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21世紀美國對東北亞安全政策之研究
The U.S. policy toward northeast asia in 21st century
作者 劉宴慈
貢獻者 邱坤玄
劉宴慈
關鍵詞 中國威脅論
北韓核武
領土爭端
聯盟內的政策矛盾
美日同盟
美韓同盟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29-Sep-2011 18:36:20 (UTC+8)
摘要 從現實主義的觀點而言,對國際行為最有影響力的因素是安全、軍事能力、國家之間的政治聯合,及實力追求和實力平衡。美國面對東北亞安全問題,其所採取的政策反應與對區域產生的影響,是美國能否維持政策穩定的主要因素。邁入21世紀,美國面對國際情勢及東北亞局勢的變化,其所採行的東北亞安全政策是本文所欲探索的重點。
     從冷戰後迄今,美國國家戰略發展的核心,以維護其自身安全、促進其經濟發展、推行民主的普世價值、維護世界與區域穩定為目標,以確保美國的霸權地位。美國實現戰略的手段乃藉全球秩序的維持,進一步實現其對全球重大資源與關鍵地帶的掌握,使美國得以取得最大的經濟發展利基,確保美國國力遙遙領先世界各國。因此,美國視海外駐軍與盟友為戰力的延伸,以作為美國外交政策運用的籌碼,進而建立一個美國所期待的世界。
     本研究觀察小布希政府與歐巴馬政府,面對東北亞情勢變化,如中共崛起的壓力、北韓核武問題、遏制區域內領土等爭端時,美國以不同姿態引領各國屈從其領導,企圖形塑一個美國軍事前沿存在的藉口。美國維持在東北亞的軍事存在,其目的為抑制中共崛起,掌控朝鮮情勢變化,藉區域內聯盟國家的政治聯合,確保美國安全與經濟發展。
     因此,從現實主義對權力的本質來看,美國身為全球唯一霸權,其仍將奉行現實主義學派的「強權政治」,爭取區域內各國的合作,進而掌控整個東北亞戰略利益。展望未來,美國在東北亞強化美日同盟與美韓同盟的力度將更顯突出。
參考文獻 一、中文
(一)專書
卜睿哲(Richard C. Bush),台灣的未來-如何解開兩岸的爭端(Untying The Knot-Making Peace in Taiwan Strait),林添貴譯。台北:遠流出版社,2010年5月。
王傳劍,雙重規制-冷戰後美國的朝鮮半島政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
王緝思、徐輝、倪鋒主編,冷戰後的美國外交(1989-2000)。北京:時事出版社,2007年。
亓樂義,捍衛行動-1996台海飛彈危機風雲錄。台北:黎明文化出版社,2006年。
巨克毅主編,東亞戰略格局與台海安全。台北:鼎茂圖書出版社,民國95年。
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大棋盤-全球戰略大思考,林添貴譯。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90年。
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美國的抉擇,郭希誠譯。台北:左岸文化出版社,民93年。
白禮博、孟儒(Richard Bernstein & Ross H. Munro),即將到來的中美衝突,許綬南譯。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
吉拉爾德‧柯提斯(Gerald L. Curtis) ,美日關係的新觀點(New Perspectives On U.S.-Japan Relations,高一中、黃俊彥、葉采青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國91年。
蘋果日報。
青年日報。
(二) 網路
中文電子期刊服務。http://www.ceps.com.tw/ec/ecjnlbrowse.aspx?jnlcattype=2。
中華民國外交部。http://www.mofa.gov.tw/webapp/mp?mp=1。
台灣新社會智庫。http://www.taiwansig.tw。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http://www.mac.gov.tw/ct.asp?xItem=50541&ctNode=6109&mp=1。
李明,「東北亞軍事對抗值得關注」。海峽評論,第237期(2010年9月),http://www.haixiainfo.com.tw/SRM/237-7950.html。
林文程,「美中台關係與台海安全」,頁2-9、2-13,http://www.taiwanncf.org.tw/seminar/20041218/1218-2.pdf。
美國在台協會。http://www.ait.org.tw/。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911事件後美國與兩岸安全策略之研究。台北: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民國92年。
海峽評論。http://www.haixiainfo.com.tw/SRM/201-6960.html。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tw/。
朝鮮新聞中文網。http://chn.chosun.com。
軍事環球網。http://mil.huanqiu.com/。
蘋果日報網。http://tw.nextmedia.com/。
中時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 。
東方軍事網。http://big5.eastday.com:82/gate/big5/mil.eastday.com/。
人民網。http://world.people.com.cn/。
新浪網。http://magazine.sina.com/。
文匯報。http://news.weweipo.com/。
西原正(Nishihara Masashi)主編,美日聯盟的新挑戰(The Japan-U.S. Alliance NewChallenges for the 21st Century) 。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國91年6月。
星洲日網報。http://www.sinchew.com.my/node/182012?tid=2。
自由時報網。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nov/4/today-int3.htm。
台灣新社會智庫。http://www.taiwansig.tw。
中共新聞網。http://www.helltw.com/。
台灣智庫。http://www.taiwanthinktank.org/。
多維新聞網。http://www.dwnews.com/。
二、英文
(一)專書
Robert Glipi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0.
Robert O. Keohane, After Hegemony: 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
克里斯多福‧休斯(Christopher W. Hughes) ,日本安全議題(Japan’s Security Agenda,李育慈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8年。
David M. Lampton and Richard Daniel Ewing, U.S.-China Relations in a Post-September 11th World. Washington, D.C.: The Nixon Center, 2002.
Scott A. Snyder,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U.S. Policy Toward the Korean Peninsula. June 2010.
(二)期刊
Michael S. Chase.” Defense Reform in Taiwan: Problems and Prospects.”Asian Survey, Vol. 45, No. 3 (May - Jun. 2005), pp. 362-382.
Thomas J. Christensen.”China, the U.S.-Japan Alliance, and the Security Dilemma in East Asia.”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3, No. 4 (Spring 1999), pp. 49-80.
Bruce A. Elleman, Michael R. Nichols, Matthew J. Ouimet. “ A Historical Reevaluation of America`s Role in the Kuril Islands Dispute.” Pacific Affairs, Vol. 71, No. 4 (Winter 1998-1999), pp. 489-504.
Chang-hee Nam. “ Relocating the U.S. Forces in South Korea: Strained Alliance, Emerging Partnership in the Changing Defense Posture.” Asian Survey, Vol. 46, No. 4 (Jul. - Aug. 2006), pp. 615-631.
Derek J. Mitchell. “A Blueprint for U.S. Policy toward a Unified Korea. ”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Winter 2002-03),pp.123-137.
Emma Chanlett-Avery, Weston S. Konishi. “The Changing U.S.-Japan Alliance: Implications for U.S. Interests. “ July 23( 2009),pp.1-23.
Frank Langdon. ”American Northeast Asian Strategy.” Pacific Affairs, Vol. 74, No. 2 (Summer, 2001), pp.167-184.
李明,朝鮮半島局勢發展與台海安全,曾章瑞主編,2003台海戰略環境評估。台北:國防大學戰略研究中心,2003年1月。
John P. McClaran. “U.S. ARMS SALES TO TAIWAN -Implications for the Future of the Sino-U.S. Relationship.” Asian Survey, Vol. 40, No. 4 (Jul. - Aug. 2000), pp. 622-640.
Jason T. Shaplen and James Laney. “Washington`s Eastern Sunset: The Decline of U.S. Power in Northeast Asia.” Foreign Affairs, 86, No.6 ( N/D 2007) , pp.82.
Sharif M. Shuja. ”North-East Asia And U.S. Policy.” Contemporary Review,281( Ag 2002),pp73.
Kyung-Ae Park. “North Korea`s Defensive Power and U.S.-North Korea Relations.” Pacific Affairs, Vol. 73, No. 4, (Winter 2000-2001), pp.535-553.
Peter Howard. “ Why Not Invade North Korea? Threats, Language Games, and U.S. Foreign Policy.”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 48, No. 4 (Dec. 2004), pp. 805-828.
Sebastian Harnisch. “U.S.-North Korean Relations under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From "Slow Go" to "No Go".” Asian Survey, Vol. 42, No. 6 (Nov. - Dec. 2002), pp. 856-882.
Xiaoming Huang. ” Managing Fluctuations in U.S.-China Relations: World Politics, National Priorities, and Policy Leadership.” Asian Survey, Vol. 40, No. 2 (Mar. - Apr., 2000): pp. 269-295.
Young-sun Song. “Prospect For U.S.-Japan Security Cooperation .”Asian Survey, Vol. 35, No. 12 (Dec.1995), pp. 1087-1101.
(三)網路資源
美國國防部(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亞洲基金會,美國在亞洲的角色-亞洲觀點(America’s Role in Asia-Asian Views),黃偉傑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國92年。
http://www.defense.gov/speeches/
美國太平洋司令部(U.S. Pacific Command)
http://www.pacom.mil/web/site_pages/media/news.shtml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http://www.cfr.org/region/478/northeast_asia.html
JSTOR
http://www.jstor.org/
The New York Times
http://www.nytimes.com/
The Washington Post
周喣,冷戰後美國的東亞政策(1989-1997)。台北市:生智文化,民國88年。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
Pew Research Center
http://pewresearch.org/
U.S. Department of state
http://www.state.gov/
季辛吉(Henry Kissinger)著,大外交(Diplomacy),林添貴譯。台北:智庫文化,民國87年。
金鑫、辛偉主編,世界熱點問題報告。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俞正梁,大國戰略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柳惠千,21世紀美軍在東亞的軍事部署。台北:高手專業出版社,2008年8月。
紀登斯(Anthony Giddens),失控的世界:全球化與知識經濟時代的省思(Runaway World: How Globalization Is Reshaping Our Lives),陳其邁譯。台北:時報文化,民國90年。
約瑟夫‧奈伊(Joseph S. Nye, Jr.),美國的霸權的矛盾與未來(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 Why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 蔡東杰譯。台北縣:左岸文化,民國91。
美國國防部,2006年美國四年期國防總檢報告,蕭光霈譯。台北:國防部部辦室,民國96年。
美國國防部,2010年美國四年期國防總檢報告,黃文啟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10年。
胡鞍鋼,中共崛起之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唐希中,中共與周邊國家關係。北京:中共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4月。
容安瀾、麥戴偉特(Alan D. Romberg & Michael McDevitt)編,中共與飛彈防禦-美中戰略關係(China and Missile Defense: Managing U.S.-PRC Strategic Relations),尹元隆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92年。
袁方,社會研究方法。台北:五南出版社,2002年。
高連福主編,東北亞國家對外戰略。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國防大學,布希政府時期反恐國家戰略,曹雄源、許舜右譯。桃園:國防大學,民國97年。
國防大學,布希政府時期國家安全戰略,曹雄源、黃文啟譯。桃園:國防大學,民國97年。
國防大學,柯林頓政府時期全球時代的國家安全戰略,曹雄源、許舜右譯。桃園︰國防大學,民國96年。
國防大學,柯林頓政府時期新世紀的國家安全戰略,曹雄源、許舜右譯。桃園:國防大學,民國96年。
國防大學,柯林頓政府時期擴大與接觸的國家安全戰略,曹雄源、許舜右譯。桃園:國防大學,民國97年。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新聞局主編,兩岸關係與和平統一。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年。
張亞中,國際關係總論。台北縣:揚智出版社,2007年。
張亞中、李英明,中共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台北:生智出版社,2000年。
張亞中、孫國祥,美國的中共政策-圍堵、交往、戰略伙伴。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88年。
張毓詩,世紀之初的國際關係。北京:時事出版社,2007年。
曹雄源,戰略解碼:美國國家戰略的布局。台北:五南文化出版社,2009年1月。
曹雄源主編,全球戰略觀察。桃園: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民國97年。
許勖、謝爾‧霍羅威茨主編(UK Heo & Shale A. Horowitz),亞洲衝突-南北韓、台海、印巴(Conflict In Asia: Korea, China-Taiwan, and India-Pakistan),周茂林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97年。
許嘉,冷戰後中共周邊安全態勢。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3年10月。
陳一新,戰略模糊中的美中台新圖像。台北:遠景基金會,民國93年。
陳文賢,柯林頓及布希政府的中、台政策-決策小組之研究途徑。台北:一橋出版社,2002年。
陳建民,兩岸關係中的美國因素。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7年。
陸鋼、郭學堂,中共威脅誰-解讀中共威脅論。上海:學林出版社,民國2004年。
凱洛琳‧龐芙瑞(Carolyn W. Pumphrey)編,中共在亞洲崛起之安全意涵(The Rise of China in Asia: Security Implications),郭家琪等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國92年。
蓋瑞‧哈特(Garry Hart) ,第四種國力 (The Fourth Power),黃文啟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國97年。
劉建飛、林曉光,21世紀初期的中美日戰略關係。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2年。
劉清才、高科等,東北亞地緣政策與中共地緣戰略。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民國2007年。
潘淑滿,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出版社,2003年。
邁克爾‧葛林(Michael J.Green)、派屈克‧柯羅寧(Patrick M.Cronin),美國聯盟:過去、現在與未來(The U.S.-Japan Allianc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90年7月。
韓培爾,社會科學研究方法Q&A。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2003年。
魏鏞主編,美國政府對華政策之可能演變及政策因應分析。台北:前瞻政策研究中心,民國91。
蘇起、鄭安國主編,「一個中共,各自表述」共識的史實。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民國91年。
蘇進強主編,911事件後全球戰略評估。台北:台灣英文新聞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蘭德公司,美國與崛起中的中共-戰略與軍事意涵(The United States And A Rising China-Strategic And Military Implications),吳福生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國89年。
(二)論文
王傑群,美國布希政府亞太軍力部署調整對區域安全的影響(2001-2006)。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5年。
王群豪,後冷戰時期中共之亞太安全戰略。私立淡江大學國際關係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
何仁傑,小泉政府時期美日安保關係之演變(2001-2006)。私立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6年。
吳正偉,美國對北韓外交政策研究:1994-2002。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1年。
吳明哲,六方會談中各國對第三次北韓核武危機之策略分析。私立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6年。
吳懿鋒,冷戰後美日安保合作與中美日三角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2年。
李綺倫,911事件後美國國家安全政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4年。
林志峰,911事件對小布希政府外交政策取向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民國93年。
陳光炳,中共在北韓核武危機之角色。國立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民國94年。
陳彥華,「海水制止力」概念與後冷戰時代美國之中共政策-小布希政府中共政策之分析(2001-2004年)。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4年。
曾璐,新世紀初美中俄安全三角關係探析。國立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2年5月。
愛德華‧歐森(Edward A. Olsen),21世紀的美國國防-大退場戰略(U.S. National Defense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e Grand Exit Strategy),楊紫涵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96年。
緒方智幸,後冷戰時期美日安保條約之研究:論雙邊關係的轉變。私立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民國89年。
(三)期刊
于迎麗,「論美國對北韓政策的變與不變-兼論歐巴馬政府的對北韓政策取向」。遼東學院學報,第12卷,第1期(2010年2月),頁128-134。
王傳劍,「美國亞太安全戰略中的美韓軍事同盟」。現代國際關係,第5期(2002年),頁12-19。
王傳劍,「駐韓美軍重新部署之意義」。當代亞太,第5期(2004年),頁37-43。
巨克毅,「當前美國的東亞戰略分析」。全球政治評論,21期(2008年),頁19-44。
石源華、汪偉民,「美日、美韓同盟比較研究-兼論美日韓安全互動與東北亞安全」。國際觀察,第1期(2006年),頁61-68。
任武能,「美國調整全球軍事部署」。現代軍事,(2005年1月)。頁58-61。
朱運來,「試論911事件以來美軍全球戰略之調整」。軍事歷史研究,第4期(2006年),頁101-104。
宋鎮照,「美國勢力重返東南亞對區域全力秩序的衝擊」。海峽評論,第237期(2010年9月),頁24-25。
李華,「冷戰後駐韓美軍調整評述」。國際觀察,第1期(2004年),頁56-63。
汪偉民,「美韓同盟再定義:一種聯盟理論的視角」。當代亞太,第3期(2006年),頁9-15。
林碧昭,「國際關係的典範發展」。國際關係學報,第29期(2010年1月),頁11-67。
邱坤玄,「中共對冷戰後美日安全關係的認知與新安全觀的形成」。東亞研究,第三十五卷,第二期(2004年7月),頁1-32。
邱坤玄,「冷戰後中共與朝鮮半島的權力平衡」。亞洲研究,第40期(2001年),頁90-111。
邱坤玄,「霸權穩定論與冷戰後中(共)美權力關係」。東亞季刊,第31卷,第3期(2000年),頁1-14。
金燦榮、周鑫宇,「美國東亞政策的新特點」。國際觀察,第5期(2006年),頁11-20。
施澤淵,「美國歐巴馬總統首度召開核安高峰會」之研究。陸軍學術雙月刊,第26卷(民國99年12月),頁4-17。
唐彥林,「歐巴馬政府東亞政策的調整與中共的應對」。東北亞論壇,第19卷第2期(2010年3月),頁49-56。
張業亮,「布希政府對朝政策與朝核危機」。美國研究,第1期(2004年),頁33-54。
莫大華,「美國全球軍力佈置調整計畫與亞太地區安全的發展」。遠景基金會季刊,第6卷,第4期(2005年10月),頁31-99。
潘雙光、謝曉光,「影響日朝關係正常化的美國因素」。遼寧大學學報,第12卷第2期(2010年4月),頁128-130。
蔡東杰,「後冷戰時期美國東亞政策及其戰略布局」。東亞研究,第39卷,第2期(2008年6月),頁176-197。
戴政龍、劉秋苓,「大國博奕:從天安艦事件後美韓首次均眼看各國在東北亞的權力競逐」。陸軍學術雙月刊,第26卷(民國99年12月),頁28-34。
魏國力,「論美國與東北亞安全的關係」。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第30卷,第5期。(2006年),頁68-70。
(一) 報紙
中共時報。
聯合報。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98922005
9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922005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邱坤玄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劉宴慈zh_TW
dc.creator (作者) 劉宴慈zh_TW
dc.date (日期) 2010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9-Sep-2011 18:36:20 (UTC+8)-
dc.date.available 29-Sep-2011 18:36:20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9-Sep-2011 18:36:20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8922005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1106-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8922005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從現實主義的觀點而言,對國際行為最有影響力的因素是安全、軍事能力、國家之間的政治聯合,及實力追求和實力平衡。美國面對東北亞安全問題,其所採取的政策反應與對區域產生的影響,是美國能否維持政策穩定的主要因素。邁入21世紀,美國面對國際情勢及東北亞局勢的變化,其所採行的東北亞安全政策是本文所欲探索的重點。
     從冷戰後迄今,美國國家戰略發展的核心,以維護其自身安全、促進其經濟發展、推行民主的普世價值、維護世界與區域穩定為目標,以確保美國的霸權地位。美國實現戰略的手段乃藉全球秩序的維持,進一步實現其對全球重大資源與關鍵地帶的掌握,使美國得以取得最大的經濟發展利基,確保美國國力遙遙領先世界各國。因此,美國視海外駐軍與盟友為戰力的延伸,以作為美國外交政策運用的籌碼,進而建立一個美國所期待的世界。
     本研究觀察小布希政府與歐巴馬政府,面對東北亞情勢變化,如中共崛起的壓力、北韓核武問題、遏制區域內領土等爭端時,美國以不同姿態引領各國屈從其領導,企圖形塑一個美國軍事前沿存在的藉口。美國維持在東北亞的軍事存在,其目的為抑制中共崛起,掌控朝鮮情勢變化,藉區域內聯盟國家的政治聯合,確保美國安全與經濟發展。
     因此,從現實主義對權力的本質來看,美國身為全球唯一霸權,其仍將奉行現實主義學派的「強權政治」,爭取區域內各國的合作,進而掌控整個東北亞戰略利益。展望未來,美國在東北亞強化美日同盟與美韓同盟的力度將更顯突出。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2
     第四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14
     第五節 研究架構 16
     第二章 冷戰後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的演變 19
     第一節 柯林頓時期的擴大與接觸戰略 20
     第二節 小布希時期的先發制人戰略 25
     第三節 歐巴馬政府的接觸與合作戰略 31
     第四節 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發展趨勢 38
     第三章 東北亞安全議題 45
     第一節 中共崛起 45
     第二節 北韓核武威脅 57
     第三節 區域內領土爭議 66
     第四節 美日韓聯盟內的政治矛盾 82
     第四章 對美國東北亞安全政策之評估 103
     第一節 美國對中共政策 103
     第二節 朝鮮半島情勢與美國政策 119
     第三節 區域內領土爭議與美國政策 142
     第四節 美國對東北亞安全政策的限制與挑戰 153
     第五章 美國的因應策略 165
     第一節 現實主義下的美國東北亞戰略 165
     第二節 美日同盟的強化 174
     第三節 美韓同盟的建構 191
     第六章 結論 207
     第一節 研究發現 207
     第二節 未來研究方向 210
     參考書目 213
     一、中文 213
     二、英文 222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922005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中國威脅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北韓核武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領土爭端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聯盟內的政策矛盾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美日同盟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美韓同盟zh_TW
dc.title (題名) 21世紀美國對東北亞安全政策之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U.S. policy toward northeast asia in 21st century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專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卜睿哲(Richard C. Bush),台灣的未來-如何解開兩岸的爭端(Untying The Knot-Making Peace in Taiwan Strait),林添貴譯。台北:遠流出版社,2010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傳劍,雙重規制-冷戰後美國的朝鮮半島政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緝思、徐輝、倪鋒主編,冷戰後的美國外交(1989-2000)。北京:時事出版社,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亓樂義,捍衛行動-1996台海飛彈危機風雲錄。台北:黎明文化出版社,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巨克毅主編,東亞戰略格局與台海安全。台北:鼎茂圖書出版社,民國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大棋盤-全球戰略大思考,林添貴譯。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美國的抉擇,郭希誠譯。台北:左岸文化出版社,民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白禮博、孟儒(Richard Bernstein & Ross H. Munro),即將到來的中美衝突,許綬南譯。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吉拉爾德‧柯提斯(Gerald L. Curtis) ,美日關係的新觀點(New Perspectives On U.S.-Japan Relations,高一中、黃俊彥、葉采青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國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蘋果日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青年日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 網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電子期刊服務。http://www.ceps.com.tw/ec/ecjnlbrowse.aspx?jnlcattype=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華民國外交部。http://www.mofa.gov.tw/webapp/mp?mp=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灣新社會智庫。http://www.taiwansig.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http://www.mac.gov.tw/ct.asp?xItem=50541&ctNode=6109&mp=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明,「東北亞軍事對抗值得關注」。海峽評論,第237期(2010年9月),http://www.haixiainfo.com.tw/SRM/237-7950.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文程,「美中台關係與台海安全」,頁2-9、2-13,http://www.taiwanncf.org.tw/seminar/20041218/1218-2.pdf。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美國在台協會。http://www.ait.org.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911事件後美國與兩岸安全策略之研究。台北: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民國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海峽評論。http://www.haixiainfo.com.tw/SRM/201-6960.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朝鮮新聞中文網。http://chn.chosun.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軍事環球網。http://mil.huanqiu.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蘋果日報網。http://tw.nextmedia.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時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 。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東方軍事網。http://big5.eastday.com:82/gate/big5/mil.eastday.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人民網。http://world.people.com.c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新浪網。http://magazine.sina.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文匯報。http://news.weweipo.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西原正(Nishihara Masashi)主編,美日聯盟的新挑戰(The Japan-U.S. Alliance NewChallenges for the 21st Century) 。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國91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星洲日網報。http://www.sinchew.com.my/node/182012?tid=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自由時報網。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nov/4/today-int3.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灣新社會智庫。http://www.taiwansig.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共新聞網。http://www.helltw.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灣智庫。http://www.taiwanthinktank.org/。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多維新聞網。http://www.dwnews.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英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專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obert Glipi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obert O. Keohane, After Hegemony: 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克里斯多福‧休斯(Christopher W. Hughes) ,日本安全議題(Japan’s Security Agenda,李育慈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avid M. Lampton and Richard Daniel Ewing, U.S.-China Relations in a Post-September 11th World. Washington, D.C.: The Nixon Center, 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cott A. Snyder,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U.S. Policy Toward the Korean Peninsula. June 20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期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ichael S. Chase.” Defense Reform in Taiwan: Problems and Prospects.”Asian Survey, Vol. 45, No. 3 (May - Jun. 2005), pp. 362-3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homas J. Christensen.”China, the U.S.-Japan Alliance, and the Security Dilemma in East Asia.”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3, No. 4 (Spring 1999), pp. 4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ruce A. Elleman, Michael R. Nichols, Matthew J. Ouimet. “ A Historical Reevaluation of America`s Role in the Kuril Islands Dispute.” Pacific Affairs, Vol. 71, No. 4 (Winter 1998-1999), pp. 489-5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hang-hee Nam. “ Relocating the U.S. Forces in South Korea: Strained Alliance, Emerging Partnership in the Changing Defense Posture.” Asian Survey, Vol. 46, No. 4 (Jul. - Aug. 2006), pp. 615-63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erek J. Mitchell. “A Blueprint for U.S. Policy toward a Unified Korea. ”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Winter 2002-03),pp.123-13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Emma Chanlett-Avery, Weston S. Konishi. “The Changing U.S.-Japan Alliance: Implications for U.S. Interests. “ July 23( 2009),pp.1-2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rank Langdon. ”American Northeast Asian Strategy.” Pacific Affairs, Vol. 74, No. 2 (Summer, 2001), pp.167-1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明,朝鮮半島局勢發展與台海安全,曾章瑞主編,2003台海戰略環境評估。台北:國防大學戰略研究中心,2003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ohn P. McClaran. “U.S. ARMS SALES TO TAIWAN -Implications for the Future of the Sino-U.S. Relationship.” Asian Survey, Vol. 40, No. 4 (Jul. - Aug. 2000), pp. 622-64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ason T. Shaplen and James Laney. “Washington`s Eastern Sunset: The Decline of U.S. Power in Northeast Asia.” Foreign Affairs, 86, No.6 ( N/D 2007) , pp.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harif M. Shuja. ”North-East Asia And U.S. Policy.” Contemporary Review,281( Ag 2002),pp7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Kyung-Ae Park. “North Korea`s Defensive Power and U.S.-North Korea Relations.” Pacific Affairs, Vol. 73, No. 4, (Winter 2000-2001), pp.535-55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eter Howard. “ Why Not Invade North Korea? Threats, Language Games, and U.S. Foreign Policy.”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 48, No. 4 (Dec. 2004), pp. 805-82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ebastian Harnisch. “U.S.-North Korean Relations under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From "Slow Go" to "No Go".” Asian Survey, Vol. 42, No. 6 (Nov. - Dec. 2002), pp. 856-8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Xiaoming Huang. ” Managing Fluctuations in U.S.-China Relations: World Politics, National Priorities, and Policy Leadership.” Asian Survey, Vol. 40, No. 2 (Mar. - Apr., 2000): pp. 269-2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Young-sun Song. “Prospect For U.S.-Japan Security Cooperation .”Asian Survey, Vol. 35, No. 12 (Dec.1995), pp. 1087-11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網路資源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美國國防部(U.S. Department of Defens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亞洲基金會,美國在亞洲的角色-亞洲觀點(America’s Role in Asia-Asian Views),黃偉傑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國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defense.gov/speeche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美國太平洋司令部(U.S. Pacific Command)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pacom.mil/web/site_pages/media/news.s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cfr.org/region/478/northeast_asia.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STOR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jstor.org/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he New York Time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nytimes.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he Washington Post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喣,冷戰後美國的東亞政策(1989-1997)。台北市:生智文化,民國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ew Research Center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pewresearch.org/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U.S. Department of stat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state.gov/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季辛吉(Henry Kissinger)著,大外交(Diplomacy),林添貴譯。台北:智庫文化,民國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鑫、辛偉主編,世界熱點問題報告。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俞正梁,大國戰略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柳惠千,21世紀美軍在東亞的軍事部署。台北:高手專業出版社,2008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紀登斯(Anthony Giddens),失控的世界:全球化與知識經濟時代的省思(Runaway World: How Globalization Is Reshaping Our Lives),陳其邁譯。台北:時報文化,民國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約瑟夫‧奈伊(Joseph S. Nye, Jr.),美國的霸權的矛盾與未來(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 Why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 蔡東杰譯。台北縣:左岸文化,民國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美國國防部,2006年美國四年期國防總檢報告,蕭光霈譯。台北:國防部部辦室,民國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美國國防部,2010年美國四年期國防總檢報告,黃文啟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1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鞍鋼,中共崛起之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希中,中共與周邊國家關係。北京:中共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容安瀾、麥戴偉特(Alan D. Romberg & Michael McDevitt)編,中共與飛彈防禦-美中戰略關係(China and Missile Defense: Managing U.S.-PRC Strategic Relations),尹元隆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袁方,社會研究方法。台北:五南出版社,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連福主編,東北亞國家對外戰略。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防大學,布希政府時期反恐國家戰略,曹雄源、許舜右譯。桃園:國防大學,民國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防大學,布希政府時期國家安全戰略,曹雄源、黃文啟譯。桃園:國防大學,民國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防大學,柯林頓政府時期全球時代的國家安全戰略,曹雄源、許舜右譯。桃園︰國防大學,民國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防大學,柯林頓政府時期新世紀的國家安全戰略,曹雄源、許舜右譯。桃園:國防大學,民國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防大學,柯林頓政府時期擴大與接觸的國家安全戰略,曹雄源、許舜右譯。桃園:國防大學,民國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新聞局主編,兩岸關係與和平統一。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亞中,國際關係總論。台北縣:揚智出版社,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亞中、李英明,中共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台北:生智出版社,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亞中、孫國祥,美國的中共政策-圍堵、交往、戰略伙伴。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毓詩,世紀之初的國際關係。北京:時事出版社,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曹雄源,戰略解碼:美國國家戰略的布局。台北:五南文化出版社,2009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曹雄源主編,全球戰略觀察。桃園: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民國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勖、謝爾‧霍羅威茨主編(UK Heo & Shale A. Horowitz),亞洲衝突-南北韓、台海、印巴(Conflict In Asia: Korea, China-Taiwan, and India-Pakistan),周茂林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嘉,冷戰後中共周邊安全態勢。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3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一新,戰略模糊中的美中台新圖像。台北:遠景基金會,民國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文賢,柯林頓及布希政府的中、台政策-決策小組之研究途徑。台北:一橋出版社,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建民,兩岸關係中的美國因素。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陸鋼、郭學堂,中共威脅誰-解讀中共威脅論。上海:學林出版社,民國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凱洛琳‧龐芙瑞(Carolyn W. Pumphrey)編,中共在亞洲崛起之安全意涵(The Rise of China in Asia: Security Implications),郭家琪等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國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蓋瑞‧哈特(Garry Hart) ,第四種國力 (The Fourth Power),黃文啟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國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建飛、林曉光,21世紀初期的中美日戰略關係。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清才、高科等,東北亞地緣政策與中共地緣戰略。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民國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潘淑滿,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出版社,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邁克爾‧葛林(Michael J.Green)、派屈克‧柯羅寧(Patrick M.Cronin),美國聯盟:過去、現在與未來(The U.S.-Japan Allianc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90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韓培爾,社會科學研究方法Q&A。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魏鏞主編,美國政府對華政策之可能演變及政策因應分析。台北:前瞻政策研究中心,民國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起、鄭安國主編,「一個中共,各自表述」共識的史實。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民國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進強主編,911事件後全球戰略評估。台北:台灣英文新聞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蘭德公司,美國與崛起中的中共-戰略與軍事意涵(The United States And A Rising China-Strategic And Military Implications),吳福生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國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傑群,美國布希政府亞太軍力部署調整對區域安全的影響(2001-2006)。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群豪,後冷戰時期中共之亞太安全戰略。私立淡江大學國際關係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仁傑,小泉政府時期美日安保關係之演變(2001-2006)。私立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正偉,美國對北韓外交政策研究:1994-2002。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明哲,六方會談中各國對第三次北韓核武危機之策略分析。私立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懿鋒,冷戰後美日安保合作與中美日三角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綺倫,911事件後美國國家安全政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志峰,911事件對小布希政府外交政策取向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民國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光炳,中共在北韓核武危機之角色。國立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民國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彥華,「海水制止力」概念與後冷戰時代美國之中共政策-小布希政府中共政策之分析(2001-2004年)。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曾璐,新世紀初美中俄安全三角關係探析。國立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2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愛德華‧歐森(Edward A. Olsen),21世紀的美國國防-大退場戰略(U.S. National Defense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e Grand Exit Strategy),楊紫涵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緒方智幸,後冷戰時期美日安保條約之研究:論雙邊關係的轉變。私立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民國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期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于迎麗,「論美國對北韓政策的變與不變-兼論歐巴馬政府的對北韓政策取向」。遼東學院學報,第12卷,第1期(2010年2月),頁128-13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傳劍,「美國亞太安全戰略中的美韓軍事同盟」。現代國際關係,第5期(2002年),頁12-1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傳劍,「駐韓美軍重新部署之意義」。當代亞太,第5期(2004年),頁37-4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巨克毅,「當前美國的東亞戰略分析」。全球政治評論,21期(2008年),頁19-4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石源華、汪偉民,「美日、美韓同盟比較研究-兼論美日韓安全互動與東北亞安全」。國際觀察,第1期(2006年),頁61-6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任武能,「美國調整全球軍事部署」。現代軍事,(2005年1月)。頁58-6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運來,「試論911事件以來美軍全球戰略之調整」。軍事歷史研究,第4期(2006年),頁101-1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鎮照,「美國勢力重返東南亞對區域全力秩序的衝擊」。海峽評論,第237期(2010年9月),頁24-2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華,「冷戰後駐韓美軍調整評述」。國際觀察,第1期(2004年),頁56-6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汪偉民,「美韓同盟再定義:一種聯盟理論的視角」。當代亞太,第3期(2006年),頁9-1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碧昭,「國際關係的典範發展」。國際關係學報,第29期(2010年1月),頁11-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邱坤玄,「中共對冷戰後美日安全關係的認知與新安全觀的形成」。東亞研究,第三十五卷,第二期(2004年7月),頁1-3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邱坤玄,「冷戰後中共與朝鮮半島的權力平衡」。亞洲研究,第40期(2001年),頁90-11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邱坤玄,「霸權穩定論與冷戰後中(共)美權力關係」。東亞季刊,第31卷,第3期(2000年),頁1-1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燦榮、周鑫宇,「美國東亞政策的新特點」。國際觀察,第5期(2006年),頁11-2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施澤淵,「美國歐巴馬總統首度召開核安高峰會」之研究。陸軍學術雙月刊,第26卷(民國99年12月),頁4-1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彥林,「歐巴馬政府東亞政策的調整與中共的應對」。東北亞論壇,第19卷第2期(2010年3月),頁49-5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業亮,「布希政府對朝政策與朝核危機」。美國研究,第1期(2004年),頁33-5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莫大華,「美國全球軍力佈置調整計畫與亞太地區安全的發展」。遠景基金會季刊,第6卷,第4期(2005年10月),頁31-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潘雙光、謝曉光,「影響日朝關係正常化的美國因素」。遼寧大學學報,第12卷第2期(2010年4月),頁128-13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東杰,「後冷戰時期美國東亞政策及其戰略布局」。東亞研究,第39卷,第2期(2008年6月),頁176-1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戴政龍、劉秋苓,「大國博奕:從天安艦事件後美韓首次均眼看各國在東北亞的權力競逐」。陸軍學術雙月刊,第26卷(民國99年12月),頁28-3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魏國力,「論美國與東北亞安全的關係」。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第30卷,第5期。(2006年),頁68-7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報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共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聯合報。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