讖緯與經義──鄭玄經學思想及其解經方法》(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
16. 楊師晉龍:《明代詩經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
17. 江淑君:《魏晉論語學之玄學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
18. 張文昌:《唐代禮典的編纂與傳承──以《大唐開元禮》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19. 姜贊洙:《《孔子家語》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20. 竺靜華:《從正續《清經解》的比較論清代經學的發展趨勢》(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21. 曹書杰:《后稷傳說與稷祀文化研究》(吉林:東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博士論文,2003年)。
22. 黃清敏:《魏晉南北朝教育制度述論》(福州:福建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23. 黃志傑:《魏晉時期《周易》玄學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2003年)。
24. 張一兵:《明堂制度研究──明堂制度的源流》(長春:吉林大學古籍所中國古代史博士論文,2004年)。
25. 何善蒙:《魏晉情論》(上海:復旦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26. 張煥君:《魏晉南北朝喪服制度研究》(北京:清華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27. 蕭敬偉:《今本《孔子家語》成書年代新考:從語言及文獻角度考察》(香港:香港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
七、期刊論文
1. 萬繩楠:〈曹魏政治派別的分野及其升降〉,《歷史教學》1964年1月號。
2. 黃慶萱:〈王肅及其周易注〉,《幼獅學誌》10卷1期(1972年3月)。
3. 康義勇:〈王肅之詩經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18期(1974年6月)。
4. 盧元駿:〈經學之發展與今古文之分合〉,《孔孟月刊》第15卷4期(1976年12月)。
5. 李振興:〈王肅經學概述〉,《孔孟月刊》16卷1期(1977年9月)。
6. 李振興:〈王肅之禮記學〉,《中華學苑》第19、20期(1977年3、9月)。
7. 簡博賢:〈王肅詩學及其難鄭大義〉,《孔孟學報》第38期(1979年9月)。
8. 徐芹庭:〈三國時代之易學〉,《孔孟學報》第38期(1979年9月)。
9. 汪惠敏:〈王肅學述〉,《孔孟月刊》18卷12期(1980年8月)。
10. 簡博賢:〈王肅禮記學及其難鄭大義〉,《孔孟學報》第41期(1981年4月)。
11. 黃忠慎:〈「馬融之經學」與「王肅之經學」〉,《今日中國》第127期(1981年11月)。
12. 李小平:〈禮「親親」「尊尊」孰重之辨〉,《孔孟月刊》第20卷11期(1982年7月)。
13. 甘懷真:〈鄭玄、王肅天神觀的探討〉,《史原》第15期(1986年4月)。
14. 歐慶亨:〈三國尚書學考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所集刊》第33號(1989年6月)。
15. 黃志祥:〈鄭學、王學之爭史略〉,《孔孟月刊》29卷第12期(1991年8月)。
16. 葉維廉主講、曾秀華整理:〈有效的歷史意識與中國現代文學〉,《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卷第4期(1991年12月)。
17. 陳全得:〈皮錫瑞「魏晉為經學中衰時期」觀點之評述〉,《孔孟月刊》30卷7期(1992年3月)。
18. 甘懷真:〈魏晉時期官人間的喪服禮〉,《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27期(1995年9月)。
19. 陳東輝:〈《皇清經解》輯刻始末暨得失評騭〉,《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7年第5期。
20. 劉曉東:〈論六朝時期的禮學研究及其歷史意義〉,《文史哲》1998年第5期。
21. 楊師晉龍:〈神統與聖統─鄭玄王肅感生說異解探義〉,《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期(1999年3月)。
22. 李淑珍:〈當代美國學界關於中國註疏傳統的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9卷3期(1999年9月)。
23. 何淑蘋:〈北朝經學相關問題探討〉,《經學研究論叢》第8輯(2000年3月)。
24. 張西堂:〈三國六朝經學上的幾個問題〉,《經學研究論叢》第9輯(2001年1月)。
25. 郭善兵:〈就宗廟制度的損益看魏晉時代之特徵〉,《許昌師專學報》2001年第3期。
26. 劉家和:〈從清儒的臧否中看左傳杜注〉,《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5期。
27. 杜正勝:〈古代物怪之研究──一種心態史和文化史的探索〉,《大陸雜誌》第104卷第1期(2001年12月);104卷第2期(2001年12月);104卷第3期(2002年3月)。
28. 楊師晉龍:〈何楷《詩經世本古義》引用《化書》及其相關問題探究〉,《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1期(2002年9月)。
29. 王明珂:〈論攀附:近代炎黃子孫國族建構的古代基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3本第3分(2002年9月)。
30. 郭善兵:〈略析漢晉時期皇帝宗廟四時祭、禘祫祭问题〉,《歷史教學問題》2003年第4期。
31. 蔡長林、黃智信整理:〈「常州經學研究」座談會紀錄〉,《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3卷2期(2003年6月)。
32. 樂勝奎:〈王肅禮學初探〉,《孔子研究》2004年第1期。
33. 劉雪飛:〈簡論魏晉經學風氣的轉變及特點〉,《孔孟月刊》第42卷7期(2004年3月)。
34. 寧鎮疆:〈由出土文獻再說《孔子家語》的性質及其成書過程〉,《孔孟學報》第82期(2004年9月)。
35. 尚永亮、洪迎華:〈柳宗元詩歌接受主流及其嬗變──從另一角度看蘇軾第一讀者的地位和作用〉,《人文雜志》2004年第6期。
36. 姜子龍,曹萌:〈禁燬與傳播──關於明清小說的一種另類傳播方式〉,《理論界》2005年第9期。
37. 張壽安:〈打破道統‧重建學統──清代學術思想史的一個新觀察〉,《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2期(2006年6月)。
38. 楊師晉龍:〈〈中國經學史上的回歸原典運動〉簡評〉,《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6卷3期(2006年9月)。
39. 林慶彰:〈對楊、劉兩先生文評的回應〉,《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6卷3期(2006年9月)。
40. 劉柏宏:〈林慶彰先生〈中國經學史上的回歸原典運動〉一文述評〉,《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6卷3期(2006年9月)。
41. 林慶彰,﹝日﹞藤井倫明譯:〈中國經學史上の原典回歸運動〉,《中國哲學論集》第31、32合併號(2006年12月)。
42. ﹝日﹞南澤良彥:〈王肅の政治思想─「感生帝說」批判の背景〉,京都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史研究會編:《中國思想史研究》第10卷(1987年)。
43. ﹝日﹞小島毅:〈郊祀制度の變遷〉,《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第108輯(1989年2月)。
44. ﹝日﹞南澤良彥:〈王肅の災異思想〉,京都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史研究會編:《中國思想史硏究》第19卷(1996年)。
八、論文集論文
1. ﹝日﹞西嶋定生,杜正勝譯:〈中國古代統一國家的特質──皇帝統治之出現〉,杜正勝編:《中國上古史論文選集》(臺北:華世出版社,1979年)。
2. 汪辟疆:〈涉覽書的二大類別及其提要〉,黃章明等編:《國學方法論叢(書目篇)》(臺北:學人文教出版社,1979年)。
3. 容 媛:〈經籍要目答問〉,黃章明等編:《國學方法論叢(書目篇)》(臺北:學人文教出版社,1979年)。
4. ﹝日﹞坂出祥伸:〈方術傳的立傳及其性質〉,岡田武彥等箸:《日本學者論中國哲學史》(臺北:駱駝出版社,1987年)。
5. 牟鍾鑒:〈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經學〉,林慶彰老師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1993年)。
6. ﹝日﹞金子修一,譙燕譯:〈關於魏晉到隋唐的郊祀、宗廟制度〉,劉俊文編:《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六朝隋唐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7. 常敬宇:〈論語境的功能〉,《語用‧語義‧語法》(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6年)。
8. 彭美玲:〈曹魏禮制因革述略〉,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六朝唐宋學術研討會」編輯小組編:《遨遊在中古文化的場域:六朝唐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
9. 高明士:〈禮法意義下的宗廟──以中國中古為主〉,高明士編:《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一):家族、家禮與教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10. ﹝日﹞谷川道雄,李濟倉譯:〈六朝士族與家禮──以日常禮儀為中心〉,高明士編:《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一)家族、家禮與教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11. 貝克定:〈西漢晚期宗廟制度中的宗教意涵:《漢書‧韋賢傳》中的論辯〉,祝平次、楊儒賓合編:《天體、身體與國體》(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12. 王兆鵬:〈中國古代文學傳播研究的六個層面〉,王兆鵬等編:《文學傳播與接受論叢》(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13. 熊禮匯:〈從選本看南宋古文家接受韓文的期待視野──兼論南宋古文選本評點內容的理論意義〉,王兆鵬等編:《文學傳播與接受論叢》(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14. 楊師晉龍:〈屈翼鵬先生與臺灣的《詩經》研究〉,國家圖書館等編:《屈萬里先生百歲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7年)。
15. ﹝日﹞木島史雄:〈六朝前期の孝と喪服─禮學の目的‧機能‧手法〉,﹝日﹞小南一郎編:《中國古代禮制研究》(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95年)。
九、演講文稿(依
1. 楊師晉龍:〈《五行篇》的研究及其引用《詩經》文本述評〉,民國94年12月2日中國文哲研究所、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出土簡帛文獻與古代學術國際研討會」。
2. 楊師晉龍:〈從理想層面論兩種兒童讀經法的功能〉,民國95年8月21日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所內例行論文發表書面稿。
3. 楊師晉龍:〈開闢引導與典律:論屈萬里與臺灣詩經學研究環境的生成〉,民國95年9月11日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所內例行論文發表書面稿。
十、網路資源
1.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http://www.sinica.edu.tw/ftms-bin/ftmsw3
2. 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書同文電腦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1999年數位化《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3. 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http://cnki.csis.com.tw/
4.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http://cnki.csis.com.tw/
5. 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http://etds.ncl.edu.tw/
6.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系統:http://www.lib.cuhk.edu.hk/Common/Reader/Version/ Show.jsp?Pid=1&Version=0&Charset=big5_hksc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2151018
9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151018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楊晉龍<br>林啟屏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Yang,Jin-Long<br>Ling,Chi-Ping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劉柏宏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iu,Po-Hu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劉柏宏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u,Po-Hungen_US
dc.date (日期) 200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8-Sep-2009 15:27:33 (UTC+8)-
dc.date.available 18-Sep-2009 15:27:3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8-Sep-2009 15:27:3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92151018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5608-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2151018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5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文主要試圖回應傳統經學史論述中鄭王之辨此一議題。傳統經學史書寫中,或是以學派競爭的立場,或是採取鄭學中心角度,對王肅多予以負面評價。本文受到現象學思維啟發,試圖通過歷史性的追溯,重新梳理王肅形象的建構歷程。其次,透過重新閱讀目前傳世之王肅著述,以說明王肅個人的吉禮與凶禮主張,進而分析具體的禮文儀節,歸納出王肅禮學義體系的義理內涵與特質。第三、藉由中古禮家徵引王肅禮說的相關記載,以觀察王肅禮說在中古禮家進行禮學實踐時,造成了哪些短期影響及長期效應。
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緒論〉主在介紹本研究相關背景資訊、研究目的與研究方法;〈第二章:現代經學意義下王肅形象的建構與反省〉主要透過統計《皇清經解》中對於王肅的評議情形,以說明乾嘉學者對於王肅的總體觀感;其次以「教科書經典效應」的立場,分析清季皮錫瑞《經學歷史》對於現代經學研究環境所造成的影響。透過上述二者的討論,藉此說明現代經學研究者視野下王肅形象的建構過程。〈第三章:王肅禮學義理及其時代意義〉透過整理歸納,以說明王肅吉禮凶禮的具體主張,藉以呈現王肅禮學體系的人間屬性。此外,透過重建曹魏皇權語境的脈絡化處理方式,說明王肅禮學與明帝皇權的互動過程。〈第四章:王肅禮學體系的擴散與傳播〉藉由中古禮家明引王肅禮說的表現,以試圖說明王肅禮說對於中古禮制發展與禮學實踐的影響情形。並進而勾勒後世徵引行為如何反饋王肅禮說內涵。〈第五章:結論〉除了總結各章所得、研究缺失外,更試圖彰顯「擴散與傳播」的研究立場對中國古代(經)禮學研究具有哪些價值與意義。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的說明.......................................................................................1
一、 說明研究緣起與目的……………………………………………………………………………1
二、 闡述研究方法及程序……………………………………………………………………………5
三、 分析使用資料與文獻……………………………………………………………………………6
第二節  研究的意義與期盼……………………………………………………………………… 7
一、 重新確立王肅地位............................................................................................8
二、 嘗試開發研究取徑............................................................................................9
第二章 現代經學意義下王肅形象的建構與反省...................................12
第一節  清中葉前的建構與反省:以《皇清經解》為觀察中心.........................................12
第二節  清末民初的建構與反省:以皮氏論述傳播歷程為起點......................................28
第三章 王肅禮學義理及其時代意義........................................................49
第一節  王肅吉禮主張........................................................................................49
一、 祭天郊禮......................................................................................................50
二、 祀地社禮......................................................................................................56
三、 祭祖之禮......................................................................................................60
第二節  王肅喪禮主張........................................................................................69
一、 文獻層面的展示與歷史背景的說明....................................................................69
二、 具體儀文的討論............................................................................................81
1. 奔大喪..........................................................................................................82
2. 同母異父昆弟相為服(繼父同居服周)................................................................89
3. 有小功喪及兄喪在殯改葬父母服議......................................................................91
第三節  曹魏皇權語境下的王肅禮學義理...............................................................93
第四章 王肅禮學體系的擴散與傳播......................................................106
第一節  兩晉南朝禮家運用王肅禮說探討..............................................................109
一、 兩晉時期禮家運用王肅禮說情形。....................................................................110
二、 劉宋時期禮家運用王肅禮說情形。....................................................................118
三、 蕭齊時期禮家運用王肅禮說情形。....................................................................123
四、 梁朝時期禮家運用王肅禮說情形。....................................................................129
五、 陳朝時期禮家運用王肅禮說情形。....................................................................134
第二節  北朝禮家運用王肅禮說探討....................................................................134
一、北魏時期禮家運用王肅禮說情形。.......................................................................135
二、北周時期禮家運用王肅禮說情形。.......................................................................139
第三節  擴散與傳播的意義................................................................................140
第五章 結論................................................................................................146
第一節  研究的發現與心得...............................................................................146
第二節  研究的價值和意義...............................................................................149
第三節  研究的省思及展望...............................................................................154
附錄1:皇清經解徵引王肅出處表...........................................................157
徵引書目......................................................................................................184
zh_TW
dc.format.extent 50186 bytes-
dc.format.extent 181366 bytes-
dc.format.extent 81236 bytes-
dc.format.extent 77955 bytes-
dc.format.extent 360198 bytes-
dc.format.extent 785711 bytes-
dc.format.extent 1061291 bytes-
dc.format.extent 801779 bytes-
dc.format.extent 333242 bytes-
dc.format.extent 299015 bytes-
dc.format.extent 321923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151018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王肅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鄭玄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鄭王之辨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中古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六朝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經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經學史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禮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義理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知識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實踐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皇清經解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皮錫瑞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教科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經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效應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影響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吉禮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郊祀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社稷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禘祫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宗廟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喪服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擴散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傳播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接受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徵引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引述循環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楊晉龍zh_TW
dc.title (題名) 開創與影響:王肅禮學義理及中古傳播歷程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古書今印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影印﹝清﹞嘉慶20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影印﹝清﹞嘉慶20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影印﹝清﹞嘉慶20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影印﹝清﹞嘉慶20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影印﹝清﹞嘉慶20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禮記註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影印﹝清﹞嘉慶20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清﹞齊召南:《禮記註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5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影印﹝清﹞嘉慶20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晉﹞范甯集解,﹝唐﹞楊士勛疏:《春秋穀梁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影印﹝清﹞嘉慶20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梁﹞蕭統,﹝唐﹞李善注:《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1957年影印宋淳熙本重雕鄱陽胡氏藏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唐﹞蕭嵩等奉敕撰:《大唐開元禮》(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影印﹝清﹞洪氏公善堂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唐﹞唐玄宗注,﹝宋﹞邢昺疏:《孝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影印﹝清﹞嘉慶20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宋﹞李昉等奉敕撰:《太平御覽》(臺北:新興書局,1959年據王雲五先生前請張元濟先生向日本借帝室圖書寮京都東福寺東京岩崎氏靜嘉堂文庫藏宋刊珍本重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宋﹞鄭樵:《通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603~605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宋﹞鄭居中奉敕撰:《政和五禮新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647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宋﹞章如愚:《群書考索》(臺灣: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936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臺北:新興書局,196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清﹞馬國翰輯:《玉函山房輯佚書》(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影印﹝清﹞同治10年(1871)辛未濟南皇華館書局補刻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清﹞簡朝亮:《尚書集注述疏》(臺北:鼎文出版社,197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清﹞黃以周:《禮書通故》(臺北:華世出版社,1976年影印﹝清﹞光緒19年(1893)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清﹞沈豫:《皇清經解提要》(臺北:廣文書局,1977年國學珍籍彙編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 ﹝清﹞王鳴盛,楊家駱主編:《王鳴盛讀書筆記十七種》(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 ﹝清﹞曾國藩:《經史百家雜鈔》(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1年據《四部備要》本影印),第577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 ﹝清﹞徐乾學:《讀禮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3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 ﹝清﹞沈廷芳:《十三經注疏正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92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 ﹝清﹞來保奉敕撰:《欽定大清通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655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 ﹝清﹞秦蕙田:《五禮通考》(中壢:聖環圖書,1994年影印﹝清﹞味經窩初刻試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 ﹝清﹞阮元:《儒林傳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影印《續修四庫全書》本),第537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 ﹝清﹞阮元編:《皇清經解》(臺北:復興書局,1961年影印﹝清﹞咸豐11年(1861)補刊道光9年(1829)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 ﹝清﹞王謨:《漢魏遺書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清﹞嘉慶三年(1798)刻本),第1199、1200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 ﹝清﹞王仁俊:《玉函山房輯佚書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續修四庫全書》影印上海圖書館藏稿本),第1206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 ﹝清﹞黃奭:《黃氏逸書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清﹞道光黃氏刻民國二十三年(1934)江都朱長圻補刊本),第1207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 ﹝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古書現代整理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漢﹞司馬遷,﹝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漢﹞班固,﹝唐﹞顏師古注,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晉﹞張華,范寧校證:《博物志校證》(臺北:明文出版社,198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晉﹞陳壽,﹝劉宋﹞裴松之注,楊家駱主編:《新校本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劉宋﹞范曄,﹝唐﹞李賢等注,﹝晉﹞司馬彪補志,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後漢書并附編十三種》(臺北:鼎文書局,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梁﹞沈約,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宋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梁﹞蕭子顯,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南齊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北齊﹞魏收,楊家駱主編:《新校本魏書附西魏書》(臺北:鼎文書局,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北齊﹞顏之推,王利器集解:《顏氏家訓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隋﹞姚察等,楊家駱主編:《新校本陳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唐﹞陸德明,黃焯彙校,黃延祖重輯:《經典釋文彙校》(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唐﹞李延壽,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北史并附編三種》(臺北:鼎文書局,19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唐﹞李延壽,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南史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唐﹞房玄齡,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晉書并附編六種》(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唐﹞杜佑,王文錦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唐﹞魏徵,楊家駱主編:《新校本隋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後晉﹞劉昫,楊家駱主編:《新校本舊唐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宋﹞司馬光撰,﹝宋﹞胡三省注,章鈺校記:《新校資治通鑑》(臺北:世界書局,19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宋﹞歐陽修等,楊家駱:《新校本新唐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清﹞孫星衍,陳抗等點校:《尚書今古文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 ﹝清﹞皮錫瑞,周予同注:《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 ﹝清﹞皮錫瑞,陳抗等點校:《今文尚書考證》(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 ﹝清﹞孫希旦,沈嘯寰等點校:《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 ﹝清﹞孫星衍,駢宇騫點校:《問字堂集》(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與《岱南閣集》合印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 ﹝清﹞陳立,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 ﹝清﹞紀昀等,四庫全書研究所整理:《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整理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 ﹝清﹞楊晨:《三國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 ﹝清﹞孫詒讓,王文錦點校:《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 ﹝清﹞王夫之:《讀通鑑論》(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 ﹝清﹞章學誠,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 ﹝清﹞江藩,漆永祥箋釋:《漢學師承記箋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 ﹝清﹞趙翼:《陔餘叢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5. 楊朝明:《孔子家語通解:附出土資料與相關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6. ﹝日﹞安居香山等輯:《緯書集成》(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現代著作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葉德輝:《經學通誥》(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1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陳燕方:《經學源流淺說》(上海:文明書局,192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伍憲子:《經學通論》(上海:東方文化,193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李源澄:《經學通論》(成都:路明書店, 194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蔣梅笙:《國學入門》(臺北:正中書局,195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梁啟超:《國學研讀法三種》(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5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呂思勉:《經子解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5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傅隸樸:《國學概論》(臺北:中華叢書委員會,195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王 易:《國學概論》(臺北:廣文書局,196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屈萬里:《古籍導讀》(香港:綠原書店,196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鄧鼎(鎮庵):《國學纂要》(臺北:民力雜誌社,196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甘志清:《經子研讀指引》(臺北:華聯出版社,196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裴普賢:《經學概述》(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6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劉百閔:《群經概論》(臺北:國防研究院出版部,197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周 何:《春秋吉禮考辨》(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褚柏思:《六經道論》(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7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李九瑞:《國學表解》(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王靜芝:《經學通論》(臺北:國立編譯館,197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戴君仁:《梅園論學續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簡博賢:《今存南北朝經學遺籍考》(臺北:黎明文化公司,197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甘鵬雲:《經學源流考》(臺北:廣文書局,197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 朱自清:《經典常談》(臺北:興國出版社,197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 徐芹庭:《魏晉七家易學之研究》(臺北:成文出版社,197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 王熙元:《讀書指導》(臺北:南嶽出版社,197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 高 明:《高明文輯》(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 莊嚴出版社:《國學淺談》(臺北:莊嚴出版社,197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 章景明:《殷周廟制論稿》(臺北:學海出版社,197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 趙景深:《國學問答 》( 臺北:廣文書局,198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 陳寅恪:《陳寅恪先生文集(一)‧金明館叢稿初編》(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 汪惠敏:《三國時代之經學研究》(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 蔣伯潛:《經與經學》(臺北:世界書局,19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 杜松柏:《國學治學方法》(臺北:洙泗出版社,19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 木鐸編輯室:《國學導讀》(臺北:木鐸出版社,198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 范文瀾:《群經概論》(臺北:學海出版社,198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5. 錢基博:《經學通志》(臺北:學海出版社,198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6. 蔣伯潛:《十三經概論》(臺北:學海出版社,198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7. 高 明:《高明經學論叢》(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8. 簡博賢:《今存三國兩晉經學遺籍考》(臺北:三民書局,198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9. 馬宗霍:《中國經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0. 張振鏞:《國學常識問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1. 章景明:《先秦喪服制度考》(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2. 劉明水:《國學綱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3. 盧元駿:《五經四書要旨》(臺北:三民書店,19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4. 李威熊:《中國經學發展史論(上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5. 周予同:《群經概論》(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6. 李學勤:《李學勤集─追溯‧考據‧古文明》(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7. 顧藎臣:《經史子集概要》(北京:中國書店,19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8. 孫廣德:《政治神話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9. 江俠菴編譯:《先秦經籍考》(上海:文藝出版社,19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0. 朱劍芒:《經學提要》(長沙:岳麓書社,19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1. 蔣伯潛:《經學纂要》(長沙:岳麓書社,19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2. 余英時:《猶記風吹水上鱗》(臺北:三民書局,19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3. 張素卿:《左傳稱詩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4. 黃彰健:《經今古文學問題新論》(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5. 胡自逢:《五經治要》(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6. 孫文良:《中國官制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7. 程發軔:《國學概論》(臺北:國立編譯館,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8. 錢 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9. 王葆玹:《西漢經學源流考》(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0. 王健文:《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1. 林慶彰老師主編:《乾嘉學術研究論著目錄》(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2. 王 力:《古代漢語》(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3. 汪征魯:《魏晉南北朝選官體制研究》(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4. 王錦民:《古學經子:十一朝學術史新證》(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5. 雁 俠:《中國早期姓氏制度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6. 劉師培:《劉師培全集》(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7. 葉北巖:《學生國學問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8. 王葆玹:《今古文經學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9.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0. 張建國:《兩漢魏晉法制簡說》(鄭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1. 林益勝等:《古籍導讀》(臺北:空中大學,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2.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3.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4. 陳 槃:《澗莊文錄》(臺北:國立編譯館,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5. 張苙雲等:《社會組織》(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6. 曹書傑:《中國古籍輯佚學論稿》(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7. 政 挺:《傳播:文化與理解》(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8. 柳存仁先生:《道家與道術:和風堂文集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9.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0. 錢 穆:《經學大要》(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1. 洪漢鼎:《詮釋學史》(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2. 王志平:《中國學術史‧三國兩晉南北朝卷》(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3. 許倬雲:《從歷史看組織》(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4. 楊志剛:《中國禮儀制度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5. 林素英老師:《喪服制度的文化意義──以《儀禮‧喪服》為討論中心》(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6. 陳寅恪:《陳寅恪集‧隋唐制度淵源論稿》(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與《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合印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7.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8. 吳雁南等:《中國經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9. 黃 侃:《黃侃國學文集》(新竹:理藝出版社,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0. 錢 穆:《國史大綱(修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1. 劉海峰等:《中國考試發展史》(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2. 譚君強:《敘事理論與審美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3. 張苙雲:《醫療與社會──醫療社會學的探索》(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4. 謝暉等:《法律:詮釋與應用──法律詮釋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5. 陳寅恪主講,萬繩楠整理:《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臺北:雲龍出版社,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6. 丁 鼎:《《儀禮‧喪服》考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7. 吳正嵐:《六朝江東士族的家學門風》(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8. 干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體》(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9. 余嘉錫:《古書通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與《目錄學發微》合印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0. 李衡眉:《昭穆制度研究論集》(濟南:泰山出版社,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1. 孫藝風:《視角 翻譯 文化──文學翻譯與翻譯理論》(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2. 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3. 向世陵:《中國學術通史‧魏晉南北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4. 朱立元:《接受美學導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5. 蒲慕洲:《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6. 呂思勉:《呂思勉讀史札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7. 包鷺賓著,馬敏等整理:《包鷺賓學術論著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8. 徐復觀:《徐復觀論經學史兩種》(上海:上海書店,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9. 葉國良等:《經學通論》(臺北:大安書局,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0. 陳祖武等:《乾嘉學派研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1. 張壽安:《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2. 陳弱水:《公共意識與中國文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3. 李春青:《詩與意識形態:西周至兩漢詩歌功能的演變與中國詩學觀念的生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4. 李春青:《在文本與歷史之間:中國古代詩學意義生成模式探微》(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5. 彭 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6. 羅積勇:《用典研究》(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7. 劉師培:《經學教科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8. 熊十力:《讀經示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9. 趙克生:《明朝嘉靖時期國家祭禮改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翻譯作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美﹞彼得‧柏格,﹝德﹞湯瑪斯‧樂格曼,鄒理民譯:《知識社會學:社會實體的建構》(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法﹞艾蒂安‧白樂日,黃沬譯:《中國的文明與官僚主義》(臺北:久大文化,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陳啟雲著,高專誠譯:《荀悅與中古儒學》(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日﹞本田成之、孫俍工譯:《中國經學史》(上海:上海書店,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黛安娜‧巴巴利亞等著,張慧芝譯:《人類發展──兒童心理學》(臺北:麥格羅希爾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美﹞本迪克斯,劉北成等譯:《馬克斯‧韋伯思想肖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英﹞E.霍布斯鮑姆,T.蘭格著;顧杭等譯:《傳統的發明》(南京:譯林出版社,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日﹞西嶋定生,武尚清譯:《中國古代帝國的形成與結構──二十等爵制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美﹞菲利普‧柯特勒:《水平行銷》(臺灣:商周出版社,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日﹞溝口雄三、小島毅主編,孫歌等譯:《中國的思維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五、外文作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日﹞藤川正數:《魏晉時代喪服禮の研究》(東京都:敬文社,196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日﹞加賀榮治:《中國古典解釋史‧魏晉篇》(東京:勁草書房,196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日﹞藤川正數:《漢代にぉける礼學の研究》(東京:風間書坊,196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日﹞谷田孝之:《中國古代喪服の基礎的研究》(東京都:風間書房,197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日﹞武內義雄:《武內義雄全集》(東京都:角川書店,197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六、學位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湯雄飛:《今存三國遺籍考》(臺北:文化學院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6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黃慶萱:《魏晉南北朝易學書考佚》(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7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康義勇:《王肅之詩經學》(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李振興老師:《王肅之經學》(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7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汪惠敏:《南北朝經學初探》(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沈秋雄:《三國兩晉南北朝春秋左傳學佚書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柯金虎老師:《魏晉南北朝禮學書考佚》(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歐慶亨:《三國尚書學考述》(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謝大寧:《從災異到玄學》(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鄒純敏:《鄭玄王肅詩經學比較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甘懷真:《唐代京城社會與士大夫禮儀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林國鐘:《尚書正義對鄭玄、王肅之取舍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林師啟屏:《先秦儒法思想中的血緣問題與國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林登順:《魏晉南北朝儒學流變之省察》(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車行健:《禮儀、讖緯與經義──鄭玄經學思想及其解經方法》(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楊師晉龍:《明代詩經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江淑君:《魏晉論語學之玄學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張文昌:《唐代禮典的編纂與傳承──以《大唐開元禮》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姜贊洙:《《孔子家語》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竺靜華:《從正續《清經解》的比較論清代經學的發展趨勢》(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曹書杰:《后稷傳說與稷祀文化研究》(吉林:東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博士論文,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 黃清敏:《魏晉南北朝教育制度述論》(福州:福建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 黃志傑:《魏晉時期《周易》玄學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 張一兵:《明堂制度研究──明堂制度的源流》(長春:吉林大學古籍所中國古代史博士論文,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 何善蒙:《魏晉情論》(上海:復旦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 張煥君:《魏晉南北朝喪服制度研究》(北京:清華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 蕭敬偉:《今本《孔子家語》成書年代新考:從語言及文獻角度考察》(香港:香港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七、期刊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萬繩楠:〈曹魏政治派別的分野及其升降〉,《歷史教學》1964年1月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黃慶萱:〈王肅及其周易注〉,《幼獅學誌》10卷1期(1972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康義勇:〈王肅之詩經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18期(1974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盧元駿:〈經學之發展與今古文之分合〉,《孔孟月刊》第15卷4期(1976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李振興:〈王肅經學概述〉,《孔孟月刊》16卷1期(1977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李振興:〈王肅之禮記學〉,《中華學苑》第19、20期(1977年3、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簡博賢:〈王肅詩學及其難鄭大義〉,《孔孟學報》第38期(1979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徐芹庭:〈三國時代之易學〉,《孔孟學報》第38期(1979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汪惠敏:〈王肅學述〉,《孔孟月刊》18卷12期(1980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簡博賢:〈王肅禮記學及其難鄭大義〉,《孔孟學報》第41期(1981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黃忠慎:〈「馬融之經學」與「王肅之經學」〉,《今日中國》第127期(1981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李小平:〈禮「親親」「尊尊」孰重之辨〉,《孔孟月刊》第20卷11期(1982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甘懷真:〈鄭玄、王肅天神觀的探討〉,《史原》第15期(1986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歐慶亨:〈三國尚書學考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所集刊》第33號(1989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黃志祥:〈鄭學、王學之爭史略〉,《孔孟月刊》29卷第12期(1991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葉維廉主講、曾秀華整理:〈有效的歷史意識與中國現代文學〉,《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卷第4期(1991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陳全得:〈皮錫瑞「魏晉為經學中衰時期」觀點之評述〉,《孔孟月刊》30卷7期(1992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甘懷真:〈魏晉時期官人間的喪服禮〉,《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27期(1995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陳東輝:〈《皇清經解》輯刻始末暨得失評騭〉,《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7年第5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劉曉東:〈論六朝時期的禮學研究及其歷史意義〉,《文史哲》1998年第5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楊師晉龍:〈神統與聖統─鄭玄王肅感生說異解探義〉,《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期(1999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 李淑珍:〈當代美國學界關於中國註疏傳統的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9卷3期(1999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 何淑蘋:〈北朝經學相關問題探討〉,《經學研究論叢》第8輯(2000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 張西堂:〈三國六朝經學上的幾個問題〉,《經學研究論叢》第9輯(2001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 郭善兵:〈就宗廟制度的損益看魏晉時代之特徵〉,《許昌師專學報》2001年第3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 劉家和:〈從清儒的臧否中看左傳杜注〉,《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5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 杜正勝:〈古代物怪之研究──一種心態史和文化史的探索〉,《大陸雜誌》第104卷第1期(2001年12月);104卷第2期(2001年12月);104卷第3期(2002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 楊師晉龍:〈何楷《詩經世本古義》引用《化書》及其相關問題探究〉,《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1期(2002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 王明珂:〈論攀附:近代炎黃子孫國族建構的古代基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3本第3分(2002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 郭善兵:〈略析漢晉時期皇帝宗廟四時祭、禘祫祭问题〉,《歷史教學問題》2003年第4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 蔡長林、黃智信整理:〈「常州經學研究」座談會紀錄〉,《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3卷2期(2003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 樂勝奎:〈王肅禮學初探〉,《孔子研究》2004年第1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 劉雪飛:〈簡論魏晉經學風氣的轉變及特點〉,《孔孟月刊》第42卷7期(2004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 寧鎮疆:〈由出土文獻再說《孔子家語》的性質及其成書過程〉,《孔孟學報》第82期(2004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5. 尚永亮、洪迎華:〈柳宗元詩歌接受主流及其嬗變──從另一角度看蘇軾第一讀者的地位和作用〉,《人文雜志》2004年第6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6. 姜子龍,曹萌:〈禁燬與傳播──關於明清小說的一種另類傳播方式〉,《理論界》2005年第9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7. 張壽安:〈打破道統‧重建學統──清代學術思想史的一個新觀察〉,《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2期(2006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8. 楊師晉龍:〈〈中國經學史上的回歸原典運動〉簡評〉,《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6卷3期(2006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9. 林慶彰:〈對楊、劉兩先生文評的回應〉,《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6卷3期(2006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0. 劉柏宏:〈林慶彰先生〈中國經學史上的回歸原典運動〉一文述評〉,《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6卷3期(2006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1. 林慶彰,﹝日﹞藤井倫明譯:〈中國經學史上の原典回歸運動〉,《中國哲學論集》第31、32合併號(2006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2. ﹝日﹞南澤良彥:〈王肅の政治思想─「感生帝說」批判の背景〉,京都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史研究會編:《中國思想史研究》第10卷(19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3. ﹝日﹞小島毅:〈郊祀制度の變遷〉,《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第108輯(1989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4. ﹝日﹞南澤良彥:〈王肅の災異思想〉,京都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史研究會編:《中國思想史硏究》第19卷(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八、論文集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日﹞西嶋定生,杜正勝譯:〈中國古代統一國家的特質──皇帝統治之出現〉,杜正勝編:《中國上古史論文選集》(臺北:華世出版社,197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汪辟疆:〈涉覽書的二大類別及其提要〉,黃章明等編:《國學方法論叢(書目篇)》(臺北:學人文教出版社,197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容 媛:〈經籍要目答問〉,黃章明等編:《國學方法論叢(書目篇)》(臺北:學人文教出版社,197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日﹞坂出祥伸:〈方術傳的立傳及其性質〉,岡田武彥等箸:《日本學者論中國哲學史》(臺北:駱駝出版社,19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牟鍾鑒:〈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經學〉,林慶彰老師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日﹞金子修一,譙燕譯:〈關於魏晉到隋唐的郊祀、宗廟制度〉,劉俊文編:《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六朝隋唐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常敬宇:〈論語境的功能〉,《語用‧語義‧語法》(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彭美玲:〈曹魏禮制因革述略〉,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六朝唐宋學術研討會」編輯小組編:《遨遊在中古文化的場域:六朝唐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高明士:〈禮法意義下的宗廟──以中國中古為主〉,高明士編:《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一):家族、家禮與教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日﹞谷川道雄,李濟倉譯:〈六朝士族與家禮──以日常禮儀為中心〉,高明士編:《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一)家族、家禮與教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貝克定:〈西漢晚期宗廟制度中的宗教意涵:《漢書‧韋賢傳》中的論辯〉,祝平次、楊儒賓合編:《天體、身體與國體》(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王兆鵬:〈中國古代文學傳播研究的六個層面〉,王兆鵬等編:《文學傳播與接受論叢》(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熊禮匯:〈從選本看南宋古文家接受韓文的期待視野──兼論南宋古文選本評點內容的理論意義〉,王兆鵬等編:《文學傳播與接受論叢》(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楊師晉龍:〈屈翼鵬先生與臺灣的《詩經》研究〉,國家圖書館等編:《屈萬里先生百歲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日﹞木島史雄:〈六朝前期の孝と喪服─禮學の目的‧機能‧手法〉,﹝日﹞小南一郎編:《中國古代禮制研究》(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九、演講文稿(依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楊師晉龍:〈《五行篇》的研究及其引用《詩經》文本述評〉,民國94年12月2日中國文哲研究所、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出土簡帛文獻與古代學術國際研討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楊師晉龍:〈從理想層面論兩種兒童讀經法的功能〉,民國95年8月21日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所內例行論文發表書面稿。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楊師晉龍:〈開闢引導與典律:論屈萬里與臺灣詩經學研究環境的生成〉,民國95年9月11日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所內例行論文發表書面稿。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十、網路資源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http://www.sinica.edu.tw/ftms-bin/ftmsw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書同文電腦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1999年數位化《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http://cnki.csis.com.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http://cnki.csis.com.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http://etds.ncl.edu.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系統:http://www.lib.cuhk.edu.hk/Common/Reader/Version/ Show.jsp?Pid=1&Version=0&Charset=big5_hkscs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