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出版產業轉型策略之研究-以鳴嵐個案為例
作者 韓佳宏
貢獻者 林柏生
韓佳宏
關鍵詞 出版產業轉型
出版產業創新
出版產業市場開拓
日期 2011
上傳時間 1-Apr-2015 10:08:52 (UTC+8)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灣出版業在逐漸進入成熟的市場飽和階段後所面臨的困境及其因應方式,並以鳴嵐國際智識股份有限公司為例。希望透過研究,探索出版產業之轉型策略。其研究目的如下:
     (一)針對出版業轉型及創新策略進行文獻探討,以奠立研究架構與實施步驟基礎。
     (二)分析出版產業現況及產業結構,以利研究標的的掌握。
     (三)探討個案公司訂定轉型策略之關鍵重要因素,以利整體績效呈現。
     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以個案方法研究為主,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1.出版應結合文教,發展課程與講座
     通路內除了販售書籍出版品以外,更以其為基礎,延伸發展出相關之活動、課程及講座等,以不同的呈現方式文化教育並將知識價值傳遞給消費者,重新培養民眾對閱讀及學習知識的興趣,使通路成為散播文化教育的平台。
     2.透過異業結合,提高活動品牌價值
     此文化教育通路透過與不同領域的知名產業結合,能藉以降低消費者對創新文化教育通路的道德危機成本及資訊搜尋成本,並藉由加乘雙方知名度,快速提升通路品牌形象與價值,為雙方帶來利益。
     3.持續開拓國際市場,增加經濟規模
     因各國對教育文化的需求會隨著時代進步而逐漸增加,故在大陸市場逐漸成熟且建立知名度後,便能將此文化教育通路拓點至國際市場,增加經濟規模的同時也能接觸不同出版市場,豐富通路的多樣化。
     4.重新定位為內容產業,並連結文創發展
     挑選符合市場需求之優質書籍,強調內容的重要性,以建立良好且高規格的品牌形象,並在此同時,與文創產業連結,致力於促進文化教育的創新與發展。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供出版產業以及後續研究參考之用。
壹、 研究緒論 1
     一、 背景動機 1
     (一) 背景 1
     (二) 動機 2
     二、 方向目的 3
     三、 研究方法 4
     (一) 質化研究定義 4
     (二) 質化研究的科學方法與理論 5
     (三) 個案研究方法 5
     四、 預期貢獻 7
     (一) 學術研究方面 7
     (二) 企業實務方面 7
     五、 研究流程 8
     貳、 文獻探討 8
     一、 創新理論 8
     二、 價值鏈理論 14
     (一) 價值鏈定義 14
     (二) 產業價值鏈 15
     (三) 價值鏈的垂直鏈結 17
     (四) 客戶的價值鏈 18
     (五) 圖書出版的價值鏈 18
     參、 產業環境分析 20
     一、 出版產業探討 20
     (一) 出版業的發展背景 20
     (二) 台灣地區出版業現況 21
     (三) 中國大陸出版業現況 22
     (四) 影響圖書業者經營因素 24
     (五) 兩岸出版環境差異 28
     (六) 未來趨勢 30
     二、 兩岸三地圖書消費分析 31
     (一) 台灣地區圖書消費行為 31
     (二) 中國大陸消費型態 32
     (三) 中國大陸圖書消費偏好 33
     三、 通路面之探討 38
     (一) 通路的發展背景 38
     (二) 出版通路的現況 40
     (三) 通路的未來趨勢 44
     四、 中國大陸社區學院發展 46
     肆、 個案分析 48
     一、 開發中國大陸市場 50
     二、 傳統體制崩解 51
     三、 活化溝通媒介 52
     四、 依經營模式分類: 56
     (一) 管理契約連鎖 56
     (二) 直營連鎖 57
     五、 依主要客群分類: 58
     (一) 封閉式文化教育通路 58
     (二) 開放式文化教育通路 59
     伍、 結論與建議 59
     一、 結論 59
     (一) 個案現況 59
     (二) 個案通路面評估 60
     (三) 個案轉型策略現況與未來發展評估 61
     (四) 轉型策略 61
     二、 建議 62
     (一) 對個案公司 62
     (二) 對未來研究 63
     參考文獻 65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1.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2.白錦門(1994),教育研究方法論文集,台北:台灣書店出版社。
     3.楊繼斌(2006),WiMax 服務之可行性研究:以破壞性創新理論分析Seeing What"s Next on WiMax,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碩士論文。
     4.何偉安(2004),跨國出版業與兩岸出版業的進入與合作模式之研究-以高等教育出版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國際高階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5.李明軒、邱如美譯(2001),「競爭優勢」,台北市,天下遠見,(Michael E, Porter,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
     6.司徒達賢(2001),策略管理新論:觀念架構與分析方法,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7.行政院新聞局(2010),2010圖書出版產業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二、英文文獻:
     1.Miller, W. L. & Crabtree, B.F. (1992).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1st ed.). London:Sage.
     2.Patton, M.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2nd ed.). Newbury Park, CA: Sage.
     3.Parker, I., (1992) Discourse dynamics: Critical analysis for social and individual psychology, London: Routledge.
     4.Lincoln, YS. & Guba, E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5.Schumpeter, J.A. (1954)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New York: Harpar and Row..
     6.Porter, M.E. (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New York: Free Pres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99932425
10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932425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柏生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韓佳宏zh_TW
dc.creator (作者) 韓佳宏zh_TW
dc.date (日期) 2011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Apr-2015 10:08:52 (UTC+8)-
dc.date.available 1-Apr-2015 10:08:5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Apr-2015 10:08:52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9932425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4281-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932425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0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灣出版業在逐漸進入成熟的市場飽和階段後所面臨的困境及其因應方式,並以鳴嵐國際智識股份有限公司為例。希望透過研究,探索出版產業之轉型策略。其研究目的如下:
     (一)針對出版業轉型及創新策略進行文獻探討,以奠立研究架構與實施步驟基礎。
     (二)分析出版產業現況及產業結構,以利研究標的的掌握。
     (三)探討個案公司訂定轉型策略之關鍵重要因素,以利整體績效呈現。
     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以個案方法研究為主,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1.出版應結合文教,發展課程與講座
     通路內除了販售書籍出版品以外,更以其為基礎,延伸發展出相關之活動、課程及講座等,以不同的呈現方式文化教育並將知識價值傳遞給消費者,重新培養民眾對閱讀及學習知識的興趣,使通路成為散播文化教育的平台。
     2.透過異業結合,提高活動品牌價值
     此文化教育通路透過與不同領域的知名產業結合,能藉以降低消費者對創新文化教育通路的道德危機成本及資訊搜尋成本,並藉由加乘雙方知名度,快速提升通路品牌形象與價值,為雙方帶來利益。
     3.持續開拓國際市場,增加經濟規模
     因各國對教育文化的需求會隨著時代進步而逐漸增加,故在大陸市場逐漸成熟且建立知名度後,便能將此文化教育通路拓點至國際市場,增加經濟規模的同時也能接觸不同出版市場,豐富通路的多樣化。
     4.重新定位為內容產業,並連結文創發展
     挑選符合市場需求之優質書籍,強調內容的重要性,以建立良好且高規格的品牌形象,並在此同時,與文創產業連結,致力於促進文化教育的創新與發展。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供出版產業以及後續研究參考之用。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壹、 研究緒論 1
     一、 背景動機 1
     (一) 背景 1
     (二) 動機 2
     二、 方向目的 3
     三、 研究方法 4
     (一) 質化研究定義 4
     (二) 質化研究的科學方法與理論 5
     (三) 個案研究方法 5
     四、 預期貢獻 7
     (一) 學術研究方面 7
     (二) 企業實務方面 7
     五、 研究流程 8
     貳、 文獻探討 8
     一、 創新理論 8
     二、 價值鏈理論 14
     (一) 價值鏈定義 14
     (二) 產業價值鏈 15
     (三) 價值鏈的垂直鏈結 17
     (四) 客戶的價值鏈 18
     (五) 圖書出版的價值鏈 18
     參、 產業環境分析 20
     一、 出版產業探討 20
     (一) 出版業的發展背景 20
     (二) 台灣地區出版業現況 21
     (三) 中國大陸出版業現況 22
     (四) 影響圖書業者經營因素 24
     (五) 兩岸出版環境差異 28
     (六) 未來趨勢 30
     二、 兩岸三地圖書消費分析 31
     (一) 台灣地區圖書消費行為 31
     (二) 中國大陸消費型態 32
     (三) 中國大陸圖書消費偏好 33
     三、 通路面之探討 38
     (一) 通路的發展背景 38
     (二) 出版通路的現況 40
     (三) 通路的未來趨勢 44
     四、 中國大陸社區學院發展 46
     肆、 個案分析 48
     一、 開發中國大陸市場 50
     二、 傳統體制崩解 51
     三、 活化溝通媒介 52
     四、 依經營模式分類: 56
     (一) 管理契約連鎖 56
     (二) 直營連鎖 57
     五、 依主要客群分類: 58
     (一) 封閉式文化教育通路 58
     (二) 開放式文化教育通路 59
     伍、 結論與建議 59
     一、 結論 59
     (一) 個案現況 59
     (二) 個案通路面評估 60
     (三) 個案轉型策略現況與未來發展評估 61
     (四) 轉型策略 61
     二、 建議 62
     (一) 對個案公司 62
     (二) 對未來研究 63
     參考文獻 65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壹、 研究緒論 1
     一、 背景動機 1
     (一) 背景 1
     (二) 動機 2
     二、 方向目的 3
     三、 研究方法 4
     (一) 質化研究定義 4
     (二) 質化研究的科學方法與理論 5
     (三) 個案研究方法 5
     四、 預期貢獻 7
     (一) 學術研究方面 7
     (二) 企業實務方面 7
     五、 研究流程 8
     貳、 文獻探討 8
     一、 創新理論 8
     二、 價值鏈理論 14
     (一) 價值鏈定義 14
     (二) 產業價值鏈 15
     (三) 價值鏈的垂直鏈結 17
     (四) 客戶的價值鏈 18
     (五) 圖書出版的價值鏈 18
     參、 產業環境分析 20
     一、 出版產業探討 20
     (一) 出版業的發展背景 20
     (二) 台灣地區出版業現況 21
     (三) 中國大陸出版業現況 22
     (四) 影響圖書業者經營因素 24
     (五) 兩岸出版環境差異 28
     (六) 未來趨勢 30
     二、 兩岸三地圖書消費分析 31
     (一) 台灣地區圖書消費行為 31
     (二) 中國大陸消費型態 32
     (三) 中國大陸圖書消費偏好 33
     三、 通路面之探討 38
     (一) 通路的發展背景 38
     (二) 出版通路的現況 40
     (三) 通路的未來趨勢 44
     四、 中國大陸社區學院發展 46
     肆、 個案分析 48
     一、 開發中國大陸市場 50
     二、 傳統體制崩解 51
     三、 活化溝通媒介 52
     四、 依經營模式分類: 56
     (一) 管理契約連鎖 56
     (二) 直營連鎖 57
     五、 依主要客群分類: 58
     (一) 封閉式文化教育通路 58
     (二) 開放式文化教育通路 59
     伍、 結論與建議 59
     一、 結論 59
     (一) 個案現況 59
     (二) 個案通路面評估 60
     (三) 個案轉型策略現況與未來發展評估 61
     (四) 轉型策略 61
     二、 建議 62
     (一) 對個案公司 62
     (二) 對未來研究 63
     參考文獻 65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932425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出版產業轉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出版產業創新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出版產業市場開拓zh_TW
dc.title (題名) 出版產業轉型策略之研究-以鳴嵐個案為例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1.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2.白錦門(1994),教育研究方法論文集,台北:台灣書店出版社。
     3.楊繼斌(2006),WiMax 服務之可行性研究:以破壞性創新理論分析Seeing What"s Next on WiMax,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碩士論文。
     4.何偉安(2004),跨國出版業與兩岸出版業的進入與合作模式之研究-以高等教育出版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國際高階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5.李明軒、邱如美譯(2001),「競爭優勢」,台北市,天下遠見,(Michael E, Porter,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
     6.司徒達賢(2001),策略管理新論:觀念架構與分析方法,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7.行政院新聞局(2010),2010圖書出版產業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二、英文文獻:
     1.Miller, W. L. & Crabtree, B.F. (1992).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1st ed.). London:Sage.
     2.Patton, M.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2nd ed.). Newbury Park, CA: Sage.
     3.Parker, I., (1992) Discourse dynamics: Critical analysis for social and individual psychology, London: Routledge.
     4.Lincoln, YS. & Guba, E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5.Schumpeter, J.A. (1954)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New York: Harpar and Row..
     6.Porter, M.E. (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New York: Free Press,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