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林景熙及其詩文研究
作者 邱創華
貢獻者 董金裕
邱創華
關鍵詞 林景熙
霽山集
遺民
南宋遺民
日期 2004
上傳時間 24-Apr-2010 16:51:44 (UTC+8)
摘要 林景熙的詩歌詳實反映了宋末元初文人在異族統治下的心聲,其悲苦甚深,本論文從林景熙之生平及其交遊著述、林景熙之時代背景、林景熙之文學主張、林景熙詩歌研究、林景熙散文研究等主題來加以探討,茲分述如下:
     一、知人論世首先必須對林景熙的生平、交游及著作做一了解,知道他亡國前的仕宦經歷、亡國後隱逸生活和他所交往的朋友,進而能幫助了解其詩文創作的原由。
     二、時代背景對亡國者來說影響深遠,社會的現實自然會左右詩人的思想,這部分從政治環境及學術思潮兩方面,來說明蒙古統治下的社會、尊王思想的表現及詩歌創作態度轉變,藉以了解林景熙詩文在創作上所受到的影響。
     三、從林景熙的散文中來探討他的文學主張,分別從重視詩教崇尚現實精神;講求直抒胸臆真情流露;重視個人德性才質的涵養;內容形式相互兼顧;詩文創作須苦心積學經世致用等方面做一說明。
     四、林景熙的詩歌的分析從兩方面來說明:(一)內容上從思國念舊、濳隱避世、詠史懷古等三方面來剖析其黍離之悲。(二)藝術形式上分表現手法、用字遣詞及意象運用三方面來看林景熙詩歌的藝術特色。
     五、有關林景熙的散文大致可分七大類:雜記、序跋、碑志、贈序、論說、傳狀、哀祭等類文章,至於散文的藝術特色大致從:結構技巧與修辭句法兩方面來加以分析。
參考文獻 (以下書目出版年皆換算為西元,並按專著(經、史、子、集)、學位論文、期刊論文順序排列)
一、專著
(一)經
《十三經注疏.詩經》,(台北:藝文印書館,1983年)。
《十三經注疏.論語》,(台北:藝文印書館,1983年)。
《十三經注疏.孟子》,(台北:藝文印書館,1983年)。
左丘明著、杜預注:《春秋經傳集解》(台北:新興書局,1979年8月)。
(二)史
王夫之著:《宋論》(台北:洪氏出版社,1981年)。
王夫之著:《讀通鑑論》(台北:中華書局,1981年)。
王忠林等著:《增訂中國文學史初稿》(台北:福記文化圖書有限公司,1985年5月,修訂三版)。
劉一清著:《錢塘遺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85册。
劉義慶著:《幽明錄》(台北:廣文書局,1989年12月,初版)。
褚武杰著:《中國古代文體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8月,第四次印刷)。
謝枋得著:《疊山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85册。
謝 翱著:《晞髮遺集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88册。
厲 鶚著:《宋詩記事》(台北:鼎文書局,1971年9月,初版)。
蔣礪若著:《宋詩通論》(台北,中流出版社,1974年3月,初版)。
錢鍾書著:《宋詩記事補正》(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顏崑陽著:《古典詩文論叢》(台北:漢光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10月,二版)。蕭 統編:《增補六臣註文選》(台北:華正書局,1980年9月,初版)。
魏 飴著:《詩歌鑑賞入門》(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再版)。
白居易著:《白居易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印刷)。
嚴 羽著:《滄浪詩話》,(台北:台灣商務印書舘,1986年3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80册。
二、學位論文
王偉勇著:《南宋遺民詞初探》(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
周 全著:《宋遺民志節與文學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3年)。
黃孝光著:《南宋三家遺民詞人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年)。
陳彩鈴著:《南宋遺民詠物詞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陳德錦著:《南宋詩學創作論研究》(香港大學新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潘玲玲著:《南宋遺民詩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三、期刊論文
王止峻著:〈從南宋之亡談權臣誤國〉,《醒獅》,第十二卷,第三期,1974年3月。
宋.佚名著:《宋季三朝政要》(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册。
王止峻著:〈談南宋之亡〉,《醒獅》,第十二卷,第一期,1974年1月。
王次澄著:〈南宋遺民詩人連文鳳及其詩析論〉,《東吳大學中文學報》,第二期1997年5月。
王徳毅著:〈宋代士大夫的道德觀〉,《簡牘學報》,第十六期,1997年1月。
王德毅著:〈鄭清之與南宋後期的政爭〉,《大陸雜誌》,第一○一卷,第六期,2000年12月。
朱沛運著:〈南宋亡國別記〉,《古今談》,第五十五期,1969年3月。
李曰剛著:〈晚宋義民之血淚詩〉,《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七卷,第二期,1974年2月。
李曰剛著:〈宋末遺民之血和淚〉,《中國詩季刊》,第五卷,第三期,1974年9月。
李瑞騰著:〈悲哀的壯歌—南宋遺民詩中的血和淚〉,《文藝月刊》,第一五八期,1982年8月。
周 全著:〈宋遺民謝翱及其著述〉,《台北師範學院學報》,第十一期,1984年6月。
周 全著:〈宋遺民林景熙與唐玨〉,《台北師範學院學報》,第十二期,1985年6月。
司馬光等著:《資治通鑑》(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6月,初版)。
周 全著:〈宋遺民流亡海外略探〉,《台北師範學院學報》,第十四期,1987年6月。
周 全著:〈宋遺民詩試論〉,《台北師範學院學報》,第十五期,1988年6月。
吳曉青著:〈南宋遺民林景熙詩歌初探〉,《中華學苑》,第四十二期,1992年3月。
邱樹森著:〈屈大均論廣東南宋遺民〉,《文化雜誌》,第三十二期,1997年。
林 葱著:〈宋遺民汪元量逸事〉,《浙江月刊》,第九卷,第一期,1977年1月。
孫克寬著:〈元初南宋遺民初述〉,《東海大學學報》,第十五期,1964年7月。
黃 平著:〈知識份子:再漂泊中尋求歸宿〉,《中國社會科學年刊》,第二期,1993年2月。
陳民珠著:〈試論王夫之「瀟湘怨詞」中的遺民情思與藝術特色〉,《中華學苑》,第四十五期,1995年3月。
程 運著:〈兩宋學術風氣之分析〉,《政治大學學報》,第二十一期,1970年5月。
賴漢屏著:〈遺民涙盡胡塵裡—說宋明兩代的遺民詩〉《明道文藝》,第二一四期,1994年1月。
司馬遷著:《史記》(台北:鼎文書局,1985年3月,七版)。
蕭啟慶著:〈宋元之際的遺民與貳臣〉,《歷史月刊》第九十九期,1996年4月。
田汝成著:《西湖遊覽志餘》(台北:世界書局,1963年5月,初版)。
李延壽著:《南史》(台北:鼎文書局,1976年11月,初版)。
李心傳著:《建炎以來繫年要錄》(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1983年3月,初版)。
吳自牧著:《夢粱錄》(台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初版)。
宋 濂著:《元史》(台北:鼎文書局,1977年9月,初版)。
房玄齡著:《晉書》(台北:鼎文書局,1976年10月,初版)。
周 密著:《武林舊事》(台北:廣文書局,1995年,初版)。
周 密著:《癸辛雜事》(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第一版)。
周 密著:《癸辛雜事後集》(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40册。
林瑞翰著:《宋代政治史》(台北:正中書局,1989年7月,初版)。
金毓黻著:《宋遼金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10月,台二版)。
范 曄著:《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81年4月,四版)。
施一揆等著:《元朝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1月,第一版)。
耐得翁著:《都城紀勝》(台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初版)。
班 固著:《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83年10月,五版)。
韋政通著:《中國哲學史》(台北:水牛出版社,1996年10月,十二版3刷)。徐夢莘編:《三朝北盟會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一版)。
陳 壽著:《三國志》(台北:鼎文書局,1984年6月,五版)。
陳邦瞻著:《元史記事本末》(台北:三民書局,1978年4月,初版)。
陳登原著:《國史舊聞》(台北:大通書局,1971年11月,初版)。
畢 沅編:《續資治通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脫 脫著:《宋史》(楊家駱主編,台北:鼎文書局,1983年9月,初版)。
崔 豹著:《古今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舘,1986年3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50册。
陶宗儀著:《南村輟耕錄》(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5月,初版)。
張孟倫著:《宋代興亡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1月,台二版)。
屠 寄著:《蒙兀ㄦ史記》(台北:鼎文書局,1983年9月,初版)。
馮琦原編、陳邦瞻輯:《宋史紀事本末》(台北:鼎文書局,1978年)。
程敏政輯:《宋遺民錄》(台北:廣文書局,1968年5月,初版)。
黃大受著:《中國通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89年10月,三版)。
勞思光著:《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1990年9月,五版)。
葉慶炳著:《中國文學史》(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7年8月出版)。
萬斯同著:《四明叢書.宋季忠義錄》(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年4月)。
趙 翼著:《廿二史劄記》(台北:樂天書局,1971年9月)。
趙 翼著:《陔餘叢考》(台北:世界書局,1960年12月,初版)。
歐陽修著:《新五代史》(台北:鼎文書局,1976年11月,初版)。
劉向集錄:《戰國策》(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80年8月,初版)。
劉 昫等著:《舊唐書》(台北:鼎文書局,1983年,五版)。
劉大杰著:《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書局,1986年6月)。
錢 穆著:《國史大綱》(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2月)。
薛居正等著:《舊五代史》(台北:鼎文書局,1981年2月,三版)。
酈道元著:《水經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73册。
(三)子
楊伯峻撰:《列子集釋》(台北:文景出版社,1975年10月,初版)。
揚 雄著:《法言》(台北:台灣商務書印書館,1986年3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96册。
(四)集
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台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9月,初版)。
丁傳靖著:《宋人軼事彙編》(台北:源流文化事業公司,1982年9月,初版)。
王水照等著:《宋詩綜論叢編.北宋的文學結盟與「尚統」的社會思潮》,(高雄:
麗文文化公司,1993年)。
方 回編:《瀛奎律髓》,(台北:台灣商務印書舘,1986年3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66册。
方祖燊著:《散文的創作鑑賞與批評》(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3年6月)。
方蛟峰著:《方蛟峰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87册。
王次澄著:《宋元逸民詩歌論叢》(台北:大安出版社,2001年,一版)。
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宋詩概說》(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7年4月,再版)。
何夢桂著:《潛齋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88册。
李 白著:《李太白全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舘,1986年3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67册。
李 唐著:《宋理宗》(台北:河洛出版社,1978年5月,初版)。
林景熙著:《知不足齋叢書.霽山先生集》(台北:藝文印書舘),第25函。
林景熙著:《霽山集》(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1月,初版)《叢書集成新編》第56冊。
林景熙著:《霽山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85册。
林景熙著、陳增傑注:《林景熙詩集校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
吳之振等著:《宋詩鈔》(台北:世界書局,1969年4月,再版)。
吳之振等著:《宋詩鈔補》(台北:世界書局,1969年9月,再版)。
吳小林著:《中國散文美學》(台北:里仁書局,1995年7月,初版)。
周振甫等:《古代名家寫作技巧漫談》(台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7月,初版)。
胡雲翼著:《宋詩研究》(台北:宏業書局,1972年2月,初版)。
馬自力著:《餘霞散成綺—古代散文創作》(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11月,初版)。
徐 照著:《芳蘭軒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舘,1986年3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71册。
姚 鼐輯、王文濡注:《評註古文辭類纂》(台北:華正書局,1985年)。
陸心源著:《宋詩記事補》(台北:鼎文書局,1971年9月,初版)。
孫克寬著:《元初漢文化之活動》(台北:中華書局,1968年9月,初版)。
陳必祥著:《古代散文文體概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10月)。
梁 昆著:《宋詩派別論》(台北:東昇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5月,初版)。
黃文吉著:《中國詩文中的情感》(台北:台灣書店,1998年3月,初版)。
黃永武著:《中國詩學鑑賞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84年8月,一版7印)。黃永武著:《詩與美》(台北:洪範書局,1985年5月,三版)。
黃永武著:《中國詩學設計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85年8月,一版7印)。
黃永武著:《中國詩學考據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86年1月,一版6印)。
黃永武著:《中國詩學思想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86年1月,一版5印)。
黃永武著:《字句鍛鍊法》(台北:洪範書局,1986年11月,五版)。
黃宗羲撰:《宋元學案》(全祖望補訂,台北:中華書局,1970年,台二版)。
黃如卉著:《詩和詩人》(台北:源流文化事業公司,1982年1月,初版)。
黃慶萱著:《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1986年3月,增訂再版)。
葉 適著:《水心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舘,1986年3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64册。
董金裕著:《正氣文選析》(台北:華正書局,1980年7月,初版)。
葛曉音著:《唐宋散文》(台北:群育唐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2年9月,初版)。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詩學》(台北:幼獅文化公司,1971年11月,三版)。
劉 勰著:《文心雕龍》(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78册。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
88912013
9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891201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董金裕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邱創華zh_TW
dc.creator (作者) 邱創華zh_TW
dc.date (日期) 2004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4-Apr-2010 16:51:44 (UTC+8)-
dc.date.available 24-Apr-2010 16:51:4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4-Apr-2010 16:51:44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88912013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9029-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8912013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3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林景熙的詩歌詳實反映了宋末元初文人在異族統治下的心聲,其悲苦甚深,本論文從林景熙之生平及其交遊著述、林景熙之時代背景、林景熙之文學主張、林景熙詩歌研究、林景熙散文研究等主題來加以探討,茲分述如下:
     一、知人論世首先必須對林景熙的生平、交游及著作做一了解,知道他亡國前的仕宦經歷、亡國後隱逸生活和他所交往的朋友,進而能幫助了解其詩文創作的原由。
     二、時代背景對亡國者來說影響深遠,社會的現實自然會左右詩人的思想,這部分從政治環境及學術思潮兩方面,來說明蒙古統治下的社會、尊王思想的表現及詩歌創作態度轉變,藉以了解林景熙詩文在創作上所受到的影響。
     三、從林景熙的散文中來探討他的文學主張,分別從重視詩教崇尚現實精神;講求直抒胸臆真情流露;重視個人德性才質的涵養;內容形式相互兼顧;詩文創作須苦心積學經世致用等方面做一說明。
     四、林景熙的詩歌的分析從兩方面來說明:(一)內容上從思國念舊、濳隱避世、詠史懷古等三方面來剖析其黍離之悲。(二)藝術形式上分表現手法、用字遣詞及意象運用三方面來看林景熙詩歌的藝術特色。
     五、有關林景熙的散文大致可分七大類:雜記、序跋、碑志、贈序、論說、傳狀、哀祭等類文章,至於散文的藝術特色大致從:結構技巧與修辭句法兩方面來加以分析。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相關文獻探討…………………………………………2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霽山集》版本………………………3
     一、研究方法…………………………………………………3
     二、《霽山集》版本 …………………………………………3
     
     第二章 林景熙之生平及其交遊、著述 ………………5
     第一節 林景熙的生平…………………………………………5
     一、林景熙的仕宦經歷 ………………………………………5
     二、林景熙的隱逸生活 ………………………………………9
     
     第二節 林景熙的交遊….……………………………………18
     一、鄭樸翁……………………………………………………18
     二、王英孫……………………………………………………21
     三、唐珏………………………………………………………23
     四、胡汲古……………………………………………………24
     
     第三節 林景熙的著述….……………………………………26
     一、《白石樵唱》.……………………………………………26
     二、《白石稿》.………………………………………………27
     
     第三章 林景熙詩文創作時代之背景…………………28
     第一節 政治環境.……………………………………………28
     一、宋室的積弱不振…………………………………………28
     二、蒙元的高壓統治…………………………………………34
     (一)蒙古的高壓統治及文化政策……………………………35
     (二)文人地位低落…………………………………………36
     
     第二節 學術思想背景…………………………………38
     一、宋代理學的興盛………………………………………39
     二、南宋末年頹廢的文風…………………………………43
     
     
     第四章 林景熙的文學主張 ………………………………47
     第一節 重視詩教崇尚現實的精神……………………47
     
     第二章 講求直抒胸臆、真情流露……………………51
     
     第三節 重視個人德性才質的涵養……………………53
     
     第四節 內容形式相互兼顧……………………………56
     
     第五節 詩文創作須苦心積學經世致用………………58
     
     
     第五章 林景熙詩歌內容分析 …………………………62
     第一節 思國念舊………………………………………63
     一、思念故國………………………………………………63
     二、懷念故舊………………………………………………74
     
     第二節 潛隱避世………………………………………79
     
     第三節 詠史懷古………………………………………86
     一、感慨君臣誤國…………………………………………86
     二、仰慕忠義節士…………………………………………91
     
     
     第六章 林景熙詩歌研究—藝術特色…………………96
     第一節 表現手法………………………………………96
     一、善用比興………………………………………………96
     二、用事用典………………………………………………98
     三、白描……………………………………………………103
     
     第二節 用字遣詞………………………………………106
     一、夢………………………………………………………106
     二、寒………………………………………………………108
     三、孤………………………………………………………110
     四、客………………………………………………………111
     五、愁………………………………………………………112
     
     第三節 意象運用………………………………………114
     一、自然意象………………………………………………115
     (一)植物:松、竹、梅…………………………………………115
     (二)動物:猿猴、杜鵑、鷗鳥、鶴……………………………117
     二、人物意象 ………………………………………………120
     
     
     第七章 林景熙散文研究……………………………………122
     第一節散文內容之分析……………………………………123
     一、雜記類…………………………………………………123
     二、序跋類…………………………………………………126
     三、碑志類…………………………………………………129
     四、贈序類…………………………………………………132
     五、論說類…………………………………………………134
     六、傳狀類…………………………………………………136
     七、哀祭類…………………………………………………137
     
     第二節 散文藝術之特色 …………………………………138
     一、結構技巧……………………………………………139
     (一)嚴謹的佈局………………………………………………139
     (二)駢散相間…………………………………………………140
     二、修辭句法 ……………………………………………141
     (一)層遞的描述………………………………………………141
     (二)排比………………………………………………………142
     
     
     第八章 結論……………………………………………………145
     
     
     參考書目…………………………………………………………14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8912013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林景熙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霽山集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遺民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南宋遺民zh_TW
dc.title (題名) 林景熙及其詩文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以下書目出版年皆換算為西元,並按專著(經、史、子、集)、學位論文、期刊論文順序排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專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經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十三經注疏.詩經》,(台北:藝文印書館,19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十三經注疏.論語》,(台北:藝文印書館,19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十三經注疏.孟子》,(台北:藝文印書館,19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左丘明著、杜預注:《春秋經傳集解》(台北:新興書局,1979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史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夫之著:《宋論》(台北:洪氏出版社,198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夫之著:《讀通鑑論》(台北:中華書局,198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忠林等著:《增訂中國文學史初稿》(台北:福記文化圖書有限公司,1985年5月,修訂三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一清著:《錢塘遺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85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義慶著:《幽明錄》(台北:廣文書局,1989年12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褚武杰著:《中國古代文體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8月,第四次印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枋得著:《疊山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85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 翱著:《晞髮遺集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88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厲 鶚著:《宋詩記事》(台北:鼎文書局,1971年9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蔣礪若著:《宋詩通論》(台北,中流出版社,1974年3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錢鍾書著:《宋詩記事補正》(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顏崑陽著:《古典詩文論叢》(台北:漢光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10月,二版)。蕭 統編:《增補六臣註文選》(台北:華正書局,1980年9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魏 飴著:《詩歌鑑賞入門》(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再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白居易著:《白居易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印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嚴 羽著:《滄浪詩話》,(台北:台灣商務印書舘,1986年3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80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學位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偉勇著:《南宋遺民詞初探》(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 全著:《宋遺民志節與文學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孝光著:《南宋三家遺民詞人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彩鈴著:《南宋遺民詠物詞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德錦著:《南宋詩學創作論研究》(香港大學新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潘玲玲著:《南宋遺民詩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期刊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止峻著:〈從南宋之亡談權臣誤國〉,《醒獅》,第十二卷,第三期,1974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佚名著:《宋季三朝政要》(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止峻著:〈談南宋之亡〉,《醒獅》,第十二卷,第一期,1974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次澄著:〈南宋遺民詩人連文鳳及其詩析論〉,《東吳大學中文學報》,第二期1997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徳毅著:〈宋代士大夫的道德觀〉,《簡牘學報》,第十六期,1997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德毅著:〈鄭清之與南宋後期的政爭〉,《大陸雜誌》,第一○一卷,第六期,2000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沛運著:〈南宋亡國別記〉,《古今談》,第五十五期,1969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曰剛著:〈晚宋義民之血淚詩〉,《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七卷,第二期,1974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曰剛著:〈宋末遺民之血和淚〉,《中國詩季刊》,第五卷,第三期,1974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瑞騰著:〈悲哀的壯歌—南宋遺民詩中的血和淚〉,《文藝月刊》,第一五八期,1982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 全著:〈宋遺民謝翱及其著述〉,《台北師範學院學報》,第十一期,1984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 全著:〈宋遺民林景熙與唐玨〉,《台北師範學院學報》,第十二期,1985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司馬光等著:《資治通鑑》(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6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 全著:〈宋遺民流亡海外略探〉,《台北師範學院學報》,第十四期,1987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 全著:〈宋遺民詩試論〉,《台北師範學院學報》,第十五期,1988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曉青著:〈南宋遺民林景熙詩歌初探〉,《中華學苑》,第四十二期,1992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邱樹森著:〈屈大均論廣東南宋遺民〉,《文化雜誌》,第三十二期,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 葱著:〈宋遺民汪元量逸事〉,《浙江月刊》,第九卷,第一期,1977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克寬著:〈元初南宋遺民初述〉,《東海大學學報》,第十五期,1964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 平著:〈知識份子:再漂泊中尋求歸宿〉,《中國社會科學年刊》,第二期,1993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民珠著:〈試論王夫之「瀟湘怨詞」中的遺民情思與藝術特色〉,《中華學苑》,第四十五期,1995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程 運著:〈兩宋學術風氣之分析〉,《政治大學學報》,第二十一期,1970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賴漢屏著:〈遺民涙盡胡塵裡—說宋明兩代的遺民詩〉《明道文藝》,第二一四期,1994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司馬遷著:《史記》(台北:鼎文書局,1985年3月,七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啟慶著:〈宋元之際的遺民與貳臣〉,《歷史月刊》第九十九期,1996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田汝成著:《西湖遊覽志餘》(台北:世界書局,1963年5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延壽著:《南史》(台北:鼎文書局,1976年11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心傳著:《建炎以來繫年要錄》(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1983年3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自牧著:《夢粱錄》(台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 濂著:《元史》(台北:鼎文書局,1977年9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房玄齡著:《晉書》(台北:鼎文書局,1976年10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 密著:《武林舊事》(台北:廣文書局,1995年,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 密著:《癸辛雜事》(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第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 密著:《癸辛雜事後集》(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40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瑞翰著:《宋代政治史》(台北:正中書局,1989年7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毓黻著:《宋遼金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10月,台二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范 曄著:《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81年4月,四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施一揆等著:《元朝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1月,第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耐得翁著:《都城紀勝》(台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班 固著:《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83年10月,五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韋政通著:《中國哲學史》(台北:水牛出版社,1996年10月,十二版3刷)。徐夢莘編:《三朝北盟會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 壽著:《三國志》(台北:鼎文書局,1984年6月,五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邦瞻著:《元史記事本末》(台北:三民書局,1978年4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登原著:《國史舊聞》(台北:大通書局,1971年11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畢 沅編:《續資治通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脫 脫著:《宋史》(楊家駱主編,台北:鼎文書局,1983年9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崔 豹著:《古今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舘,1986年3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50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陶宗儀著:《南村輟耕錄》(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5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孟倫著:《宋代興亡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1月,台二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屠 寄著:《蒙兀ㄦ史記》(台北:鼎文書局,1983年9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馮琦原編、陳邦瞻輯:《宋史紀事本末》(台北:鼎文書局,197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程敏政輯:《宋遺民錄》(台北:廣文書局,1968年5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大受著:《中國通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89年10月,三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勞思光著:《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1990年9月,五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慶炳著:《中國文學史》(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7年8月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萬斯同著:《四明叢書.宋季忠義錄》(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 翼著:《廿二史劄記》(台北:樂天書局,1971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 翼著:《陔餘叢考》(台北:世界書局,1960年12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歐陽修著:《新五代史》(台北:鼎文書局,1976年11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向集錄:《戰國策》(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80年8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 昫等著:《舊唐書》(台北:鼎文書局,1983年,五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大杰著:《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書局,1986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錢 穆著:《國史大綱》(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薛居正等著:《舊五代史》(台北:鼎文書局,1981年2月,三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酈道元著:《水經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73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子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伯峻撰:《列子集釋》(台北:文景出版社,1975年10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揚 雄著:《法言》(台北:台灣商務書印書館,1986年3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96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台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9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丁傳靖著:《宋人軼事彙編》(台北:源流文化事業公司,1982年9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水照等著:《宋詩綜論叢編.北宋的文學結盟與「尚統」的社會思潮》,(高雄: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麗文文化公司,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方 回編:《瀛奎律髓》,(台北:台灣商務印書舘,1986年3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66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方祖燊著:《散文的創作鑑賞與批評》(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3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方蛟峰著:《方蛟峰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87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次澄著:《宋元逸民詩歌論叢》(台北:大安出版社,2001年,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宋詩概說》(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7年4月,再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夢桂著:《潛齋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88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 白著:《李太白全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舘,1986年3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67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 唐著:《宋理宗》(台北:河洛出版社,1978年5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景熙著:《知不足齋叢書.霽山先生集》(台北:藝文印書舘),第25函。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景熙著:《霽山集》(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1月,初版)《叢書集成新編》第56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景熙著:《霽山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85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景熙著、陳增傑注:《林景熙詩集校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之振等著:《宋詩鈔》(台北:世界書局,1969年4月,再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之振等著:《宋詩鈔補》(台北:世界書局,1969年9月,再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小林著:《中國散文美學》(台北:里仁書局,1995年7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振甫等:《古代名家寫作技巧漫談》(台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7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雲翼著:《宋詩研究》(台北:宏業書局,1972年2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馬自力著:《餘霞散成綺—古代散文創作》(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11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 照著:《芳蘭軒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舘,1986年3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71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姚 鼐輯、王文濡注:《評註古文辭類纂》(台北:華正書局,198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陸心源著:《宋詩記事補》(台北:鼎文書局,1971年9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克寬著:《元初漢文化之活動》(台北:中華書局,1968年9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必祥著:《古代散文文體概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梁 昆著:《宋詩派別論》(台北:東昇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5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文吉著:《中國詩文中的情感》(台北:台灣書店,1998年3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永武著:《中國詩學鑑賞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84年8月,一版7印)。黃永武著:《詩與美》(台北:洪範書局,1985年5月,三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永武著:《中國詩學設計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85年8月,一版7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永武著:《中國詩學考據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86年1月,一版6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永武著:《中國詩學思想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86年1月,一版5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永武著:《字句鍛鍊法》(台北:洪範書局,1986年11月,五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宗羲撰:《宋元學案》(全祖望補訂,台北:中華書局,1970年,台二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如卉著:《詩和詩人》(台北:源流文化事業公司,1982年1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慶萱著:《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1986年3月,增訂再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 適著:《水心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舘,1986年3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64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董金裕著:《正氣文選析》(台北:華正書局,1980年7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葛曉音著:《唐宋散文》(台北:群育唐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2年9月,初版)。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詩學》(台北:幼獅文化公司,1971年11月,三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 勰著:《文心雕龍》(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78册。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