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NSC Project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新瓶裝新酒---發展網路新聞的敘事架構
作者 陳雅惠
貢獻者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關鍵詞 網路新聞
日期 2008
上傳時間 17-Oct-2012 11:39:10 (UTC+8)
摘要 本論文主要從敘事與媒體互動的角度出發,主張媒體本身的內在特性會型塑
     敘事的形式,進而影響了某些類型的意義被製碼。在此研究立場之下,本論文觀
     察當今由各大報所推出的電子報,發現這些電子報忽略了網路媒體為敘事所提供
     的新表意潛能,僅把網路媒體當成最新的傳送通道,在既有的新聞敘事上未帶來
     更新的突破,僅用網路媒體的新瓶子裝上既有新聞的舊酒。
     本論文為了能夠探索出網路媒體究竟為新聞敘事帶來哪些新可能,乃選擇回
     到既有敘事結構理論作考察,發現其傳承自結構主義之「故事」與「論述」二分
     的敘事結構,並無法回應媒體特性所帶來的變化,基本上還是將媒體特性排除在
     該普遍架構之外。而本論文則轉從敘事與媒體關係之研究取徑爬梳相關論點,希
     冀能為既有的(新聞)敘事結構注入活水,將媒體特性的表意動能納入其中,因
     而展開了理論建構之途徑,以提出一個能將媒體特性表意潛能考慮在內之新敘事
     結構。
     仔細斟酌敘事理論相關文獻後,本論文認為在將敘事分為故事內容與論述表
     達方式二項要素中,仍可再將故事內容分成二部份,一部份是由事件與行動所組
     成的「情節」(plot),屬於動態部份,相對於由角色和場景所構成的存在狀態,
     應該比較會受到其所使用媒體特性之影響。當使用不同媒體進行說故事時,情節
     部份的內容就會隨媒體的表意特性而有所變化。至於由角色或場景所組成的存在
     條件,則是不論用什麼媒體傳達都不變,此時也才能被辨識出該故事的原型。本
     論文因而以情節作為觀察故事內容如何受媒體特性影響的敘事單位。接著再討
     論,若欲使網路的媒體特性對說新聞故事發揮表意潛能,那麼可從情節之組織結
     構與發聲位置著手,看網路媒體在這二項敘事要素上各提供了什麼新可能。透過
     理論建構,本論文提出在情節的組織結構上,網路的超文本特性已帶來了不同的
     故事結構,可讓故事有不同的走向;而在情節的發聲位置上,網路的互動特性也
     可為敘述者與敘述對象帶來新關係,進而影響了文本的聲音。本論文就根據這樣
     的新敘事結構,拿實際的新聞故事為案例,模擬新故事可能之敘事形式,以期達
     成帶來能發揮網路媒體特性的新聞。
     整體而言,本論文不但試著伸展可反應媒體特性之敘事結構理論,為數位時
     代中的故事帶來新觀點,以深化目前敘事相關的理論與概念;另一方面,在實務
     上,本論文則試圖從操弄網路媒體表意特性著手,開啟未來說故事之實務改變的
     可能、理由與作法。
關聯 基礎研究
學術補助
研究期間:9708~ 9807
研究經費:420仟元
資料類型 report
dc.contributor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en_US
dc.contributor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en_US
dc.creator (作者) 陳雅惠zh_TW
dc.date (日期) 200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7-Oct-2012 11:39:10 (UTC+8)-
dc.date.available 17-Oct-2012 11:39:10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7-Oct-2012 11:39:10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3626-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論文主要從敘事與媒體互動的角度出發,主張媒體本身的內在特性會型塑
     敘事的形式,進而影響了某些類型的意義被製碼。在此研究立場之下,本論文觀
     察當今由各大報所推出的電子報,發現這些電子報忽略了網路媒體為敘事所提供
     的新表意潛能,僅把網路媒體當成最新的傳送通道,在既有的新聞敘事上未帶來
     更新的突破,僅用網路媒體的新瓶子裝上既有新聞的舊酒。
     本論文為了能夠探索出網路媒體究竟為新聞敘事帶來哪些新可能,乃選擇回
     到既有敘事結構理論作考察,發現其傳承自結構主義之「故事」與「論述」二分
     的敘事結構,並無法回應媒體特性所帶來的變化,基本上還是將媒體特性排除在
     該普遍架構之外。而本論文則轉從敘事與媒體關係之研究取徑爬梳相關論點,希
     冀能為既有的(新聞)敘事結構注入活水,將媒體特性的表意動能納入其中,因
     而展開了理論建構之途徑,以提出一個能將媒體特性表意潛能考慮在內之新敘事
     結構。
     仔細斟酌敘事理論相關文獻後,本論文認為在將敘事分為故事內容與論述表
     達方式二項要素中,仍可再將故事內容分成二部份,一部份是由事件與行動所組
     成的「情節」(plot),屬於動態部份,相對於由角色和場景所構成的存在狀態,
     應該比較會受到其所使用媒體特性之影響。當使用不同媒體進行說故事時,情節
     部份的內容就會隨媒體的表意特性而有所變化。至於由角色或場景所組成的存在
     條件,則是不論用什麼媒體傳達都不變,此時也才能被辨識出該故事的原型。本
     論文因而以情節作為觀察故事內容如何受媒體特性影響的敘事單位。接著再討
     論,若欲使網路的媒體特性對說新聞故事發揮表意潛能,那麼可從情節之組織結
     構與發聲位置著手,看網路媒體在這二項敘事要素上各提供了什麼新可能。透過
     理論建構,本論文提出在情節的組織結構上,網路的超文本特性已帶來了不同的
     故事結構,可讓故事有不同的走向;而在情節的發聲位置上,網路的互動特性也
     可為敘述者與敘述對象帶來新關係,進而影響了文本的聲音。本論文就根據這樣
     的新敘事結構,拿實際的新聞故事為案例,模擬新故事可能之敘事形式,以期達
     成帶來能發揮網路媒體特性的新聞。
     整體而言,本論文不但試著伸展可反應媒體特性之敘事結構理論,為數位時
     代中的故事帶來新觀點,以深化目前敘事相關的理論與概念;另一方面,在實務
     上,本論文則試圖從操弄網路媒體表意特性著手,開啟未來說故事之實務改變的
     可能、理由與作法。
-
dc.language.iso en_US-
dc.relation (關聯) 基礎研究en_US
dc.relation (關聯) 學術補助en_US
dc.relation (關聯) 研究期間:9708~ 9807en_US
dc.relation (關聯) 研究經費:420仟元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網路新聞en_US
dc.title (題名) 新瓶裝新酒---發展網路新聞的敘事架構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repor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