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文壇》文藝雜誌初探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Wen-Tan Literature Magazine
作者 劉承欣
Liu, Cheng Hsin
貢獻者 陳芳明
Chen, Fang Ming
劉承欣
Liu, Cheng Hsin
關鍵詞 情慾書寫
函授教育
台灣書寫
外國文學譯介
戰後文學批評
日期 2011
上傳時間 30-Oct-2012 11:26:45 (UTC+8)
摘要 本文以《文壇》為研究對象,嘗試說明文學光譜上傾向官方的文學刊物,支持官方文藝政策的立場,如何影響刊物的經營與文學實踐的傾向,基本上我認為支持官方立場的刊物帶給戰後台灣文學環境的影響,不全然是負面的,正是借用官方的資源,《文壇》的影響力才得以開展。論文以《文壇》史料的整理與閱讀為主軸,先概述刊物發行各時期的發展狀況與經營策略,說明支持主導文化的習性,使經營獲得利用官方資源的優勢,再加上以讀者為導向的行銷策略,拉攏各界寫作人才的努力,使《文壇》在50、60年代有辦厚大刊物的實力,也有持續經營的條件。但傾官方的習性也讓編者抗拒過度商業化,難以適應商業機制的挑戰,促成此刊60年代後期之後,影響力逐漸式微,顯現支持主導文化的習性,對《文壇》既有正面也有負面的影響。其次,由《文壇》的中外文學介紹,可發現《文壇》為了解決反共困境而介紹中外文學,但意識型態不完全主導傳播效果。支持主導文化的習性,造成對外國文學側重技巧面的學習,抗拒現代主義批判的面向,限制心理分析技巧表現尺度,但所介紹的外國文學暗藏批判的火種,雖然因當時文學環境的禁制力量,無法完全發揮力量,但給讀者留下了文學暗示。《文壇》的中國文學介紹亦然,著重文學脈絡和知識的介紹模式,以及用「匪情描寫」的框架詮釋三十年代文藝,皆和《文壇》文學位置有關,甚至《文壇》致力於寫作教育,也為了培養反共文學寫手。但其文學教育卻不限支持反共者才可享受,而向任何有志於創作者開放。在創作實踐方面,雖然《文壇》反共立場鮮明,但反共懷鄉和台灣書寫始終是《文壇》並存的書寫趨勢。本文著眼當中的台灣書寫,發現《文壇》的台灣書寫,一方面如同范銘如討論50年代女作家的作品般,有關注家台灣困與樂的傾向,但反共活動的支援,亦為《文壇》台灣書寫的一部分,作家們並未因為關注台灣生活,就完全放棄書寫反共或懷念原鄉,此現象給予我們補充「家台灣」論述的機會。過去,「家台灣」論述提醒研究者注意「反共之外的異聲」,但由《文壇》的個案差異,可發現家台灣書寫不一定是反共之外的異聲,而可能是反共內外作家們同時關注的課題。從不同作家書寫台灣的差異,也可發現刊物雖有特定立場,但編者極力傳播反共立場之餘,也努力實踐開放園地給創作者的初衷,盡量容納不同觀點的創作,使《文壇》中的創作彼此有對話空間,而不只是服膺官方文化政策而已。
參考文獻 一、文獻史料

《文壇》雜誌:文壇雜誌社(台北市),《文壇》雜誌,第1期(1952年6月)至第4卷第7期(1956年7月1日);特大號(1957年2月);復刊第1期(1957年11月至第303期(1986年1月15日)
主要典藏地:台灣分館、國民黨黨史館、文訊雜誌社、政治大學總圖、台灣大學總圖

二、研究專書

Pierre Bourdieu著;劉暉譯,《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和結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3月
中島利郎編,《台灣新文學與魯迅》,台北:前衛出版社,1999年
中華日報社出版,《大學文學教育論戰集―中文系和文藝系的問題》,台北:中華日報社,1973年
王甫昌,《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市:群學,2004年
王集叢,《戰鬥文藝論》,台北:國防部總政治部,1955年10月
王禮溥主編,《菲華文藝六十年》,菲律賓:菲華藝文聯合會,1989年
朱立元主編,《當代西方文藝理論第2版(增補版)》,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
朱嘯秋,《銹劍集》,秀威資訊,2005年
艾莉斯.馬利雍.楊(Iris Marion Young)著;何定照譯,《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台北:商周出版,2006年
余之良編《心鎖之論戰》,五洲出版社,1963年12月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新地文化藝術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汪淑珍,《文學引渡者—林海音及其出版事業》,台北:秀威資訊,2008年
東海大學中文系編,《戰後初期台灣文學與思潮論文集》,文津出版社,2005年
邱天助,《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出版社,1998年
封德屏主編,《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三):台灣文學出版》,台北:文建會,1996年6年
封德屏主編《文學好因緣》,台北:文訊雜誌社,2008年7年
封德屏總編輯,《2007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台灣現當代文學媒介研究》,台北:文訊,2008年
洪婉瑜,《推理小說研究—兼論林佛兒推理小說》,台南縣政府,2007年
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夏祖焯編著,《近代外國文學思潮》,台北:聯合文學,2007年
師範,《紫檀與象牙—當代文人風範》,台北:秀威資訊,2010年5年
張中良,《五四文學:新與舊》,台北:秀威資訊,2010年
張中良,《五四時期的翻譯文學》,台北:秀威資訊,2006年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
曹正文,《世界偵探小說史略》,上海譯文出版社,1998年
郭良蕙,《心鎖(新典藏版)》,台北:九歌出版社,2006年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出版社,2011年
陳建忠等合著,《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出版,2007年
陳紀瀅,《文藝運動二十五年》,台北市:重光文藝出版社,1977年
傅傅,《謎詭、偵探、推理—日本推理作家和作品》,台北:獨步文化,2009年
曾豔兵主編,《西方現代主義文學概論》,台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1987年
劉枋:《小蝴蝶與半袋麵》,台北:爾雅出版社,2004年
劉崇稜,《日本近代文學概說》,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
歐陽子,《秋葉》,台北:爾雅文化,1980年
鄭曉華,《藝術概論》,台北:五南文化,2009年
穆中南,《寫作的境界》,台北:文壇社,1961年
應鳳凰,《五0年代文學出版顯影》,台北縣:北縣文化局,2006年

三、單篇論文與報紙資料

〈翻譯作品目錄及出處一覽表〉,收錄於《葉石濤全集23.翻譯.資料卷》,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09年,頁451-470。
下村作次郎、黃英哲總企畫,〈台灣大眾文學緒論〉,《台灣大眾文學系列第一輯》,台北﹕前衛出版社,1998年8月,頁1-2
王德威,〈一種逝去的文學?―反共小說新論〉,《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10月,頁145
王藍,〈文壇上流行的「黃膽」病〉,《作品》第四卷第七期,1963年7月,頁13-17
安克強,〈以「文壇」灌溉文壇的老園丁―文壇耆宿穆中南〉,《文訊》革新號第32期,1991年9月,103-107
朱雙一,〈《自由中國》與台灣自由人文主義文學脈流〉,收錄於《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年,頁75-106
余英時:〈文藝復興乎﹖啟蒙運動乎?〉,《五四新論:既非文藝復興,亦非啓蒙運動》,(台北:聯經出版社,1999年),頁10-25
吳雅鳳,〈英國浪漫文學研究在台灣〉,國科會人文學研究中心計畫,頁4-10
李瑞騰,〈什麼是文學雜誌學﹖〉,收錄於《文化理想的追尋》,南投縣立文化中心出版,1995年,頁121
李經,〈從文藝的應用性談文藝政策〉,《自由中國》第10卷第3期,1954年2月1日,頁25-26
李僉,〈我們需要一個文藝政策嗎?〉,《自由中國》第11卷第8期,1954年10月16日,頁10-13
邢光組,〈從禁書事例說起〉,《作品》第四卷第十期,1963年10月,頁3-5。
周芬伶,〈從善女到惡女到同女―女性小說的心靈變貌〉,《聖與魔:台灣戰後小說的心靈圖像(1945-2006)》,台北:印刻出版,2007年3月,頁220-244
封德屏,〈菲華暑期文教研習會〉,《文訊》第24期「菲律賓華文文學特輯」,1986年6月,頁143
封德屏,〈穆中南與《文壇》雜誌〉,收入徐照華主編《台灣文學傳播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出版,2007年,頁374-401
施穎洲,〈六十年來的菲華文學〉,收錄於施穎洲主編《菲華文藝》,菲華文藝協會出版,1992年3月,頁1-33
柯慶明,〈六十年代現代主義文學?〉,收錄於張寶琴等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4年,頁85-146
張瑞芬,〈母心似天空-論小民散文〉,《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評論篇》,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頁118-123
梁宗之,〈心理分析派小說的特質〉,《筆匯》革新號1卷6期,1959年10月20日,頁5-8
莫渝,〈秋收後的田野-讀趙天儀的詩〉,收錄於《趙天儀全集.詩卷》,台南市:國立臺灣文學館,2010年9月。
郭嗣汾,〈從創作觀點看「新」與「心鎖」〉,《作品》第4卷第8期,1963年8月,頁15-18
陳秀美,〈五0年代的穆中南與文壇〉,《空大人文學報》第11期,2002年12月,頁39-61
陳明成,〈反共與反攻:關鍵年代的關鍵年份—台灣文壇「一九五六」的再考察〉,《文學與社會學術研討會:2004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4年12月,頁194-218
陳明成,〈永遠的革新號:側論《筆匯》遺漏在文學史上的密碼〉,發表於「第二屆全國台灣文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2005年6月4日、5日;後收錄於《第二屆全國台灣文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5年7月),頁151-179
章君穀,〈中菲作家的歡聚〉,《作品》第3卷第5期,1962年5月,頁44-45
彭瑞金,〈為台灣文學點燈、開路、立座標〉,《葉石濤全集13.評論卷1》,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年,頁34-35
彭碧玉,〈名「老編」的新目標―訪「文壇」新發行人朱嘯秋先生〉,《文藝月刊》,1987年,頁51-55
楊幸如,〈露根的蘭花—試探艾雯文本中的鄉土想像〉,收錄於《第五屆全國臺灣文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白依璇等作;靜宜大學臺灣文學系主編,台南市﹕台灣文學館,2008年9月,頁467-486
楊照,〈文學的神話‧神話的文學—論五0、六0年代的台灣文學〉,《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年10月,頁111-121
葉雅玲,〈六0年代《皇冠》與台灣文壇及社會—以張愛玲及瓊瑤為考察中心〉,收錄於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輯《苦悶與蛻變:六0、七0年代臺灣文學與社會》,台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頁193-247
齊邦媛,〈千年之淚―反共懷鄉文學是傷痕文學的序曲〉,《千年之淚》,台北:爾雅出版社,1990年7月,頁29-28
劉正偉,〈解說〉,收錄於覃子豪著;劉正偉編,《台灣詩人選集1﹕覃子豪集》,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年,頁113-129
鄭明娳,〈當代台灣文藝政策的發展、影響與檢討〉,收錄於《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頁13-40
穆中南,〈反共抗日的紀錄―寫「大動亂」的前後〉,《文訊》第30期,1987年6月10日,頁60-64
應鳳凰,〈《自由中國》、《文友通訊》作家群與五0年代台灣文學史〉,收錄於《文藝理論與通俗文化》,頁105-138
應鳳凰,〈「文壇」老園丁―穆中南〉,《文藝月刊》197期,1985年11月號,頁8-17
應鳳凰,〈五0年代文藝雜誌概況〉,《文訊雜誌》2003年7月,頁28-34
應鳳凰,〈文壇社與穆中南〉,《文訊》第19期,1985年,頁268-289
應鳳凰,〈劉枋—多才多藝,敢做敢為〉,收錄於應鳳凰,《文學風華:戰後初期13 著名女作家》,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7 年,頁135-147
應鳳凰,〈鍾肇政與五、六十年代台灣文化生產場域──論戰後初期本土文學位置的形成〉,「葉石濤及其同時代作家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文學台灣基金會主辦,2002年2月
羅盤,〈穆中南、朱嘯秋與「文壇」〉,《文訊》213期,2003年7月,頁105-106

四、學位論文

朱芳玲,《被壓抑的台灣現代性:六0年代台灣現代主義小說對現代性的追求與反思》,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
何立行,《六0年代《現代文學》雜誌的中國文學論述》,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吳麗娟,《台灣文人出版社的經營模式》,南華大學出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李麗玲,《五0年代國家文藝體制下台籍作家的處境及其創作初探》,清華大學文學所中文組碩士論文,1995年7月
林佳惠,《《野風》文藝雜誌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林果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01年
林果顯,《一九五0年代反攻大陸宣傳體制的形成》,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
侯作珍,《自由主義傳統與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的崛起》,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2年
封德屏,《國民黨文藝政策及其實踐(1928-1981)》,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博士班博士論文,2009年
許壬馨,《從戰後菲華文學看菲華社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許珮馨,《五0年代遷台女作家散文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6月,頁91-98
黃玉蘭,《台灣五0年代長篇小說的禁制與想像—以文化清潔運動與禁書的探討主軸》,台北師範學院台文所碩士論文,2005年7月
黃怡菁,《《文藝創作》(1950-1956)與自由中國文藝體制的形構與實踐》,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黃瑞真,《五0年代的孟瑤》,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2006年
葉雅玲,《流行文化與文學傳播—《皇冠》研究》,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6月
廖淑儀,《被強暴的文本―論「心鎖事件」中父權對女/性的侵害》,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頁14-26
簡弘毅,《陳紀瀅文學與五0年代反共文藝體制》,靜宜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3年7月
羅秀菊,《「文季」文學史地位之探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
蘇益芳,《夏志清與戰後台灣的現代文學批評》,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95159012
10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15901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陳芳明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Chen, Fang Ming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劉承欣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iu, Cheng Hsinen_US
dc.creator (作者) 劉承欣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u, Cheng Hsinen_US
dc.date (日期) 2011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0-Oct-2012 11:26:45 (UTC+8)-
dc.date.available 30-Oct-2012 11:26:4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0-Oct-2012 11:26:4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515901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463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台灣文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5159012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0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文以《文壇》為研究對象,嘗試說明文學光譜上傾向官方的文學刊物,支持官方文藝政策的立場,如何影響刊物的經營與文學實踐的傾向,基本上我認為支持官方立場的刊物帶給戰後台灣文學環境的影響,不全然是負面的,正是借用官方的資源,《文壇》的影響力才得以開展。論文以《文壇》史料的整理與閱讀為主軸,先概述刊物發行各時期的發展狀況與經營策略,說明支持主導文化的習性,使經營獲得利用官方資源的優勢,再加上以讀者為導向的行銷策略,拉攏各界寫作人才的努力,使《文壇》在50、60年代有辦厚大刊物的實力,也有持續經營的條件。但傾官方的習性也讓編者抗拒過度商業化,難以適應商業機制的挑戰,促成此刊60年代後期之後,影響力逐漸式微,顯現支持主導文化的習性,對《文壇》既有正面也有負面的影響。其次,由《文壇》的中外文學介紹,可發現《文壇》為了解決反共困境而介紹中外文學,但意識型態不完全主導傳播效果。支持主導文化的習性,造成對外國文學側重技巧面的學習,抗拒現代主義批判的面向,限制心理分析技巧表現尺度,但所介紹的外國文學暗藏批判的火種,雖然因當時文學環境的禁制力量,無法完全發揮力量,但給讀者留下了文學暗示。《文壇》的中國文學介紹亦然,著重文學脈絡和知識的介紹模式,以及用「匪情描寫」的框架詮釋三十年代文藝,皆和《文壇》文學位置有關,甚至《文壇》致力於寫作教育,也為了培養反共文學寫手。但其文學教育卻不限支持反共者才可享受,而向任何有志於創作者開放。在創作實踐方面,雖然《文壇》反共立場鮮明,但反共懷鄉和台灣書寫始終是《文壇》並存的書寫趨勢。本文著眼當中的台灣書寫,發現《文壇》的台灣書寫,一方面如同范銘如討論50年代女作家的作品般,有關注家台灣困與樂的傾向,但反共活動的支援,亦為《文壇》台灣書寫的一部分,作家們並未因為關注台灣生活,就完全放棄書寫反共或懷念原鄉,此現象給予我們補充「家台灣」論述的機會。過去,「家台灣」論述提醒研究者注意「反共之外的異聲」,但由《文壇》的個案差異,可發現家台灣書寫不一定是反共之外的異聲,而可能是反共內外作家們同時關注的課題。從不同作家書寫台灣的差異,也可發現刊物雖有特定立場,但編者極力傳播反共立場之餘,也努力實踐開放園地給創作者的初衷,盡量容納不同觀點的創作,使《文壇》中的創作彼此有對話空間,而不只是服膺官方文化政策而已。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前行研究 6
第三節 研究範圍 9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論述架構 12

第二章 反共.讀者.純文學:《文壇》發行歷程與經營特色 17
第一節 穆中南與《文壇》發行的歷程 18
一、穆中南文藝報國理念與《文壇》的編輯 18
二、《文壇》的發行歷程 20
第二節 《文壇》經營的特色 41
一、與官方資本結合的經營模式 41
二、爭取讀者支持的努力:讀者與作家經營策略 56
第三節 小結:支持主導文化的利弊 86

第三章 官方型刊物文學傳播的重層性格:《文壇》中外文學介紹 88
第一節 外國文學譯介 88
一、把外國文學視為創作參考座標:《文壇》引介外國文學的態度 88
二、思潮與作品譯介並重:《文壇》外國文學譯介的成果 92
三、對心理描寫「技巧」的偏重與限制 115
第二節 中國文學介紹 120
一、立足傳統滋養白話文創作:對中國文學的態度 120
二、支援官方道統的中國文學介紹 122
三、體制內外推廣、提昇白話文創作 135
第三節 建立文學批評機制的嘗試:詩文專欄的設立 155
第四節 小結:推進和禁制力量並存 166

第四章 禁制與逸離:《文壇》情慾書寫的限制與模式 170
第一節 觸碰界線:從《心鎖》事件談起 170
第二節 禁制環境下的情欲書寫 174
一、情慾書寫的尺度:含蓄、朦朧的表現方式 174
二、《文壇》情慾書寫的模式:徘徊在母職與情慾之間的女性 178
第三節 小結 183

第五章 反共與在地化交混的日常生活:台灣書寫的傾向與特色 185
第一節 《文壇》台灣書寫的傾向 185
一、書寫焦點轉向台灣生活 186
二、台灣書寫趨向之一:日常生活的樂趣與困境 188
三、台灣書寫趨向之二:反共作為台灣日常生活的內容 199
第二節《文壇》台灣書寫作品析論:以穆中南、孟瑤、盧克彰等作家為例 202
一、穆中南:內涵反共精神的台灣書寫 203
二、孟瑤:家台灣底下的掙扎與困境 208
三、盧克彰:親情作為墮落者的救贖 214
四、田原:職場生態與城市惡風俗批判 219
五、本省籍作家 227
第三節 小結:刊物立場與創作實踐之間 240

第六章 結論 242

參考文獻 248
一、文獻史料 248
二、研究專書 248
三、單篇論文與報紙資料 250
四、學位論文 253
附錄:《文壇》叢書目錄初編 255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15901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情慾書寫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函授教育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台灣書寫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外國文學譯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戰後文學批評zh_TW
dc.title (題名) 《文壇》文藝雜誌初探zh_TW
dc.title (題名)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Wen-Tan Literature Magazine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文獻史料

《文壇》雜誌:文壇雜誌社(台北市),《文壇》雜誌,第1期(1952年6月)至第4卷第7期(1956年7月1日);特大號(1957年2月);復刊第1期(1957年11月至第303期(1986年1月15日)
主要典藏地:台灣分館、國民黨黨史館、文訊雜誌社、政治大學總圖、台灣大學總圖

二、研究專書

Pierre Bourdieu著;劉暉譯,《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和結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3月
中島利郎編,《台灣新文學與魯迅》,台北:前衛出版社,1999年
中華日報社出版,《大學文學教育論戰集―中文系和文藝系的問題》,台北:中華日報社,1973年
王甫昌,《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市:群學,2004年
王集叢,《戰鬥文藝論》,台北:國防部總政治部,1955年10月
王禮溥主編,《菲華文藝六十年》,菲律賓:菲華藝文聯合會,1989年
朱立元主編,《當代西方文藝理論第2版(增補版)》,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
朱嘯秋,《銹劍集》,秀威資訊,2005年
艾莉斯.馬利雍.楊(Iris Marion Young)著;何定照譯,《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台北:商周出版,2006年
余之良編《心鎖之論戰》,五洲出版社,1963年12月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新地文化藝術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汪淑珍,《文學引渡者—林海音及其出版事業》,台北:秀威資訊,2008年
東海大學中文系編,《戰後初期台灣文學與思潮論文集》,文津出版社,2005年
邱天助,《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出版社,1998年
封德屏主編,《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三):台灣文學出版》,台北:文建會,1996年6年
封德屏主編《文學好因緣》,台北:文訊雜誌社,2008年7年
封德屏總編輯,《2007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台灣現當代文學媒介研究》,台北:文訊,2008年
洪婉瑜,《推理小說研究—兼論林佛兒推理小說》,台南縣政府,2007年
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夏祖焯編著,《近代外國文學思潮》,台北:聯合文學,2007年
師範,《紫檀與象牙—當代文人風範》,台北:秀威資訊,2010年5年
張中良,《五四文學:新與舊》,台北:秀威資訊,2010年
張中良,《五四時期的翻譯文學》,台北:秀威資訊,2006年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
曹正文,《世界偵探小說史略》,上海譯文出版社,1998年
郭良蕙,《心鎖(新典藏版)》,台北:九歌出版社,2006年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出版社,2011年
陳建忠等合著,《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出版,2007年
陳紀瀅,《文藝運動二十五年》,台北市:重光文藝出版社,1977年
傅傅,《謎詭、偵探、推理—日本推理作家和作品》,台北:獨步文化,2009年
曾豔兵主編,《西方現代主義文學概論》,台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1987年
劉枋:《小蝴蝶與半袋麵》,台北:爾雅出版社,2004年
劉崇稜,《日本近代文學概說》,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
歐陽子,《秋葉》,台北:爾雅文化,1980年
鄭曉華,《藝術概論》,台北:五南文化,2009年
穆中南,《寫作的境界》,台北:文壇社,1961年
應鳳凰,《五0年代文學出版顯影》,台北縣:北縣文化局,2006年

三、單篇論文與報紙資料

〈翻譯作品目錄及出處一覽表〉,收錄於《葉石濤全集23.翻譯.資料卷》,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09年,頁451-470。
下村作次郎、黃英哲總企畫,〈台灣大眾文學緒論〉,《台灣大眾文學系列第一輯》,台北﹕前衛出版社,1998年8月,頁1-2
王德威,〈一種逝去的文學?―反共小說新論〉,《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10月,頁145
王藍,〈文壇上流行的「黃膽」病〉,《作品》第四卷第七期,1963年7月,頁13-17
安克強,〈以「文壇」灌溉文壇的老園丁―文壇耆宿穆中南〉,《文訊》革新號第32期,1991年9月,103-107
朱雙一,〈《自由中國》與台灣自由人文主義文學脈流〉,收錄於《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年,頁75-106
余英時:〈文藝復興乎﹖啟蒙運動乎?〉,《五四新論:既非文藝復興,亦非啓蒙運動》,(台北:聯經出版社,1999年),頁10-25
吳雅鳳,〈英國浪漫文學研究在台灣〉,國科會人文學研究中心計畫,頁4-10
李瑞騰,〈什麼是文學雜誌學﹖〉,收錄於《文化理想的追尋》,南投縣立文化中心出版,1995年,頁121
李經,〈從文藝的應用性談文藝政策〉,《自由中國》第10卷第3期,1954年2月1日,頁25-26
李僉,〈我們需要一個文藝政策嗎?〉,《自由中國》第11卷第8期,1954年10月16日,頁10-13
邢光組,〈從禁書事例說起〉,《作品》第四卷第十期,1963年10月,頁3-5。
周芬伶,〈從善女到惡女到同女―女性小說的心靈變貌〉,《聖與魔:台灣戰後小說的心靈圖像(1945-2006)》,台北:印刻出版,2007年3月,頁220-244
封德屏,〈菲華暑期文教研習會〉,《文訊》第24期「菲律賓華文文學特輯」,1986年6月,頁143
封德屏,〈穆中南與《文壇》雜誌〉,收入徐照華主編《台灣文學傳播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出版,2007年,頁374-401
施穎洲,〈六十年來的菲華文學〉,收錄於施穎洲主編《菲華文藝》,菲華文藝協會出版,1992年3月,頁1-33
柯慶明,〈六十年代現代主義文學?〉,收錄於張寶琴等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4年,頁85-146
張瑞芬,〈母心似天空-論小民散文〉,《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評論篇》,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頁118-123
梁宗之,〈心理分析派小說的特質〉,《筆匯》革新號1卷6期,1959年10月20日,頁5-8
莫渝,〈秋收後的田野-讀趙天儀的詩〉,收錄於《趙天儀全集.詩卷》,台南市:國立臺灣文學館,2010年9月。
郭嗣汾,〈從創作觀點看「新」與「心鎖」〉,《作品》第4卷第8期,1963年8月,頁15-18
陳秀美,〈五0年代的穆中南與文壇〉,《空大人文學報》第11期,2002年12月,頁39-61
陳明成,〈反共與反攻:關鍵年代的關鍵年份—台灣文壇「一九五六」的再考察〉,《文學與社會學術研討會:2004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4年12月,頁194-218
陳明成,〈永遠的革新號:側論《筆匯》遺漏在文學史上的密碼〉,發表於「第二屆全國台灣文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2005年6月4日、5日;後收錄於《第二屆全國台灣文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5年7月),頁151-179
章君穀,〈中菲作家的歡聚〉,《作品》第3卷第5期,1962年5月,頁44-45
彭瑞金,〈為台灣文學點燈、開路、立座標〉,《葉石濤全集13.評論卷1》,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年,頁34-35
彭碧玉,〈名「老編」的新目標―訪「文壇」新發行人朱嘯秋先生〉,《文藝月刊》,1987年,頁51-55
楊幸如,〈露根的蘭花—試探艾雯文本中的鄉土想像〉,收錄於《第五屆全國臺灣文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白依璇等作;靜宜大學臺灣文學系主編,台南市﹕台灣文學館,2008年9月,頁467-486
楊照,〈文學的神話‧神話的文學—論五0、六0年代的台灣文學〉,《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年10月,頁111-121
葉雅玲,〈六0年代《皇冠》與台灣文壇及社會—以張愛玲及瓊瑤為考察中心〉,收錄於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輯《苦悶與蛻變:六0、七0年代臺灣文學與社會》,台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頁193-247
齊邦媛,〈千年之淚―反共懷鄉文學是傷痕文學的序曲〉,《千年之淚》,台北:爾雅出版社,1990年7月,頁29-28
劉正偉,〈解說〉,收錄於覃子豪著;劉正偉編,《台灣詩人選集1﹕覃子豪集》,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年,頁113-129
鄭明娳,〈當代台灣文藝政策的發展、影響與檢討〉,收錄於《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頁13-40
穆中南,〈反共抗日的紀錄―寫「大動亂」的前後〉,《文訊》第30期,1987年6月10日,頁60-64
應鳳凰,〈《自由中國》、《文友通訊》作家群與五0年代台灣文學史〉,收錄於《文藝理論與通俗文化》,頁105-138
應鳳凰,〈「文壇」老園丁―穆中南〉,《文藝月刊》197期,1985年11月號,頁8-17
應鳳凰,〈五0年代文藝雜誌概況〉,《文訊雜誌》2003年7月,頁28-34
應鳳凰,〈文壇社與穆中南〉,《文訊》第19期,1985年,頁268-289
應鳳凰,〈劉枋—多才多藝,敢做敢為〉,收錄於應鳳凰,《文學風華:戰後初期13 著名女作家》,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7 年,頁135-147
應鳳凰,〈鍾肇政與五、六十年代台灣文化生產場域──論戰後初期本土文學位置的形成〉,「葉石濤及其同時代作家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文學台灣基金會主辦,2002年2月
羅盤,〈穆中南、朱嘯秋與「文壇」〉,《文訊》213期,2003年7月,頁105-106

四、學位論文

朱芳玲,《被壓抑的台灣現代性:六0年代台灣現代主義小說對現代性的追求與反思》,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
何立行,《六0年代《現代文學》雜誌的中國文學論述》,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吳麗娟,《台灣文人出版社的經營模式》,南華大學出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李麗玲,《五0年代國家文藝體制下台籍作家的處境及其創作初探》,清華大學文學所中文組碩士論文,1995年7月
林佳惠,《《野風》文藝雜誌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林果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01年
林果顯,《一九五0年代反攻大陸宣傳體制的形成》,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
侯作珍,《自由主義傳統與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的崛起》,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2年
封德屏,《國民黨文藝政策及其實踐(1928-1981)》,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博士班博士論文,2009年
許壬馨,《從戰後菲華文學看菲華社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許珮馨,《五0年代遷台女作家散文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6月,頁91-98
黃玉蘭,《台灣五0年代長篇小說的禁制與想像—以文化清潔運動與禁書的探討主軸》,台北師範學院台文所碩士論文,2005年7月
黃怡菁,《《文藝創作》(1950-1956)與自由中國文藝體制的形構與實踐》,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黃瑞真,《五0年代的孟瑤》,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2006年
葉雅玲,《流行文化與文學傳播—《皇冠》研究》,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6月
廖淑儀,《被強暴的文本―論「心鎖事件」中父權對女/性的侵害》,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頁14-26
簡弘毅,《陳紀瀅文學與五0年代反共文藝體制》,靜宜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3年7月
羅秀菊,《「文季」文學史地位之探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
蘇益芳,《夏志清與戰後台灣的現代文學批評》,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