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題名 殷墟YH127坑背甲刻辭研究
作者 宋雅萍
貢獻者 蔡哲茂<br>林宏明
宋雅萍
關鍵詞 甲骨
YH127坑
背甲
非王卜辭
日期 2007
上傳時間 19-Sep-2009 12:36:51 (UTC+8)
摘要 本文在分組分類的概念上,對YH127坑出土的賓組、子組、圓體類、劣體類背甲作疏理和研究。釐清各書對背甲的誤綴,整理多位學者對YH127坑背甲的綴合,呈現目前學界最新也是最完整的綴合成果。同時分析YH127坑背甲的文例、內容、卜兆習慣以及行文的規律。
參考文獻 一、 古籍〈含後人校注〉
孔穎達等:《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
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2月)。
屈萬里:《尚書集釋》(台北:聯經出版社,1983年)。
孫詒讓:《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3月)。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年9月)。
王念孫:《廣雅疏證》(台北:廣文書局,2001年1月)。
王引之:《經義述聞》(台北:中華書局,1970年9月)。
孫詒讓:《墨子閒詁》(上海書店,1992年6月)。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二、 專書與學位論文
二劃 丁
丁山
《甲骨文所見氏族及其制度》(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三劃 于
于省吾
〈重文例〉,《燕京學報》第37期(1949年)。
〈從甲骨文看商代社會性質〉,《東北人名大學人文科學學報》第2、3期合刊(1957年)。
《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于省吾主編
《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5月)。
四劃 中、方、王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輯
《甲骨文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1982年)。
《小屯南地甲骨》(上海:中華書局,1980年10月)。
《殷周金文集成》(全十八冊)(上海:中華書局,1984年8月第1版)。
《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全六冊)(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甲骨文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8月)。
方述鑫
《殷虛卜辭斷代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論非王卜辭〉,《古文字研究》第十八輯(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8月)。
王宇信、楊升南主編
《甲骨學通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6月)。
《甲骨學一百年》(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王恩田
〈釋冉、再、冓、爯、 〉,《紀念殷墟甲骨文發現一百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王宇信、宋鎮豪主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王國維
《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12月)。
五劃 石、白
石璋如
〈兩片迷途歸宗的字甲〉,《大陸雜誌》(七十二卷六期,1986年6月)。
《小屯第一本‧遺址的發現與發掘‧丁編‧甲骨坑層之二》(台北: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 年)。
白玉崢
〈讀甲骨綴合新編暨補編略論甲骨綴合〉,《中國文字》新一期(1980年)。
六劃 朱
朱鳯翰
《商代家族型態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8月)。
七劃 吳、宋、李、沈、肖
吳其昌
《殷虛書契解詁》(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1年)。
吳振武
〈古文字中的借筆字〉,《中國古文字研究會成立十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長春,1988年7月)。
吳浩坤
《中國甲骨學史》(上海:人民,1987年)。
吳匡,蔡哲茂
〈釋肙〉,《古文字論集》(台北:國立編譯館,1999年8月)。
宋鎮豪
〈甲骨文「出日」、「入日」考〉,《出土文獻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李孝定
《甲骨文集釋》(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1年3月)。
李宗焜
〈卜辭所見一日內時稱考〉,《中國文字》新18期(1994年1月)。
《殷墟甲骨文字表》(北京: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1995年)。
〈《殷墟甲骨刻辭類纂》刪正〉,《大陸雜誌》第94卷第六期(1997年)。
〈從甲骨文看商代的疾病與醫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第七二本第二分(2001年)。
李旼姈
《甲骨文例研究》(台北:台灣古籍,2002年)。
《甲骨文字構形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
李善貞
《甲骨文同文例舉例》(台北: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1年)。
李達良
《龜版文例研究》(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中國文學系,1972年)。
李學勤
〈帝乙時代的非王卜辭〉,《考古學報》第一期(1958年)。
〈關於甲骨的基礎知識〉,《歷史教學》總七期(1959年)。
〈論『婦好』墓的年代及有關問題〉,《文物》第11期(1977年)。
《關于 組卜辭的一些問題》,《古文字研究》第三輯(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殷代地理簡論》(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4月)。
〈兮甲盤與駒父盨〉,《西周史研究》人民雜誌編輯部編輯(1984年)。
《古文字學初階》(台北:萬卷樓,2004年)。
〈魯方彝與西周商賈〉,《史學月刊》第一期(1985年)。
〈殷墟甲骨分期兩系說〉,《古文字研究》第十八輯(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7月)。
《中國古代文明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
《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形成研究》(台北:雲龍,2004年)。
《青銅器與古代史》(台北市:聯經,2005年)。
李學勤、彭裕商
《殷墟甲骨分期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
李學勤、曾毅公
《殷墟文字綴合》(北京:科學出版社,1955年)。
李學勤、齊文心、艾蘭
《英國所藏甲骨集》(全四冊)英文書名:Oracle bone collections in Great Britain;(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沈建華
〈由卜辭看古代社祭之範圍及起源〉,《出土文獻研究》第5輯(1999年),
沈培
《殷墟甲骨卜辭語序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11月)。
〈說殷墟甲骨文「气」字的虛詞用法〉,《古文字研究》24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殷卜辭中跟卜兆有關的「見」和「告」〉,未刊稿。
肖南
《再論武乙、文丁卜辭》,《古文字研究》第九輯(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八劃 金、林、屈、秉
金祥恆
《續甲骨文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10月)收入《金祥恆先生全集》第五冊(台北:藝文印書館,1990年)。
〈說戌歲我〉,《金祥恆先生全集》第四冊(台北:藝文印書館,1990年)。原收錄於董玉京編,《董作賓先生九五誕辰紀念集》(台北:編者自行出版,1988年)。
屈萬里
屈萬里先生全集《殷墟文字甲編考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7月。)
〈岳義稽古〉,《清華學報》二卷一期(台北:清華學報社出版,1960年)。
林澐
〈從武丁時代幾種子卜辭試論商代家族形態〉,《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甲骨文中的商代方國聯盟〉,《古文字研究》第六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11月)。
林宏明
〈殷墟文字乙編綴合補遺〉第一屆「古文字與出土文獻」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2000年11月)。
〈殷墟甲骨文字綴合四十例〉政治大學89學年度研究生論文發表會(2001年5月)。
〈甲骨文字綴合十一則〉《大陸雜誌》104卷第4期(2002年4月)。
〈史語所所藏甲骨新綴十四例〉政治大學中文系第十一屆系所友學術研討會(2002年5月)。
〈殷虛甲骨文字綴合四十六例〉政治大學90年度研究生論文發表會(2002年6月)。
〈殷墟甲骨文字綴合24例〉,廣州中山大學紀念商承祚先生百年誕辰暨中國古文字學國際研討會(2002年8月)。
〈殷墟甲骨文字綴合新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楚簡綜合研究第二次學術研討會(2002年12月)。
〈殷墟甲骨文字綴合新例續〉第十四屆中國文字學全國學術研討會(2003年3月)。
《小屯南地甲骨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3年6月)。
〈殷墟甲骨文字綴合新例三〉第十六屆中國文字學全國學術研討會(2004年3月)。
林小安
〈殷武丁臣屬征伐與行祭考〉,《甲骨文與殷商史》第2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林雅婷
《甲骨綴合研究》(台北: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秉志
〈河南安陽之龜殼〉,《安陽發掘報告》第三期(1931年)原文刊於《靜生生物調查所彙報》一卷十三號(Peiping : The Institute,1930年)。
九劃 姚、胡
姚孝遂、肖丁
《小屯南地甲骨考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8月)。
姚孝遂主編
《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全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殷墟甲骨刻辭類纂》〈全三冊〉(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姚萱
《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的初步研究》(北京:綫裝書局,2006年10月)。
胡厚宣
〈卜辭雜例〉,《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本第3分(1937年)。
〈戰後殷虛出土的新龜七版〉二十二期~二十九期(上海:上海中央日報文物週刊,1947年)。
〈卜辭同文例〉,《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9本第2分(1947年)。
《殷墟發掘》(上海:學習生活出版社,1955年)。
〈殷墟一二七坑甲骨文的發現和特點〉,《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總13-14期(1989年)。
〈紀念殷墟甲骨文發現90周年,想到127坑〉,《文物天地》(1989年6月)。
〈大陸現藏之甲骨文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7本第4分(1996年12月)。
《甲骨文合集釋文》〈全四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殷代卜龜之來源〉,《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外一種》(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甲骨學緒論〉,《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外一種》(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武丁時五種記事刻辭考〉,《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外一種》(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胡光緯(小石)
《甲骨文例》,收於《胡小石論文集三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0月)。
十劃 唐、孫、島、容、馬、徐
唐蘭
《古文字學導論》(台北:樂天出版社,1979年9月)。
《殷墟文字記》(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5月)。
《中國文字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
島邦男
《殷墟卜辭研究》(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容庚
《金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8月)。
馬承源
《商周青銅器銘文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中國古文字學通論》(北京:文物出版,1987年)。
孫詒讓
《契文舉例》(山東:齊魯書社,1993年12月)。
孫亞冰
〈百年來甲骨文材料再統計〉,《中國文物報》(2003年5月9日)
徐寶貴
〈甲骨文考釋三則〉,《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
十一劃 常、張、許、郭、陳、曹
常耀華
〈關於子組卜辭材料問題〉,《徐中舒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成都:巴蜀書社,1998年10月)。
《百年甲骨學論著目》(北京:語文出版社,1999年7月)。
《殷墟甲骨非王卜辭硏究》(北京市:綫裝書局,2006年)。
張玉金
《甲骨文虛詞詞典》(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3月)。
《甲骨文語法學》(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9月)。
《甲骨卜辭語法研究》(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
〈論骨文中「不」和「弗」的根本區別〉,《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中華文化與文學學術研討系列第十二次會議:甲骨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06年11月)。
張秉權
〈殷墟卜龜之卜兆及其有關問題〉,《國立中央研究院院刊》第一輯(1954年6月)。
〈卜龜腹甲的序數〉,《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28本〈上冊〉(1956年12月)。
《小屯‧殷墟文字丙編》及《考釋》(台北:中央研究研歷史語言研究所,1957年-1972年。)
〈論成套卜辭〉,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外編第四種《慶祝董作賓先生六十五歲論文集》上冊(1960年7月)。
〈甲骨文的發現與骨卜習慣的考證〉,《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36本(1967年6月)。
《甲骨文與甲骨學》(台北:國立編譯館,1988年9月)。
張世超
〈 組卜辭中幾個問題引發的思考〉,《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輯(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7月)。
張桂光
〈古文字中形體訛變〉,《古文字研究》第十四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花園莊東地卜甲刻辭行款略說〉,《甲骨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台中:東海大學,2005年)。
張政烺
〈釋它示──論卜辭中沒有蠶神〉,《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許進雄
《殷卜辭中五種祭祀的研究》(臺北市 : 臺大文學院,1968年6月)。
《卜骨上鑿鑽形態》(台北:藝文印書館,1973年8月)。
《明義士收藏甲骨文集》及《釋文》(全二冊)英文題名:The Menzies collection of Shang Dynasty Oracle Bones,Canada:Hunter Rose Company (1977年)。
《懷特氏等所藏甲骨文集》英文題名:Oracle bones from the White and other collections,Canada:Hunter Rose Company(1979年)。
〈第五期五種祭祀祀譜的復原-兼談晚商的曆法〉,《古文字研究》第18輯(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8月第1版)。
郭沬若
《殷契粹編》(北京:科學出版社,1965年5月)。
《卜辭通纂》及《考釋》,收於《郭沬若全集‧考古編》第二卷(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年9月第1版)。
陳煒湛
〈「歷組卜辭」的討論與甲骨文斷代研究〉,《出土文獻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甲骨文簡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甲骨文田獵刻辭研究》(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4月)。
陳夢家
《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陳劍
《殷墟卜辭的分期分類對甲骨文字考釋的重要性》,(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1年),後收錄於《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綫裝書局,2007年5月)。
〈說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的『丁』─附:釋「速」〉《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綫裝書局,2007年5月)。
〈甲骨金文『 』字補釋〉,《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綫裝書局,2007年5月)。
陳婷珠
〈甲骨卜辭「賓」字句的類型分析與「賓」字意義探討〉,《中國文字研究》第六輯(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年)。
曹錦炎
〈甲骨文地名字構形試析〉,《殷都學刊》(1990年第3期)。
曹錦炎、沈建華
《甲骨文校釋總集》(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
十二劃 彭、黃、曾
彭裕商
〈也論歷組卜辭的時代〉,《四川大學學報》(1983年第1期)。
〈非王卜辭研究〉,《古文字研究》第13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6月)。
〈師組卜辭分類研究及其他〉,《古文字研究》第18輯(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8月)。
《殷墟甲骨斷代》(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12月)。
彭澤周
〈董彥堂先生在日本〉,《董作賓先生逝世三周年紀念論文集》(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黃天樹
〈《甲骨文合集》校重〉《考古與文物》第3期(1995年)。
《殷墟王卜辭的分類與斷代》(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年)。
《黃天樹古文字論集》(北京:學苑,2006年8月)。
〈殷墟甲骨文驗辭中的氣象紀錄〉,《古文字與古代史》第一輯(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7年9月)。
曾毅公遺作、李學勤整理
〈論甲骨綴合〉,《華學》第四輯(2000年)。
十三劃 董、裘、楊、詹、鄒
董作賓
〈卜辭中所見之殷曆〉,《安陽發掘報告》第3期(上海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31年)。
〈骨文例〉,《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本第1分(1936年);又收入《董作賓學術論著》下冊(台北:世界書局,1962年)。又收入《董作賓先生全集》甲編第三冊(台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
《殷墟文字外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56年)。
〈甲骨斷代研究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五十(1965年)。
《殷墟文字乙編》(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4年)。
裘錫圭
〈釋殷墟卜辭中的「卒」和「 」〉,《中原文物》第三期(鄭州市 : 中原文物編
輯部,1990年)。
〈關於商代的宗族組織與貴族和平民兩個階級初步研究〉,《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8月)。
〈評《殷墟卜辭綜述》〉,《文史》35輯(1992年)。
〈說殷墟卜辭的「奠」──試論商人處置服屬者的一種方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四本第三分(台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1993年)。
〈釋釋「衍」「侃」〉,《魯實先先生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台北:師範大學國文系,1993年6月)。
《文字學概要》(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5年)。
〈甲骨文中的見與視〉,《甲骨文發現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1998年5月),頁1-6。
楊樹達
《積微居甲文說》(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詹鄞鑫
〈釋甲骨文「兆」字〉,《古文字研究》第24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鄒衡
《夏商周考古學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十四劃 劉
劉釗
〈卜辭所見殷代的軍事活動〉,《古文字研究》第16輯(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9)。
〈古文字的合文、借筆、借字〉,《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2006)。
《古文字構形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劉淵臨
《卜用甲骨上攻治技術的痕蹟之研究》(台北:國立編譯館,1984年3月)。
〈殷代的龜冊〉,《東吳大學中國藝術史集刊》第二卷(1973年)。
劉一曼
〈安陽殷墟甲骨出土地及其相關問題〉,《考古》第5期(1997)。
〈殷墟獸骨刻辭初探〉,《殷墟博物苑苑刊》創刊號(1989年)。
劉一曼、郭振祿、溫明榮
〈考古發掘與卜辭斷代〉《考古》第六期(1986年6月)。
劉學順
《YH127坑賓組卜辭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4月)。
十五劃 蔡、蔣、鄭、趙
蔡哲茂
〈甲骨文集綴合補遺(續)〉,《大陸雜誌》第69卷第二期(1984年8月)。
〈殷卜辭伊尹 示考──兼論它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8本4分(1987年)。
〈說「 」〉,《第四屆中國文字學全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桃園:中央大學,1993)。
〈卜辭同文例研究舉例〉,《徐中舒先生百年誕辰紀念論文集》(成都:1998年10月)。
《甲骨綴合集》(台北:樂學書局,1999年9月)。
(甲骨綴合三十五則),《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2年11月第6期)
〈《殷虛文字乙編》4810號考釋〉第十四屆中國文字學全國學術研討會,(高雄:中山大學,2003年3月)。
《甲骨綴合續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4年8月)
〈釋殷卜辭的籫字〉,《東華人文學報》第十期(2007年1月)。
〈說殷卜辭中的「 」字〉,《古文字與古代史》第一輯(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7年9月)。
蔣玉斌
《 組甲骨文獻的整理與研究》(東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年5月)。
《殷墟子卜辭的整理與研究》(吉林: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6月)。
〈子卜辭新綴三十二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輯(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1月)。
〈殷墟 B119 、 YH006 、 YH044 三坑甲骨新缀〉,《中國文字研究》第八輯,(2007年)。
鄭慧生
〈甲骨綴合八法舉例─《甲骨文合集》綴合手記〉,《甲骨卜辭研究》(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1998年4月)。
鄭繼娥
《甲骨文祭祀卜辭語言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5月)。
趙鵬
《殷墟甲骨文中的人名及其對於斷代的意義》(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4月)。
十六劃以上 魏、嚴、羅、蕭、謝
魏慈德
〈關於一二七坑非王卜辭裏幾個辭語的解釋〉《第五屆訓詁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逢甲大學,2000年12月)。
《殷墟YH一二七坑甲骨卜辭研究 》(台北:政治大學博士論文,2001年)。
嚴一萍
〈關於「戰後殷虛出土的新大龜七版」〉,《中國文字》五十期(1973年12月)。
《甲骨學》(台北:藝文印書館,1978年)。
《殷虛第十三次發掘所得卜甲綴合集》(台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中國書譜─殷商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58年9月)。
〈YH127的使用時期〉《中國文字》新三期(1981年)。
羅振玉
《殷墟書契考釋》(台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12月再版)。
蕭良瓊
〈卜辭文例與卜辭的整理和研究〉,《甲骨文與殷商史》第二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6月)。
謝 濟
〈對綴合《甲骨文合集》的質疑〉,《殷都學刊》第2期(2001年)。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4151026
9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15102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蔡哲茂<br>林宏明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宋雅萍zh_TW
dc.creator (作者) 宋雅萍zh_TW
dc.date (日期) 200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9-Sep-2009 12:36:51 (UTC+8)-
dc.date.available 19-Sep-2009 12:36:51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9-Sep-2009 12:36:51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4151026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7179-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4151026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6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文在分組分類的概念上,對YH127坑出土的賓組、子組、圓體類、劣體類背甲作疏理和研究。釐清各書對背甲的誤綴,整理多位學者對YH127坑背甲的綴合,呈現目前學界最新也是最完整的綴合成果。同時分析YH127坑背甲的文例、內容、卜兆習慣以及行文的規律。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的範圍…………………………………………7
第三節 研究方法……………………………………………8 第四節 文獻檢討……………………………………………12
第二章 背甲概論
第一節 殷商龜甲來源與種類 ……………………………… 15
第二節 背甲的結構 ………………………………………… 18
第三節 YH127坑背甲的形式 ………………………………25
第三章 YH127坑背甲綴合情形
第一節 YH127坑背甲綴合成果 ……………………………32
第二節 YH127坑背甲綴合檢討 ……………………………48
第三節 筆者新綴 …………………………………………… 62
第四章 YH127坑賓組背甲卜辭研究
第一節 YH127坑賓組背甲版面通讀法(上) ……………82
第二節 YH127坑賓組背甲版面通讀法(下) ……………93
第三節 YH127坑賓組背甲契刻特殊例 ……………………103
第四節 YH127坑賓組背甲卜兆習慣探討 …………………109
第五節 YH127坑賓組背甲內容研究………………………118
第五章 YH127坑子組背甲卜辭研究
第一節 子組卜辭的分類、特徵與情況……………………141
第二節 子組背甲卜辭與左右背甲的關係…………………149
第三節 背甲與子組卜人的關係…………………………… 156
第六章 YH127坑圓體類背甲卜辭研究
第一節 圓體類卜辭的分類與情況…………………………160
第二節 YH127坑圓體類背甲契刻特殊例…………………164
第三節 YH127坑圓體類背甲行款究………………………175
第四節 YH127坑圓體類背甲同文例研究…………………185
第五節 YH127坑圓體類背甲內容研究……………………196
第七章 YH127坑劣體類背甲卜辭研究
第一節 劣體類的分類、情況與特徵………………………212
第二節 YH127坑劣體類背甲契刻特殊例…………………226
第三節 YH127坑劣體類背甲行款研究……………………247
第四節 YH127坑劣體類背甲同文例研究…………………254
第五節 YH127坑劣體類背甲內容研究……………………265
第八章 結論 ………………………………………………… 283



附錄:
附錄一:《殷虛文字綴合》背甲綴合情況一覽表……………………291
附錄二:《甲骨文合集》綴合情況一覧表……………………………294
附錄三:嚴一萍《殷虛第十三次發掘所得卜甲綴合集》
綴合情況一覧表 …………………………………………… 296
附錄四:張秉權背甲綴合情況一覧表 ………………………………299
附錄五:林宏明YH127坑背甲綴合一覧表 …………………………302
附錄六:蔣玉斌YH127坑背甲綴合一覧表 …………………………305
附錄七:筆者新綴一覧表 ……………………………………………307
附錄八:YH127坑背甲綴合簡表 ……………………………………309
附錄九:YH127坑賓組背甲材料表 …………………………………329
附錄十:YH127坑子組背甲材料表 …………………………………335
附錄十一:YH127坑圓體類背甲材料表 ……………………………337
附錄十二:YH127坑劣體類背甲材料表 …………………………339
參考書目 ………………………………………………………………344
zh_TW
dc.format.extent 50593 bytes-
dc.format.extent 128246 bytes-
dc.format.extent 97945 bytes-
dc.format.extent 740153 bytes-
dc.format.extent 952190 bytes-
dc.format.extent 3168357 bytes-
dc.format.extent 4842111 bytes-
dc.format.extent 507518 bytes-
dc.format.extent 1842526 bytes-
dc.format.extent 3564997 bytes-
dc.format.extent 447559 bytes-
dc.format.extent 161334 bytes-
dc.format.extent 119359 bytes-
dc.format.extent 127652 bytes-
dc.format.extent 200083 bytes-
dc.format.extent 165575 bytes-
dc.format.extent 117769 bytes-
dc.format.extent 143878 bytes-
dc.format.extent 174154 bytes-
dc.format.extent 132502 bytes-
dc.format.extent 101957 bytes-
dc.format.extent 105710 bytes-
dc.format.extent 117683 bytes-
dc.format.extent 323508 bytes-
dc.format.extent 63602 bytes-
dc.format.extent 85542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151026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甲骨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YH127坑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背甲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非王卜辭zh_TW
dc.title (題名) 殷墟YH127坑背甲刻辭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古籍〈含後人校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孔穎達等:《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屈萬里:《尚書集釋》(台北:聯經出版社,19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詒讓:《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念孫:《廣雅疏證》(台北:廣文書局,2001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引之:《經義述聞》(台北:中華書局,1970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詒讓:《墨子閒詁》(上海書店,1992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 專書與學位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劃 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丁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甲骨文所見氏族及其制度》(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劃 于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于省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重文例〉,《燕京學報》第37期(194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從甲骨文看商代社會性質〉,《東北人名大學人文科學學報》第2、3期合刊(195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于省吾主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劃 中、方、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甲骨文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198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小屯南地甲骨》(上海:中華書局,1980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周金文集成》(全十八冊)(上海:中華書局,1984年8月第1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全六冊)(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甲骨文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方述鑫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虛卜辭斷代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論非王卜辭〉,《古文字研究》第十八輯(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宇信、楊升南主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甲骨學通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甲骨學一百年》(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恩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釋冉、再、冓、爯、 〉,《紀念殷墟甲骨文發現一百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王宇信、宋鎮豪主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國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五劃 石、白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石璋如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兩片迷途歸宗的字甲〉,《大陸雜誌》(七十二卷六期,1986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小屯第一本‧遺址的發現與發掘‧丁編‧甲骨坑層之二》(台北: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 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白玉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讀甲骨綴合新編暨補編略論甲骨綴合〉,《中國文字》新一期(198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六劃 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鳯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商代家族型態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七劃 吳、宋、李、沈、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其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虛書契解詁》(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振武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古文字中的借筆字〉,《中國古文字研究會成立十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長春,1988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浩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甲骨學史》(上海:人民,19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匡,蔡哲茂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釋肙〉,《古文字論集》(台北:國立編譯館,1999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鎮豪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甲骨文「出日」、「入日」考〉,《出土文獻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孝定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甲骨文集釋》(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1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宗焜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卜辭所見一日內時稱考〉,《中國文字》新18期(1994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墟甲骨文字表》(北京: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墟甲骨刻辭類纂》刪正〉,《大陸雜誌》第94卷第六期(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從甲骨文看商代的疾病與醫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第七二本第二分(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旼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甲骨文例研究》(台北:台灣古籍,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甲骨文字構形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善貞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甲骨文同文例舉例》(台北: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達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龜版文例研究》(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中國文學系,197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學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帝乙時代的非王卜辭〉,《考古學報》第一期(195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關於甲骨的基礎知識〉,《歷史教學》總七期(195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論『婦好』墓的年代及有關問題〉,《文物》第11期(197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關于 組卜辭的一些問題》,《古文字研究》第三輯(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代地理簡論》(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兮甲盤與駒父盨〉,《西周史研究》人民雜誌編輯部編輯(198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古文字學初階》(台北:萬卷樓,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魯方彝與西周商賈〉,《史學月刊》第一期(198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墟甲骨分期兩系說〉,《古文字研究》第十八輯(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古代文明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形成研究》(台北:雲龍,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青銅器與古代史》(台北市:聯經,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學勤、彭裕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墟甲骨分期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學勤、曾毅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墟文字綴合》(北京:科學出版社,195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學勤、齊文心、艾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英國所藏甲骨集》(全四冊)英文書名:Oracle bone collections in Great Britain;(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建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由卜辭看古代社祭之範圍及起源〉,《出土文獻研究》第5輯(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培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墟甲骨卜辭語序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說殷墟甲骨文「气」字的虛詞用法〉,《古文字研究》24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卜辭中跟卜兆有關的「見」和「告」〉,未刊稿。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肖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再論武乙、文丁卜辭》,《古文字研究》第九輯(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八劃 金、林、屈、秉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祥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續甲骨文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10月)收入《金祥恆先生全集》第五冊(台北:藝文印書館,19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說戌歲我〉,《金祥恆先生全集》第四冊(台北:藝文印書館,1990年)。原收錄於董玉京編,《董作賓先生九五誕辰紀念集》(台北:編者自行出版,19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屈萬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屈萬里先生全集《殷墟文字甲編考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岳義稽古〉,《清華學報》二卷一期(台北:清華學報社出版,196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澐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從武丁時代幾種子卜辭試論商代家族形態〉,《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甲骨文中的商代方國聯盟〉,《古文字研究》第六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宏明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墟文字乙編綴合補遺〉第一屆「古文字與出土文獻」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2000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墟甲骨文字綴合四十例〉政治大學89學年度研究生論文發表會(2001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甲骨文字綴合十一則〉《大陸雜誌》104卷第4期(2002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史語所所藏甲骨新綴十四例〉政治大學中文系第十一屆系所友學術研討會(2002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虛甲骨文字綴合四十六例〉政治大學90年度研究生論文發表會(2002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墟甲骨文字綴合24例〉,廣州中山大學紀念商承祚先生百年誕辰暨中國古文字學國際研討會(2002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墟甲骨文字綴合新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楚簡綜合研究第二次學術研討會(2002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墟甲骨文字綴合新例續〉第十四屆中國文字學全國學術研討會(2003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小屯南地甲骨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3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墟甲骨文字綴合新例三〉第十六屆中國文字學全國學術研討會(2004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小安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武丁臣屬征伐與行祭考〉,《甲骨文與殷商史》第2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雅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甲骨綴合研究》(台北: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秉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河南安陽之龜殼〉,《安陽發掘報告》第三期(1931年)原文刊於《靜生生物調查所彙報》一卷十三號(Peiping : The Institute,193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九劃 姚、胡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姚孝遂、肖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小屯南地甲骨考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姚孝遂主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全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墟甲骨刻辭類纂》〈全三冊〉(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姚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的初步研究》(北京:綫裝書局,2006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厚宣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卜辭雜例〉,《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本第3分(193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戰後殷虛出土的新龜七版〉二十二期~二十九期(上海:上海中央日報文物週刊,194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卜辭同文例〉,《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9本第2分(194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墟發掘》(上海:學習生活出版社,195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墟一二七坑甲骨文的發現和特點〉,《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總13-14期(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紀念殷墟甲骨文發現90周年,想到127坑〉,《文物天地》(1989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大陸現藏之甲骨文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7本第4分(1996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甲骨文合集釋文》〈全四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代卜龜之來源〉,《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外一種》(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甲骨學緒論〉,《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外一種》(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武丁時五種記事刻辭考〉,《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外一種》(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光緯(小石)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甲骨文例》,收於《胡小石論文集三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十劃 唐、孫、島、容、馬、徐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古文字學導論》(台北:樂天出版社,1979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墟文字記》(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文字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島邦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墟卜辭研究》(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容庚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馬承源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商周青銅器銘文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古文字學通論》(北京:文物出版,19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詒讓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契文舉例》(山東:齊魯書社,1993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亞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百年來甲骨文材料再統計〉,《中國文物報》(2003年5月9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寶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甲骨文考釋三則〉,《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十一劃 常、張、許、郭、陳、曹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常耀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關於子組卜辭材料問題〉,《徐中舒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成都:巴蜀書社,1998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百年甲骨學論著目》(北京:語文出版社,1999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墟甲骨非王卜辭硏究》(北京市:綫裝書局,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玉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甲骨文虛詞詞典》(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甲骨文語法學》(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甲骨卜辭語法研究》(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論骨文中「不」和「弗」的根本區別〉,《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中華文化與文學學術研討系列第十二次會議:甲骨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06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秉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墟卜龜之卜兆及其有關問題〉,《國立中央研究院院刊》第一輯(1954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卜龜腹甲的序數〉,《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28本〈上冊〉(1956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小屯‧殷墟文字丙編》及《考釋》(台北:中央研究研歷史語言研究所,1957年-197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論成套卜辭〉,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外編第四種《慶祝董作賓先生六十五歲論文集》上冊(1960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甲骨文的發現與骨卜習慣的考證〉,《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36本(1967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甲骨文與甲骨學》(台北:國立編譯館,1988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世超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組卜辭中幾個問題引發的思考〉,《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輯(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桂光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古文字中形體訛變〉,《古文字研究》第十四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花園莊東地卜甲刻辭行款略說〉,《甲骨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台中:東海大學,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政烺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釋它示──論卜辭中沒有蠶神〉,《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進雄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卜辭中五種祭祀的研究》(臺北市 : 臺大文學院,1968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卜骨上鑿鑽形態》(台北:藝文印書館,1973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義士收藏甲骨文集》及《釋文》(全二冊)英文題名:The Menzies collection of Shang Dynasty Oracle Bones,Canada:Hunter Rose Company (197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懷特氏等所藏甲骨文集》英文題名:Oracle bones from the White and other collections,Canada:Hunter Rose Company(197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第五期五種祭祀祀譜的復原-兼談晚商的曆法〉,《古文字研究》第18輯(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8月第1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沬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契粹編》(北京:科學出版社,1965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卜辭通纂》及《考釋》,收於《郭沬若全集‧考古編》第二卷(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年9月第1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煒湛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歷組卜辭」的討論與甲骨文斷代研究〉,《出土文獻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甲骨文簡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甲骨文田獵刻辭研究》(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夢家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劍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墟卜辭的分期分類對甲骨文字考釋的重要性》,(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1年),後收錄於《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綫裝書局,2007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說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的『丁』─附:釋「速」〉《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綫裝書局,2007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甲骨金文『 』字補釋〉,《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綫裝書局,2007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婷珠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甲骨卜辭「賓」字句的類型分析與「賓」字意義探討〉,《中國文字研究》第六輯(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曹錦炎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甲骨文地名字構形試析〉,《殷都學刊》(1990年第3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曹錦炎、沈建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甲骨文校釋總集》(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十二劃 彭、黃、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裕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也論歷組卜辭的時代〉,《四川大學學報》(1983年第1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非王卜辭研究〉,《古文字研究》第13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師組卜辭分類研究及其他〉,《古文字研究》第18輯(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墟甲骨斷代》(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澤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董彥堂先生在日本〉,《董作賓先生逝世三周年紀念論文集》(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天樹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甲骨文合集》校重〉《考古與文物》第3期(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墟王卜辭的分類與斷代》(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天樹古文字論集》(北京:學苑,2006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墟甲骨文驗辭中的氣象紀錄〉,《古文字與古代史》第一輯(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7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曾毅公遺作、李學勤整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論甲骨綴合〉,《華學》第四輯(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十三劃 董、裘、楊、詹、鄒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董作賓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卜辭中所見之殷曆〉,《安陽發掘報告》第3期(上海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3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骨文例〉,《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本第1分(1936年);又收入《董作賓學術論著》下冊(台北:世界書局,1962年)。又收入《董作賓先生全集》甲編第三冊(台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墟文字外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5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甲骨斷代研究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五十(196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墟文字乙編》(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裘錫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釋殷墟卜辭中的「卒」和「 」〉,《中原文物》第三期(鄭州市 : 中原文物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輯部,19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關於商代的宗族組織與貴族和平民兩個階級初步研究〉,《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評《殷墟卜辭綜述》〉,《文史》35輯(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說殷墟卜辭的「奠」──試論商人處置服屬者的一種方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四本第三分(台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釋釋「衍」「侃」〉,《魯實先先生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台北:師範大學國文系,1993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文字學概要》(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甲骨文中的見與視〉,《甲骨文發現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1998年5月),頁1-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樹達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積微居甲文說》(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詹鄞鑫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釋甲骨文「兆」字〉,《古文字研究》第24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鄒衡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夏商周考古學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十四劃 劉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卜辭所見殷代的軍事活動〉,《古文字研究》第16輯(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古文字的合文、借筆、借字〉,《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古文字構形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淵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卜用甲骨上攻治技術的痕蹟之研究》(台北:國立編譯館,1984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代的龜冊〉,《東吳大學中國藝術史集刊》第二卷(197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一曼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安陽殷墟甲骨出土地及其相關問題〉,《考古》第5期(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墟獸骨刻辭初探〉,《殷墟博物苑苑刊》創刊號(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一曼、郭振祿、溫明榮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考古發掘與卜辭斷代〉《考古》第六期(1986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學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YH127坑賓組卜辭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十五劃 蔡、蔣、鄭、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哲茂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甲骨文集綴合補遺(續)〉,《大陸雜誌》第69卷第二期(1984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卜辭伊尹 示考──兼論它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8本4分(19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說「 」〉,《第四屆中國文字學全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桃園:中央大學,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卜辭同文例研究舉例〉,《徐中舒先生百年誕辰紀念論文集》(成都:1998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甲骨綴合集》(台北:樂學書局,1999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甲骨綴合三十五則),《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2年11月第6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虛文字乙編》4810號考釋〉第十四屆中國文字學全國學術研討會,(高雄:中山大學,2003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甲骨綴合續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4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釋殷卜辭的籫字〉,《東華人文學報》第十期(2007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說殷卜辭中的「 」字〉,《古文字與古代史》第一輯(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7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蔣玉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組甲骨文獻的整理與研究》(東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墟子卜辭的整理與研究》(吉林: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子卜辭新綴三十二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輯(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墟 B119 、 YH006 、 YH044 三坑甲骨新缀〉,《中國文字研究》第八輯,(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慧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甲骨綴合八法舉例─《甲骨文合集》綴合手記〉,《甲骨卜辭研究》(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1998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繼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甲骨文祭祀卜辭語言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墟甲骨文中的人名及其對於斷代的意義》(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十六劃以上 魏、嚴、羅、蕭、謝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魏慈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關於一二七坑非王卜辭裏幾個辭語的解釋〉《第五屆訓詁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逢甲大學,2000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墟YH一二七坑甲骨卜辭研究 》(台北:政治大學博士論文,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嚴一萍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關於「戰後殷虛出土的新大龜七版」〉,《中國文字》五十期(1973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甲骨學》(台北:藝文印書館,197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虛第十三次發掘所得卜甲綴合集》(台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書譜─殷商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58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YH127的使用時期〉《中國文字》新三期(198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振玉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墟書契考釋》(台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12月再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良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卜辭文例與卜辭的整理和研究〉,《甲骨文與殷商史》第二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 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對綴合《甲骨文合集》的質疑〉,《殷都學刊》第2期(2001年)。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