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NSC Project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二元性---漢代對偶神神話結構及其象徵系統研究;Dualism---The Structure and Symbols of Dual Gods Myth in Han Dynasty( I )
作者 高莉芬
貢獻者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關鍵詞 語文
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31-Oct-2011 14:05:12 (UTC+8)
摘要 漢代對偶神神話與圖騰崇拜、天文曆法、宗教信仰、哲學宇宙論之間皆有密切的關係,不同的對偶神又各自有其不同的象徵結構。漢代以兩兩成雙、配對相偶的「對偶」形式出現的神祇,依現存文獻資料初步考察,在神祇方面有伏羲、女媧,西王母、東王公,后羿、嫦娥,牛郎、織女,以及偶化的雨神;在神獸方面有月兔、月蟾,以及以兩兩配對的「四靈」:青龍、白虎與朱雀、玄武。這些漢代成雙成對的對偶神,其神格功能與象徵意涵與先秦時期有不同的轉化,有屬時間系統者,亦有屬空間系統者。因此對於考察中國神話之遞嬗發展,以及中國神話宇宙論的建構實具有重要之意義。本計劃擬訂為兩年期計劃,進行漢代對偶神神話資料分類整理、類型建構、母題分析,比較其與先秦原始神話形態的承傳與發展,進一步探索漢代神話敘事及其神話體系所蘊涵之宇宙思維。研究材料除了傳世文獻以外,並運用出土文獻如簡帛、考古材料漢代畫像石、銅鏡等進行對偶神圖像學的考察,探索漢代對偶神神話與神祇造象方位空間、時間系統與宇宙思維間的關係。
關聯 基礎研究
學術補助
研究期間:9808~ 9907
研究經費:707仟元
資料類型 report
dc.contributor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en_US
dc.contributor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en_US
dc.creator (作者) 高莉芬zh_TW
dc.date (日期) 200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1-Oct-2011 14:05:12 (UTC+8)-
dc.date.available 31-Oct-2011 14:05:1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1-Oct-2011 14:05:12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1791-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漢代對偶神神話與圖騰崇拜、天文曆法、宗教信仰、哲學宇宙論之間皆有密切的關係,不同的對偶神又各自有其不同的象徵結構。漢代以兩兩成雙、配對相偶的「對偶」形式出現的神祇,依現存文獻資料初步考察,在神祇方面有伏羲、女媧,西王母、東王公,后羿、嫦娥,牛郎、織女,以及偶化的雨神;在神獸方面有月兔、月蟾,以及以兩兩配對的「四靈」:青龍、白虎與朱雀、玄武。這些漢代成雙成對的對偶神,其神格功能與象徵意涵與先秦時期有不同的轉化,有屬時間系統者,亦有屬空間系統者。因此對於考察中國神話之遞嬗發展,以及中國神話宇宙論的建構實具有重要之意義。本計劃擬訂為兩年期計劃,進行漢代對偶神神話資料分類整理、類型建構、母題分析,比較其與先秦原始神話形態的承傳與發展,進一步探索漢代神話敘事及其神話體系所蘊涵之宇宙思維。研究材料除了傳世文獻以外,並運用出土文獻如簡帛、考古材料漢代畫像石、銅鏡等進行對偶神圖像學的考察,探索漢代對偶神神話與神祇造象方位空間、時間系統與宇宙思維間的關係。-
dc.language.iso en_US-
dc.relation (關聯) 基礎研究en_US
dc.relation (關聯) 學術補助en_US
dc.relation (關聯) 研究期間:9808~ 9907en_US
dc.relation (關聯) 研究經費:707仟元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語文en_US
dc.title (題名) 二元性---漢代對偶神神話結構及其象徵系統研究;Dualism---The Structure and Symbols of Dual Gods Myth in Han Dynasty( I )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repor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