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金門一條根特產意象發展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ty Image of I-Tiao-Gung(Glycine tomentella) of Kinmen County
作者 許一勤
貢獻者 戴寶村
許一勤
關鍵詞 一條根
特產意象
軍管
觀光
療效
金門
日期 2015
上傳時間 17-Aug-2015 14:10:37 (UTC+8)
摘要 金門縣志記載,金門位居海上,舊名浯洲,又有「仙洲」的美稱。金門於1949年起成為兩岸對峙的軍事戰地,所有人員進出金門島,都要受到嚴格軍事管制,除非勞軍或其他經軍方允許的活動,否則無法自由遷徙和進入金門,更遑論到金門觀光旅遊。
  1970年代前,金門仍以蔓性千斤拔作為一條根藥材主要來源。儘管如此,金門的蔓性千斤拔由於戰後金門駐軍及居民廣泛挖掘使用之下消耗殆盡,故此之後便以闊葉大豆取代蔓性千斤拔作為一條根藥材之主要物種。進而衍生出以研究闊葉大豆為目的之產官學合作;以科學方式論證闊葉大豆在醫療用途的療效證明包括「一條根基原鑑定」、「一條根安全性及功效評估」等等研究;並進衍生出學界間許多對於闊葉大豆的研究。產官學合作更依闊葉大豆之療效研發適當栽種技術以及各項產品。至此,闊葉大豆成為金門一條根的代表物種。
金門一條根的特產意象在過往軍管時期的認知族群,主要僅止於金門駐軍與金門民眾之間。軍管時期,大軍駐紮在金門,當時由於金門的軍官長期居住在坑道以及堡壘之內,容易產生筋骨痠痛的症狀。來自中國各省份的國軍駐守到金門之後,發現金門當地的一條根,也就是中國所稱「千斤拔」。軍管時期駐紮金門的軍隊開始廣泛採集野生的金門一條根治療風濕關節痠痛,同時金門居民也逐漸瞭解到金門一條根這項物種的用途與辨認方式,一條根的採集與使用變得愈來愈廣泛。
在1992年開放觀光之後,「浯記」將金門在地特有的一條根品種闊葉大豆經由金門特產的形式,將金門在軍管時期駐軍與民眾使用一條根的文化以及歷史推廣至全國各地。在2001年開啟小三通以來,一條根業者如雨後春筍般成立,包含「香蜂」、「王大夫」、「太武山」、「金牌」、「實業社」等業者;金門一條根群落逐漸成形。
金門特產意象自從1992年開放觀光以後,藉由金門一條根特產意象的形塑過程改變過去的「金門三寶」高粱酒、貢糖、菜刀的特產意象,進而逐漸重塑為「金門三大農特產」高粱酒、貢糖、一條根的金門特產定位。
參考文獻 史料與專書

1.江柏煒,《金門莒光樓:戰地精神與民族形式》,金門:金門縣政府,2002。
2.李士德總編修,《金門縣志─96年續修(第一冊)》,金門:金門縣政府,2009。
3.李士德總編修,《金門縣志─96年續修(第七冊)》,金門:金門縣政府,2009。
4.李士德總編修,《金門縣志─96年續修(第十一冊)》,金門:金門縣政府,2009。
5.明.洪受撰者、清.黃鏘補錄、郭哲銘譯釋,《滄海遺紀譯釋》,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08。
6.張火木,《先行的蹄聲──小三通 新絲路》,台北:商周出版,2007。
7.郭哲銘,《浯鄉小事典》,金門:金門縣文化局出版,2006。
8.清.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台北:世界書局,1962。
9.清.林焜熿,《金門誌》,台北:中華叢書委員會,1956。
10.清.林豪原纂、薛紹元刪補,《澎湖廳志(三)》,台北:成交出版,1968。
11.清.陳文緯主修、屠繼善總纂,《恆春縣志(二)》,台北:成交出版,1968。
12.清.陳淑均總纂、李褀生續輯,《噶瑪蘭廳志(二)》,台北:成交出版,1983。
13.葉茂生、鄭隨和,《臺灣豆類植物資源彩色圖鑑》,台北:行政院農委會,1991。
14.董群廉訪問、紀錄,《金門戒嚴時期的民防組訓與動員訪談錄(二)》,台北:國史館,2003。
15.董群廉訪問、紀錄,《金門戒嚴時期的民防組訓與動員訪談錄(三)》,台北:國史館,2004。
16.羅志平,《金門行業文化史》,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出版,2010。

二、期刊論文

1.江柏煒,〈當這座島嶼不再是戰地〉,收入:《誠品好讀》46(台北:2004.7),頁70-74。
2.江柏煒,〈誰的戰爭歷史?:金門戰史館的國族歷史vs.民間社會的集體記憶〉,收入:《民俗曲藝》156(台北:2007.6),頁85-142。
3.江柏煒,〈軍事治理下的地方社會:以金門華僑網絡為中心之考察(1949~1970s)〉,收入:《考古人類學刊》71(台北:2009.12),頁7-46。
4.汪秋安、劉吉開,〈藥用天然產物化學研究現狀及發展〉,收入:《大自然探索》17(64)(湖南:1998),頁63-67。
5.宋怡明,〈戰火下的記憶政治:金門,1949-2008〉,收入:《考古人類學刊》71(台北:2009.12),頁47-69。
6.趙節緒,〈千斤拔對實驗性蜘蛛膜下腔出血急性期腦組織及血腦屏障的保護作用〉收入:《白求恩醫科大學學報》23(5)(吉林:1997),頁489-491。

三、學位論文

1.王淑貞,《金門高粱酒文化對金門發展之影響》,台北:私立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2.王麗珠,《臺灣市售藥材之眞偽鑑別(II) : 金門地區一條根藥材之生藥學硏究》,台中:私立中國醫學院中國藥學硏究所碩士論文,1999。
3.李沃士,《「小三通」後金門永續發展的策略規劃》,台北:私立銘傳大學國家發展與兩岸關係硏究所碩士論文,2005。
4.李嘉珍,《金門高粱酒行銷大陸市場策略之研究》,台北:私立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5。
5.吳卓憲,《「小三通」對金門地方經濟發展之探討》,台北:私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硏究所碩士論文,2006。
6.林宗賢,《日月潭風景區旅遊意象及視覺景觀元素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景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7.林素汝,《臺灣野生大豆(Glycine dolichocarpa, G. tabacina及G. tomentella)族群變異之硏究 : "一條根"基原特性之硏究》,台中:國立中興大學農藝硏究所博士論文,2005。
8.金以蕾,《金門開放觀光的社會變遷研究》,台中: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硏究所碩士論文,1994。
9.柯裕仁,《一條根類藥材之鑑別及藥理活性硏究》,台中:私立中國醫藥學院中國藥學硏究所博士論文,2003。
10.張金勝,《引導金門地區觀光產業良性競爭之策略硏究》,台北:私立銘傳大學管理硏究所碩士論文,2005。
11.張皆欣,《金門觀光產業服務品質與遊客滿意度之研究》,台北:私立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12.陳冠丞,《闊葉大豆(金門一條根)之抗氧化特性及其有效多酚類化合物之分離》,基隆: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硏究所碩士論文,2002。
13.陳詩炎,《文化資產保存與金門觀光行銷之關係》,桃園:私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14.陳翠瑤,《吳郭魚為動物模式評估一條根降血脂、降膽固醇功能及抗發炎與抗環境緊迫之功能》,基隆: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硏究所博士論文,2006。
15.郭瑩玉,《大豆屬與千觔拔屬一條根生理活性之比較及其酚類化合物之分離》,基隆: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硏究所碩士論文,2003。
16.黃茱珺,《金門紀念品:從在地鑲嵌到文化創意的實踐》,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硏究所博士論文,2012。
17.葉人維,《一條根(闊葉大豆Glycine tomentella)健康種苗之培育》,台中:國立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18.顔宏旭,《金門地區觀光發展衝擊認知之硏究》,台中:國立中興大學園藝學硏究所碩士論文,1994。
19.羅明璇,《貓空地區觀光意象對遊客選擇行為影響之路徑分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四、口述訪談

1.許一勤採訪,〈許有道先生訪問記錄〉,時間:2013年3月28日;地點:金門縣金寧鄉伯玉路2段228號之浯洲根辦公室。
2.許一勤採訪,〈王建順先生訪問記錄(一)〉,時間:2013年8月17日;地點:金門縣金湖鎮瓊徑路35號之社會福利館。
3.許一勤採訪,〈陳振輝先生訪問記錄〉,時間:2014年7月22日;地點:南投縣竹山鎮中央里枋寮巷4號。
4.許一勤採訪,〈吳建達先生訪問記錄〉,時間:2014年7月24日;地點:高雄大寮區鳳林二路876號。
5.許一勤採訪,〈王建順先生訪問記錄(二)〉,時間:2015年1月16日;地點:金門縣金寧鄉伯玉路二段219號之王大夫辦公室。
6.許一勤採訪,〈許寶瑞女士訪問記錄〉,時間:2015年1月16日;地點:金門縣金城鎮中興路梧州根商行。
7.許一勤採訪,〈顏及人先生訪問記錄〉,時間:2015年1月17日;地點:金門縣金城鎮莒光路38號之存德藥房。
8.許一勤採訪,〈蔡女士訪問記錄〉,時間:2015年1月18日;地點:金門縣金寧鄉后盤村許宅。
9.許一勤採訪,〈楊慧明女士訪問記錄〉,時間:2015年1月19日;地點:金門縣金沙鎮大洋里東山31號之林務所。
10.許一勤採訪,〈楊素卿女士訪問記錄〉,時間:2015年3月13日;地點:金門縣金寧鄉伯玉路一段218號之香蜂辦公室。

五、網路資料

1.金門縣農業試驗所網站:一條根。 http://www.kinmen.gov.tw/Layout/sub_F/AllInOne_Show.aspx?path=1894&guid=8bc3c2c6-958e-462a-8f07-8e06564b0113&lang=zh-tw,擷取日期:2012/7/2。
2.ISO9001:2000標準介紹。
http://wiki.mbalib.com/zh-tw/ISO9001%EF%BC%9A2000,擷取日期:2015/4/17。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史研究所
10015801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158010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戴寶村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許一勤zh_TW
dc.creator (作者) 許一勤zh_TW
dc.date (日期) 2015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7-Aug-2015 14:10:37 (UTC+8)-
dc.date.available 17-Aug-2015 14:10:3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7-Aug-2015 14:10:37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0158010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7572-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台灣史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0158010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金門縣志記載,金門位居海上,舊名浯洲,又有「仙洲」的美稱。金門於1949年起成為兩岸對峙的軍事戰地,所有人員進出金門島,都要受到嚴格軍事管制,除非勞軍或其他經軍方允許的活動,否則無法自由遷徙和進入金門,更遑論到金門觀光旅遊。
  1970年代前,金門仍以蔓性千斤拔作為一條根藥材主要來源。儘管如此,金門的蔓性千斤拔由於戰後金門駐軍及居民廣泛挖掘使用之下消耗殆盡,故此之後便以闊葉大豆取代蔓性千斤拔作為一條根藥材之主要物種。進而衍生出以研究闊葉大豆為目的之產官學合作;以科學方式論證闊葉大豆在醫療用途的療效證明包括「一條根基原鑑定」、「一條根安全性及功效評估」等等研究;並進衍生出學界間許多對於闊葉大豆的研究。產官學合作更依闊葉大豆之療效研發適當栽種技術以及各項產品。至此,闊葉大豆成為金門一條根的代表物種。
金門一條根的特產意象在過往軍管時期的認知族群,主要僅止於金門駐軍與金門民眾之間。軍管時期,大軍駐紮在金門,當時由於金門的軍官長期居住在坑道以及堡壘之內,容易產生筋骨痠痛的症狀。來自中國各省份的國軍駐守到金門之後,發現金門當地的一條根,也就是中國所稱「千斤拔」。軍管時期駐紮金門的軍隊開始廣泛採集野生的金門一條根治療風濕關節痠痛,同時金門居民也逐漸瞭解到金門一條根這項物種的用途與辨認方式,一條根的採集與使用變得愈來愈廣泛。
在1992年開放觀光之後,「浯記」將金門在地特有的一條根品種闊葉大豆經由金門特產的形式,將金門在軍管時期駐軍與民眾使用一條根的文化以及歷史推廣至全國各地。在2001年開啟小三通以來,一條根業者如雨後春筍般成立,包含「香蜂」、「王大夫」、「太武山」、「金牌」、「實業社」等業者;金門一條根群落逐漸成形。
金門特產意象自從1992年開放觀光以後,藉由金門一條根特產意象的形塑過程改變過去的「金門三寶」高粱酒、貢糖、菜刀的特產意象,進而逐漸重塑為「金門三大農特產」高粱酒、貢糖、一條根的金門特產定位。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回顧...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章節架構...3

第二章 一條根的物種、使用與流通...6
第一節 史料文獻中的一條根...6
第二節 一條根的物種...8
第三節 使用與流通...15

第三章 一條根的產銷流通...19
第一節 產地與製售...19
第二節 一條根在金門使用...23
第三節 流通臺灣...25
第四節 觀光政策下的金門一條根...29

第四章 金門一條根創始店「浯記」:一條根特產意象發展之里程碑...35
第一節 創業垂統...36
第二節 產官學合作...47
第三節 國家品質保證...50
第四節 行銷方式...53

第五章 一條根的特產意象與在地經濟...55
第一節 金門特產意象的形塑──高粱、貢糖、鋼刀、一條根...55
第二節 政府認證的金門一條根業者發展方向比較...59
第三節 金門一條根對於金門在地產業的影響...65

第六章 結論...72

參考書目...75
zh_TW
dc.format.extent 5528753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158010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一條根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特產意象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軍管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觀光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療效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金門zh_TW
dc.title (題名) 金門一條根特產意象發展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ty Image of I-Tiao-Gung(Glycine tomentella) of Kinmen County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史料與專書

1.江柏煒,《金門莒光樓:戰地精神與民族形式》,金門:金門縣政府,2002。
2.李士德總編修,《金門縣志─96年續修(第一冊)》,金門:金門縣政府,2009。
3.李士德總編修,《金門縣志─96年續修(第七冊)》,金門:金門縣政府,2009。
4.李士德總編修,《金門縣志─96年續修(第十一冊)》,金門:金門縣政府,2009。
5.明.洪受撰者、清.黃鏘補錄、郭哲銘譯釋,《滄海遺紀譯釋》,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08。
6.張火木,《先行的蹄聲──小三通 新絲路》,台北:商周出版,2007。
7.郭哲銘,《浯鄉小事典》,金門:金門縣文化局出版,2006。
8.清.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台北:世界書局,1962。
9.清.林焜熿,《金門誌》,台北:中華叢書委員會,1956。
10.清.林豪原纂、薛紹元刪補,《澎湖廳志(三)》,台北:成交出版,1968。
11.清.陳文緯主修、屠繼善總纂,《恆春縣志(二)》,台北:成交出版,1968。
12.清.陳淑均總纂、李褀生續輯,《噶瑪蘭廳志(二)》,台北:成交出版,1983。
13.葉茂生、鄭隨和,《臺灣豆類植物資源彩色圖鑑》,台北:行政院農委會,1991。
14.董群廉訪問、紀錄,《金門戒嚴時期的民防組訓與動員訪談錄(二)》,台北:國史館,2003。
15.董群廉訪問、紀錄,《金門戒嚴時期的民防組訓與動員訪談錄(三)》,台北:國史館,2004。
16.羅志平,《金門行業文化史》,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出版,2010。

二、期刊論文

1.江柏煒,〈當這座島嶼不再是戰地〉,收入:《誠品好讀》46(台北:2004.7),頁70-74。
2.江柏煒,〈誰的戰爭歷史?:金門戰史館的國族歷史vs.民間社會的集體記憶〉,收入:《民俗曲藝》156(台北:2007.6),頁85-142。
3.江柏煒,〈軍事治理下的地方社會:以金門華僑網絡為中心之考察(1949~1970s)〉,收入:《考古人類學刊》71(台北:2009.12),頁7-46。
4.汪秋安、劉吉開,〈藥用天然產物化學研究現狀及發展〉,收入:《大自然探索》17(64)(湖南:1998),頁63-67。
5.宋怡明,〈戰火下的記憶政治:金門,1949-2008〉,收入:《考古人類學刊》71(台北:2009.12),頁47-69。
6.趙節緒,〈千斤拔對實驗性蜘蛛膜下腔出血急性期腦組織及血腦屏障的保護作用〉收入:《白求恩醫科大學學報》23(5)(吉林:1997),頁489-491。

三、學位論文

1.王淑貞,《金門高粱酒文化對金門發展之影響》,台北:私立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2.王麗珠,《臺灣市售藥材之眞偽鑑別(II) : 金門地區一條根藥材之生藥學硏究》,台中:私立中國醫學院中國藥學硏究所碩士論文,1999。
3.李沃士,《「小三通」後金門永續發展的策略規劃》,台北:私立銘傳大學國家發展與兩岸關係硏究所碩士論文,2005。
4.李嘉珍,《金門高粱酒行銷大陸市場策略之研究》,台北:私立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5。
5.吳卓憲,《「小三通」對金門地方經濟發展之探討》,台北:私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硏究所碩士論文,2006。
6.林宗賢,《日月潭風景區旅遊意象及視覺景觀元素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景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7.林素汝,《臺灣野生大豆(Glycine dolichocarpa, G. tabacina及G. tomentella)族群變異之硏究 : "一條根"基原特性之硏究》,台中:國立中興大學農藝硏究所博士論文,2005。
8.金以蕾,《金門開放觀光的社會變遷研究》,台中: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硏究所碩士論文,1994。
9.柯裕仁,《一條根類藥材之鑑別及藥理活性硏究》,台中:私立中國醫藥學院中國藥學硏究所博士論文,2003。
10.張金勝,《引導金門地區觀光產業良性競爭之策略硏究》,台北:私立銘傳大學管理硏究所碩士論文,2005。
11.張皆欣,《金門觀光產業服務品質與遊客滿意度之研究》,台北:私立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12.陳冠丞,《闊葉大豆(金門一條根)之抗氧化特性及其有效多酚類化合物之分離》,基隆: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硏究所碩士論文,2002。
13.陳詩炎,《文化資產保存與金門觀光行銷之關係》,桃園:私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14.陳翠瑤,《吳郭魚為動物模式評估一條根降血脂、降膽固醇功能及抗發炎與抗環境緊迫之功能》,基隆: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硏究所博士論文,2006。
15.郭瑩玉,《大豆屬與千觔拔屬一條根生理活性之比較及其酚類化合物之分離》,基隆: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硏究所碩士論文,2003。
16.黃茱珺,《金門紀念品:從在地鑲嵌到文化創意的實踐》,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硏究所博士論文,2012。
17.葉人維,《一條根(闊葉大豆Glycine tomentella)健康種苗之培育》,台中:國立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18.顔宏旭,《金門地區觀光發展衝擊認知之硏究》,台中:國立中興大學園藝學硏究所碩士論文,1994。
19.羅明璇,《貓空地區觀光意象對遊客選擇行為影響之路徑分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四、口述訪談

1.許一勤採訪,〈許有道先生訪問記錄〉,時間:2013年3月28日;地點:金門縣金寧鄉伯玉路2段228號之浯洲根辦公室。
2.許一勤採訪,〈王建順先生訪問記錄(一)〉,時間:2013年8月17日;地點:金門縣金湖鎮瓊徑路35號之社會福利館。
3.許一勤採訪,〈陳振輝先生訪問記錄〉,時間:2014年7月22日;地點:南投縣竹山鎮中央里枋寮巷4號。
4.許一勤採訪,〈吳建達先生訪問記錄〉,時間:2014年7月24日;地點:高雄大寮區鳳林二路876號。
5.許一勤採訪,〈王建順先生訪問記錄(二)〉,時間:2015年1月16日;地點:金門縣金寧鄉伯玉路二段219號之王大夫辦公室。
6.許一勤採訪,〈許寶瑞女士訪問記錄〉,時間:2015年1月16日;地點:金門縣金城鎮中興路梧州根商行。
7.許一勤採訪,〈顏及人先生訪問記錄〉,時間:2015年1月17日;地點:金門縣金城鎮莒光路38號之存德藥房。
8.許一勤採訪,〈蔡女士訪問記錄〉,時間:2015年1月18日;地點:金門縣金寧鄉后盤村許宅。
9.許一勤採訪,〈楊慧明女士訪問記錄〉,時間:2015年1月19日;地點:金門縣金沙鎮大洋里東山31號之林務所。
10.許一勤採訪,〈楊素卿女士訪問記錄〉,時間:2015年3月13日;地點:金門縣金寧鄉伯玉路一段218號之香蜂辦公室。

五、網路資料

1.金門縣農業試驗所網站:一條根。 http://www.kinmen.gov.tw/Layout/sub_F/AllInOne_Show.aspx?path=1894&guid=8bc3c2c6-958e-462a-8f07-8e06564b0113&lang=zh-tw,擷取日期:2012/7/2。
2.ISO9001:2000標準介紹。
http://wiki.mbalib.com/zh-tw/ISO9001%EF%BC%9A2000,擷取日期:2015/4/17。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