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以策略行銷分析架構探討手作食品品牌從創意市集發跡的商業模式
Strategic Marketing Analysis of Handmade Food`s Business Model
作者 陳亞郁
貢獻者 巫立宇
陳亞郁
關鍵詞 策略行銷
外顯單位效益成本
資訊搜尋成本
專屬陷入成本
道德危機成本
創意市集
手作市集
手作食品
設計品牌
創業
日期 2014
上傳時間 1-Dec-2014 14:24:07 (UTC+8)
摘要 文創產業近年來在台灣受到重視,其中,孕育許多設計師的搖籃「創意市集」從2004年即在台灣各地逐漸萌芽,對沒有雄厚資本的設計師或創作者而言,從創意市集起步是常見的做法。隨著市集發展,市集裡的商品已經不再限於設計或創作類商品,自2009年起,以手工食品為主的創作者也開始在市集大放異彩。

許多設計類創作者在市集曝光後,被品牌或通路看中,進而成名或擁有自己的店面。然而,手工食品類的創作者卻無法直接複製設計類創作者的成功模式。產品有保存期限、運送不易以及台灣消費者的購買習慣和對食物習慣的口味等等的限制,皆使手工食品品牌經營相當不易。筆者自身也於2013年7月加入創意市集,持續維持半年的手工食品品牌創業計畫,透過親身體驗發現許多問題和難處。在沒有足夠行銷預算的情況下,手作食品品牌往往透過口碑行銷拓展客源,也會面臨理念難以傳達或消費者難以接受商品等問題。

因此,本研究選擇四個手工食品品牌,以質化訪談了解其品牌發展歷程,再透過策略行銷分析架構解析其創業路上遇到的各種策略成本-外顯單位效益成本(C1)、資訊搜尋成本(C2)、道德危機成本(C3)、專屬陷入成本(C4),企圖了解消費者在創意市集購買手作食品時考量的成本以及影響其購買動機的因素,歸納手作食品品牌透過創意市集創業的經營模式,以提供後續想進入市集發展的創業者參考。

以策略行銷分析架構分析後,本研究認為手工食品品牌創業時首要面對的問題是如何降低消費者的C2及C3,因為消費者需要先知道且信任品牌,才會進入評估C1的階段。左右C1的重要因素為商品特色,手作食品的特色不可以僅僅是手工製作,而應該要有獨特的產品口味或用料,才能帶給消費者別於一般食品的效益。最後,經營者與消費者的互動除了有助建立消費者對品牌的C4之外,也能透過消費者的人脈為品牌帶來更多發展機會。
參考文獻 1.邱志聖(2010),策略行銷分析:架構與實務應用(三版),台北:智勝文化。
2.王鵬凌、E Jay、陳怡如(2010),簡單生活的寧靜革命,台北:大塊文化。
3.Foufou / Gai & Joy (2008),帶著邦妮跑市集,台北,東觀國際文化。
4.李芝瑩(2008),台灣創意市集主辦單位創意氛圍形塑之研究—以四個創意市集主辦單位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
5.卓于庭(2012),從創意市集出發!「Rough2and粗手工」品牌建力與經營之經驗論,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系碩士論文。
6.施立芹(2007),創意市集工作者的行銷態度與行為之初探,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7.賴怡欣(2009),創意市集品牌研究—以八個個案品牌為例,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8.廖珍瑩(2007),創意市集之設計策略研究,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9.蕭瑀婕(2006),台灣創意市集生活美學與消費現象之研究:以Compo生活藝術狂歡節創意社群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
101355042
10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35504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巫立宇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陳亞郁zh_TW
dc.creator (作者) 陳亞郁zh_TW
dc.date (日期) 2014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Dec-2014 14:24:07 (UTC+8)-
dc.date.available 1-Dec-2014 14:24:0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Dec-2014 14:24:07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135504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1744-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企業管理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1355042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3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文創產業近年來在台灣受到重視,其中,孕育許多設計師的搖籃「創意市集」從2004年即在台灣各地逐漸萌芽,對沒有雄厚資本的設計師或創作者而言,從創意市集起步是常見的做法。隨著市集發展,市集裡的商品已經不再限於設計或創作類商品,自2009年起,以手工食品為主的創作者也開始在市集大放異彩。

許多設計類創作者在市集曝光後,被品牌或通路看中,進而成名或擁有自己的店面。然而,手工食品類的創作者卻無法直接複製設計類創作者的成功模式。產品有保存期限、運送不易以及台灣消費者的購買習慣和對食物習慣的口味等等的限制,皆使手工食品品牌經營相當不易。筆者自身也於2013年7月加入創意市集,持續維持半年的手工食品品牌創業計畫,透過親身體驗發現許多問題和難處。在沒有足夠行銷預算的情況下,手作食品品牌往往透過口碑行銷拓展客源,也會面臨理念難以傳達或消費者難以接受商品等問題。

因此,本研究選擇四個手工食品品牌,以質化訪談了解其品牌發展歷程,再透過策略行銷分析架構解析其創業路上遇到的各種策略成本-外顯單位效益成本(C1)、資訊搜尋成本(C2)、道德危機成本(C3)、專屬陷入成本(C4),企圖了解消費者在創意市集購買手作食品時考量的成本以及影響其購買動機的因素,歸納手作食品品牌透過創意市集創業的經營模式,以提供後續想進入市集發展的創業者參考。

以策略行銷分析架構分析後,本研究認為手工食品品牌創業時首要面對的問題是如何降低消費者的C2及C3,因為消費者需要先知道且信任品牌,才會進入評估C1的階段。左右C1的重要因素為商品特色,手作食品的特色不可以僅僅是手工製作,而應該要有獨特的產品口味或用料,才能帶給消費者別於一般食品的效益。最後,經營者與消費者的互動除了有助建立消費者對品牌的C4之外,也能透過消費者的人脈為品牌帶來更多發展機會。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1
第三節 研究目的 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4
第一節 創意市集的發展歷程 4
第二節 策略行銷分析架構 7
第三章 個案分析 11
第一節 CANIMAMA起司巧克力布朗尼 11
第二節 甜宇宙 26
第三節 鵝黃色甜點廚房 37
第四節 好日好作 50
第五節 手作食品品牌在創意市集的商業模式 55
第六節 手作食品品牌在創意市集的策略行銷架構分析 57
第四章 結論 67
第一節 研究結果及建議 67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建議 68
第六章 參考文獻 70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35504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策略行銷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外顯單位效益成本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資訊搜尋成本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專屬陷入成本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道德危機成本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創意市集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手作市集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手作食品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設計品牌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創業zh_TW
dc.title (題名) 以策略行銷分析架構探討手作食品品牌從創意市集發跡的商業模式zh_TW
dc.title (題名) Strategic Marketing Analysis of Handmade Food`s Business Model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邱志聖(2010),策略行銷分析:架構與實務應用(三版),台北:智勝文化。
2.王鵬凌、E Jay、陳怡如(2010),簡單生活的寧靜革命,台北:大塊文化。
3.Foufou / Gai & Joy (2008),帶著邦妮跑市集,台北,東觀國際文化。
4.李芝瑩(2008),台灣創意市集主辦單位創意氛圍形塑之研究—以四個創意市集主辦單位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
5.卓于庭(2012),從創意市集出發!「Rough2and粗手工」品牌建力與經營之經驗論,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系碩士論文。
6.施立芹(2007),創意市集工作者的行銷態度與行為之初探,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7.賴怡欣(2009),創意市集品牌研究—以八個個案品牌為例,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8.廖珍瑩(2007),創意市集之設計策略研究,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9.蕭瑀婕(2006),台灣創意市集生活美學與消費現象之研究:以Compo生活藝術狂歡節創意社群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