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數位檔案資源在國小教學之應用-以新竹縣為例
Application of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s:Hsin-Chu County as Example
作者 劉宛琪
Liu, Wan Chi
貢獻者 薛理桂
Hsueh, Li Kuei
劉宛琪
Liu, Wan Chi
關鍵詞 數位檔案資源
教學應用
國小教學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Teaching Application
Elementary Teaching
日期 2013
上傳時間 1-Jul-2014 12:12:55 (UTC+8)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數位檔案資源在國小教學之應用情形。藉由文獻探討,瞭解國外數位檔案資源於國小教學應用之現況。透過問卷調查法與訪談法,探討新竹縣國小教師教學應用數位檔案資源之現況、剖析新竹縣國小教師教學應用數位檔案資源之成功與困難因素。研究的對象包含縣內83所共2324位國小編制員額內的合格專任教師做為研究調查之母群體。問卷調查之樣本選取採分層隨機抽樣,共發出316份,回收300份,有效問卷288份。訪談樣本共計14位。

研究結果顯示,國外數位檔案資源於國小教學應用之現況為成立國家級的檔案館,建置富教育性網站,提供數位檔案資源於教學使用,培養學生具備歷史思維與獨立思辨能力,同時獲政府單位重視,協助教師檔案專業發展,鼓勵專業進修與交流。新竹縣國小教師教學時應用數位檔案資源之現況為教師對於「數位檔案資源」之認知歧異;應用之教學領域以「人文與社會學科」為主;應用數位檔案資源網站以「故宮博物院」最受青睞;運用數位檔案資源,以廠商提供的電子書內容為主,利用搜尋引擎鍵入關鍵字進行檢索之方式為輔。新竹縣國小教師教學時應用數位檔案資源之成功因素為教師由數位檔案資源建置網站獲得較多的教學支援。新竹縣國小教師教學時應用數位檔案資源之因難因素為數位檔案資源教學專業諮詢有限;缺乏可詢問的對象;數位檔案資源的活潑與多元性最需改進;教師教學時間不足與課程進度壓力;軟硬體設備的限制;教師的背景知識、資訊能力與教學能力有所差異;取得數位檔案資源的過程費時費力。

本研究分別對國小教師、教育主管單位、檔案相關事業三方面提出建議。在國小教師方面,應加強資訊查檢與知識組織之課程統整能力,教學模式多元發展,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同時發展教學專業知能,參與教師專業社群。在教育主管單位方面,應將「檔案學」列入師資培育機構研修科目或現職教師研習科目,註記檔案之出處來源於課本或習作上,並且舉辦數位檔案資源於教學應用之創意徵選活動。在檔案相關事業方面,數位檔案資源已有整合查詢平台ACROSS,宜加強宣導數位檔案資源整合平台之利用,建置完善的回饋制度,並且加強數位檔案資源在國小教學運用上的「可親近性」,以及增加行動載具應用程式,具備有趣、互動與實用特性。
The study aims to discuss the teaching application conditions of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in elementary schools. Based in literature discussion, it understands the application conditions of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in elementary schools abroad. Through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it discusses teaching application conditions of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Hsin-Chu County and analyzes the success and difficulty factors of teaching application of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Hsin-Chu County. The study subjects include 2324 qualified professional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with authorized strength in 83 schools of Hsin-Chu County, which are taken as the population of study. Questionnaire samples select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316 copies are issued and 300 copies are recovered, including 288 copies of valid questionnaires. Interview samples have 14 totally.

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the application conditions of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in elementary schools abroad is to establish national archives, construct educational website, provide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in teaching application and cultivate students with historical thought and independently analytical thinking. Furthermore, it obtains importance of governmental units to assist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 archives and encourage, professional training and exchanges. The application condition of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in teaching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Hsin-Chu County is on the cognitive differences of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The applied teaching field is mainly o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he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application website is taken “National Palace Museum” as the most popular site.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takes E-book contents provided by the vendors as main contents and uses the retrieval method by keying keywords through search engine as auxiliary way. The success factors of the application condition of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in teaching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Hsin-Chu County are to construct websites and obtain more teaching support through the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by the teachers. The difficulty factors of the application condition of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in teaching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Hsin-Chu County include professional consultation on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teaching is limited, it lacks askable objects, flexicity and diversity of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are required to be improves most, teaching time of teacher is insufficient and course schedule has pressure, hardware and software equipments have limitation, background knowledge, information capability and teaching capability of teachers have difference and the process to obtain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wastes time and energy.

The study proposes suggestions to the teachers in elementary school, education authorities and archive related business respectively. On teachers in elementary school aspect, it shall strengthen information searching and curriculum integration capability of knowledge organization and diversity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method and cultivate the understanding capability of students. Furthermore, it shall develop teach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ability, and participate in professional teaching community. On education authorities aspect, it shall list “ Archives” as the study subject of teac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study subject of serving teachers, mark out the sources of archives on the textbooks and workbooks, and hold creativity selection activity of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in teaching application. On archive related business aspect, it has already had integrated search platform ACROSS for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It shall strengthen the advocacy on utility of integrated search platform for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construct perfect feedback system and strengthen the approachability of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on elementary school teaching application. Furthermore, it shall increase action vehicle applications, so that it has interesting, interactive and practical features.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2013a)。館藏介紹。上網日期:2013年6月16日。檢自:http://archives.sinica.edu.tw/?page_id=26。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2013b)。館藏檢索。上網日期:2013年6月20日。檢自: http://archives.sinica.edu.tw/?page_id=33。
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資源網(2013)。計畫內容。上網日期:2013年9月7日。檢自: http://ndaip.sinica.edu.tw/3-1-2-2.html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3a)。典藏概述。上網日期:2013年9月7日。檢自: http://www.sinica.edu.tw/info/ihp1998/fintro.htm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3b)。內閣大庫檔案。上網日期:2013年6月16日。檢自: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mctkm2/index.html#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3c)。本所資料庫。上網日期:2013年6月16日。檢自: http://www2.ihp.sinica.edu.tw/resource3.php?TM=6&M=3&C=86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3d)。本所研究人員。上網日期:2013年6月16日。檢自:http://www.ihp.sinica.edu.tw/people_page/p13.htm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數位知識總體經營計畫科普(2013)。線上閱讀。上網日期:2013年9月8日。檢自:http://dahcr.ihp.sinica.edu.tw/dahcr_edu/reading_detail.php?sn=4
王鼎銘、郭靜華(2010)。運用Web2.0創新教學法於數位原生學習活動之研究。數位學習創新應用-2010數位學習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麗蕉(2000)。檔案資訊描述標準MARC AMC 與EAD之比較與格式對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古永嘉(譯)(2003)。企業研究方法 (原作者:Donald, R. C. & Pamela S. S.)。臺北:華泰書局,(原文於1996年出版)。
石樸(2010)。英國國家檔案局研究策略簡介。檔案管理局網站網站。上網日期:2013年7月17日。檢自: http://www.archives.gov.tw/Publish.aspx?cnid=950&p=1271。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行政院僑務委員會、行政院衛生署、國立中央大學、國立臺南大學(2008)。2008數位學習白皮書。經濟部工業局。
克里斯.安德森(2006)。長尾理論─打破80/20法則的新經濟學。臺北市:天下文化。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研究與方法之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2000)。SPSS統計應用實務。臺北市:松崗。
吳翎君(2004)。歷史教學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吳豐祥、蔣嘉俊、溫碩彥、管意皓、翁淑娟(2005)。數位典藏領域的產學合作之研究(研究計畫編號NSC94-2422-H-004-004-)。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杜梅(2011)。檔案工作核心使命是公共服務 國外經驗值得借鑒。新華網,2011年09月05日,檢自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9/05/c_121966038.htm
何琦瑜、賓靜蓀、陳雅慧、《親子天下》編輯部(2013)。翻轉教育:未來的學習,未來的學校,未來的孩子。臺北市:天下雜誌。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資訊學會(2008)。教育部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2008-2011。臺北市:教育部。
林巧敏(2004)。國家檔案開放應用之道-談檔案檢索與參考服務。現代檔案管理研討會會議實錄。臺北市:檔案管理局, 328-367。
林巧敏、鄭伊廷(2011)。臺灣地區檔案典藏機構數位化作業現況分析。檔案季刊,10(2),76-93。
林巧敏(2012)。檔案應用服務。臺北市:文華。
林平華、張瓊月(2005)。國史館規劃後設資料(Metadata)經驗談。國史館館刊復刊,38,144-171。
林怡伶(2007)。以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的觀點評估數位典藏創意學習計畫網站適性使用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市。
林佳蓉(2009)。歷史類數位典藏資料庫內容之檢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素甘、楊美華、柯皓仁(2008)。數位化發展對檔案典藏與保存之影響。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4,67-88。
林雅文(2006)。數位典藏應用於國中社會學習領域歷史教學之研究-以荷蘭殖民臺灣時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菁、洪美齡、李秉蓉、彭雅雯(2007)。「台灣老照片數位博物館」融入國小歷史教學的歷程與結果。教育實踐與研究,20(2),29-64。
林鴻源(2011)。高中職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與圖書館支援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香港歷史檔案館(2001)。Beyond The Textbook:Connecting Archivs And Classrooms 教科書以外:歷史檔案在課室的應用。香港:香港歷史檔案館。
香港政府檔案處(2013a)。主頁。上網日期:2013年9月9日。檢自:http://www.grs.gov.hk/ws/tc/home.htm
香港政府檔案處(2013b)。電子服務。上網日期:2013年9月9日。檢自:http://www.grs.gov.hk/ws/tc/es_online_cata_ar.htm
洪一梅(2006)。紙質類文書檔案數位化作業及電子儲存媒體保存維護。臺北市:行政院檔案管理局。
洪淑芬(2004)。文獻典藏數位化的實務與技術。臺北市: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訓練推廣分項計畫。
洪溫臨(2005)。紙質檔案數位化作業經驗。檔案季刊,4(4),155-164。
侯皓之(2007)。從國立故宮博物院「數位博物館」談資訊融入教學。數位學習在故宮(一)館校合作策略、應用與實務。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48-72。
柯皓仁、楊美華、林素甘(2008)。數位化發展對檔案應用服務之影響。檔案季刊,7,4-21。
徐千禾(2011)古籍閱讀新體驗-網上書上網。數位典藏與學習電子報,10(9)。上網日期:2013年8月6日。檢自:http://newsletter.teldap.tw/news/NewsExpressContent.php?nid=4979&lid=575
徐詠絮(2014)。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 數位學習及閱讀為主題。上網日期:2014年2月4日。檢自:http://news.ner.gov.tw/index.php?act=culnews&code=view&ids=160031
國立故宮博物院(2013a)。傳承與開創 故宮簡史。上網日期:2013年9月8日。檢自http://www.npm.gov.tw/zh-tw/Article.aspx?sNo=03001502
國立故宮博物院(2013b)。舊藏與新增。上網日期:2013年9月8日。檢自http://www.npm.gov.tw/zh-tw/Article.aspx?sNo=03001513&print=1
國立故宮博物院(2013c)。國立故宮博物院中程施政計畫-102至105年度。上網日期:2013年6月16日。檢自: http://www.npm.gov.tw/gsearch.aspx?cx=009234817950833561109%3ajqyxizno42u&hl=zh-TW&cof=FORID%3A10&ie=UTF-8&q=%e4%b8%ad%e7%a8%8b%e6%96%bd%e6%94%bf%e8%a8%88%e7%95%ab&siteurl=www.npm.gov.tw。
國立故宮博物院(2013d)。形塑典藏新活力創造故宮新價值。上網日期:2013年6月10日。檢自: http://www.npm.gov.tw/digital/index2_2_2_ch.html。
國立故宮博物院(2013e)。上網日期:2013 年7月27日,檢自http://theme.npm.edu.tw/children/zh-tw/index.html
國立故宮博物院(2013f)。學校教學資源。上網日期:2013 年7月27日,檢自http://www.npm.gov.tw/zh-tw/Article.aspx?sNo=03000222
國史館(2013a)。出版與文創。上網日期:2013年9月8日。檢自http://www.drnh.gov.tw/Content_Display.aspx?MenuKey=44
國史館(2013b)。創意加值。上網日期:2013年9月8日。檢自http://www.drnh.gov.tw/MainBoard_HistoricalDocumentary_View.aspx?MenuKey=32
國史館數位典藏計畫(2013a)。計畫簡介。上網日期:2013年8月8日。檢自http://dftt.drnh.gov.tw/intro-2.htm
國史館數位典藏計畫(2013b)。創意加值。上網日期:2013年8月8日。檢自http://dftt.drnh.gov.tw/video.htm
國民教育司(2013)。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修訂Q&A。上網日期:2013年9月7日。檢自http://140.111.34.54/EJE/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5326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3)。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上網日期:2013年7月29日。檢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78616/
教育部(2014a)。課程網要。上網日期:2014年3月4日。檢自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7.php
教育部(2014b)。教育部補助國民中小學調整教師授課節數及導師費實施要點。上網日期:2014年3月18日。檢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0559
張真誠、蔡順慈(2003)。社會教育與資訊科技的結合--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物數位化之發展。資訊與教育,93,113-128。
張嘉彬、顏佩貞(2013)。檔案數位典藏在教學上的應用。大學圖書館,1(17),88-106。
張鴻銘(2012)。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日治時期重要檔案概述。國史研究通訊,2,166-173。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志銘、陳佳琪(2008)。數位典藏支援數位學習現況與發展。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4(2),16。
陳亞寧、陳淑君(2002)。檔案後設資料應用發展之研析=Analytical Review of Metadata Standards and Practices in Archives Community。國家圖書館館刊,1,29-57。
許崇德(2012)。異彩紛呈的香港歷史檔案館教學資源庫。中國檔案報,總第2319期第三版。
黃明堅譯(1994)。艾文 托佛勒(Alvin Toffler)。第三波。時報文化。
游秋玫(2012)。從遊戲中體會真實的歷史情境─國史館民國歷史主題桌上遊戲。數位典藏與學習電子報,11(5)。
馮震宇(2004a)。從著作權法論檔案開放應用的法律問題。檔案季刊,3(1),1-18。
馮震宇(2004b)。檔案開放應用與公私法益的保護。現代檔案管理研討會會議實錄。臺北市:檔案管理局,287-307。
項潔、陳雪華、吳海如(2004)。各國檔案數位化之探討。檔案季刊,3(3),1-20。
傅曉春(2012)。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教育資源體驗記。中國檔案報,總第2334期第三版。
甄曉蘭、周立勳、洪美齡(2003)。國小教師社會科教學信念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教育研究資訊,11(4),25-55。
歐用生(1998)。我國社會科教育的回顧與展望。亞太地區整合型社會科課成學術研討論文集實錄,8-35。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歐威麟(2005)。「中原大戰」多媒體光碟暨網站介紹。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電子報,4(5)。檢自:http://www2.ndap.org.tw/newsletter06/news/read_news.php?nid=1069
葉至誠(2000)。社會科學概論。臺北市:揚智文化。
楊太陽(2010)。英國國家檔案館獲「最佳教育內容提供者獎」。中國檔案報,第2098期第三版。
楊明忠、吳忠武、陳立信、陳明輝、劉應興(譯)(2005)。應用統計學(原作者 Moore、McCabe、Duckworth、Sclove),臺北市:華泰文化。
廣達文教基金會(2013)。關於基金會。上網日期:2013年7月27日。檢自http://www.quanta-edu.org/model.aspx?no=421
資策會FIND(2013)。上網人口。上網日期:2013年10月23日。檢自: 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359
臺灣文獻館(2013a)。典藏檔案介紹。上網日期:2013年6月23日。檢自: http://www.th.gov.tw/web/pagedoc.php?nd2=M0401。
臺灣文獻館(2013b)。數位化成果。上網日期:2013年6月23日。檢自: http://www.th.gov.tw/web/pagedoc.php?nd2=M0404c。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 國家型科技計畫(2013)。國史館。上網日期:2013年6月9日。檢自: http://teldap.tw/Introduction/introduction_3_2.html。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成果入口網(2013a)。計畫簡介。上網日期:2013年9月12日。檢自:http://digitalarchives.tw/introduction.jsp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成果入口網(2013c)。故宮文物數位學習知識庫。上網日期:2013年7月27日。檢自http://digitalarchives.tw/site_detail.jsp?id=1708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第一期(91-95年度)成果報告(2006)。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上網日期:2013年9月13日。檢自http://teldap.tw/Files/NDAP_1_95RP.pdf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計畫網站(2013)。計畫介紹:二期計畫簡介。上網日期:2013年9月13日。檢自http://www.ndap.org.tw/1_intro/intro.php
鄧美玲(2013)。從國小教師繪本教學需求探討圖書館館藏與服務支援--以新竹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劉晏如(2009)。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繪本教學應用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劉鶴群、林秀雲、陳麗欣、胡正申、黃韻如(譯)(2010)。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作者Earl Babbie),臺北:新加坡商聖智學習。
賴鼎陞、張哲娬(2007)。博物館數位學習之策略。數位學習在故宮(一)館校合作策略、應用與實務。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6-12。
賴麗雯 (2000)。檔案描述編碼格式在中文檔案之應用–以國史館及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為例。圖書與資訊學刊,35,55-81。
鍾沄芬(2013)。國小教材雲端化之可行性與需求分析-以雲林縣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韓志蘭(2009)。數位典藏資源資料庫支援課程教學之內容分析探討--以明道中學國中部「臺灣建築古蹟」藝術鑑賞教學為例。私立東海大學,臺中市。
薛理桂(1999)。檔案描述編碼格式(EAD)之發展與實施。圖書與資訊學刊,28,49-62。
薛理桂(2001)。推廣檔案應用服務的途徑。檔案季刊,1,16。
薛理桂(2004)。檔案學導論。臺北市:五南。
薛理桂、莊樹華、張凱迪、陳慧聘(2004)。數位化檔案在高中學校歷史教學運用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薛理桂(2006)。國家檔案館檔案應用服務空間及設施規畫之研究(REDC-NAA-應-095-002)。臺北市:檔案管理局。
薛理桂、吳可久、王麗蕉等(2007)。兩岸清代檔案數位資料庫之建置與合作芻議。檔案季刊,2(6),57-75。
薛理桂(2008a)。民國文獻資源建設與數位化在臺灣的發展現況The Status of Construction and Digitalization of Ming-Kuo Document in Taiwan。2008第七次中文文獻資源共建共享合作會議。中國國家圖書館、澳門基金會。
薛理桂(2008b)。檔案數位化在臺灣發展之現況與展望。2008海峽兩岸檔案暨微縮學術交流會論文集。臺灣臺北:中華檔案暨資訊微縮管理學會,1-8。
薛理桂(2009)。國家檔案館的行政隸屬與功能。圖書與資訊學刊,1(3),38-47。
檔案法施行細則第二十一條(2001年12月12日檔案管理局檔秘字第0002054-1號令發布。2005年1月3日檔案管理局檔徵字第09400000011號令修正)。
檔案法第二條(2008年7月2日修正)。上網日期:2014年2月8日。檢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A0030134
檔案管理局(2006)。國家檔案館檔案應用服務空間及設施規晝之研究。檔案管理局委託研究報告(編號:RDEC-NAA-應-095-002),未出版。
檔案管理局(2012)。歷史學習好幫手─國家檔案數位教案。上網日期:2013年10月20日。檢自: http://alohas.archives.gov.tw/55/hot.html
檔案管理局(2013a)。本局簡介。上網日期:2013年10月20日。檢自:http://www.archives.gov.tw/Publish.aspx?cnid=1058
檔案管理局(2013b)。最新消息。上網日期:2013年10月20日。檢自:http://www.archives.gov.tw/Chinese_archival/Publish.aspx?cnid=51&p=1921
檔案管理局(2014a)。平台簡介。上網日期:2014年3月30日。檢自: http://across.archives.gov.tw/naahyint/aboutme.jsp
檔案管理局(2014b)。歷史上的今天~美國國家檔案暨文件署Mobile Application運用介紹。上網日期:2014年3月22日。檢自: http://alohas.archives.gov.tw/67/theme.html
謝瀛春 (2003)。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簡介2003年。臺北市: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計畫辦公室。
鍾倫納(1992)。應用社會科學研究法。香港:商務。
簡秀娟(2010)。加拿大國家圖書館與檔案館新書資訊服務管窺 An Glance at the New Books Service of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6(4),110~118。
魏思思(2012)。檔案館文化教育功能的拓展—以美國檔案機構教學合作談起。山西檔案,1。
Mary Ann Hadyka(2011)。美國國家檔案館:保存歷史走近國民。中國檔案報,總第2171期第三版。上網日期:2013年7月13日。檢自: http://www.zgdazxw.com.cn/NewsView.asp?ID=14446。

西文文獻
Anderson, L.W., & Krathwohl, D.R.,(Eds.) (2001). A Taxonomy for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ing: 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New York: Longman.
Bloom, B., Englehart, M. Furst, E., Hill, W., & Krathwohl, D(1956).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 Handbook I: Cognitive domain. New York, Toronto: Longmans, Green.
Carr, E.H. (1961)。What is History? Penguin, 2 nd ed. 1987
DOCS TEACH (2013a).Fins & use activities。上網日期:2013年7月15日。檢自: http://docsteach.org/activities?mode=browse&menu=open。
DOCS TEACH (2013b). Document Analysis with Students。上網日期:2013年7月15日。檢自: http://docsteach.org/resources#whyteach
Gay, L.R.(1992).Educational Research Competencies for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2013a).Aboout the Collection.上網日期:2013年8月22日。檢自: http://www.collectionscanada.gc.ca/collection/003-300-e.html
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2013b).Learning Centre.上網日期:2013年8月22日。檢自: http://www.collectionscanada.gc.ca/education/index-e.html。
Madison, James (August 4, 1822) .Letter to W. T. Barry."A popular Government without popular information, or the means of acquiring it, is but as Prologue to a Farce or a Tragedy; or perhaps both. Knowledge will forever govern ignorance: And a people who mean to be their own Governors, must arm themselves with the power which knowledge gives."上網日期:2013年9月6日。檢自http://guides.lib.udel.edu/content.php?pid=164775&sid=1830697
Nation Archives(2013a). What is the National Archives?上網日期:2013年7月15日。檢自:http://www.archives.gov/about/
Nation Archives(2013b). About the 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United States。上網日期:2013年10月15日。檢自: http://www.archives.gov/publications/general-info-leaflets/1-about-archives.html
Nation Archives(2013c). History in the Raw。上網日期:2013年7月15日。檢自: http://www.archives.gov/education/research/history-in-the-raw.html
National Archives Of Austrial(2013)。Education。上網日期:2013年7月23日。檢自:http://www.naa.gov.au/。
National Center for History in the Schools, UCLA(2013).Historical Thinking Standards.上網日期:2013年7月15日。檢自: http://www.nchs.ucla.edu/Standards/historical-thinking-standards-1。
Reitz, Joan M. (2013).Online dictionary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上網日期:2013年8月18日。檢自: http://www.abc-clio.com/ODLIS/searchODLIS.aspx
The National Archives (2013a)。How to use this site。上網日期:2013年9月15日。檢自: http:// http://www.nationalarchives.gov.uk/education/students/how-to-use-this-site.htm。
The National Archives (2013b)。Project resources。上網日期:2013年9月15日。檢自: http://www.nationalarchives.gov.uk/education/cpd/project-resources.htm
The National Archives (2013c)。What we do。上網日期:2013年9月15日。檢自: http://www.nationalarchives.gov.uk/education/teachers/what-we-do.htm。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圖書資訊學數位碩士在職專班
99913013
1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91301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薛理桂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Hsueh, Li Kuei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劉宛琪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iu, Wan Chien_US
dc.creator (作者) 劉宛琪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u, Wan Chien_US
dc.date (日期) 201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Jul-2014 12:12:55 (UTC+8)-
dc.date.available 1-Jul-2014 12:12:5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Jul-2014 12:12:5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9913013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7148-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圖書資訊學數位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913013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數位檔案資源在國小教學之應用情形。藉由文獻探討,瞭解國外數位檔案資源於國小教學應用之現況。透過問卷調查法與訪談法,探討新竹縣國小教師教學應用數位檔案資源之現況、剖析新竹縣國小教師教學應用數位檔案資源之成功與困難因素。研究的對象包含縣內83所共2324位國小編制員額內的合格專任教師做為研究調查之母群體。問卷調查之樣本選取採分層隨機抽樣,共發出316份,回收300份,有效問卷288份。訪談樣本共計14位。

研究結果顯示,國外數位檔案資源於國小教學應用之現況為成立國家級的檔案館,建置富教育性網站,提供數位檔案資源於教學使用,培養學生具備歷史思維與獨立思辨能力,同時獲政府單位重視,協助教師檔案專業發展,鼓勵專業進修與交流。新竹縣國小教師教學時應用數位檔案資源之現況為教師對於「數位檔案資源」之認知歧異;應用之教學領域以「人文與社會學科」為主;應用數位檔案資源網站以「故宮博物院」最受青睞;運用數位檔案資源,以廠商提供的電子書內容為主,利用搜尋引擎鍵入關鍵字進行檢索之方式為輔。新竹縣國小教師教學時應用數位檔案資源之成功因素為教師由數位檔案資源建置網站獲得較多的教學支援。新竹縣國小教師教學時應用數位檔案資源之因難因素為數位檔案資源教學專業諮詢有限;缺乏可詢問的對象;數位檔案資源的活潑與多元性最需改進;教師教學時間不足與課程進度壓力;軟硬體設備的限制;教師的背景知識、資訊能力與教學能力有所差異;取得數位檔案資源的過程費時費力。

本研究分別對國小教師、教育主管單位、檔案相關事業三方面提出建議。在國小教師方面,應加強資訊查檢與知識組織之課程統整能力,教學模式多元發展,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同時發展教學專業知能,參與教師專業社群。在教育主管單位方面,應將「檔案學」列入師資培育機構研修科目或現職教師研習科目,註記檔案之出處來源於課本或習作上,並且舉辦數位檔案資源於教學應用之創意徵選活動。在檔案相關事業方面,數位檔案資源已有整合查詢平台ACROSS,宜加強宣導數位檔案資源整合平台之利用,建置完善的回饋制度,並且加強數位檔案資源在國小教學運用上的「可親近性」,以及增加行動載具應用程式,具備有趣、互動與實用特性。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e study aims to discuss the teaching application conditions of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in elementary schools. Based in literature discussion, it understands the application conditions of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in elementary schools abroad. Through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it discusses teaching application conditions of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Hsin-Chu County and analyzes the success and difficulty factors of teaching application of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Hsin-Chu County. The study subjects include 2324 qualified professional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with authorized strength in 83 schools of Hsin-Chu County, which are taken as the population of study. Questionnaire samples select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316 copies are issued and 300 copies are recovered, including 288 copies of valid questionnaires. Interview samples have 14 totally.

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the application conditions of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in elementary schools abroad is to establish national archives, construct educational website, provide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in teaching application and cultivate students with historical thought and independently analytical thinking. Furthermore, it obtains importance of governmental units to assist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 archives and encourage, professional training and exchanges. The application condition of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in teaching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Hsin-Chu County is on the cognitive differences of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The applied teaching field is mainly o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he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application website is taken “National Palace Museum” as the most popular site.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takes E-book contents provided by the vendors as main contents and uses the retrieval method by keying keywords through search engine as auxiliary way. The success factors of the application condition of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in teaching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Hsin-Chu County are to construct websites and obtain more teaching support through the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by the teachers. The difficulty factors of the application condition of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in teaching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Hsin-Chu County include professional consultation on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teaching is limited, it lacks askable objects, flexicity and diversity of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are required to be improves most, teaching time of teacher is insufficient and course schedule has pressure, hardware and software equipments have limitation, background knowledge, information capability and teaching capability of teachers have difference and the process to obtain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wastes time and energy.

The study proposes suggestions to the teachers in elementary school, education authorities and archive related business respectively. On teachers in elementary school aspect, it shall strengthen information searching and curriculum integration capability of knowledge organization and diversity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method and cultivate the understanding capability of students. Furthermore, it shall develop teach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ability, and participate in professional teaching community. On education authorities aspect, it shall list “ Archives” as the study subject of teac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study subject of serving teachers, mark out the sources of archives on the textbooks and workbooks, and hold creativity selection activity of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in teaching application. On archive related business aspect, it has already had integrated search platform ACROSS for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It shall strengthen the advocacy on utility of integrated search platform for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construct perfect feedback system and strengthen the approachability of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on elementary school teaching application. Furthermore, it shall increase action vehicle applications, so that it has interesting, interactive and practical features.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五節 名詞解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國內檔案資源數位化發展 7
第二節 國內數位檔案資源於國小教學之應用 14
第三節 應用數位檔案資源於國小教學相關研究 28
第四節 國外數位檔案資源於國小教學之應用 30
第五節 小結 5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5
第二節 研究方法 56
第三節 研究範圍、對象與限制 58
第四節 研究實施步驟 6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調查分析 71
第一節 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71
第二節 深度訪談結果分析 84
第三節 綜合討論 10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0
第一節 結論 110
第二節 建議 115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 119
參考文獻 120
中文文獻 120
西文文獻 127
附錄一「數位檔案資源在國小教學應用」之問卷 129
附錄二「數位檔案資源在國小教學應用」之訪談大綱 134
zh_TW
dc.format.extent 3014714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913013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數位檔案資源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教學應用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國小教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eaching Applicatio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Elementary Teachingen_US
dc.title (題名) 數位檔案資源在國小教學之應用-以新竹縣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Application of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s:Hsin-Chu County as Example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2013a)。館藏介紹。上網日期:2013年6月16日。檢自:http://archives.sinica.edu.tw/?page_id=26。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2013b)。館藏檢索。上網日期:2013年6月20日。檢自: http://archives.sinica.edu.tw/?page_id=33。
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資源網(2013)。計畫內容。上網日期:2013年9月7日。檢自: http://ndaip.sinica.edu.tw/3-1-2-2.html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3a)。典藏概述。上網日期:2013年9月7日。檢自: http://www.sinica.edu.tw/info/ihp1998/fintro.htm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3b)。內閣大庫檔案。上網日期:2013年6月16日。檢自: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mctkm2/index.html#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3c)。本所資料庫。上網日期:2013年6月16日。檢自: http://www2.ihp.sinica.edu.tw/resource3.php?TM=6&M=3&C=86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3d)。本所研究人員。上網日期:2013年6月16日。檢自:http://www.ihp.sinica.edu.tw/people_page/p13.htm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數位知識總體經營計畫科普(2013)。線上閱讀。上網日期:2013年9月8日。檢自:http://dahcr.ihp.sinica.edu.tw/dahcr_edu/reading_detail.php?sn=4
王鼎銘、郭靜華(2010)。運用Web2.0創新教學法於數位原生學習活動之研究。數位學習創新應用-2010數位學習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麗蕉(2000)。檔案資訊描述標準MARC AMC 與EAD之比較與格式對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古永嘉(譯)(2003)。企業研究方法 (原作者:Donald, R. C. & Pamela S. S.)。臺北:華泰書局,(原文於1996年出版)。
石樸(2010)。英國國家檔案局研究策略簡介。檔案管理局網站網站。上網日期:2013年7月17日。檢自: http://www.archives.gov.tw/Publish.aspx?cnid=950&p=1271。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行政院僑務委員會、行政院衛生署、國立中央大學、國立臺南大學(2008)。2008數位學習白皮書。經濟部工業局。
克里斯.安德森(2006)。長尾理論─打破80/20法則的新經濟學。臺北市:天下文化。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研究與方法之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2000)。SPSS統計應用實務。臺北市:松崗。
吳翎君(2004)。歷史教學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吳豐祥、蔣嘉俊、溫碩彥、管意皓、翁淑娟(2005)。數位典藏領域的產學合作之研究(研究計畫編號NSC94-2422-H-004-004-)。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杜梅(2011)。檔案工作核心使命是公共服務 國外經驗值得借鑒。新華網,2011年09月05日,檢自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9/05/c_121966038.htm
何琦瑜、賓靜蓀、陳雅慧、《親子天下》編輯部(2013)。翻轉教育:未來的學習,未來的學校,未來的孩子。臺北市:天下雜誌。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資訊學會(2008)。教育部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2008-2011。臺北市:教育部。
林巧敏(2004)。國家檔案開放應用之道-談檔案檢索與參考服務。現代檔案管理研討會會議實錄。臺北市:檔案管理局, 328-367。
林巧敏、鄭伊廷(2011)。臺灣地區檔案典藏機構數位化作業現況分析。檔案季刊,10(2),76-93。
林巧敏(2012)。檔案應用服務。臺北市:文華。
林平華、張瓊月(2005)。國史館規劃後設資料(Metadata)經驗談。國史館館刊復刊,38,144-171。
林怡伶(2007)。以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的觀點評估數位典藏創意學習計畫網站適性使用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市。
林佳蓉(2009)。歷史類數位典藏資料庫內容之檢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素甘、楊美華、柯皓仁(2008)。數位化發展對檔案典藏與保存之影響。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4,67-88。
林雅文(2006)。數位典藏應用於國中社會學習領域歷史教學之研究-以荷蘭殖民臺灣時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菁、洪美齡、李秉蓉、彭雅雯(2007)。「台灣老照片數位博物館」融入國小歷史教學的歷程與結果。教育實踐與研究,20(2),29-64。
林鴻源(2011)。高中職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與圖書館支援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香港歷史檔案館(2001)。Beyond The Textbook:Connecting Archivs And Classrooms 教科書以外:歷史檔案在課室的應用。香港:香港歷史檔案館。
香港政府檔案處(2013a)。主頁。上網日期:2013年9月9日。檢自:http://www.grs.gov.hk/ws/tc/home.htm
香港政府檔案處(2013b)。電子服務。上網日期:2013年9月9日。檢自:http://www.grs.gov.hk/ws/tc/es_online_cata_ar.htm
洪一梅(2006)。紙質類文書檔案數位化作業及電子儲存媒體保存維護。臺北市:行政院檔案管理局。
洪淑芬(2004)。文獻典藏數位化的實務與技術。臺北市: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訓練推廣分項計畫。
洪溫臨(2005)。紙質檔案數位化作業經驗。檔案季刊,4(4),155-164。
侯皓之(2007)。從國立故宮博物院「數位博物館」談資訊融入教學。數位學習在故宮(一)館校合作策略、應用與實務。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48-72。
柯皓仁、楊美華、林素甘(2008)。數位化發展對檔案應用服務之影響。檔案季刊,7,4-21。
徐千禾(2011)古籍閱讀新體驗-網上書上網。數位典藏與學習電子報,10(9)。上網日期:2013年8月6日。檢自:http://newsletter.teldap.tw/news/NewsExpressContent.php?nid=4979&lid=575
徐詠絮(2014)。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 數位學習及閱讀為主題。上網日期:2014年2月4日。檢自:http://news.ner.gov.tw/index.php?act=culnews&code=view&ids=160031
國立故宮博物院(2013a)。傳承與開創 故宮簡史。上網日期:2013年9月8日。檢自http://www.npm.gov.tw/zh-tw/Article.aspx?sNo=03001502
國立故宮博物院(2013b)。舊藏與新增。上網日期:2013年9月8日。檢自http://www.npm.gov.tw/zh-tw/Article.aspx?sNo=03001513&print=1
國立故宮博物院(2013c)。國立故宮博物院中程施政計畫-102至105年度。上網日期:2013年6月16日。檢自: http://www.npm.gov.tw/gsearch.aspx?cx=009234817950833561109%3ajqyxizno42u&hl=zh-TW&cof=FORID%3A10&ie=UTF-8&q=%e4%b8%ad%e7%a8%8b%e6%96%bd%e6%94%bf%e8%a8%88%e7%95%ab&siteurl=www.npm.gov.tw。
國立故宮博物院(2013d)。形塑典藏新活力創造故宮新價值。上網日期:2013年6月10日。檢自: http://www.npm.gov.tw/digital/index2_2_2_ch.html。
國立故宮博物院(2013e)。上網日期:2013 年7月27日,檢自http://theme.npm.edu.tw/children/zh-tw/index.html
國立故宮博物院(2013f)。學校教學資源。上網日期:2013 年7月27日,檢自http://www.npm.gov.tw/zh-tw/Article.aspx?sNo=03000222
國史館(2013a)。出版與文創。上網日期:2013年9月8日。檢自http://www.drnh.gov.tw/Content_Display.aspx?MenuKey=44
國史館(2013b)。創意加值。上網日期:2013年9月8日。檢自http://www.drnh.gov.tw/MainBoard_HistoricalDocumentary_View.aspx?MenuKey=32
國史館數位典藏計畫(2013a)。計畫簡介。上網日期:2013年8月8日。檢自http://dftt.drnh.gov.tw/intro-2.htm
國史館數位典藏計畫(2013b)。創意加值。上網日期:2013年8月8日。檢自http://dftt.drnh.gov.tw/video.htm
國民教育司(2013)。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修訂Q&A。上網日期:2013年9月7日。檢自http://140.111.34.54/EJE/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5326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3)。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上網日期:2013年7月29日。檢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78616/
教育部(2014a)。課程網要。上網日期:2014年3月4日。檢自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7.php
教育部(2014b)。教育部補助國民中小學調整教師授課節數及導師費實施要點。上網日期:2014年3月18日。檢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0559
張真誠、蔡順慈(2003)。社會教育與資訊科技的結合--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物數位化之發展。資訊與教育,93,113-128。
張嘉彬、顏佩貞(2013)。檔案數位典藏在教學上的應用。大學圖書館,1(17),88-106。
張鴻銘(2012)。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日治時期重要檔案概述。國史研究通訊,2,166-173。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志銘、陳佳琪(2008)。數位典藏支援數位學習現況與發展。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4(2),16。
陳亞寧、陳淑君(2002)。檔案後設資料應用發展之研析=Analytical Review of Metadata Standards and Practices in Archives Community。國家圖書館館刊,1,29-57。
許崇德(2012)。異彩紛呈的香港歷史檔案館教學資源庫。中國檔案報,總第2319期第三版。
黃明堅譯(1994)。艾文 托佛勒(Alvin Toffler)。第三波。時報文化。
游秋玫(2012)。從遊戲中體會真實的歷史情境─國史館民國歷史主題桌上遊戲。數位典藏與學習電子報,11(5)。
馮震宇(2004a)。從著作權法論檔案開放應用的法律問題。檔案季刊,3(1),1-18。
馮震宇(2004b)。檔案開放應用與公私法益的保護。現代檔案管理研討會會議實錄。臺北市:檔案管理局,287-307。
項潔、陳雪華、吳海如(2004)。各國檔案數位化之探討。檔案季刊,3(3),1-20。
傅曉春(2012)。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教育資源體驗記。中國檔案報,總第2334期第三版。
甄曉蘭、周立勳、洪美齡(2003)。國小教師社會科教學信念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教育研究資訊,11(4),25-55。
歐用生(1998)。我國社會科教育的回顧與展望。亞太地區整合型社會科課成學術研討論文集實錄,8-35。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歐威麟(2005)。「中原大戰」多媒體光碟暨網站介紹。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電子報,4(5)。檢自:http://www2.ndap.org.tw/newsletter06/news/read_news.php?nid=1069
葉至誠(2000)。社會科學概論。臺北市:揚智文化。
楊太陽(2010)。英國國家檔案館獲「最佳教育內容提供者獎」。中國檔案報,第2098期第三版。
楊明忠、吳忠武、陳立信、陳明輝、劉應興(譯)(2005)。應用統計學(原作者 Moore、McCabe、Duckworth、Sclove),臺北市:華泰文化。
廣達文教基金會(2013)。關於基金會。上網日期:2013年7月27日。檢自http://www.quanta-edu.org/model.aspx?no=421
資策會FIND(2013)。上網人口。上網日期:2013年10月23日。檢自: 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359
臺灣文獻館(2013a)。典藏檔案介紹。上網日期:2013年6月23日。檢自: http://www.th.gov.tw/web/pagedoc.php?nd2=M0401。
臺灣文獻館(2013b)。數位化成果。上網日期:2013年6月23日。檢自: http://www.th.gov.tw/web/pagedoc.php?nd2=M0404c。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 國家型科技計畫(2013)。國史館。上網日期:2013年6月9日。檢自: http://teldap.tw/Introduction/introduction_3_2.html。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成果入口網(2013a)。計畫簡介。上網日期:2013年9月12日。檢自:http://digitalarchives.tw/introduction.jsp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成果入口網(2013c)。故宮文物數位學習知識庫。上網日期:2013年7月27日。檢自http://digitalarchives.tw/site_detail.jsp?id=1708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第一期(91-95年度)成果報告(2006)。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上網日期:2013年9月13日。檢自http://teldap.tw/Files/NDAP_1_95RP.pdf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計畫網站(2013)。計畫介紹:二期計畫簡介。上網日期:2013年9月13日。檢自http://www.ndap.org.tw/1_intro/intro.php
鄧美玲(2013)。從國小教師繪本教學需求探討圖書館館藏與服務支援--以新竹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劉晏如(2009)。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繪本教學應用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劉鶴群、林秀雲、陳麗欣、胡正申、黃韻如(譯)(2010)。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作者Earl Babbie),臺北:新加坡商聖智學習。
賴鼎陞、張哲娬(2007)。博物館數位學習之策略。數位學習在故宮(一)館校合作策略、應用與實務。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6-12。
賴麗雯 (2000)。檔案描述編碼格式在中文檔案之應用–以國史館及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為例。圖書與資訊學刊,35,55-81。
鍾沄芬(2013)。國小教材雲端化之可行性與需求分析-以雲林縣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韓志蘭(2009)。數位典藏資源資料庫支援課程教學之內容分析探討--以明道中學國中部「臺灣建築古蹟」藝術鑑賞教學為例。私立東海大學,臺中市。
薛理桂(1999)。檔案描述編碼格式(EAD)之發展與實施。圖書與資訊學刊,28,49-62。
薛理桂(2001)。推廣檔案應用服務的途徑。檔案季刊,1,16。
薛理桂(2004)。檔案學導論。臺北市:五南。
薛理桂、莊樹華、張凱迪、陳慧聘(2004)。數位化檔案在高中學校歷史教學運用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薛理桂(2006)。國家檔案館檔案應用服務空間及設施規畫之研究(REDC-NAA-應-095-002)。臺北市:檔案管理局。
薛理桂、吳可久、王麗蕉等(2007)。兩岸清代檔案數位資料庫之建置與合作芻議。檔案季刊,2(6),57-75。
薛理桂(2008a)。民國文獻資源建設與數位化在臺灣的發展現況The Status of Construction and Digitalization of Ming-Kuo Document in Taiwan。2008第七次中文文獻資源共建共享合作會議。中國國家圖書館、澳門基金會。
薛理桂(2008b)。檔案數位化在臺灣發展之現況與展望。2008海峽兩岸檔案暨微縮學術交流會論文集。臺灣臺北:中華檔案暨資訊微縮管理學會,1-8。
薛理桂(2009)。國家檔案館的行政隸屬與功能。圖書與資訊學刊,1(3),38-47。
檔案法施行細則第二十一條(2001年12月12日檔案管理局檔秘字第0002054-1號令發布。2005年1月3日檔案管理局檔徵字第09400000011號令修正)。
檔案法第二條(2008年7月2日修正)。上網日期:2014年2月8日。檢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A0030134
檔案管理局(2006)。國家檔案館檔案應用服務空間及設施規晝之研究。檔案管理局委託研究報告(編號:RDEC-NAA-應-095-002),未出版。
檔案管理局(2012)。歷史學習好幫手─國家檔案數位教案。上網日期:2013年10月20日。檢自: http://alohas.archives.gov.tw/55/hot.html
檔案管理局(2013a)。本局簡介。上網日期:2013年10月20日。檢自:http://www.archives.gov.tw/Publish.aspx?cnid=1058
檔案管理局(2013b)。最新消息。上網日期:2013年10月20日。檢自:http://www.archives.gov.tw/Chinese_archival/Publish.aspx?cnid=51&p=1921
檔案管理局(2014a)。平台簡介。上網日期:2014年3月30日。檢自: http://across.archives.gov.tw/naahyint/aboutme.jsp
檔案管理局(2014b)。歷史上的今天~美國國家檔案暨文件署Mobile Application運用介紹。上網日期:2014年3月22日。檢自: http://alohas.archives.gov.tw/67/theme.html
謝瀛春 (2003)。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簡介2003年。臺北市: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計畫辦公室。
鍾倫納(1992)。應用社會科學研究法。香港:商務。
簡秀娟(2010)。加拿大國家圖書館與檔案館新書資訊服務管窺 An Glance at the New Books Service of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6(4),110~118。
魏思思(2012)。檔案館文化教育功能的拓展—以美國檔案機構教學合作談起。山西檔案,1。
Mary Ann Hadyka(2011)。美國國家檔案館:保存歷史走近國民。中國檔案報,總第2171期第三版。上網日期:2013年7月13日。檢自: http://www.zgdazxw.com.cn/NewsView.asp?ID=14446。

西文文獻
Anderson, L.W., & Krathwohl, D.R.,(Eds.) (2001). A Taxonomy for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ing: 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New York: Longman.
Bloom, B., Englehart, M. Furst, E., Hill, W., & Krathwohl, D(1956).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 Handbook I: Cognitive domain. New York, Toronto: Longmans, Green.
Carr, E.H. (1961)。What is History? Penguin, 2 nd ed. 1987
DOCS TEACH (2013a).Fins & use activities。上網日期:2013年7月15日。檢自: http://docsteach.org/activities?mode=browse&menu=open。
DOCS TEACH (2013b). Document Analysis with Students。上網日期:2013年7月15日。檢自: http://docsteach.org/resources#whyteach
Gay, L.R.(1992).Educational Research Competencies for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2013a).Aboout the Collection.上網日期:2013年8月22日。檢自: http://www.collectionscanada.gc.ca/collection/003-300-e.html
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2013b).Learning Centre.上網日期:2013年8月22日。檢自: http://www.collectionscanada.gc.ca/education/index-e.html。
Madison, James (August 4, 1822) .Letter to W. T. Barry."A popular Government without popular information, or the means of acquiring it, is but as Prologue to a Farce or a Tragedy; or perhaps both. Knowledge will forever govern ignorance: And a people who mean to be their own Governors, must arm themselves with the power which knowledge gives."上網日期:2013年9月6日。檢自http://guides.lib.udel.edu/content.php?pid=164775&sid=1830697
Nation Archives(2013a). What is the National Archives?上網日期:2013年7月15日。檢自:http://www.archives.gov/about/
Nation Archives(2013b). About the 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United States。上網日期:2013年10月15日。檢自: http://www.archives.gov/publications/general-info-leaflets/1-about-archives.html
Nation Archives(2013c). History in the Raw。上網日期:2013年7月15日。檢自: http://www.archives.gov/education/research/history-in-the-raw.html
National Archives Of Austrial(2013)。Education。上網日期:2013年7月23日。檢自:http://www.naa.gov.au/。
National Center for History in the Schools, UCLA(2013).Historical Thinking Standards.上網日期:2013年7月15日。檢自: http://www.nchs.ucla.edu/Standards/historical-thinking-standards-1。
Reitz, Joan M. (2013).Online dictionary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上網日期:2013年8月18日。檢自: http://www.abc-clio.com/ODLIS/searchODLIS.aspx
The National Archives (2013a)。How to use this site。上網日期:2013年9月15日。檢自: http:// http://www.nationalarchives.gov.uk/education/students/how-to-use-this-site.htm。
The National Archives (2013b)。Project resources。上網日期:2013年9月15日。檢自: http://www.nationalarchives.gov.uk/education/cpd/project-resources.htm
The National Archives (2013c)。What we do。上網日期:2013年9月15日。檢自: http://www.nationalarchives.gov.uk/education/teachers/what-we-do.htm。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