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比較法觀點論我國網路服務提供者著作權間接責任及責任限制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Legal Issue of the Indirect Infringement and the Limitation of Responsibilities Regulations of Copyright
作者 張中愷
Chang, Chung Kai
貢獻者 李治安
Lee, Jyh An
張中愷
Chang, Chung Kai
關鍵詞 間接侵權
輔助侵權
代理侵權
侵權責任法
卡拉OK法理
法理上之作為義務
著作權法第六章之一
避風港規則
通知及移除程序
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
網路服務提供者責任限制法
indirect infringement
contributory infringement
vicarious infringement
tort liability law
karaoke doctrine
safe harbor doctrine
notice-take down
provider liability limitation act
日期 2013
上傳時間 25-Aug-2014 15:25:06 (UTC+8)
摘要   網路於現代社會中之快速發展實際上有賴於網路服務提供者提供之各項重要服務,使用者運用這些服務傳遞各種資訊亦使網路使用人口大幅上升。惟網路服務亦可能被用作侵害權利之途徑,藉由網路快速且大量傳遞之特性,使用者可能藉由網路流通侵權資訊並產生大規模之侵害。另由於網路服務使用者通常隱藏於虛擬帳號之下,且相對於網路服務提供者通常清償能力較低。故權利人通常偏向追究網路服務提供者法律責任 。惟若令網路服務提供者動輒承擔法律責任,不僅可能使網路服務提供者卻步於提供服務,亦可能使之對其服務上之資訊流通作嚴格控管以致產生額外成本且營運效率低落,實不利於網路產業發展。如何權衡權利人權利之保護與網路之發展,為本文所研究之主要目標。

  我國參考美國相關規定制定著作權法第六章之一之網路服務提供者民事免責事由。惟由於我國並未有如同美國一般之明確間接侵權責任類型。直接移植之下造成部分免責條款並未有對應之歸責類型。加上部分判決對於免責規定之錯誤理解,甚至反而可能有增加網路服務提供者義務之嫌。

  本文以比較法之觀點,首先就網路服務提供者所可能承擔之責任類型以我國之現行規定與美國、中國大陸、日本之相關規定作類比,期能為網路服務提供者之責任承擔方面歸納出合適於我國之規定。就網路服務提供者責任限制部分,本文亦擬探討美國之避風港規則(safe harbor)以及深受該規定影響之中國大陸以及日本之相關網路服務提供者免責條款為一系列之討論。於結論部分,本文總結網路服務提供者責任承擔之可能立法方向,另對於著作權法第六章之一之現行規定部分,本文亦提出具體之修法建議。
The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or the ISP may be one of the major factors that contributed to the widely spread of the use of internet in the modern society.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ISP became breeding ground for numerous crimes. In terms of copyright infringement, with the instant delivery nature of internet, an infringer can easily produce a large scale of massive infringements in a split second. While as the direct infringer can hardly compensate the enormous damages, the copyright holders tend to take legal action toward ISP (secondary liability), which, on the contrary is more likely to be able to make reasonable compensation. However, if the responsibilities are overwhelmingly imposed to the ISP, the incentive of providing internet service may lessen as a result and thus harm the internet related industries as a whole.

The regulations in Taiwan related to the mentioned issue are listed in the 1st section of the 6th chapter. The regulations were amended referring to the DMCA 512 of the U.S. code. In Taiwan, though we do have comparatively complete regulations limiting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ISP, we do not have clear definition of secondary liability in terms of copyright infringement. The article 185 of the civil code in Taiwan defining the liability of joint tortfeasors may be a possible approach to clarify the liability of ISP under the kind of circumstances. However, since no civil judgment has been made so far, whether the article is applicable still remain vague.

Problems arose when the regulations came into application. When there is no clear responsibility, the existence of the regulations of responsibility limitation itself does not make much sense. Moreover, with misinterpretation of the nature of responsibility limitation regulations by some judges who defined them as much like obligations that ISP must follow, the regulations somehow imposed extra burden to the ISP.

This article compared the related regulations of the U.S., China and Japan an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those in these countries. As a conclusion, this article gave precise legislative suggestions to the copyright law of Taiwan.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一)專書(姓氏筆畫排序)
1.王澤鑑,侵權行為法(二)-特殊侵權行為,元照,2006年7月。
2.姚志明,侵權行為法,元照,2011年1月。
3.蕭雄淋,著作權法論,五南,2010年8月。

(二)期刊論文(姓氏筆畫排序)
1.王怡蘋,著作權法關於網路服務提供者之民事免責規範,月旦法學雜誌,第173期,2009年10月。
2.王勝明主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編,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釋義,2010年。
3.王遷,再論”信息定位服務者提供者”間接侵權的認定,知識產權,第4期,2007年。
4.王遷,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中”避風港”規則的效力,知識產權,第6期,2010年。
5.王遷,視頻分享網站著作權侵權問題再研究,法商研究,第1期,2010年。
6.王遷、王凌紅,知識產權間接侵權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
7.王艷芳,《關於審理侵害信息網絡傳播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人民司法(應用),第9期,2013年。
8.司曉、費蘭芳,電子商務平台服務提供者的商標間接侵權責任探析,知識產權,第3期,2012年。
9.石必勝,認定網絡服務提供者侵害知識產權的基本思路,科技與法律,第5期,2013年。
10.朱丹,過錯認定及其著作權侵權賠償責任,人民司法,2013年。
11.朱冬,知識產權間接侵權中停止侵害適用的障礙及克服,法學家,第5期,2012年。
12.朱彥君,試論”避風港”規則的司法適用,科技與法律,第3期,2012年。
13.李治安,失衡的承諾: 著作權責任避風港規範之立法政策評析,國立台灣大學法學論叢,第43卷,第1期,2014年3月。
14.沈宗倫,對於我國著作權法關於網路服務提供者民事責任豁免立法之初步評析,中正財經法學,創刊號,2010年。
15.林利芝,狐狸踢到鐵板-評臺灣板橋地方法院九十八年度重易字第四號判決(Foxy案),月旦法學雜誌,第189期,2011年2月。
16.林誠二,共同危險行為之構成與界限,台灣本土法學雜誌,105期,2008年4月。
17.姚信安,從美國法角度探討我國著作權民事間接侵權責任相類制度,中正財經法學,第2期,2011年1月。
18.姚信安,論我國著作權網路服務提供者責任規範之發展與實踐,科技法學評論,8卷2期,2011年。
19.張玲,論專利侵權訴訟中的停止侵權民事責任及其完善,法學家,第4期,2011年。
20.梅夏英、劉明,網絡侵權歸責的現實制約及價值考量,法律科學,第2期,2013年。
21.章忠信,二〇〇九年新修正著作權法簡析-網路服務提供者之責任限制,月旦法學雜誌,第173期,2009年10月。
22.稅海舟,”避風港原則”下《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第22條批判,科技創新與知識產權,第3期,2012年。
23.馮震宇,從間接侵權責任與三振條款立法看ISP責任之商榷,月旦民商法雜誌,第38期,2012年12月。
24.楊明,”間接侵權”辨: 從”百度、雅虎案”說開去,網絡法律評論,第1期,2009年。
25.劉國讚,美國專利間接侵權實務對我國專利法導入間接侵權之啟示,政大智慧財產評論,第7卷2期,2009年。
26.謝冠斌、史學清,網絡搜索服務商過錯責任的合理界定,知識產權,第1期,2008年。

英文文獻

專書(英文首字母排序)
1.LINDA. TANCS, Understanding Copyright Law, Oceana, 2009.
2.MARSHALL LEAFFER, Understanding Copyright Law 4th ed, Lexis Nexis, 2005.
3.ROGER E. SCHECHTER& JOHN R. THOMAS, Principles of Copyright Law, St. Paul, Thomson/West, 2010.
4.STEPHAN M. MCJOHN, Copyright Examples & Explanations, New York, Aspen Publishers, 2009.

日文文獻

(一)專書(JIS碼排序)
1.三山裕三,著作権法詳說 : 判例で読む16章,第8版,雄松堂,2010年。
2.半田正夫,著作権法槪說,第14版,法学書院,2009年。
3.田村善之,著作権法概說,第2版,有斐閣,2001年。
4.作花文雄,著作権法槪論,改訂版,放送大学教育振興会,2010年。

(二)期刊論文(JIS碼排序)
1.総務省,プロバイダ責任制限法について,2013年。
2.大村真一,プロバイダ責任制限法の概要,NBL,第964期,2011年11月。
3.池田秀敏,著作権侵害とインタネット掲示板管理者の責任,信州大學法學論集,第7期,2006年。
4.中川文憲,プロバイダ責任制限法に関する一考察~著作権からのアプローチ~,オピニオン,2012年11月。
5.長瀬貴志,プロバイダ等の作為義務に関する裁判例の概要,NBL,第965期,2011年11月。
6.長谷部恭男等,プロバイダ責任制限法検証WG提言,2011年6月。
7.田村善之,著作権の間接侵害,知的財産法政策学研究,26期,2010年。
8.入江勤,著作物利用行為に加担する者の責任―著作権における間接侵害の再考,立命館法政論集,第3號,2005年。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
99652011
1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65201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李治安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Lee, Jyh A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張中愷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ang, Chung Kaien_US
dc.creator (作者) 張中愷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ang, Chung Kaien_US
dc.date (日期) 201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5-Aug-2014 15:25:06 (UTC+8)-
dc.date.available 25-Aug-2014 15:25:0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5-Aug-2014 15:25:06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965201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924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652011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網路於現代社會中之快速發展實際上有賴於網路服務提供者提供之各項重要服務,使用者運用這些服務傳遞各種資訊亦使網路使用人口大幅上升。惟網路服務亦可能被用作侵害權利之途徑,藉由網路快速且大量傳遞之特性,使用者可能藉由網路流通侵權資訊並產生大規模之侵害。另由於網路服務使用者通常隱藏於虛擬帳號之下,且相對於網路服務提供者通常清償能力較低。故權利人通常偏向追究網路服務提供者法律責任 。惟若令網路服務提供者動輒承擔法律責任,不僅可能使網路服務提供者卻步於提供服務,亦可能使之對其服務上之資訊流通作嚴格控管以致產生額外成本且營運效率低落,實不利於網路產業發展。如何權衡權利人權利之保護與網路之發展,為本文所研究之主要目標。

  我國參考美國相關規定制定著作權法第六章之一之網路服務提供者民事免責事由。惟由於我國並未有如同美國一般之明確間接侵權責任類型。直接移植之下造成部分免責條款並未有對應之歸責類型。加上部分判決對於免責規定之錯誤理解,甚至反而可能有增加網路服務提供者義務之嫌。

  本文以比較法之觀點,首先就網路服務提供者所可能承擔之責任類型以我國之現行規定與美國、中國大陸、日本之相關規定作類比,期能為網路服務提供者之責任承擔方面歸納出合適於我國之規定。就網路服務提供者責任限制部分,本文亦擬探討美國之避風港規則(safe harbor)以及深受該規定影響之中國大陸以及日本之相關網路服務提供者免責條款為一系列之討論。於結論部分,本文總結網路服務提供者責任承擔之可能立法方向,另對於著作權法第六章之一之現行規定部分,本文亦提出具體之修法建議。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e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or the ISP may be one of the major factors that contributed to the widely spread of the use of internet in the modern society.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ISP became breeding ground for numerous crimes. In terms of copyright infringement, with the instant delivery nature of internet, an infringer can easily produce a large scale of massive infringements in a split second. While as the direct infringer can hardly compensate the enormous damages, the copyright holders tend to take legal action toward ISP (secondary liability), which, on the contrary is more likely to be able to make reasonable compensation. However, if the responsibilities are overwhelmingly imposed to the ISP, the incentive of providing internet service may lessen as a result and thus harm the internet related industries as a whole.

The regulations in Taiwan related to the mentioned issue are listed in the 1st section of the 6th chapter. The regulations were amended referring to the DMCA 512 of the U.S. code. In Taiwan, though we do have comparatively complete regulations limiting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ISP, we do not have clear definition of secondary liability in terms of copyright infringement. The article 185 of the civil code in Taiwan defining the liability of joint tortfeasors may be a possible approach to clarify the liability of ISP under the kind of circumstances. However, since no civil judgment has been made so far, whether the article is applicable still remain vague.

Problems arose when the regulations came into application. When there is no clear responsibility, the existence of the regulations of responsibility limitation itself does not make much sense. Moreover, with misinterpretation of the nature of responsibility limitation regulations by some judges who defined them as much like obligations that ISP must follow, the regulations somehow imposed extra burden to the ISP.

This article compared the related regulations of the U.S., China and Japan an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those in these countries. As a conclusion, this article gave precise legislative suggestions to the copyright law of Taiwan.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6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6
第二節 研究方法 8
第一項 比較法 8
第二項 文獻分析法 8
第三節 本文架構 9
第二章 網路服務提供者之責任承擔 10
第一節 我國法制探討 10
第一項 共同侵權行為 10
第二項 共同加害行為 11
第三項 造意行為 13
第四項 幫助行為 14
第五項 視為侵害著作權 15
第二節 美國法制探討 16
第一項 代理侵權 17
第二項 輔助侵權 19
第三項 誘引侵權 20
第四項 小結 22
第三節 中國大陸法制探討 24
第一項 間接侵權責任型態(一) 26
第二項 間接侵權責任型態(二) 29
第一款 主觀要件 29
第二款 客觀要件 31
第三項 停止侵權責任 32
第四項 小結 34
第四節 日本法制探討 35
第一項 間接侵權責任型態 36
第二項 卡拉OK法理於網路環境下之衍生適用 39
第三項 停止侵害責任 44
第四項 小結 45
第三章 網路服務提供者侵權責任之限制 47
第一節 我國法制探討 48
第一項 規範主體 49
第二項 門檻要件 50
第三項 類型化網路服務提供者之免責事由 52
第一款 對涉侵權行為不知情 52
第二款 對資訊之被動不干涉立場 54
第三款 未直接自使用者之侵權行為獲有財產上利益 55
第四款 通知及移除程序 55
第一目 網路服務提供者民事免責事由實施辦法第4條 56
第二目 移除程序與反通知 59
第二節 美國法制探討 60
第一項 規範主體 61
第二項 門檻要件 62
第三項 避風港規則 63
第一款 通知及移除程序 64
第四項 小結 66
第三節 中國大陸法制探討 67
第一項 侵權責任法第36條 67
第一款 規範主體 68
第二款 體系解釋之問題 68
第三款 侵權責任法第36條之定性 70
第四款 主觀要件 72
第五款 侵權責任法第36條之問題探討 73
第二項 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第22條 74
第一款 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第22條之定性 74
第二款 對於資訊內容之被動及不干涉 75
第三款 主觀要件 77
第四款 獲利條款 78
第五款 通知和移除程序 80
第三項 小結 82
第四節 日本法制探討 83
第一項 規範主體 85
第二項 是否明確化作為義務 86
第三項 網路服務提供者責任限制法第3條之定性 87
第四項 主觀要件 88
第五項 通知及移除程序 90
第六項 網路服務提供者責任限制法制定後「作為義務」概念之發展 91
第七項 小結 93
第四章 總結─各國法制比較 94
第一節 網路服務提供者責任之承擔 94
第二節 網路服務提供者責任之限制 98
第五章 結論 102
第一節 間接侵權責任之確立 102
第一項 輔助侵權及共同侵權類型 102
第二項 誘引侵權類型 103
第三項 代理侵權類型 104
第四項 停止侵害請求權 105
第二節 網路服務提供者之民事免責事由 106
第一項 對資訊之被動與不干涉立場 106
第二項 通知及移除程序 107
參考文獻 110
中文文獻 110
英文文獻 113
日文文獻 113
zh_TW
dc.format.extent 1078163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65201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間接侵權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輔助侵權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代理侵權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侵權責任法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卡拉OK法理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法理上之作為義務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著作權法第六章之一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避風港規則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通知及移除程序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網路服務提供者責任限制法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indirect infringement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ontributory infringement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vicarious infringement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ort liability law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karaoke doctrin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afe harbor doctrin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notice-take dow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provider liability limitation acten_US
dc.title (題名) 比較法觀點論我國網路服務提供者著作權間接責任及責任限制zh_TW
dc.title (題名)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Legal Issue of the Indirect Infringement and the Limitation of Responsibilities Regulations of Copyright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一)專書(姓氏筆畫排序)
1.王澤鑑,侵權行為法(二)-特殊侵權行為,元照,2006年7月。
2.姚志明,侵權行為法,元照,2011年1月。
3.蕭雄淋,著作權法論,五南,2010年8月。

(二)期刊論文(姓氏筆畫排序)
1.王怡蘋,著作權法關於網路服務提供者之民事免責規範,月旦法學雜誌,第173期,2009年10月。
2.王勝明主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編,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釋義,2010年。
3.王遷,再論”信息定位服務者提供者”間接侵權的認定,知識產權,第4期,2007年。
4.王遷,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中”避風港”規則的效力,知識產權,第6期,2010年。
5.王遷,視頻分享網站著作權侵權問題再研究,法商研究,第1期,2010年。
6.王遷、王凌紅,知識產權間接侵權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
7.王艷芳,《關於審理侵害信息網絡傳播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人民司法(應用),第9期,2013年。
8.司曉、費蘭芳,電子商務平台服務提供者的商標間接侵權責任探析,知識產權,第3期,2012年。
9.石必勝,認定網絡服務提供者侵害知識產權的基本思路,科技與法律,第5期,2013年。
10.朱丹,過錯認定及其著作權侵權賠償責任,人民司法,2013年。
11.朱冬,知識產權間接侵權中停止侵害適用的障礙及克服,法學家,第5期,2012年。
12.朱彥君,試論”避風港”規則的司法適用,科技與法律,第3期,2012年。
13.李治安,失衡的承諾: 著作權責任避風港規範之立法政策評析,國立台灣大學法學論叢,第43卷,第1期,2014年3月。
14.沈宗倫,對於我國著作權法關於網路服務提供者民事責任豁免立法之初步評析,中正財經法學,創刊號,2010年。
15.林利芝,狐狸踢到鐵板-評臺灣板橋地方法院九十八年度重易字第四號判決(Foxy案),月旦法學雜誌,第189期,2011年2月。
16.林誠二,共同危險行為之構成與界限,台灣本土法學雜誌,105期,2008年4月。
17.姚信安,從美國法角度探討我國著作權民事間接侵權責任相類制度,中正財經法學,第2期,2011年1月。
18.姚信安,論我國著作權網路服務提供者責任規範之發展與實踐,科技法學評論,8卷2期,2011年。
19.張玲,論專利侵權訴訟中的停止侵權民事責任及其完善,法學家,第4期,2011年。
20.梅夏英、劉明,網絡侵權歸責的現實制約及價值考量,法律科學,第2期,2013年。
21.章忠信,二〇〇九年新修正著作權法簡析-網路服務提供者之責任限制,月旦法學雜誌,第173期,2009年10月。
22.稅海舟,”避風港原則”下《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第22條批判,科技創新與知識產權,第3期,2012年。
23.馮震宇,從間接侵權責任與三振條款立法看ISP責任之商榷,月旦民商法雜誌,第38期,2012年12月。
24.楊明,”間接侵權”辨: 從”百度、雅虎案”說開去,網絡法律評論,第1期,2009年。
25.劉國讚,美國專利間接侵權實務對我國專利法導入間接侵權之啟示,政大智慧財產評論,第7卷2期,2009年。
26.謝冠斌、史學清,網絡搜索服務商過錯責任的合理界定,知識產權,第1期,2008年。

英文文獻

專書(英文首字母排序)
1.LINDA. TANCS, Understanding Copyright Law, Oceana, 2009.
2.MARSHALL LEAFFER, Understanding Copyright Law 4th ed, Lexis Nexis, 2005.
3.ROGER E. SCHECHTER& JOHN R. THOMAS, Principles of Copyright Law, St. Paul, Thomson/West, 2010.
4.STEPHAN M. MCJOHN, Copyright Examples & Explanations, New York, Aspen Publishers, 2009.

日文文獻

(一)專書(JIS碼排序)
1.三山裕三,著作権法詳說 : 判例で読む16章,第8版,雄松堂,2010年。
2.半田正夫,著作権法槪說,第14版,法学書院,2009年。
3.田村善之,著作権法概說,第2版,有斐閣,2001年。
4.作花文雄,著作権法槪論,改訂版,放送大学教育振興会,2010年。

(二)期刊論文(JIS碼排序)
1.総務省,プロバイダ責任制限法について,2013年。
2.大村真一,プロバイダ責任制限法の概要,NBL,第964期,2011年11月。
3.池田秀敏,著作権侵害とインタネット掲示板管理者の責任,信州大學法學論集,第7期,2006年。
4.中川文憲,プロバイダ責任制限法に関する一考察~著作権からのアプローチ~,オピニオン,2012年11月。
5.長瀬貴志,プロバイダ等の作為義務に関する裁判例の概要,NBL,第965期,2011年11月。
6.長谷部恭男等,プロバイダ責任制限法検証WG提言,2011年6月。
7.田村善之,著作権の間接侵害,知的財産法政策学研究,26期,2010年。
8.入江勤,著作物利用行為に加担する者の責任―著作権における間接侵害の再考,立命館法政論集,第3號,2005年。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