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宋初智圓與契嵩對儒學的回應
作者 歐朝榮
貢獻者 劉祥光
歐朝榮
關鍵詞 北宋
儒學
士大夫
佛教
釋智圓
釋契嵩
日期 2008
上傳時間 9-Apr-2010 15:38:10 (UTC+8)
摘要 隨著隋唐時代的大一統,儒家最主要的學問――經學也得到官方上的一致性。然而,中唐以後對於傳統經注感到不滿的士大夫開起新的研究取向,希望在經典當中再次尋求古代聖賢的「道」,並且「道統」也逐漸被確立起來。與此同時,佛教界也有新的變化。
天台宗與禪宗是影響唐代士大夫最深的兩個佛門宗派。儘管士大夫在以儒家思想作為治世的原則,但其內心也多皈依佛法。唯韓愈欲以儒家的心性之學取代佛法,成為士大夫的內在精神價值。然而,直到理學家張揚心性之學以前,韓愈的主張只得到少數士大夫的認同。
時至北宋,士大夫繼續追尋「道」,其中古文家頗致力於此。經學也延續唐代的新學風,正逐漸推翻傳統經注,至慶曆以後全面開展。同時,宋儒排佛的浪潮與此相應和。然而,兼通儒、釋的佛教高僧對此有所回應。先是天台僧智圓在排佛尚未激烈的時代大談儒家的「道」,並援引《中庸》會通佛家的「中道義」。禪僧契嵩則與復興儒學的士大夫正面對抗,與智圓同樣先在理學家之前,發展具儒學內涵的心性之學。
本文所要探討的是佛教在宋初儒學轉變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尤其像智圓、契嵩這類的僧人如何運用儒、佛二家的思想,以回應儒當代的儒學,是值得注意的問題。再者,儒學與佛教都在唐代有所變化,須自此探求其歷史脈絡。
參考文獻 一、 史料
1. 王通(唐),阮逸(宋)注,《文中子中說注》,台北:世界書局,1959。
2. 王溥(宋),《五代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 王得臣(宋),《麈史》,收入於《全宋筆記第一編之十》,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
4. 王欽臣(宋),《王氏談錄》,收入於《全宋筆記第一編之十》,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
5. 王禹偁(宋),《小畜集》,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86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6. 王安石(宋),李之亮箋注,《王荊公全集箋注》,共3冊,成都:巴蜀書社,2005。
7. 王應麟(宋),翁元圻注,《翁注困學紀聞》,台北:中華書局,1966。
8. 王先謙(清),《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
9. 永瑢(清)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全11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
10. 白居易(唐),《白居易集》,共2冊,台北:漢京文化,1984。
11. 皮日休(唐),《文藪》,收入於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8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12. 石介(宋),《徂徠先生集》,卷14,收入於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90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13. 司馬遷(漢),《史記》,共10冊,北京:中華書局,1982。
14. 司馬光(宋),《涑水記聞》,北京:中華書局,1989。
15. 司馬光(宋),《傳家集》,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94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16. 司馬光(宋),《資治通鑑》,全10冊,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
17. 朱熹(宋),《五朝名臣言行錄》,收入於趙鐵寒主編,《宋史資料萃編第一輯:宋名臣言行錄五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57年。
18. 江藩(清),《國朝漢學師承記附二本》,北京:中華書局,1983。
19. 宋祁(宋),《宋景文公筆記》,收入於《全宋筆記第一編之五》,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
20. 宋祁、歐陽修(宋),《新唐書》,全10冊,北京:中華書局,1975。
21. 宋敏求(宋),《唐大詔令》,上海:學林出版社,1992。
22. 李翺(唐),《李文公集》,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1078冊。
23. 李覯(宋),《李覯集》,台北:漢京文化,1983。
24. 李燾(宋),《續資治通鑑長編》,共20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
25. 吳處厚(宋),《青箱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
26. 吳曾(宋),《能改齋漫錄》,台北:木鐸,1982。
27. 周必大(宋),《文忠集》,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47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28. 邵伯溫(宋),《聞見錄》,收入於《全宋筆記第二編之七》,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
29. 邵博(宋),《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
30. 封演(宋),《封氏見聞錄》,北京:中華書局,2005。
31. 柳宗元(唐),《柳宗元集》,共4冊,北京:中華書局,1979。
32. 柳開(宋),《河東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85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33. 范曄(晉),《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79。
34. 范仲淹(宋),《范仲淹全集》,全2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
35. 孫復(宋),《孫明復小集》,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90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36. 陸淳(唐),《春秋集傳纂例》,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6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37. 陸龜蒙(唐),《笠澤叢書》,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8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38. 脫脫(元)編,《宋史》,全4冊,台北:鼎文書局,1979,
39. 黃宗羲(清),《宋元學案》,全4冊,台北:正中書局,1954。
40. 班固(漢),《漢書》,共5冊,台北:鼎文書局,1979。
41. 曾鞏(宋),《曾鞏集》,共2冊,北京:中華書局,1984。
42.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全50冊,成都:巴蜀書社,1988。
43. 程顥、程頤(宋),《二程集》,共2冊,北京:中華書局,2006。
44. 焦循、焦琥(清),《孟子正義》,台北:世界書局,1956。
45. 楊億(宋)編,王仲犖注,《西崑酬唱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0。
46. 董誥(清)編,《全唐文》,台北:匯文書局,1961。
47. 趙彥衛(宋),《雲麓漫鈔》,北京:中華書局,1996。
48. 撰者不詳(唐),《曆代法寶記》,《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1冊,台北:世樺,1998。
49. 黎靖德(宋)編,《朱子語類》,共8冊,北京:中華書局,1986。
50. 劉昫(後晉),《舊唐書》,共2冊,台北:鼎文書局,1979。
51. 劉禹錫(唐),《劉禹錫集》,共2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
52. 劉敞(宋),《七經小傳》,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8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53. 歐陽修(宋),《歐陽修全集》,共6冊,北京:中華書局,2001。
54. 歐陽修(宋),《新五代史》,全3冊,北京,中華書局,1974。
55. 穆修(宋),《穆參軍集》,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87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56. 蕭子顯(梁),《南齊書》,共2冊,台北:鼎文書局,1975。
57. 錢易(宋),《南部新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
58. 龍樹(印),鳩摩羅什(晉)譯,《中論》收入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30冊,台北:世樺,1998。
59. 韓愈(唐),馬其昶校注,《韓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60. 魏泰(宋),《東軒筆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
61. 蘇洵(宋),曾棗莊、金成禮箋注,《嘉祐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62. 蘇軾(宋),《蘇東坡全集》,全2冊,台北:世界書局,1964。
63. 蘇軾(宋),《東坡易傳》,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9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64. 蘇轍(宋),《蘇轍集》,共4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
65. 釋慧皎(梁),湯用彤校注,《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2。
66. 釋僧祐(梁),《出三藏記集》,收入於日本東京大藏經刊行會編,《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5冊,台北:世樺,1998。
67. 智顗(隋),《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疏》,收入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33冊。
68. 釋道宣(唐),《續高僧傳》,收入於日本東京大藏經刊行會編,《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0冊(台北:世樺,1998)。
69. 釋灌頂(唐),《國清百錄》,《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6冊,台北:世樺,1998。
70. 釋湛然(唐),《止觀輔行傳弘決》,收入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6冊,台北:世樺,1998。
71. 釋慧能(唐),《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敦煌本、宗寶本),收入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8冊,台北:世樺,1998
72. 釋神會(唐),胡適校寫,《神會和尚遺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胡適紀念館,1968。
73. 釋淨覺(唐),《楞伽師資記》,收入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85冊,台北:世樺,1998。
74. 釋贊寧(宋),《宋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87。
75. 釋道原(宋),《景德傳燈錄》,收入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1冊,台北:世樺,1998。
76. 釋智圓(宋),《閑居編》,收入於《卍新纂續藏經》第101冊,台北:新文豐,1976。
77. 釋契嵩(宋),《鐔津文集》,收入於日本東京大藏經刊行會編,《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2冊(台北:世樺,1998)。
78. 釋文瑩(宋),《玉壺清話》,北京:中華書局,1984。
79. 釋志磐(宋),《佛祖統記》,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2。
80. 釋覺岸(元),《釋氏稽古略》,收入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9冊,台北:世樺,1998。
81. 顧炎武(清),《原抄本日知錄》,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
二、 專書
1. Chen, Jo-shui. Liu Tsung-yuan and Intellectual Change in T`ang China,773-819,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2. Liu, James T.C. Ou-yang Hsiu: An Eleventh-Century Neo-Confucianist.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67.
3. 山口益(日),釋演陪譯,《天台性具思想論》,台北:慧日講堂,1967。
4. 王運熙,《漢魏六朝唐代文學論叢》,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5. 尹協理、魏明,《王通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
6. 尤惠貞,《天台宗性具圓教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7. 市川勘(日),《韓愈研究新論:思想與文章創作》,台北:文津出版社,2004。
8. 皮錫瑞(清),周予同注,《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2004。
9. 皮錫瑞(清),《經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1954。
10. 包弼德(美),劉寧譯,《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
11. 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第4冊――佛性與般若(下)》,台北:聯經,2003。
12. 何寄澎,《唐宋古文新探》,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
13. 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北京:中華書局,1979。
14.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共2冊,台北:允晨文化,2003。
15. 杜維運,《中國史學史》第2冊,台北:三民書局,2002。
16. 吳雁南,《中國經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17. 東英壽(日),王振宇、李莉譯,《復古與創新――歐陽修散文與古文復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8. 周淑萍,《兩宋孟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9. 牧田諦亮(日),〈趙宋仏教史における契嵩の立場〉,《中国近卋仏教史研究》,京都:平楽寺書店,1957。
20. 金中樞,《宋代學術思想研究》,台北:幼獅文化,1989。
21. 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第4卷上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22. 胡適,《胡適文存二集》,收入於歐陽哲生,《胡適文集》第3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23. 姜廣輝,《中國經學思想史》第2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24. 馬宗霍,《中國經學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
25. 張清泉,《北宋契嵩的儒釋融會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
26. 張檿弓,《漢傳佛教與中古社會》,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5。
27. 張躍,《唐代後期儒學的新趨向》,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28. 梁啟超,《佛學研究十八篇》,台北:中華書局,1956。
29.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初編》,台北:里仁書局,1981。
30.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台北:里仁書局,1981。
31. 郭紹林,《唐代士大夫與佛教》,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32. 郭朋,《隋唐佛教》,山東:齊魯書社,1980。
33. 郭朋,《宋元佛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34. 副島一郎(日),王宜瑗譯,《氣與士風――唐宋古文的近程與背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5. 許理和(荷),李四龍、裴勇譯,《佛教征服中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
36. 曾棗莊,《唐宋文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9。
37. 曾其海,《天台佛學》,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
38.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下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
39. 馮曉庭,《宋初經學發展述論》,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1。
40. 黃啟江,《北宋佛教史論稿》,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
41. 黃敏枝,《宋代佛教社會經濟史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
42.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台北:鼎文書局,1975。
43. 湯用彤,《隋唐佛教史稿》,台北:木鐸出版社,1988。
44. 葉國良,《宋人疑經改經考》,台北:國立台灣大學,1980。
45. 楊國安,《宋代韓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46. 漆俠,《宋學的發展和演變》,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47. 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共2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48. 劉子健,《歐陽修的治學與從政》,台北:新文豐,1984。
49. 劉子健,趙冬梅譯,《中國轉向內在――兩宋之際的文化內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
50. 劉澤華主編,《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修訂本)》,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
51. 蔣義斌,《宋代儒釋調和論及排佛論之演進―王安石之融通儒釋及程朱學派之排佛反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
52. 鄧廣銘,《鄧廣銘治史叢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53. 鄧廣銘,《鄧廣銘全集》第8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54. 賴永海,《湛然》,台北:東大圖書,1993。
55.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共2冊,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
56. 錢穆,《中國思想史》,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2年。
57.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0。
58. 錢穆,《經學大要》,台北:蘭臺出版社,2000。
59.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第4冊,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
60.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第5冊,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76。
61.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上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
62. 錢穆,《朱子學提綱》,台北:蘭臺出版社,2001。
63. 錢鍾書,《談藝錄》,香港:中華書局,1986。
64. 鄺士元,《中國學術思想史》,台北:里仁書局,1995。
65. 謝無量,《朱子學派》,上海:中華出版社,1932。
66. 謝善元,《李覯之生平及思想》,北京:中華書局,1988。
67. 鎌田茂雄(日),《中国仏教史第四卷:南北朝の仏教》下冊,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90。
68. 釋慧嶽,《天臺教學史》,台北: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1974。
69. 釋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出版社,1989。
三、 論文
1. Peter N. Gregory, “The Vitality of Buddhism in the Sung,” in Peter N. Gregory and Daniel A. Getz, Jr., eds. Buddhism in the Sung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9), pp.1-22.
2. 王宏海、曹清林,〈韓愈、李翺的經學思想透析〉,《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8卷2期(石家莊,2005年3月),頁35-38。
3. 王德權師,〈修身與理物――――中唐士人自省之風的兩個面向〉,《台灣師大歷史學報》第35期(台北,2006年6月),頁1-47。
4. 王予文,〈契嵩及其佛學思想〉,收入於《中國學術佛教論典》第29冊(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頁359-399。
5. 牟潤孫,〈兩宋春秋學之主流〉,《大陸雜誌》第5卷第4期(台北,1952年8月),頁1-4。
6. 何雋,〈論韓愈的道統觀及宋儒對他的超越〉,《孔孟月刊》第33卷第3期(台北,1995年3月),頁29-37。
7. 何寄澎,〈論釋契嵩思想與儒學的關涉〉,《幼獅學誌》第20卷第3期(台北,1989年月),頁111-147。
8. 宋鼎宗,〈宋儒春秋尊王說〉,《成功大學學報》第19期(台南,1984年11月),頁1-36。
9. 李四龍,〈民俗佛教的形成與特徵〉,《北京大學學報》1996年第4期(北京,1996年8月),頁55-60。
10. 李朝軍,〈晁迥與宋初文學〉,《四川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成都,2005年7月),頁98-104。
11. 邱敏捷,〈《壇經》的作者——與版本印順與胡適及日本學者相關研究觀點之比較〉,《人文研究學報》41卷2期(台南,2007年10月),頁13-41。
12. 吳忠偉,〈智圓佛學思想研究〉,收入於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編,《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16冊(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頁1-198。
13. 林慶彰,〈唐代後期經學的新發展〉,收入於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頁670-677。
14. 金林祥,〈胡瑗教育思想研究〉,《南通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6卷第2期(南通,2000年6月),頁101-106。
15. 金榮官,〈胡瑗的分齋教學極其影響〉,收入於《宋史研究論叢》第7輯(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6),頁354-370。
16. 胡適,〈《壇經》考之一(跋曹溪大師別傳)〉,收入於《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1冊(台北:大乘文化,1980),頁1-10。
17. 姚長壽,〈《淨度三昧經》與人天教〉,《中華佛學學報》第12期(台北,1999年7月),頁79-95。
18. 洪淑芬,《論儒佛交涉與宋代儒學復興―以智圓、契嵩、宗杲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
19. 夏長樸,〈李覯的重禮思想及其與荀子的關係〉,《臺大中文學報》第2期,台北,1988年11月,頁265-282。
20. 張國剛,〈略論唐代學術史的時代特徵〉,《史學月刊》2003年第6期(天津,2003年6月),頁80-87。
21. 張國剛,〈中古社會變遷筆談〉,《史學月刊》2005年第5期(開封,2005年5月),頁5-7。
22. 寇養厚,〈中唐《春秋》學對柳宗元與永貞革新集團的影響〉,《東嶽論叢》21卷1期(濟南,2000年1月),頁114-117。
23. 章群,〈啖、趙、陸三家《春秋》之說〉,收入於林慶彰、蔣秋華編,《啖助新《春秋》學派研究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 ,頁73-88。
24. 陳弱水,〈柳宗元與中唐儒家復興〉,《新史學》5:1(台北,1994年3月),頁1-49。
25. 曾建林,〈宋代經學的轉型與歐陽脩經學的特點〉,《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2期(杭州,2002年3月),頁157-159。
26. 楊向奎,〈唐宋時代的經學思想――《經典釋文》、《十三經正義》等書所表現的思想體系〉,收入於於林慶彰主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冊上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頁630-658。
27. 葛煥禮,〈論啖助、趙匡、陸淳《春秋》學的學術轉型意義〉,《文史哲》2005年第5期(濟南,2005.年9月),頁40-45。
28. 劉光裕,〈唐代經學中的新思潮――評陸淳《春秋》學〉,收入於林慶彰、蔣秋華編,《啖助新《春秋》學派研究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頁89-111。
29. 劉貴傑,〈從智圓思想看佛法與儒學之交涉〉,收入於於《佛教的思想與文化:印順導師八秩晉六壽慶論文集》,台北:法光出版社,2002。
30. 劉乾,〈論啖助學派〉,收入於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冊上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頁678-701。
31. 稻葉一郎(日),李甦平譯,〈中唐新儒學運動的一種考察―劉知幾的經書批判和啖、趙、陸氏的《春秋》學〉,收入於林慶彰主編,《啖助新《春秋》學派研究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頁305-338。
32. 蔣義斌,〈孤山智圓與其時代――佛教與宋朝新王道的關係〉,《中華佛學學報》第19期(台北,2006),頁233-270。
33. 蔡惠明,〈融儒於佛的契嵩大師〉,《內明》第186期(香港,1987年9月),頁
34. 橫山健一(日),〈宋代における義例說の展開――崔子方の春秋學について〉,《東方學》第115期(東京,2008年1月),頁73-87。
35. 魏鴻雁,〈宋代僧人對儒家經學的認識與回應――從釋智圓和釋契嵩談起〉,《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西寧,2005年4月),頁38-41。
36. 魏鴻雁,〈宋代僧人對北宋文學革新的認識與回應――以釋智圓和釋契嵩為中心的考察〉,《青海民族研究》17卷第4期(西寧,2006年9月),頁68-72。
四、 網路資料
1. 釋聖凱,〈論佛道儒三教倫理的交涉〉,《世界弘明哲學季刊》2001年6月號< http://phil.arts.cuhk.edu.hk/~cculture/library/hongming/200106-002.htm>(2008年12月10日,國際網址: http://whpq.net)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研究所
93153009
9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3153009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劉祥光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歐朝榮zh_TW
dc.creator (作者) 歐朝榮zh_TW
dc.date (日期) 200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9-Apr-2010 15:38:10 (UTC+8)-
dc.date.available 9-Apr-2010 15:38:10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9-Apr-2010 15:38:10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931530094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874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歷史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3153009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7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隨著隋唐時代的大一統,儒家最主要的學問――經學也得到官方上的一致性。然而,中唐以後對於傳統經注感到不滿的士大夫開起新的研究取向,希望在經典當中再次尋求古代聖賢的「道」,並且「道統」也逐漸被確立起來。與此同時,佛教界也有新的變化。
天台宗與禪宗是影響唐代士大夫最深的兩個佛門宗派。儘管士大夫在以儒家思想作為治世的原則,但其內心也多皈依佛法。唯韓愈欲以儒家的心性之學取代佛法,成為士大夫的內在精神價值。然而,直到理學家張揚心性之學以前,韓愈的主張只得到少數士大夫的認同。
時至北宋,士大夫繼續追尋「道」,其中古文家頗致力於此。經學也延續唐代的新學風,正逐漸推翻傳統經注,至慶曆以後全面開展。同時,宋儒排佛的浪潮與此相應和。然而,兼通儒、釋的佛教高僧對此有所回應。先是天台僧智圓在排佛尚未激烈的時代大談儒家的「道」,並援引《中庸》會通佛家的「中道義」。禪僧契嵩則與復興儒學的士大夫正面對抗,與智圓同樣先在理學家之前,發展具儒學內涵的心性之學。
本文所要探討的是佛教在宋初儒學轉變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尤其像智圓、契嵩這類的僧人如何運用儒、佛二家的思想,以回應儒當代的儒學,是值得注意的問題。再者,儒學與佛教都在唐代有所變化,須自此探求其歷史脈絡。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一、導言 1
二、研究回顧 3
(一)唐宋之際的儒學與佛教 3
(二)宋代前期的儒釋調和 4
(三)宋代前期的儒學發展:以經學為中心 7
三、研究取徑與章節架構 8
第二章 中晚唐佛教與儒學的動向 11
一、前言 11
二、天台宗的發展 12
(一)始建期 12
(二)湛然的中興 15
三、禪宗的興起 16
(一)中國禪宗的初立 16
(二)慧能以後禪宗的發展 17
四、隋唐佛教對士大夫的影響 19
五、中晚唐的經學發展 22
(一)官方經學的統一 24
(二)新《春秋》學派的誕生 25
(三)經學家的「道」 27
(四)晚唐的經學家 28
六、孟學與道統的建立 29
(一)孟子地位的提升與道統的初立 30
(二)儒家道統的確立 32
七、小結 34
第三章 宋初儒學與智圓 37
一、前言 37
二、士人的「文」及其對佛教的態度 38
(一)柳開與其繼承者 38
(二)王禹偁及其文友 42
(三)西崑派文人 44
三、宋初經學的變化 46
四、天台宗的中興與智圓 50
(一)天台宗與吳越政權的關係 50
(二)智圓與儒學的關係 52
五、智圓的儒學研究 54
(一)智圓對《六經》的看法 54
(二)智圓的《中庸》研究 56
(三)智圓對古文的見解 58
六、小結 59
第四章 北宋前期的排佛論與契嵩 61
一、前言 61
二、排佛論的學理基礎:慶曆後的經學復興 62
(一)歐陽修質疑經傳 63
(二)李覯講究經世致用 65
(三)劉敞以己意解經 67
(四)慶曆後的經學諸家 68
三、儒家士大夫的闢佛 73
四、契嵩的三教一致思想與護法 77
(一)「聖人」說 78
(二)性情論 79
(三)王道與教化 82
(四)契嵩的《非韓》與護法 85
五、小結 88
第五章 結論 91
參考文獻 95
一、史料 95
二、專書 99
三、論文 100
四、網路資料 104
zh_TW
dc.format.extent 92110 bytes-
dc.format.extent 132605 bytes-
dc.format.extent 117350 bytes-
dc.format.extent 121540 bytes-
dc.format.extent 263480 bytes-
dc.format.extent 519566 bytes-
dc.format.extent 508109 bytes-
dc.format.extent 525863 bytes-
dc.format.extent 213737 bytes-
dc.format.extent 230938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31530094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北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儒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士大夫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佛教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釋智圓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釋契嵩zh_TW
dc.title (題名) 宋初智圓與契嵩對儒學的回應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史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王通(唐),阮逸(宋)注,《文中子中說注》,台北:世界書局,195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王溥(宋),《五代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王得臣(宋),《麈史》,收入於《全宋筆記第一編之十》,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王欽臣(宋),《王氏談錄》,收入於《全宋筆記第一編之十》,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王禹偁(宋),《小畜集》,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86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王安石(宋),李之亮箋注,《王荊公全集箋注》,共3冊,成都:巴蜀書社,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王應麟(宋),翁元圻注,《翁注困學紀聞》,台北:中華書局,196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王先謙(清),《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永瑢(清)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全11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白居易(唐),《白居易集》,共2冊,台北:漢京文化,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皮日休(唐),《文藪》,收入於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8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石介(宋),《徂徠先生集》,卷14,收入於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90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司馬遷(漢),《史記》,共10冊,北京:中華書局,19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司馬光(宋),《涑水記聞》,北京:中華書局,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司馬光(宋),《傳家集》,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94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司馬光(宋),《資治通鑑》,全10冊,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朱熹(宋),《五朝名臣言行錄》,收入於趙鐵寒主編,《宋史資料萃編第一輯:宋名臣言行錄五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5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江藩(清),《國朝漢學師承記附二本》,北京:中華書局,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宋祁(宋),《宋景文公筆記》,收入於《全宋筆記第一編之五》,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宋祁、歐陽修(宋),《新唐書》,全10冊,北京:中華書局,19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宋敏求(宋),《唐大詔令》,上海:學林出版社,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 李翺(唐),《李文公集》,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1078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 李覯(宋),《李覯集》,台北:漢京文化,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 李燾(宋),《續資治通鑑長編》,共20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 吳處厚(宋),《青箱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 吳曾(宋),《能改齋漫錄》,台北:木鐸,19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 周必大(宋),《文忠集》,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47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 邵伯溫(宋),《聞見錄》,收入於《全宋筆記第二編之七》,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 邵博(宋),《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 封演(宋),《封氏見聞錄》,北京:中華書局,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 柳宗元(唐),《柳宗元集》,共4冊,北京:中華書局,19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 柳開(宋),《河東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85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 范曄(晉),《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 范仲淹(宋),《范仲淹全集》,全2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5. 孫復(宋),《孫明復小集》,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90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6. 陸淳(唐),《春秋集傳纂例》,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6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7. 陸龜蒙(唐),《笠澤叢書》,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8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8. 脫脫(元)編,《宋史》,全4冊,台北:鼎文書局,19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9. 黃宗羲(清),《宋元學案》,全4冊,台北:正中書局,195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0. 班固(漢),《漢書》,共5冊,台北:鼎文書局,19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1. 曾鞏(宋),《曾鞏集》,共2冊,北京:中華書局,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2.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全50冊,成都:巴蜀書社,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3. 程顥、程頤(宋),《二程集》,共2冊,北京:中華書局,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4. 焦循、焦琥(清),《孟子正義》,台北:世界書局,195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5. 楊億(宋)編,王仲犖注,《西崑酬唱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6. 董誥(清)編,《全唐文》,台北:匯文書局,196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7. 趙彥衛(宋),《雲麓漫鈔》,北京:中華書局,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8. 撰者不詳(唐),《曆代法寶記》,《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1冊,台北:世樺,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9. 黎靖德(宋)編,《朱子語類》,共8冊,北京:中華書局,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0. 劉昫(後晉),《舊唐書》,共2冊,台北:鼎文書局,19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1. 劉禹錫(唐),《劉禹錫集》,共2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2. 劉敞(宋),《七經小傳》,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8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3. 歐陽修(宋),《歐陽修全集》,共6冊,北京:中華書局,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4. 歐陽修(宋),《新五代史》,全3冊,北京,中華書局,197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5. 穆修(宋),《穆參軍集》,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87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6. 蕭子顯(梁),《南齊書》,共2冊,台北:鼎文書局,19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7. 錢易(宋),《南部新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8. 龍樹(印),鳩摩羅什(晉)譯,《中論》收入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30冊,台北:世樺,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9. 韓愈(唐),馬其昶校注,《韓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0. 魏泰(宋),《東軒筆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1. 蘇洵(宋),曾棗莊、金成禮箋注,《嘉祐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2. 蘇軾(宋),《蘇東坡全集》,全2冊,台北:世界書局,196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3. 蘇軾(宋),《東坡易傳》,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9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4. 蘇轍(宋),《蘇轍集》,共4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5. 釋慧皎(梁),湯用彤校注,《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6. 釋僧祐(梁),《出三藏記集》,收入於日本東京大藏經刊行會編,《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5冊,台北:世樺,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7. 智顗(隋),《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疏》,收入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33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8. 釋道宣(唐),《續高僧傳》,收入於日本東京大藏經刊行會編,《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0冊(台北:世樺,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9. 釋灌頂(唐),《國清百錄》,《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6冊,台北:世樺,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0. 釋湛然(唐),《止觀輔行傳弘決》,收入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6冊,台北:世樺,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1. 釋慧能(唐),《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敦煌本、宗寶本),收入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8冊,台北:世樺,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2. 釋神會(唐),胡適校寫,《神會和尚遺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胡適紀念館,196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3. 釋淨覺(唐),《楞伽師資記》,收入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85冊,台北:世樺,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4. 釋贊寧(宋),《宋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5. 釋道原(宋),《景德傳燈錄》,收入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1冊,台北:世樺,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6. 釋智圓(宋),《閑居編》,收入於《卍新纂續藏經》第101冊,台北:新文豐,197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7. 釋契嵩(宋),《鐔津文集》,收入於日本東京大藏經刊行會編,《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2冊(台北:世樺,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8. 釋文瑩(宋),《玉壺清話》,北京:中華書局,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9. 釋志磐(宋),《佛祖統記》,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0. 釋覺岸(元),《釋氏稽古略》,收入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9冊,台北:世樺,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1. 顧炎武(清),《原抄本日知錄》,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 專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Chen, Jo-shui. Liu Tsung-yuan and Intellectual Change in T`ang China,773-819,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Liu, James T.C. Ou-yang Hsiu: An Eleventh-Century Neo-Confucianist.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山口益(日),釋演陪譯,《天台性具思想論》,台北:慧日講堂,19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王運熙,《漢魏六朝唐代文學論叢》,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尹協理、魏明,《王通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尤惠貞,《天台宗性具圓教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市川勘(日),《韓愈研究新論:思想與文章創作》,台北:文津出版社,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皮錫瑞(清),周予同注,《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皮錫瑞(清),《經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195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包弼德(美),劉寧譯,《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第4冊――佛性與般若(下)》,台北:聯經,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何寄澎,《唐宋古文新探》,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北京:中華書局,19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共2冊,台北:允晨文化,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杜維運,《中國史學史》第2冊,台北:三民書局,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吳雁南,《中國經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東英壽(日),王振宇、李莉譯,《復古與創新――歐陽修散文與古文復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周淑萍,《兩宋孟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牧田諦亮(日),〈趙宋仏教史における契嵩の立場〉,《中国近卋仏教史研究》,京都:平楽寺書店,195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金中樞,《宋代學術思想研究》,台北:幼獅文化,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第4卷上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 胡適,《胡適文存二集》,收入於歐陽哲生,《胡適文集》第3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 姜廣輝,《中國經學思想史》第2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 馬宗霍,《中國經學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 張清泉,《北宋契嵩的儒釋融會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 張檿弓,《漢傳佛教與中古社會》,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 張躍,《唐代後期儒學的新趨向》,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 梁啟超,《佛學研究十八篇》,台北:中華書局,195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初編》,台北:里仁書局,19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台北:里仁書局,19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 郭紹林,《唐代士大夫與佛教》,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 郭朋,《隋唐佛教》,山東:齊魯書社,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 郭朋,《宋元佛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 副島一郎(日),王宜瑗譯,《氣與士風――唐宋古文的近程與背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5. 許理和(荷),李四龍、裴勇譯,《佛教征服中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6. 曾棗莊,《唐宋文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7. 曾其海,《天台佛學》,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8.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下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9. 馮曉庭,《宋初經學發展述論》,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0. 黃啟江,《北宋佛教史論稿》,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1. 黃敏枝,《宋代佛教社會經濟史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2.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台北:鼎文書局,19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3. 湯用彤,《隋唐佛教史稿》,台北:木鐸出版社,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4. 葉國良,《宋人疑經改經考》,台北:國立台灣大學,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5. 楊國安,《宋代韓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6. 漆俠,《宋學的發展和演變》,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7. 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共2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8. 劉子健,《歐陽修的治學與從政》,台北:新文豐,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9. 劉子健,趙冬梅譯,《中國轉向內在――兩宋之際的文化內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0. 劉澤華主編,《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修訂本)》,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1. 蔣義斌,《宋代儒釋調和論及排佛論之演進―王安石之融通儒釋及程朱學派之排佛反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2. 鄧廣銘,《鄧廣銘治史叢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3. 鄧廣銘,《鄧廣銘全集》第8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4. 賴永海,《湛然》,台北:東大圖書,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5.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共2冊,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6. 錢穆,《中國思想史》,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7.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8. 錢穆,《經學大要》,台北:蘭臺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9.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第4冊,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0.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第5冊,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7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1.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上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2. 錢穆,《朱子學提綱》,台北:蘭臺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3. 錢鍾書,《談藝錄》,香港:中華書局,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4. 鄺士元,《中國學術思想史》,台北:里仁書局,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5. 謝無量,《朱子學派》,上海:中華出版社,193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6. 謝善元,《李覯之生平及思想》,北京:中華書局,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7. 鎌田茂雄(日),《中国仏教史第四卷:南北朝の仏教》下冊,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8. 釋慧嶽,《天臺教學史》,台北: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197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9. 釋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出版社,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 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Peter N. Gregory, “The Vitality of Buddhism in the Sung,” in Peter N. Gregory and Daniel A. Getz, Jr., eds. Buddhism in the Sung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9), pp.1-2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王宏海、曹清林,〈韓愈、李翺的經學思想透析〉,《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8卷2期(石家莊,2005年3月),頁35-3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王德權師,〈修身與理物――――中唐士人自省之風的兩個面向〉,《台灣師大歷史學報》第35期(台北,2006年6月),頁1-4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王予文,〈契嵩及其佛學思想〉,收入於《中國學術佛教論典》第29冊(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頁359-3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牟潤孫,〈兩宋春秋學之主流〉,《大陸雜誌》第5卷第4期(台北,1952年8月),頁1-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何雋,〈論韓愈的道統觀及宋儒對他的超越〉,《孔孟月刊》第33卷第3期(台北,1995年3月),頁29-3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何寄澎,〈論釋契嵩思想與儒學的關涉〉,《幼獅學誌》第20卷第3期(台北,1989年月),頁111-14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宋鼎宗,〈宋儒春秋尊王說〉,《成功大學學報》第19期(台南,1984年11月),頁1-3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李四龍,〈民俗佛教的形成與特徵〉,《北京大學學報》1996年第4期(北京,1996年8月),頁55-6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李朝軍,〈晁迥與宋初文學〉,《四川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成都,2005年7月),頁98-1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邱敏捷,〈《壇經》的作者——與版本印順與胡適及日本學者相關研究觀點之比較〉,《人文研究學報》41卷2期(台南,2007年10月),頁13-4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吳忠偉,〈智圓佛學思想研究〉,收入於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編,《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16冊(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頁1-1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林慶彰,〈唐代後期經學的新發展〉,收入於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頁670-67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金林祥,〈胡瑗教育思想研究〉,《南通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6卷第2期(南通,2000年6月),頁101-1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金榮官,〈胡瑗的分齋教學極其影響〉,收入於《宋史研究論叢》第7輯(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6),頁354-37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胡適,〈《壇經》考之一(跋曹溪大師別傳)〉,收入於《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1冊(台北:大乘文化,1980),頁1-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姚長壽,〈《淨度三昧經》與人天教〉,《中華佛學學報》第12期(台北,1999年7月),頁7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洪淑芬,《論儒佛交涉與宋代儒學復興―以智圓、契嵩、宗杲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夏長樸,〈李覯的重禮思想及其與荀子的關係〉,《臺大中文學報》第2期,台北,1988年11月,頁265-2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張國剛,〈略論唐代學術史的時代特徵〉,《史學月刊》2003年第6期(天津,2003年6月),頁80-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張國剛,〈中古社會變遷筆談〉,《史學月刊》2005年第5期(開封,2005年5月),頁5-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 寇養厚,〈中唐《春秋》學對柳宗元與永貞革新集團的影響〉,《東嶽論叢》21卷1期(濟南,2000年1月),頁114-11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 章群,〈啖、趙、陸三家《春秋》之說〉,收入於林慶彰、蔣秋華編,《啖助新《春秋》學派研究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 ,頁73-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 陳弱水,〈柳宗元與中唐儒家復興〉,《新史學》5:1(台北,1994年3月),頁1-4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 曾建林,〈宋代經學的轉型與歐陽脩經學的特點〉,《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2期(杭州,2002年3月),頁157-15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 楊向奎,〈唐宋時代的經學思想――《經典釋文》、《十三經正義》等書所表現的思想體系〉,收入於於林慶彰主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冊上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頁630-65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 葛煥禮,〈論啖助、趙匡、陸淳《春秋》學的學術轉型意義〉,《文史哲》2005年第5期(濟南,2005.年9月),頁40-4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 劉光裕,〈唐代經學中的新思潮――評陸淳《春秋》學〉,收入於林慶彰、蔣秋華編,《啖助新《春秋》學派研究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頁89-11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 劉貴傑,〈從智圓思想看佛法與儒學之交涉〉,收入於於《佛教的思想與文化:印順導師八秩晉六壽慶論文集》,台北:法光出版社,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 劉乾,〈論啖助學派〉,收入於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冊上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頁678-7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 稻葉一郎(日),李甦平譯,〈中唐新儒學運動的一種考察―劉知幾的經書批判和啖、趙、陸氏的《春秋》學〉,收入於林慶彰主編,《啖助新《春秋》學派研究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頁305-33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 蔣義斌,〈孤山智圓與其時代――佛教與宋朝新王道的關係〉,《中華佛學學報》第19期(台北,2006),頁233-27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 蔡惠明,〈融儒於佛的契嵩大師〉,《內明》第186期(香港,1987年9月),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 橫山健一(日),〈宋代における義例說の展開――崔子方の春秋學について〉,《東方學》第115期(東京,2008年1月),頁73-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5. 魏鴻雁,〈宋代僧人對儒家經學的認識與回應――從釋智圓和釋契嵩談起〉,《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西寧,2005年4月),頁38-4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6. 魏鴻雁,〈宋代僧人對北宋文學革新的認識與回應――以釋智圓和釋契嵩為中心的考察〉,《青海民族研究》17卷第4期(西寧,2006年9月),頁68-7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 網路資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釋聖凱,〈論佛道儒三教倫理的交涉〉,《世界弘明哲學季刊》2001年6月號< http://phil.arts.cuhk.edu.hk/~cculture/library/hongming/200106-002.htm>(2008年12月10日,國際網址: http://whpq.net)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