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從「知識菁英」到「實務官僚」:陳之邁及其早期外交(1944-1955)
From intellectual to diplomat: Chen Chih-Mai and His Early diplomatic life (1944-1955)
作者 林品秀
Lin, Pin Hsiu
貢獻者 林能士
林品秀
Lin, Pin Hsiu
關鍵詞 陳之邁
學人從政
控蘇案
中國遊說團
美國記者團訪臺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5-Oct-2011 14:55:13 (UTC+8)
摘要 陳之邁生於1908年之中國,時當西力東漸,救亡迫切感與啟蒙企圖心交織,留學風氣正熾之階段。陳氏上承家學淵源,又得兼視中西之乃父調教,年少便負笈美國,並於時代氛圍激盪下,造就其以承擔國族提升為己任之知識菁英素質。

1928年北伐完成,中華民國政局進入由中國國民黨建立之國民政府主導階段。在國政發展由軍政進入訓政時期後,為積極推動國家建設大業,國民政府廣納各領域專業菁英投身公職,並由此帶動一股從「知識菁英」到「實務官僚」之風潮。陳之邁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歸國後,在清華大學短暫任教5年,便被延攬進入行政院任職。其後更因緣際會,被派往駐美使館擔任參事,從而開始其長達35年之外交生涯。

本論文係以尚未全面開放之《陳之邁檔案》為主,佐以其他相關檔案與論著寫成。除介紹陳之邁早年成學經歷,及其對身處時代之觀察,尤著重鋪陳其於1944–1955年駐美時期之外交作為。

陳氏於1944年赴駐美使館任職,時值二戰尾聲,大局漸明,許多戰後復員工作陸續展開。由於許多新興國際組織都以美國作為據點,陳之邁因地利之便,時常奉派擔任相關組織之中國代表,諸如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聯合國糧農組織等。除參與各國際組織運作,為戰後中國爭取物資外,1949年中華民國代表團於聯合國推動《控蘇案》之文本,也出自陳氏手筆。

達成在各國際組織階段性任務後,陳之邁才得以專注於其駐美使館本職,秉持堅定之反共信念,展開一連串對美宣傳工作。其間,陳氏致力於拓展在美國政界與輿論界之人際網絡,透過其苦心經營之人脈,向美國政府爭取奧援。然由於陳之邁相對傾向美國共和黨之活動路線,也使其於「中國遊說團」風波中,一度成為美國輿論界質疑抨擊之對象,甚且於駐美使館內引發矛盾。

政府遷臺後,陳之邁再獲高層倚重,受託經辦美國記者團訪臺事宜。此事曾引起美國輿論界對臺灣之關注,是為中美關係低迷時期一項頗具正面意義之外交成果。

駐美時期之陳之邁,其職銜或只達公使,然面對中華民國政府對美外交之關鍵時期,陳之邁不避艱困,穿梭於美國政界與輿論界,積極進行反共宣傳,力爭中華民國國際生存空間。透過陳氏遺留之檔案與資料,筆者期待能藉由探討其學人從政之歷程,為勾勒出一部更完整之中美關係史,略作貢獻。
參考文獻 壹、中文資料
一、檔案與史料
1.《外交部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
2.《陳之邁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
3.沈志華、楊奎松主編,《美國對華情報解密檔案(1948-1976)》,上海:東方出版社,2009年。
4.美國國務院編,《美國與中國之關係》,台北:文海出版社,1982年。
5.殷夢霞、李強選編,《民國善後救濟史料彙編》,第2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8年。
二、陳之邁著作
1.陳之邁,《中國政府》,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年。
2.陳之邁編著,《政治學》,上海:正中書局,1947年。
3.陳之邁,《政治教育引論》,長沙:商務印書館,1939年。
4.陳之邁,《中國政制建設的理論》,長沙:商務印書館,1939年。
5.陳之邁,《蔣廷黻的志事與平生》,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5年。
6.陳之邁,《患難中的美國友人》,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9年。
7.陳之邁,《舊遊雜憶》,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5年。
三、日記、傳記、回憶錄
1.Truman, Harry S.著,李石譯,《杜魯門回憶錄》,北京:東方出版社,2007年。
2.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譯,《顧維鈞回憶錄》,第6、7、8冊,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3.何炳棣,《讀史閱世六十年》,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4.磯野富士子整理,吳心伯譯,《蔣介石的美國顧問–歐文.拉鐵摩爾回憶錄》,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
5.謝鍾璉譯,《蔣廷黻回憶錄》,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9年。
6.魏道明著,張源譯,〈使美回憶錄〉,《傳記文學》,第36卷3-5期,連載。
四、雜誌、報紙、剪報資料
1.〈「獨立評論」的回憶〉,《中國時報》,民國67年1月25日。
2.〈新任駐教廷大使陳之邁談對歐外交〉,《中國一周》,第989期,1969年4月7日。
3.《傳記文學》,民國59、66年。
4.《獨立評論》,民國23年–民國26年。
5.中央通訊社徵集部輯,《世界糧荒與聯合國糧農會》,台北:政大社資中心藏,剪報資料,民國35年4月–民國37年3月。
6.中央通訊社徵集部輯,《外國對美援華之評論》,第1、2冊,台北:政大社資中心藏,剪報資料,民國34年10月–民國37年12月。
7.中央通訊社徵集部輯,《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台北:政大社資中心藏,剪報資料,民國34年1月–民國36年7月。
五、專書
1.Chang, Gordon H.著,梅寅生譯,《敵乎?友乎?-美國分化中蘇聯盟內幕》,台北:金禾出版社,1992年。
2.Esterline, J. H., Black, R. B., 合著,王世憲譯,《美國外交政策內幕》,台北:幼獅文化公司,1977年。
3.Kennan, George F.著,徐芸書譯,《五十年來的美國外交》,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3年。
4.Kissinger, Henry著,林添貴、顧淑馨譯,《大外交》(上)(下),台北:智庫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5.Pogue, Forrest C.著,魏翠萍等譯,《馬歇爾傳》,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1-1992年。
6.牛軍,《從赫爾利到馬歇爾:美國調處國共矛盾始末》,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
7.王海龍,《哥大與現代中國》,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
8.王景弘,《採訪歷史》,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9.王德春,《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與中國(1945-1947)》,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10.阮銘、張怡菁,《歷史的錯誤》,台北:玉山社,2006年。
11.易勞逸(Eastman, Loyd E.)著,王建朗等譯,《毀滅的種子-戰爭與革命中的國民黨中國(1937-1949)》,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
12.林子候,《蔣廷黻傳》,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7年。
13.邵玉銘,《中美關係研究論文集》,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0年。
14.郝雨凡,《白宮決策》,北京:東方出版社,2002年。
15.國立政治大學校史編纂委員會,《國立政治大學校史稿》,台北:國立政治大學,1989年。
16.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下冊),台北:曉園出版社,1994年。
17.陳儀深,《獨立評論的民主思想》,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
18.陶文釗主編,《中美關係史(1949-1972)》,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9.馮啟人,《戰後美國對華政策背景之分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
20.楊天石,《抗戰與戰後中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
21.楊奎松,《中共與莫斯科的關係(1920-1960)》,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22.董霖譯著,《顧維鈞與中國戰時外交》,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8年。
23.資中筠,《美國對華政策的緣起和發展(1945-1950)》,重慶:重慶出版社,1987年。
24.劉紹唐主編,《民國人物小傳》,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1年。
25.蘇格,《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年。
26.蘇雲峰,《抗戰前的清華大學,1928-1937》,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年。
27.蘇雲峰,《從清華學堂到清華大學(1911-1929)》,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年。
六、期刊論文
1.李雲漢,〈抗戰前中國知識份子的救國運動(民國20年至26年)〉,中國現代史論輯,第八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5年11月。
2.沈希珍,《清華留美學生研究–以留美預備部學生為對象》,台北:中興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1994年。
3.林文仁,〈介於兩個世界之間–蔣廷黻和他的中國外交史研究〉,《史學集刊》,第31期,1999年6月。
4.邵銘煌,《抗戰前北方學人與「獨立評論」(1932-1937)》,台北:政治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1979年。
5.張玉法,〈美蘇兩國與戰後國共談判〉,《歷史月刊》,第89期,1995年6月。
6.陳儀深,〈知識份子參與政治的兩難〉,《政治學報》,第13期,1985年12月。
7.黃波粼,〈上軌道的政治–獨立評論時期陳之邁的政治思想探析〉,《華東師範大學學報》,第5期,2008年。
8.楊維真,〈廬山談話會〉,《歷史月刊》,第30期,1990年7月。
9.董國強,〈論獨立評論陳之邁的政治思想〉,《江蘇社會科學》,第1期,2007年。
10.趙綺娜,〈美國親國民政府國會議員對杜魯門政府中國政策影響之評估〉,《歐美研究》,第21卷第3期,1991年9月。
11.潘國琪、易繼蒼,〈抗戰時期中美間的五次借款〉,《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第1期,2002年。
12.蕭道中,〈冷戰與中華民國外交:「控蘇案」研究,1946-1952〉,《輔仁歷史學報》,第17期,2006年11月。
貳、外文資料
1.Edited by Leffler, Melvyn P. and Painter, David S., Origins of the Cold War: 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New York: Routledge, 2005.)
2.McCauley, Martin, The origins of the Cold War, 1941-1949, (New York: Longman, 1995.)
3.Truman, Harry S., Memoirs: 1945 Year of Decision (New York: The New American Library, 1965)
4.Truman, Harry S., Memoirs: 1946-1952 Year of Trial and Hope, (New York: Doubleday & Company, Inc., 1965.)
5.U. S. Department of State, United States Relations with Chin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Period 1944-1949,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49.)
6.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 diplomatic papers ( FRUS) 1944, China,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Digital Collections.)
7.Weisberger, Bernard A., Cold War, Cold Peace: The United States and Russia since 1945,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87.)
8.Westad, Odd Arne, Cold War and Revolution: Soviet-American Rivalry and the Origins of the Chinese Civil War, 1944-1946,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研究所
97253033
9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25303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能士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林品秀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in, Pin Hsiuen_US
dc.creator (作者) 林品秀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n, Pin Hsiuen_US
dc.date (日期) 2010en_US
dc.date.accessioned 5-Oct-2011 14:55:13 (UTC+8)-
dc.date.available 5-Oct-2011 14:55:1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5-Oct-2011 14:55:1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7253033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1442-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外交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7253033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陳之邁生於1908年之中國,時當西力東漸,救亡迫切感與啟蒙企圖心交織,留學風氣正熾之階段。陳氏上承家學淵源,又得兼視中西之乃父調教,年少便負笈美國,並於時代氛圍激盪下,造就其以承擔國族提升為己任之知識菁英素質。

1928年北伐完成,中華民國政局進入由中國國民黨建立之國民政府主導階段。在國政發展由軍政進入訓政時期後,為積極推動國家建設大業,國民政府廣納各領域專業菁英投身公職,並由此帶動一股從「知識菁英」到「實務官僚」之風潮。陳之邁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歸國後,在清華大學短暫任教5年,便被延攬進入行政院任職。其後更因緣際會,被派往駐美使館擔任參事,從而開始其長達35年之外交生涯。

本論文係以尚未全面開放之《陳之邁檔案》為主,佐以其他相關檔案與論著寫成。除介紹陳之邁早年成學經歷,及其對身處時代之觀察,尤著重鋪陳其於1944–1955年駐美時期之外交作為。

陳氏於1944年赴駐美使館任職,時值二戰尾聲,大局漸明,許多戰後復員工作陸續展開。由於許多新興國際組織都以美國作為據點,陳之邁因地利之便,時常奉派擔任相關組織之中國代表,諸如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聯合國糧農組織等。除參與各國際組織運作,為戰後中國爭取物資外,1949年中華民國代表團於聯合國推動《控蘇案》之文本,也出自陳氏手筆。

達成在各國際組織階段性任務後,陳之邁才得以專注於其駐美使館本職,秉持堅定之反共信念,展開一連串對美宣傳工作。其間,陳氏致力於拓展在美國政界與輿論界之人際網絡,透過其苦心經營之人脈,向美國政府爭取奧援。然由於陳之邁相對傾向美國共和黨之活動路線,也使其於「中國遊說團」風波中,一度成為美國輿論界質疑抨擊之對象,甚且於駐美使館內引發矛盾。

政府遷臺後,陳之邁再獲高層倚重,受託經辦美國記者團訪臺事宜。此事曾引起美國輿論界對臺灣之關注,是為中美關係低迷時期一項頗具正面意義之外交成果。

駐美時期之陳之邁,其職銜或只達公使,然面對中華民國政府對美外交之關鍵時期,陳之邁不避艱困,穿梭於美國政界與輿論界,積極進行反共宣傳,力爭中華民國國際生存空間。透過陳氏遺留之檔案與資料,筆者期待能藉由探討其學人從政之歷程,為勾勒出一部更完整之中美關係史,略作貢獻。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成果回顧....................................... 4
第三節 資料運用.......................................... 7
第四節 本文架構.......................................... 9

第二章 早年生平與政治見解................................. 13
第一節 家世與求學背景..................................... 13
壹、出生時代與家世........................................ 13
貳、求學背景............................................. 14
第二節 任教清華大學與「獨立評論」時期之政治見解.............. 17
壹、任教清華大學與中國政制研究............................. 17
貳、「獨立評論」時期之政治見解............................. 23
第三節 學人從政.......................................... 31
壹、與政界的淵源......................................... 31
貳、出席廬山談話會........................................ 34
參、公職生涯的開展........................................ 37

第三章 駐美時期(1944-1955)的外交活動.................... 39
第一節 駐美時期中美關係的幾個轉折........................... 39
壹、二戰終結與冷戰序幕.................................... 39
貳、國際大格局下的中國局勢................................. 44
第二節 人脈經營與反共宣傳.................................. 50
壹、人脈經營............................................. 50
貳、內戰時期的反共宣傳.................................... 53
參、遷臺後的反共宣傳...................................... 60
第三節 駐美時期的外交作風.................................. 69

第四章 國際組織活動的參與................................. 79
第一節 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 80
壹、聯總的成立與宗旨...................................... 80
貳、與中國的合作及矛盾.................................... 82
第二節 國際糧食會議....................................... 89
壹、參與國際糧食會議的緣由................................. 89
貳、在國際糧食機構的奮鬥.................................. 91
第三節 「控蘇案」的參與................................... 95
壹、「控蘇案」的緣由...................................... 96
貳、「控蘇案」的前置準備.................................. 98
參、「控蘇案」的提出...................................... 101

第五章 結論............................................. 107

徵引書目................................................ 113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253033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陳之邁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學人從政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控蘇案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中國遊說團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美國記者團訪臺zh_TW
dc.title (題名) 從「知識菁英」到「實務官僚」:陳之邁及其早期外交(1944-1955)zh_TW
dc.title (題名) From intellectual to diplomat: Chen Chih-Mai and His Early diplomatic life (1944-1955)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中文資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檔案與史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外交部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陳之邁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沈志華、楊奎松主編,《美國對華情報解密檔案(1948-1976)》,上海:東方出版社,200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美國國務院編,《美國與中國之關係》,台北:文海出版社,198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殷夢霞、李強選編,《民國善後救濟史料彙編》,第2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陳之邁著作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陳之邁,《中國政府》,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陳之邁編著,《政治學》,上海:正中書局,194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陳之邁,《政治教育引論》,長沙:商務印書館,193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陳之邁,《中國政制建設的理論》,長沙:商務印書館,193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陳之邁,《蔣廷黻的志事與平生》,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陳之邁,《患難中的美國友人》,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陳之邁,《舊遊雜憶》,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日記、傳記、回憶錄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Truman, Harry S.著,李石譯,《杜魯門回憶錄》,北京:東方出版社,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譯,《顧維鈞回憶錄》,第6、7、8冊,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何炳棣,《讀史閱世六十年》,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磯野富士子整理,吳心伯譯,《蔣介石的美國顧問–歐文.拉鐵摩爾回憶錄》,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謝鍾璉譯,《蔣廷黻回憶錄》,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魏道明著,張源譯,〈使美回憶錄〉,《傳記文學》,第36卷3-5期,連載。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雜誌、報紙、剪報資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獨立評論」的回憶〉,《中國時報》,民國67年1月25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新任駐教廷大使陳之邁談對歐外交〉,《中國一周》,第989期,1969年4月7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傳記文學》,民國59、6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獨立評論》,民國23年–民國2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中央通訊社徵集部輯,《世界糧荒與聯合國糧農會》,台北:政大社資中心藏,剪報資料,民國35年4月–民國37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中央通訊社徵集部輯,《外國對美援華之評論》,第1、2冊,台北:政大社資中心藏,剪報資料,民國34年10月–民國37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中央通訊社徵集部輯,《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台北:政大社資中心藏,剪報資料,民國34年1月–民國36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五、專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Chang, Gordon H.著,梅寅生譯,《敵乎?友乎?-美國分化中蘇聯盟內幕》,台北:金禾出版社,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Esterline, J. H., Black, R. B., 合著,王世憲譯,《美國外交政策內幕》,台北:幼獅文化公司,197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Kennan, George F.著,徐芸書譯,《五十年來的美國外交》,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Kissinger, Henry著,林添貴、顧淑馨譯,《大外交》(上)(下),台北:智庫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Pogue, Forrest C.著,魏翠萍等譯,《馬歇爾傳》,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1-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牛軍,《從赫爾利到馬歇爾:美國調處國共矛盾始末》,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王海龍,《哥大與現代中國》,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王景弘,《採訪歷史》,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王德春,《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與中國(1945-1947)》,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阮銘、張怡菁,《歷史的錯誤》,台北:玉山社,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易勞逸(Eastman, Loyd E.)著,王建朗等譯,《毀滅的種子-戰爭與革命中的國民黨中國(1937-1949)》,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林子候,《蔣廷黻傳》,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邵玉銘,《中美關係研究論文集》,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郝雨凡,《白宮決策》,北京:東方出版社,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國立政治大學校史編纂委員會,《國立政治大學校史稿》,台北:國立政治大學,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下冊),台北:曉園出版社,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陳儀深,《獨立評論的民主思想》,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陶文釗主編,《中美關係史(1949-1972)》,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馮啟人,《戰後美國對華政策背景之分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楊天石,《抗戰與戰後中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楊奎松,《中共與莫斯科的關係(1920-1960)》,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董霖譯著,《顧維鈞與中國戰時外交》,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資中筠,《美國對華政策的緣起和發展(1945-1950)》,重慶:重慶出版社,19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劉紹唐主編,《民國人物小傳》,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蘇格,《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蘇雲峰,《抗戰前的清華大學,1928-1937》,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蘇雲峰,《從清華學堂到清華大學(1911-1929)》,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六、期刊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李雲漢,〈抗戰前中國知識份子的救國運動(民國20年至26年)〉,中國現代史論輯,第八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5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沈希珍,《清華留美學生研究–以留美預備部學生為對象》,台北:中興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林文仁,〈介於兩個世界之間–蔣廷黻和他的中國外交史研究〉,《史學集刊》,第31期,1999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邵銘煌,《抗戰前北方學人與「獨立評論」(1932-1937)》,台北:政治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197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張玉法,〈美蘇兩國與戰後國共談判〉,《歷史月刊》,第89期,1995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陳儀深,〈知識份子參與政治的兩難〉,《政治學報》,第13期,1985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黃波粼,〈上軌道的政治–獨立評論時期陳之邁的政治思想探析〉,《華東師範大學學報》,第5期,200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楊維真,〈廬山談話會〉,《歷史月刊》,第30期,1990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董國強,〈論獨立評論陳之邁的政治思想〉,《江蘇社會科學》,第1期,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趙綺娜,〈美國親國民政府國會議員對杜魯門政府中國政策影響之評估〉,《歐美研究》,第21卷第3期,1991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潘國琪、易繼蒼,〈抗戰時期中美間的五次借款〉,《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第1期,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蕭道中,〈冷戰與中華民國外交:「控蘇案」研究,1946-1952〉,《輔仁歷史學報》,第17期,2006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貳、外文資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Edited by Leffler, Melvyn P. and Painter, David S., Origins of the Cold War: 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New York: Routledge, 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McCauley, Martin, The origins of the Cold War, 1941-1949, (New York: Longman, 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Truman, Harry S., Memoirs: 1945 Year of Decision (New York: The New American Library, 196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Truman, Harry S., Memoirs: 1946-1952 Year of Trial and Hope, (New York: Doubleday & Company, Inc., 196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U. S. Department of State, United States Relations with Chin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Period 1944-1949,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4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 diplomatic papers ( FRUS) 1944, China,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Digital Collection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Weisberger, Bernard A., Cold War, Cold Peace: The United States and Russia since 1945,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Westad, Odd Arne, Cold War and Revolution: Soviet-American Rivalry and the Origins of the Chinese Civil War, 1944-1946,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