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NSC Project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從實驗的角度看The Paradox of Voting
其他題名 The Paradox of Voting---Another Perspective from Experiments
作者 徐麗振;周德宇
貢獻者 財政研究所
關鍵詞 投票矛盾;免費使用
Paradox of voting;Free-riding
日期 1998
上傳時間 21-Aug-2014 17:34:34 (UTC+8)
摘要 自Downs (1957)以來,理性投票人理論所預期的在大規模選舉中的零投票率與現實情況相矛盾的現象,一直是經濟學家所思考及所欲解決的問題。投票理論中的instrumentaltheory只著重於分析選舉結果對選民所帶來的直接利益,因此此理論預期若存在有任何不可忽略的投票成本,一理性的選民不會去投票。投票理論中的expressive theory卻強調除了選舉結果以外,選民亦由投票的行為本身獲得效用。雖然從事公共選擇研究的學者們致力於就理論及實證的角度,企圖解答投票行為的本身是否帶給選民效用,以及投票行為背後的真正誘因,但截至目前為止,仍無一致的結論。我們發現以上所描述的選舉的矛盾,與公共經濟學中私人提供公共財的文獻,有非常類似之處。私人提供公共財文獻中的purealtruism model假設捐贈人只由全社會的總捐贈得到效用,而不從自身的捐贈得到效用。基於此一假設,pure altruism model所得到的結論是當經濟體系擴大時,捐贈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以及每人捐贈都將趨近於零。但很顯然的此一結論與現實社會中慈善事業普遍存在,且捐贈人口龐大及每人捐贈額明顯高於零的現象相矛盾。許多理論與實證研究嘗試去解釋此一捐贈矛盾,但與選舉矛盾不同的是,許多研究亦嘗試用實驗方法去解釋捐贈理論與個人行為間的不一致。經由私人提供公共財文獻的啟發,我們試圖借助於實驗方法,期能對選舉的矛盾提出一合理的解釋。此一研究計畫共分為兩部份,第一個實驗檢驗投票人是否會從投票的過程中學習到不去投票才是理性的行為,正如投票理論中的instrumentaltheory所預期一般。第二個實驗係假設若選民本身的投票行為亦帶給選民效用,則投票行為背後的"正" (positive)的動機,如social norms,或"負"(negative)的動機,如socialsanctions,何者產生的投票率較趨近於現實情況中的投票率。
關聯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計畫編號NSC87-2415-H004-014
資料類型 report
dc.contributor 財政研究所en_US
dc.creator (作者) 徐麗振;周德宇zh_TW
dc.date (日期) 199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1-Aug-2014 17:34:34 (UTC+8)-
dc.date.available 21-Aug-2014 17:34:3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1-Aug-2014 17:34:34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9162-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自Downs (1957)以來,理性投票人理論所預期的在大規模選舉中的零投票率與現實情況相矛盾的現象,一直是經濟學家所思考及所欲解決的問題。投票理論中的instrumentaltheory只著重於分析選舉結果對選民所帶來的直接利益,因此此理論預期若存在有任何不可忽略的投票成本,一理性的選民不會去投票。投票理論中的expressive theory卻強調除了選舉結果以外,選民亦由投票的行為本身獲得效用。雖然從事公共選擇研究的學者們致力於就理論及實證的角度,企圖解答投票行為的本身是否帶給選民效用,以及投票行為背後的真正誘因,但截至目前為止,仍無一致的結論。我們發現以上所描述的選舉的矛盾,與公共經濟學中私人提供公共財的文獻,有非常類似之處。私人提供公共財文獻中的purealtruism model假設捐贈人只由全社會的總捐贈得到效用,而不從自身的捐贈得到效用。基於此一假設,pure altruism model所得到的結論是當經濟體系擴大時,捐贈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以及每人捐贈都將趨近於零。但很顯然的此一結論與現實社會中慈善事業普遍存在,且捐贈人口龐大及每人捐贈額明顯高於零的現象相矛盾。許多理論與實證研究嘗試去解釋此一捐贈矛盾,但與選舉矛盾不同的是,許多研究亦嘗試用實驗方法去解釋捐贈理論與個人行為間的不一致。經由私人提供公共財文獻的啟發,我們試圖借助於實驗方法,期能對選舉的矛盾提出一合理的解釋。此一研究計畫共分為兩部份,第一個實驗檢驗投票人是否會從投票的過程中學習到不去投票才是理性的行為,正如投票理論中的instrumentaltheory所預期一般。第二個實驗係假設若選民本身的投票行為亦帶給選民效用,則投票行為背後的"正" (positive)的動機,如social norms,或"負"(negative)的動機,如socialsanctions,何者產生的投票率較趨近於現實情況中的投票率。en_US
dc.format.extent 135 bytes-
dc.format.mimetype text/html-
dc.language.iso en_US-
dc.relation (關聯)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en_US
dc.relation (關聯) 計畫編號NSC87-2415-H004-014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投票矛盾;免費使用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Paradox of voting;Free-ridingen_US
dc.title (題名) 從實驗的角度看The Paradox of Votingzh_TW
dc.title.alternative (其他題名) The Paradox of Voting---Another Perspective from Experiments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repor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