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風車詩社:美學、社會性與現代主義
Le Moulin: esthetics, sociality, and modernism.
作者 林婉筠
貢獻者 楊小濱
林婉筠
關鍵詞 風車詩社
美學
社會性
現代主義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5-Oct-2011 14:38:17 (UTC+8)
摘要 日治時期「風車詩社」首創台灣的現代主義風格,提倡西方現代主義知性精神,兼及超現實主義、意象派、立體派等二十世紀前衛實驗性的文學技巧,著重經營文字藝術美感。在二○年代新詩詩體終於脫離舊詩體制的文學史進程中,三○年代的風車詩社繼續解放現代詩詩風,無論文學形式或文學精神,都為殖民地台灣提供了新的美學視角。

由美學視角出發,本研究首先以現代主義詩藝為主題,最終要回應的是三○年代風車詩人的文本經由現代主義技術對語言進行的實驗及表現的態勢,其底下所揭露的現代主義經驗及現代詩書寫主體的內部精神;風車詩人如何以創新的寫作手法引領出嶄新的美學形式,超現實主義現代文學的銜接縫隙處,如何存有層次豐富的美學內涵。文本以超現實主義的美學在寫作技巧上呈現了「主體的質疑」、「否定與匱缺」、「反諷與諧擬」、「快感與創傷」四種修辭的形式,由這四種修辭表現出發探討風車詩作的美學形式、與精神分析有關的語言研究、和文字間的深層涵義所包含的不斷環繞某些主題的思想痕跡。

其次,風車詩社的出現體現了三○年代社會內在性格的某一面向。當日治時期台灣文學致力於發展寫實主義書寫時,風車詩社所表現的美學形式,明顯地與同時代其他寫作風格不同,在社會無法理解其美學意義的情況下,受到了文學界的群起圍剿。風車詩社在三○年代的台灣文學場域中被當作一個異質的存在,其被推離的遭遇使得風車詩社對文壇的回應成為特別具有癥狀性的文學符號。三○年代的台灣詩壇,以吳新榮、郭水潭為首之「鹽分地帶詩人群」和以楊熾昌、林修二、李張瑞組成的「風車詩社」分別為代表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的兩大主要新詩社群。透過辨識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以兩種不同的符號風格區分他者的分界,重新思索三○年代的台灣文學經驗,從共時比較及歷時觀察中,看出風車詩社的特殊性和時代性。

本論文首先從理論的旅行認識風車詩社與超現實主義詩學的傳播與受容關係,接著深入分析風車詩作美學形式的內在性,最後將視野置回文學場域,觀察風車詩社所體現的社會姿態。在風車詩社的美學實踐和文壇經驗中,現實與超現實是積極的共構存在,不僅通過一致性,而且通過差異性回過頭來相互關連。由於風車詩社的歧異與偏離,台灣三○年代的美學、社會性與現代主義,才越顯得完整。
參考文獻 一、中文專書
 文訊雜誌社主編,《台灣現代詩史論: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台北:文訊,1996。
 王國芳,郭本禹,《拉岡》,台北:生智,1997。
 古繼堂,《台灣新詩發展史》,台北:文史哲,1989。
 矢內原忠雄《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帕米爾,1987。
 朱國華,《文學與權力》,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 羊子喬,《蓬萊文章台灣詩》,台北:遠景,1983。
 羊子喬、陳千武主編,《光復前台灣文學全集10—廣闊的海》,台北:遠景,1982。
 吳新榮,《吳新榮回憶錄》,台北:前衛,1989。
 吳新榮著,《吳新榮選集Ⅰ》,台南縣: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77。
 呂興昌,《台灣詩人研究論文集》,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5。
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2004。
 林芳年,《林芳年選集》,台北:中華日報,1983。
 林芳年著,葉笛譯,《曠野裡看得見煙囪》,台南:台南縣政府,2006。
 林修二著,陳千武漢譯,呂興昌主編,《林修二作品集》,台南縣:台南縣文化局,2000。
 施懿琳,《吳新榮傳》,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
 柯志明,《惡的詮釋學》,台北:五南,2008。
 柳書琴、邱貴芬,《後殖民的東亞在地化思考:臺灣文學場域》,臺南市: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
 紀弦,《紀弦回憶錄》,台北:聯合文學,2001。
 荊子馨著,鄭力軒譯,《成為日本人:殖民地台灣與認同政治》,台北市:麥田,2006。
 張小虹,《慾望新地圖:性別‧同志學》,台北:聯經,1996。
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2001。
 張雙英,《二十世紀台灣新詩史》,台北市:五南,2006。
 郭水潭著,羊子喬編,《郭水潭集》,台南縣立文化中心,2007。
 陳千武,《台灣新詩論集》,高雄:春暉,1997。
 陳芳明,《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台北市:麥田,2007。
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台北市:麥田出版,2004。
 陸稼祥、池太寧主編《修辭方式例解辭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
 黃宣範,《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北:文鶴,1993。
 黃英哲主編,《日治時期臺灣文藝評論集》雜誌篇‧全四冊,台南市: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
 楊熾昌,《水蔭萍作品集》,台南市: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5。
 廖炳蕙,《關鍵詞200》,台北:麥田,2003。
 趙天儀,《台灣文學的週邊》,台北:富春,2000。
 劉紀蕙,《心的變異》,台北:麥田,2004。
 劉紀蕙,《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台北:立緒,2000。
 劉振源,《超現實畫派》,台北:藝術圖書公司,1998。
 劉登翰,《台灣文學史》福州:海峽文藝,1991。
 蕭蕭,《台灣新詩美學》,台北市:爾雅,2004。
 蕭瓊瑞,《五月與東方——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在戰後台灣之發展1945—1970》,台北:東大,1991。
 鍾肇政、葉石濤主編,《光復前台灣文學全集》,台北市:遠景,1979。
 嚴澤勝,《穿越我思的幻象》,北京:東方出版社,2007。
二、日文、韓文資料
(一)專書
 《詩と詩論》第4、5、6、7、8、9、11、13、14集(東京:厚生閣書店,1928-1932)。
 《台灣新聞》1934年4月21日、1935年2月20日。
 《台灣日日新報》1937年10月28日
 《台灣文藝》(東方文化復刻本)。
 伊藤正雄等著《要說日本文學史》,東京:社會思想社,1977。
 北園克衛《天の手袋》,東京:春秋書房,昭和8年7月20日。
(二)單篇文章
 上田 保,〈詩人の火災〉,《詩と詩論》第七冊,(東京:厚生閣書店,昭和六年),115-119。
 北園克衛,〈水晶質の客觀——FILM ABSTRAIT〉,《詩と詩論》第五冊,東京:厚生閣書店,昭和六年,112-116。
 安西冬衛,〈章侯爵夫人のScandale〉,《詩と詩論》第五冊,(東京:厚生閣書店,昭和六年),117。
 金儒仲(音譯),〈韓國現代主義文學的世界觀與歷史意識〉,(首爾:太學社,1996年)。
 春山行夫,〈植物の斷面——方法の可能とその適用について〉,《詩と詩論》第四冊,東京:厚生閣書店,昭和六年四月十五日,100-104。
 春山行夫,〈詩人の著席——萩原朔太郎氏の「詩論」の再批判〉,《詩と詩論》第六冊,(東京:厚生閣書店,昭和六年),287。
 韓亨九,〈日帝末期世代的美意識研究〉,(首爾大學,國文學博士論文,1992年8月)。
三、西文、翻譯理論
 Jacques Lacan(1992), The Seminar of Jacques Lacan, Book VII: The Ethics of Psychoanalysis 1959-1960, edited by Jacques-Alain Miller, trans. by Dennis Porter. New York: Norton.
 Michel Foucault (1990), Politics, philosophy, culture: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Translated by Alan Sheridan and others. New York: Routledge.
 Michel Foucault(1971), The Order of Things: An Archa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s.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 Partha Chatterjee(1986), Nationalist thought and the colonial world: a derivative discourse. Minneapolis, Minn. :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pp.6.
 Slavoj Žižek, The Art of the Ridiculous Sublime: On David Lynch’s Lost Highway. Seattle, Wash. : Walter Chapin Simpson Center for the Humanitie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2000.
 Darian Leader, Judy Groves,龔卓軍譯,《拉岡》,台北縣:立緒,1998。
 David Swartz,陶東風譯,《文化與權力:布爾迪厄的社會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
 Dylan Evans,劉紀蕙等譯,《拉岡精神分析辭彙》,台北市:巨流,2009。
 Jacques Lacan,《拉岡選集》,上海:三聯書局,1996。
 Julia Kristeva,彭仁郁譯,《恐怖的力量》台北縣新店市:桂冠,2003。
 Partha Chatterjee,范慕尤、楊曦譯,《民族主義思想與殖民地世界:一種衍生的話語?》,南京:譯林,2007。
 Patrice Bonnewitz,孫智綺譯,《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臺北市:麥田出版,2002。
 Renato Poggioli,張心龍譯,《前衛藝術的理論》,台北市:遠流,1992。
 Sigmund Freud,張愛卿譯,《精神分析引論》,台北:知書房,2000。
 Slavoj Žižek,《幻見的瘟疫》,台北:桂冠出版,2005。
 Slavoj Žižek,《神經質主體》,台北:桂冠出版,2004。
 Slavoj Žižek,《實在界的面龐》,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
 Slavoj Žižek,蔡淑惠譯,《傾斜觀看:在大眾文化中遇見拉岡/紀傑克》,苗栗縣:桂冠出版,2008。
四、單篇論文
 羊子喬,〈光復前台灣新詩論〉,《廣闊的海》,台北:遠景,1997,頁1-37。
 吳叡人,〈薛西弗斯的鄉愁〉,《聯合文學》,第202期,2001年8月。
 呂興昌,〈走進歷史 還諸天地——記熾昌仙二三事〉,《聯合文學》,2000年6月,頁43。
 易鵬,〈巨變私史〉,收於劉紀蕙編,《他者之域》,台北:麥田,2001。
 林巾力,〈主知、現實、超現實:超現實主義在戰前台灣的實踐〉,《臺灣文學學報》第十五期,2009年12月,頁82-109。
 林佩芬,〈永不停息的風車——訪楊熾昌先生〉,《文訊》第9期,1984年3月。
 林佩芬,〈風車依然轉動:懷念楊熾昌先生〉,《文訊》第109期,1994年11月。林芳年,〈古稀的抒情〉,《中華日報》,1984年2月14日。
 郎紹君,〈決瀾社的宣言〉,《中國前衛藝術》,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頁65。
 奚密,〈燃燒與飛躍:一九三年○代台灣的超現實詩〉,《台灣文學學報》第11期,2007年12月,頁75-107。
 奚密,〈邊緣,前衛,超現實:對台灣五、六十年代現代主義的反思〉,收入:文訊雜誌社主編,《台灣現代詩史論: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台北市:文訊雜誌,1996。
 張誦聖,〈「文學體制」與現、當代中國/台灣文學〉,《書寫台灣》,台北:麥田,2000。
 陳明台,〈楊熾昌‧風車詩社‧日本詩潮——戰前台灣新詩現代主義的考察〉,賴和及其同時代的作家——日據時期台灣文學國際學術會議,清華大學主辦,1994年11月25-27日。
 陳芳明,〈三○年代的文學社團與作家風格〉,《聯合文學》,2000年2月。
 陳芳明,〈寫實文學與批判精神的抬頭〉,《聯合文學》,2000年3月。
 陳芳明,〈橫的移植與現代主義之濫觴〉,《聯合文學》,2001年8月。
 陳建忠,〈戰後初期現實主義思潮與台灣文學場欲的再構築:文學史的一個側面〉,《被詛咒的文學:戰後初期(1945-1949)台灣文學論集》,台北市:五南,2007。
 陳春燕,〈生活在ㄊㄚ方——從一位亞裔美籍作家看(後殖民情境)的書寫倫理〉,收於劉紀蕙編,《他者之域》,台北:麥田,2001。
 黃武忠,〈「鹽分地帶」詩作最多的一位——林精謬〉,《日據時代台灣新文學作家小傳》,台北:時報文化,1980,頁127-128。
 楊小濱,〈當代兩岸詩中的身體與性〉,《感官素材與人性辯證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10。
 楊宗翰,〈構築詩的美學史——評簡政珍《台灣現代詩美學》〉,《笠詩刊》250期,2005年12月,頁99-101。
 葉笛,〈日據時代台灣詩壇的超現實主義運動——風車詩社的詩運動〉,臺灣現代詩史研討會,文訊主辦,1995年3月4日。
 劉亮雅,〈九○年代女性創傷記憶小說中的重新記憶政治—以陳燁《泥河》、李昂《迷園》與朱天心〈古都〉為例〉,《中外文學》第31期,2002年11月。
 劉紀蕙,〈前衛的推離與淨化——論林亨泰與楊熾昌的前衛詩論及其被遮蓋的際遇〉,《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2000,頁141-167。
 劉紀蕙,〈銀鈴會與林亨泰的日本超現實淵源與知性美學〉,收於《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台北:立緒,2000。
 劉紀蕙,〈變異之惡的必要:楊熾昌的「異常為」書寫〉,《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台北:立緒,2000。
 蕭蕭,〈鄉愁與鄉疇的交替〉,《現代詩縱橫觀》,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
 戴錦華,〈鏡像迴廊中的民族身份〉,收於劉紀蕙編,《他者之域》,台北:麥田,2001。
 簡政珍,〈撞見一首詩——詩行中的空隙〉,《創世紀》詩雜誌,2003年9月。
五、學位論文
 余欣娟,《一九六○年代台灣超現實詩——以洛夫、瘂弦、商禽為主》,(東海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2)。
 林春蘭,《楊雲萍的文化活動及其精神歷程》,成大歷史所碩士論文,1995。
 莊曉明,《日治時期鹽分地帶詩人群和風車詩社詩風之比較》,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8。
 黃建銘,《日治時期楊熾昌及其文學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2。
 謝博仰,《性別閱讀:慾望在他方》,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碩士論文,2010。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95159006
9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15900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楊小濱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林婉筠zh_TW
dc.creator (作者) 林婉筠zh_TW
dc.date (日期) 2010en_US
dc.date.accessioned 5-Oct-2011 14:38:17 (UTC+8)-
dc.date.available 5-Oct-2011 14:38:1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5-Oct-2011 14:38:17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5159006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129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台灣文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5159006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日治時期「風車詩社」首創台灣的現代主義風格,提倡西方現代主義知性精神,兼及超現實主義、意象派、立體派等二十世紀前衛實驗性的文學技巧,著重經營文字藝術美感。在二○年代新詩詩體終於脫離舊詩體制的文學史進程中,三○年代的風車詩社繼續解放現代詩詩風,無論文學形式或文學精神,都為殖民地台灣提供了新的美學視角。

由美學視角出發,本研究首先以現代主義詩藝為主題,最終要回應的是三○年代風車詩人的文本經由現代主義技術對語言進行的實驗及表現的態勢,其底下所揭露的現代主義經驗及現代詩書寫主體的內部精神;風車詩人如何以創新的寫作手法引領出嶄新的美學形式,超現實主義現代文學的銜接縫隙處,如何存有層次豐富的美學內涵。文本以超現實主義的美學在寫作技巧上呈現了「主體的質疑」、「否定與匱缺」、「反諷與諧擬」、「快感與創傷」四種修辭的形式,由這四種修辭表現出發探討風車詩作的美學形式、與精神分析有關的語言研究、和文字間的深層涵義所包含的不斷環繞某些主題的思想痕跡。

其次,風車詩社的出現體現了三○年代社會內在性格的某一面向。當日治時期台灣文學致力於發展寫實主義書寫時,風車詩社所表現的美學形式,明顯地與同時代其他寫作風格不同,在社會無法理解其美學意義的情況下,受到了文學界的群起圍剿。風車詩社在三○年代的台灣文學場域中被當作一個異質的存在,其被推離的遭遇使得風車詩社對文壇的回應成為特別具有癥狀性的文學符號。三○年代的台灣詩壇,以吳新榮、郭水潭為首之「鹽分地帶詩人群」和以楊熾昌、林修二、李張瑞組成的「風車詩社」分別為代表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的兩大主要新詩社群。透過辨識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以兩種不同的符號風格區分他者的分界,重新思索三○年代的台灣文學經驗,從共時比較及歷時觀察中,看出風車詩社的特殊性和時代性。

本論文首先從理論的旅行認識風車詩社與超現實主義詩學的傳播與受容關係,接著深入分析風車詩作美學形式的內在性,最後將視野置回文學場域,觀察風車詩社所體現的社會姿態。在風車詩社的美學實踐和文壇經驗中,現實與超現實是積極的共構存在,不僅通過一致性,而且通過差異性回過頭來相互關連。由於風車詩社的歧異與偏離,台灣三○年代的美學、社會性與現代主義,才越顯得完整。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誌謝 I
摘要 II
目錄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現況 4
第三節 研究範疇 7
第四節 研究方法 11
第二章 風車詩社與超現實主義詩學 16
第一節 異域的旅行,異質的美學 16
一、馥郁的火夫:日本傳播與受容 16
二、洋燈的思維:台灣傳播與受容 19
第二節 風車詩社外圍簡介 28
一、同人與詩誌 28
二、殖民現代性下的台灣超現實主義現代詩特色 30
第三章 精神的詩學:風車詩作美學形式的內在性 42
第一節 主體的質疑 44
一、死亡驅力:向死中求存在 44
二、主體的分裂關係 51
第二節 否定與匱缺 58
一、敗北意識:無解的苦悶 58
二、否定句式:失落鄉愁的再現 65
第三節 反諷與諧擬 70
一、反諷與差異的練習 70
二、縫隙與錯位的意義 74
第四節 快感與創傷 77
一、壓抑和變形:重複的創傷經驗 77
二、慾望與身體 81
第五節 小結:異質美學的文壇經驗 93
第四章 異質的存在:文學場域中風車詩社的社會姿態 96
第一節 現代教育與殖民現代性 98
一、現代教育:詩人的養成 98
二、殖民現代性:認同的異化 107
第二節 階級與風格 111
一、階級問題:對普羅文學的討論 111
二、關於現實:個人風格與社會責任 118
第三節 語言與文壇 123
一、隱喻技法的社會向度 123
二、風車詩人崇尚日本文壇風尚的意義 129
第四節 風車詩社的政治姿態 133
一、日本政府,或是台灣文壇的檢查? 133
二、認同的方向:對日認同或對台認同的差別 144
三、美學親日所代表的社會立場 145
第五章 結論 148
參考文獻 155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159006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風車詩社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美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社會性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現代主義zh_TW
dc.title (題名) 風車詩社:美學、社會性與現代主義zh_TW
dc.title (題名) Le Moulin: esthetics, sociality, and modernism.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專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文訊雜誌社主編,《台灣現代詩史論: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台北:文訊,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國芳,郭本禹,《拉岡》,台北:生智,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古繼堂,《台灣新詩發展史》,台北:文史哲,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矢內原忠雄《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帕米爾,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朱國華,《文學與權力》,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羊子喬,《蓬萊文章台灣詩》,台北:遠景,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羊子喬、陳千武主編,《光復前台灣文學全集10—廣闊的海》,台北:遠景,19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吳新榮,《吳新榮回憶錄》,台北:前衛,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吳新榮著,《吳新榮選集Ⅰ》,台南縣: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7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呂興昌,《台灣詩人研究論文集》,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芳年,《林芳年選集》,台北:中華日報,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芳年著,葉笛譯,《曠野裡看得見煙囪》,台南:台南縣政府,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修二著,陳千武漢譯,呂興昌主編,《林修二作品集》,台南縣:台南縣文化局,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施懿琳,《吳新榮傳》,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柯志明,《惡的詮釋學》,台北:五南,20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柳書琴、邱貴芬,《後殖民的東亞在地化思考:臺灣文學場域》,臺南市: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紀弦,《紀弦回憶錄》,台北:聯合文學,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荊子馨著,鄭力軒譯,《成為日本人:殖民地台灣與認同政治》,台北市:麥田,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小虹,《慾望新地圖:性別‧同志學》,台北:聯經,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雙英,《二十世紀台灣新詩史》,台北市:五南,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郭水潭著,羊子喬編,《郭水潭集》,台南縣立文化中心,20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千武,《台灣新詩論集》,高雄:春暉,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芳明,《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台北市:麥田,20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台北市:麥田出版,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陸稼祥、池太寧主編《修辭方式例解辭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宣範,《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北:文鶴,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英哲主編,《日治時期臺灣文藝評論集》雜誌篇‧全四冊,台南市: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楊熾昌,《水蔭萍作品集》,台南市: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廖炳蕙,《關鍵詞200》,台北:麥田,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趙天儀,《台灣文學的週邊》,台北:富春,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紀蕙,《心的變異》,台北:麥田,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紀蕙,《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台北:立緒,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振源,《超現實畫派》,台北:藝術圖書公司,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登翰,《台灣文學史》福州:海峽文藝,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蕭蕭,《台灣新詩美學》,台北市:爾雅,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蕭瓊瑞,《五月與東方——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在戰後台灣之發展1945—1970》,台北:東大,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鍾肇政、葉石濤主編,《光復前台灣文學全集》,台北市:遠景,19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嚴澤勝,《穿越我思的幻象》,北京:東方出版社,20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日文、韓文資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專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詩と詩論》第4、5、6、7、8、9、11、13、14集(東京:厚生閣書店,1928-193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台灣新聞》1934年4月21日、1935年2月20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台灣日日新報》1937年10月28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台灣文藝》(東方文化復刻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伊藤正雄等著《要說日本文學史》,東京:社會思想社,197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北園克衛《天の手袋》,東京:春秋書房,昭和8年7月20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單篇文章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上田 保,〈詩人の火災〉,《詩と詩論》第七冊,(東京:厚生閣書店,昭和六年),115-11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北園克衛,〈水晶質の客觀——FILM ABSTRAIT〉,《詩と詩論》第五冊,東京:厚生閣書店,昭和六年,112-11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安西冬衛,〈章侯爵夫人のScandale〉,《詩と詩論》第五冊,(東京:厚生閣書店,昭和六年),11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金儒仲(音譯),〈韓國現代主義文學的世界觀與歷史意識〉,(首爾:太學社,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春山行夫,〈植物の斷面——方法の可能とその適用について〉,《詩と詩論》第四冊,東京:厚生閣書店,昭和六年四月十五日,100-1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春山行夫,〈詩人の著席——萩原朔太郎氏の「詩論」の再批判〉,《詩と詩論》第六冊,(東京:厚生閣書店,昭和六年),2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韓亨九,〈日帝末期世代的美意識研究〉,(首爾大學,國文學博士論文,1992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西文、翻譯理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Jacques Lacan(1992), The Seminar of Jacques Lacan, Book VII: The Ethics of Psychoanalysis 1959-1960, edited by Jacques-Alain Miller, trans. by Dennis Porter. New York: Norto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Michel Foucault (1990), Politics, philosophy, culture: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Translated by Alan Sheridan and others. New York: Routled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Michel Foucault(1971), The Order of Things: An Archa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s. New York: Pantheon Book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Partha Chatterjee(1986), Nationalist thought and the colonial world: a derivative discourse. Minneapolis, Minn. :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pp.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Slavoj Žižek, The Art of the Ridiculous Sublime: On David Lynch’s Lost Highway. Seattle, Wash. : Walter Chapin Simpson Center for the Humanitie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Darian Leader, Judy Groves,龔卓軍譯,《拉岡》,台北縣:立緒,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David Swartz,陶東風譯,《文化與權力:布爾迪厄的社會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Dylan Evans,劉紀蕙等譯,《拉岡精神分析辭彙》,台北市:巨流,200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Jacques Lacan,《拉岡選集》,上海:三聯書局,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Julia Kristeva,彭仁郁譯,《恐怖的力量》台北縣新店市:桂冠,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Partha Chatterjee,范慕尤、楊曦譯,《民族主義思想與殖民地世界:一種衍生的話語?》,南京:譯林,20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Patrice Bonnewitz,孫智綺譯,《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臺北市:麥田出版,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Renato Poggioli,張心龍譯,《前衛藝術的理論》,台北市:遠流,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Sigmund Freud,張愛卿譯,《精神分析引論》,台北:知書房,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Slavoj Žižek,《幻見的瘟疫》,台北:桂冠出版,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Slavoj Žižek,《神經質主體》,台北:桂冠出版,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Slavoj Žižek,《實在界的面龐》,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Slavoj Žižek,蔡淑惠譯,《傾斜觀看:在大眾文化中遇見拉岡/紀傑克》,苗栗縣:桂冠出版,20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單篇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羊子喬,〈光復前台灣新詩論〉,《廣闊的海》,台北:遠景,1997,頁1-3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吳叡人,〈薛西弗斯的鄉愁〉,《聯合文學》,第202期,2001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呂興昌,〈走進歷史 還諸天地——記熾昌仙二三事〉,《聯合文學》,2000年6月,頁4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易鵬,〈巨變私史〉,收於劉紀蕙編,《他者之域》,台北:麥田,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巾力,〈主知、現實、超現實:超現實主義在戰前台灣的實踐〉,《臺灣文學學報》第十五期,2009年12月,頁82-10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佩芬,〈永不停息的風車——訪楊熾昌先生〉,《文訊》第9期,1984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佩芬,〈風車依然轉動:懷念楊熾昌先生〉,《文訊》第109期,1994年11月。林芳年,〈古稀的抒情〉,《中華日報》,1984年2月14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郎紹君,〈決瀾社的宣言〉,《中國前衛藝術》,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頁6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奚密,〈燃燒與飛躍:一九三年○代台灣的超現實詩〉,《台灣文學學報》第11期,2007年12月,頁75-1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奚密,〈邊緣,前衛,超現實:對台灣五、六十年代現代主義的反思〉,收入:文訊雜誌社主編,《台灣現代詩史論: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台北市:文訊雜誌,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誦聖,〈「文學體制」與現、當代中國/台灣文學〉,《書寫台灣》,台北:麥田,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明台,〈楊熾昌‧風車詩社‧日本詩潮——戰前台灣新詩現代主義的考察〉,賴和及其同時代的作家——日據時期台灣文學國際學術會議,清華大學主辦,1994年11月25-27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芳明,〈三○年代的文學社團與作家風格〉,《聯合文學》,2000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芳明,〈寫實文學與批判精神的抬頭〉,《聯合文學》,2000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芳明,〈橫的移植與現代主義之濫觴〉,《聯合文學》,2001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建忠,〈戰後初期現實主義思潮與台灣文學場欲的再構築:文學史的一個側面〉,《被詛咒的文學:戰後初期(1945-1949)台灣文學論集》,台北市:五南,20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春燕,〈生活在ㄊㄚ方——從一位亞裔美籍作家看(後殖民情境)的書寫倫理〉,收於劉紀蕙編,《他者之域》,台北:麥田,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武忠,〈「鹽分地帶」詩作最多的一位——林精謬〉,《日據時代台灣新文學作家小傳》,台北:時報文化,1980,頁127-12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楊小濱,〈當代兩岸詩中的身體與性〉,《感官素材與人性辯證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楊宗翰,〈構築詩的美學史——評簡政珍《台灣現代詩美學》〉,《笠詩刊》250期,2005年12月,頁99-1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葉笛,〈日據時代台灣詩壇的超現實主義運動——風車詩社的詩運動〉,臺灣現代詩史研討會,文訊主辦,1995年3月4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亮雅,〈九○年代女性創傷記憶小說中的重新記憶政治—以陳燁《泥河》、李昂《迷園》與朱天心〈古都〉為例〉,《中外文學》第31期,2002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紀蕙,〈前衛的推離與淨化——論林亨泰與楊熾昌的前衛詩論及其被遮蓋的際遇〉,《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2000,頁141-1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紀蕙,〈銀鈴會與林亨泰的日本超現實淵源與知性美學〉,收於《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台北:立緒,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紀蕙,〈變異之惡的必要:楊熾昌的「異常為」書寫〉,《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台北:立緒,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蕭蕭,〈鄉愁與鄉疇的交替〉,《現代詩縱橫觀》,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戴錦華,〈鏡像迴廊中的民族身份〉,收於劉紀蕙編,《他者之域》,台北:麥田,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簡政珍,〈撞見一首詩——詩行中的空隙〉,《創世紀》詩雜誌,2003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五、學位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余欣娟,《一九六○年代台灣超現實詩——以洛夫、瘂弦、商禽為主》,(東海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春蘭,《楊雲萍的文化活動及其精神歷程》,成大歷史所碩士論文,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莊曉明,《日治時期鹽分地帶詩人群和風車詩社詩風之比較》,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建銘,《日治時期楊熾昌及其文學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謝博仰,《性別閱讀:慾望在他方》,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碩士論文,2010。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