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Periodical Articl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性別識盲及其不滿:以精神病為論述對象
作者 林耀盛
Lin,Yaw-Sheng
貢獻者 心理系
關鍵詞 性別識盲;心理病理;心理分析;生病經驗
Gender illiteracy;Psychopathological discourse;Psychoanalysis;Illness experience
日期 2002.11
上傳時間 17-Jul-2014 18:12:22 (UTC+8)
摘要 女性精神病患的聲音,面臨主流醫療論述往往是沈默的或消音的。在這樣的反思起點下,首先,本文以解構的方式,探討實證取向精神醫療的性別識盲。其次,藉由現象還原的路數,本文交織著一位接受筆者八次心理治療女性精神病個案的敘說資料選段,嘗試揭示被社會常模指稱為「瘋狂」女性的生病經驗。復次,回歸實徵資料與論理學說的交互分析,以精神分析作為基底,指出個案生病經驗的創痕,其實正回應著受苦倫理的的召喚,顯象著建構自我主體性的可能性。最後,回到再脈絡化的討論,本文指出超越性別本質論的文化心理病理學,得以洞察精神病論述的性別識盲。本文以論述分析的研究取向檢視台灣的性教育的論述表現與相關的教育實踐,研究者採納批判性多元文化主義的觀點,依次檢視性取向、男女社會性別等「差異」,在性教育相關論述中是如何的被處理與談論,思索「否定他者」的論述策略如何將相關的性教育實踐和立場導引至特定的發展方向。研究者首先將探討異性戀霸權主導的性教育論述如何再現同性戀者的性及身體,而後將分析多元文化的觀點如何在既有論述之中呈現?而多元文化思潮之「尊重差異」的精神,又該如何融入於性別教育之中?針對衛生教育體系與醫療專家主導所委託編製的中學生性教育教材與相關論述資料以及性解放論女性主義論者的性別教育論述分別作解析。結果發現:傳統衛生教育體系所生產出來的性教育論述仍是相當貶抑同性戀等異己,而其所宣稱的多元文化關懷也嫌名不符實,身體的自主與經驗更是未曾被納入論述的內容之中加以考量。而另一方面,性/別教育論述雖不「恐同」(homophobia),卻也失之簡化的將青少年的情感(欲)教育簡化成為多多歷練即可平常心看待情感的分與合;而在多元文化觀點的部分,雖是最早標榜性教育需要是多元文化的論述,卻同樣缺乏「尊重異己」的精神展現,其論述操作策略是將女性二分為情欲保守的好女人和情欲解放的女人,將霸王花學生與情欲保守的老師對立,來申言情欲解放的性/別教育,其實是非常違反多元文化精神的。最後,筆者將探討的焦點集中在探討性教育之實施是否應該男女有別以及性教育論述之中身體的定位兩個議題,希望能提供幾個未來發展的可能性,生產出具有女性主義觀點、能夠揭示性別政治並促進性別平權的新性/別教育論述。本文以論述分析的研究取向檢視台灣的性教育的論述表現與相關的教育實踐,研究者採納批判性多元文化主義的觀點,依次檢視性取向、男女社會性別等「差異」,在性教育相關論述中是如何的被處理與談論,思索「否定他者」的論述策略如何將相關的性教育實踐和立場導引至特定的發展方向。研究者首先將探討異性戀霸權主導的性教育論述如何再現同性戀者的性及身體,而後將分析多元文化的觀點如何在既有論述之中呈現?而多元文化思潮之「尊重差異」的精神,又該如何融入於性別教育之中?針對衛生教育體系與醫療專家主導所委託編製的中學生性教育教材與相關論述資料以及性解放論女性主義論者的性別教育論述分別作解析。結果發現:傳統衛生教育體系所生產出來的性教育論述仍是相當貶抑同性戀等異己,而其所宣稱的多元文化關懷也嫌名不符實,身體的自主與經驗更是未曾被納入論述的內容之中加以考量。
關聯 女學學誌,2(14),119-171
資料類型 article
dc.contributor 心理系en_US
dc.creator (作者) 林耀盛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n,Yaw-Shengen_US
dc.date (日期) 2002.11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7-Jul-2014 18:12:22 (UTC+8)-
dc.date.available 17-Jul-2014 18:12:2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7-Jul-2014 18:12:22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7544-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女性精神病患的聲音,面臨主流醫療論述往往是沈默的或消音的。在這樣的反思起點下,首先,本文以解構的方式,探討實證取向精神醫療的性別識盲。其次,藉由現象還原的路數,本文交織著一位接受筆者八次心理治療女性精神病個案的敘說資料選段,嘗試揭示被社會常模指稱為「瘋狂」女性的生病經驗。復次,回歸實徵資料與論理學說的交互分析,以精神分析作為基底,指出個案生病經驗的創痕,其實正回應著受苦倫理的的召喚,顯象著建構自我主體性的可能性。最後,回到再脈絡化的討論,本文指出超越性別本質論的文化心理病理學,得以洞察精神病論述的性別識盲。本文以論述分析的研究取向檢視台灣的性教育的論述表現與相關的教育實踐,研究者採納批判性多元文化主義的觀點,依次檢視性取向、男女社會性別等「差異」,在性教育相關論述中是如何的被處理與談論,思索「否定他者」的論述策略如何將相關的性教育實踐和立場導引至特定的發展方向。研究者首先將探討異性戀霸權主導的性教育論述如何再現同性戀者的性及身體,而後將分析多元文化的觀點如何在既有論述之中呈現?而多元文化思潮之「尊重差異」的精神,又該如何融入於性別教育之中?針對衛生教育體系與醫療專家主導所委託編製的中學生性教育教材與相關論述資料以及性解放論女性主義論者的性別教育論述分別作解析。結果發現:傳統衛生教育體系所生產出來的性教育論述仍是相當貶抑同性戀等異己,而其所宣稱的多元文化關懷也嫌名不符實,身體的自主與經驗更是未曾被納入論述的內容之中加以考量。而另一方面,性/別教育論述雖不「恐同」(homophobia),卻也失之簡化的將青少年的情感(欲)教育簡化成為多多歷練即可平常心看待情感的分與合;而在多元文化觀點的部分,雖是最早標榜性教育需要是多元文化的論述,卻同樣缺乏「尊重異己」的精神展現,其論述操作策略是將女性二分為情欲保守的好女人和情欲解放的女人,將霸王花學生與情欲保守的老師對立,來申言情欲解放的性/別教育,其實是非常違反多元文化精神的。最後,筆者將探討的焦點集中在探討性教育之實施是否應該男女有別以及性教育論述之中身體的定位兩個議題,希望能提供幾個未來發展的可能性,生產出具有女性主義觀點、能夠揭示性別政治並促進性別平權的新性/別教育論述。本文以論述分析的研究取向檢視台灣的性教育的論述表現與相關的教育實踐,研究者採納批判性多元文化主義的觀點,依次檢視性取向、男女社會性別等「差異」,在性教育相關論述中是如何的被處理與談論,思索「否定他者」的論述策略如何將相關的性教育實踐和立場導引至特定的發展方向。研究者首先將探討異性戀霸權主導的性教育論述如何再現同性戀者的性及身體,而後將分析多元文化的觀點如何在既有論述之中呈現?而多元文化思潮之「尊重差異」的精神,又該如何融入於性別教育之中?針對衛生教育體系與醫療專家主導所委託編製的中學生性教育教材與相關論述資料以及性解放論女性主義論者的性別教育論述分別作解析。結果發現:傳統衛生教育體系所生產出來的性教育論述仍是相當貶抑同性戀等異己,而其所宣稱的多元文化關懷也嫌名不符實,身體的自主與經驗更是未曾被納入論述的內容之中加以考量。en_US
dc.format.extent 647166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relation (關聯) 女學學誌,2(14),119-17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性別識盲;心理病理;心理分析;生病經驗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Gender illiteracy;Psychopathological discourse;Psychoanalysis;Illness experienceen_US
dc.title (題名) 性別識盲及其不滿:以精神病為論述對象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articl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