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台南市食物教育與在地食材營養午餐政策之研究
The study of nutritional lunch policy with food education and applying local food materials in Tainan City
作者 盧孟吟
貢獻者 杜文苓
盧孟吟
關鍵詞 食物教育
在地食材
營養午餐
日期 2013
上傳時間 12-Aug-2014 14:06:30 (UTC+8)
摘要 本文以政策設計與政策過程相關理論,針對台南市食物教育與在地食材營養午餐政策之研究。研究目的: 1.針對我國當前營養午餐問題建構分析,了解台南市與其他縣市不同的界定問題內涵。並針對台南市推行「食物教育與在地食材的校園營養午餐政策」探討完整的政策過程。2.因食物教育的廣泛內涵,故除探討除了營養午餐外,本文透過歸納台南市於校園中食物教育的內涵及相關教育活動,藉此釐清我國食物教育內涵提供未來相關政策參考。3.歸納台南市推行方案過程中之經驗,給予其他縣市營養午餐方案之啟發。研究方法採用文獻檢閱法及深入訪談法等質性方法蒐集相關資料,以利對於該市營養午餐政策方案的形成因素、目標設定與政策要素(內容)等進行相關研究與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台南市在營養午餐問題建構的有其獨特性外,分析其營養午餐及食物教育方案的決策因素為,除了參考日本相關政策外,尚有主觀條件(立法與行政互動下的政策創新、首長對於城市發展考量、縣市合併後的發展策略),與該市具備客觀條件(城市發展背景、農產資源條件、在地食材與低碳城市概念的結合) 等因素。在上述問題意識與目標設定下,制定「台南市學校午餐自治條例」,並受到台灣原本實施營養午餐(採購制度、辦理模式)、相關制度(農產銷管道)的環境結構影響下,逐步規劃出台南目前營養午餐方案行政措施。研究發現,台南市推行營養午餐方案一年多後,在各行動者的論述影響下,除了原本支持在地農業目標外的(食物)教育內涵更加明確。
在地食材改變了原有營養午餐的政策模式,帶來改善採購制度弊端、增加學校教育實踐性及政策與行政模式下的創新。研究建議台南市政府可在營養午餐推行在地食材上,多發揮教育意涵與制度(組織)化的思考。更重要的是,藉此經驗啟發其他縣市(中央)政府重新思考營養午餐的意涵與目標設定,規模性讓在地食材與食物教育在營養午餐方案中充分發揮其多重意涵與效益。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王金惠(2008)。「雲嘉南地區國小教師營養午餐知覺與營養教育實施之研究」,台南科技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班。
公視獨立特派員(2011)。日式校園備餐,2011年3月28日,取自網址:http://www.peopo.org/innews/post/79259
石偉勳(2012),「宜蘭縣實施在地食材計畫之邏輯研究」,國立中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碩士論文
台南市政府農業局網站: 農漁林畜概況
網址:(http://www.tainan.gov.tw/agron/page.asp?nsub=B5A000)
台南市教育局中程實施計畫103年-106年(2013),取自台南市政府網站,公開資訊。網址:http://boe.tn.edu.tw/boe/wSite/public/Attachment/f1378689301834.pdf
台南市教育局103年度施政計畫(2014),取自台南市政府網站,公開資訊。網址:http://boe.tn.edu.tw/boe/wSite/public/Attachment/f1390977232253.pdf
朱芷君(2007)。「食育革命 日本小學生的微笑餐桌」,康健雜誌101期。
余宛如(2011)。「校園食育,是學校責無旁貸的社會責任。上下游,取自網址:http://www.newsmarket.com.tw/blog/26
何榮幸等(2011)。「我的小革命:永續生活」(初版),台灣:八旗文化。
汪復進(2004)。營養午餐供應商評估模式之建立 : 以台北地區HACCP先期輔導認證之廠商為例,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硏究所。
呂笖榕(2011)。「親愛的孩子,你的午餐吃些什麼」。上下游,取自網址:http://www.newsmarket.com.tw/blog/2406/
汪文豪。2012「健全的食育,才有完善的五育」
取自網址:http://www.newsmarket.com.tw/blog/2750/
汪文豪。2012 「孩子的未來,碗中的現在 [下] 食育+環教=開創校園午餐無限可能」。取自網址: http://we-report.org/node/179/report
吳進義(2011)。「國中生對營養午餐滿意度調查之研究-以臺北市立國中為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兩岸關係與安全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林薇,周麗端(1989)。營養午餐之營養教學對國小營養課程教學效果之硏究,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台北市。
林秀美(2011)。「蔬食無肉日對營養午餐滿意度影響之研究-以高雄市某國中為例」,義守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林嘉琪(2008)。「把關健康 中小學營養師擴編」,2008年7月5號,聯合報新聞網,取自網址: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134738
林水波、張世賢(1982)。公共政策。台北:五南
林美伶(2010)。零體罰政策執行成效之研究:以苗栗市建功國民小學為例,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南貞子(1995)。臺灣與韓國營養午餐實施之比較硏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硏究所。
洪嘉仁、汪附近、王世榮(2009)。台北市公立國小公辦民營午餐承包商招標評選之探討,南亞學報第二十九期,頁469-497。
涂盛發(2003)。國民小學辦理營養午餐關鍵成功因素之硏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硏究所。
夏耘(2013),「打造適合移居的光榮大台南--台南市長賴清德訪談紀要」,台灣思想坦克 ,2013年12月號,頁42-49。
許銘欽(1995)。學童午餐何去何從,從日本的學校給食制度談起,教師天地。頁38~41。
許麗燕(2003)。臺北縣國民小學辦理午餐之硏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硏究所。
莊佩偉(2007)。臺北市立國小設有中央廚房公辦民營午餐承包商招標評選之探討,輔仁大學/餐旅管理學系碩士班。
莊文忠(1997)。政策設立理論的建構:全面(Holicstic)觀點初探,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
曾希若(2005)。國民旅遊卡政策設計與執行評估之研究,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碩士班。
曾宇良;顏建賢;莊翰華;吳璚(2012)。食育之農業體驗活動對大學生影響之探究-以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學生為例,農業推廣文彙57輯,頁121-136。
陳秀梅(2006)。中部地區國民小學不同營養午餐經營模式之調查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
陳秀子(2010)。國小營養午餐免費發放問題的探討:以高雄縣某鄉鎮為例,義守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系碩士班。
陳正芬譯,Jane Goodall著(2007)。《用心飲食》。臺北市。大塊出版。
張貴霖(2009)。國中生營養午餐滿意度調查,中華大學/應用統計學系碩士班。
張書寧(2009)。花蓮縣學校營養午餐食物里程之研究-以鳳林及萬榮地區合辦民營為例。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碩士班。
農業觀察誌,2012/3/17
網址:(http://farmer-free.blogspot.tw/2012/01/blog-post_17.html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http://www.edu.tw/
游斐靖(2007)。新竹市國中免費營養午餐之研究。,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所碩士班。
詹勇雄(2008)。學校營養午餐秘書選用當地生產食材態度意願之探討-以中部縣市公辦公營午餐學校為例。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推廣研究所。
萬麗君(2012)。臺中市國民小學選擇營養午餐經營模式之分析─自辦v.s.公辦民營。南華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公共政策研究碩士班。
楊惠芳(2009)。教部補助增聘學校營養師 後年將達500人。2009年12月22日,取自網址:http://www.mdnkids.com/info/news/content.asp?Serial_NO=64962
廖繼誠(2006)。台中縣國民小學提供營養午餐組織模式之研究,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
新竹市載熙國小、竹光國中爆發學生營養午餐食物中毒事件調查報告(2010)取自網址:http://humanrights.cy.gov.tw/AP_HOME/Op_Upload/eDoc/%E8%AA%BF%E6%9F%A5%E5%A0%B1%E5%91%8A/100/1000000310990801718%E5%85%AC%E5%B8%83%E7%89%88.pdf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營養教育網,取自網址:(http://eatingright.tp.edu.tw/yingyang_new/main.php?id=15309)
蔡金蘭(2010)。屏東縣國小六年級學童營養午餐廚餘認知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所碩士班。
顏斌宇(2007)。國中生營養午餐之滿意度分析,中華大學/應用數學學所碩士班。
戴秀霞(2007)。「臺北市國民小學中央廚房委外承包商其營養師核心能力重要性之探討」,輔仁大學/餐旅管理學系碩士班。
劉坤億(2005)。從政策設計觀點檢視我國行政機關績效獎金制度,人事月刊,41期,頁12-18。
蘇瑞祥,1997。「政策設計在政策過程中的問題與對策之研究-以彰化縣溪州垃圾焚化廠興建計畫為例」,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碩士班。
蘇偉業〈譯〉(2010)。公共政策入門(Kevin B. Smith / Christopher W. Larimer),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2012)。100年食物安全與防治年報。取置網址: http://www.fda.gov.tw/upload/133/2012110909254539902.pdf


二、英文文獻
A.L. Schneider & H. Ingram(1997)。Policy design for democracy。Lawewnce, KA: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Ingram , Helen ,Anne L. Schneider, and Peter deLeon.(2007)。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Policy Design., In Theory of policy Preocess.2nd ed., ed. paul A.Sabatier,p93-p126.Boulder,CO:Westview Press.。
Eldeman,Murray1990.Constructing the Political Spectacl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tone Deborah.2002.Policy Paradox : The Art of Political Decision Making. New York: W.W. Norton.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研究所
99256017
1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256017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杜文苓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盧孟吟zh_TW
dc.creator (作者) 盧孟吟zh_TW
dc.date (日期) 201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2-Aug-2014 14:06:30 (UTC+8)-
dc.date.available 12-Aug-2014 14:06:30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2-Aug-2014 14:06:30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9256017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855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公共行政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256017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文以政策設計與政策過程相關理論,針對台南市食物教育與在地食材營養午餐政策之研究。研究目的: 1.針對我國當前營養午餐問題建構分析,了解台南市與其他縣市不同的界定問題內涵。並針對台南市推行「食物教育與在地食材的校園營養午餐政策」探討完整的政策過程。2.因食物教育的廣泛內涵,故除探討除了營養午餐外,本文透過歸納台南市於校園中食物教育的內涵及相關教育活動,藉此釐清我國食物教育內涵提供未來相關政策參考。3.歸納台南市推行方案過程中之經驗,給予其他縣市營養午餐方案之啟發。研究方法採用文獻檢閱法及深入訪談法等質性方法蒐集相關資料,以利對於該市營養午餐政策方案的形成因素、目標設定與政策要素(內容)等進行相關研究與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台南市在營養午餐問題建構的有其獨特性外,分析其營養午餐及食物教育方案的決策因素為,除了參考日本相關政策外,尚有主觀條件(立法與行政互動下的政策創新、首長對於城市發展考量、縣市合併後的發展策略),與該市具備客觀條件(城市發展背景、農產資源條件、在地食材與低碳城市概念的結合) 等因素。在上述問題意識與目標設定下,制定「台南市學校午餐自治條例」,並受到台灣原本實施營養午餐(採購制度、辦理模式)、相關制度(農產銷管道)的環境結構影響下,逐步規劃出台南目前營養午餐方案行政措施。研究發現,台南市推行營養午餐方案一年多後,在各行動者的論述影響下,除了原本支持在地農業目標外的(食物)教育內涵更加明確。
在地食材改變了原有營養午餐的政策模式,帶來改善採購制度弊端、增加學校教育實踐性及政策與行政模式下的創新。研究建議台南市政府可在營養午餐推行在地食材上,多發揮教育意涵與制度(組織)化的思考。更重要的是,藉此經驗啟發其他縣市(中央)政府重新思考營養午餐的意涵與目標設定,規模性讓在地食材與食物教育在營養午餐方案中充分發揮其多重意涵與效益。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3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政策設計理論相關文獻 8
第二節 營養午餐(學校午餐)制度沿革及相關研究 14
第三節 相關名詞解釋 26
第三章 研究設計 28
第一節 研究方法 28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0
第三節 研究架構 33
第四節 研究流程 34
第五節 研究限制 35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結果大綱 36
第一節 台南市營養午餐推廣在地食材 36
第二節 台南市食物教育於校園活動之應用 69
第三節 台南市營養午餐經驗之政策啟發 7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1
第一節 結論 8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6
參考文獻 89
附錄一 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中小學校辦理學校午餐應行注意事項 92
附錄二-台南市教育局督學訪談大綱 96
附錄三 台南市食育示範小學校長訪談大綱 97
附錄四 台北市文山區國民小學營養師訪談大綱 99
附錄五 台南市在地食材申請登記簿在地食材-產地標示標籤申請登記簿 100
附錄六 臺南市學校午餐自治條例逐條說明 101
附錄七 台南市在地食材政策執行報告書 104
zh_TW
dc.format.extent 2701701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256017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食物教育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在地食材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營養午餐zh_TW
dc.title (題名) 台南市食物教育與在地食材營養午餐政策之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study of nutritional lunch policy with food education and applying local food materials in Tainan City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王金惠(2008)。「雲嘉南地區國小教師營養午餐知覺與營養教育實施之研究」,台南科技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班。
公視獨立特派員(2011)。日式校園備餐,2011年3月28日,取自網址:http://www.peopo.org/innews/post/79259
石偉勳(2012),「宜蘭縣實施在地食材計畫之邏輯研究」,國立中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碩士論文
台南市政府農業局網站: 農漁林畜概況
網址:(http://www.tainan.gov.tw/agron/page.asp?nsub=B5A000)
台南市教育局中程實施計畫103年-106年(2013),取自台南市政府網站,公開資訊。網址:http://boe.tn.edu.tw/boe/wSite/public/Attachment/f1378689301834.pdf
台南市教育局103年度施政計畫(2014),取自台南市政府網站,公開資訊。網址:http://boe.tn.edu.tw/boe/wSite/public/Attachment/f1390977232253.pdf
朱芷君(2007)。「食育革命 日本小學生的微笑餐桌」,康健雜誌101期。
余宛如(2011)。「校園食育,是學校責無旁貸的社會責任。上下游,取自網址:http://www.newsmarket.com.tw/blog/26
何榮幸等(2011)。「我的小革命:永續生活」(初版),台灣:八旗文化。
汪復進(2004)。營養午餐供應商評估模式之建立 : 以台北地區HACCP先期輔導認證之廠商為例,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硏究所。
呂笖榕(2011)。「親愛的孩子,你的午餐吃些什麼」。上下游,取自網址:http://www.newsmarket.com.tw/blog/2406/
汪文豪。2012「健全的食育,才有完善的五育」
取自網址:http://www.newsmarket.com.tw/blog/2750/
汪文豪。2012 「孩子的未來,碗中的現在 [下] 食育+環教=開創校園午餐無限可能」。取自網址: http://we-report.org/node/179/report
吳進義(2011)。「國中生對營養午餐滿意度調查之研究-以臺北市立國中為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兩岸關係與安全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林薇,周麗端(1989)。營養午餐之營養教學對國小營養課程教學效果之硏究,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台北市。
林秀美(2011)。「蔬食無肉日對營養午餐滿意度影響之研究-以高雄市某國中為例」,義守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林嘉琪(2008)。「把關健康 中小學營養師擴編」,2008年7月5號,聯合報新聞網,取自網址: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134738
林水波、張世賢(1982)。公共政策。台北:五南
林美伶(2010)。零體罰政策執行成效之研究:以苗栗市建功國民小學為例,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南貞子(1995)。臺灣與韓國營養午餐實施之比較硏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硏究所。
洪嘉仁、汪附近、王世榮(2009)。台北市公立國小公辦民營午餐承包商招標評選之探討,南亞學報第二十九期,頁469-497。
涂盛發(2003)。國民小學辦理營養午餐關鍵成功因素之硏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硏究所。
夏耘(2013),「打造適合移居的光榮大台南--台南市長賴清德訪談紀要」,台灣思想坦克 ,2013年12月號,頁42-49。
許銘欽(1995)。學童午餐何去何從,從日本的學校給食制度談起,教師天地。頁38~41。
許麗燕(2003)。臺北縣國民小學辦理午餐之硏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硏究所。
莊佩偉(2007)。臺北市立國小設有中央廚房公辦民營午餐承包商招標評選之探討,輔仁大學/餐旅管理學系碩士班。
莊文忠(1997)。政策設立理論的建構:全面(Holicstic)觀點初探,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
曾希若(2005)。國民旅遊卡政策設計與執行評估之研究,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碩士班。
曾宇良;顏建賢;莊翰華;吳璚(2012)。食育之農業體驗活動對大學生影響之探究-以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學生為例,農業推廣文彙57輯,頁121-136。
陳秀梅(2006)。中部地區國民小學不同營養午餐經營模式之調查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
陳秀子(2010)。國小營養午餐免費發放問題的探討:以高雄縣某鄉鎮為例,義守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系碩士班。
陳正芬譯,Jane Goodall著(2007)。《用心飲食》。臺北市。大塊出版。
張貴霖(2009)。國中生營養午餐滿意度調查,中華大學/應用統計學系碩士班。
張書寧(2009)。花蓮縣學校營養午餐食物里程之研究-以鳳林及萬榮地區合辦民營為例。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碩士班。
農業觀察誌,2012/3/17
網址:(http://farmer-free.blogspot.tw/2012/01/blog-post_17.html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http://www.edu.tw/
游斐靖(2007)。新竹市國中免費營養午餐之研究。,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所碩士班。
詹勇雄(2008)。學校營養午餐秘書選用當地生產食材態度意願之探討-以中部縣市公辦公營午餐學校為例。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推廣研究所。
萬麗君(2012)。臺中市國民小學選擇營養午餐經營模式之分析─自辦v.s.公辦民營。南華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公共政策研究碩士班。
楊惠芳(2009)。教部補助增聘學校營養師 後年將達500人。2009年12月22日,取自網址:http://www.mdnkids.com/info/news/content.asp?Serial_NO=64962
廖繼誠(2006)。台中縣國民小學提供營養午餐組織模式之研究,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
新竹市載熙國小、竹光國中爆發學生營養午餐食物中毒事件調查報告(2010)取自網址:http://humanrights.cy.gov.tw/AP_HOME/Op_Upload/eDoc/%E8%AA%BF%E6%9F%A5%E5%A0%B1%E5%91%8A/100/1000000310990801718%E5%85%AC%E5%B8%83%E7%89%88.pdf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營養教育網,取自網址:(http://eatingright.tp.edu.tw/yingyang_new/main.php?id=15309)
蔡金蘭(2010)。屏東縣國小六年級學童營養午餐廚餘認知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所碩士班。
顏斌宇(2007)。國中生營養午餐之滿意度分析,中華大學/應用數學學所碩士班。
戴秀霞(2007)。「臺北市國民小學中央廚房委外承包商其營養師核心能力重要性之探討」,輔仁大學/餐旅管理學系碩士班。
劉坤億(2005)。從政策設計觀點檢視我國行政機關績效獎金制度,人事月刊,41期,頁12-18。
蘇瑞祥,1997。「政策設計在政策過程中的問題與對策之研究-以彰化縣溪州垃圾焚化廠興建計畫為例」,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碩士班。
蘇偉業〈譯〉(2010)。公共政策入門(Kevin B. Smith / Christopher W. Larimer),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2012)。100年食物安全與防治年報。取置網址: http://www.fda.gov.tw/upload/133/2012110909254539902.pdf


二、英文文獻
A.L. Schneider & H. Ingram(1997)。Policy design for democracy。Lawewnce, KA: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Ingram , Helen ,Anne L. Schneider, and Peter deLeon.(2007)。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Policy Design., In Theory of policy Preocess.2nd ed., ed. paul A.Sabatier,p93-p126.Boulder,CO:Westview Press.。
Eldeman,Murray1990.Constructing the Political Spectacl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tone Deborah.2002.Policy Paradox : The Art of Political Decision Making. New York: W.W. Norton.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