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普丁時代俄羅斯對中共政策之研究
作者 王俊傑
貢獻者 劉德海
王俊傑
日期 2002
上傳時間 18-Sep-2009 18:35:13 (UTC+8)
摘要 冷戰後,國際情勢已成「一超多強」的局面,而俄羅斯在21世紀初也選出新任的總統普丁來帶領國家的發展。中俄關係從葉爾欽時期開始,歷經1989-1992年中蘇到中俄的過渡、1992-1993年的睦鄰友好關係、1994年建設性夥伴關係、1996年的面向21世紀的戰略夥伴關係、1997-1999年戰略協作夥伴新階段的實踐與發展等幾個階段,直到普丁上任開啟的普丁時代。因此普丁時代的俄羅斯對中國政策可說源自於這些基礎之上。然而當中亦存有部份的變異性,本文將探討這其中的相同與相異之處。
      因此本文認為自普丁上任以來,俄羅斯對中國的外交策略呈現出延續與變革,主要因素是受其國內決策及國際環境的戰略互動影響所致。在此一主要命題之下又可衍生下列邏輯相關的子問題:(一)俄羅斯的對外政策受其政治文化及基本概念原則所影響:(二)國際間與中俄兩國的戰略互動,對中俄關係之走向產生作用力;(三)俄羅斯國內政治生態約克里姆林宮奪權鬥爭模式,左右了俄羅斯對中國的外交策略:(四)雖受國內及國際因素的影響,普丁時代的中俄外交關係將會持續合作大於競爭的方向性。
      上述幾個因素,構成本文的主要論點,因此本文採用體系層次分析的三角戰略模式和國家層次與個人決策模式的克里姆林宮學來研究,並輔以歷史分析法及文獻分析法來展開本文之架構。第一章 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途徑與方法、研究範圍與限制、文獻評述、假設命題和論文架構等;第二章:俄羅斯的外交政策,闡述俄羅斯外交政策概說,並介紹從沙皇時期到普丁時期俄羅斯對外政策的思想概念原則及俄羅斯外交路線之爭與轉折;第三章:中俄關係之發展進程,從葉爾欽時期的中俄關係談起,旁及中俄關係的具體發展與表現再至普丁時期的中俄關係;第四章:普丁時代中俄與他國的三角戰略,以三角戰略互動的模式來析論中美俄、中印俄、中俄中亞及中俄東北亞等架構,並對中俄關係作一展望;第五章:結論。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俄羅斯研究所
87263001
9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91NCCU064201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劉德海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王俊傑zh_TW
dc.creator (作者) 王俊傑zh_TW
dc.date (日期) 200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8-Sep-2009 18:35:13 (UTC+8)-
dc.date.available 18-Sep-2009 18:35:1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8-Sep-2009 18:35:1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91NCCU064201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6451-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俄羅斯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7263001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冷戰後,國際情勢已成「一超多強」的局面,而俄羅斯在21世紀初也選出新任的總統普丁來帶領國家的發展。中俄關係從葉爾欽時期開始,歷經1989-1992年中蘇到中俄的過渡、1992-1993年的睦鄰友好關係、1994年建設性夥伴關係、1996年的面向21世紀的戰略夥伴關係、1997-1999年戰略協作夥伴新階段的實踐與發展等幾個階段,直到普丁上任開啟的普丁時代。因此普丁時代的俄羅斯對中國政策可說源自於這些基礎之上。然而當中亦存有部份的變異性,本文將探討這其中的相同與相異之處。
      因此本文認為自普丁上任以來,俄羅斯對中國的外交策略呈現出延續與變革,主要因素是受其國內決策及國際環境的戰略互動影響所致。在此一主要命題之下又可衍生下列邏輯相關的子問題:(一)俄羅斯的對外政策受其政治文化及基本概念原則所影響:(二)國際間與中俄兩國的戰略互動,對中俄關係之走向產生作用力;(三)俄羅斯國內政治生態約克里姆林宮奪權鬥爭模式,左右了俄羅斯對中國的外交策略:(四)雖受國內及國際因素的影響,普丁時代的中俄外交關係將會持續合作大於競爭的方向性。
      上述幾個因素,構成本文的主要論點,因此本文採用體系層次分析的三角戰略模式和國家層次與個人決策模式的克里姆林宮學來研究,並輔以歷史分析法及文獻分析法來展開本文之架構。第一章 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途徑與方法、研究範圍與限制、文獻評述、假設命題和論文架構等;第二章:俄羅斯的外交政策,闡述俄羅斯外交政策概說,並介紹從沙皇時期到普丁時期俄羅斯對外政策的思想概念原則及俄羅斯外交路線之爭與轉折;第三章:中俄關係之發展進程,從葉爾欽時期的中俄關係談起,旁及中俄關係的具體發展與表現再至普丁時期的中俄關係;第四章:普丁時代中俄與他國的三角戰略,以三角戰略互動的模式來析論中美俄、中印俄、中俄中亞及中俄東北亞等架構,並對中俄關係作一展望;第五章:結論。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圖目次-----V
     表目次-----V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
      第四節 文獻評述-----8
      第五節 假設命題與論文架構-----11
     
     第二章 俄羅斯的外交政策-----14
      第一節 俄羅斯外交政策概說(淵源、背景)-----15
      一、俄羅斯外交文化之淵源
      二、沙俄時期的三大外交學派
      三、影響因素
      第二節 俄羅斯對外政策概念思想原則-----21
      一、蘇聯至俄羅斯的政權轉移
      二、俄羅斯對外政策概念
      三、俄羅斯對外政策的決策機制
      四、國家安全構想與新軍事準則
      五、外交政策構想與強國之路
      第三節 俄羅斯外交路線之爭與轉折-----42
      一、三種學派主義與歷任外長
      二、對外政策路線論爭的影響
      三、全方位外交
      四、多極化世界策略
      五、普丁時期的俄羅斯外交順序與平衡性
      第四節 普丁時代個人與國家層面之影響因素----- 42
      一、權威樹立與形象塑造
      二、強勢領導與高度民意
      三、克里姆林宮的權力鬥爭
      四、普丁主義與批評意見
     
     第三章 中俄關係之發展進程-----86
      第一節 葉爾欽時期的中俄關係-----88
      一、中蘇關係到中俄關係的平穩過渡(1989-1992)
      二、睦鄰友好關係(1992-1993)
      三、建設性伙伴關係(1994)
      四、面向二十一世紀的戰略伙伴關係(1996)
      五、戰略協作伙伴新階段的實踐與發展(1997-1999)
      第二節 中俄關係的具體發展與表現-----99
      一、邊界談判
      二、軍事交流
      三、能源合作
      四、技術協作
      五、經貿往來
      六、對台政策
      第三節 普丁時期的發展與制約素-----136
      一、延續良基的發展
      二、繼往開來邁向2003年
      三、中國威脅論與普丁的政策
      四、國際體系政治架構與未來展望
     
     第四章 普丁時代中俄與他國的三角戰略-----159
      第一節 戰略三角-----160
      一、三角戰略的定義
      二、歷史上的中美蘇三角戰略
      三、全球化對中俄外交之影響
      第二節 中美俄三角戰略-----170
      一、小布希時代的美國外交政策
      二、九一一事件
      三、NMD與北約東擴
      四、領導者的權力上漲與互動
      五、中美俄三角戰略互動
      第三節 中俄印三角關係-----190
      一、中印關係
      二、印俄關係
      三、中印俄三角關係互動
      第四節 中俄中亞三角戰略-----206
      一、上海五國與上海合作組織
      二、中俄與中亞地區的發展因素
      三、美國的勢力入侵
      第五節 中俄東北亞三角戰略-----223
      一、政治層面與戰略因素
      二、經濟因素
      三、綜合考量
     
     第五章 結論-----24O
     
     附件-----243
     參考書目-----315
     
     圖2-1 俄羅斯聯邦總統府外交決策機制-----33
     圖2-2 俄羅斯聯邦安全安全會議組織架構-----38
     圖4-1 戰略三角模式圖-----140
     圖4-2 南北韓鐵路連接-----211
     
     
     表2-1 俄羅斯軍事預算一覽表1992-2002年-----65
     表3-1 歷年來中俄首腦會晤暨中俄關係進程一覽表-----96
     表3-2 中國向俄羅斯軍購武器裝備或技術合作之項目1991-2000年-----107
     表3-3 中俄外資合作表 1996-2001年-----111
     表3-4 中國對外經濟合作與中俄外資合作表 1996-2001年-----121
     表3-5 1991-2002年 中俄進出口貿易額一覽表-----125
     表3-6 中俄主要進出口商品結構與金額 1997-2002年-----127
     表3-7 中俄主要進出口商品結構與金額 1997-2002年-----128
     表3-8 1999-2002年俄台進出口貿易額一覽表-----134
     表3-9 江澤民與普丁的歷次會晤-----141
     表3-10 2001年俄羅斯貿易伙伴一覽表-----147
     表4-1 美國對中國及俄羅斯貿易額一覽表 1995-2001年-----185
     表4-2 中國與美、俄貿易關係一覽表 1996-2000年-----186
     表4-3 1999一2000年中國貿易伙伴一覽表(包含國家與地區)-----187
     表4-4 俄羅斯、美國、中國全球武器軍火武器輸送與分享貿易總額一覽表1994-2001年-----188
     表4-5 俄美兩國武器輸出及所佔總出口百分比(%)一覽表 1996-2000年-----188
     表4-6 印巴軍力比較表一覽表-----193
     表4-7 2001年世界軍事武器傳輸主要供應國與接受國-----194
     表4-8 俄羅斯、美國、申國、印度武器交易總額一覽表 1997-2001年-----195
     表4-9 美、中、俄、印度四國軍事預算一覽表及占該國全部GDP之比% 1992-2001年-----195
     表4-10 印度與中國及俄羅斯貿易額一覽表 1995-2001年-----196
     表4-11 印度對俄羅斯的進出口1993-2001年-----197
     表4-15 上海五國發展進程一覽表-----208
     表4-16 上海合作組織元首會晤相關資料一覽表2001.6-2002.6-----211
     表4-17 中國、俄羅斯與中亞各國邊界一覽表-----212
     表4-18 中國與中亞各國有關邊界簽訂協議一覽表-----213
     表4-19 美軍在中亞地區的軍事訓練費用一覽表2001-2003年-----219
     表4-20 美軍在中亞地區的援助一覽表2001-2003年-----219
     表4-21 東北亞國家或地區生產要素互補情況-----227
     表4-22 未來25年俄羅斯提供東北亞天然氣數量一覽表-----229
     表4-23 俄羅斯西伯利亞和遠東天然氣產量預測-----229
     表4-24 日本與中國及俄羅斯貿易額一覽表 1995-2001年-----231
     表4-25 南韓與中國及俄羅斯貿易額一覽表 1995-2001年-----231
     表4-26 北韓與中國及俄羅斯貿易額一覽表 1995-2001年-----232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91NCCU0642012en_US
dc.title (題名) 普丁時代俄羅斯對中共政策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