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個體經驗轉化為創作之距離把握 ——《潛水鐘的孩子》創作論述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dividual Experience into Creative Work:an analysis of The Child Inside the Diving Bell
作者 劉燁
貢獻者 林玲遠
劉燁
關鍵詞 個體經驗
自我揭露
距離
心理距離
誇張
象徵
Individual experience
self-disclosure
distance
psychical distance,
exaggeration
symbolization
日期 2016
上傳時間 3-Feb-2016 11:15:40 (UTC+8)
摘要 在以自身經驗為素材進行創作時,創作者往往遭遇距離把握的困擾,當作品與現實經驗太貼合,距離太近,面臨自我揭露的風險時,創作者或選擇將距離拉得太遠,徹底迴避自己,或無法忍受距離太近的痛苦,遭遇創作瓶頸。
因此,研究者對以往創作者的作品及實踐進行文獻與脈絡探討,並結合自身文字創作、圖像創作,探索把握距離之具體方法。
本研究發現,因距離太近而產生創作障礙時,可以通過拉開時空距離、梳理個人經驗、對照他人經驗來拉開創作上的心理距離,也可以通過誇張、象徵以及其他藝術手法,對個體經驗進行變形轉化,拉開作品與現實的距離。
在研究同時,研究者也將這些實踐經驗運用到自身創作中,最終形成超現實風格繪本《潛水鐘的孩子》及由此改編的同名圖像短片。
Creators often find it hard to control the distance when using their own experiences as the source for creative work. When encountering self-disclosure during creation, creators tend to make too much of a distance to avoid facing their true selves or they often suffer from writer’s block. Through literature study, the examination of existing works, and the reflection of my own reflective process, I intend to explore the specific method of distance control. When facing writer`s blocks caused by the intimacy or awkwardness of personal experience, the strategies one could use include changing time and space, recounting the events on diary or to a friend, comparing with others` experience and thinking from a collective perspective. One could also adjust distance between creation and reality by exaggeration, symbolization and other artistic manoeuvres. In this project, I applied and examined the above finding in my own creative process. Except from several versions of creative writings based on the same real life experience, a surreal illustrated book, The Child in the Diving Bell, and its moving picture version were also produced.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王文融譯(1990)。《敘事話語新敘事話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原書 Genette, G. [1972] Discours du récit. Paris, FRA: Seuil;Genette, G. [1983] Nouveau discours du récit. Paris, FRA: Seuil.)
木心(講述),陳丹青(筆錄)(2013)。《1989-1994文學回憶錄》。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毛姆(1915)。〈《人性枷鎖》序言〉,洪達(編)(1982),《世界名作家談寫作》。台北:故鄉。
牛耕譯(2000)。〈作為藝術手法和審美原則的心理距離說〉,張德興(編)(2000),《二十世紀西方美學經典文本(第一卷)》,頁359-360。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申丹(2004)。《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申丹、王麗亞(2010)。《西方敘事學:經典與後經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白睿文(2007)。〈侯孝賢與朱天文:文字與影像〉,頁218。《光影言語:當代華語片導演訪談錄》。台北:麥田出版。
白睿文(2007)。〈吳念真:在文化殖民的陰影下書寫台灣〉,頁272。《光影言語:當代華語片導演訪談錄》。台北:麥田出版。
朱光潛(1987)。《文藝心理學》。台北:金楓。
朱金鵬、朱荔譯(1990)。《歐美文學術語詞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原書Abrams, M.H. [1957].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New York, NY: Rinehart.)
沈從文(1934)。〈《阿黑小史》序〉,劉洪濤、楊瑞仁(編)(2006),《沈從文研究資料》,頁34。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沈從文(2008)。《從文自傳》。北京:十月文藝。
林志明、吳珮慈、謝忠道、黃建宏、王派彰、劉永皓⋯林晏夙譯(2000)。〈侯孝賢訪談〉, J. M. Frodon(編),《侯孝賢》,頁99-102。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虹影(1997)。《飢餓的女兒》。台北:爾雅。
虹影(2009)。《好兒女花》。台北:九歌。
梁中堂、梅嶺(2010)。〈我國人口政策的歷史和發展〉,《社會科學論壇》,9:88-109。
張愛玲(2006)。〈沈香屑.第一爐香〉。《傾城之戀》。北京:十月文藝。
張愛玲(2006)。〈沈香屑.第二爐香〉。《傾城之戀》。北京:十月文藝。
黃政淵、戴洛棻、蕭少嵫譯(2014)。《故事的解剖》。台北:漫遊者文化。(原書 McKee, R. [1997]. STORY:Substance, Structure, Style and the Principles of Screenwriting. New York, NY: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LLC.)
程箐(2003)。〈距離:看人生的方式——論張愛玲小說的美學意蘊〉,《贛南師範學院學報》,4: 29-32。
莫言(2012)。《蛙》。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華明、胡蘇曉、周憲譯(1987)。《小說修辭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原書Booth, W.C. [1983]. The Rhetoric of Fiction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陳玉慧(2008)。《慕尼黑白》。台北:印刻出版。
陳志勇(2008)。《抵岸》。台北:格林文化。
蒋子丹(2005)。〈当悲的水流经慈的河——《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及其他〉,《讀書》,10: 33-41。
戴琬真譯(2004)。《作家談寫作》。台北:麥田出版。(原書Darnton, J. (Ed.). [1988]. Writers on Writing: Collected Essays from the New York Times. New York, NY: Times Books.)
遲子建(2008)。《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台北:泰電電業。
蕭紅(1941)。《呼蘭河傳》。桂林:上海雜誌公司。
鄺保威(編)(2010)。《許鞍華說許鞍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外文文獻
Bullough, E. (1912).‘Psychical distance’ as a factor in art and an aesthetic principl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5(6), 87-118.
Coetzee, J. M. (1998). Boyhood: Scenes From Provincial Life. London, UK: Penguin Books.
Coetzee, J. M. (2002). Youth: Scenes From Provincial Life II. London, UK: Harvill Secker.
Coetzee, J. M. (2009). Summertime:Scenes From Provincial Life III. London, UK: Harvill Secker.
Leech, G., Short, M. (2007). Style in Fiction: 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Fictional Prose. New York, NY: Pearson Longman.
Maugham, W., S. (1915). Of Human Bondage. Middlesex England: Penguin Books.
Chatman, S. (1978). Story and Discourse: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 London, UK: Cornel University Press.

線上資料
子川(2014年4月26日)。〈專訪:金馬最佳影片【爸媽不在家】導演陳哲藝〉,BBC英倫網。取自http://www.bbc.com/ukchina/trad/entertainment/2014/04/140426_ent_iloilo_chenzheyi_iv
林書宇(2015年7月11日),【百日告別】Facebook公共主頁7月11日14時,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zinniaflowerfilm?fref=ts
孫琳琳(2005年12月)。〈侯孝賢:混熱血的街頭,拍蒼涼的電影〉,《新京報》。取自http://edu.1905.com/archives/view/1102/
黑龍江新聞網(2007年11月9日)。〈在厚厚的泥巴後面——作家遲子建訪談〉,《黑龍江日報》。取自http://www.hljnews.cn/fouxw_wy/2007-11/09/content_440630.htm
黑龍江新聞網(2008年12月23日)。〈呼蘭河傳〉,《生活報》。取自http://www.hljnews.cn/zygl/system/2008/12/23/001267374.shtml
葛紅兵(2009年10月27日)。〈虹影新作《好兒女花》〉,新浪博客。取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3d280c0100ewyf.html

電影資料
王應祥(製作人),吳念真(導演)(1994)。多桑【影片】。(龍祥影業,香港特別行政區九龍城太子道272號)。
林文龍、廖淑敏(製作人),林文龍(導演)(2013)。侯孝賢說侯孝賢【影片】。(公共電視,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70號)。
許新枝(製作人),侯孝賢(導演)(1985)。童年往事【影片】。(中央電影公司,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34號)。
廖鳳平(製作人),許鞍華(導演)(1990)。客途秋恨【影片】。(中央電影公司,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34號)。
陳坤厚、張華坤(製作人),侯孝賢(導演)(1983)。風櫃來的人【影片】。(三視多媒體,台北市南港區南港路三段50巷18號4樓)

電視資料
李磊(製作人)(2012年3月8日)。大家書齋。香港:鳳凰衛視中文台。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電視學系
10245302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2453021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玲遠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劉燁zh_TW
dc.creator (作者) 劉燁zh_TW
dc.date (日期) 201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Feb-2016 11:15:40 (UTC+8)-
dc.date.available 3-Feb-2016 11:15:40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Feb-2016 11:15:40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102453021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110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廣播電視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45302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在以自身經驗為素材進行創作時,創作者往往遭遇距離把握的困擾,當作品與現實經驗太貼合,距離太近,面臨自我揭露的風險時,創作者或選擇將距離拉得太遠,徹底迴避自己,或無法忍受距離太近的痛苦,遭遇創作瓶頸。
因此,研究者對以往創作者的作品及實踐進行文獻與脈絡探討,並結合自身文字創作、圖像創作,探索把握距離之具體方法。
本研究發現,因距離太近而產生創作障礙時,可以通過拉開時空距離、梳理個人經驗、對照他人經驗來拉開創作上的心理距離,也可以通過誇張、象徵以及其他藝術手法,對個體經驗進行變形轉化,拉開作品與現實的距離。
在研究同時,研究者也將這些實踐經驗運用到自身創作中,最終形成超現實風格繪本《潛水鐘的孩子》及由此改編的同名圖像短片。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Creators often find it hard to control the distance when using their own experiences as the source for creative work. When encountering self-disclosure during creation, creators tend to make too much of a distance to avoid facing their true selves or they often suffer from writer’s block. Through literature study, the examination of existing works, and the reflection of my own reflective process, I intend to explore the specific method of distance control. When facing writer`s blocks caused by the intimacy or awkwardness of personal experience, the strategies one could use include changing time and space, recounting the events on diary or to a friend, comparing with others` experience and thinking from a collective perspective. One could also adjust distance between creation and reality by exaggeration, symbolization and other artistic manoeuvres. In this project, I applied and examined the above finding in my own creative process. Except from several versions of creative writings based on the same real life experience, a surreal illustrated book, The Child in the Diving Bell, and its moving picture version were also produced.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前言 1
第一節 創作動機:愧疚與反思 2
第二節 創作過程 5
第三節 創作、研究與探討 11
第二章 書寫:距離的拉扯 12
第一節 真實作者與敘事文本的心理距離 15
一、時空距離 17
二、個人經驗的預梳理 19
三、他人經驗的對照 20
四、旁觀者心態 24
第二節 在藝術手法上把握敘事距離 25
一、操作型技巧 26
二、高階版技巧 31
三、媒材的跳躍:從書寫到圖畫 37
第三章 圖畫:象徵的編織 38
第一節 創作過程 39
一、概念圖:依樣畫葫蘆 39
二、超現實插畫:從物理寫實到心理真實 47
第二節 圖畫即轉化 57
一、操作型技巧:視覺元素的運用 58
二、象徵的編織 64
三、圖、文、音的互補 69
第四章 結論 71
參考文獻 75
附件一:〈看不見的她〉 79
附件二:〈黑白門〉 84
附件三:〈妹妹〉 88
附件四:〈曉樂〉 95
附件五:〈空房間〉 101
附件六:〈姊妹篇〉 104
附件七:〈水下的孩子〉 111
附件八:〈潛水鐘的孩子〉 116
附件九:《潛水鐘的孩子》口白定稿 119
附件十:《潛水鐘的孩子》繪本 122
附件十一:《潛水鐘的孩子》圖像短片 123
zh_TW
dc.format.extent 69264238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2453021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個體經驗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自我揭露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距離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心理距離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誇張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象徵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Individual experienc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elf-disclosur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distanc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psychical distanc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exaggeratio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ymbolizationen_US
dc.title (題名) 個體經驗轉化為創作之距離把握 ——《潛水鐘的孩子》創作論述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dividual Experience into Creative Work:an analysis of The Child Inside the Diving Bell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王文融譯(1990)。《敘事話語新敘事話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原書 Genette, G. [1972] Discours du récit. Paris, FRA: Seuil;Genette, G. [1983] Nouveau discours du récit. Paris, FRA: Seuil.)
木心(講述),陳丹青(筆錄)(2013)。《1989-1994文學回憶錄》。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毛姆(1915)。〈《人性枷鎖》序言〉,洪達(編)(1982),《世界名作家談寫作》。台北:故鄉。
牛耕譯(2000)。〈作為藝術手法和審美原則的心理距離說〉,張德興(編)(2000),《二十世紀西方美學經典文本(第一卷)》,頁359-360。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申丹(2004)。《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申丹、王麗亞(2010)。《西方敘事學:經典與後經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白睿文(2007)。〈侯孝賢與朱天文:文字與影像〉,頁218。《光影言語:當代華語片導演訪談錄》。台北:麥田出版。
白睿文(2007)。〈吳念真:在文化殖民的陰影下書寫台灣〉,頁272。《光影言語:當代華語片導演訪談錄》。台北:麥田出版。
朱光潛(1987)。《文藝心理學》。台北:金楓。
朱金鵬、朱荔譯(1990)。《歐美文學術語詞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原書Abrams, M.H. [1957].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New York, NY: Rinehart.)
沈從文(1934)。〈《阿黑小史》序〉,劉洪濤、楊瑞仁(編)(2006),《沈從文研究資料》,頁34。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沈從文(2008)。《從文自傳》。北京:十月文藝。
林志明、吳珮慈、謝忠道、黃建宏、王派彰、劉永皓⋯林晏夙譯(2000)。〈侯孝賢訪談〉, J. M. Frodon(編),《侯孝賢》,頁99-102。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虹影(1997)。《飢餓的女兒》。台北:爾雅。
虹影(2009)。《好兒女花》。台北:九歌。
梁中堂、梅嶺(2010)。〈我國人口政策的歷史和發展〉,《社會科學論壇》,9:88-109。
張愛玲(2006)。〈沈香屑.第一爐香〉。《傾城之戀》。北京:十月文藝。
張愛玲(2006)。〈沈香屑.第二爐香〉。《傾城之戀》。北京:十月文藝。
黃政淵、戴洛棻、蕭少嵫譯(2014)。《故事的解剖》。台北:漫遊者文化。(原書 McKee, R. [1997]. STORY:Substance, Structure, Style and the Principles of Screenwriting. New York, NY: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LLC.)
程箐(2003)。〈距離:看人生的方式——論張愛玲小說的美學意蘊〉,《贛南師範學院學報》,4: 29-32。
莫言(2012)。《蛙》。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華明、胡蘇曉、周憲譯(1987)。《小說修辭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原書Booth, W.C. [1983]. The Rhetoric of Fiction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陳玉慧(2008)。《慕尼黑白》。台北:印刻出版。
陳志勇(2008)。《抵岸》。台北:格林文化。
蒋子丹(2005)。〈当悲的水流经慈的河——《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及其他〉,《讀書》,10: 33-41。
戴琬真譯(2004)。《作家談寫作》。台北:麥田出版。(原書Darnton, J. (Ed.). [1988]. Writers on Writing: Collected Essays from the New York Times. New York, NY: Times Books.)
遲子建(2008)。《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台北:泰電電業。
蕭紅(1941)。《呼蘭河傳》。桂林:上海雜誌公司。
鄺保威(編)(2010)。《許鞍華說許鞍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外文文獻
Bullough, E. (1912).‘Psychical distance’ as a factor in art and an aesthetic principl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5(6), 87-118.
Coetzee, J. M. (1998). Boyhood: Scenes From Provincial Life. London, UK: Penguin Books.
Coetzee, J. M. (2002). Youth: Scenes From Provincial Life II. London, UK: Harvill Secker.
Coetzee, J. M. (2009). Summertime:Scenes From Provincial Life III. London, UK: Harvill Secker.
Leech, G., Short, M. (2007). Style in Fiction: 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Fictional Prose. New York, NY: Pearson Longman.
Maugham, W., S. (1915). Of Human Bondage. Middlesex England: Penguin Books.
Chatman, S. (1978). Story and Discourse: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 London, UK: Cornel University Press.

線上資料
子川(2014年4月26日)。〈專訪:金馬最佳影片【爸媽不在家】導演陳哲藝〉,BBC英倫網。取自http://www.bbc.com/ukchina/trad/entertainment/2014/04/140426_ent_iloilo_chenzheyi_iv
林書宇(2015年7月11日),【百日告別】Facebook公共主頁7月11日14時,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zinniaflowerfilm?fref=ts
孫琳琳(2005年12月)。〈侯孝賢:混熱血的街頭,拍蒼涼的電影〉,《新京報》。取自http://edu.1905.com/archives/view/1102/
黑龍江新聞網(2007年11月9日)。〈在厚厚的泥巴後面——作家遲子建訪談〉,《黑龍江日報》。取自http://www.hljnews.cn/fouxw_wy/2007-11/09/content_440630.htm
黑龍江新聞網(2008年12月23日)。〈呼蘭河傳〉,《生活報》。取自http://www.hljnews.cn/zygl/system/2008/12/23/001267374.shtml
葛紅兵(2009年10月27日)。〈虹影新作《好兒女花》〉,新浪博客。取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3d280c0100ewyf.html

電影資料
王應祥(製作人),吳念真(導演)(1994)。多桑【影片】。(龍祥影業,香港特別行政區九龍城太子道272號)。
林文龍、廖淑敏(製作人),林文龍(導演)(2013)。侯孝賢說侯孝賢【影片】。(公共電視,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70號)。
許新枝(製作人),侯孝賢(導演)(1985)。童年往事【影片】。(中央電影公司,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34號)。
廖鳳平(製作人),許鞍華(導演)(1990)。客途秋恨【影片】。(中央電影公司,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34號)。
陳坤厚、張華坤(製作人),侯孝賢(導演)(1983)。風櫃來的人【影片】。(三視多媒體,台北市南港區南港路三段50巷18號4樓)

電視資料
李磊(製作人)(2012年3月8日)。大家書齋。香港:鳳凰衛視中文台。
zh_TW