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南宋福建久喪不葬研究
作者 徐欣宇
Hsu, Hsin Yu
貢獻者 劉祥光
徐欣宇
Hsu, Hsin Yu
關鍵詞 久喪不葬
風水
暫厝
擇地
funeral in Sung
日期 2008
上傳時間 9-Apr-2010 15:36:16 (UTC+8)
摘要   本文以宋代福建地區的久喪不葬行為作為探討主題,剖析宋人葬期延遲的行為在文化中所代表的意義。福建地區喪期延遲的原因很多,首先,福建士大夫之家認為盛大儀式可展現其孝心,且認為舉辦道場法會可超渡死者,因此此地喜好大辦喪事。但貧士或貧宦之家無法負擔喪事經濟,便延遲下葬。第二,宋代風水理論日益複雜,擇地除講究「龍、穴、砂、水」、「五音利姓」等原則之外,還需挑選墓穴方向、適合時日。此時風水師的角色十分重要,但是因為福建地區風水師彼此之間的相互競爭,互指他人為非,而喪家過於重視風水,導致無法選擇葬地,拖延時日。
  喪葬習俗的轉變反映因福建科舉考試競爭激烈,社會結構產生變化,社會階級變動比以前頻繁,喪家為了展示其地位及表現其孝心,將喪葬等級提升,改以盛大儀式表達孝心,不再採用古禮。此外,社會壓力的競爭使宋人尋求其他方式嘗試改變自身際遇,比如風水。
  面對這樣的情形,部分士大夫仍希望使用古禮,以維繫道德,避免誇耀之風,但大眾仍採用佛道儀式,要準時下葬仍有困難。政府則以勸導及社會救濟的手段來防治此行為的擴大,但成效不彰。久喪不葬之風無法根絕,主要和社會階級的轉變及風俗因素有關。我們透過久喪不葬,當可進一步理解宋代士大夫的道德價值及文化面貌。


關鍵詞:久喪不葬、浮葬、暫厝、風水、擇地、宋代喪葬習俗
參考文獻 一、 專書
(一)史料
漢.班固,《前漢書》,台北:商務印書館,1971。
丁特起,《靖康記聞》,台北:廣文出版社,1968。
丁傳靖(主編),《宋人軼事彙編》,台北:源流文化,1982。
文瑩,《玉壺清話》,北京:中華書局,1997。
不著撰人,《名公書判清明集》,北京:中華書局,2002。
王十朋,《王十朋全集》,上海:上海古籍,1998。
王之望,《漢濱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39冊。
王明清,《揮塵後錄》〔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038冊。
王象之,《輿地紀勝》,北京:中華書局,1992。
王邁,《臞軒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78冊。
方大棕,《鐵菴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78冊。
司馬光,《涑水記聞》,北京:中華書局,1997。
———,《司馬氏書儀》〔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063冊。
———,《書儀》〔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42冊。
———,《傳家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094冊。
楊家駱(主編),《宋會要輯本》,台北:世界書局,1964。
朱熹,《朱熹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朱子文集》,台北:德富文教基金會,2000。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四部叢刊〕,台北:商務印書館,
1965。
———,《家禮》〔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42冊。
———,《朱子語類》〔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701冊。
朱熹(編),《二程全書》,〔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698冊。
朱松,《韋齋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33冊。
江休復,《嘉祐雜誌》〔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036冊。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1992。
李之彥,《東谷隨筆》,台北:藝文出版社,1965。
李呂,《澹軒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52冊,
李綱,《梁豁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25-1126冊。
李之彥,《東谷隨筆》,台北:藝文出版社,1965。
呂祖謙,《東萊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50冊。
呂南公,《灌園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23冊。
何薳,《春渚紀聞》,北京:中華書局,1983。
何夢桂,《潛齋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88冊。
周紹良(主編),《唐代墓誌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周密,《癸辛雜識》,北京:中華書局,1991。
周輝,《清波雜志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
林光朝,《艾軒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42冊。
林之奇,《拙齋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40冊。
林希越,《竹溪鬳齋十一藁續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85冊。
林亦之,《網山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49冊。
范鎮,《東齋記事》,北京:中華書局,1997。
洪邁,《夷堅志》,北京:中華書局,2006。
胡宏,《斐然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37冊。
范曄,《後漢書》,台北:商務印書館,1971。
俞文豹,《吹劍錄外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865冊。
真德秀,《西山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74冊。
袁采,《袁氏世範》〔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698冊。
秦觀,《淮海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15冊。
徐景熹(修),《褔州府志》,台北:成文出版公司,1967。
徐元杰,《棋焚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81冊。
徐經孫,《矩山存稿》〔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81冊。
淡癡,《玉歷至寶鈔》,收入:中國宗教歷史文獻集成編纂委員會(編),
《三洞拾遺(六)》,合肥:黃山書社,2005。
孫伯剛,《璚林國寶經》,收入:婁子匡(主編),《國立北京大學中國
民俗學會民俗叢書專號(三)堪輿篇》,台北:東方文化書局,1977。
祝穆,《新編古今事文類聚(一)》,京都:中文,1982。
梁克家,《淳熙三山志》〔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484冊。
陸九淵,《陸九淵集》,台北:里仁,1981。
國家圖書館善本金石組(編),《宋代石刻文獻全編》,北京:北京圖書
館出版社,2003。
陳元靚,《事林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99。
陳襄,《古靈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093冊。
陳淵,《默堂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39冊。
陳師道,《後山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14冊。
陳長方,《唯室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39冊。
陳淳,《北溪大全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68冊。
陳伯泉,《江西出土墓志選篇》,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朱易安(主編),《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
張載,《張載集》,台北:漢京,1997。
張世南,《遊宦紀聞》,北京:中華書局,1981。
張元幹,《蘆洲歸來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36冊。
張耒,《柯山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15冊。
張守,《昆陵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27冊。
張栻,《南軒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67冊。
許翰,《襄陵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23冊。
許景衡,《橫塘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27冊。
許嘉璐(主編),《二十四史全譯—宋史》,北京:漢語大辭典出版社,
2004。
陸游,《放翁家訓》〔叢書集成新編本〕第33冊,台北:新文豐。
游酢,《游薦山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21冊。
程頤,《二程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345冊。
程顥、程頤(著),《程書分類》,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
黃仲元,《四如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88冊。
黃榦,《勉齋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68冊。
黃公度,《知稼翁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39冊。
黃裳,《演山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20冊。
黃庭堅,《山谷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13冊。
曾棗莊(主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
楊時,《龜山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25冊。
楊憶,《武夷新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086冊。
楊維德,《景祐六壬神定經》,台北:新文豐,1984。
葉適,《水心文集》,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
鄒浩,《道鄉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21冊。
廖行之,《省齋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67冊。
趙汝騰,《庸齋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81冊。
趙汝愚,《歷代名臣奏議(五)》〔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437冊。
廖行之,《省齋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67冊。
廖剛,《高峯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42冊。
廖禹,《至寶經》,收入:婁11子匡,《國立北京大學中國民俗學會民俗
叢書.專號(3)堪輿篇》,台北:東方文化,1977。
樂史,《太平寰宇記》,北京:中華書局,1998。
鄭樵,《通志》〔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80冊。
樓鑰,《攻媿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53冊。
劉爚,《雲莊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40冊。
劉克莊,《後村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80冊。
———,《後村大全集》,台北:商務印書館,1969。
劉永明(編),《四庫未收術數類古籍大全》,合肥:黃山書社,1995。
劉劍道,《乘生秘寶經》,收入:婁子匡(主編),《國立北京大學中國
民俗學會民俗叢書專號(三)堪輿篇》,台北:東方文化書局,1977。
歐陽守道,《巽齋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83冊。
歐陽修,《歐陽修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
———,《新唐書》,台北:鼎文書局,1980。
鄭居中,《政和五禮新儀》〔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647冊。
蔡戡,《定齋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57冊。
蔡襄,《蔡襄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蔡元定,《發微論》,〔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808冊。
樂史,《太平寰宇記》,北京:中華書局,1998。
鄧肅,《枅榈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33冊。
賴文俊,《催官篇》,〔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808冊。
韓駒,《陵陽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33冊。
謝和卿,《神寶經》,收入:婁子匡(主編),《國立北京大學中國民俗學
會民俗叢書專號(三)堪輿篇》,台北:東方文化書局,1977。
———,《天寶經》,收入:婁子匡(主編),《國立北京大學中國民俗學
會民俗叢書專號(三)堪輿篇》,台北:東方文化書局,1977。
魏了翁,《鶴山先生大文全集文集奏議》,台北:商務印書館,1979。
羅大經,《鶴林玉露》,北京:中華書局,1997。
羅從彥,《豫章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35冊。
蘇轍,《欒城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12冊。
釋居簡,《字溪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83冊。
顧寶田,《新譯儀禮讀本》,台北:三民書局,2002。
元‧陶宗儀,《說郛》〔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880冊。
元.脫脫(等撰),《宋史》,台北:鼎文書局,1978。
明.楊士奇(編)《歷代名臣奏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明.宋濂,《元史》,台北:鼎文書局,1978。
清‧郝玉麟,《福建通志》〔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527冊。
清‧徐乾學,《讀禮通考》〔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2-114冊。
(二)今人研究
1.中文著作
三門峽市文物工作隊(編著),《北宋陝州漏澤園》,北京:文物出版社,
1999。
王其亨(主編),《風水理論研究(二)》,台北:地景出版,1995。
王銘銘,潘忠黨(主編),《中國風水:歷史與文化。象徵與社會:中
國民間文化的探討》,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于平(編),《中國歷代墓誌選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
朱瑞熙、張邦煒(等著),《遼宋西夏金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
科學出版社,1998。
朱瑞熙,《宋代社會研究》,台北:弘文出版社,1986。
何曉昕,《風水探源》,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0。
吳松弟,《北方移民與南宋社會變遷》,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吳萬居,《宋代三禮學研究》,台北:國立編譯館,1999。
吳文良(主編),《泉州宗教石刻》,北京:科學院出版社,1957。
———,《泉州宗教石刻續篇》,北京:科學院出版社,1957。
沈宗憲,《宋代民間的幽冥世界觀》,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3。
李豐楙、朱榮貴(編)《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
文化》,台北:中研院中國文哲所籌備處,1996。
李定信,《四庫全書堪輿類典籍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李零,《中國方術正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
———,《中國方術續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
李亦園,《宇宙觀、信仰與民間文化》,板橋:稻鄉文化,1999。
林春梅,《宋代家禮、家訓研究》,台北:國立編譯館,1999。
洪金富,《遼宋夏金元五朝月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2004。
姜錫東(主編),《宋史研究論叢(七)》,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6。
兪如雲(編),《宋史人名索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徐吉軍(等著),《中國喪葬禮俗》,江蘇: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中國風俗通史——宋代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2001。
徐吉軍,《中國喪葬史》,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1999。
———,《長江流域的喪葬》,湖北:武漢教育出版社,2004。
高明士(編),《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二)——家內秩序與國
法》,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張覺明,《江南的風水流派》,台北:牧村圖書有限公司,2006。
張其凡(主編),《宋代歷史文化研究(續編)》,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張澤洪,《道教神仙信仰與祭祀儀式》,台北:文津出版社,2003。
梁庚堯,《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台北:允晨出版公司,1997。
———,《南宋的農村經濟》,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4。
梁方仲,《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梁超,《形勢研究》,香港:中國哲學文化協進會出版,2003。
陳支平(主编),《福建宗教史》,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
陳進國,《信仰、儀式、與鄉土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5。
程建軍,《中國風水羅盤》,南昌: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馮爾康,《中國社會史概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馮爾康,《去古人的庭園散步》,北京:中華書局,2005。
黃正建,《敦煌占卜文書與唐五代占卜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
黃寬重,《南宋史研究集》,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斯波義信(著),莊景輝(譯),《宋代商業史研究》,台北:稻
禾出版社,1997。
葉驍軍(編),《中國墓葬研究文獻目錄》,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1994。
賈志揚,《宋代科舉》,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
葛兆光,《古代中國文化講義》,上海:復旦大學,2006。
楊國柱、鄭志明,《民俗、殯葬與宗教專論》,台北:韋伯文化,2003。
福建省博物館(編),《福州南宋黃昇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蒲慕州,《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台北:麥田,2004。
———,《墓葬與生死──中國古代宗教之省思》,台北:聯經,1993。
鄭培凱(主編),《宗教信仰與想像》,香港:城市大學,2007。
鄭國棟、林勝利(編),《泉州道教》,廈門:鷺江出版社,1993。
鄭振滿(等編),《福建宗教碑銘彙編:泉州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
出版社,2003。
———(等編),《福建宗教碑銘彙編:興化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
出版社,1995。
盧建榮,《北魏唐宋死亡文化史》,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
譚其驤,《歷史地理地圖集──宋遼金時期》,香港:三聯書店,1991。
羅雋、何曉昕,《風水史》,台北:華成圖書出版公司,2004。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辭典》,上海:漢語大辭典出版社,2006。
龔鵬程,《思想與文化》,台北:業強出版社,1995。
瀨川昌久,《族譜:華南漢族的宗族.風水.移居》,上海:上海書店
出版社,1999。
2.外文著作
渡邊欣雄(編),《風水論集》,東京:凱風社,1994。
Hansen, Valerie. Negotiating Daily Life in Traditional China New Haven.
New Havens: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5.
Dieter Kuhn,ed., A Place for the Dead: An Archaeological Documentary
on Graves and Tombs of the Song Dynasty, 960-1279. Heidelberg:
Ed.Forum,1996.
———, Burial in Song China.Heidelberg:Ed.Forum,1994.
von Glahn,Richard, The Sinister Way: The Divine and the Demonic in
Chinese Religious Culture.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4.
二、 期刊論文
丁雙雙、魏子任,〈論唐宋時期喪葬中的佛寺消費習俗〉,《河北學刊》,
23:6(河北,2003.11),頁151-155。
丁雙雙,〈唐宋時期民間喪葬消費習俗〉,河北:河北師範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2。
王夢鷗,〈陰陽五行家與星曆及占筮〉,《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
刊》,43(台北,1971.11),1971,頁489-532。
王德毅,〈宋代福建的史學〉,《文史哲學報》,52(台北,2006.06),
頁143-174。
文物參考資料編輯部,〈福州市發現宋代磚墓一座〉,《文物參考資料》,
1(北京,1956.01),頁63-64。
王曉,〈宋代漏澤園淺議〉,《中原文物》,6(河南,2002.02),頁72-75。
王洪濤,〈泉州、南安發現宋代火葬墓〉,《文物》,3(北京,1975.03),
頁77-78。
王兆鵬,〈宋代的潤筆與宋代文學的商品化〉,《學術月刊》,9(武漢,
2006.09),頁95-98。
方豪,〈宋代佛教與遺骸之收瘞〉,《中華學術院天主教學術研究所學
報》,3(台北,1971.10),頁125-152。
———,〈金門出土宋墓買地券考釋〉,《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3(台
北,1971.05),頁1-16。
朱瑞熙,〈宋代的喪葬習俗〉,《學術月刊》,2(上海,1997.02),頁69-74。
朱光亞,〈古今相地異同淺析〉,收入:王其亨(主編),《風水理論研
究(二)》(台北,地景企業公司,1995)。
安國樓,〈朱熹的禮儀觀與朱子《家禮》〉,《鄭州大學學報》,38:1(河
南,2005.01),頁143-146。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聯合月刊》,26(台北:聯經,
1983),頁81-89。
何淑宜,〈明代士紳與通俗文化的關係:以喪葬禮俗為例的考察〉,台
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汪寧生,〈古代特殊葬俗叢考〉,《故宮文物月刊》, 15:8(台北,
1997.11),頁98-111。
吳維庭,〈由《重校正地理新書》試建五姓擇地之操作體系〉,台中:
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吳松弟,〈宋代東南沿海丘陵地區的經濟開發〉,收入:《北方移民與南
宋社會變遷》,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宋代福建人口研究〉,《中國史研究》,66(北京,1995.02),
頁50-58。
宋三平,〈宋代的墳庵與封建家族〉,《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總52
(廈門,1995.01),頁40-47。
林忠幹,〈福建五代至宋代墓葬出土明器神煞考〉,《福建文博》,1(福
建,1990.01),頁50-54。
———,〈福建宋墓分期研究〉,《考古》,5(北京,1992.05),頁456-463。
泉州市博物館(編),〈晉江鐵灶山宋墓清理簡報〉,《福建文博》,3(福
建,2007.09),頁42-44。
徐苹芝,〈宋元時期的火葬〉,《文物參考資料》,9(北京,1956.09),
頁21-26。
徐曉望,〈論宋代福建經濟文化的歷史地位〉,《東南學術》,2(福建,
2004.09),頁143-152。
張永昇,〈宋代士庶人之喪葬禮俗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
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張家駒,〈中國社會中心的轉移〉,《食貨月刊》,2:11(台北,1935.11),
頁478-493。
張宏慧,〈宋代火葬考論〉,《許昌學院學報》,22:6(河南,2003.03),
頁90-155。
張邦煒、張敏,〈兩宋火葬何以蔚然成風〉,《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2:3
(四川,1995.07),頁97-103。
張邦煒,〈兩宋時期的喪葬陋俗〉,《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4:3(四川,
1997.07),頁100-106。
張文崟,〈福建南平大風店口宋墓〉,《福建文博》,13(福建,1989.01),
頁18-21。
張家、徐冰,〈福建建縣甌水南宋元墓葬〉,《考古》,2(北京,1995.02),
頁188-187。
張家駒,〈中國社會中心的轉移〉,《食貨月刊》,2:11(台北,1935.11),
頁478-493。
張文,〈兩宋民間濟貧恤窮活動述論—兼談民間社會暨地方社會的興
起〉,收入:姜錫東(主編),《宋史研究論叢(七)》(保定:河北
大學出版社,2006),頁109-124。
梁庚堯,〈南宋農村的土地分配與租佃制度〉,《食貨月刊》,7:10(台
北,1978.01),頁30-34。
———,〈劉爚雲莊集的版本及其真偽〉,《書目季刊》,8:2(台北,
1974.09),頁29-36。
陳進國,〈民間通書的流行與風水術的民俗化——以閩臺洪潮和通書為
例〉,《臺灣宗教研究通訊》,4(台北,2002.10),頁195-230。
———,〈墳墓形制與風水信仰——福建與琉球(沖繩)的事例〉,《新世
紀宗教研究》,4:1(台北,2005.09),頁2-54。
———,〈理性驅馳:風水信仰與士紳階層的人文抉擇——福建的案
例〉,《臺灣宗教研究通訊》,7(台北,2005.07),頁1-91。
———,〈骨骸的替代物與祖先崇拜:福建的案例〉,《宗教哲學》,34
(台北,2005.10),頁172-196。
———,〈考古材料所記錄的福建“買地卷”習俗〉,《民俗研究》,1
(濟南,2006.01),頁165-184。
陳建標、林長程,〈順昌宋墓出土青瓷家俱明器〉,《福建文博》,2(福
建,1990.02),頁49-52。
陳寅龍,〈浦城萬安宋墓〉,《福建文博》,1(福建,1988.01),頁34。
———,〈浦城宋墓清理簡報〉,《福建文博》,2(福建,1990.02),頁
52-57。
陳永好,〈漳州松柏山唐宋墓葬〉,《福建文博》,2(福建,2003.02),
頁8-13。
將樂縣博物館,〈將樂縣萬全鄉吳地宋墓〉,《福建文博》,47(福建,
2004.02),頁37-38。
———,〈將樂縣水南鎮龍燈山宋墓〉,《福建文博》,47(福建,2004.02),頁39-41。
黃敏枝,〈宋代的功德墳寺〉,《食貨月刊》,15:9(台北,1986.04),頁
395-434。
———,〈宋代福建路的寺院與社會〉,《思與言》,16:4,(台北, 1978.11),頁1-30。
黃清連,〈享鬼與祀神——紙錢和唐人信仰〉,收入:蒲慕州(編),《鬼
魅神魔——中國通俗文化測寫》,頁175-220。
黃純怡,〈宋代的喪期問題——以墓誌銘資料為主的探討〉,《宋代石刻
史料的研析及其應用方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宋代史料研
讀會主辦,“宋代石刻史料的研析及其應用方法學術研討會論文
集”,2006.12.09,頁209-226。
黃漢傑,〈福建邵武縣接龍頭發現宋墓〉,《考古簡訊》,6(北京
,1957.01),頁64-65。
程民生,〈略論宋代地域文化〉,收入:中國人大書報資料中心(主編),
《中國古代史(二)》,6(北京,1995.06),頁7-23。
曾凡,〈福建連江宋墓清理簡報〉,《考古》,23(北京,1958.05),頁
27-30。
———,〈福建順昌大坪林場宋墓〉,《文物》,8(北京,1983.08),頁
35-39。
傅宋良、傅喚民,〈邵武四郡宋墓清理簡報〉,《福建文博》,1(福建,
1991.01),頁67-71。
順昌縣文管會(編),〈福建順昌縣北宋墓清理簡報〉,《考古》,3(北
京,1987.03),頁238-241。
董作賓,〈中國古代文化的認識〉,《大陸雜誌》,3:12(台北,1951.12),
頁26-36。
葉文程,〈廈門島首次發現宋代火葬遺物〉,《文物參考資料》,89(北
京,1958.01),頁82。
葉春榮,〈風水與報應〉,《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8(台北,
2000.06),頁233-256。
雷玉華,〈唐宋喪期考--兼論風水術對唐宋時期喪葬習俗的影響〉,
《四川文物》,3(四川,1999.03),頁82-86。
福建省博物館(編),〈福建邵武沿山宋墓〉,《考古》,5(北京,1981.10),
頁429-408。
———,〈福建尤溪宋代壁畫墓〉,《文物》,6(北京,1985.06),頁43-44、
54。
———,〈福建福州郊區清理南宋朱著墓〉,《考古》,9(北京,1987.09),
頁796-802。
———,〈福建尤溪梅仙宋代壁畫墓〉,《福建文博》,1=總62(福建,
2008.01),頁3-14。
———,〈福州茶園山南宋許峻墓〉,《文物》,10=總473(福建,1995.10),頁21-33。
趙愛玉,〈崇安出土宋墓文物〉,《福建文博》,13(福建,1989.01), 頁11-13。
蒲慕州,〈睡虎地秦簡《日書》的世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集刊》,62(台北,1993.04),頁623-675。
———,〈論中國古代墓葬形制〉,《國立大學文史哲學報》,37(台北,
1989.12),頁1-47。
鄭銘德,〈《名公書判清明集》中所見墓地相關問題〉,收入:宋代官箴 研讀會(主編),《宋代社會與法律─名公書判清明集討論》(台 北:東大圖書公司,2001),頁251-265。
劉靜貞,〈宋人的冥報觀〉,《食貨月刊》,9:11(台北,1980.02),頁
454-460。
劉馨珺,〈爭山盜葬——唐宋墓田法令演變之探析〉,收入:高明士
(編),《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二)——家內秩序與國法》,
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頁235-283。
蔣義斌,〈宋代葬俗——儒家與佛教的另一戰場〉,收入:國際宋史研
討會(編),《國際宋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化大學史學硏
究所史學系出版,1988),頁613-628。
韓桂華,〈墓誌銘中所見宋代官員歸葬問題〉,《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
刊》,38(台北,2006.07),頁119-143。
韓森,〈宋代的買地卷〉,收入:鄧廣銘、漆俠(主編),《國際宋史研
討會論文選集》(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992),頁133-149。
謝子源,〈閩侯縣懷安村的一座宋墓〉,《文物》,3=總137(北京,1962.03),頁59-60。
羅時瑋,〈傳統中國人身體投射的風水環境-知識體系之文獻探討〉,
台中: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韓)李瑾明,〈兩宋時期福建地區的農村市場和農民生活〉,收入:
姜錫東(主編),《宋史研究論叢(七)》(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
2006),頁91-108。
Patricia Buckley Ebrey, “Sung Neo-Confucian Views on Geomancy,” in
Irene Bloom and Joshua A. Fogel,eds., Meeting of Minds :
Intellectual and Religious Interaction in East Asian Traditions of
Thought: Essays in Honor of Wing-tsit Chan and William Theodore
de Ba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7, 75-97.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研究所
92153005
9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153005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劉祥光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徐欣宇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Hsu, Hsin Yuen_US
dc.creator (作者) 徐欣宇zh_TW
dc.creator (作者) Hsu, Hsin Yuen_US
dc.date (日期) 200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9-Apr-2010 15:36:16 (UTC+8)-
dc.date.available 9-Apr-2010 15:36:1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9-Apr-2010 15:36:16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921530053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8741-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歷史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2153005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7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文以宋代福建地區的久喪不葬行為作為探討主題,剖析宋人葬期延遲的行為在文化中所代表的意義。福建地區喪期延遲的原因很多,首先,福建士大夫之家認為盛大儀式可展現其孝心,且認為舉辦道場法會可超渡死者,因此此地喜好大辦喪事。但貧士或貧宦之家無法負擔喪事經濟,便延遲下葬。第二,宋代風水理論日益複雜,擇地除講究「龍、穴、砂、水」、「五音利姓」等原則之外,還需挑選墓穴方向、適合時日。此時風水師的角色十分重要,但是因為福建地區風水師彼此之間的相互競爭,互指他人為非,而喪家過於重視風水,導致無法選擇葬地,拖延時日。
  喪葬習俗的轉變反映因福建科舉考試競爭激烈,社會結構產生變化,社會階級變動比以前頻繁,喪家為了展示其地位及表現其孝心,將喪葬等級提升,改以盛大儀式表達孝心,不再採用古禮。此外,社會壓力的競爭使宋人尋求其他方式嘗試改變自身際遇,比如風水。
  面對這樣的情形,部分士大夫仍希望使用古禮,以維繫道德,避免誇耀之風,但大眾仍採用佛道儀式,要準時下葬仍有困難。政府則以勸導及社會救濟的手段來防治此行為的擴大,但成效不彰。久喪不葬之風無法根絕,主要和社會階級的轉變及風俗因素有關。我們透過久喪不葬,當可進一步理解宋代士大夫的道德價值及文化面貌。


關鍵詞:久喪不葬、浮葬、暫厝、風水、擇地、宋代喪葬習俗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序論 1
第二章 宋代福建路喪葬概況 10
第一節 地理環境 10
第二節 喪葬禮俗 14
第三節 本區葬地分析 28
第三章 風水因素 33
第一節 風水盛行的時代背景 33
第二節 風水的理論與實際 44
第三節 時人對風水的討論 59
第四章 經濟因素 65
第一節 解決喪事之道 65
第二節 官方的處理 75
第三節 士大夫對於葬俗的意見 78
第五章 結語 85
附錄 表
附錄一 南宋福建路地圖 89
附錄二 福建地區宋人墓誌銘 90
徵引書目 105
表次
表1-1 名詞解釋 2-3
表2-1 北宋福建路建置 11-12
表2-2 南宋福建路建置 12
表2-3 福建路久喪不葬人數統計 20
表2-4 福建宋墓出土陪葬品列表 24-25
表3-1 十殿閻羅列表 36
表3-2 宋人喪葬吉日表 57

圖次
圖1 葬期分析 21
圖2 福州南宋黃昇墓地圖 32
圖3 葬日分析 58
zh_TW
dc.format.extent 93061 bytes-
dc.format.extent 125655 bytes-
dc.format.extent 121435 bytes-
dc.format.extent 579336 bytes-
dc.format.extent 966505 bytes-
dc.format.extent 939016 bytes-
dc.format.extent 802348 bytes-
dc.format.extent 467360 bytes-
dc.format.extent 195755 bytes-
dc.format.extent 503319 bytes-
dc.format.extent 401306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1530053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久喪不葬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風水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暫厝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擇地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funeral in Sungen_US
dc.title (題名) 南宋福建久喪不葬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專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史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漢.班固,《前漢書》,台北:商務印書館,197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丁特起,《靖康記聞》,台北:廣文出版社,196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丁傳靖(主編),《宋人軼事彙編》,台北:源流文化,19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文瑩,《玉壺清話》,北京:中華書局,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不著撰人,《名公書判清明集》,北京:中華書局,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十朋,《王十朋全集》,上海:上海古籍,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之望,《漢濱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39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明清,《揮塵後錄》〔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038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象之,《輿地紀勝》,北京:中華書局,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邁,《臞軒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78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方大棕,《鐵菴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78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司馬光,《涑水記聞》,北京:中華書局,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司馬氏書儀》〔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063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書儀》〔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42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傳家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094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家駱(主編),《宋會要輯本》,台北:世界書局,196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熹,《朱熹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子文集》,台北:德富文教基金會,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四部叢刊〕,台北:商務印書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6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家禮》〔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42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子語類》〔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701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熹(編),《二程全書》,〔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698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松,《韋齋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33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休復,《嘉祐雜誌》〔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036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之彥,《東谷隨筆》,台北:藝文出版社,196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呂,《澹軒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52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綱,《梁豁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25-1126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之彥,《東谷隨筆》,台北:藝文出版社,196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祖謙,《東萊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50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南公,《灌園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23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薳,《春渚紀聞》,北京:中華書局,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夢桂,《潛齋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88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紹良(主編),《唐代墓誌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密,《癸辛雜識》,北京:中華書局,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輝,《清波雜志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光朝,《艾軒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42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之奇,《拙齋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40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希越,《竹溪鬳齋十一藁續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85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亦之,《網山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49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范鎮,《東齋記事》,北京:中華書局,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洪邁,《夷堅志》,北京:中華書局,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宏,《斐然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37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范曄,《後漢書》,台北:商務印書館,197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俞文豹,《吹劍錄外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865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真德秀,《西山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74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袁采,《袁氏世範》〔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698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秦觀,《淮海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15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景熹(修),《褔州府志》,台北:成文出版公司,19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元杰,《棋焚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81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經孫,《矩山存稿》〔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81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淡癡,《玉歷至寶鈔》,收入:中國宗教歷史文獻集成編纂委員會(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洞拾遺(六)》,合肥:黃山書社,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伯剛,《璚林國寶經》,收入:婁子匡(主編),《國立北京大學中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民俗學會民俗叢書專號(三)堪輿篇》,台北:東方文化書局,197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祝穆,《新編古今事文類聚(一)》,京都:中文,19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梁克家,《淳熙三山志》〔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484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陸九淵,《陸九淵集》,台北:里仁,19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家圖書館善本金石組(編),《宋代石刻文獻全編》,北京:北京圖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館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元靚,《事林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襄,《古靈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093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淵,《默堂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39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師道,《後山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14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長方,《唯室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39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淳,《北溪大全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68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伯泉,《江西出土墓志選篇》,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易安(主編),《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載,《張載集》,台北:漢京,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世南,《遊宦紀聞》,北京:中華書局,19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元幹,《蘆洲歸來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36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耒,《柯山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15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守,《昆陵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27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栻,《南軒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67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翰,《襄陵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23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景衡,《橫塘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27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嘉璐(主編),《二十四史全譯—宋史》,北京:漢語大辭典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陸游,《放翁家訓》〔叢書集成新編本〕第33冊,台北:新文豐。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游酢,《游薦山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21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程頤,《二程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345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程顥、程頤(著),《程書分類》,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仲元,《四如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88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榦,《勉齋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68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公度,《知稼翁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39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裳,《演山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20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庭堅,《山谷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13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曾棗莊(主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時,《龜山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25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憶,《武夷新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086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維德,《景祐六壬神定經》,台北:新文豐,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適,《水心文集》,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鄒浩,《道鄉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21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廖行之,《省齋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67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汝騰,《庸齋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81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汝愚,《歷代名臣奏議(五)》〔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437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廖行之,《省齋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67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廖剛,《高峯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42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廖禹,《至寶經》,收入:婁11子匡,《國立北京大學中國民俗學會民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叢書.專號(3)堪輿篇》,台北:東方文化,197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樂史,《太平寰宇記》,北京:中華書局,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樵,《通志》〔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80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樓鑰,《攻媿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53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爚,《雲莊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40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克莊,《後村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80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後村大全集》,台北:商務印書館,196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永明(編),《四庫未收術數類古籍大全》,合肥:黃山書社,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劍道,《乘生秘寶經》,收入:婁子匡(主編),《國立北京大學中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民俗學會民俗叢書專號(三)堪輿篇》,台北:東方文化書局,197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歐陽守道,《巽齋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83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歐陽修,《歐陽修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新唐書》,台北:鼎文書局,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居中,《政和五禮新儀》〔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647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戡,《定齋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57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襄,《蔡襄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元定,《發微論》,〔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808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樂史,《太平寰宇記》,北京:中華書局,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鄧肅,《枅榈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33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賴文俊,《催官篇》,〔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808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韓駒,《陵陽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33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和卿,《神寶經》,收入:婁子匡(主編),《國立北京大學中國民俗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會民俗叢書專號(三)堪輿篇》,台北:東方文化書局,197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天寶經》,收入:婁子匡(主編),《國立北京大學中國民俗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會民俗叢書專號(三)堪輿篇》,台北:東方文化書局,197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魏了翁,《鶴山先生大文全集文集奏議》,台北:商務印書館,19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大經,《鶴林玉露》,北京:中華書局,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從彥,《豫章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35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轍,《欒城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12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釋居簡,《字溪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83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顧寶田,《新譯儀禮讀本》,台北:三民書局,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元‧陶宗儀,《說郛》〔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880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元.脫脫(等撰),《宋史》,台北:鼎文書局,197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楊士奇(編)《歷代名臣奏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宋濂,《元史》,台北:鼎文書局,197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郝玉麟,《福建通志》〔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527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徐乾學,《讀禮通考》〔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2-114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今人研究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中文著作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門峽市文物工作隊(編著),《北宋陝州漏澤園》,北京:文物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其亨(主編),《風水理論研究(二)》,台北:地景出版,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銘銘,潘忠黨(主編),《中國風水:歷史與文化。象徵與社會: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民間文化的探討》,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于平(編),《中國歷代墓誌選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瑞熙、張邦煒(等著),《遼宋西夏金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科學出版社,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瑞熙,《宋代社會研究》,台北:弘文出版社,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曉昕,《風水探源》,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松弟,《北方移民與南宋社會變遷》,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萬居,《宋代三禮學研究》,台北:國立編譯館,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文良(主編),《泉州宗教石刻》,北京:科學院出版社,195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泉州宗教石刻續篇》,北京:科學院出版社,195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宗憲,《宋代民間的幽冥世界觀》,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豐楙、朱榮貴(編)《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文化》,台北:中研院中國文哲所籌備處,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定信,《四庫全書堪輿類典籍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零,《中國方術正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方術續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亦園,《宇宙觀、信仰與民間文化》,板橋:稻鄉文化,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春梅,《宋代家禮、家訓研究》,台北:國立編譯館,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洪金富,《遼宋夏金元五朝月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姜錫東(主編),《宋史研究論叢(七)》,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兪如雲(編),《宋史人名索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吉軍(等著),《中國喪葬禮俗》,江蘇: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風俗通史——宋代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吉軍,《中國喪葬史》,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長江流域的喪葬》,湖北:武漢教育出版社,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明士(編),《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二)——家內秩序與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法》,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覺明,《江南的風水流派》,台北:牧村圖書有限公司,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其凡(主編),《宋代歷史文化研究(續編)》,北京:人民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澤洪,《道教神仙信仰與祭祀儀式》,台北:文津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梁庚堯,《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台北:允晨出版公司,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南宋的農村經濟》,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梁方仲,《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梁超,《形勢研究》,香港:中國哲學文化協進會出版,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支平(主编),《福建宗教史》,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進國,《信仰、儀式、與鄉土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程建軍,《中國風水羅盤》,南昌: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馮爾康,《中國社會史概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馮爾康,《去古人的庭園散步》,北京:中華書局,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正建,《敦煌占卜文書與唐五代占卜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寬重,《南宋史研究集》,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斯波義信(著),莊景輝(譯),《宋代商業史研究》,台北: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禾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驍軍(編),《中國墓葬研究文獻目錄》,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賈志揚,《宋代科舉》,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葛兆光,《古代中國文化講義》,上海:復旦大學,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國柱、鄭志明,《民俗、殯葬與宗教專論》,台北:韋伯文化,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福建省博物館(編),《福州南宋黃昇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蒲慕州,《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台北:麥田,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墓葬與生死──中國古代宗教之省思》,台北:聯經,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培凱(主編),《宗教信仰與想像》,香港:城市大學,20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國棟、林勝利(編),《泉州道教》,廈門:鷺江出版社,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振滿(等編),《福建宗教碑銘彙編:泉州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等編),《福建宗教碑銘彙編:興化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出版社,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盧建榮,《北魏唐宋死亡文化史》,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譚其驤,《歷史地理地圖集──宋遼金時期》,香港:三聯書店,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雋、何曉昕,《風水史》,台北:華成圖書出版公司,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辭典》,上海:漢語大辭典出版社,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龔鵬程,《思想與文化》,台北:業強出版社,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瀨川昌久,《族譜:華南漢族的宗族.風水.移居》,上海:上海書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出版社,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外文著作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渡邊欣雄(編),《風水論集》,東京:凱風社,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ansen, Valerie. Negotiating Daily Life in Traditional China New Have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New Havens: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ieter Kuhn,ed., A Place for the Dead: An Archaeological Documentar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on Graves and Tombs of the Song Dynasty, 960-1279. Heidelberg: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Ed.Forum,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Burial in Song China.Heidelberg:Ed.Forum,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von Glahn,Richard, The Sinister Way: The Divine and the Demonic i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hinese Religious Culture.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 期刊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丁雙雙、魏子任,〈論唐宋時期喪葬中的佛寺消費習俗〉,《河北學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6(河北,2003.11),頁151-15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丁雙雙,〈唐宋時期民間喪葬消費習俗〉,河北:河北師範大學碩士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位論文,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夢鷗,〈陰陽五行家與星曆及占筮〉,《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刊》,43(台北,1971.11),1971,頁489-53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德毅,〈宋代福建的史學〉,《文史哲學報》,52(台北,2006.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頁143-17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文物參考資料編輯部,〈福州市發現宋代磚墓一座〉,《文物參考資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北京,1956.01),頁63-6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曉,〈宋代漏澤園淺議〉,《中原文物》,6(河南,2002.02),頁72-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洪濤,〈泉州、南安發現宋代火葬墓〉,《文物》,3(北京,1975.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頁77-7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兆鵬,〈宋代的潤筆與宋代文學的商品化〉,《學術月刊》,9(武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6.09),頁95-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方豪,〈宋代佛教與遺骸之收瘞〉,《中華學術院天主教學術研究所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報》,3(台北,1971.10),頁125-15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門出土宋墓買地券考釋〉,《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3(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北,1971.05),頁1-1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瑞熙,〈宋代的喪葬習俗〉,《學術月刊》,2(上海,1997.02),頁69-7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光亞,〈古今相地異同淺析〉,收入:王其亨(主編),《風水理論研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究(二)》(台北,地景企業公司,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安國樓,〈朱熹的禮儀觀與朱子《家禮》〉,《鄭州大學學報》,38:1(河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南,2005.01),頁143-14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聯合月刊》,26(台北:聯經,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83),頁81-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淑宜,〈明代士紳與通俗文化的關係:以喪葬禮俗為例的考察〉,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汪寧生,〈古代特殊葬俗叢考〉,《故宮文物月刊》, 15:8(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7.11),頁98-11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維庭,〈由《重校正地理新書》試建五姓擇地之操作體系〉,台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松弟,〈宋代東南沿海丘陵地區的經濟開發〉,收入:《北方移民與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社會變遷》,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代福建人口研究〉,《中國史研究》,66(北京,1995.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頁50-5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三平,〈宋代的墳庵與封建家族〉,《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總5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廈門,1995.01),頁40-4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忠幹,〈福建五代至宋代墓葬出土明器神煞考〉,《福建文博》,1(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建,1990.01),頁50-5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福建宋墓分期研究〉,《考古》,5(北京,1992.05),頁456-46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泉州市博物館(編),〈晉江鐵灶山宋墓清理簡報〉,《福建文博》,3(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建,2007.09),頁42-4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苹芝,〈宋元時期的火葬〉,《文物參考資料》,9(北京,1956.0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頁21-2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曉望,〈論宋代福建經濟文化的歷史地位〉,《東南學術》,2(福建,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4.09),頁143-15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永昇,〈宋代士庶人之喪葬禮俗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家駒,〈中國社會中心的轉移〉,《食貨月刊》,2:11(台北,1935.1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頁478-4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宏慧,〈宋代火葬考論〉,《許昌學院學報》,22:6(河南,2003.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頁90-15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邦煒、張敏,〈兩宋火葬何以蔚然成風〉,《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2: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川,1995.07),頁97-1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邦煒,〈兩宋時期的喪葬陋俗〉,《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4:3(四川,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7.07),頁100-1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文崟,〈福建南平大風店口宋墓〉,《福建文博》,13(福建,1989.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頁18-2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家、徐冰,〈福建建縣甌水南宋元墓葬〉,《考古》,2(北京,1995.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頁188-1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家駒,〈中國社會中心的轉移〉,《食貨月刊》,2:11(台北,1935.1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頁478-4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文,〈兩宋民間濟貧恤窮活動述論—兼談民間社會暨地方社會的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起〉,收入:姜錫東(主編),《宋史研究論叢(七)》(保定:河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大學出版社,2006),頁109-12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梁庚堯,〈南宋農村的土地分配與租佃制度〉,《食貨月刊》,7:10(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北,1978.01),頁30-3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爚雲莊集的版本及其真偽〉,《書目季刊》,8:2(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74.09),頁29-3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進國,〈民間通書的流行與風水術的民俗化——以閩臺洪潮和通書為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例〉,《臺灣宗教研究通訊》,4(台北,2002.10),頁195-23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墳墓形制與風水信仰——福建與琉球(沖繩)的事例〉,《新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紀宗教研究》,4:1(台北,2005.09),頁2-5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理性驅馳:風水信仰與士紳階層的人文抉擇——福建的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例〉,《臺灣宗教研究通訊》,7(台北,2005.07),頁1-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骨骸的替代物與祖先崇拜:福建的案例〉,《宗教哲學》,3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北,2005.10),頁172-1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考古材料所記錄的福建“買地卷”習俗〉,《民俗研究》,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濟南,2006.01),頁165-1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建標、林長程,〈順昌宋墓出土青瓷家俱明器〉,《福建文博》,2(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建,1990.02),頁49-5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寅龍,〈浦城萬安宋墓〉,《福建文博》,1(福建,1988.01),頁3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浦城宋墓清理簡報〉,《福建文博》,2(福建,1990.02),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2-5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永好,〈漳州松柏山唐宋墓葬〉,《福建文博》,2(福建,2003.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頁8-1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將樂縣博物館,〈將樂縣萬全鄉吳地宋墓〉,《福建文博》,47(福建,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4.02),頁37-3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將樂縣水南鎮龍燈山宋墓〉,《福建文博》,47(福建,2004.02),頁39-4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敏枝,〈宋代的功德墳寺〉,《食貨月刊》,15:9(台北,1986.04),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95-43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代福建路的寺院與社會〉,《思與言》,16:4,(台北, 1978.11),頁1-3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清連,〈享鬼與祀神——紙錢和唐人信仰〉,收入:蒲慕州(編),《鬼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魅神魔——中國通俗文化測寫》,頁175-22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純怡,〈宋代的喪期問題——以墓誌銘資料為主的探討〉,《宋代石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史料的研析及其應用方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宋代史料研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讀會主辦,“宋代石刻史料的研析及其應用方法學術研討會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集”,2006.12.09,頁209-22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漢傑,〈福建邵武縣接龍頭發現宋墓〉,《考古簡訊》,6(北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57.01),頁64-6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程民生,〈略論宋代地域文化〉,收入:中國人大書報資料中心(主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古代史(二)》,6(北京,1995.06),頁7-2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曾凡,〈福建連江宋墓清理簡報〉,《考古》,23(北京,1958.05),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3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福建順昌大坪林場宋墓〉,《文物》,8(北京,1983.08),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5-3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傅宋良、傅喚民,〈邵武四郡宋墓清理簡報〉,《福建文博》,1(福建,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1.01),頁67-7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順昌縣文管會(編),〈福建順昌縣北宋墓清理簡報〉,《考古》,3(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京,1987.03),頁238-24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董作賓,〈中國古代文化的認識〉,《大陸雜誌》,3:12(台北,1951.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頁26-3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文程,〈廈門島首次發現宋代火葬遺物〉,《文物參考資料》,89(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京,1958.01),頁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春榮,〈風水與報應〉,《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8(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0.06),頁233-25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雷玉華,〈唐宋喪期考--兼論風水術對唐宋時期喪葬習俗的影響〉,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川文物》,3(四川,1999.03),頁82-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福建省博物館(編),〈福建邵武沿山宋墓〉,《考古》,5(北京,1981.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頁429-4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福建尤溪宋代壁畫墓〉,《文物》,6(北京,1985.06),頁43-4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福建福州郊區清理南宋朱著墓〉,《考古》,9(北京,1987.0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頁796-8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福建尤溪梅仙宋代壁畫墓〉,《福建文博》,1=總62(福建,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8.01),頁3-1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福州茶園山南宋許峻墓〉,《文物》,10=總473(福建,1995.10),頁21-3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愛玉,〈崇安出土宋墓文物〉,《福建文博》,13(福建,1989.01), 頁11-1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蒲慕州,〈睡虎地秦簡《日書》的世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集刊》,62(台北,1993.04),頁623-6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論中國古代墓葬形制〉,《國立大學文史哲學報》,37(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89.12),頁1-4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銘德,〈《名公書判清明集》中所見墓地相關問題〉,收入:宋代官箴 研讀會(主編),《宋代社會與法律─名公書判清明集討論》(台 北:東大圖書公司,2001),頁251-26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靜貞,〈宋人的冥報觀〉,《食貨月刊》,9:11(台北,1980.02),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54-46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馨珺,〈爭山盜葬——唐宋墓田法令演變之探析〉,收入:高明士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編),《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二)——家內秩序與國法》,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頁235-2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蔣義斌,〈宋代葬俗——儒家與佛教的另一戰場〉,收入:國際宋史研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討會(編),《國際宋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化大學史學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究所史學系出版,1988),頁613-62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韓桂華,〈墓誌銘中所見宋代官員歸葬問題〉,《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刊》,38(台北,2006.07),頁119-14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韓森,〈宋代的買地卷〉,收入:鄧廣銘、漆俠(主編),《國際宋史研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討會論文選集》(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992),頁133-14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子源,〈閩侯縣懷安村的一座宋墓〉,《文物》,3=總137(北京,1962.03),頁59-6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時瑋,〈傳統中國人身體投射的風水環境-知識體系之文獻探討〉,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中: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韓)李瑾明,〈兩宋時期福建地區的農村市場和農民生活〉,收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姜錫東(主編),《宋史研究論叢(七)》(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6),頁91-1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atricia Buckley Ebrey, “Sung Neo-Confucian Views on Geomancy,” i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Irene Bloom and Joshua A. Fogel,eds., Meeting of Minds :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Intellectual and Religious Interaction in East Asian Traditions of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hought: Essays in Honor of Wing-tsit Chan and William Theodor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e Ba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7, 75-97.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